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小宫女以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恬和五皇子心里都纳闷得很,父皇的气这么快就消了?
还是来传话的王旻给两人答了疑,说是他师傅在陛下面前提了一嘴,陛下才想起两位殿下还在偏殿巴巴候着,也才有了这个吩咐。
兄弟两人听了王旻的话,是打心底里佩服王醒。
在这种情形下,也就王醒敢在他父皇面前说话了。
从勤政殿出来以后,兄弟两人就一路赶往北宸宫。
快到北宸宫时,两人远远就望见背着诊箱,步履匆匆的张北游。
楚恬和五皇子连忙追上前,问张北游这么急是要去哪儿。
一向优哉游哉,不知何为心急的张北游,竟是罕见的焦虑,只道太子殿下晕倒了,云栖命人去太医院请他过来看看。
在楚恬和五皇子眼中,他们二哥就像山一般高大伟岸,叫人不由得就心生崇拜与仰慕。
二哥是无所不能的,二哥不会怕,不会累,甚至永远不会有病痛。
在他们眼中,二哥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可就算再像神,也终究不是神呐。
二哥是肉躯凡胎,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呀。
他也会累,也会痛,累极了,痛极了也是会倒下的……
楚恬,张北游,还有五皇子三人一进内室,就见太子妃斜坐在我榻前,双目通红,盈盈有泪,脸却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整个人看起来恍恍惚惚,若无云栖站在身后扶着,怕是坐都坐不稳。
卧榻上双目紧闭的太子,脸色也苍白的不像话,左侧脸颊上那通红的掌印,因此显得格外清晰。
三人哪里见过太子夫妻如此狼狈的样子。
比起震惊,更加痛心。
楚恬和五皇子兄弟俩没心思去想,二哥这两日究竟经历了什么。
只请张北游赶紧上前,细细为他们二哥诊一诊。
经张北游诊过,太子的身体并无大碍。
之所以会突然晕厥,一半是因为体力不支累的,一半是因为急火攻心气的。
张北游的意思是,不必服药,也不必施针,只管叫太子殿下好好睡上一觉,等太子殿下醒来之后,再劝太子多用些膳食。
如此养上三五日,太子殿下的身体便能恢复。
张北游说,太子殿下身体底子好,累着伤着了很快就能养好。
可要是心伤着了,他就爱莫能助了。
听张北游说太子的身体没有大碍,众人无疑都松了口气。
但张北游最后那句“伤了心”,却又令众人的心揪了起来。
心病还须心药医,大伙儿总要知道太子为何“伤了心”,才能对症下药。
一切都要等太子醒来,问了太子才知道。
张北游却挥了挥手,叫大伙儿今日就不必在此苦等了。
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这一觉最少也要睡到午夜,甚至会一觉睡到明日中午才醒。
张北游劝大伙儿都回去歇着,却没人肯走。
大伙儿都表示要陪太子妃一同守着太子,等到太子醒来以后才放心。
如张北游所言,直到宵禁的时辰,太子也没能苏醒。
而楚恬和五皇子却必须要各自回去了。
为了让不能守在这里的楚恬安心,张北游决定今夜就留守北宸宫。
他拍着胸脯对楚恬说:“有我在,殿下尽管放心。”
楚恬信不过谁,也不会信不过张北游。
“北游,辛苦你了。”
张北游最烦楚恬与他客气,不耐烦地摆摆手,催着楚恬赶紧走。
云栖要陪着太子妃,不能送楚恬出去。
她给楚恬递了个眼色,叫楚恬放心,她会好好照料太子妃。
楚恬知云栖的身子虽然已经大好,却还是很虚弱,不能累着。
他原是想劝云栖回去歇着,却了解以云栖的性子,必定不肯答应。
只能托张北游帮着照料一二。
张北游答应的痛快,“那可是我妹妹,就算殿下不交代,我也会好好疼着护着。”
……
太子是在午夜时分醒来的。
太子醒来时,太子妃刚伏在卧榻边睡沉,张北游则在外屋抱着诊箱打盹。
受了惊吓且又十分疲惫的宫人们,也都昏昏欲睡。
就只有云栖一个人是完全清醒着的。
自从生了那场大病,一连昏睡了多日以后,云栖觉就很少,几乎不会觉得困。
这厢,她正望着倾泻了一地的银白月光发呆,琢磨太子殿下究竟为何会突然独自跑去昌宁行宫的事,就听卧榻上的太子发出一声轻呼,接着猛地坐了起来。
后来,太子妃被惊醒了,张北游还有宫人们也都被惊醒了。
然而满屋子就只有云栖一个人听清,太子醒来时喊了一声什么。
太子喊了“母后”。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太子是想念已故的母亲了。
话说回来,太子突然跑去行宫,会不会与先皇后有关呢?
不,云栖摇头。
她告诫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
眼下太子殿下已经苏醒,一切都等太子殿下来答疑解惑吧。
然而醒来以后的太子,却什么也不肯说。
直到第二天,人已经彻底清醒了以后,也什么都不肯说。
太子只管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什么人也不肯见,甚至连太子妃和楚恬也不肯见。
作为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楚恬和太子妃从未见过太子如此这般。
这令两人感到空前的不安。
楚恬不愿总去劳烦王醒,但却不得不再去打扰一回。
他命常寿悄悄去找王醒,询问王醒是否知道昨日在勤政殿,父皇与二哥都说了什么。
王醒给的回答是,昨日陛下和太子殿下说话前,他被陛下挥退出来,所以并不清楚陛下和太子殿下都说了什么。
当时殿内就只有陛下和太子殿下二人,应该没有第三人知道,那段时间勤政殿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从王醒那里探听到有用的消息,楚恬很失望。
他总不能直接去问父皇吧?
楚恬无奈,心道:恐怕只能等到二哥心绪再平复些,愿意见人,也愿意说话了,再慢慢问。
而整整三天过去,太子依旧将自己关在书房不肯见人。
送进去的水和膳食,几乎都是怎么端进去,又怎么原封不动的端出来。
不必进去亲眼瞧,也能猜到这三日间,太子憔悴颓丧到什么样子。
整个北宸宫的气氛,一日比一日更加压抑。
第371章
太子不肯进食; 太子妃便陪着,太子枯坐在案前不眠不休,太子妃也陪着。
云栖见不得太子这样折腾自己,更见不得太子妃陪太子受罪。
于是; 在第四日一早,再也按捺不住的云栖,来到了太子的书房外。
她没有如太子妃和楚恬一般; 苦口婆心,温声细气的劝说太子。
而是隔着一道门大声质问太子,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至亲为他担忧悬心,备受煎熬; 却无动于衷?
温言软语没有劝动太子; 云栖振聋发聩的质问却将太子给骂醒了。
终于,太子打开书房门,从书房里走出来; 赶到因体力不支; 已经没力气下地的太子妃身边。
见太子与太子妃紧紧相拥,太子妃伏在太子怀中哭成个泪人,但神情却无比安宁; 云栖松了口气,悄悄退身离开了。
在这之后; 太子没再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吃不睡; 却依旧是不爱见人; 也不爱说话。
太子究竟为何会突然独自离京; 前往昌宁行宫,回宫之后又为何与皇帝发生那样激烈的争执,其中情由太子不肯说,大伙儿依旧不得而知。
但值得庆幸的是,事后皇帝并未追究太子擅自离京的事。
不止如此,这阵子皇帝每日都会派人来北宸宫,询问太子的情况。
由此可见,皇帝心里还是很关心,很在意太子的。
云栖还由此推断,在这回的事中,皇帝很有可能是理亏的一方。
否则,太子犯下罪同谋逆的大错,之后又在勤政殿当面顶撞皇帝,皇帝怎么会不但不重罚太子,事后还主动服软,意图与太子修好?
云栖见当今皇帝不像个昏聩的君主,不会因偏爱太子这个儿子,就毫无原则,任由太子无法无天,胡作非为。
于是,云栖愈发好奇,皇帝与太子父子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奈何,一边无论如何不肯开口,另一边没人敢逼他开口。
又过了几日,太子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
原本总是一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模样的人,如今成日躲在屋里闭门不出,整个人病恹恹的,废人一般。
皇帝终于坐不住了,御驾亲临北宸宫。
可太子却命人紧闭大门,拒不肯见皇帝。
皇帝则命人强行撞开北宸宫的大门,一路来到正殿,挥退一众人等,独自进入殿中,单独与太子说话。
皇帝撞门又撵人的行为,虽说蛮横又霸道,但皇帝此番前来,却是放低姿态,来向太子求和的,希望父子能冰释前嫌。
谁知父子之间的恶劣关系,不但没得到缓和,还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望着皇帝悻悻离去的背影,云栖深以为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要做点儿什么才行。
方才,皇帝与太子在殿中大声争吵,云栖隐约听见太子说了“大伯母”这三个字。
太子殿下的大伯母是昭怀太子妃。
难道太子当日独自前往昌宁行宫,是为见昭怀太子妃?
太子殿下为何去见昭怀太子妃,见过以后又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恐怕要去行宫见昭怀太子妃一面,详细问问清楚。
但昌宁行宫并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去的地方。
不过云栖却可以。
前阵子云栖刚得了皇帝的口谕,可随时前往昌宁行宫探望吴才人。
她何时想去,只管去向总管王醒报备一声即可。
云栖便将自己的猜想和打算,说与了楚恬和太子妃听。
自太子出事以后,楚恬就用尽法子想要弄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据楚恬派出的探子调查得知,当日太子的确是去行宫见了昭怀太子妃。
至于那日太子与昭怀太子妃都说了什么,却打探不出。
如此,云栖就更加坚定了要去行宫,见昭怀太子妃的一面的决心。
太子妃无比迫切的想要了解,她心爱的丈夫究竟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可云栖才大病初愈,身子刚刚恢复些,实在经不起舟车劳顿的辛苦。
万一云栖这一来一回路上有个什么,她怎么对得起云栖,怎么对得起六弟。
于是,太子妃温言相劝,劝云栖暂且不要去行宫,这事儿他们可以再另想办法。
云栖认为,她前往昌宁行宫,见昭怀太子妃一面,直接请昭怀太子妃答疑解惑,虽然不是唯一的办法,却是最快最好的办法。
昌宁行宫,她必须要去。
为了让太子妃安心,云栖特意请来张北游,请张北游当着太子妃的面为她诊脉。
张北游如实说,说云栖的身体已经大好,昌宁行宫离京都城不远,一来一回两日的路程,以云栖如今的身体情况,还经得起这份劳顿。
太子妃思量再三,见六弟那边并不反对,便答应了叫云栖去昌宁行宫的事。
太子妃紧紧拉住云栖的手,红着眼说:“大恩不言谢,妹妹这份恩情太子与我必定铭记于心。”
云栖回握住太子妃的手,“自家人,二嫂不必这般客气。”
这还是云栖头回当着楚恬的面,称呼太子妃为二嫂,心里既害羞又有些紧张。
喊过之后,云栖偷偷瞧了楚恬一眼,见他家殿下看起来还挺冷静。
冷静的有些不对劲儿。
打从她提出自己的想法,说自己想去昌宁行宫走一趟,他家殿下就表现的过于冷静了。
自始至终都冷静的不像话。
她心里怎么就有些不踏实呢?
但云栖却无暇去深想。
事不宜迟,在得到楚恬和太子妃的首肯以后,云栖亲自去找到王醒,与王醒讲了自己的打算。
王醒二话不说就应下了,问云栖准备何时动身。
云栖答曰,明日一早就动身。
明早?这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王醒稍稍迟疑了片刻,但终究没多说什么,只嘱咐云栖,说云栖的身子才刚好,叫云栖来回的路上千万不要逞强,累了就歇歇,要万万保重身体。
云栖应下,承诺会好好照顾自己。
另外,云栖还请王醒给赵姑姑捎个话,说自己此番走得急,来不及跟姑姑当面道别,请姑姑保重,莫要太牵挂她,她会保重自己。
……
从皇宫出发去昌宁行宫,快马加鞭的赶路,清晨出发傍晚时分就能到。
云栖此番并未打算在行宫多做停留,去见昭怀太子妃一面,问清楚一些事,去见吴才人一面,诚心问候一声,这便是她此行唯二的两个目的。
云栖只给自己一日时间来完成这两件事,
去一日,在行宫停留一日,回来一日。
来回一共三日时间。
因时间不长,所以云栖选择轻装简行,只为自己收拾了一个很小的包袱。
本就浅眠觉少的云栖,在临行前夜彻底失眠了。
睡不着的云栖,盯着漆黑的床顶,忍不住去想,此番阿恬为何就这么痛快的答应,让她去行宫的事。
她原以为阿恬会极力反对的。
云栖琢磨了一整夜,也毫无头绪。
直到第二日,登上前往昌宁行宫的马车,她思考了整整一夜的问题,突然就有了答案。
望着一身侍卫打扮的楚恬,云栖惊得说不出话来。
而楚恬却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将她送上了马车。
待马车驶离皇宫,一路出了京都城以后,一直骑马护送的楚恬才下了马,钻进了马车里。
没等云栖开口,楚恬就先说:“我不放心,就跟来了。”
此时此刻,云栖心里是又慌又暖,盯着楚恬怔了一会儿才问:“是一开始就决定这么干了?”
楚恬老实点头,“我想帮二哥,却不放心你一个人犯险。”
云栖闻言,缓缓吐了口气,抬手敲了自己脑壳一下,“我早该想到的。”
楚恬见状,连忙拉过云栖的手,紧紧攥在手心里,“这是做什么。”
云栖温浅一笑,“不疼。”
“我疼。”楚恬说着,抬手轻轻抚上云栖刚才用手敲过的地方。
云栖也不拦着,任由楚恬轻柔的抚按。
“殿下敢扮成侍卫与我同行,想必瑶光殿那边一定安排妥当了。”云栖问。
楚恬点头,“我对外宣称染了风寒,需要卧床休养几日,有北游和常寿为我掩护,必定万无一失。”
“这样真的妥当?”云栖心中有些惴惴。
万一叫人发现六殿下风寒卧床是假,擅自离京是真……这可是罪同谋逆的大罪,谁担待得起。
“放心,北游和常寿有经……有本事。”
楚恬险些说出两人经验丰富,之前他在从宁州回来的路上,偷偷转道去冀州会安定侯的那五日,北游和常寿就帮他遮掩的不错。
云栖知张太医和常寿都是很机智聪颖的人,若真遇上什么情况,也一定有办法妥善化解。
她还知她的六殿下,一定不会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以身犯险。
云栖心下顿时安定了不少。
她望着她的殿下,心想:倘若此番他们不是身负要务,而是单纯的出来游山玩水就好了。
楚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他有好多地方想与云栖一起去。
等到眼前的事情解决以后,他一定要带着云栖一一走遍。
……
此番,云栖是轻车简行,除了楚恬这个“侍卫”以外,同行的就只有一个负责驾车的小太监进喜。
三人马不停蹄的赶路,顺利的在傍晚时分抵达了行宫。
楚恬怕被人认出,故意将脸涂黑,还着意点了几个麻点儿,以及贴了一瞥小胡子。
任谁能认出这是丰神隽朗,俊美无俦的六殿下。
然而今日一早,云栖一眼就认出这是她家殿下。
马车里,楚恬害羞,别过脸不叫云栖看他,说他这个样子不好看。
云栖却不肯移开眼,他家殿下怎么会不好看?
他家殿下怎样都是好看的,她永远都看不够。
第372章
云栖此番前来昌宁行宫; 是打着探望吴才人的旗号。
在抵达行宫以后,她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去拜见吴才人。
吴才人眼下还住在从前的含冰居。
于是,云栖一行三人便随接引太监,一路到了含冰居。
云栖知自己有生之年; 一定还有机会回含冰居看一看的,却没想到这机会竟然来得这样快。
时隔半年多,她竟然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大概是近乡情怯的缘故; 云栖的气息和脚步都有些乱了。
与云栖并肩而行的楚恬,自然察觉到了云栖的紧张。
趁那接引太监没留神,他飞快的抓住云栖的手,轻轻握了握; 又立刻松开。
云栖心头一暖; 紧张的情绪瞬间就被冲淡了不少。
她偏头,冲楚恬眨了眨眼。
殿下,您的心上人很好; 请您不要太担心。
楚恬微微弯了弯唇角; 那就好,那就好。
……
作为健全男子的侍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