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室明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未央目光转深,对眼前的这个懂医术的徐嬷嬷多了些好奇,免不了刮目相看,心想:这人还真是不简单啊!这个态度,这个举动,以及这份镇定和淡然!
可是国公夫人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钟未央吓了一大跳!国公夫人眉眼和悦地说道:“太后把徐嬷嬷赏给了你!”声音透着喜悦。
钟未央眼睫毛扇了一下,表情是很惊讶的,有点呆愣愣的。
她有这么大面子吗?心里的思绪活动开了!很快,她又联想到了恩姐儿身上,孙嬷嬷就是宫里派来监视恩姐儿的,难道一个还不够,还要加派一个人来?怎么想都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她跟太后只有一面之缘,太后把身边的嬷嬷赏给她做什么?平白无端的,还这么突然。
国公夫人看出了钟未央的小心思,她面上一笑,眉目舒展,又把这样的钟未央当孩子看,她伸手拍拍钟未央的手,像哄孩子一样地说道:“你别多想,因为徐嬷嬷懂医术,所以把她给了你,你现在有身孕,身边有个医女才放心,你大嫂身边也有的。”说着,她转过脸,看向徐嬷嬷和元嬷嬷,声音和煦地说道:“你们去花厅里喝喝茶,我跟阿川说说话。”
“是。”元嬷嬷和徐嬷嬷微笑着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国公夫人和钟未央。国公夫人轻声解释道:“太后的宫里每年都要遣散一些宫女,有的放出去嫁人了,有的不愿意出嫁的,就到官宦之家做嬷嬷。并不是因为犯了错才出宫来,这个徐嬷嬷是太后身边亲近的,人不错,温和明理,不是骄纵之人。你也不用忌讳什么,把她当赵嬷嬷一般地看待就行。”
国公夫人说话点到即止,有些话她没有说。
钟未央听得半信半疑的,心想:一样是做嬷嬷,在宫里和在镇国公府有什么不同吗?既然是太后身边亲近的人,优点又这么多,还懂得医术,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选择来镇国公府呢?太后身边难道就留不住这个人?就不需要这个人?
反观她自己,和赵嬷嬷熟悉了之后,就舍不得赵嬷嬷了,对身边那些熟悉的丫鬟和嬷嬷就比较放心,对陌生的丫鬟就会有防备心。她一定舍不得把赵嬷嬷给别人的!如果少了赵嬷嬷,她的生活里都少了一份安心。再比如,元嬷嬷就跟在国公夫人身边几十年,庄嬷嬷一直照顾大少夫人,还有二少夫人的白嬷嬷,五少夫人的风嬷嬷,六少夫人的尹嬷嬷,主子身边的仆人不是经常替换的,这种贴身伺候的事情,对陌生人怎么能放心?
越是想,钟未央就越觉得这事有些不同寻常。这会子她没有啰嗦,没追着国公夫人乱问,很乖巧地答应下了,她想着,下午去找五少夫人问问。
“我歇会儿,你先带徐嬷嬷去平蒙院里安顿吧!”国公夫人脸上又显出疲惫来。
“母亲安心歇息,我先自己安排,若是有难办的地方,我会让人来问元嬷嬷的。”钟未央乖巧地说着。
国公夫人笑着点头,轻拍拍钟未央的手,眉目慈祥。
回平蒙院的路上,钟未央一边走路,一边和徐嬷嬷聊天,问得了徐嬷嬷是苏州人、没有嫁过人。
徐嬷嬷很健谈,笑着说道:“奴婢打小就被卖了出来,卖得还挺远的!那时候也被牙婆打、被骂,整天担惊受怕的,就想着有口窝窝头吃就好,进了宫之后,又整天学规矩,后来把家人都忘了,对老家的那些事啊,现在是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就连祖籍苏州这个名字,还是我在翻宫女名册的时候找着的,刚进宫的时候,别人就记在上面了。我这姓徐的姓是怎么来的,我都忘了!”
语气显得开朗、大方,没有一点自怜自哀的感觉。
清江等丫鬟都好奇地听着,对徐嬷嬷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十分好奇。
钟未央摸摸自己的肚子,心想:自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肚里的孩子啊,一定不能被别人卖了。
钟未央换了话题问:“徐嬷嬷,你会哪些医术?”
徐嬷嬷展眉一笑,左边脸颊上露出一个酒窝来,笑起来时两边脸颊并不对称,她说道:“我啊,会一些皮毛而已!药理、接生、补身子、美颜这些!比不上太医那么厉害,就是平常照顾人在行一些!”语气不是扭扭捏捏,而是比较爽快。
钟未央用手摸摸肚子,心里觉得挺好的,赵嬷嬷不懂医术,自己身边正需要一个徐嬷嬷这样的人,等她弄明白徐嬷嬷为什么会到她身边来、以及观察一阵子之后,就能放心了。
慢慢地走着路,看看花花草草上那跳跃的阳光,呼吸着空气,觉得空气挺清新的,让徐嬷嬷跟在身边,钟未央没有感到有不习惯的地方,反而有点亲和感。
相比宝贵的东西,更难得的人缘——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和真诚。在见到徐嬷嬷之后,钟未央今天动脑动得特别勤,不断地在猜测着、想着,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现在更是在考虑着,等会儿到了平蒙院之后,要怎么安排徐嬷嬷的差事和住处,把徐嬷嬷和赵嬷嬷两人在平蒙院的地位怎么平衡?
------题外话------
生日快乐!
☆、181。平起平坐
钟未央回到平蒙院,恩姐儿立马就跑来抱住钟未央,小家伙每天只去半天的学堂,一到中午就回来了。
孙嬷嬷跟在恩姐儿身后跑过来,眼睛骤然一看到徐嬷嬷,她明显地愣住了。孙嬷嬷是宫里出来的,她认得徐嬷嬷,徐嬷嬷可是太后身边的红人,她很惊讶:徐嬷嬷怎么会突然来这里了?
赵嬷嬷看见徐嬷嬷在扶着钟未央,也感到很吃惊,皱着眉头,她不认识徐嬷嬷,但是她觉得奇怪:少夫人怎么把陌生人带在身边?这个陌生人是谁?哪里来的啊?从没在国公府里见过这人!这模样、这气派、这穿戴,比自己的都要好!比起镇国公府的主子是差远了,但是比起那外头的富人家女主人来,比人家穿戴得好多了!眼前这个徐嬷嬷啊,既不像主子,又不像仆人,又不像亲戚,究竟是做什么的啊?
赵嬷嬷满心的心眼子都转了起来,眼睛盯着徐嬷嬷看,像盯着谜语花灯一样。
钟未央回到西侧屋坐下,就对赵嬷嬷介绍道:“这是徐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接着,目光转向徐嬷嬷,又介绍道:“这是赵嬷嬷,是从小照顾我的人。”
赵嬷嬷和徐嬷嬷连忙互相见礼,彼此面上带笑,客客气气的,心里各有琢磨。
钟未央声音清亮地吩咐道:“秋香,上茶!徐嬷嬷,你先坐一坐,不必拘谨。”
徐嬷嬷态度恭恭敬敬的,不拘谨,不胆怯,不急躁,又行了一礼:“谢九少夫人!”
如许搬过来一张杌子,秋香用托盘捧来热乎的茶盏,徐嬷嬷接了茶,入了座。
恩姐儿挨着钟未央坐在炕上,好奇地看着徐嬷嬷。
赵嬷嬷在心里乱猜着、瞎想着,有些不安:怎么把宫里的嬷嬷招来了?
原本应该传午膳了,但是赵嬷嬷和丫鬟们都被这个宫里嬷嬷的名头给镇住了,不敢乱说话,暂时都不敢提午膳的事!
钟未央想着,先把徐嬷嬷的差事和住处安排妥了,再传午膳也不迟。几句话的事而已,不差这半刻钟的工夫,毕竟她在路上就把打算拟好了。她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热乎的冰糖雪梨水,声音清晰而温和,面朝赵嬷嬷吩咐道:“徐嬷嬷刚来,等用完午饭,嬷嬷你把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叫到一起,让大家认识一下徐嬷嬷。另外,在后罩房里收拾出一间干净、宽敞的屋子给徐嬷嬷住,再安排两个小丫鬟每天服侍。”她心想:毕竟是太后身边出来的人,不能薄待,这个待遇是和赵嬷嬷平起平坐的了。
一听这话,赵嬷嬷更加吃惊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疑惑地看着钟未央,显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心里又隐隐地揣度出了一些事情苗头,心想:这是要留在平蒙院的了!难道是来代替自己这份差事的?
赵嬷嬷心里极度不安起来!眼神急切,脸色都发白了,站在那里呆愣着,一动也不动,只把一双眼睛注视着钟未央,像眷恋主人的老牛一样可怜,无措地交握着自己的双手,她感觉自己要被赶走了,怕钟未央不要她在身边了,眼睛很快就红了,心都揪了起来,她舍不得啊。
钟未央看着赵嬷嬷,把赵嬷嬷的表情看在眼里,不急不忙的,又解释道:“嬷嬷,你依旧管着院子里的事,以前是什么样的,以后还是什么样的。徐嬷嬷她懂得一些医术,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多问问她。还有,晚上的时候,你们俩一起在内室里守夜吧!以后我身边的事情,都交给你们了!”
“是,少夫人尽管放心。”赵嬷嬷和徐嬷嬷先后都答应了一句。赵嬷嬷那模样还是有些愣愣的,估计是暂时不习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钟未央把事情安排完了,心情松快多了,松出一口气,爽快地吩咐道:“传午膳吧!”
“是!”赵嬷嬷和秋香连忙出去忙活了。徐嬷嬷没有跟去,而是走过来,细心地扶着钟未央起身,钟未央走路去小花厅,她就在一旁小心地扶着。钟未央牵着恩姐儿,低下头对恩姐儿说话。徐嬷嬷脸上露出笑容,显得特别慈祥。
下午,钟未央特意吩咐徐嬷嬷在平蒙院歇息,让她先去整理要住的屋子和行李,自己带着清江和小丫鬟们出了门,朝五少夫人的秋爽轩走去。
恩姐儿黏着钟未央不撒手,小家伙也跟出来了,脚步迈得稳稳的,很欢畅。
平蒙院里剩下一堆的嬷嬷、丫鬟和婆子。丫鬟们和婆子们开始窃窃私语,热闹起来。其中,就数赵嬷嬷最尴尬!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徐嬷嬷,赵嬷嬷心里有种在像看烫手山芋的感觉!想做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吧,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总之为难得很!一颗心都跳在嗓子眼,赵嬷嬷感到紧张:她怕得罪眼前这个人;但又怕自己失了气势,反而让别人趾高气扬起来!
“平起平坐”这个词说得容易,但是做起来岂是容易的?一山不容二虎啊!
赵嬷嬷一个人在那里瞎紧张着,徐嬷嬷看上去就比赵嬷嬷淡定多了。徐嬷嬷忙忙碌碌地处理自己的行李,铺床、放衣裳、摆首饰匣子,她没有想过要夺权,也没有想要把赵嬷嬷给挤走,其实她来这里照顾钟未央不只是太后赏的,也是她自己愿意的,两个月前,太后贺千秋之喜的时候,她在宫里见过钟未央,背后还跟太后谈起钟未央和镇国公府的主子们来,反正她不想嫁人,觉得镇国公府地位稳固,钟未央看着和善,又乖巧、明白,所以她是选择来这里养老的!
——
秋爽轩。
“五嫂,这里面有什么缘故吗?反正又不嫁人,为什么要出宫呢?”
简单地告知了事情的大概之后,钟未央用右手撑着炕桌,抵着脸颊,左手握着茶盏,感觉到热度,语气疑惑地问道。
窗外的院子里,恩姐儿和楚姐儿正在玩纸飞机,飞啊飞的!笑个不停,跑个不停!
五少夫人右手拿着勺子,在核桃阿胶膏的小碗里旋转着,语气熟悉而轻快地说道:“太后娘娘身边的宫女没有超过四十岁的!一个也没有!你猜猜看,是为什么?”她喝一口阿胶膏,眯着眼睛笑。
“嗯!”钟未央点头说道:“徐嬷嬷说她今年三十九岁!确实不到四十岁!”
五少夫人仍旧眯着眼睛笑,并不急着说答案。
钟未央眼睛眨一眨,在心里猜着:怕老?
她不敢随便议论太后,所以没有说出来。
过了片刻,五少夫人“噗呲”一笑,说道:“你把耳朵凑过来,我悄悄告诉你!”
钟未央笑着凑过去,脸上兴致勃勃的。
五少夫人还用手遮在嘴边,态度显得谨慎,小声说道:“就像我每天吃这固元膏一样!太后娘娘也是女子,也怕老!身边要是围着一群年轻的宫女,就感到年轻了!要是围着一些老宫女,岂不是看着厌烦?九弟妹,你说是不是呢?”
钟未央听完后,很赞同地点头,觉得有道理!偏开耳朵,又坐了回来,自己在心里细想着这回事。她越想越觉得,每个人都是正常的!太后也是普通女子,也怕老,渴望年轻、漂亮!这世上大概就没有不喜欢自己漂亮的女人!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
五少夫人其实每天吃这甜腻腻的核桃阿胶膏都吃腻了,拿着勺子在碗里敲得“叮咚”响,她动作慢悠悠的,笑着说道:“这种事啊,我就学不来!要是没了风嬷嬷,我饭都吃不香!睡觉也不能踏实!也真是奇怪,五少爷也经常不在家,但我就没有挂念过他!”她“呵呵”地笑,眼角有着轻微的细纹。
因为照这样说来,一个丈夫反而抵不上一个嬷嬷来得重要了!要是认真说起来,还真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呢!
说着,她挑高柳叶眉,目不转睛地看着钟未央,又故意调笑道:“九弟妹,你想不想九弟啊?”
钟未央弯着眼睛笑,眸子里闪着星光,心里的答案是:当然想!但是她不会说出来的,连忙顾左右而言他,说道:“宫里头想必美容养颜的法子很多,以前听说太医也喜欢研究这个。”
“那是!女为悦己者容嘛!宫女们每天闲着又没事,要是漂亮点儿,就更容易飞上枝头了!太医在宫里头也不简单,也是争来争去的,背后各有各的主子呢!”五少夫人换了一只手来拿勺子,说道:“前几年,宫里传出来一个方子,说是用鲜羊奶沐浴,结果你猜怎么着,大家身上弄一身的怪味!哈哈……有的人用了之后啊,连忙请太医来瞧病,因为身上起疙瘩了!那些太医就因此遭了好一通的埋怨。”
正说到这里,钟未央在感兴趣地听着,六少夫人忽然脚步匆忙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喊道:“我前阵子的心血都白费了!”
“怎么了?”
六少夫人咬牙切齿,鼓着细长的小眼睛,恨恨地道:“六少爷把秀姨娘给送走了!还故意把人藏了起来!故意瞒着我!一大早人就不见了,我派人寻了半天都没寻到!五嫂,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啊!我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一个人来!结果又被送走了!”
五少夫人笑着摇头,嘴边含着意味深长的笑意,看上去还蛮高兴的。
钟未央听得迷迷糊糊的,她还没有听过秀姨娘的故事,那毕竟是六少夫人后院里的“丑事”,六少夫人和六少爷都不会四处宣扬的,所以钟未央就觉得十分奇怪:六少爷难道要把后院里的秀姨娘变为外室?这做法有点荒唐和放肆啊。可是六少夫人这个表情和语气,怎么是一副舍不得秀姨娘的样子呢?那模样是在遗憾吗?遗憾什么呢?夫妻两个把一个姨娘拿来捉迷藏?怪人怪事!
------题外话------
生日快乐!
☆、182。圆了面子
六少夫人气急败坏地发泄一通之后,突然拿眼睛睃了睃钟未央,停住大嗓门,骤然止住了声音,用手在嘴唇旁扇了扇风,紧接着坐下来,装模作样地喝茶,骤然变了副模样,就好像刚才的抱怨没有发生过似的,变得像个没事人一样。
五少夫人用手撑住额头,清了清嗓门,咳了两声。
钟未央先是在那里感到莫名其妙,这会子见六少夫人不说话了,很有自知之明地知道:六少夫人不愿意当她的面说这些话。
她不想多管闲事,而且别人也不想说给她听,钟未央也装模作样地起身告辞,仿佛没有发觉六少夫人的尴尬似的。“五嫂,六嫂,我觉得累了,先回去了。”
“嗯。”六少夫人装模作样地答应一声,脸上的表情强作镇定。
“路上当心些。”五少夫人态度爽爽快快的,站起身,挽住钟未央的胳膊,一直把钟未央送到垂花门口。
等钟未央一走,六少夫人就抱住五少夫人的手臂,嘟起嘴,瞪着眼睛,皱起眉头,用鼻音很重的撒娇语气求道:“五嫂,快给我想想法子吧!我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那样的人来了!”
五少夫人抬头看天,做思索状,低声说道:“那样的人,我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啊!”
六少夫人把双脚在地上一阵乱跺,气急败坏地喊道:“那可怎么办啊?那他以后岂不是又高高兴兴地往后跨院跑了?跑去见那些狐狸精!现在毛毛虫也没了,他看到花花草草妖妖娆娆的,岂不是心心念念地去招花惹草啊?不行!我非得再捉条毛毛虫来,扔进去!”
什么毛毛虫啊!花花草草啊!这些话其实都源自五少夫人的一句玩笑话,五少夫人以前出主意时说过一次:后跨院里的花花草草长得漂漂亮亮的,男人就心心念念地想去沾花惹草,你只要丢一条毛毛虫到那花草上面,吓他几次,再恶心他几次,他就不敢去了!
那个秀姨娘是六少夫人经过机缘巧合恰好找来的一个丑女子,前段时间就是因为秀姨娘在后跨院里起了作用,所以六少爷每次一走到后跨院的小院门口,就脸色发青、咬牙切齿地又返身走回来,一连两三个月都没去后跨院找姨娘,天天歇在六少夫人的正房里,但是六少爷人在曹营心在汉,其实心里想小妾想啊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