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皇商-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清楚,若是再挑衅林文长的脾气,只怕就没有回头路了,前面等着她的只有一条死路。
  但要她没事人一般招待这些人,她也做不到,尤其看见苏苏就来气,就想骂人!

  ☆、第234章 叙了亲情

  大家坐在堂屋烤火,林天学泡了茶又拿了不少零嘴出来,热情地张罗招待,一边是表哥表嫂、一边是弟弟妹妹。
  从小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两个姐姐又年纪太大没有话题,如今多了弟弟妹妹,有人喊哥哥,林天学可高兴了。
  不过林天明和这位大舅并没有话说,只是和兄弟俩闲聊。
  林文长几次想和林天明说话,可林天明太冷淡,他也开不了口最后也黑着脸喝茶,谁也不理。
  当然大家也没话跟他说,林天月给大伯拜年之后就依偎着苏芳,吃着表嫂为她剥的炒栗子。
  炒栗子是林春杏初二回娘家时带回来的。
  她嫁在镇上,要吃这些零嘴方便得很,过年买了不少,不过辞年没有回来,初二一并带过来了,自然还有不少别的礼物。
  对爹娘和弟弟出手还算大方。
  只不过对嫁在村子的姐姐,礼物对比之下,就有些炫耀之意。
  林春桃身为长姐,自小干的活多、吃的苦多、受的委屈也多,在家地位比弟弟妹妹差远了。
  她对妹妹总是有意无意瞧不起自己的行为,自然很生气,但苏长贵却不要她理会,在林家,礼节上表达了他们夫妇的心意就够了。
  剩下的,需要他们时,他们会回来帮忙,不需要他们时,他们也不说什么,回家便是。
  就算岳父母更喜欢妹夫,他也无所谓,他家在村中,兄弟又多,根本就不势弱,无需去眼红别人。
  其实苏长贵这人还不错,也因此林天明当初多给一篓炭给他们,却一根细炭都没给过镇上的表妹夫。
  苏长贵与妹夫从不私下往来,林春桃去上集,他也叮嘱她不许去妹妹家,一口水都不许去讨,免得自讨没趣。
  苏长贵也是有血性的,不因自己贫穷而失了骨气。也是这点,让林天明赞赏。
  自然,这次林春杏带夫婿回来,林春桃和苏长贵就只是礼貌上的客气,吃了晚饭立刻就回家去了。
  第二天林春杏喜滋滋地带夫婿去拜见当了大官的叔叔,苏长贵却领着林春桃去自己老外婆家走亲戚去了。
  他们其实初二上午就先到了林天明家,先送了礼物拜见给姑姑,再拜见了小叔和婶娘。
  虽然以前没这么做过,可是年前林天明给了炭,他们正月初二立刻来拜年,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小叔一家住在这里?
  之后他们才回家拿了另一份礼物回娘家。这时候林天明已经陪苏芳回娘家去了,并不知道这边的事。
  可笑的是,林汪氏不敢再抱怨一些不高兴的事情,以免惹林文长不高兴,毕竟大过年的。而林文长又因兄弟风光回来,话题自然只围着这件事转,也忘了说林天明如何。
  因此,林春杏夫妇根本不知道林天明赚钱的事,所有殷勤都只对自家小叔和婶婶,对姑姑都是冷淡客气的。
  而他们的态度,自然也让林文胜不喜,只是不明说罢了。
  反而苏长贵这个朴实汉子更得林文胜喜欢,林春桃当年已经有几岁了,林文胜对这个侄女有印象,因此态度也更像长辈。
  自然也让林周氏送了一些首饰给这个侄女,算是叙了亲情。
  这态度上的不同,第二天才盛装前来的林春杏自然什么也没捞到,就吃了一顿饭。
  而林文长这边也不知情,只是看着侄子侄女能来老宅呆着,心里就很高兴。
  只不过就这么坐了半个时辰,林天明就站起了身。
  “大舅,我们先回去了,还有事儿。”林天明拱了拱手要走,苏芳也连忙起身福了福。他们一动,小兄妹自然也赶紧起身。
  “大过年的能有什么事儿?吃饭也还早着!”林文长见了不由拉下脸,语气很不高兴地埋怨。
  “我是还要去河边看看能不能捞到鱼,要先把他们送回去,村里路上泥泞难走,天华也罢了,月儿没法走,我是赶驴车过来的。”
  “怎么今天就要去捞鱼!这河里还结着冰呢!”林文长黑着脸,觉得林天明是找理由要走。
  这外甥成亲以来,一直没能待他一餐饭,想要和好的人心里其实还是想留饭。
  “小舅娘有身子,天天吃腊肉、羊肉、鸡肉早就说腻了,这不是一直下雪呢,总算晴了两天,若是能破冰捞到鱼,也能喝碗新鲜鱼汤。”
  “虽说小舅早就要破冰捞鱼,但他毕竟离开枫叶村二十年了,如今身份又尊贵,哪能让他一个人去呢,我跟着也有个帮手。”
  林天明耐心解释,虽然脸上仍是没有笑容,但在态度上,林文长感觉到了,外甥态度在缓和,不然直接扭头走了。
  “那好吧,天学你也去,不指望你帮忙,和天华抬个筐也行。”林文长这才同意,又让儿子也去。
  兄弟带了媳妇回来,可那媳妇出身高贵,根本不愿意进他们简陋的老宅,他也招待不了什么,捞鱼这事,让天学去搭把手,也是一翻心意。
  林天学一听可以出去玩自然很乐意,直接就说道:“那我去了,中午就在那边吃饭,省得跑来跑去麻烦。”
  他还嫌麻烦?明明就是不想回来,冷冷清清多不好玩。
  林文长瞪了儿子一眼,到底没说什么了。
  林天华拉着妹妹又给大伯行了礼,这才出发。自然,他有意忽略了大伯母,反正大伯母也不待见他们,就装忘记好了。
  苏芳将林天月抱出院子放到栓在外面的驴车上,正要上车,林天月却突然道:“哎呀,我还想吃栗子!”
  林天学一听连忙道:“我去帮你拿。”
  “堂哥,拿袋子装好不好?刚才我就想装,可是又觉得害羞,你帮我装,不要说是我要吃的!”
  林天月两眼一亮,立刻摘下身上背着的小背袋,里面还有她的压岁钱和包着的片糖,却嘀嘀咕咕怂恿林天学,将他当挡箭牌。
  却不知她的行为不过是掩耳盗铃,笑坏旁人。
  林天学忍笑答应下来,拿了袋子就转回去,很快就装了满满一袋子出来。
  回去之后,先把林天月送到东屋,哄她去陪陪娘亲,苏芳就偷偷跟着林天明跑去捞鱼。哥俩也带了破冰工具和小网、背篓等物。

  ☆、第235章 两年之约

  
  知道他们要去捞鱼,林文胜和两个护卫立刻跟上了。大家还在商量若再过两天等雪薄一些,就进山打猎去呢。
  捞鱼也有意思。
  上一回捞鱼时已经开始下雪了,这一下几天没停过,好在年后就渐渐晴起来了,总算有个盼头,大家都在做着准备。
  这天上午靠近村子西边的河岸,一片热闹,中午时果然捞回了不少鱼。
  虽然冬天寒冷、河面结冰,但只要凿开冰层,里面的水温并不如外面冷,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不过这里毕竟不是北方,大家并不会鲁莽地走上冰层,而是顺着河岸向河中凿冰、拿火融冰,化开一大片如水潭子大小,这才小心下网。
  用的小网操作起来很容易,竟比年前下雪当天网的还多,大家都很高兴。
  林天学和林天华兴冲冲地送鱼回去,再跑回来一趟,也不管鞋子是不是弄脏了。
  这天中午,苏芳又开始下厨,主要是做鱼,一道清蒸、一道红烧、一个鱼片火锅、一个清炖出乳白色浓汤。
  光鱼就做了四道菜摆上桌,好在她挑的都是筷子长的鱼,不然吃不完就浪费了。而鱼片火锅则是一条大鱼分成两锅摆桌。
  小鱼也全部剖出来抹了盐就串起来挂在晾衣竿上,等着风干一些,再裹面粉油炸。
  光是听她说吃法,吃货们就直咂嘴了。
  虽然除了鱼片火锅,其它都不是什么稀奇吃法,但不知为何,听苏芳形容,就觉得特别好吃。
  而鱼片火锅里除了豆芽,还放了胡椒粉,又香又辣,而且驱寒。
  红烧鱼则放的是干辣椒丝,以及据说是苏芳种在西屋里的一小盆香菜和小葱。
  苏芳搬出来的确实是装土的端盆,又解释屋里暖和一点能种下来,大家也就没有怀疑了。
  不过因苏芳打开了西屋书房的门,大家也看到了那些大缸、小罐装的作料,都愕然不已。
  林天明这才解释是去年上山寻了一些山里的野果、野菜和家里的盐、面粉什么的做出来的香料,卖给酒楼还算赚钱。
  林文胜一听这才恍然,难怪在村子里建着这么大座院子,就那么一点儿地,光靠打猎却过得那么悠闲。
  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意。
  林文胜心思立刻转开了。
  下午林文胜就喊了林天明一起去东厢,和林大娘一起说去京城的事。
  “原本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既然天明也做生意,那就是不甘于农家生活,想要出人头地,既是如此,我就敞开来说了。”
  林文胜是个武人,习惯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里只有他们姐弟和外甥,也不需要说客气话。
  林大娘听了不禁担忧地看向林天明,林天明表情到是很淡定,等着林文胜说下文。
  “我们这次去京城,虽然风光,实则前路难测,我一个战场上拼军功拼出来的武官,在京城无亲无故,也不知官场是否顺利。”
  “我身边其实缺可信能干的人。”林文胜说到这里看向林天明,认真地问道,“天明,你愿意随小舅去京城闯闯吗?”
  “不愿意。”林天明很自然就回答了,表情不变。
  “……”林文胜诧异地看着他,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正常不应该是欢喜、紧张、害怕、向往吗?
  “弟弟,你的官是朝廷封的,你本份做官不瞎站队便是,不必担心京城里水多深,三五年里自然就把脚跟站稳了。”
  “天明在山里野惯了,性子又冷,最不喜欢的就是与人打交道,去了京城会过不惯,我们母子也习惯了枫叶村的生活。”
  林大娘连忙开口,一脸无奈地解释。却也是婉拒,没有通融余地。
  “姐,你们去京城的好处绝对比呆在枫叶村要多。”林文胜没想到姐姐都这么说,不由急了,连忙劝了起来。
  “我早就有意要接你一起走,去京城里过些好日子,我媳妇也是同意的,还主动跟我说起呢,把你们都接去,一家人在一起也热闹。”
  “天华和月儿也多些家人,会更快乐。天学也不必窝在村子里无所事事。你们喜欢做生意,也可以在京城里开家铺子,咱们一家人都在一块儿。”
  “天华和月儿在边关也照样长这么大了,去到京城更繁华,只希望他们不被京城里的坏习惯诱惑,能好好的长大,做一个优秀的人。”
  林天明却无波无澜地说道。
  “天明你是觉得跟着小舅,会低人一等,不想为我办事?这个无妨,刚才我说了你们可以开家铺子营生,铺子我来买。”
  林文胜见林天明毫不动心,突然想到一个念头,以为林天明是不愿意为人管事,连忙改口。
  “铺子,我们总有一天会开到京城去的,但不是现在。”林天明却淡然说道,“年前我们就在县城盘了一家铺子,过了年就去开起来。”
  “芳儿做菜有心得,一直在琢磨好吃的菜,都是准备放到酒楼里去卖的。若是生意好,我们明年打算再开一家。”
  “等生意都稳定下来,总会去京城开酒楼的,但在那之前,我们需要做出名气,而不是悄悄开张,坐等生意上门。”
  “这就需要不断积累,不宜冒进。小舅去了京城也可以留意一下,京城里的环境,京城人喜欢吃什么,可以写信回来告知。”
  林天明见林文胜沮丧,态度也缓和下来,不拒绝得那么直接。
  “那我们一年为期如何?明年过年,不管你们有没有准备到京城开酒楼,都带你娘一起到京城来,和我们一起过年。”
  林文胜又充满希望地开口,各退一步,还是能有个好结局。
  “两年吧,我并不想太快去京城,那里毕竟是天子脚下,我一个山野粗汉,在有一定实力之前,并不想去那里被人小看。”
  林天明却突然目光冷然地说道。
  “行,就两年,等我去了京城也会给你们留意生意上的事儿。”林文胜见他表情变了,只好妥协,心里却犯起嘀咕。
  这事就算初步口头谈妥,两年之约也不会太久。
  大家闲聊了几句,林文胜就让林天明离开,他陪姐姐再说说话。这年过了,离开的日子就近了。
  

  ☆、第236章 父老乡亲

 
  说起分离,林大娘先就红了眼眶。
  姐弟二十年无音讯,早已习惯了各自世界,突然重逢又要匆匆离开,这心情就如翻山越岭似的,难以承受这份辛苦。
  林天明离开东厢就回了西屋,直接倒在床上望着帐顶发呆。
  苏芳带着林天月正窝在座榻上用她自制的炭笔在竹纸上画画,看见林天明浑身散发着冷洌气息,不禁疑惑。
  不是跟小舅说话去了吗?难道小舅说什么让他不开心了?
  但林天月在这里,她什么也没有问,不过在教林天月画小娃娃之后,就让她自己伏在小几上画。
  苏芳悄悄起身绕过屏风来到床边坐下,林天明这才转动目光看向她,扯了扯嘴角,却是什么也没说。
  “不开心?”苏芳见他连说话都没心情,只好伏在他胸前,语气温柔地看着他,“把鞋脱了好好睡一觉?”
  “以后再睡吧,没你陪着也睡不着。”林天明却突然坐起身,将手搭在苏芳肩头,将她的头搂向自己,亲了一口。
  一屏之隔小姑娘在屋里,他们也不好做什么,也不好说什么,但两人向来默契,就是这几句话已明白对方心情。
  苏芳笑了笑,突然提议:“外面出太阳了,不如你去找弟弟们练武?顺便调教调教他们,让他们也知道生活并不是吃了玩、玩了吃的。”
  苏芳这么提议完全是坏心眼儿,但林天明却听出了她的用意,不由勾唇一笑,手指就在她的脸颊上捏了一把。
  “你呀!不过这主意还真不错,我光听着心情就大好了。”松开手指时,林天明已起身大步走了出去,舒畅的笑声令屋里也变得光明起来。
  苏芳摇头一笑,也就不管了。他开心就好,至于那对可怜兄弟,就自求多福吧。
  正月十二是个不错的日子。
  年过得差不多了,天一直晴着,路面也渐渐干净起来了。初八时管家林发就亲自带队送吃食过来,对这边的情况也做一个了然。
  林文胜想了想,就安排他做宴客准备,安排妥当后,就领着林天明和林天华拿了些礼物去了老村长家、村长家、六位耆老家以及苏正清家,还有苏长贵家。
  毕竟苏正清是林天明的岳父,而苏长贵却是侄女婿,家中有长辈在,也该去正式拜访一下。
  别人家里也就不特别去了,然后当天,王村长就敲锣沿村通知,正月十二,林文胜在老宅摆宴,宴请全村父老乡亲。
  林文胜年前就回来了,但在村里只走动过几回,并没有挨家挨户去联络感情,毕竟他走了二十年,二十年前也没有特别相好的人家。
  二十年前,他才十八岁。也就比如今的林天学略大半岁。如今的林天学又能在村里有多少人情人脉?
  二十年前的林文胜也一样。
  但宴请全村父老乡亲,则是他的谦和、仁义,当官了、发达了,没有忘本。
  于是到了正月十二这天,大家一看天气比前两日更好,连北风都转东南风了,不觉心喜,都在议论说林文胜将来一定更发达。
  一大早,苏正河赶了马车回来了,林文胜交代管家亲自下贴子请的,让苏正河回来掌厨,当然不是让他一个人忙,有安排丫环、小厮们打下手干活。
  护卫们并没有回来,桌凳是由林天明领着林天学、林天华还有四个护卫摆出来的。
  村里摆宴都是自家的桌凳加上满村借来的桌凳一起,但摆的都是流水席,有个二、三十桌就够了。
  可是林文胜摆席却是一次就摆上的流水席,根本不分批次。
  而这些桌凳,包括碗、盘、筷子、杯子等一应宴客之物,都是统一从镇上运过来的,县丞大人亲自安排,护卫运送。
  当然,这天县丞大人也带了家眷进了村。不但县丞大人来了,县令大人都带了夫人、主簿、捕头等随从赶来了。
  而且大家都穿着新年便服,没有拿出官架子排场,进了村打听到苏家老宅的位置,自己过来找林文胜行礼的。
  没办法,一县之令虽是父母官、文职,可也只有从六品,县丞也是七从品,算高的了。而林文胜却是正五品。
  没让他们下跪叩拜算随和的。
  林文胜回乡之事自然都知道了,只不过林文胜经过县城时,就让县令领着乡绅们请吃了一顿,明言他回乡省亲,又值过年,既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也想和家人多聚聚。
  这才没人敢进村来打扰林文胜的清净。直到林文胜正月十二要宴请乡亲的消息从县丞那儿传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