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再醮记-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博陵崔氏子又如何?只要礼仪风度不逾矩便够了。连阿爷都不曾说过,博陵崔氏子便须得像他和阿兄那般文武双全!”
崔菀娘凝眉想了想:“倒也是。连阿爷和阿娘都不着急,我替你担心什么?”她微微一叹,瞥了瞥阿弟:“只是,在幽州时尚没有多少人闲言碎语。到了长安,众目睽睽之下,想必说什么的都有罢。”
崔思抬了抬下颌,很自信地道:“我往后必定会继承师父的衣钵,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救死扶伤。若是他们认为日后不可能请我问诊看病,尽管得罪我便是了。眼下我可不能断定,自己长大之后,必定会成为那种毫不计较、胸怀广阔的医者。”
“……”这种口口声声一定会记仇的小脾气,怎么如此可爱呢?而且,他们家的孩子都继承了崔渊自信自立的性情,每每看着都觉得十分欣慰呢。王玫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宝娘,阿茗,你们尽管放心便是。你们喜欢什么,便做什么。只要合乎道德良知,就无须顾忌他人的目光,更不必因他人的议论而压抑自己。”她并不求孩子们出人头地,或者嫁入门第相当的世族享尽荣华富贵,或者贡举出仕取得功名利禄,只想让他们能够做自己喜欢之事,走自己认定的道路。博陵崔氏为他们带来的只是家学渊源,只是礼仪风度,而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扛着的沉重责任。同时,她也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日后也必定会让博陵崔氏以他们为荣。
此时,视野的尽头,一座城池逐渐展露出了它的面貌。
延绵百里的城墙,无数里坊的楼阁高塔,凝聚成这座气象恢弘的都城。眼前的景象,与多年之前王玫第一次见到长安时完全重合了。她有些感慨,又有些激动。在外十年有余,历经建州、益州、幽州这些各有风姿的城池,虽说生活很是愉快,但梦里依然时不时地便回到长安——回到她熟悉的宣平坊、胜业坊。而今,她终于真正地回来了。
崔菀娘与崔思遥遥望着那座城池,都怔住了。
“原来这就是长安……”
“咱们的故乡……”
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皆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异口同声道:“阿娘,我们突然喜欢上长安了。”这座城池让他们想起远在幽州的阿爷,也让他们对素未谋面的亲人们产生了好奇与期盼。祖父祖母、叔祖父叔祖母、世父世母与堂兄堂姊们会喜爱他们么?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与表兄表姊们会喜爱他们么?很难得地,两人心底都生出了一丝忐忑来。
王玫瞧出了他们隐约的不安,却并未出言宽慰。多少话,都不及他们的亲身感触。若见到了亲人,他们自然明白崔家与王家对于他们亦是期盼已久。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灞桥附近。石亭外,崔简、崔希、王旼、崔韧正在等候着。
“阿兄!”见到分别数月的兄长,崔菀娘与崔思都十分高兴。两人从马上一跃而下,朝着崔简扑过去。崔简将他们挨个抱住,在他们背上轻轻地拍了拍。而后,几个翩翩少年上前向王玫行礼:“见过母亲(叔母/姑姑)。”
“母亲一路辛苦了,这便家去罢。”
王玫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他们:“十年不见,阿希与阿韧都长大了。便是阿实与二郎,瞧着也比之前又长高了些,性子也更稳重了。”崔简是三月份回的长安,眼下已经将近九月,算算也有半年未见了。
说着,她便吩咐丹娘去后头取出几样礼物,单独给崔希与崔韧,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这才回到马车中。崔简让部曲与仆从继续往前行,而后道:“咱们也上马罢。”
崔韧眨了眨眼,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崔菀娘,又瞧了瞧崔思:“六阿兄,我怎么记得,应该是一位阿妹一位阿弟?”小堂妹呢?眼前两个都是小郎君,瞧着没有半点小娘子的温婉之相!旁人家的小娘子,便是身着丈夫衣,举手投足间也透着闺中之气,很轻易便能辨认出来——他们家的小堂妹,难不成长得就像小郎君?这可真是……
闻言,崔菀娘微微一笑,拱手行了个叉手礼:“宝娘见过堂兄。”
“……”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郎君变成小娘子什么的,真可怕。
崔简已经习惯将阿妹当成阿弟,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只叮嘱道:“长安城内不许跑马。宝娘若是累了,回马车中陪着母亲便是。若是不累,与我们一路同行也可。”
崔菀娘见崔韧难掩惊讶,略作思索:“阿兄,我是不是该换回襦裙?如此去见祖母与叔祖母才不会失礼?”
“端看你自己罢,我倒是觉得无妨。”崔简道,又看向崔希,“四阿兄以为如何?”
“不如请叔母决定便是。”崔希温声回道。
于是,崔菀娘深深地看了崔韧一眼,便回到了马车内。崔韧后知后觉,总觉得那一眼有些意味深长:“六阿兄,我该不会是得罪了堂妹罢?”他确实是没什么见识,也控制不住表情——但这似乎也不能全怨他大惊小怪?
“你想得太多了。”崔简正色道。
“你……想得太多了。”王旼呵呵笑道。
“你想得……太多了。”崔希慢条斯理地接道。
三人的语气各有微妙的差别,崔韧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他们分明是在安慰他,怎么听起来却让他更觉得有些心惊肉跳的意味?这位堂妹的性情不知道如何,总不会轻易与他这位堂兄过不去罢。她可是小娘子,而他是郎君,平日也不会见面,应该无妨才是。
崔思认真地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这位堂兄,他日后将会遇到什么事:“堂兄安心就是,阿姊只会找你比一比骑射与马球,或者琴棋书画。光明正大地赢了她,她便无话可说了。”
“呵呵……”崔韧一脸无奈,“若是输了呢?”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王旼道,“输给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娘子,名声很好听么?”
“阿韧放心罢。”崔简不慌不忙地补充道,“二郎就曾经输过,横竖你也不是第一个了。”
“……阿实,你就不能不说么?那一回只是意外!!我太大意了,才会射箭输给了她!若是没有发挥失常,肯定不分胜负!”
“啧,对你而言,输了永远都只是意外。”
“不用解释,我们都懂的。”
“我突然觉得很安心。”
“你们都给我住口!”
坐在马车里的王玫正在给崔菀娘选钗朵,挑挑拣拣的时候,听见外头小郎君们的笑闹声,不由得弯起了唇角。崔菀娘换了一身蜜合色绣金菊纹的半臂、藤黄色及胸襦裙,梳起了双丫髻,静静地坐着,颇有几分小贵女的娴雅。只是,当她微微侧首,似笑非笑,浑身便透着与衣着打扮有些矛盾的英气与强势。
“阿娘,长安的生活,应该会很有趣罢。”
“你似乎已经找着乐趣了?”
“嗯。”小娘子点了点头,“不能结识志同道合的闺中密友,便独自玩耍,或跟着阿兄就是了。”
“放心,长安城中各种各样的贵女都有。说不得什么时候,你便能遇上一个两个呢。”
“阿娘放心。我不着急,静静等着便好。”
“确实,这都是缘分。”
☆、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长安(中)
车队穿过春明门,偌大的长安城便如画卷一般徐徐在眼前展露开来。十几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在长安城中并不鲜见,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快便汇入了来来往往的车马人流之中。崔菀娘生性好奇心强,伸手勾起车窗竹帘的一角,悄悄向外看去。高大的里坊墙壁,川流不息的人群,比她去过的任何地方都更热闹。黑发黑眼的行人中,时不时还会出现几个高鼻深目的胡人,或穿着圆领袍或身着胡服,怎么瞧都很是有趣新奇。长安城果然与众不同,犹如海纳百川一般,也不知藏着多少趣事等待着她去挖掘。
见她弯起嘴角,王玫顺着她的视线看了几眼,便转开了目光,低声嘱咐丹娘待会儿回府之后,就直接去点睛堂收拾一番。虽说家中一定早已经安排妥当,但毕竟不知他们一家的喜好,可能仍有些细节之处需要调整。
马车之外,因崔思年纪幼小,崔简担心他惊马,便将他拎到跟前坐着。乍一看去,他们俩生得极为相像,两双十分相似的桃花眼自有风流,却都极其淡定。王旼忍不住逗弄道:“阿茗这是头一次回长安城,居然目不斜视,难不成不喜欢长安?”
崔思摇摇首,言简意赅道:“喜欢。”但眼下周围只有延绵不断的高墙与众多人流,有什么值得他多看几眼的呢?
“若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带你去。”王旼又道,顺便抹黑崔简、崔希,“你阿兄和堂兄成天都赶赴各种文会,大约没有空闲陪着你。”
不料,听得此话,崔思却并未流露出欢喜之色,反倒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原来表兄这么闲……”阿兄阿姊一向都很忙碌,要赴不少邀约,但他们都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他,诱惑他出门顽耍,崔思早便已经习惯了。只是没想到,二表兄居然时时刻刻都有空闲——连他每天都忙着读书、种药草、炮制药材呢。难不成,他就是传闻中的纨绔子弟?
王旼彻底噎住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最近确实有些不务正业罢。眼见着前方就到了胜业坊,他便拨马回到马车边:“姑姑,我先回宣平坊,告知祖父祖母这个好消息。”
“将我准备的礼物都带回去罢。明日正逢休沐之日,我会带着阿实、宝娘和阿茗拜见阿爷阿娘。”王玫道,两辆马车随即单独驶了过去。王旼拱手行礼,又向崔简等人告辞,揉了揉崔思的小脑袋,这才家去了。
不多时,马车队便驶入了胜业坊崔府,在内院门前停了下来。
王玫与崔菀娘下了车,抬首便见小郑氏带着三个各有风姿的少妇迎了过来。她微笑着上前把住小郑氏的手臂:“怎好让大嫂来接我们?”崔菀娘则眨眨眼,轻声唤道:“儿见过大世母,三位嫂嫂。”那三位少妇也忙与王玫见礼,又亲热地叫着妹妹。
小郑氏打量着这母女两个,赞道:“十年过去,你的形容仿佛从未变过。宝娘也生得如此玉雪可爱,让人见着就喜欢得紧。”
“大嫂才是一直都那么年轻呢,丝毫看不出早便是已经做了祖母的人。”王玫笑道,唤崔思过来,“阿茗,来见过大世母。”
崔思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小郑氏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颊:“阿茗生得和阿实太像了,一时间我还以为回到了十年之前呢!”
妯娌二人叙着离别之情,往正院内堂而去。王玫也认识了三个侄媳妇:大郎崔笃之妻郑氏,是郑夫人与小郑氏隔房的族侄女。崔家与郑家一直维系着亲密的姻亲关系,看来是不打算断绝了。血缘近了便找远些的,一样是美满的婚姻。二郎崔敏之妻是河东裴氏女,倒并非出自尚了临海大长公主的西眷裴,而是洗马裴氏,族中也呈渐起之势。三郎崔慎之妻是兰陵萧氏女,乃宋国公萧瑀的族曾孙女,正经的前朝宗室嫡支女。因着崔家人的喜好差不多一致,这几个媳妇性子虽不尽相同,却都是落落大方之人,也已经都给崔家增添了儿女。
几个侄女的婚事,她也早在书信中便知道了。
崔蕙娘嫁入河东柳氏——虽说同为河东三著姓的柳氏、薛氏并不如裴氏那般蒸蒸日上,但也是一等一的世家名门。且百余年后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便是河东柳氏子。崔家人千挑万选,相中了柳氏东房的嫡支嫡长子。崔蕙娘与那柳氏子见了几面,双方都有意,这才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两人如今琴瑟和鸣,很是恩爱,目前已经育有一子一女。
崔芝娘则成了王家的媳妇,嫁给了王昉。因两家是亲上加亲,两个孩子幼时也曾见过,彼此都很有好感,小日子过得更是十分甜蜜。最近,他们也刚刚得了长子——这也是王家的嫡长曾孙。王奇与李氏终于做了曾祖父曾祖母,自是欢喜无比。
崔英娘刚到了及笄的年纪,正在相看之中。因崔蕙娘、崔芝娘的前例,清平郡主也有意让她低嫁。毕竟,如今崔家完全不必靠着联姻来巩固自家的权势,也很不必因姻亲关系太过错综复杂,反倒让旁人多想。
说话间,她们便来到了内堂。王玫遂一手牵着崔菀娘一手牵着崔思,快步走进去,给坐在长榻上的郑夫人、真定大长公主行礼:“儿见过阿家、叔母。”“儿(孩儿)见过祖母、叔祖母。”
时光冉冉,也不过是让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脸上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罢了。她们的气度反倒更加雍容且平淡,笑容也因惊喜之故显得格外令人动容。“赶紧些上前来,让我们好好瞧一瞧!”“这便是宝娘和阿茗么?好孩子,祖母还不曾见过你们呢!”
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一人揽着一个,慈爱地摩挲着两个小家伙的脸庞。王玫笑嗔道:“有了宝娘与阿茗,阿家、叔母就将儿忘了个干净。看来,儿果然是离开得太久了,竟然失宠了。”
闻言,郑夫人笑道:“你也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真定大长公主则斜了她一眼:“都多大的人了?还吃孩子们的醋呢。”
王玫便依言过去,依偎在她们身边,说起了一路旅途上的趣事。带着两个孩子上路,走了两千多里,自然是充满了故事。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都被她逗得笑了,又追问了好些她曾在信中说过的事。崔菀娘、崔思听得这些趣事都与自己相关,时而涨红了脸,时而又彼此对视暗自互相开嘲讽。
因到得长安时已经是下午,夜幕很快便降临了。赶在用夕食之前,王玫见过了侄孙、侄孙女们,都一一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年纪最长的侄孙,竟比崔思都大了两岁,唤叔父时脸都红了。崔思倒很是淡定,也似模似样地给了见面礼,看得郑夫人、真定大长公主、小郑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等都忍俊不禁。
用过了夕食之后,郑夫人与真定大长公主也仍然舍不得将她们母子几个放走。
“九娘你回点睛堂去。”郑夫人道,“我将宝娘、阿茗留下来陪我住几天。”
真定大长公主也道:“两个小家伙陪完阿嫂,便过来陪我。我那边可是寂寞得很呢,许久都没有阿茗这般大的小孩儿了。”
王玫无法,只能叮嘱崔菀娘与崔思几句,便回了点睛堂。一路上,她又与清平郡主、李十三娘诉了些离别之意,并邀请李十三娘明日一同去王家。李十三娘也很是想念女儿与外孙,自是欣然答应了。她的嫡次女崔茉娘生得十分娴静,年纪只比崔菀娘大半岁,也要求跟着一起去。
回到点睛堂后,王玫又询问崔简最近在他身边发生的事,以及他的打算。崔简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答了:“原本想着县试时下场试一试,但回忆起阿爷之前的评断,便不想妄动了。我还欠缺了阅历,待合适的时候,再约着四阿兄、王二郎出门游历罢。阿韧似乎也想跟着一同去。”
“出去也好。”王玫道,“阿兄在杭州,八郎去了洪州,你们都尽可去见识一番。甚至于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也该走个遍才是。回头你便给你阿爷去信,让他提点些旅途之事。说来,阿希已经将近及冠了罢,也很该娶亲了。不知他方不方便与你们同去?”
崔简想了想,道:“大概过一阵便会有圣旨降下了罢。”
“圣旨?”
“衡山长公主……”崔简说得有些模糊。
王玫怔了怔,却笑了:“这位贵主的性情一向如此率直。且不说辈分,她与阿希应该很是投缘才是。”她相信,衡山长公主绝不是那种会亏待自己,嫁一个未曾两心相悦的郎君的人。说到辈分,世家大族之间的婚姻许多都是错了辈分的,皇室更是毫不在意,应该无妨才是。
崔简回想起这些时日崔希的表现,也觉得他待贵主并非无意,便彻底放心了:“母亲这次带着宝娘、阿茗都回了长安,还会离开么?”
王玫想了想,道:“可能待上一两年再走,总不能将你阿爷一人留在外头。”
崔渊已经是幽州刺史,上州刺史为从三品,再往上只能是执掌都督府或者都护府了。以如今的情势,圣人对他的信任,说不得他会文武皆把持,去往北方彻底击溃薛延陀与突厥,稳定安北都护府。由大都护再转回长安,大抵不是尚书仆射、中书令便是侍中了——换而言之,他地方官做到了极致之后,回长安便是宰相,可谓是位极人臣了。当然,这些年他的政绩也完全称得起圣人的信赖。
崔简微微一笑:“那我便陪着母亲多待一些时日,再出门游历。”
王玫仍像他年幼时那样,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道:“阿实,你也十七八岁了,该考虑婚事了。等到及冠,依照政令便必须婚配,我可不想等着官媒上门随便给你说个小娘子。你自己多留意,若是喜欢上什么人,便尽管与我说。”
冷不防听得她说这些,崔简的脸有些发红:“母亲放心,我……我会仔细想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