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生涯-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家里,能够跟林大姐姐林姐姐一起。接受林家的教养。”
    “既然如此,姑娘何不求了老太太,让姑娘也去林姑娘家呢?”
    “太太不会愿意看到我比大姐姐出色的,而且林大姐姐林姐姐只怕也不会愿意我去。”
    “姑娘,史大姑娘口无遮拦,姑娘难道也信了她的话了不成?”
    “跟云妹妹的那些话无关。先不说太太。就说老太太,如今老太太跟前就只有我跟二哥哥在了,就是云妹妹,也不过是偶尔来小住一二,一年到头最多也就在我们荣国府呆上百余日的功夫。如果我再去了林家。老太太跟前就只有二哥哥一个,岂不寂寞?老太太最是喜欢热闹了,又怎么受得了?”
    “还是姑娘孝顺。”
    “还有二哥哥。如果我去了林家,老太太寂寞了,二哥哥也也会觉得孤单。那样一来,老太太一定会让二哥哥跟我一起上林家去。林大姐姐林姐姐最是不喜欢二哥哥往她们跟前凑了。在老太太的荣庆堂上房还好,当着老太太的面还有一点子笑脸。出了荣庆堂,她们都恨不得当二哥哥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在我们荣国府尚且如此,何况是林家?只怕连大门的不会让二哥哥进吧?”
    听探春这样一说,侍书和翠墨都沉默了。
    没错。探春说的也是事实,林家姐妹很注重这些,在老太太跟前。她们是晚辈,不好太过失礼,可是那里是林家。她们总有权力决定哪些人能够登她们林家的门。以贾宝玉的为人和喜欢钻女孩子的房间的脾气,只怕还没有摸到林家的大门就会被敲昏了,送回来。
    “林大姑娘这样做也情有可原,只可惜委屈了姑娘。”
    “那又如何呢?不过是我命不好罢了。”
    侍书一愣,心里顿觉凄凉。她很清楚自己的姑娘其实有多好强,如今能出口一句“我命不好”,这已经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了。
    侍书硬生生地勾起了嘴角,描出了一点子笑模样,道:“姑娘何出此言。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说清楚将来的事儿?姑娘也无需灰心,只要静待佳音便是。”
    探春一愣,想了想,道:“是了。当初二姐姐那个样子,又有谁会想到短短数年就时来运转?我比二姐姐小好几岁,再等两年又何妨?只要我好好伺候太太,将来有在里头。”
    王家的女儿都是心理素质非常强大的 ,而被王家女儿养大的姑娘的心里素质也是过硬的。就像薛宝钗能够顶着世人对她那么挑剔的眼光,依旧笑得一脸的大家闺秀,而探春也是个足够狠的,明知道朝廷以孝治国,明知道自己刻薄赵姨娘和贾环会遭人毁谤,她依旧不改初衷,坚决地站在王夫人的身后,对自己的生母、对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一脸漠视,乃至于看着自己的弟弟被下面的奴才们欺负羞辱。
    换了林家姐妹绝对做不到。就像周瑞家的送宫花那样,林黛玉绝对会挑刺,林招娣绝对会找回场子。她们可不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看,薛宝钗和探春的确有几分相像。
    可惜,她们心里素质过硬是没错,却偏偏硬错了地方。至少,薛宝钗把自己的名声看得太轻了,而探春对贾环这个贾家的子嗣也太过轻慢。
    至少,作为族长,贾敬是不会愿意看到家族里的儿郎们被人这样作践的。
    他叫来了贾珍,道:“我且问你,那西府的琮哥儿和环哥儿是怎么一回事情?我不是已经将家学整顿好了么?怎么他们还不去家学读书?我可是听说了,西府的大老爷居然求着林家大丫头,让人家一个才十岁的姑娘家帮忙想办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贾珍苦着脸,道:“父亲,西府老太太的偏心和糊涂,您又不是不知道。这次的事儿也一样,因为宝玉不喜欢读书,老太太就借口天冷,怕冻着了宝玉,就拒绝了将宝玉送到家学的事儿。宝玉既然不能来,下面的弟弟侄儿们自然都来不了了。西府的大老爷也是没办法了,这才求道林大妹妹那里去的。”
    贾敬哼了一声,道:“老太太糊涂,我看有一半是这个西府大老爷太懦弱了。三常五纲三从四德,连这个都不知道么?孝道?孝道就那么重要,大得过国法?还有那老太太,我看她是疯魔了吧?好好的孩子不好生教养也就罢了,还一个一个的都不许读书上学?我看她是一心想毁了这祖宗基业!”
    贾敬越发觉得贾母是个不靠谱的。他冷哼一声,道:“算了,我也不耐烦跟个内宅女人计较。既然她不让自己的孙子读书,那就不要来了。一个十多岁的小大人了,还跟个奶娃娃似的,连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家里的姐姐妹妹们和弟弟侄儿们的影响力和意义都不知道。偏偏还有个老太太,除了权力,什么规矩礼仪道德,统统都不在乎。她既然不在乎自己的子孙的死活,那我费什么心思?”
    贾珍缩在一边不敢答话。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当年被逼着进了道观的始末,虽然一度为父亲委屈过,只是追逐胜利者是人的天性。在贾母和贾敬的这场角逐中自己的父亲败了,被舍弃了,也失去了贾珍心中父亲的高大的形象。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贾珍开始偏向贾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贾珍开始对父亲抱有怀疑的态度,加上贾母的手段高超,就是到现在为止,贾珍也一样对父亲怀有鄙夷之心。
    因为贾敬在与贾母的对决之中一直都处于下风。连个没了男人撑腰的老女人都斗不过,这个进士出身的父亲实在是太失败了。还不如林家那两个黄毛丫头呢。
    想到这里,贾珍在心里暗暗点头。
    没错,如果换了自己,自己也会选择林家两个丫头的。因为她们可不止一次让老太太吃瘪,也不止一次落老太太的面子,偏偏老太太还不能对她们怎么样。
    贾珍顶着贾敬的口水神游,心思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虽然贾珍心里很清楚,父亲是为了家族多有顾忌,才会让贾母这位荣国府的太夫人压住了。可是在情感上,贾珍完全不能接受被一个老女人压制住的父亲。
    这不符合父亲这个词汇的高大伟岸的定义。
    不得不说,贾珍很有些贾家人的执拗的。贾敬因为被贾母算计,所以失去了贾珍对他的崇敬,到现在都没有挽回。这大概要说天意弄人了。不也许是在贾母的计算之中。
    贾母是个很擅长把握人心的人,她能很快地摸清一个人的底细,并很快地抓住对方的软肋。如果她进了宫墙,也许成为国母,乃至于成为太后都不是什么意外。可惜,她偏偏是一个没落贵族之家的老太太。
    不,也许这个女人进了荣国府才是国家的幸运,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女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把国家当做玩具。
    这是宫里接到报告以后,上位者对贾母的所有行为最大的感想。这个女人胆大妄为到了几乎不把家族的传承当成一回事情的地步了。这样的女人也的确不少见。
    因为宫里的要求,有关贾母的报告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宫墙。 
        
156对持
    等王夫人走后,贾母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面叫丫头们给自己梳头,松松自己的头皮,一面想着心事。她到底年纪大了,精神也一年不如一年,白天精神不济,晚上又睡不着觉。对于她来说,像今天这样需要费神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上回这样费脑子是什么时候来着?
    贾母已经记不得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接下来的思考。
    没错,贾母是个掌控欲很强的女人。这一点上来看,她的本质跟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探春完全一样。不同的是,贾母更多了一点征服欲,她喜欢掌控一切的同时,也更加喜欢征服同样强悍的人,无论对方是男是女。
    当然,贾母一向是无往不利的。
    在她的丈夫活着的时候,她就征服了自己的丈夫,使得丈夫最终只有衬托她的贤惠的庶女,其余的孩子都出自她的肚子。两个儿子对她不敢有意思的反抗之心,就是儿媳妇们,除了那个早逝的大儿媳妇,就是厉害泼辣的二儿媳妇也被她彻底征服了。看着眼前不负当初泼辣爽利的二儿媳妇,贾母是满意的。
    没有人能够挑战她的权威。没有人。
    这个念头在贾敬被她算计,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三十年的努力,不得不进入道观的那一天里空前膨胀,达到了顶峰。
    那个时候起,贾母就野心勃勃地计划着让贾家能够更上一层楼。
    即便是家里的男人不中用又如何?我照样能够让家里发扬光大。
    贾母是个女人,她能够接触到的,也只有自己家和亲戚家的男人们。比方说,她的儿子们、贾家宗族里的男人们、自己娘家侄儿们以及自己的女婿。她能够控制的、可能被她控制的男人们也只有这些。
    在贾家,贾母的两个儿子对她俯首帖耳,宗族里的男人们经过贾敬的事儿以后也不敢得罪她。但是她的两个侄儿却让她铩羽而归。
    她是史家的姑奶奶没有错,可是她已经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没有这个资格管她们史家的事儿。虽然史家两位侯爷两位侯爷夫人在人前依旧对她恭敬。可是事实上却对她的话阳奉阴违。虽然说两家是亲戚,可是无论是保龄侯还是忠靖侯,他们自己的亲生骨肉几乎都不来这荣国府,唯一会来这里的,只有史湘云一个。
    一想起这个,贾母就恨得牙痒痒的。
    史家是第一个失败。那么在自己的女儿身上,贾母则再一次地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没错,在家的时候贾敏对贾母是言听计从的,可是出嫁了以后的贾敏,对贾母的话就渐渐地听不进去了。到了后来,宁可被她骂,宁可被她骂得那样惨。宁可多日不过来,可是贾敏就是不肯听贾母的。连带着那位出身清贵的好女婿跟贾家的关系也一般般。
    后来自己的女儿死了,贾母伤心之余,更多的是窃喜。这一回,自己应该能把林家拿捏在手里了吧?女儿没了,林家没了当家太太,自己的女婿也在贬斥之后不见升迁的兆头。只要自己接了外孙外孙女过来,自己的女婿看在孩子们的份儿上自然会听她的。而且。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的人大多不得善终,自己接了外孙女过来,跟自己的孙子凑成一对。对外孙女也好,对自己的孙子也好。
    贾母的算盘是打得噼里啪啦作响的,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又一次失算了。
    本来以为自己的女婿是读书人,送女儿进京会恪守礼仪,不会带太多的人,结果,这三个孩子进京,依旧带了十二个人来。就是自己派了丫头过去伺候,对方也不是那么倚重,其中一个还被对方拿捏了短处,狠狠地给罚了。
    贾母一想起这个就扼腕。
    那个林大丫头也太难缠了。自己好意接她们过来,免得她们将来无依无靠,结果她居然带着一身孝的弟弟妹妹们就上门了,又口口声声地要守孝要抄写经文要做法事,让自己开口让她们跟自己一起住的余地都没有。然后,自己让自己的孙子去看她们,结果,这里她们和和气气地把自己的孙子送出来了,回头又是打丫头撵婆子,还兴师动众地让整个贾家的人都知道,她林家要买丫头使唤。硬生生地打了她一个耳光。偏偏,她们是自己出银子的,叫自己只能咬牙,将苦水往肚子里吞。
    后来贾母又跟这位名义上的外孙女儿打过几次交道,回回败北,真真叫这位荣国府的太夫人咬坏了后牙槽。
    现在,贾母知道,这次大房出了事情,林家那几个越发有了借口不登门了。只怕就是自己舍了这张老脸,对方也不一定愿意过来。而且眼下这林家还是其次,这大房搬家的事儿可不能轻轻放过。正因为大房二房势均力敌,她这位荣国府的太夫人才会这样逍遥,如果大房真的搬出去了,那么自己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打定了主意,贾母这才眯着眼睛,微微阖眼睡去。
    今天太晚了,最要紧的是好好休息,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贾母心里有了腹稿,心事稍定,自然准备沐浴更衣,好休息了。口中还不忘吩咐下面:“来人,去跟各房都说一声,明天早上的请安都免了。另外通知大老爷二老爷大太太二太太,叫他们明天一早过来。”
    下下面的丫头们都应了。她们都是贾母使惯了的人,自然是知道贾母的。贾母既然这样安排了,可见第二天的必定是大事。所以,立即有人跟下面的婆子说了,或者是棋子去,或者是坐了车,分别去通知贾赦邢夫人夫妇和贾政王夫人夫妇了。
    在一个屋檐下住了这么久,贾母、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贾赦一听丫头们的传话,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在心里微微冷笑,自然满口应下。
    老实说,一直被二房压着一头,这样的日子,贾赦过得也够了。他不想跟这样过一辈子。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跟着自己一样,一辈子过得憋屈。如今大儿子已经出息了,他也该为小儿子考虑考虑了。
    贾政也知道明天的事儿必定非同小可。大房的事儿他也知道了,虽然不知道这事儿的起因是什么,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母亲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哥哥搬出去的,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这边一家独大。所以。他也要想好应对。
    第二天一早,贾政带着王夫人就去了贾母的荣庆堂,坐了好一会儿,才看见贾赦带着邢夫人姗姗来迟。
    贾赦邢夫人给贾母请安,贾政也赶紧起来给哥哥嫂子行礼。
    贾母道:“你昨儿在哪里?怎么这么晚才过来?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要你们早一点过来的么?”
    贾赦道:“老太太,昨儿个儿子可不是在府里过的。老太太派来的人到我跟前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外面已经宵禁了。儿子也不好出门。所以只好等到今天早上才好过来。”
    贾母道:“既然是今儿个早上出门的,为什么不早一点过来?嗯?你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你父亲在的时候,我可是不止一次在寅时初刻就送你父亲上朝去的。你如果有心,只怕早就到了,何苦要等到现在?”
    邢夫人刚想张口,贾母的冷脸就过来了:“你也太贤惠了,事事都顺着老大,老大犯糊涂。你就不知道劝着些?什么事儿都要我来说,要你何用?”
    邢夫人红了眼,低了头。
    因为迎春到底只是受了点罪。没有坏了身子,贾赦对这个妻子还有些情分的,便道:“老太太。这寅时天还没有亮呢。家里的轿夫们又多年没走过夜路的,连外头的渠沟在哪里都不知道。京城不小,每年跌进渠沟没的官吏么也不是一个两个。媳妇儿也是怕出事儿,这才坚持等天亮了再走的。”
    贾母听了狠狠地瞪了贾赦一眼。
    什么话!什么话!嘴上是说走夜路不安全,实际上还不是说我这个做娘的不慈,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
    贾母觉得自己的心突突地跳,一股又一股的热气往头上冲,差一点没脱口把贾赦臭骂一顿。不过,好歹贾母也是有几分算计的,虽然多年的养尊处优大权独揽的日子助长了贾母的骄横,但是并没有带走贾母的理智。
    略略定了定神,贾母这才绷着脸,道:“我是婆婆,你媳妇儿伺候我是应该的。怎么我说她两句都舍不得么?”
    “老太太,如今儿子屋里就指望您这位儿媳妇帮我打理着呢。没了她,我哪里能这么轻松自在?”
    听了贾赦的话,邢夫人心里苦笑。
    自己的丈夫又拿自己当借口了,只怕老太太听了,会更加不满意。罢罢罢,自己当这挡箭牌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不差这一次。大老爷是个没担当的,她又不是第一次知道。
    邢夫人低着头,果断装死。
    贾母看着自己这个惫懒的大儿子和刻薄寡恩的大儿媳妇心里就有气,半晌才道:“还傻站着做什么?坐下。”
    贾赦和邢夫人谢过贾母,这才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贾赦邢夫人坐了,贾政王夫人才跟着坐下。
    贾母看看两个儿子,又看看两个儿媳妇,心里要说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要说心里有多不舒坦就有多不舒坦。可惜,老大不上进,天天窝在祖宗基业上睡懒觉,就是自己这个老婆子为他操心,他也不知道珍惜,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多事;知道上进的老二偏偏少了那么点运道,只好让自己这个老婆子为他多谋划了。
    这样想着,贾母再次收拾了心情,道:“老大,你是怎么一回事情,怎么好端端的就带着你媳妇儿在外头过夜?你要外人怎么看我们家?”
    贾赦满不在乎地道:“如果家里可以住,我当然乐意住家里。可是家里就安全么?这次如果不是四丫头带了条好狗,只怕二丫头就倒霉了,更不要说我头上的颜色了。为了不做这现成的王八,我只好到外头住了。”
    贾母道:“你还有脸说!我们荣国府是什么样的人家,你不知道么?居然让些个下贱的衙役在这府里进进出出。你不要脸面,我还要脸面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