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生涯-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红契相对应的,就是没有跟户籍绑定的白契。白契,不需要到户部的相关部门报备过,也不会在户部黄册和鱼鳞册上登记,只要在当地官府上个册子就可以了。当然,白契的契书如果被别人拿到了,到官府报备过户了,原主也没办法将自己的土地、房子、铺子要回来。因为白契是没有这种保障的,拥有这种保障的,只有红契。
    不过,因为白契手续便利,手续费也相当低廉,在百姓之间也非常受欢迎。如果没有人仗势欺人强买强卖,也没有什么大灾大难,自然就没有什么纠纷。如果大灾一起,比方说发洪灾了,田地没有了,那么灾后手里有红契的人家可以拿着红契去官府报备,拿回自己的土地,而那些白契的土地,就很难拿回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灾一起,就会出现大量的流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071援手
    )
    红契也不是随便什么人的可以办理的,按照《大律令》,只有良民以上的身份才可以拥有正式的全套土地文书,也就是红契。
    像赖嬷嬷周瑞袭人这样的奴仆,他们想要买地买房子买铺子,能够拥有的也只有白契,如果想要红契,就必须挂在别人的名下,比方说赖嬷嬷的土地要挂在她的孙子、一出生就上了良籍的赖尚荣名下,周瑞要挂在他的女儿女婿的名下,袭人要买土地,也只有让他哥哥买,自己不能拥有。即便她们自己拥有土地,在法律上,像赖嬷嬷周瑞袭人这些奴仆,她们的一切,连同她们的子孙都是属于她们的主子的私有财产,自然她们的土地也是属于她们的主子,属于荣国府的那些老爷少爷太太奶奶们的,而不是她们自己的。
    像林招娣林黛玉身边的丫头们,只要她们还是丫头一天,就不能拥有红契的土地宅子,最多只能拥有白契的土地宅子,将来她们从良了,拿回自己的卖身契了,去官府报备过了,有了正式的户籍文书,又嫁给了良民做正妻,那么她们也能够拥有办理红契文书的资格。
    所以说,只有林如海这样精通律法又爱惜女儿的人,才会想到将户籍文书和田地红契一起办好了,交给女儿。
    拿着户籍文书和地契,又听了父亲的解释,林招娣和林黛玉这算是明白了,原来没有户籍的女孩子,就是家里给她置办了土地,她也只能说拥有浮财,不算是有真正的倚仗。而女孩子真正的倚仗是她们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几次的户籍文书,而不是那些签了白契的土地庄子宅院,更不是所谓的丰厚的嫁妆。
    见女儿大致明白了朝廷有关户籍和土地的政策,林如海这才道:“承宣布政使跟巡盐御史不同,这是三年一任的。我这一去,至少要三年才能回来。好在你们姐妹二人也是聪明的,圣上又赐下身边的两位嬷嬷作为你们的教养嬷嬷,我也放了心。等我离京之后,你们就在家里,好生照顾好自己和你们弟弟也就是了。”
    林招娣林黛玉应了。
    林如海道:“这些日子,我在边上看着,你们姐妹将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也算是妥当。我赴任以后,你们就继续管着家里的事情。我会在帐上留下五万两银子作为日常开销,庄子上的出息……大丫头,你怎么看?”
    “父亲,依女儿之见,这庄子上的出息还父亲您打理罢。女儿年纪尚小,管着家里的事情已经是极限了,加上新庄子,十有是顾不来的。这庄子上的事情还父亲出面打理比较妥当。”
    林如海点点头:“好吧。家里的那些庄子上的事情就由我来办。至于你们手里的庄子,就由你们自己打理。这两座庄子也不算很远,通州过去一日的路程就到了。那里离我们家的家庙和祭田也就两日的路程而已。如果你们要去小住,也容易。”
    “是,父亲。”
    比起庄子,林黛玉这个真正的古代官宦小姐更在意家庙和祭田的事情,甚至想着找个机会去看看,而林招娣却对自己的庄子更加满意。因为只有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庄子,她才能够好好规划发展自己的庄子。
    林祈道:“父亲,我们去那里不要紧么?会不会有人欺负我们年纪小?”
    林如海摸摸儿子的头,道:“放心吧。那里是你们琏二哥哥的辖区。你琏二哥哥管着水利,少不了到地方上巡视一番的。有了他的照应,你们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贾琏虽然纨绔了一点,却是个有良心和道德底线的人。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林如海才会特地给女儿挑了这个地方。
    “父亲,既然您已经给女儿准备了庄子,那么之前女儿一直收着的银子……”
    “那银子本来说好,是你们姐弟三人每人十万的。你们自己看着办,是继续置办庄子,还是存着,你们自己决定。如果是置办庄子,只要不要超过自己的那一份即可。”
    将户籍文书和地契交给女儿,又仔仔细细地交代了很多的事情,林如海在怡兰轩里跟孩子们吃了晚饭,又用了茶点,这才回去。
    临近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他还有很多很多应酬必须参加,能够在家里跟自己的儿女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就在林家为了即将到来的分别而伤感的时候,薛宝钗,这个被困在荣国府的女孩子终于爆发了。她知道王夫人不会让她给自己家的掌柜传话的,但是王夫人也无法阻拦她往林家送礼,而且林家早就摆明了态度,不会为薛蟠的案子出力,自然也不会有很多的提防。
    薛宝钗要的就是这个。
    她准备了一份非常丰厚的礼物,派了几个婆子将东西送去了林家。薛宝钗没有在礼物中夹带任何书信,王夫人自然放了行。拿到薛宝钗送来的中元节礼,林黛玉可着实吃了一惊。这礼也太丰厚了,倒叫她有些吃不准。赶紧拿着礼单来找她姐姐。
    林招娣看了看林黛玉的那份礼单,又拿出自己的,仔细看了看,这才将两本礼单放在一起,每隔一份礼物,自右向左,取头一个字,连在一起,却是“乞,代为转告大掌柜张,上下打点小吏,不至家兄受苦。”
    林黛玉吃了一惊,道:“姐姐,宝姐姐是二太太的亲外甥女儿,何至于……”
    林招娣道:“就是亲外甥女儿,又是如何?妹妹难道忘记了?‘亲戚或悲戚,他人业已歌’?我们姐妹进京的时候,那荣国府是什么样子,妹妹难道忘记了?作为生母的老太太尚且一身华服,戴着点翠的金首饰,你又能指望其他人么?那座府邸里的人的教养也不过如此。我们姐弟尚且就那等待遇,薛家跟贾家的关系更远了,又有哪个会真的担心她们?不乘机咬她们一口已经算得上是好的了。”
    贾家人的凉薄,林黛玉和林招娣一样清楚,可惜,那是她的亲外祖家,就是心里有再多的委屈,林黛玉也只能默默地忍受,还要在必要的时刻为贾家粉饰太平。她甚至不能像林招娣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沉默了片刻,林黛玉这才道:“贾家……老太太……,那宝玉呢?他不是一向最是爱惜家里的姐姐妹妹们的么。”
    “他可是个靠得住的?还不是个花花架子。一有事情,怕是第一个躲了开去。”
    林黛玉跟贾宝玉不熟,对姐姐这样说他,到底有些闷闷的,虽然姐姐是姐姐,可是贾家到底是她的亲外祖家。
    良久,才听得林黛玉道:“那姐姐的意思是帮还是不帮。”
    林招娣看了看林黛玉,道:“妹妹说呢?如果说,让我们家去京兆尹刑部帮忙打点,我第一个就将这些东西丢出去。不过这种传话之类的事情么……”林招娣看了看林黛玉道,“我无所谓。妹妹如果想帮的话,那就说说看你想怎么帮她。”
    林黛玉想了想,道:“让下面的仆妇扮作去她们家的铺子买东西,然后透个口风出去?”
    “就按妹妹说的去做吧。”
    林黛玉叫了家里两个下等仆妇过来,交代了几句,就放了她们一日假,让她们出去了。
    话说,薛家的大掌柜张德辉已经几日不得上面的消息了,薛家的铺子里人心浮动,那些小伙计们都在下面嘀嘀咕咕的,连生意都不怎么做了。张德辉为了安抚人心,可是花了大力气,这日难得有两个体面人来铺子里看东西,他自然在边上小心地伺候着。谁想到,这两个人一面看东西,一面就说起了新闻,说的还是有关自家东家的事儿。
    张德辉也是个人、精、子,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的东家怕是不好了,所以才拐着弯儿用这种手段将消息传出来。
    张德辉是薛宝钗父亲手里用出来的人,还有那么一点良心,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之辈。知道薛姨妈薛宝钗两个的处境以后,他一面为自己打算,将该收拾的收拾起来,一面亲自出面,打点那些小吏,这才让牢里的薛蟠好过了很多。这是后话。
    对于林家也好,贾家也好,如今最重要的是七月半。过了七月半,林如海就要南下了。然后是八月中秋,九月重阳节。
    对于林家而言,在十月的下元节之前,还要给贾敏做周年,姐弟三人还要办除服。林如海的舅父那边,即便跟她们姐妹同辈的,也多是跟贾母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了。为此,她们还特地从荣国府借了邢夫人来主持除服宴。
    这让贾赦邢夫人感到非常高兴。
    尤其是邢夫人,这是她第一次在没有王夫人在场的情况下,出席高档次的京师贵妇圈的社交。虽然因为有些惴惴不安,但是邢夫人好歹没有出什么错,还给人留下了温柔和善却有些不善言辞的好印象。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072作客
    )
    早在邢夫人去林家代为主持除服宴的那天,她就带回了林家三姐弟登门拜访的确切日子。也因为林家三姐弟要来荣国府做客,贾赦早早地就命人打扫好了宁荣街,又铺好了黄沙,派了林之孝等人在门外等着,一见林家的轿子来了,就开了仅次于正门的仪门,方便林家姐弟出入。
    即便还是一个小毛头,林祈也是林如海的儿子,林家的继承人,是不能那么随便轻慢的。
    自打听说自己心心念念的外孙子外孙女儿要来了,贾母早早地就收拾起来,梳妆打扮妥当了,坐在正堂里等候。就连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和李纨王熙凤,以及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还有三春和王熙凤的一双新生的儿女也都早早地到了贾母的屋子里等着了。
    随着小丫头们欢快的通报声,林招娣林黛玉和林祈的轿子终于来到了垂花门外,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是个机灵的,抢先一步,带着自己的外孙女儿司棋,扶着林招娣林祈姐弟两个出了轿子,周瑞家的没有抢到林招娣跟前,只好去后面扶了林黛玉。
    进了正房,林家姐弟三人刚要请安,就被贾母搂住了:“狠心的孩子,去了这三四个月,除了派人过来请安,或者是送节礼,居然一点消息都不传过来。你们可知道我有多想你们么?”
    王熙凤在边上笑道:“老太太,您这话儿倒是让我替林大妹妹林妹妹委屈。您看看这三四个月,林大妹妹林妹妹何曾忘记了老太太?不说林大妹妹做的针线,就是中秋佳节的桂花酒和螃蟹,还有重阳节的菊花酒和香糕茶点,就是前两天林大妹妹还让人又送来了两篓子大螃蟹呢。老太太昨儿个还吃着林大妹妹林妹妹孝敬的东西,偏偏今儿个又忘记了。”
    贾母听了倒笑了起来:“是是是,看来是我老糊涂了。”
    这里丫头们拿了垫子来,让林家姐弟给贾母行过大礼,这才收了去。
    贾母一等这姐弟三人行过礼,便搂了林黛玉林祈姐弟两个一左一右地坐在自己身边。她仔仔细细地打量了林黛玉一番,这才道:“嗯,林丫头还是这样打扮起来好看。这衣裳颜色配得好,首饰也选的好。”
    贾宝玉在边上看去,只见林黛玉一身鹅黄的对襟褙子,只在少少的几个地方绣了几枝竹枝,衬得林黛玉越发俊逸文雅,手腕上的油青碧玉镯子和头上的碧玉簪嵌玉垂珠步摇相呼应,更显得林黛玉冰肌玉骨,发如乌墨。
    王熙凤看得分明,道:“看这针线,林妹妹的这身衣裳该不会是林大妹妹亲手做的吧?”
    林黛玉点点头,道:“是姐姐给我做的。”
    贾母道:“林大丫头,你也是千金小姐,这样的事情,还是让下面的人去做好了,何苦自己这样辛苦。”
    站在边上的林招娣半是懊恼半是撒娇地道:“老太太,您快别说了,外孙女儿我呀,都快羞煞了呢。我原以为自己也算是个伶俐的,可是跟妹妹一比,我什么优势都没有了。我们林家重文采,可是我在读书上面的天分,就是拍着马儿也比不上我妹妹;说管家,妹妹比我小一岁,嬷嬷们都说我不及妹妹的张弛有度。如今我就只有这一样拿得出手了。如果再不好生练练,将来越发被妹妹甩出了十里八里地去了。”
    说得贾母大笑:“你这个猴儿,这张嘴啊。”
    王夫人在边上看得分明,道:“老太太,外甥女儿身边有两位嬷嬷很是眼生呢。”
    林招娣赶紧介绍道:“这两位是七夕的时候,圣上特别赐给我们姐妹做教养嬷嬷的。这位是戴司正,这位是常司赞。”
    贾母肃然起敬,就连邢夫人王夫人都吃了一惊。王熙凤更是叫人赶紧搬了两张椅子来,请两位嬷嬷入座。
    勋爵贵胄之家,就是要给姑娘们请供奉嬷嬷,也只能请到到了年纪出宫的老宫女,像戴司正和常司赞这样,不到出宫年纪就被君王赐给臣下之家的嬷嬷,开国以来,也不过一个巴掌之数。对于臣下之家来说,这可是无上的荣耀。
    不要说邢夫人王夫人了,就是贾母也不敢在戴司正和常司赞面前摆架子,而三春和史湘云薛宝钗就是有完全艳羡的份儿了。以她们的家世和地位,是完全摸不到这等品级的嬷嬷的。
    贾宝玉完全不知道他的姐姐妹妹们的各种羡慕嫉妒恨的,他只在乎林招娣林黛玉给他准备了什么礼物:“林大妹妹,林妹妹,你们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来?这些日子以来,我和云妹妹一直都在猜呢,你们会给我准备什么礼物。”
    惜春第一个反应过来,笑道:“还有什么?林大姐姐和林姐姐给家里的兄弟侄儿们准备的都是书籍和文房,你当然也不会例外。”
    “我才不要什么书籍呢。”贾宝玉脱口而出,又觉得自己不领情,怕是对林家两位表妹不怎么礼貌,赶紧道:“我是说,这书籍文房什么的,我从来都不少,就是好奇林大妹妹林妹妹会给姐妹们准备什么。”
    林招娣和林黛玉对视一眼,笑了笑,道:“我们的确准备了好东西给姐妹们。这头一件,当然是绣品了。父亲从南面特地给我们姐妹请了个极会教人的苏绣绣娘。所以,我们姐妹这次给姐妹们带来的是苏绣的双面绣。只是我们学的时间尚短,如今只学了同色双面绣而已。给二姐姐的是迎春花,三妹妹的是玫瑰花,四妹妹的是芙蕖,云妹妹的是海棠。都是妹妹定的稿子,我动的手。不过,因为这时间有些紧,来不及给宝姐姐准备了,所以,我们给宝姐姐准备了两块衣料子和一件小首饰。”
    林招娣的话音未落,早有丫头将礼物拿进来了。
    史湘云道:“为什么单单宝姐姐的跟我们不一样?而且你给宝姐姐还是这种肉桂色的。这种颜色最是俗气了。”
    林黛玉脸上的笑容尚未收起来,林招娣就拿起了上面的那块衣料子,在薛宝钗的身上比划起来:“老太太,您评评理,看我有没有欺负宝姐姐。当初我们姐妹挑衣料子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这块料子。我们都说,这块肉桂色折枝花卉妆缎是最挑人的,也就宝姐姐,姿容秀美、饱满端庄,这才撑得起这块料子,换了别人,绝对没有宝姐姐穿起来好看。老太太,您说是不是。”
    王熙凤早就拉着薛宝钗到了贾母的跟前,贾母将薛宝钗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道:“没错,这块料子,如果做一件镶浅银红边的对襟褙子,绝对适合宝丫头。林大丫头和林丫头的眼光的确好,宝丫头这样一打扮,才像个姑娘家。平日里她穿的都是些蜜合色的衣裳,看着倒跟珠儿媳妇一般,着实把这好颜色给掩了三分下去。”
    史湘云在边上嘀嘀咕咕,说林招娣林黛玉是在刺薛宝钗的心,声音极低,倒是没有几个人听见。
    林招娣对史湘云的嘀嘀咕咕还恍若未觉,道:“可不是么,老太太,我跟妹妹也是这样说的,眼看着这一年又要过去了,就当是讨个好彩头,宝姐姐也该好生打扮打扮。您说是不是?所以,我和妹妹给宝姐姐挑了这块肉桂粉折枝花卉妆缎和这块水红亮锻,我们都说,这两块料子,宝姐姐穿起来一定好看,外祖母跟前这么多姐姐妹妹,也就宝姐姐最适合这两块料子。妹妹还特地给宝姐姐留了一只小小的飞凤簪呢。”
    一说首饰,贾母也好奇起来,自然有丫头将那只小小的红木嵌螺钿的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