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姝色无双-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一日的早朝皇帝都没有上殿。
  华皇后在坤宁宫中,这才算是又松了一口气,虽然梁敏妃之死未能嫁祸到肃郡王妃,还搭上了田院判,但不得不说,此时陛下病倒,实在是帮了她以及华家的大忙。
  否则众人私下皆知,田院判是她的人,难保大理寺那边不会从田院判那里挖出些什么出来,就是现在,她也知道,皇帝必是已经怀疑她了。
  可是现在陛下倒下,有心无力,姜琸远在北地身受重伤,陛下无子,只要陛下病重的消息传开,大臣必然逼陛下立嗣,如此,大局一定,其他的事情也就不足为虑了。
  当然,原本若是能嫁祸肃郡王妃成功,肃郡王远在北地,生死未知,敏妃之子已亡,太后娘娘恨肃郡王妃和前朝余孽勾结,朝中梁首辅和肃郡王一系结仇,姜珏乃太后娘娘的亲孙,届时姜珏便是稳稳的承嗣储君人选了。
  现在,现在这情况……却是让人心头总有些不安。
  果然,陛下未能早朝,朝中大臣再不能由着陛下隐瞒病情,梁首辅并几位元老大臣入宫探视,见皇帝只是卧床,口齿清楚,精神尚可,而并未昏迷不醒,这才内心稍定。
  只是众臣探视完皇帝,下来之后又和太后娘娘以及两位太医打听了陛下的病情,知道情况不容乐观,到底还是将立嗣立储一事搬上了台面,虽然此时敏妃母子刚逝,陛下病重,并非是谈此事的绝佳时机。
  翌日梁首辅再见景元帝时,就跪下老泪纵横道:“陛下,陛下心挂社稷,日理万机,乃是黎民之福,只是陛下,您的龙体才是最重要的,陛下倒下,储君未定,必然会引起朝局不稳,人心惶动,还请陛下为社稷计,多多保重身体,早日定下储君,如此陛下也可安心将养身体。”
  景元帝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腹之臣,有些疲惫的点头道:“此事再议吧。传朕的旨意,派人速去北地,召肃郡王回京吧。”
  梁首辅应诺,后面跪着的其他官员听言却是神色不一,有的,更是色变。
  他们刚劝陛下立储,陛下也似点头同意了,却立即下旨召回肃郡王,其意不言而喻。
  这,实在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慈寿宫。
  庄太后靠在凤椅上闭目养神,身后则是大宫女灵芝在帮她轻轻按着肩背,一旁则是跟在太后身边服侍多年的常嬷嬷随侍着。
  庄太后身体一向不错,但到底年纪大了,近日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还是让她瞬间苍老了许多岁,精神显出诸多不济来。
  她半闭着眼,似有些自言自语道:“阿常,你刚刚说,皇帝他下旨要召阿琸他回京了?”
  常嬷嬷看了太后一眼,低声回道:“是的,娘娘……娘娘,大臣们议储,陛下这个时候要召回肃郡王爷,这,这可是何意?”
  常嬷嬷的嫡亲姐姐,曾经是康王爷的乳娘,因此她也素来待福郡王姜珏亲近过肃郡王姜琸。当然,在她眼里,一个是太后娘娘的亲孙子,另一个,不过是太后看在夏王妃的面上,多疼上了那么几分,孰轻孰重不用脑子想都知道。
  庄太后蓦地睁眼,寒芒般的目光看向常嬷嬷,只惊得常嬷嬷心头一跳。
  不过那厉色瞬间即逝,很快便平和了下来,庄太后又靠回凤椅上,道:“阿常,哀家跟你们说过,不可妄议朝事。这些朝堂之事,如何是你可以妄加评议的?陛下要召回肃郡王,自然有他的用意,立储事关重大,就是哀家也不会因私心而在皇帝面前多言,以后你们万不可多言,更不可传出些不实的话出去。”
  常嬷嬷忙应了声“是”,再不敢多言。
  但这话却还是很快就传到了华皇后那里。
  八月中下旬,景元帝派去的天使尚未到达北地,却是从北地先传来了消息,道肃郡王月初遭受北真国和西域小国刺客的联合刺杀,身中西域秘毒,昏迷不醒,现仍生死未卜。
  景元帝这些日子不过是强撑着,身体并未有半点转好,得了这个消息,更是大受刺激,直接就吐血昏迷,翌日醒来,就有大臣跪在殿外,请景元帝早日立嗣立储,以安民心国心,保社稷安稳。
  这中间,更是数拨大臣命妇甚至包括康王妃都多次求见了庄太后,求庄太后劝慰景元帝,让他先立了储君,如此自己也好安心将养身子。
  静姝自敏妃出事以来,一直就住在庄太后的宫中,这每日里人流来来往往的自然十分清楚。
  但她因有了身孕,且未满三个月,胎儿未完全稳定,因此平日里只待在侧殿中,从不外出,也从不接受任何人的求见。
  只这日给庄太后请完安,在花园中散步时却是遇见了康王妃。
  康王妃见到她,倒是一改以往的冷若冰霜,十分“好心”的上前慰问了她一番,又看着她的肚子道:“可怜见的,这孩子,还未出生,他父亲就出了事。侄媳妇啊,你可得放宽心,好好保重身体,说不定啊,你这肚子里的孩子可就是我那侄子存留于世唯一的骨血了。”
  见静姝并不答话,只冷冰冰的看着自己,目光渗人,康王妃也不计较,只转身离去时摇摇头自个儿低声嘟囔道,“唉,这都是造的什么孽,说不定也都是这孩子外祖先辈造的杀孽太多,这才导致在腹中就没了父亲,真是报应啊……”


第101章 摆了一道
  静姝盯着康王妃的背影; 突然就冲着她冷声道:“康王妃娘娘慎言; 我夫君此时正在北地为国征战,并无公文或者信使报信说他出了什么事。康王妃娘娘不念着我夫君是您的侄子,诅咒他也就罢了。可是现在陛下身体不适,边境不稳,正是需要我大周军民以及大臣们齐心稳定人心,共渡难关之时; 康王妃娘娘身为我大周亲王妃,如何竟在宫中妖言惑众; 传不实之谣言; 乱臣民之心?”
  康王妃转身看静姝那装模作样义正辞严仰着脸高傲的模样; “嗤”的一声; 心道,呸,看你还能自以为是尖牙利齿到什么时候; 待我儿继承了皇位,看我不拔了你的舌头,打花你的脸; 你们容家人; 我一个也不放过!
  她冷笑一声; 正待再刺上静姝几句,静姝却已经又开口了。
  “而且; 康王妃娘娘; 这孩子的父亲; 还有他的父祖先辈,都是为国而战,为黎明百姓而战,为江山社稷而战。您如何就敢,空口白牙,泯灭良心的说他们杀孽太多,要报应到子孙后代?难道在康王妃娘娘的眼里,我夫君此时在北地为国为民,抵抗外族,浴血而战,若是受伤,竟是因为祖辈杀孽太重,是报应不成?我大周武将保家卫国,流血流汗,甚至为国捐躯,都是报应?身为大周亲王妃,您怎么敢说这种话?!”
  “父祖先辈”那四个字放慢了,咬得格外得重。
  静姝说的声音不小,她的话所有人都听得很清楚,前面那段话也就罢了,后面这话的内容,再加上她冷肃的语气,都忍不住给吓得心惊肉跳,康王妃同样也给惊了一惊。
  她随即大怒,这颠倒黑白,不知死活只有一张利嘴的贱丫头!
  她对着静姝就大骂道:“你,你这贱人,胡说八道什么,我哪里有说这孩子的祖辈杀孽太多,我明明说的是你和这孩子的外祖先辈!是你外祖先辈容家,容家!是容家杀孽太多,这才报应到这孩子身上!报应到肃郡王身上!或者,这就是个天煞克星,要不然怎么你一有了他,他父亲就身亡,敏妃娘娘肚子里的孩子就出事,陛下就病倒……”
  “闭嘴!”
  一道厉声在身后响起,康王妃听得那声音大惊,转身便看到庄太后并几位命妇一起站在竹林边,面色不一,但俱是非常不好看的看着她。
  那几位命妇,都是武将家的夫人,其中更是有夫君和儿子跟随了肃郡王姜琸一起去北地参战了的。
  武将家族,谁家的手上没有杀孽,谁家又没有战死沙场的先祖或子弟?康王妃的话,简直就是诛心之语!
  而康王妃刚刚的话,不仅戳了这些命妇的心,也更是戳了庄太后的心!
  景元帝无子,外面早就流传了说景元帝是因当年叛了大魏,纵横战场多年,杀戮太重,这才子嗣艰难的!
  可事实上,庄太后想到敏妃一案,想到姜琸此次在北地多番遇刺,再想到战死的嫡长孙姜瑯,想到被毒死的嫡次孙姜珣,儿子子嗣艰难,哪里是什么杀戮太重的报应,分明就是人祸!那谣言,也是有心之人故意传播扰乱社稷的。
  现如今,那些话竟是从她的儿媳,陛下亲封的亲王妃口中说出来!其心恶毒,还又愚昧不堪!
  她心中一阵气血翻腾,盯着自己康王妃好一阵子都说不出话来。
  康王妃大惊过后反倒是正常下来,她虽知道自己刚刚说出来的话委实难听,但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错,容家,前朝的容家,可不单止是自家的死仇,那也是大周的公敌!母后本来也该恨着容家的!
  她看庄太后面色不好看,忙上前给庄太后行礼,然后有些讪讪的辩解道:“母后,儿媳鲁莽,惊扰到母后了,刚刚也是容氏她胡言乱语,儿媳这才斥责了她,您可千万别为着这事生气,就是容氏,儿媳已经斥责了她……”
  “啪!”一个清脆的巴掌声响起。众人顿时都被这突然的变故给惊住了。
  庄太后乃武将之后,盛怒之下,那一巴掌可是不轻,直打得不备的康王妃眼冒金星,往后错了好几步。
  康王妃捂着自己的脸,好半天都不敢相信刚刚自己的婆母,庄太后她打了自己。别说这几十年来,她嫁予康王,享受着王妃的尊荣,就是在闺中,她也没挨过巴掌!
  “母,母后!”康王妃哇得一声哭出来,只觉这一辈子的脸都丢尽了,眼看着儿子就要做皇帝了,她竟然莫名其妙被太后当众给打了一巴掌!
  “母后,容家……”
  “闭嘴,谁给你的胆子在我慈寿宫恶言诅咒我们姜家的皇室子孙?谁给你的胆子在这里妖言惑众,诋毁先祖?先祖开疆拓土,众将士浴血奋战,保了你的富贵,让你安享荣华,就是让你在这里自持身份诋毁先祖,诅咒我姜家子孙,诅咒我大周将士的吗?”
  “你,哪里配做我皇室的王妃,哪里配做我大周的王妃?”
  那一巴掌是把康王妃给打得又羞又恼,这一番话却更是把她的魂都给惊出来了,她猛地跪在地上,哭着道:“母后,母后,儿媳没有,儿媳没有……都是她,都是容氏这贱人,母后,都是容氏这贱人她诬蔑于我,母后……”
  “哀家亲耳听到的话,你竟还说是别人诬蔑!”庄太后脸色铁青道,“来人,还不快给我把这个东西拖下去,送到,送到秋月宫让人看管起来!”
  秋月宫相当于宫中的冷宫,专门临时软禁犯了错但未判罪的宫妃宫人的。
  康王妃简直被这话又给炸懵了,她尖叫了一声“不”,然后就疯狂想上前抱住庄太后的腿却被随即而来的婆子们给拖住了。
  康王妃大叫道:“母后,母后,儿媳错了,母后,求您看在珏儿的份上饶了儿媳,儿媳会回王府思过,母后,珏儿可是您的亲孙子,自小在您身边长大的亲孙子,您不能在这个时候让他没脸……”
  婆子们并没有堵住她的嘴,只是康王妃身边却也并非没有警醒的人,听到她这些话,也是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嬷嬷跪着爬到她身边,急急低声劝道“娘娘,娘娘,为了世子爷,为了郡王爷,您就先顺了太后娘娘吧,太后娘娘只是一时生气……”
  声音渐远,却是婆子们已经拉了康王妃将她带走,而跟在她身边服侍的几个嬷嬷丫鬟俱是跪在地上,身若筛糠,面若铅纸。
  庄太后看了她们一眼,就对身边的心腹女官道:“让她们一起去秋月宫,再打发人去康王府说一声。”
  康王妃的话的确诛心,可是庄太后这般大怒,说话毫不留情,处理得也是严厉之极,几位命妇先也是给惊住了,可待康王妃及其侍女嬷嬷尽被拉走,她们再观庄太后神情,虽冷肃难看,但却也极冷静异常,显然刚才对康王妃的怒斥和处置并非一时冲动而为。
  这些命妇的家族都是偏肃郡王一系的,现在传闻肃郡王在北地生死不明,京中形势紧急,众大臣议储基本都是把姜珏当做了理所当然的那个储君人选。她们今日过来,其实主要也是来试探一下宫中的态度……此时见庄太后对康王妃的态度,那心不自觉的便定了不少。
  康王妃被拉走,园中一片寂静。
  静姝上前行礼道:“见过皇祖母,孙媳不孝,惊扰皇祖母了,还请皇祖母息怒,保重身子。”
  见静姝上前来行礼,庄太后神色缓和下来,她唤了静姝上前,拉了她缓缓走到一边亭子坐下,当着几位命妇的面安抚静姝道:“无碍,姝姐儿,你驳得很好,无论是谁,敢这般大胆妄言,你都可以这般大声的驳斥回去,这才是我大周王妃该有的样子。”
  “至于琸哥儿,你不必担心,正如你所言,陛下并未收到任何传报说琸哥儿出事的,那些谣传不过是不轨之人有意放出,想让朝局不稳,军心不定罢了,你等着,陛下已经派人去接琸哥儿,再等上些时日,他便会回京了。”
  静姝温婉一笑,道:“谢皇祖母,这些孙媳自然是知道的,孙媳会等着郡王爷回来。皇祖母您也一定要保重身子,只要您身子康健,陛下身子康健,孙媳就有了主心骨,一点儿也不担心。”
  庄太后拍拍她的手,欣慰道:“这才是我皇室媳妇的样子,你放心,有皇祖母在,有你皇伯父在,这天就塌不下来!”
  众人听了这番对话又惊又讶,心中自然又是一番计较。
  坤宁宫,康王妃出言诋毁先祖,诅咒武将家族然后被庄太后训斥软禁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华皇后那里,饶是一向镇定的华皇后都差点恨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掐断了自己的指甲,良久也只能滚出一句“这个蠢货”,坐下喘了好几口气,才想着该如何应对此事的影响,稳定局面。
  她想到父亲那边传来的话,心突突的跳。
  还有大理寺那边,田家虽然硬撑着没有咬出她和华家来,田家却是已经被查烂了,那些子事简直不堪入目,若是陛下精神稍微好一点,太后抽出手来,华家怕都要惹上不少的腥!
  众位命妇出宫,那康王妃一事自然也就很快传出了宫外。
  众位命妇从宫中带出的消息却是,康王妃诅咒肃郡王妃肚中的孩子,道是陛下和肃郡王杀戮太重,报应到肃郡王身上,令肃郡王在北地遭难,诋毁诅咒大周所有为国战死的武将家族子孙有碍,这才引得太后娘娘大怒,斥她“不配为大周的亲王妃”。
  大周立朝不过二十余年,真正统一也不过才十来年,就是这些年,边境也常有战事,因此大周素来重武轻文,朝中勋贵也多是武将起家,康王妃的恶毒诅咒着实激怒了朝中大批官员和勋贵。
  这让本来不少迫于形势支持陛下立福郡王姜珏为储君的不少官员又犹豫了起来,且同时宫中还传来消息说,肃郡王受伤生死不明一事不过是不轨之人妖言惑众,陛下还在等肃郡王回朝才肯立储……
  承恩公府密室。
  凌国公凌千丰对着脸色铁青的老承恩公道:“姨父,我们的人从北地传来的消息,刺杀肃郡王的确已经得手,肃郡王此时在北地已经昏迷不醒。宫中放出那些话,不过是心犹不甘,想再等等而已。”
  “姨父,您到此时还不相信,肃郡王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蜀王之子,他根本就是陛下亲子吗?!陛下他骗了我们几十年!当年皇后娘娘的几个孩子,怕根本都是陛下下的手!虎毒尚且不食子,可恨他利用了我们,灭了前朝,却根本从一开始,就防着我们防得甚深,吊着我们,逐渐消弱我们两家在北地和渭地的兵权以及影响力,最后扶持自己藏起来的儿子上位,再铲除我们!”
  “此时,怕已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就看谁能赢了!不过也是老天都在帮我们,竟让他此时病倒,否则我们怕是半点机会也无!但我已经得来消息,说是陛下已经在暗中调兵入京,怕就是防着京中异变的!”
  凌国公得到的消息,老承恩公如何不知?
  且景元帝的突然倒下,从来不是什么老天在帮他们,那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他们精心布置安排的结果。只不过,原本环环相扣的安排,却出现了各种意外!原本能让姜珏顺理成章的上位,现如今景元帝那边却迟迟不肯松口!
  姜琸,姜琸!他一直都恨自己当初低估了景元帝,没想到,最后又被他摆了一道!
  现如今,就只能趁景元帝突然倒下,未能完全安排好后事,完全安排好京中以及宫中的防御之前,直接逼景元帝立储了!
  虽然他们华家和凌家主要势力分别是在北地和渭地,但在京中,这么些年来,他们也并非没有培养暗中的势力,没有兵力可用!
  老承恩公脸色变幻,他也向来是个求稳之人,他原本觉得景元帝本就时日无多,姜琸已废,他还可以等!可景元帝秘密调兵入京,他心中不安,若是再等,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