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生涯-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咳嗽了一声,道:“叫你们来是告诉你们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你们妹夫在江南出事儿了。遇见了钱塘江大潮,连尸首都没处找去。第二件便是圣上在宫里得了消息,已经昏厥了。”
    贾母那低低的声音和话语里的信息让屋子里瞬间变得更加安静。
    贾敬到底是读书人出身,也中过进士,沉吟了片刻道:“敢问老太太是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圣上身体不适的?”
    贾母皱眉道:“我自然有我自己的路子。”
    想起了之前贾母的异想天开,贾敬皱着眉头道:“老太太,我们这样的人家,只要没有大错儿,再荣华富贵上两三代也是自然的。有些事儿能不做还是不要做为好。”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儿上的意思。有关圣上身体安康之事,不是我们这样的臣子之家能够打听的。我们只要等着就好。”
    贾母看着贾敬,道:“你们东府自然不用愁这些。只要有蓉儿媳妇在,自然可保蓉儿的将来。我们西府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贾敬眯着眼睛道:“老太太,您说什么呢?蓉儿的将来是他自己挣的,这么到了老太太的嘴里,蓉儿怎么就成了那种靠着女人上位的人了?如果蓉儿是那等没有出息的人,他会愿意去南边做一个小小的照磨?会放着大好的公子哥儿的日子不过,去挨别人的折腾?老太太,你也太看轻我们宁国府了。”
    贾母哼了一声,道:“算了。我叫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圣上身体不适,你们都有何打算。”
    贾政当即就道:“老太太,我们当然是忠君爱国。不做有违圣恩之事了。”
    贾母皱了皱眉,贾政是她最心爱的儿子,她自然不会当着别人的面给贾政没脸。她盯着贾敬道:“大侄儿,你也别怪我这个堂婶多嘴。没错。你手里是有个蓉儿媳妇,可是皇家要翻旧账也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到了那个时候,蓉儿媳妇就是你们宁国府的催命符。你还是好好想想才是。”
    贾珍不顾自己父亲的脸色,赶着问道:“那老太太的意思是……”
    贾母对贾珍的识相非常满意。她知道自打贾敬回来以后。贾珍就憋屈得很了。这次的搭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只要她在后头小小地推动一把……
    贾母微微带着一点得意一点自满,道:“你们忘记了,蓉儿媳妇就是出身再尊贵,这义忠亲王已经是老黄历了。不顶事儿了。甚至她有点儿不干净,很可能被皇家找麻烦……”
    贾敬道:“老太太,您胡说什么呢?蓉儿媳妇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一个人。您怎么能够这样说她?”
    贾母道:“难道我说错了么?别的不说。就说她的身份,明明她应该呆在义忠亲王府的,结果她却瞒天过海地到了养生堂,又莫名其妙地进了秦家,然后配了蓉儿。虽然说圣上不得不认了她,可是这心结依旧在。你以为蓉儿媳妇的事儿以后就没有人翻旧帐了么?”
    贾敬道:“就是翻旧账又如何?蓉儿媳妇的事儿是当今圣上认下的。当今圣上对义忠亲王一脉一向宽宏,自然是不会翻旧账的。至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能够这么容易就推掉当今圣上的话么?”
    贾母道:“没错,无论是不是太子上位,将来是不太可能翻旧账。可是被冷落、坐冷板凳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你那个宝贝孙子这一辈子就只能做个小官儿,让别人磋磨了。”
    “你!”
    听见贾母如此咒自己的孙子,贾敬自然是不高兴的。他还想跟贾母争吵一番,就被贾母举手拦住了话头:“好了,我们叫你们来,不是为了蓉儿媳妇那一点子事情,而是为了我们贾家的将来。我们东西两府的爵位跟林家的爵位可不一样。林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我们贾家的爵位是代代将等的。如今看着我们东西二府风光无限,可是再过几代,只怕就跟平民百姓一般无二了。你们就舍得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沦落为布衣白丁?”
    贾敬道:“蓉儿在江南做得极好……”
    “极好?当真极好?怎么跟我这个老婆子听说的不大一样呢?”
    贾母见宁国府的人终于听她的话了,更是抬高了头:“甄家那边已经送来了消息。林如海在江南出了大事儿了,跟着林如海做事儿的蓉儿也有大麻烦了。”
    贾敬一愣,道:“胡说。如果蓉儿真的有事,那蓉儿媳妇那边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贾母道:“那当然,林如海在扬州巡盐御史的位子上的时候,就跟扬州的那些盐商们结下了冤孽。这次他巡视钱塘江的水利,正好中了人家的算计。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只怕已经葬身鱼腹尸骨无存了。”
    贾敬一下子就木了半边的身子。他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贾赦虽然混账了一点,其实还是很在乎这个妹夫的。当即就道:“老太太,此话当真?妹夫真的遇上大事儿了?”
    贾母道:“没错,甄家送来的信件上说,你妹夫视察盐官镇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呆在盐官镇上的那些盐商,双方起了冲突,然后被大水给一并卷了去。到如今,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贾珍道:“那蓉儿呢?”
    “蓉儿听说是林如海的属官,自然是跟着你姑爹一起行动的。你们也知道那些盐商们是什么德行。没事情还要闹出事儿来呢。这次你姑爹以出事儿,那些盐商的家人就把你姑爹的宅子和官衙都给围住了。眼下杭州知府跟扬州知府正等着弹劾你姑爹呢。听说江南很多官吏都联合起来了。”
    林如海巡视盐官镇下落不明,众盐商纵横江南省伺机闹事。
    这两件事情可都不是小事儿。
    贾敬当然是知道那些盐商们背地里的勾当,甚至他还知道,那些盐商们背后可少不了的以甄家为首的地头蛇们的影子。如今荣国府这边跟甄家的关系更近一点,如果荣国府不帮忙,只怕这宁国府嫡支就要断了。
    想到了这里头的关节,贾敬也只好对贾母缓了颜色。
    贾母也知道贾蓉对宁国府的重要性。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安抚住宁国府。让宁国府跟着她一起行动。所以,贾母道:“放心。这次钱塘江决堤,蓉儿正好在会稽一带检查秋粮入库的情况,倒是没有跟着林如海一起出事儿。不过。林如海跟他下面的人被大水卷走,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也是事实。只是,蓉儿就是有些死心眼儿,居然想跟着林如海一条路走到黑。我们贾家和金陵的甄家跟那些盐商的关系不错。每年那些盐商们给我们家的孝敬也不少。你是不是写信跟蓉儿说说,让蓉儿别老逮着那些盐商们不放啊?”
    贾敬道:“老太太,您不是也说了么?蓉儿是管着秋粮入库的事儿的,跟盐商们又有什么关系?蓉儿又没有把那些盐商们怎么样了。”
    贾敬可是非常清楚史书上记载的墙头草的命运的。他可不认为贾蓉在得罪了那些盐商们之后。再回去讨好,会换来那些盐商们的好脸色。不被别人小瞧了才怪。
    贾赦也觉得贾母说得有些不像,干脆道:“老太太。您方才是说妹夫出事儿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外甥、外甥女儿她们知道了不?”
    贾母道:“你以为人人都像我们家。消息这样灵通?这消息是刚刚中午的时候送到的。我把你们叫来,就是要跟你们说说林家这几个孩子的事儿。她们年纪小,又没有个正经的长辈照顾,老是这个样子也不是个事儿。我想着,把这几个可怜的孩子接到身边,好生照顾着。”
    贾母的话题转得有些生硬,可是在场的人都没有心情计较这个了。眼下还有什么事儿逼林家这块肥肉更加吸引人的?林家的人脉、林家的声望、林家的爵位。还有林家这数代以来积攒下来的巨额的财富。可以说,对于贾家来说,林家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急需的。
    如今林如海出事了,林家如今只有那几个孩子,最大的两个还都是女孩子,可以说,至少二十年之内,林家是不会出现在金銮殿之上的。而且,如果运作得好,林家四代列侯,百余年的积累使得林家的家私成为囊中之物将不是问题。
    至少王夫人的眼睛在一想到林家的财富的时候,两只眼睛冒出了精光。贾敏还在家的时候,王夫人就已经进门了。贾敏跟林如海定亲的时候,林家送来的聘礼和贾母给贾敏准备的嫁妆,王夫人也都看到了。王夫人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她生来聪明,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家,更是通过这些年贾敏给贾母的礼物和自己娘家的门路将林家的财产估算了个七七八八。王夫人甚至还知道,林家所有的产业加起来,绝对不少于五百万之数。
    这在京里家资在这个数以上的家族没有几个。
    更何况,自打林家姐妹买了两座山以后,那满山的玉石玛瑙更是红了王夫人的双眼。每次看到林家姐妹,王夫人就想着如果那两座玉石玛瑙山石自己的就好了,如果立下那么多的功劳而得到朝廷册封的人是自己就好了。
    每每想到这个,王夫人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自己的儿子是个有来历的,可是这样大的功劳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儿子的,却是那两个黄毛丫头的呢?
    自打林家两个女娃子受了朝廷的册封,王夫人的心里就不知道有多么不痛快了。
    同样纠结的,还有贾母。自己的外孙女儿立了大功得了册封,她自然也跟着脸上有光。可是,这外孙女儿又如何比得过自己的亲孙子?如果这不是外孙女而是自己的孙媳妇立下的功劳,那么得了好的,还不是她的孙子和贾家?
    与王夫人不同的是,贾母一直非常遗憾。这两个孩子为什么就这么一点点大呢?如果他们年纪再大一点又做了亲,眼下进入圣上的眼、飞黄腾达的,还不是她的孙子?
    贾母在心中再一次肯定了,这两个外孙女儿也是有来历的,如果能够跟她的宝贝孙子凑成堆儿,将来自己百年以后,自己的孙子,还有这荣国府也不用愁了。贾母在心中其实是瞧不起贾琏出去做事儿的。她觉得贾琏做的事儿琐碎又无趣,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堂堂荣国府的公子哥儿去给别人打下手,实在是丢人。
    这样想着,贾母就道:“老二家的,你明天去林家一趟,务必要把林家两个丫头接过来。”
    王夫人很不舒服。可是她不敢违逆贾母的话,也只好应下了。
    邢夫人知道贾母的算计,不过她一贯是给人不怎么聪明的样子,所以,她照例就装着一副无知的样子道:“老太太,您这是……”
    “不关你的事情。”
    邢夫人心里呕得直想吐血,空中却还要客客气气地道:“老太太,媳妇儿这不是糊涂着么,才跟您请教来着。弟妹毕竟是这府里的当家太太,没有让弟妹亲自登门去接小辈儿的理呀?”
    贾母道:“既然这样,那就凤丫头去。总之,一句话,要把林家两个孩子都接过来。”
    王熙凤在边上道:“老太太,虽然说老太太有话,孙媳妇儿是义不容辞的。只是见了林大妹妹林妹妹,孙媳妇儿又该怎么说呢?林大妹妹的脾气可不小,寻常的理由可游说不了她。如果说了实话,只怕她更加不愿意来了。”
    贾母皱了皱眉头,道:“林大丫头的确不是个好脾气的,你跟她说了也无妨。反正这事儿宫里迟早是要递出话儿来的。不过,你要跟她说明白。以前她们姐妹能够在京里平安无事,那是因为她们父亲在,看在她们父亲的份儿上,没有人敢整她们。可是眼下不一样了,她们的父亲出事儿了,这京里跟盐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家也不是一家两家的。以前畏惧于林如海不敢动手也就罢了,可是眼下可不一定。你一定要跟他澄清厉害,让她们姐弟几个来我们家小住。我这个糟老婆子虽然年纪大了,也没有多大用处了。可是作为亲外祖母,护着我那可怜的女儿留在这世上仅有的一点子骨血还是办得到的。”
    贾母说得伤感,让屋里的几个人都说不出话儿来。等贾敬带着儿子儿媳妇走了以后,贾母立即就贾赦邢夫人和贾琏王熙凤这几个大房的人都赶了出去,独独留下了贾政和王夫人。
    贾政王夫人在贾母的屋子里又呆了一会儿,说了许多话。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话儿,整个宅子里基本没有人知道。不过,接下来的日子,王夫人的心情一直都不大好。
    那头,贾赦邢夫人带着儿子儿媳出了荣禧堂,登上马车准备回家的时候,贾赦将贾琏叫到跟前,对贾琏道:“跟你媳妇儿说说,这差事反正意思意思地跑一趟就是了。如果你姑姑家的几个表弟表妹都不愿意,你也不要强求。老太太,老太太的脾气有些古怪,当不得真。”
    说完,不等贾琏回话,贾赦就带着邢夫人上了马车,先回去了。
    贾琏回到自己的马车里,跟王熙凤这么一说,夫妻两个也有了主意。
    其实大房这边都很清楚,这荣国府里的规矩,真真是连最起码的一层遮羞布都快没有了。至于贾母的想法,大房的这几个也能够猜到一点。无非是想着让贾宝玉定下林家的女儿,好少奋斗个几十年。只是,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熙凤,其实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贾母的这番算计,一定会落空的。 
        
186告知
    宁国府里,惜春听说了林如海出事的消息,当下就冲出了屋子,急急忙忙跳上马车往林家去了。她跟林家姐妹两个要好,自然是担心林家的反应的。

    马车刚出了宁荣街,就看见天上烈日高悬、万里晴空。只有远远的西北的天边有一小片云。下面的人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只是自家的这位小姐一向得宠,又是个娇惯的,此刻,若是劝,只怕也劝不下来。一行人只得闷头赶路。

    惜春这样急巴巴地赶来,林家姐妹也吃了一惊。

    今天不是上学的日子呀。

    虽然吃惊,但是两姐妹还是出来将惜春给迎了进去。

    惜春一见到林家姐妹,就道:“林大姐姐、林姐姐,不好了,老太太那边传出话儿来,说是姑爹出事儿了。”

    可把林家姐妹吓了一跳。

    林招娣道:“妹妹如何知道这消息的?我们一点儿都不知道呢。”

    惜春道:“两位姐姐,你们也知道的,我们贾家跟江南的甄家关系极好,尤其是那位老太太,跟甄家的那位老太太打闺中就是知交。老太太就是从甄家那边得来的消息,说姑爹出事儿了。我也不知道真假,还请姐姐们多加小心。”

    林黛玉道:“四妹妹,老太太那边的消息具体是如何的,妹妹可知道?”

    惜春道:“嗯。今天,老太太突然派人把我父亲和我哥哥嫂子都叫了过去,突然就说起了这个。父亲回来告诉我,老太太那里得来的消息是姑爹去盐官镇视察的时候,正好遇见了在那里闹事儿的盐商。那些盐商跟姑爹原来就有些过节,双方起了冲突,然后就被大水一起给卷走了。”

    林招娣一愣,道:“被大水一起给卷走了?奇怪,以父亲一贯的性子,如果大堤有决堤的危险。父亲一定会加倍小心的,又怎么会站在那里,等着被大水卷走呢?”

    林黛玉也发觉了不对劲。姐妹两个异口同声道:“地图!”

    惜春道:“地图?什么地图?难道是盐官镇的地图?可是地图这样要紧的事物,姐姐家怎么会有?这不是不许外传的么?”

    林招娣领着惜春往云岘馆走,口中却道:“妹妹,我父亲当年中了探花之后。在翰林院里做了三年,每日里就跟翰林院的那场故纸堆打交道。不过翰林院的事情不算难,我父亲又有个习惯,就是白天看了哪些书,晚上回家就会将之默写出来。这盐官镇的地图也是。父亲曾经受命整理钱塘一带的地方志。就包括了盐官镇。这地图就是那个时候父亲记下来,回来自己绘制的。虽然可能跟原本有些差别,却也能够做个参考。”

    惜春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自己绘制地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且不说那庞大而又细致的信息量。可以说,即便是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是很难做到的。

    云岘馆里的地图的确不是那么准确,但是也绰绰有余了。

    林黛玉指着那地图道:“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这钱塘江大潮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这盐官镇,因此盐官镇的大堤也是钱塘江大堤上修建得最仔细、花费的钱粮最多的一段。工部每年还专门派人留守,就是御史台那边也专门派了盯着呢。如果这大堤上出了事儿,朝廷绝对会有消息的。”

    惜春小声道:“老太太说。圣上得了消息以后,当场昏倒了。这个算不算?”

    林招娣道:“圣上昏倒了?”跟林黛玉对视一眼,林招娣才继续道:“老太太这是哪里得来的消息?每年的钱塘江大潮本来就是天下奇观。不要说每年的八月十八的大潮,就是这寻常的观潮日,被潮水卷走的人也是有的。如果说圣上为了这么点子事情昏倒。有点说不过去呢。”

    林黛玉道:“姐姐,你是说圣上不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