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县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的情景没有一丝联系,最后只好推脱自己还没学过诗词呢,不会。
    毕竟她年纪小,旁人也相信了她的话,任她在一旁围观打酱油,不时还打发丫鬟收集八卦,回报老太太给她找后妈的进展。
    开先一切正常,进展也比较缓慢,不过后来,丫鬟急急忙忙地跑来小声告诉她,老太太看上了一位杨小姐,亲自让人把她送了回去。
    “这么快?”
    梓熙以为,就算今天看上哪家姑娘,按照惯例也应该等过个几日,私下里商量商量,再拜托媒人上门去。
    哪里想到老太太这样风驰电掣。
    一问清楚才知道,原来老太太起先比较喜欢李氏的远方表亲,在其余女孩子中家世清白,父亲又得力,人也端庄大方。谁知就在与老天说话时,那位李家小姐却突然跳起来一边尖叫一边脱衣服,衣服脱完之后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昏了过去。这李小姐刚晕过去,就见一条巴掌长的蜈蚣从她身上爬出来直接冲老太太爬了过去。
    老太太吓得差点晕倒,好在身边一位杨小姐胆子大,硬是当在了老太太面前,一脚踩死了那祸害,救了老太太一命。
    老太太心落了地,立刻觉得这位杨姑娘不俗起来。牵着手问了好一会儿话,最后杨姑娘说要回家换衣裳鞋子去,这才被老太太亲自命人送回去。
    梓熙听完,觉得简直比看了一出戏还精彩,不过作为‘孝顺’的孙女儿,她得立刻过去问确认老太太安危的。
    坐在她对面的杨颖儿显然已经听到了她们在说什么,脸色越来越沉。梓熙这才想起来,水粉说的那位杨姑娘,很可能是今天跟着一起来的杨颖儿的那位庶出长姐。
    这可真是够尴尬的,梓熙想来想去,没好意思说什么,赶紧领着丫鬟取看老太太了。

  ☆、第22章

老太太虽说对杨姑娘有好感,但之后也还是派人去打听了。
    听说杨冬儿乃是杨家长房庶长女,生母虽是个妾侍却很是受宠。而杨冬儿本人也颇有嫡女风范,在老家里老爷老太太面前莫有脸面。
    虽说对于这个庶出身份不太满意,可比起那日来的其他姑娘,这身份也不错了。再者,又听说这位庶长女出嫁时,杨家会给一大笔嫁妆,于是老太太的那么一点疑虑也被打消了。
    天下的女人都一样,大多以为自己能配得上天下定好的男人,成婚之后,更是以为自己的儿女要配个皇子公主才不算辱没。老太太靠着两个儿子安身立命,更加将他们当成了天上的仙童下凡。
    不过她自己再怎么想,兰耀庭也是个死了个老婆的男人。好一点的人家是不会愿意将嫡女嫁给人家做填房的,尤其还是嫁给个没能耐的男人。
    经过三年多的碰壁纠结,老太太终于面对现实了。
    既觉得杨家姑娘不错,自然要早些上门求亲把亲事定下来。
    谁知好不容易换了庚帖,算命的又说这杨家姑娘年龄大了一些生辰八字也少见,若错过了下个月的好期之后,就得等到明年才能成亲。
    老太太一想自己的儿子年纪也不小了,如今连个嫡子都没有,再耽误不得了。因此千求万求,硬是让杨家答应早些将女儿嫁过来。
    这边刚定亲,就得准备成亲事宜,李氏忙得脚不沾地。
    梓熙这边,也把古嬷嬷接进门了。
    古嬷嬷离开兰家之时,梓熙还在襁褓里。几年过去,也早已不记得她的面貌,然而对她的声音,她还是熟悉的。
    几年不见,古嬷嬷苍老了不少,一头乌黑的头发业已花白,面上皱纹横亘,双眼也不甚光彩。见到梓熙,她立刻哭了起来。
    “熙姐儿,老奴,老奴给你您请安了。”
    古嬷嬷跪趴在地上,呜呜地哭着。
    梓熙有些心酸,古嬷嬷是她母亲的人,是从小看着傅氏长大的。后来傅氏成婚,她特从京城跟着到了金鳞,最后因傅氏的死,被郡主以伺候不周为由打发了。若不是因为她伺候多年,以郡主的心思,怕是要与其他人一同殉葬的。
    离开兰家之后,古嬷嬷便回了老家,她的儿女早都成了家,也都还算孝顺,可惜儿女孝顺,女婿媳妇却不是自己身上的肉。她媳妇刚开始还知道顾个面子,后来便直接拉着脸骂她吃白食了。不仅如此,还在外头宣扬她被主家打发回来,不定是偷了什么东西还是犯了什么王法,害得她被一庄子的人指指点点。
    古嬷嬷受不过,又去县城里找了活干,然而她毕竟是后来的,常被排挤不说,加上那些人家别说比不上傅府,就是连兰家比起来,也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她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再一个傅氏的死终究成了她的心病,这几年来,古嬷嬷竟是一下子老了几十岁。
    “嬷嬷快别哭了,起来吧。来人,快给嬷嬷上座。”梓熙声音嫩嫩的,一边说着一边去扶古嬷嬷。
    胭脂也连忙凑了上去,将她扶到椅子上,梓熙这才回到自己座位上来。
    古嬷嬷擦干了眼泪,仔细看了看梓熙,很快又要哭起来,“姐儿怎么这样瘦?可是吃喝上有了亏欠?”
    真是难为她了,梓熙长的真是瘦,同龄的小姑娘这时候正是个可爱的肉团子模样,她倒好,干瘦紧巴得跟个柴禾一样,若不是皮肤白净头发乌黑,到真跟受了灾荒的流民差不多。
    古嬷嬷以为她没有亲娘,父亲又不喜欢她,因此在家里受尽了盘剥。一脸气愤地要找人理论,梓熙赶紧解释道:“我生就这样儿,吃喝一刻也断不得,偏偏就是不长肉,也没有办法。”
    古嬷嬷这才消了些气。
    梓熙一笑,问:“嬷嬷一路劳累,这会饿不饿?要不咱们先传膳?”
    “我不饿,路上吃过了,听说姐儿找我,老奴高兴……”古嬷嬷说着,又擦起了眼泪,“太太死得惨啊,姐儿,老奴这些年,这些年真是……”她说着,又想起郡主发了话,关于傅氏之死不准再提起,于是说到此处,又生生闭了嘴。
    梓熙却敛了笑,严肃道:“梓熙请嬷嬷回来,正是为着母亲的事。”
    古嬷嬷一惊,不置信地看着梓熙,她以为梓熙肯定对生母一无所知。或者至少,对她的死亡真相一无所知。贸然听她提起,自然有些惊愕。
    “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做梦。”梓熙将糊弄庄嬷嬷的那一套又搬了出来,当然,做噩梦也是事实,不过总比告诉她们自己一出生就有记忆要靠谱一些。梓熙说道:“梦里有间屋子,我就躺在床上,而后一个黑影子进来,不知道做了什么,我听见我娘在求救,许多回了,如今越来越厉害,大白天都做梦呢。”
    梓熙说到这里,幽幽道:“我想着,是不是我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或者我娘过世时……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
    听到这里,古嬷嬷嚎啕大哭:“太太不瞑目啊,姐儿,太太不瞑目啊!”
    正在此时,胭脂听到外头有人来,立刻出门去了,梓熙朝古嬷嬷笑了笑,让她暂时不要再说话。过了一会,就听到水粉来问:“小姐,老太太来传话,唐家和李家亲戚都来了,问姐儿什么时候过去见人?”
    “待会就去,跟老太太说,我跟湘姐姐陌姐姐她们一起过去。”
    水粉应了一声:“那我这就去给彩姐姐说一声。”
    等人走了之后,梓熙示意古嬷嬷继续。
    “母亲身边留下的老人不多了,死的死走的走,好容易还有个贴身丫鬟见雪,如今也成了父亲的侍妾。母亲过世那晚的事儿我也打听过,不过总是问不明白,古嬷嬷是母亲屋里的人,熙儿请您回来,让您帮我想一想那天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嬷嬷有没有记得什么特别的人和事儿?”
    古嬷嬷闻言,调整了一下情绪,认真地说:“这四年来,老奴总回想那时候的事儿。”古嬷嬷说:“说起来也真不凑巧,那日天气很不好,早上天还天晴呢,到了下午就下起了毛毛雨,到了夜里,那雨是越来越大。偏偏老太太的娘家来人了,老太太欢喜,硬是要连搭两个戏台子看戏。老太太喜欢看戏大伙儿也都知道,可是那夜雨太大,又是晚上,廊里的灯笼动不动就被封吹的烧坏了笼纸。那戏台子也是,搭好了一回居然塌了半边儿,不得了又得搭一回。外头要搭戏台子,里头要开席,老太太那边人手根本不够,便将几个院子的下人都叫了去帮忙……”
    风月阁里还留着人的。
    毕竟傅氏的屋子管的严,来了这么多客人戏班子,若是被人不小心撞了进来就不好了。
    起先说好的,奶妈要照顾襁褓里的小姐,自然不能出去。还有傅氏,傅氏心情不好,身边也没留个丫头伺候,除了她整个嬷嬷以外,其他人都被叫去帮忙了。
    古嬷嬷是太太身边的贴身嬷嬷,就算外头要借人,也借不到她头上。
    那时候太太想要和离,写了好几封信,父母和兄弟都不愿意来看她一眼,她的心情显然好不了。古嬷嬷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宽慰她。
    那天夜里,原本也是在跟太太说话的,后来外头的小丫头来禀告,说雨大得很,什么东西又把库房外面的堰渠给堵住了,水怕是要进库房。
    库房里的东西很多,若是受了潮就不好了,傅氏听了就让她去看看,找几个人把水通一通。
    古嬷嬷去看了一眼,果然什么人扔了东西,把通水渠给堵了一半,水过不去就漫了上来。
    她本想差个丫鬟取找人,谁知回来一看,连奶妈都被叫走了。留下的个丫鬟又是个三等小丫头,说话根本没人听,她只好自己出去,一边去找人同水渠,顺便把奶妈叫回来。
    谁知到了外面,她发现人家都忙着呢,奶妈也找不着。古嬷嬷一边走一边生气,要说就是老太太迁翻(矫情+做作),大半夜这么大的雨,居然为了显摆还要搭台子看戏摆宴席。
    这样走了一圈儿没有找到人人不说,还遇到了老太太娘家什么表兄弟,那几个人见了她立刻耍起了威风,仗着老太太亲戚的身份当起了主子。等她好不容易摆脱那帮无赖回来之后,就已经听到风月阁出事了。
    “那几人长的什么模样?”梓熙听了古嬷嬷的话,问。
    老太太的所谓娘家亲自梓熙也见过,老太太还曾想让她认他们做亲自呢,不过梓熙没买账,每回都将大伯和三伯抬出来挡刀。
    “贼眉鼠眼,还能是什么样儿,身边还跟着个妖里妖气的女人,在偏水井那里。”
    “偏水井?”
    偏水井那连着后门,比较偏僻,离风月阁也很远,离大厨房倒是很近,想来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梓熙脑子里转了一圈,又问:“那嬷嬷想一想,除了他们之外,还遇到什么人了?”
    “回来的时候,发现见雪丫头慌慌张张的……”
    梓熙还要问话,这时候水粉又来了,跟她一起的是老太太那边的丫鬟彩棉。
    “熙姐儿,湘姐儿和陌姐儿都过去了呢,老太太让我还问您这是要躲到什么时候?”
    梓熙对古嬷嬷点了点头,古嬷嬷立刻起身,站在了一旁。
    彩棉进来看了嬷嬷一眼,到也没说什么,只笑着对梓熙说:“姐儿猜猜,这回,是谁来了?”
    “谁来了?”梓熙笑问:“好姐姐,快告诉我吧,我可猜不着。”
    彩棉笑说:“是傅二太太,姐儿您的二舅妈到了。”
    “舅妈?”梓熙惊讶:“哎呀舅妈怎么来了,没听说要来呀。”
    “还不是你面子大,快点儿去了,老太太等着呢。”
    “好的好的,彩棉姐姐你先过去,说我马上就来,我得换件鲜亮的衣裳才成。”
    彩棉除了传话,也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四老爷成婚,这不前三天客人就进门了,有的忙呢。因此见了梓熙,她很快又走了。
    听见二舅妈来了,梓熙也高兴,再看一旁的古嬷嬷,她想了想,问:“嬷嬷想要回家么?若不嫌弃的话,也可以留下来,我这一屋子的人,乱的很,嬷嬷给庄嬷嬷搭把手管教一下也好。”
    古嬷嬷自然明白她的意思,立刻跪了下来,说道:“老奴愿意留下来,留下来伺候姐儿。”

  ☆、第23章

梓熙去了肖竹堂;果然看到二舅妈来了,正在与老太太还有李氏说话。
    梓熙蹦蹦跳跳冲了过去,“舅妈,你怎么来了?”
    “你这孩子,亲家有喜;我们怎么能不来看看。快过来绾绾;让舅妈看看你长肉了没有。”
    这位二舅妈姓周,周氏与傅家其他人一样;都叫她的小名儿绾绾。这名字是她的外祖母翌阳郡主起的,每回在京城,所有人都这样叫她。不过在金鳞不同;无论是老太太还是兰耀庭等人,都回避她这个小名;而只从她的大名儿里面挑出一个字来念,便叫她熙儿或者熙丫头。这是两家暗中较劲,梓熙也权当不晓得,听见周氏唤她,便立刻扑进了她怀里。
    “舅妈你来也不提前说一声,让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还要心理准备?这孩子鬼灵精怪的。”周氏笑盈盈地说着,在她身上摸了摸,继而嗔道:“哎哟,怎么还跟个面棍儿一样,一点儿肉都没长呢?”
    老太太闻言嗤笑:“这丫头贪得很,喂她点儿东西跟扔进无底洞了般,硬是不见一点效果。”
    “还是身子虚,再长长也就好了。”周氏说着,对梓熙道:“快去看看,你外祖父和外婆都带了好东西给。”
    李氏对梓熙说说:“可不是了,你舅妈赶了几天的路,累着了,熙儿,还不请你舅妈回去休息。”
    “舅妈去我那儿吧,等休息好了咱们再起来吃饭。”
    周氏拧了拧她的脸:“你这坏丫头,也不说让舅妈吃抱了再休息。”
    “我不是怕你吃了就睡容易长胖么?可是为你好。既然舅妈不怕长胖,那咱们就先吃饭吧。”
    众人一顿哄笑。
    从肖竹堂出来,梓熙牵着周氏边走边说话。
    周氏身量高挑细长,要稍微弯着腰才能和梓熙说话。
    “外公和外婆身体好吗?他们有没有说想绾绾呀?”
    梓熙呵呵笑着装乖。
    周氏宠溺道:“哪里不想,一天三次说起你。这不,听说你的后娘要进门了,立刻差遣我来给你撑腰,要说起来,你那几个哥哥都没有这待遇呢,知足吧。”
    “嘿嘿,那还不是因为我讨人喜欢么?”
    “是呀,咱们绾绾就是讨人喜欢。”周氏说着,又道:“不过后娘进了门,凡事就要留了心眼儿了。哎,跟你这小人儿说什么呢,得提醒一下庄嬷嬷,好在庄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儿,有分寸。”
    到了怡兰轩,周氏亲自将京里带来的东西一一给梓熙看了,分说哪些是谁给的,哪些要怎么用。归置了之后,这才让丫鬟婆子伺候着洗漱完,在梓熙的庄上歇了。
    跟着周氏来的下人们也被嬷嬷细心地安排好,劳累了一路,一来又在肖竹堂劳神说了会话,此时大家都想休息。
    梓熙在旁边陪了一会,见周氏很快睡了过去,便轻手轻脚地出门来,叫过黛墨吩咐说:“叫几个人手,去伯娘那里把我娘的屏风抬回来。”
    “可是……”黛墨有些吃不准,李氏将那扇八美双面屏风借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还回来。梓熙问的时候居然说被丫鬟不小心烧坏了个口子,没好意思跟她说,准备找人补好了再还回来。
    于是那会花宴过了一个月了,她的屏风而还在李氏屋里摆着呢。
    问一回,都说没有找着上好的工匠,…怕一般的匠人手艺不精把图面而给修坏了。
    以前兰梓湘借了东西,也总是用这种法子扣着不还回来,时间久了,便也不了了之了。
    一般小东西梓熙倒是无所谓,他们要昧下也就昧下了,然而像八美屏风这样的大件儿,尤其还是绝版东西,她是万万舍不得给人的。
    前些日子她一直在想怎么把屏风拿回来,现在二舅妈来了,正好借机行事。
    梓熙吩咐黛墨:“伯娘问起来,就说舅妈带来的人中正好有个懂陆绣的,屏风上的那点儿小破坏,能修得好。”
    黛墨闻言应了声,而后带着几个有力的妈妈往茹玉堂去了。
    李氏安置了老太太的亲戚,好容易得了闲儿正在与娘家人说话,突然见丫鬟来说怡兰轩把屏风抬回去了,她们没有拦下。李氏心下一动,问:“不是还没有修好吗?她抬回去做什么?”
    “说是傅二夫人一起来的人里,有个好手艺的工匠,能把损坏的地方修补起来。”丫鬟小声解释着:“我原想拦着的,可是人家那么说了,我们也不好拦着,就赶紧来禀告太太了。”
    李氏冷笑:“急急忙忙的,那头人一来,她这边儿就开始不将我这个伯娘看在眼里了,若不是那周氏教了她什么,谁信!”说到这里,她有些气急败坏起来:“好似我要昧下她的屏风似得,那东西是好,可我也不缺的那一样两样儿。她傅不是世家贵族么?何苦那么点儿小东西都捂得紧紧的?要旁人知道了,还以为我们一大家子人都那么可恶,合起伙儿来算计一个小奶娃子的东西呢!”
    李玲忠见姐姐气的不轻,劝她道:“姐姐你看,我当初说什么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