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家再醮记-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为他们挑拨天家父子兄弟之情。且皇后殿下身子不好,若听闻此事后有什么万一,进谏之人便更是万劫不复了。因而,所有人都陪着皇室一家人装聋作哑——直到事情再也盖不住,彻底暴露为止。到了那时候,孰胜孰败,又有何人能断言?

    唇齿交缠的温情过后,王玫继续思考着历史的走向问题。她其实也并不能笃定太子、魏王一定都会失败,让晋王得了渔翁之利。因为她完全不知道那些相关的事件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引起什么效应。所以,今后只能一面密切关注太子、魏王、晋王的动向,一面旁敲侧击让崔渊接受她的想法了。导致太子行为悖逆的关键人物,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擅长歌舞的美少年“称心”。李世民处死称心之后,太子的性情更加极端,那时候或许就能断定这场夺嫡的结果是否如她所知了。可是,晋王李治当上皇帝,当真就合适么?

    “你还在烦恼这些事?”崔渊见她若有所思,笑道,“一时也分辨不清楚,便由得他们去罢。我们不需要倒向任何人,只需忠于圣人便足够了。不论谁登上大位,都是如此。”

    “即使,那人不堪配为九五之尊?”王玫紧跟着追问。李治,于世家于天下百姓,是最佳的选择么?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李世民会让庶子登上皇位么?毕竟,那可能意味着长孙皇后所出的三位嫡子都活不长久。更重要的是,那些庶子会比李治做得更好么?

    “九娘,你想得太长远了。眼下,那并非我们需要考虑之事,也并非我们能够考虑之事。”崔渊道,垂首与她额头相抵、呼吸相交,“我从未想过,九娘你竟然在夺嫡之事上耗费了这么多心神。暂且放下罢,总有人会比我们更心焦,也比我们更能影响此事的结果。我们若能推上一把,便无须吝啬;若不能轻举妄动,便换个法子使劲就是。阿爷并非愚忠之人,定会以崔氏一族为重。那些个重臣亦是如此,必会以天下万民福祉为重。”

    “你说得是。”王玫轻声道。想得太多,却无能为力,反倒只能焦躁不安。倒不如静待事态发展,做些能做的、该做的事便是。“我自有我该做的事。眼下便想到一桩。”

    “什么事?”

    “自然是目前最要紧的事。”

    “需要我做什么?”

    “之前你忙着作画,我才迟迟未动。如今有你在旁边镇着,便足够了。”

    于是,待收拾妥当后,王玫便让丹娘、青娘分别去将崔简、卢傅母唤过来。

    崔渊目光微动,笑叹道:“让你受委屈了。”

    “除了自家人,旁人的眼光与流言,与我有什么相干?又能让我受什么委屈?”王玫笑吟吟地回道。见崔简快步走了进来,张开双臂,将他揽进了怀里:“阿实,今天你都做了些什么?方才我们回来时,也不见你在房里。”归宁之后,她与崔渊住在薰风阁的小楼里,崔简便搬到正房中住下了。

    “我和王二郎跟着表兄读书。表兄答应我们,只要每日完成他布置的课业,过些天便带我们去郊外的庄子里摘樱桃。”崔简有些兴奋地答道,“母亲,我还听说表兄要跟着舅父去上任?去的地方远不远?到时候,我们可以骑马去看望他们么?”对于已经走过不少地方的他而言,出远门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乐趣,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王玫答道:“当然可以去。阿兄任职之处在雍州境内,就算离得最远的县,也不会超过从长安到潼关的距离罢。”她从未看过舆图,这么说也只是推测而已,于是便暗暗瞧了一眼崔渊,怕自己说错了。

    崔渊含笑颔首,道:“若是骑马,顶多一两日就到了。仲秋、晚秋的时候正好得空,天气又凉爽,我带你们去便是。”

    “嗯,我还想送礼物给王家阿兄。”崔简又道,“母亲帮我想一想。”

    王玫便提示他:“大郎最喜欢什么,你可知道?送最合他心意的礼物就是了。”

    崔简仔细想了想,直勾勾地望向自家阿爷:“我觉得,表兄最想要的肯定是阿爷的画。外祖父、舅父都有阿爷的画,就他没有,实在太可怜了。”

    崔渊挑眉而笑:“一幅画确实不难。只是,你送礼物却让阿爷我费神,哪有这样的好事?”

    崔简怔了怔,皱眉思索起来,脆生生道:“那我再给阿爷送礼,补偿阿爷。”他一时并未注意到,自己已经将称呼从较为生疏的“父亲”换回了“阿爷”。

    王玫微微一笑,接着道:“这样罢,我给你们父子俩出个主意。阿实用十幅画,换你阿爷一幅画。”

    “就十幅画?我一幅画,换他上百幅、千幅都使得罢。”崔渊道,伸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从今晚开始,用完夕食之后,你便到我书房来学画。日后,每交一百幅画便换我一幅画,随你送给谁,如何?”

    崔简灿烂地笑了起来,用力地点点头:“一言为定!”

    ☆、第一百二十章 开诚布公

    暮春傍晚柔和的风拂过小楼外的铃铛,带起了似有似无的清脆铃音,与楼内隐约传出的笑声融合在一处;显得悠闲自在而又温情脉脉。卢傅母立在阴影里,眯起眼睛掩盖住其中的复杂情绪;连脸上的皱纹也仿佛更深刻了不少。

    丹娘站在她身后,平静地注视着她,出声道:“郎君、娘子,卢傅母到了。”

    卢傅母挺直背脊踏入楼内:“老身见过郎君、王娘子。不知娘子唤老身过来,有何吩咐?”虽则言语中毫无冒犯之处;显得礼节很是周到,但她那付神态与毫无起伏的音调,却无不显露出她的疏远甚至于轻视。

    王玫轻轻地抚着怀中的崔简,微微一笑:“卢傅母且坐下罢。”待满头银发的老妪在茵褥上跽坐了;她勾起嘴角:“我知道,卢傅母并不放心我这位继母。若我待阿实温柔,或许你便会怀疑我想溺爱捧杀他;若我待阿实严厉;你或许又觉着我太过苛刻。总而言之;无论我做什么;在卢傅母眼中恐怕都不对劲。”

    除了崔渊、崔简之外;几乎在场所有人都教这几句再直白坦率不过的话给震住了。卢傅母更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天可怜见,她本便是范阳卢氏旁支女,后来又被请去教导嫡支嫡女,早便习惯了世家女子间委婉之极的来往。便是撕破了脸皮,也须得笑意盈盈,暗藏讽刺,才不违世家女的优雅风度。她又何曾遇见过这般“直率”的五姓女子?不顾颜面,直接就戳破了那一层窗户纸,简直让人无所遁形。

    “我倒是真想问一问,卢傅母为何会怀疑我的人品?是怀疑我太原王氏女的教养?还是怀疑阿翁阿家的眼光?我可曾做过什么对不起阿实与郎君的事,才惹来你的轻视?”王玫却并没有就此放过她,接着漫声道,“不知卢傅母可能为我解惑?”言语间虽是不轻不重,几句质问却是步步紧逼,迫得人根本无法回答。

    卢傅母这才反应过来,回道:“娘子误会了。老身实在惶恐,不知何处做得岔了,才让娘子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我不想听这种不尽不实的话。”王玫干脆利落地打断了她,“但凡你出现在我面前,便无时无刻不在挑战我作为主母的权威,言行举止之中处处透着防备与警惕。甚至不需细想,我便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是如何防着我、瞧不起我。你还想辩解,这只是我的误会?”

    “当然……”卢傅母答道。

    “当然不可能是误会。”崔简再度打断了她,“不仅母亲感觉到了,我也感觉到了。傅母一直想隔绝母亲和我,不愿我与母亲、王家人亲近起来。身为傅母,言行不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经常对母亲失礼。母亲不愿我伤心,再三退让,傅母却不领母亲的情,还想挑拨我和母亲、父亲之间的关系。我真不知道,傅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卢傅母怔了怔,神情更复杂了:“小六郎,傅母只是想保护你。”

    “若不是我们知道你心地不坏,确实待阿实赤诚,早就容不得你待在阿实身边了。”崔渊瞥了她一眼,漫不经心道,“不过,我这做阿爷的倒想问问,阿实究竟有什么危险,需要你来保护?难不成,我和九娘还会害了他?”

    卢傅母满是皱纹的脸轻轻抽动起来,喃喃道:“谁知道做继母的,是不是真心?”

    “所以,卢傅母觉得,我待阿实都是虚情假意?”王玫无奈地摇了摇首,“不妨与你直说罢。若是不曾与阿实投缘,我恐怕也不会嫁入崔家,成为四郎的妻。”如果她不曾在潼关遇到崔简,不曾在大兴善寺得了他相助,又不曾与他相处,确实便不可能和崔渊结识、交心,更不可能得了这份姻缘。“所以,我虽然从未做过母亲,也不敢断言自己会是一位好母亲,但我却会尽心尽力待阿实好。”

    “母亲已经很好了。”崔简低低地应道。

    王玫忍不住笑起来,捏了捏他的脸颊:“但凡我能为阿实做的事,必定都会为他做。若卢傅母觉得,只有发个毒誓你才能信我,那便发个毒誓也无妨。”

    “无须如此。”崔渊皱起眉,道,“话说到了这份上,她若再不信,便无须留她了。”

    卢傅母沉默了半晌,俯身拜下,低声道:“确实是老身太过偏狭了。王娘子一片赤诚,老身若再不领情,便是白活了这么些年岁,辜负我们家娘子所托了。”

    王玫心中松了口气,笑着命丹娘将她扶起来:“傅母是卢娘子所托之人,从小照顾阿实长大,若不能与我彼此信任,只会让阿实难过罢了。他心里难过,我们又哪里能好受呢?倒不如将误会都化解了,好好相处。”

    “王娘子说得是。”卢傅母应道。

    王玫心里很清楚,她是位固执的老人家,当然不可能经过这么一席话便完全放下成见。不过,眼下她已经服了软,便已经是个不错的开端了。毕竟,任何信任的建立,都需要时间来累积,她们之间亦不例外。于是,她便换了个话题,道:“自归宁以来,我一直忙碌得很,倒忘了问卢傅母最近可过得习惯,在忙些什么。”

    “王娘子早便吩咐过,一切随点睛堂的例,与在崔府时也没什么差别。”卢傅母回道,“只是……许是老身年纪大了,小六郎身边人也齐全,竟是不能帮他做什么。不论去何处,他都不教人跟着,老身实在有些担心。”

    王玫望了怀里的崔简一眼,见他转了转眼睛,猜到他想通过避开卢傅母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便柔声道:“阿实,不是让你身边至少留着两个小厮么?若没有人随着你,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他们一直跟着。”崔简回道,“原本卢傅母也想跟着,但我觉得她年纪大了,实在不适合天天随着我到处走动,便让她安心待在房里歇息。”

    “阿实心善,这般安排也是对老人家的体恤。”王玫疼爱地捏了捏他的脸颊,正色对卢傅母道,“阿实是小郎君,正该多走多动才是。卢傅母便安心罢,他身边既然带着人,就不会有危险。”不待卢傅母再分辨,她又道:“我仔细想过了,七岁大的小郎君出门,也万没有带着傅母的道理。日后,卢傅母便只管打理阿实房里的事就是了。”

    “小六郎如今年纪尚小,房里的事也并不多……”卢傅母忙道。

    “怎么不多?别看他小小年纪,衣食住行、进学、武艺,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王玫道,“我光是想他的食单,便得费不少心思。不过,他一直很喜欢,便是费再多心思也值得,我也舍不得交给旁人。这样罢,我也总有管不过来的时候,不如……卢傅母便替我管着阿实的衣裳罢。虽说咱们家不缺针线上的人,但他的四季衣裳,还是自己的婢女做着才放心。听闻卢傅母的针黹功夫很是不错,若能将桃娘杏娘几个教出来,多少人家的小郎君都会羡慕咱们家阿实呢。”

    说罢,王玫又一叹,仿佛惋惜一般道:“也是我的女红学得不到家,便是想亲手给阿实、四郎做衣裳也有心无力。只能画几个样子,让卢傅母、桃娘、杏娘你们来操心了。想来,阿实也很想试试傅母做的新衣裳罢。”

    “嗯!傅母说过,我阿娘的女红就是她教的!听说我小时候的衣裳也都是傅母做的!”崔简接话接得十分欢快,半是埋怨半是兴奋道,“母亲只会做中衣……说要给我的中衣,也不知做得怎么样了。”

    “偏你记得这么清楚。”王玫戳了戳他的额头,无奈道,“最近不是忙么?过些日子再说罢。”

    崔简叹了口气,稚嫩的小脸上露出无奈之色,望向卢傅母道:“傅母看,我连新衣裳也穿不上了。”

    母子两个你来我往,默契得很。不过几句话,便将做衣衫的事都交给了卢傅母。小家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凭卢傅母与四个贴身侍婢,光是忙着做四季衣裳就已经占据了她们大部分时间与精力了。没了空闲,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便是再想做些别的,大概也有心无力了。

    卢傅母怔怔地望着亲昵的母子俩,眼微微发红,垂首道:“王娘子说得是。老身便领了这差使,必教咱们小六郎天天穿得精精神神的。”

    “有劳傅母了。”王玫笑道。今日开诚布公的沟通能如此见效,一则是她捅破了岌岌可危的信任关系,坦诚相待的缘故;二则是崔简机灵体贴,配合得当的缘故。想来即使没有崔渊在一旁坐镇,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想到此,她搂着怀里的小家伙,笑道:“咱们家阿实,一个就顶得上别人家里好多个了。”想想太子、魏王那两个熊孩子,再看自家的孩子,怎么都觉得又骄傲又自豪。数量多又有何用?若是个个质量低,反倒是祸家、败家的根源。

    崔渊虽不知她正在腹诽什么,闻言也微微一笑,毫不客气地答道:“也不想想,他是谁的儿子。”

    “……”见他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王玫与崔简不由得相视一笑。

    次日,崔渊便接到真定长公主别院传来的消息,说是杜荷将他和崔滔击鞠那日换过的马都送了过来。一场击鞠下来,少说也须得换上五六次马。两人加在一起,便是十来匹了。不愧是城阳公主的驸马,莱国公(杜如晦)的爱子,真是财大气粗。价值几百万钱的宝马,眼也不眨地便送了出来,可真是大手笔啊。却不知魏王得知此事之后,会不会多给他挑几张书画?

    怀着如此美好的期望,崔渊嘴角含笑,带着王玫、崔简去别院里看马。

    到得别院马厩时,远远就见里头挤挤攘攘的。一溜体态健硕的突厥马扬着脖颈,或嘶鸣,或紧张地踏着小步,或悠闲地啃食豆料。崔渊一眼就认出他相中的那匹通体乌黑的母马,笑对崔简道:“你去瞧一瞧,看它与你是否有缘。若是它也中意你,往后它就是你的坐骑了。”自家小家伙已经七岁了,也到了该修习骑术的时候。他从未想过让他选匹小马,再慢慢适应。

    崔简眼睛发亮,快步走到马厩边,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把豆料,伸到那匹马的嘴下。只见那母马斜了他一眼,似乎有几分鄙视他的矮小。他却不愿意放弃,仍是固执地伸着手,也睁圆了乌黑的眼睛望着它。一人一马,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对峙起来。

    王玫忍俊不禁,轻嗔道:“你倒是不担心阿实的安危。”

    “放心罢。他习武也已经有一两个年头了,身手灵活得很。”崔渊安慰道,望向正立在马厩前的崔滔。崔滔见他们一家人都来了,似笑非笑地摸着下颌上的短髭:“咱们击一回鞠,就得了十几匹宝马,可真是划算得很。”

    “下一回便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崔渊回道,“不过,我也没料到,只是要一匹马而已,他居然舍得送出十几匹。”

    “什么‘没料到’。”崔滔轻嗤道,“你当我不知你最近给魏王放的消息?今天收了马,明天你想要的字画说不准就送上门了。”

    闻言,崔渊仍是面不改色:“收太子的礼,不收魏王的礼,岂不是厚此薄彼。且他们若弄不清我的喜好,送些没意思的过来,收礼也收得不爽快。”

    “啧,阿爷总说我脸皮厚得很,如今看来,我却是远不如你的。”

    “子由,你实在是太谦虚了。”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试茶道

    暮春微雨,如雾如烟,随风飘荡着;轻轻敲打在半开的窗棂上。淅淅沥沥的雨声时重时轻、时近时远,浓重而清新的雨意渐渐逐去城池内外的污浊气息;甚至将人们胸臆之间的郁气也涤荡得干干净净。

    上好的银霜炭在红泥小火炉中燃烧起来,时不时噼啪作响,没有生出任何烟火之气。火炉之上;放置着一个精致的花鸟纹铜釜。一双纤纤素手;正轻轻掰碎茶饼,均匀地洒在铜釜中。不多时,铜釜便烧得红了,而烘烤过后的茶饼,也溢出了清淡而苦涩的香气。

    崔渊轻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