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小宫女以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在正午最热的时候,命人将那小宫女五花大绑,扔在大太阳底下暴晒。
  这还不够,还命人取来蜜糖,泼了那小宫女一头一身,吸引蚊虫蚂蚁来叮咬那小宫女。
  写到此处,五皇子持笔的手微微一顿,骂了句“畜生”,才又继续往下写。
  那小宫女中了很严重的暑气,还被蚊虫蚂蚁咬的浑身毒包,人当夜就没了。
  那惨死的小宫女有个胞姐,也在宫里做宫女。
  得知妹妹惨死的消息以后,她姐姐悲痛欲绝,决心纵使舍了自己这条性命,也要为妹妹讨回公道。
  于是,在事发后的一日,那小宫女的姐姐在长街上拦下了我母后的辇舆,将她妹妹的冤情哭着陈于我母后,求我母后为她死于非命的妹妹做主。
  母后听闻此事以后,既震惊又愤怒,决定彻查此事。
  贤妃得了消息,主动请缨,说愿为我母后分忧。
  就这样,在贤妃尽心尽力的追查之下,被淑妃压下的这桩惨案,才被众人知晓。


第338章 
  眼见事情已经遮掩不住; 淑妃为保全七妹的名声,便将此事全都赖在了王氏身上。
  五皇子运笔如飞,接着写到。
  其实,也不能说赖; 毕竟此事并非七妹自己犯下的,王氏亦有参与其中。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可杀人的一个是当朝公主,一个是阁老家的千金。
  怎能让这样两位贵人,为区区一个小宫女偿命……
  写到此处,五皇子苦笑摇头; 本就微蹙的眉头蹙的更紧了。
  贤妃自协助我母后打理六宫事物; 一向都是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而这回她却明显有意放王氏一马。
  大概是贤妃听说过,王氏祖父王阁老“疯狗”的外号; 怕事后被疯狗咬。
  也或许是贤妃听闻王阁老颇得父皇器重; 有心想要借此事卖王阁老一个人情。
  总之,负责全权处理此事的贤妃,并未将此事捅到父皇那儿去。
  对于本该得到严惩的王氏; 贤妃只叫她回府闭门思过,一年之内不得再入皇宫; 就这般轻轻放过了。
  “没天理; 真是没天理啊。”五皇子停笔叹道。
  四皇子看到这儿; 也是心中唏嘘; “是罚的太轻了。”
  五皇子忿忿点头,又扯过一张纸,沾了些墨。
  去年夏天,若非淑妃那龌龊的恶行被揭发,七妹受了连累,王氏八成又会被接进宫来,与七妹继续横行霸道,祸害无辜。
  母后不是不知王氏的品性,我是实在想不通,母后为何会突然要我娶这样一个女子。
  这是要活活坑死自己的亲儿子呀!
  五皇子心中费解至极,这份苦闷与不快,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
  于是,五皇子便没再写什么,把笔一放,无力地趴在桌上叹了好长一口气。
  “若母后真执意要我娶那王氏,我便出家当和尚去!”
  因五皇子趴在桌上,四皇子虽然知道他五弟在讲话,但他却听不见,也无法通过唇语看到他六弟在说什么,于是连忙望向一旁的宝庆。
  宝庆赶忙抬手,冲四皇子比划了一个剃头的动作。
  四皇子大惊,慌忙冲五皇子说:“五弟,你可莫要冲动,做和尚可苦了,不但要每日诵经念佛,还不能吃肉。”
  五皇子淡淡一笑,伸手摸了摸桌上还有些余温的空面碗,“若能日|日吃上这么好吃的清汤面,当个和尚也不错。”
  五皇子抬眼望向宝庆,“宝庆,你方才说,这面并非御茶膳房送来的,而是什么云姑娘亲手做的?”
  宝庆点头,“回五殿下,这面是云姑娘做的。”
  “她是六弟宫里的人?”五皇子又问。
  这……
  宝庆迟疑。
  云姑娘自始至终都未自报家门,只说她是代表六殿下来的。
  而云姑娘的这个“云”字,也不知是姓,还是名。
  宝庆记得,云姑娘曾说过“向太子妃复命”的话。
  若云姑娘是宫里人的话,那八成是北宸宫的人,而非瑶光殿的人。
  不对不对,宝庆摇头。
  倘若云姑娘并非六殿下宫里的人,又怎么能代表六殿下出面呢?
  宝庆越是寻思,就越是迷糊。
  云姑娘究竟是什么人呐?方才便该问清楚的。
  见宝庆连连摇头,五皇子不禁问:“她不是六弟宫里的人?那她是哪个宫的?”
  宝庆含糊答:“好像是北宸宫的人。”
  “北宸宫何时添了这么一个手艺绝佳的厨娘。”五皇子一笑,“待我去向二哥将她讨来。”
  闻言,宝庆急忙摇头。
  五殿下,这可使不得啊!
  “宝庆,你是不是脖子疼?”见宝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五皇子不由得关切道。
  得此一问,宝庆下意识的抚上自己的脖子。
  他正欲向五皇子解释,那位云栖姑娘兴许已经是六殿下的人了,另一边,不知宝庆和五皇子正在嘀咕什么的四皇子,突然问了句,“你脖子又疼了?”
  三日前,宝庆夜里睡觉失枕,第二日起来脖子连带着肩背都疼得厉害。
  大概是方才摇头摇猛了,原本已经不太疼的脖子,还真有些酸疼。
  特别老实的宝庆便如实回答:“殿下,是有点儿疼。”
  “倘若张北游张太医在就好了。”五皇子轻叹了声气说,“张太医对治疗颈肩痛很是拿手,有一回我在崇武馆习武时,不小心扭了肩颈上的筋,他只替我揉了几下,我便立刻不疼了。若张太医在,便能请他帮你揉两下,四哥的病也不会……”
  对啊,若张太医在就好了,宝庆心道。
  太医院的太医们,包括欧阳院使在内,都已对他们殿下日益恶化的耳疾束手无策。
  但张太医一定有办法,一定会有办法再次让他们殿下的耳疾慢慢好起来。
  “奴才听北宸宫的知秋姑娘说,再有五日六殿下就能回宫了,张太医也能回来了。”
  “是吗?”五皇子显然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以为六弟最快也要再过十日才能回来呢。”
  宝庆听了这话,连忙接茬问道:“敢问殿下,六殿下原本是能赶在我们殿下生辰之前回宫的,怎得往后拖了这么多日?”
  五皇子先用余光瞄了四皇子一眼,见他四哥正看着他和宝庆说话,便有意偏了偏头,不想叫他四哥看见他在说什么。
  “听说六弟是突染风寒,病在了半路上,才耽误了行程。”
  “六殿下病了!”宝庆的脸色瞬间就白了几分,整个人都有些惊慌失措。
  五皇子忙冲宝庆打了个手势,叫宝庆稍安勿躁,莫要惊动了他四哥。
  宝庆偷瞧了四皇子一眼,也学着五皇子微微偏了偏头,“耽误了这么多日的行程,想必六殿下一定病的不轻。”
  五皇子冷静道:“有张太医随行,应无大碍。”
  “对对对,有张太医从旁照料六殿下,一定是药到病除。”
  宝庆略微松了口气,谁知这口气还没松完,就听四皇子问道:“你们俩背着我在嘀咕什么?”
  老实人宝庆本就不擅说谎,对着他家殿下就更说不出谎话来了。
  这厢,正预备与四皇子实话实说,却见五皇子冲他猛打眼色,意思应该是“四哥交给我应付”。
  宝庆求之不得,赶紧将都到了口边的实话,通通咽了回去。
  五皇子冲四皇子一笑,提笔在纸上写到,弟弟方才与宝庆说,六弟就要回来了,四哥亲手晒的柿饼也终于能拿出来吃了。
  “五弟想吃柿饼怎么也不早说。”四皇子道,“五弟若想吃,我这就叫宝庆取来,我不只有准备六弟的份,也有准备五弟的份。”
  五皇子有些受宠若惊,“也有我的份?”
  四皇子点头,“当然,怎能少了五弟的份。”
  五皇子“嘿嘿”一笑,凑上前去,热情又奔放地抱紧了他四哥。
  “还是四哥疼我。”
  这话,五皇子是贴在四皇子那只还能听见一点儿声音的耳边说的。
  听了这话,四皇子微微一怔。
  五弟本应是不缺疼爱的人,可他怎么觉得五弟仿佛很孤独似的。
  五皇子就这样抱了四皇子一会儿,才缓缓将人松开。
  “六弟和张太医就快回来了,他们一定能想到法子,再医好四哥的耳疾。”
  五皇子有意将说话的语速放慢,让四皇子能读懂他的唇语。
  而顺利读懂五皇子唇语的四皇子,却释然一笑,“能不能再听见声音,与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是累了你们,每每与我说话都要对着我慢慢说,说不明白,还要费力写下来。”
  听四皇子这么说,五皇子没来由的有些心慌,他连忙抓住他四哥的手。
  重要!听不听得见很重要!
  四哥,你千万别……你可千万别放弃呀!
  二哥,六弟和我,都在想法子,想法子将你从这里接出去。
  五皇子一瞬不瞬的望着四皇子,在稍稍定了定心神以后,才问道:“四哥可曾听过六弟弹琴?”
  四皇子明显一惊,“六弟会弹琴?”
  “会的,还弹得很好。”五皇子说,“等四哥的耳疾好了,便叫六弟好好弹几曲给四哥听。”
  四皇子用力点头,他想听的。
  “那四哥往后再说不说,听不听得见不重要的话了?”五皇子问,有些埋怨,有些委屈,也有些可怜。
  四皇子虽心思恪纯,不谙世事,但也懂得一点儿察言观色,也能从五皇子的神情中看出一丝丝的抱怨和委屈。
  他意识到自己方才所言,确有不妥之处,于是连忙与五皇子说:“我想听六弟弹琴,也想再听到五弟说话的声音,听不听得见重要,很重要。”
  闻言,五皇子紧拧的眉头才终于渐渐舒展开来,他唇角微扬,一字一顿的与四皇子说:“四哥,六弟和张太医就快回来了。”
  六弟,张太医,请你们快些回来吧。
  ……
  眼见快到宫中宵禁的时辰,五皇子方才起身告辞。
  宝庆提着灯笼,一路将五皇子送到了大门口。
  “宝庆,真是抱歉,把你的那碗面吃了。”五皇子十分诚恳的向宝庆表达了歉意。
  宝庆憨实一笑,“一碗面而已,殿下也要与奴才客气?”
  “自然是要客气的。”五皇子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钱袋递给宝庆,“面钱,拿好。”
  宝庆见状,连忙往后退了一步,“奴才不能收。”
  五皇子嘴巴一撇,故作委屈,“六弟的能收,我的为何就不能收?”
  宝庆赶紧解释,“回五殿下,我们殿下时常嘱咐我,不能收六殿下的银子,不能总叫六殿下破费,可六殿下每回来都强行逼着奴才收下,奴才……”
  没等宝庆把话讲完,五皇子就强行将钱袋塞进宝庆怀里,“我也强行了,你就赶紧收下吧。”
  宝庆捧着那钱袋,还是不肯收,并试图还回五皇子手上,“殿下,奴才真不能收,若叫我们殿下知道,一定会怪罪奴才。”
  五皇子温然一笑,冲宝庆比了个噤声的手势,“那咱们就不叫四哥知道。”
  作者有话说:
  下章发糖,那谁回来啦~


第339章 
  宝庆仍有些犹豫; 还是觉得不好冒然收下五皇子的银子。
  五皇子却不给宝庆犹豫的机会,他抬手轻轻拍了拍宝庆的肩膀,就转身快步往外走。
  见状,宝庆连忙追上前; “五殿下,天黑地不平,您慢些走; 仔细摔着。这银子奴才代我家殿下收下就是。”
  听了这话,五皇子这才停下脚步,冲宝庆笑笑,“这就对了。”
  宝庆将那包银子仔细揣好; 十分郑重的冲五皇子施了一礼; “奴才代我家殿下谢过五殿下。”
  五皇子立马敛了笑,“亲兄弟,说谢多生分。”
  说罢; 又沉吟了片刻; 才叹道:“之前我对四哥关心太少,这些年,真是多亏了六弟一直在暗中照料四哥。”
  宝庆心里也是感慨; 如五殿下所言,这些年的的确确是多亏了六殿下明里暗里的照拂。
  否则; 殿下与他必定无法安然的在慎思堂中活到如今。
  “对了宝庆; 你之前提到的那个做长寿面的云姑娘; 全名叫什么?”五皇子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这宝庆还真不清楚; 只能如实答:“回殿下,奴才不知云姑娘的全名。”
  “无妨。”五皇子摆了摆手,浅浅一笑道,“等回头我去问问二哥就知道了。”
  从不多事的宝庆听了这话,实在忍不住问了五皇子一句,“殿下,您当真要将云姑娘从北宸宫讨过去?”
  五皇子点头,“她厨艺不错,我是想跟二哥商议,将她讨回去。”
  宝庆不清楚云栖的真实身份,也不清楚云栖与六殿下究竟是什么关系,因此并不敢乱说。
  但有一点他敢肯定,云姑娘与六殿下关系匪浅,五殿下肯定无法从北宸宫将云姑娘讨回去。
  如宝庆所料,三日后的休沐之日,五皇子一大早便前往北宸宫,打听“云姑娘”的事。
  却被太子殿下一句“云姑娘是刚调到你二嫂身边的女官,不是厨娘,不借不调”就给打发了。
  五皇子听了这话,不免有些失落,失落之余又不死心的问太子,能不能让他见云姑娘一面。
  太子答,云姑娘替太子妃出去办事了,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太子这也不算是欺骗五皇子,虽然云栖并非是出门去替太子妃办事,但人的确不在偏殿,而是一早就去了陶然阁。
  陶然阁就在北宸宫内,只是位置略微有些偏僻,距离前殿和寝殿都有点儿远。
  陶然阁是一栋三层木楼,是北宸宫内最高的一座建筑,也是太子殿下私人的藏书之处。
  前日太子妃去探望云栖,见云栖趴在窗前发呆,很闷的样子。
  太子妃便想,如何能让云栖不这么闷呢?
  在得知云栖是认字的以后,太子妃突然有了主意。
  她立马亲自往陶然阁走了一趟,找了几本姑娘家应该会爱看的书给云栖送去。
  没想到晌午送去,云栖晚上就看完了,还问她,“二嫂那边可还有书看?”
  有,还有可多了呢!
  于是,第二日一早,太子妃就将云栖领到了陶然阁,让云栖尽管挑了喜欢的看。
  自那日以后,这两日间,云栖便跟长在了陶然阁似的,一早过去,天不黑是断然不会出来的。
  太子妃每日午后都会亲自带上茶和糕点,去陶然阁陪云栖一会儿。
  怕打扰云栖读书,太子妃并不久留,只静静的坐在一旁,看着云栖喝碗甜羹,吃两块糕点以后,便心满意足的走了。
  这日,云栖与前两日一般,一早就到了陶然阁。
  昨日她读完了太子私藏的一套民间志怪集,今日她想换换口味,读点儿别的什么。
  于是,云栖便登上了她一直都没去过的三楼。
  陶然阁三层的布局都是相同的。
  整座陶然阁内,没有一件多余的摆设。
  除了每层的南窗下摆了一张书案外,屋内余下的地方都是一排连着一排的书架。
  陶然阁的书架都是特制的,屋顶有多高,书架就有多高,可谓是顶天立地。
  因书架过高,为了拿取书籍方便,每两排书架之间都放置有一个梯凳。
  第一次随太子妃来到陶然阁时,云栖惊得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她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有如此丰富的私人藏书。
  之前在昌宁行宫时,云栖曾被借调去天水阁,也就是行宫内的藏书楼当过差。
  天水阁一共六层,但阁内的藏书却远不及陶然阁多。
  不知比起宫内的藏书楼海源阁,陶然阁的藏书量又如何。
  云栖觉得陶然阁内的藏书数量,或许不及海源阁多,但书的种类一定比海源阁的繁杂多样。
  毕竟,皇家正统的藏书楼内,一定不会收录民间志怪集,还有民间时兴过的或正在时兴的话本子,以及不少连环画和许多异国书籍。
  而除了这些以外,海源阁内还有一整个书架的游记。
  此刻,云栖就站在这个书架前。
  没错,她今天决定看游记了。
  天南海北,人文自然,她要先从哪里读起呢?
  云栖漫无目的在书架前游走,蓦地,她忽然眼前一亮。
  宁州!她要看有关六殿下母亲的故乡宁州的游记!
  于是,云栖便在可称浩瀚的游记中,搜寻起了宁州游记。
  云栖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一本一本仔细找过,忙了一个多时辰,找了五层书架也没找到。
  云栖却不急,也不气馁,她爬上梯凳,继续在上层的书架间找。
  就这样又找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找到了一本宁州游记。
  云栖捧着那本书,欣喜地险些跳起来。
  她等不及去南窗下的书案上看了,索性就坐在梯凳上,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她苦寻到的游记。
  写下这本游记的游侠或者说游客,不是个爱咬文嚼字的人。
  整本游记,用词通俗,行文流畅,读起来毫不费力。
  云栖一会儿工夫,就读了十几页。
  一页读完,云栖轻轻翻动书页,在新的一页上,她赫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批注。
  和安城,外祖家。
  这是六殿下的笔迹,这一定是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