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再醮记-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小碗中盛着绿意盎然的粥、以波棱菜点缀的馎饦汤;一个大些的碟子中卧着浑然似透明般的翠色牢丸(饺子);另两个小碟里却放着同样是青色的糕点,一种糕点似是糯米青团,另一种却是沾了白芝麻过油煎成。
对于吃惯了口味浓重的荤腥之物的世家贵妇们而言,这几样吃食瞧起来便赏心悦目,尝起来口味也偏清淡一些,味道却出人意料地好。
王玫轻声道:“如今正是春日,儿便想着取些春意翠色,也应了这般好时节。而且,朝食吃得清淡些,也合了养生之道。”她好不容易让人试着漂洗面团得了些澄面,这才终于成功地做出了虾饺。至于青团却是加了剁碎的艾草,沾上炒制过的豆粉,更增了几分香味。她又担心这些看起来太素淡了些,于是用油煎了些青团,压成饼状,撒上白芝麻,看起来也令人颇有食欲。
用过朝食后,真定长公主看了一眼郑夫人,叹道:“阿嫂真是好口福。”
郑夫人不免失笑,便道:“贵主若是喜欢,便在这里住下就是。”
“阿嫂就不能让九娘随我回公主府么?”
“这却是不能。如今不光是我,怕是底下这一群都离不得九娘呢。”
真定长公主哑然,也觉得方才底下那群优雅吃着朝食的孩子们的速度似乎比平常快了不少。听见她们的顽笑话之后,崔英娘、崔简还眼巴巴地抬首望着她,让她忍俊不禁,心里也彻底柔软下来,笑道:“你们便安心罢!”
清平郡主见爱女这般情态,亦忍不住露出笑意,看了王玫一眼:“英娘这一阵也能吃得多些了。九娘还特地教厨下做了些味道不错的牛乳点心,她十分喜欢。倒令我都不知该如何感谢九娘是好了。”
王玫笑着回道:“二嫂见外了。英娘这般惹人疼,为她做什么都使得,何况只是琢磨些吃食呢?”她见崔英娘生得如此病弱,心里也颇为不忍,自然绞尽脑汁结合青光观观主传授给她的养生方及后世所见所闻,想出了些小姑娘喜欢的吃食。
小郑氏也道:“九娘这般手艺,我还想让蕙娘跟着你学一学呢!”
李十三娘跟着叹道:“我若是知道九娘有这般好手艺,早便将芝娘送过来了。正愁着让她跟着谁学这个呢,总不能去厨下听厨娘的罢。”
王玫瞧了瞧脸颊微红的崔蕙娘与崔芝娘,应道:“不过是些吃食而已,也是我胡乱琢磨出来的。若是嫂嫂们不嫌弃,就让蕙娘、芝娘跟着我到厨下去便是。”
“谢谢叔母。”崔蕙娘、崔芝娘遂款款拜下。
郑夫人笑看着她们,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九娘,可是定的今日归宁?”
“因今日休沐,所以想回宣平坊看一看。”王玫道。转眼间,她也已经出嫁七八日了。虽然崔家的生活比她预先想的更容易适应,但梦回之时,她依然十分想念家人。此时尚没有回门的习俗,不过郑夫人通情达理,她只试着提了一提,她便答应了。
郑夫人便道:“本想着你与四郎回娘家住上一段时日也使得,不过明日贵主与我便要去青光观,定不能落下你来。不如你们在宣平坊歇一夜,明日一早在东坊门外等着?”
王玫本来没想过在家中住下,听了此话心里又惊又喜:“幸得阿家体恤,儿只是有些担心家中阿嫂生产之事,倒不必特意回去住。且四郎在准备县试,若扰了他反倒不美了。”崔氏早便应该到产期了,家中却仍然毫无动静,她也略有些挂心。
闻言,郑夫人却道:“正因为他要县试,才更该去你娘家请教请教七郎呢。你也正好再问一问亲家,县试、府试、省试,咱们女眷们到底该准备些什么。”
王玫颔首,微微一笑:“儿只听阿家安排就是。”说着,她又看向旁边竖起耳朵听着、有些恹恹的崔简,低声道:“阿实放心,必定会带你一起去。”至于功课,她相信王昉也能够指点他,不会让他落下进度。
崔简听了,立即便高兴起来。
略作收拾,又按郑夫人的吩咐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崔渊、王玫便带着崔简去了宣平坊。到得王家,却是王珂在内院门前守候着。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妹妹后,他方露出笑意:“阿爷、阿娘都等着你们。子竟,行完礼之后便随我到书房一叙罢。”
崔渊颔首,王玫道:“阿兄,阿嫂近来如何?身子可还好?”
王珂宽慰道:“许是那孩儿待得太舒服,一时不愿出来,一直没什么动静。医者说暂且无妨,大约也就是这两日的事了罢。”他显得很是淡定,王玫遂放心多了,又道:“明日我且去请教观主,看看可有什么法子。”她十分信赖自家师傅的医术,一想到她,心中便安定了下来,又有些可惜自己没有学医的天赋。
一行人到了内堂,向王奇与李氏跪拜行礼,便被他们唤了起来。
王奇实在按捺不住,不顾王珂的无奈之色,将女婿叫到一旁,热切地询问他卢太县君寿宴一事。听崔渊一五一十说了,他犹嫌不足,又让他将作的诗赋写下来:“也好教大郎学一学。”话虽是这么说,但旁边听着的王昉刚露出喜色,又有些不确定起来:祖父别是拿他当借口,到时候便直接将姑父写的诗赋挂去自己的书房了罢。
王珂长叹一声,崔渊却是笑吟吟地答应了:“岳父若是不急,我便去舅兄书房再写。”
王奇听了,故作淡然之态:“自是不急。”说着,他斜睨了儿子一眼,有些不舍地道:“你们想是有什么话要说,去罢去罢。”
王珂失笑,朝他行了一礼,又将王昉推到他跟前:“大郎,陪着你祖父手谈几局。”一招将儿子和父亲都安顿好后,他便与崔渊并肩去了外院。他们二人早便约好了今日见面,还有许多事需要仔细谋划,自然一时一刻都不能浪费。
另一边,李氏端详着女儿的气色,见她仍是不施脂粉,气色也依旧红润,不由得放了心,笑道:“瞧你这般模样,也知你过得不错,我总算能放心了。”她又让崔简过来,捏了捏他的脸颊:“许久不见阿实,却是清瘦了一些。玫娘,你可得好生给这孩子补一补才是。”
王玫也觉得小家伙肉嘟嘟地更显可爱,但崔简从未限制过食量,却是怎么也长不胖,便道:“阿实每日又是习武,又是进学,想是太忙了。或许过一阵适应了,便会好些。不过,别的不说,每日多饮些牛乳、羊乳,身子骨也能更健壮些。”
崔简闻言,扭了扭身子,认真道:“我觉得这样正好。”他已经七岁了,才不想像阿韧、王二郎那般肉墩墩的呢!
“阿实,听闻你阿爷在卢太县君的寿宴上作了诗赋,你可记得?”李氏又笑问。
崔简便背给她听,背到兴致上,又接着将崔沛的诗也背了,仍旧很是流畅。王玫听得,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分明早晨在郑夫人、真定长公主面前背得磕磕绊绊的,还让崔会提醒了好几回呢。小小年纪,居然也知道藏拙了?不,他不是藏拙,只是想让崔会也获得几句称赞?难为他竟然体贴到这般程度。
崔简似是想到了早上的事,有些心虚地瞧了瞧她,低声道:“母亲,我……我也不想骗祖母、叔祖母。但祖母从不让五阿兄背这些,也不夸他……”他生性敏感,总能察觉崔会满是羡慕的目光,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王玫一叹,想了想,严肃地道:“虽不知你是怎么想到的,但在祖母、叔祖母面前,可不能耍这些小心思。我知道你是为了五郎,不过,总该有更坦诚的法子罢。你若夸五郎也背得好,祖母、叔祖母自然会让他试一试。”
崔简垂着小脑袋道:“我也试过……”祖母却像是并不在意这些,大世母也有些不高兴。
李氏听了,自然知道无论五姓中的哪一家,待庶子都不可能等同于嫡子。何况,崔简可是崔渊目前唯一的血脉,又在郑夫人身边长大,情分自是不同。她便道:“阿实心善,懂得友爱兄长,确实是好孩子。不过,隐瞒长辈总是不好的。你若想让五郎得些夸赞,不妨请先生多夸一夸他就是。”
崔简点着头。他年纪小,仍不明白嫡庶之别。但再过三年五载,心里应当渐渐就清楚了。王玫相信,到了那时候,这孩子必定能寻出适合自己与崔会的相处之道。
“阿娘,阿嫂在自己院子里?”
“她如今随时都会生产,我实在不放心她再外出走动,便将她拘在院子里了。”李氏道,“偏她经你叮嘱,已经养成了散步的习惯,每天都坐不住,饭后还须得在院子里转半个时辰呢。”
“这习惯却是再好不过,阿娘也该多四处走一走才是。”王玫道,“阿实在这里与二郎一同顽罢,我去舅母那里探一探她。”
崔简点点头,便与王旼手牵着手去看王奇、王昉对弈。
王玫叫上了两个小侄女,与她们一同去后头王珂、崔氏的院子。一路上,她又问她们最近都在做些什么,小姑娘们皆一一答了。姑侄三人仍然如以前那般亲热,就像从未分离过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阿实一直都是乖孩子~总是萌萌哒~
嗯,有亲说起前几章说了朝堂的事,怎么没见男女主有什么反应?
其实,因为日子过得慢,OTZ,以及,他们还没有真正卷进去
不过也快了
九娘又要有侄儿or侄女了,我还没想好孩子的性别呢
☆、第一百零七章 相约而见
王珂、崔渊二人穿过亭亭花木;沿着植满袅袅杨柳的青石小道;缓步行向外院。两人虽有些时日不见;却十分默契地交换了些元十九、张家之类的消息。元十九虽已是伤上加伤;但休养了这么些时日;也早便能继续当他的校书郎了。横竖不过是做些整理、校勘典籍之类的事,拖着一瘸一拐的伤腿也无妨。至于张家,主母闹腾了几个月后,终究仍是从洛阳迁到了长安;据说正在相看京兆韦氏旁支的女儿。
“得罪了魏王,想来元十九如今也不好过。”崔渊浅笑道。当初元十九有多想借魏王的声势扬名;如今大概就有多少人想借着打压他来博取魏王的欢心。校书郎虽是进士、明经们入仕的最佳起点,但是否能得贵人青眼;却决定了他们未来迁转之途的高低。既然平白有了这般的好机会,又有几人能不伸手紧紧抓住?
“既然为魏王所厌;他便只能投往太子殿下门下了。”王珂接着道;双目微眯地斜了妹婿一眼,“如今这般情势,魏王与太子殿下之间……莫非你已经选中了?”想来,不论是他或是崔渊,都不可能愿意与元十九共事。且那獠奴若得了太子欢心,必会大肆中伤崔王两家,让太子对他们不喜。
“明润兄多虑了。”崔渊牵起嘴角,“我们只忠于圣人,太子与魏王水火不容,又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太子、魏王、晋王都是皇后所出嫡子,圣人素来十分宠溺。或许在圣人看来,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根本不算什么,谁家兄弟姊妹间不曾生过龃龉?但若教圣人得知,有臣子在其中煽动挑拨,那便是居心叵测了。且真定长公主身为姑母,偏向哪一位侄儿都不合适,只能两不相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王珂略作沉吟,颔首道:“你说得是。且我不过是个九品县丞,想来太子殿下便是当真宠信元十九,纵容他为难我,也不会费什么心思,他能使的手段也有限。”经崔尚书的一番活动,他已经谋了雍州某个畿县的县丞,过些日子便要出京赴任了。幸而离长安并不算远,仍然能照料家中。
“前些时日忙着会亲,我还不曾问过明润兄新进士芙蓉宴如何呢。”崔渊又笑道。
王珂挑眉:“不过也就是互相认识一番罢了。凑份子操办起来的宴会,能有什么好的?”当然,他心里也很清楚,大家并非为了宴饮而聚在一处,而是想叙叙情谊,往后也好互相提携。只是,听说作为兵部尚书家亲戚的他只得了个畿县县丞之后,众人面面相觑,都以为他得罪了崔家,赶紧离得他远远的罢了。纵有些聪明人,也因他选的并非清流之道,不愿与他为谋。
他即便什么也不说,崔渊亦能想象到芙蓉宴上他受到的冷落,于是道:“待明润兄一飞冲天时,有的是他们后悔的时候。”
王珂似笑非笑地道:“且看数十年后罢。”
说话间,两人便到了书房前。崔渊忽然似想起了什么,叹道:“我带了一坛自酿的桂花酒,本想着取来同饮,方才却是忘了让仆从拿过来了。”
王珂瞥了他一眼,见他一付泰然自若的模样,也懒得揭破什么,便从善如流地道:“我且去吩咐几声,你先进书房去罢。”
“有劳明润兄了。”崔渊推门而入,似有些不经意地扫了一眼。王珂的书房他已经来过多回,书架、书案及各色摆设与以往相较也没什么变化。只是,书案边多了一位正襟危坐的年轻士子。听见推门声,那青年也抬首望过来,朝着他微微一笑,起身行了个叉手礼。凭心而论,此人生得儒雅俊朗,目光清澈,瞧起来性格内敛平和,确实是一位足可论交之人。崔渊压下心底涌出的些许竞争之意,也笑了笑,朝着他叉手一拜:“某乃崔渊崔子竟,不知足下是?”
“久仰大名。某名钟瑀,字时文。”
两人当然都知道对方姓甚名谁,但毕竟从未见过面,也免不了彼此互相介绍一番。而后,他们各自在书案两旁坐下,钟十四郎继续看文卷,崔渊也磨了些墨,悬笔将岳父指定的诗赋都一一写了下来。
待王珂让人搬了红泥小炉与桂花酒过来时,便见两人各自专注于读书、写字,既不见他想象中的火花四溅,亦不见相谈甚欢。“怎么你们竟如此安静?钟十四,你前两日不是还赞了子竟的诗赋么?”
钟瑀钟十四郎抬起首,看了崔渊一眼,道:“崔子竟书画诗赋三绝,确实是我辈之楷模。”他似是才发现他正在写些什么,忍不住探身过去看,又叹道:“这笔行书果然功力非凡。”
“时文可曾见过我族兄抄的原稿?他的行草亦是赫赫有名。若论起草书,我尚不如他。”崔渊将写完的诗赋放在旁边晾干,遂在红泥小炉边坐下,拍开酒罐的封泥,将已经挂壁的粘稠酒液徐徐倒入酒壶之中。桂花的清香缓缓飘散,随着开水咕咚烫热了酒壶,混着清冽酒味的香气也愈发浓郁诱人。
崔渊试了试酒温,给王珂、钟瑀斟酒:“尝一尝罢。滋味不错,九娘和阿实都很喜欢。”
再提到王玫时,三人都很是淡定。成功抱得美人归的自是觉得对方本便毫无威胁性,不必自寻烦恼;佳人已经嫁作他人妇的心里或许有些酸涩,更多的却是坦然与祝福;曾欲将好友变作妹婿的则更是收获颇丰,不仅友情长存,又得了位几乎无可挑剔的妹婿。
三人互相瞧了瞧,倏然相视一笑。纵是再有什么细微难查的复杂情绪,也都付诸这一笑之中,尽数烟消云散了。
“这杯酒,算是我敬二位科场得意,官场亦得意罢。”崔渊率先一饮而尽。
“承你吉言了。”王珂跟着饮下,赞道,“果真是好酒。说起来,今年我可能无暇酿樱桃酒了,不如钟十四你替我酿几大坛,待我年节回来时再饮?”
钟瑀接道:“虽然本该一口答应,不过——我不会酿酒。”
“无妨,让子竟教你便是。”王珂道,“你留在京中任职,正好与他多来往些。不过,先前我也同你说过,元十九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你们暗地里交往便可,不必明着上门拜访,免得牵连了你。”说着,他又郑重地对崔渊道:“子竟,我与十四郎一见如故,早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你们尽可彼此互相信任。”
崔渊禁不住一笑,瞥了他一眼:“明润兄以为,我看起来像是那般心胸狭窄之人么?”他当然很清楚什么人值得信任,钟瑀又能帮他们做些什么。
“倘若不相信你的心性,我也不会将那些前尘往事都给你说清楚。”王珂回道,“这次十四郎正好在元十九任职的秘书监当正字,需要做什么事,注意些什么,你皆一一与他说了便是。”
“还请子竟兄指点。”钟瑀郑重地接道。
崔渊失笑:“我从未踏入过官场,哪里能‘指点’什么?”
“光凭你自幼的耳濡目染,便比我们的眼光更长远些。”王珂应道。他们家毕竟早便已经衰落,便是他再敏锐,也不及崔渊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朝堂、宫廷的风向。何况钟瑀家中亦是败落不堪,久未出仕,更不解官场之事。
崔渊抿了一口酒液,笑道:“真是太抬举我了。眼下时文需要的并非是我这种似是而非的‘指点’,而是实在的官场经验。我来之前,另邀了一位族弟过来。他亦是明经出身的正字,眼下在弘文馆。虽地方不同,但他出仕已有一年,也积攒了不少见识,想来应该对时文更有益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