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一个时辰的时间到了,首先是李慎交了作业,嗯,按我所言,用白话文,白描自述地表达了父亲在他心目之中的地位,既严肃,又慈祥的父亲,虽然有马屁的嫌疑,但至少显得合情合理。看完了,点点头:“嗯,描写手法平铺直述,也还算是抓住了题目,中心思想也有了,嗯,能给你个良。”

咱不兴分数,至少,我对作业本和成绩单上的分数非常反感。在我的思维模式里我认为百分制教育体制是一个失败的典型,至少我上了初中之后,再来没拿过任何一科的满分,所以,我认为是失败的。如果拿我当初的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来分的话,至少,我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优,所以,比较之下,我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分我学生的成绩。

……

边上的李叔叔像是得了肺唠似的一个劲干咳,得,恭敬地递给了李叔叔。“望岳父大人品评一二。”

“呵呵呵,既如此,老夫就不客气了,”李叔叔接了过去,摊开了作业本,李慎漂亮的细笔行楷书法让李叔叔非常满意,抚着长须,摇头晃脑地瞧着自己孩儿的作文。“那天,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人到长安北郊行猎……”李叔叔像是在朗诵一般。很是神彩飞扬的读着自己儿子略显得稚嫩的文笔。

“俊儿,为何你喜欢以白话之形式来述说呢?”李叔叔凝住了眉头,抬眼朝我问道。

“文言文,小侄总觉得文言文太深奥难解,且又不易断句,一句话,极易容易让人产生歧议,岳父大人可知古人的典籍为何出现那么多的流派,就是因为其解释、断句的不同,造成了无法统一,有时甚至于误解了前辈的意思……”

“嗯嗯,贤侄的顾虑却也有理,想那儒家,前朝之时就分了无数流派,到了我朝,虽经孔卿重新堪订了不少,可谁又知道他的解释,又是否符合先贤的原意呢?!”李叔叔看来并不反对我的教育方式,这样就好,对于前几天的手工课,也就是物理课上的那个用水来测量各种物体的比重很是好奇,我自然一一地作了解答,毕竟,很多时间,得到了李叔叔的认同,就能取得相当的好处,至少,英明而勇于开拓的李叔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对于这些东西在大唐的扩散非常有好处。

李治的作文也交了来,李叔叔方点评完,就听得门个有声音在喧闹。

李叔叔微皱眉头:“外边何事喧哗?!”

“启奏陛下!进奏院紧急军报!”门外的禁卫赶紧答道。

这话让我与李叔叔不约而同地跳将了起来,异口同声地讶然道:“什么?!”

“让他进来!”李叔叔疾步朝着殿门外走去,没两步,身上落雪未化的李孝德一脸兴奋地撞将了进来:“陛下,房大人,大喜,大喜啊!”双手呈上了那份似乎有些污渍的薄绸,还有翻译好的样稿。

李叔叔一把就抄到了手里凝眉细看,原来,苏定芳安然无恙,当初,令着那一人双骑的一万精骑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由居延海越过了大漠,沿浚稽山南而行,至栗水,沿栗水而上到达了铁勒各部落聚集的额根河畔,一路上,就像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反正是杀人如麻,都快赶上当年蒙古在中原干的坏事了,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所有马群被他们一并带走,队伍是越走越加的快捷,最多之时,甚至是一人三骑或者五骑,完全就是就粮于敌,至于不习惯全部肉食,简单,每位士卒身上都携带了一块压得紧实得如同钢铁一般的茶砖,砸碎一小点儿,够解决一天的维生素需求了,又还能去食物的油腻。

因渡冬天而由北往南迁至额根河畔的薛延陀可汗真珠夷男竟然在仅距苏定芳大军不到一日之程时,方知晓大唐一只过万精骑在草原上烧杀抢掠的消息,大是惊惧,加之西路大军溃退的消息之后,真珠夷男率着近十万部众往西北而逃,苏定芳追了数日,斩首千余,因天寒风雪加交,只得在乌德勒山脚止步,有幸借着山脉的遮掩,逃到了一场暴风雪之后,于是改变了行军路线,再次回头,破同罗于娑陵水畔,沿独乐河北岸,以五千精骑,正面迎击仆骨近三万骑兵,另以三千精骑绕开了仆骨的主力,疾行一夜,于第二日清晨,破仆骨王帐于狼居胥山下,同为铁勒大部族的仆骨贵族从可汗起,被俘贵族近千人,无奈,近二十万众的仆骨部族皆降,余者四散。这二十万众随俘虏了他们部族头人的唐军,沿弓卢水至乔巴山,欲由此南下营州,得牛马羊等牲畜无数,营州都督张俭已是尽遣大军迎之,先锋二万铁骑已经汇合了苏定芳的部队,去时一万大唐精锐骑骑兵,此时,仅剩六千余数,其中冻伤者尽半数……

……

“这些消息可是真的?!”我在边上看得眼睛发红发直,卖糕的佛祖啊,这都是啥人,太牛了,苏定芳苏名将不愧是名将,采取了当年蒙古骑兵的策略,一人数骑,仅仅两个多月,便横穿了大漠,从大唐西北,一路杀到了东北,太吊了,不太敢相信,赶紧又问了李孝德一句。

“确实如此,想来不须数日,军方的捷报也该到了。”李孝德非常之肯定地点了点脑袋,倒也是,没有一个人敢拿这事来开玩笑。

“此战,苏爱卿,好一个苏爱卿!哈哈哈哈……”李叔叔的脸红得发光了都,眼睛比之天上的太阳还要耀眼,神神叨叨地念了老半天,方清醒了过来。

是啊,我也高兴的差点把嘴裂后脑勺了都,废话,这还得感激可爱的太子哥,若不是他硬要把我向李叔叔献策一事公置于众,怕是这功劳咱还不好意思捞上一把。

啪!李叔叔劲大得厉害,双目烔烔地望着我。“好爱卿,若非是李靖、李绩、苏定芳三位爱卿一力支持此策,只怕是,呵呵呵……此战大捷,朕要……嗯,待苏爱卿凯旋回归之日,便是爱婿加官进爵之时。”李叔叔的话听得我心头发烫,但我还是没忘记自己应尽的职责,拍马屁。

“小侄有何功绩,不过是灵光一现罢了,倒了岳父大人知人善用,调遣得法,若非岳父大人,天下间,何人能知苏将军亦是一匹功可与汉之霍、卫的绝世良驹……”

涛涛不绝地拍得着,李叔叔很欣慰地扶起了我,很是谦虚的表达了他内心的激动,希望大家继续艰苦仆素地努力为帝国李家卖命云云,李孝德也加入到了吹捧者的行业,很快,李叔叔干脆就宣布,在含元大殿再摆酒宴,以贺此大胜,谁也没想到,苏名将的一万精锐,获得的预期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像,是的,太子哥喝着酒时强颜欢笑的表情很是令我开心,于是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敬了太子哥几杯,也算是答谢前几日太子哥的大恩德。哇哈哈哈……气的这货恨不得跳将起来掐我。

这几日很怪,娘亲吃饭总是没胃口,一副病秧秧的模样,家中的饮食也变得清淡起来。

问了娘亲,没答我的话,反倒是挨了娘亲的一阳指,还有老爷子的眼镖,和大哥一起悄悄问了一脸诡色的大嫂,才明白过来,似乎娘亲又有了,听了这个消息,乐的我俩兄弟差点乐开了花,是啊,这年头,人口就是财富,哪家不希望自个的兄弟子妹多些?家中多有几个有出息的人。

“怪不得娘亲跟老爷子这几天的行为很是古怪……”我很八卦地摸了摸下巴道。

大哥很神算的掐掐手指头:“嗯,也不知道咱们是多个妹子还是弟弟,我说二弟,你觉得咱们是多个弟弟还是妹子好些?”

“还弟弟,小三叔现下都成小霸王了,昨个还溜咱们院子里,说是要抓兔子,闹得一院子不清静,要不是娘亲来得快,咱们泰儿怕是能哭上一个晚上……”大嫂很是头痛地唠叨道。

听到这消息我与大哥皆尽无言,谁让那小屁孩是最小的一个,娘跟老爷子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

“那小子,等着,一会我就去收拾他去。”我拍着胸脯向着大嫂打包票,为啥,大哥就是一斯文人,可问题跟老三这种小混蛋说道理就个屁用。还得咱的方法最有效,不听就揍,这小家伙现下见了我不是像老鼠见猫似的躲,就是在我跟前装天真可爱,小子,等着屁股受罪吧。

我狞笑俩声,双手一搓,两手的骨节噼啪作响,听得大嫂打了个寒战。

“哎呀二弟,君子动口不动手,况且老三也是你的弟弟,圣人有云……”大哥又跟我吊书袋子,听得我头昏,大嫂也无奈地借着逗大侄子掩饰地翻了俩白眼。

“大少爷,二少爷,老爷让您二位去书房一趟呢。”这时候,家丁找到了大哥的院里来,到了屋外低声唤道。

“哦,知道了,这就去,大哥您行行好,别在念叨了,换衣服一起去见老爷子先,不然,一会老爷子发彪来咱俩都遭秧。”

很是佩服大哥,现下叽叽歪歪的本事都快赶上父亲一半了都。

到了书房,果然老爷子已经在里边候着了,“孩儿见过父亲。”恭敬向老爷子问候了声。

“唔,来这坐下罢,天冷得紧,自个倒茶喝了暖暖身子。”

在老爷子的书房里头,抿着姜片煎在里边的茶水,烤着暖和的炉火,身上也变得暖和了许多。书房里的床榻已经改成了凹字型,主要是为了方便冬天的煤炉摆放,老爷子也好在上边看书写字。

老爷子先是跟我们哥俩东拉西扯的,聊到了正月间的大事,原来魏王李泰招学者撰写的《括地志》业于此正月间成书,这是一本唐代地理书,共五百五十卷,另外有序五卷。题名为魏王泰撰,实际上是萧德言等人撰成。

“魏王泰献书于陛下,陛下甚悦之,赞赏有加,太子甚怨之,以为帝心已变,欲行废立太子之事,行为更加乖张……”回到了家之后,这是第一次与大哥与父亲坐在一团商谈朝中大事,老爷子的表情很是郑重:“老夫观之,陛下却已动念,不过,朝中阻力甚巨,故此按下念头,只是望太子能多有长进。不过老夫观之,太子储位,呵呵呵……”老爷子摇了摇头,淡淡一笑,我与大哥皆在老爷子这一笑间,心中一凛,不愧是老人精,想来,老爷子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在我跟大哥谈到这样的事。

我与大哥私下目光相撞了一番,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老爷子找我们哥俩来说这些话是啥子意思?

老爷子侃侃而谈,历数了他这么多年来辅佐李叔叔和李家天下的艰辛,末了,感慨地叹了一声道:“节儿、俊儿,可知道为夫今日为何唤你二人来此细谈?”

我与大哥对望了一眼,很是有些迷茫地摇了摇头。

老爷子呵呵一笑,抚着灰色的长须道:“老夫执掌大唐相位已十余年矣,一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夙夜勤缰,尽力竭节,不欲一物失所。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我大唐如日天中之盛世,为父也微有薄功……”老爷子嘴里说得谦虚,看咱也瞧得到老爷子脸上的傲色。

“十余年了,老夫为相十余年了,现下,孙儿也有了,节儿温文有节,俊儿才高得志,老夫甚慰,红儿又嫁与那陛下的兄弟为妻,老夫还有何憾?呵呵呵……”老爷子抿了一口茶水,拿手在火炉前互搓了搓笑言道。

“父亲,难道您是想辞相?”大哥面容肃正地向老爷子问道。我也瞪大了眼,看向听了大哥的话后,微笑着轻点皓首的父亲。

“父亲,您真想辞相退隐不成?!”我声音陡然高了一截不止。

老爷子瞪了我一眼:“叫甚子叫,成何体统,为父辞相有何不可?”

“没什么不可,只是孩儿觉得……”越说声音越低,不是吧,老爷子竟然要辞相,房家的顶梁柱可是亲爱的父亲,若真辞别了相位,没什么经济上没啥子损失,可是不知道离了朝堂的父亲,真的就能得平安安渡晚年?长孙阴人可早就想把老爷子给扳下来了的,只不过老爷子深得帝心,办事达练,十余年的首辅声望简直用无可匹敌方能形容,就因为这样,老爷子才能像是不倒翁一般,稳坐首辅,执掌百官三省六部十余年。

“十余年了,多少人盯着老夫的相位,想找老夫的岔子,揪老夫的把柄,累啊……”老爷子眯了眯眼,很是感慨地抬起了依旧深不见底的双眸道,扫了我与大哥一眼,老爷子脸颊上浮起了一丝慰色:“你们的娘亲现下又有孕在身,为父平时公务繁忙,难有时间伴你们母亲,现下她也是上了年纪之人,若是,故尔,老夫才想辞官不做,早早避开那是非之地。”

看到父亲那张略有不甘的脸,我知道,父亲并非是真想就这么离开了朝堂,但身居首辅之位十余年,已经不知道明里暗里得罪了多少人。既然愿意趁现在帝眷甚重之时远离那是非之地,也好安安稳稳做个安乐翁。

“孩儿以为,父亲既一心去职,倒也无妨,毕竟家中,孩儿与二弟皆已成家立业,您安心于家中含饴弄孙,倒也不失是一件美事。”大哥开口言道。我也同样造成父亲的举动。

第二天一早,老爷子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官袍,而我,因为要去给俩位小王爷布置寒假作业,也就随着老爷子一齐进了皇宫,去见李叔叔这位帝国主义头子,希望他能答允俺爹的请求让他老人家退居二线,安安稳稳地离职,在家中抱着数月之后将会出世的老四,或者二妹,也算是颐养天年。

第354章 贞观十六年的第一次英雄救美

李叔叔就在栖凤阁呆着处理政务,见了我们父子来,李叔叔很是亲切地招手让我们爷俩过去。“房爱卿父子连袂造访老夫,想必是有大事罢?坐坐,来人,给朕的亲家和女婿上茶。”

“多谢陛下!”老爷子恭敬地向着李叔叔一礼之后,方自坐到了榻上,咱也只好照做,然后蹲坐在老爷子屁股后边作恭顺状。心里有些磨叽,不知道老爷子的辞相行为能不得能到李叔叔的批准。

“爱卿这是……”李叔叔接过了父亲递上的手札,微微一愣,把目光落到了书札之上后,凝目而望,良久方才抬起了头来:“爱卿这是何意,莫非又有人弹劾爱卿不成?”

“非是如此,微臣为相,位极人臣十余载,近年来,渐觉得政务吃力,微臣年已花甲,也该让贤了。”老爷子抿了一口茶水之后,很是诚恳地向着李叔叔道。

李叔叔微微一凝眉头,目光闪烁不定,半晌方才开言道:“莫非……”

老爷子赶紧开口言道:“陛下,此乃微臣之愿,与他人无关。”

我坐边上,看着这二位,说话都半截,不过从这一问一答之间,我也明白了点,李叔叔肯定是想问父亲是不是有人暗中捣鬼,欲意想取而代之,而老爷子则是在表达并没有这回事,完全是自己想下台,回家颐养天年。

“哦,贤婿啊,你也身边我大唐官员,吃着朝庭奉禄之人,老夫且问你,你觉得你父亲辞相,于国于民是好是坏啊?”李叔叔干啥子,俺爹跟您老人家说话,您找我的碴干吗?

我一脸的无辜,看了一眼老爷子,再看一眼李叔叔,很是左右为难,怎么答都得罪人,不是得罪李叔叔,就是得罪我爹,李叔叔可真够会恶心人的,拿咱这小年青来开涮,吭哧了老半天,终于憋出了句符合中庸之道的回答:“岳父大人,小婿自然是劝了父亲,可是父亲之念,当儿子的,总不能不遵从吧?”

老爷子听了我这话,脸上泛起了一丝慈容,冲我点头笑了笑。李叔叔也笑了笑,朝我很具威摄力地露了露门牙:“好你个小后生,也还知道取巧了?”

“小婿哪敢啊,可您二位都是俊儿的长辈,偏将起来……”我挠着头干笑了俩声,惹得李叔叔与老爷子皆尽笑骂道:“臭小子!”气氛总算是和缓了一些,老爷子清了清嗓了拱手道:“陛下,微臣……”

“爱卿莫再多言,朕只有两个字回你:不许!”李叔叔沉声道。看着父亲略显得失望的表情,李叔叔站了起来,在榻边溜达了起来,一面说道:“爱卿之意,朕甚明了,你那些,不过全是借口罢了,你不过是觉得长期居于高位者,易受人攻讦,何必如此?朕对爱卿之心,向来信任有加,你与杜卿之材,非常人可及,卿善谋人事,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杜卿甚于断处,兢兢业业至斯,方有我大唐如此盛世,只是可惜杜卿……”李叔叔表情有些黯然。

……

“是啊,如晦贤弟英年早逝,微臣心中甚痛,臣失一良友,陛下失一良臣。”父亲脸上也浮起了一丝哀色。

李叔叔概叹了一声后道:“爱卿莫要伤心了,卿之所思,朕了然,辞让,固然是一种美德,然而我大唐长久以来,皆依靠爱卿之辛劳一力支撑,你与杜卿,便如我左右手一般,如今杜卿故去,朕如失肱股,再失去你,朕就像是缺失了双手,我大唐亦失一贤相,天下……难道爱卿真欲弃朕于不顾么?”李叔叔望着父亲,非常之沉重地道。

“陛下……”父亲被大唐君主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得老泪纵横,哽咽了半天,伏身于榻上,看得我心里头难受,正欲劝慰父亲,李叔叔摆手示意我让开,坐到了榻边上,亲手扶起了父亲,一字一句地道:“天下,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