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后反叛男二归我养[系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依寻常闺阁女子,自幼饱读《女戒》《妇德》,自然是不会站过去的,会小心的落后男子半步,
  但袁笑歌年幼丧父,母亲性子柔弱,幼弟尚未启蒙,家中还有姨娘需要忌惮,所以她自小便当起了袁家主母,管教下人,训练府卫,开办农庄,将袁府打理得即使没有袁大人也仍然没有落败,不叫旁人轻视了去。她自认自己不比男子差,信步走到了穆长风身旁。
  袁笑歌身量比寻常女子挺拔些,气场也来得更足些,宛若最枝头的花苞,只愿在自己想开时才开。穆长风自幼习武,又历经战场厮杀,尽管他已是尽力收敛,但逼人的气场还是震人心魄。 
  这两个人走在一起,却又奇妙的很和谐。
  “…至于这醉花山庄,现在是一刘姓钱庄代管,京中人士若是郊外游玩,便会抱下来,至于具体是谁的,我也不太清楚。”在这个慕将军身旁说了几句话后,她发现其人还是很好说话的,察觉到此人可能对山庄比较感兴趣,她便多嘴了几句。
  刘姓。穆长风心里暗哼,不正巧就是他那个后娘的娘家姓么,倒是胆大,连他的东西都敢来蚕食。
  “袁小姐虽处于后宅,但对外界之事倒是耳目通明。”
  “不敢当,不过是小女家父早亡,袁家还需要我罢了。”
  家父早亡,穆长风听在了耳里,京中事情变化多,他的确有很多事情不知晓,回去倒是可以查查看。
  两人行之一处岔路,岔路上传来响动,是一位蓝色衣衫的公子。
  袁笑歌看见他的面容,目光闪了闪,惊喜道:“是你!”
  迎面二人,一位白衣佳人,一位黑衣将军,看着从小路上上来的他,这与前世的场景慢慢吻合。
  孟锦书不欲在此处与这二人纠缠,“?小生路过此地,姑娘怕是认错人了。告辞。”
  他分明错开了时间,却还是能遇到这二人,命运若要按注定的轨迹运行,他也绝不会重蹈覆辙,【念念。】他有了更重要的东西,比复仇更重要的东西。
  “还真的再遇到了……”袁笑歌轻轻喃道,殊不知穆长风耳力过人,把她的话一字不落全听了。
  看样子两人以前认识的,穆长风将目光凝聚在那蓝衣公子的背影上。
  感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孟锦书神色一凝,他会复仇,他要给孟宅的无妄之灾,他要给上辈子执迷不悟的自己,一个交代,他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复仇。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多多收藏多多评论!你的收藏就是对02最大的鼓励!你的评论就是02进步的源泉!

  ☆、山中年岁

  南山书院。
  雀鸣叽喳; 好几只麻雀从深山里的树梢飞到董念院子前的竹篱笆上停下来,用喙角理了理自己干净的羽毛; 随后对同伴叽喳一番; 又一同飞到更远的地方。
  董念刚醒便听到了鸟叫声; 叽叽喳喳得让她赖床不得,只好顶着两个黑眼圈磨磨蹭蹭的起来。
  伤好后小两就走了; 就只能她自己来做早饭;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过董念自认她也没怎么奢吧。
  摇摇头; 董念挽起头发; 在院子里生了个懒腰,清晨尚有薄雾; 山谷之中除了几声鸟雀鸣叫的回音,再无别的声音。董念轻轻深呼吸,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年岁。
  院子里和孟锦书一起中的小菜换了季便不能再种了,于是董念便试着种起了小葱,没想到小葱长的极好; 她扯了一把院子中长得老高的小葱,进了厨房清洗干净后沥干。
  如今这南山书院已经不招生了; 韦南山整日在山里不是围着书院各处走,就是窝在书阁中,搞得跟着他的人一起折腾。
  不仅如此,韦南山在今年的湖畔诗会上; 终于出题考到了后生们,弄得好几个都下水成了落汤鸡,董念思及此忍俊不禁,果真是老了老了爱折腾人了。
  韦南山的身子也越发得佝偻,让董念几乎怀疑好几年前看到的假装仙风道骨的韦南山是个假象了。
  往砂锅里下了削了皮的南瓜和几捧新米,烧着几根柴火,盖上锅盖,让时间成就一锅美味。
  董念揭开灶台上一块拱着的布,是一块白白胖胖的大团子,董念戳了戳,查看面团的醒发状况,内里呈现了蜂窝状,看样子醒发得不错。
  紧接着,她将沥干的小葱切成小碎粒,升起小火,把花椒香料放下去小火煎制,这都怪她昨天偷了懒。锅内微微冒烟后,董念看准时机将炒的干脆的香料铲起来,放在案板上用纱布盖着,从外面捡了块石头来快速敲打,最终使各种香料变成粉末融合在一起。
  香料粉和小葱末搅拌,加入磨细了的盐,再勾了一小勺白糖,此时的配料已经香气诱人了。
  董念又马不停蹄的往锅里倒油,烧热油倒入葱末之中,在油温的作用下,激发了香葱的味道,混着各种调味料,飘香四溢,额角都忙出了汗,董念那手帕擦了擦,撒了些面粉在案板上,把面团擀开,形成一个大薄饼,再用小勺将葱油均匀得铺到面皮上。
  待油温稍冷后,将大面饼从边缘卷起,形成卷装长条,油放得有点多的董念,此时正手忙脚乱得继续往案板上撒着面粉。
  将这一长条切成大小相同的小短条,捏紧两端,从侧面将其压扁,最后用擀面杖轻柔得擀开,一张葱油饼便大功告成。
  最后只需下锅少量油煎就好。
  董念一个人既要看着火候又要翻着锅里,小心翼翼得烙着葱油饼,随着铁锅导热,生面饼发出滋滋滋的声响,阳光驱散了薄雾,跃进小小的厨房之中,鲜活的早晨便从这里开始了。
  “哎呀,差点儿忘了南瓜粥了!”董念连忙拿帕子隔着拿起锅盖看,南瓜粥已经稍稍有点浓稠了,不过也正好,这样一锅南瓜粥想必甘甜软糯。
  她将砂锅端到一旁等它慢慢冷却,又将已经煎的金黄酥脆的葱油饼盛进盘子之中。
  早餐已经做好,她自己吃了一些,剩下很多装在饭盒中,提到韦南山那里去。
  要知道韦南山那里,除了他还有其他两三个照顾他的人,有时是两个寡言的大汉,有时是小两和其他人,看样子似乎是轮着来的。
  而董念自从上次亲眼见到韦南山身边的一个大汉脚踩竹腰,两三步腾空踏起,并且成功捉住刚刚飞过的两只肥鸽时,董念就觉得韦南山肯定不是普通人。
  今天在韦南山处的是她眼熟了的两个大汉,董念问起韦南山这两人如何称呼时,韦南山神情却似乎有些抗拒,反而是两个看起来就沉默寡言的大汉子自己开口,“叫我韦一,他叫韦二。”
  董念笑哭,韦一唯一,她可不想喊出口,“一兄,二兄早啊。”
  她笑眯眯得跟守在门口跟门神似的两个人打招呼,“今日我做了葱油饼和南瓜粥,一起进来吃吧。”
  董念在山中的住处都是韦南山提供的,如今孟锦书进了京城,而这收留之恩,教导之情,董念就想着用一日三餐来慢慢偿还。
  以往韦南山和他的人同席而坐,总是让董念这个外人看来,他们之间仿佛曾经极为亲密,而今因为种种事情变得疏离,董念今日站在旁边看,这三个人的气氛却与以往有些许不同。
  韦南山吃得极慢,一兄二兄更慢,跟座石雕似的了。
  “咳咳。待会儿这些冷了可就不好吃了啊。”
  韦南山清了清嗓子,“丫头说得对,年轻人吃得跟个鹌鹑似的像什么话,吃快点那。”
  此话像是打开了一兄二兄什么开关似的,仰头几口就开始喝粥,手头还不忘拿一个饼,狼吞虎咽起来,昨晚休息了一夜,今晨才和兄弟交了班,早饭都还没吃,此时葱香四溢的饼摆在面前,傻子才想吃得慢。
  韦南山被岁月染白了的眉须跟着他的情绪挑了挑。“唉——”兴趣缺缺得放下了碗筷。
  一兄二兄又仿佛是被关上了开关,不敢再动筷子,动作渐渐慢下来,最后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
  这三人今天搞啥呢???董念走过:“不吃了?”
  “那我收下去了?”
  “嚓”二兄动了一下筷子。
  获得韦南山淡淡一撇,“丫头你让他俩去收拾。”
  此话闭,一兄二兄便端起吃食嗖得一声消失在了厅堂。
  “山长,这是怎么了?”董念哭笑不得,她不是个会拐弯的人,便直接问了韦南山。
  韦南山支走那两人也不全是一大早闲着没事儿找点儿乐子,而是看见他们是真的有点烦。
  他捻了捻胡须,答非所问:“丫头你可觉得这山中岁月乏味??”
  “您老怎么这么问?这个嘛……山中气候不错,风景也很好,伙食也还不错,我乏味了还可以出去找小夏啊,秦时月啊还有别人玩啊。”
  韦南山始终捻着白须最末尾,神色有些许犹豫,董念表示理解的笑笑:“您老想说什么直说就是。”
  “我需回京见一故人,想问丫头你如何打算的。”
  “若是跟我一起的话,你顺便可以去看看孟锦书,听说他现在在清明书院当夫子,倒是挺出息。”
  这事她知道,毕竟书里这样写的,孟锦书就是通过在清明书院当夫子接近袁笑歌的亲弟弟。
  心里泛起一点淡淡的苦涩,被她压了下去,“嘻,我就知道您老肯定不是普通人,原来是京城的权贵。这些年我的粗茶淡饭您可吃得惯啊?”
  “哈哈你这丫头,就贫!”
  董念嘻嘻一笑,一脸正经的思考了一会儿,心中已有了打算:“我还是不想进京,倒是想去江南一带游玩一番。”
  “丫头你一女子要独自去这么远?”韦南山此时手上动作停在,抖了抖拐杖,言语间不信。
  “山长,我又不是寻常女子,我能做饭会洗衣,有手有脚,不过是长途旅游罢了。”
  “是,你的确不是寻常女子。”
  董念搀扶着韦南山去了他今日要去的银杏书阁,便会了自己的小院,没想到进了厨房后发现方才的碗筷都被洗的干干净净的了,看不出来啊,一兄二兄挺全能。
  董念想去江南的这个打算不是一天两天了,准确的说,在董念原本的世界里,她就一直很想去江南一带旅游,现在回想仿佛都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系统系统,呼叫系统。看看孟锦书。】
  【好的,孟锦书现在的幸福度为70。】
  隔一段时间,又升了一点儿,董念心里又有点酸涩,这大概是儿大留不住的心理吧,即使没有她的存在,孟锦书的幸福也在慢慢上升,大抵在京中遇到了他真正心悦之人吧。
  虽然目前她所知道的信息都显示孟锦书所走的路和前世一样,但不管最后孟锦书是重蹈覆辙还是获得幸福,那时,她要么被世界排斥烧死,要么脱离这个世界回去,反正都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剩下的一些时间,不如去各地旅游,正好也去这里的江南看看,好歹圆了一个心愿。
  她心里边说也边想开了,柜子里这些年积攒的衣裙琳琅满目,还有一些首饰。
  她略一思索,还是不要张扬好些,孟锦书又不在,万一遇到抢劫的怎么办。
  你看,好没道理,每次总是下意识想到孟锦书,她都未曾发觉,原来她的生活已经寸步都是孟锦书的影子了。
  手上的小灯笼是有一年孟锦书亲手做的,带走又不好带,扔又舍不得,唉……董念苦恼的暂时将小灯笼放在一旁。
  这只手镯也是他送的,说是在街上闲逛时,看到觉得很适合她随手就买了,很老实巴交的说没花多少钱,董念此时仔细看了看这只玉手镯的做工,她不懂玉,也不懂成色,也便信了孟锦书的话,董念将镯子戴上,玉石凉得她一个激灵,但很快就沾惹体温,变得温润起来。
  她边收拾边盘点,找出来几个银的发簪,揣怀里到准备到山下当铺去当掉。
  手上交换得来现金后,董念突然想起,又返回去把手伸进木柜台,“老板,你可帮我看看这只玉镯多少钱?”
  “恩?恩……让老夫看看……嘶——咳咳,小姐你这玉镯恐怕不便宜,早些年听闻琵琶阁在湖里挖起来一块玉石,打了几个镯子,还做了一套头面,那套头面后来被高家娘子高家买下,戴着进了京城。同一批的这些镯子价格也是只高不下啊,嘶——小姐你是要当这个吗?让老夫算算…减去年份磨损……”
  董念连忙把手拿回来,“不当不当,告辞了!”
  “念念我哪里来这么多钱呢,这只镯子价格不高但胜在精美。”孟锦书当日喝着茶,说得轻松。
  董念转了转和手腕几乎契合的玉镯。 
  你看你,明明打定主意不见面,却忍不住在犄角旮旯拼命挖掘一切和他有关的事情。

  ☆、去江南吧

  董念带着典当好的银两; 装了几件麻布衣裳,背了个小包袱; 准备一路南下。
  拜别韦南山时; 老头子非让一兄二兄跟着。
  董念磨破了嘴皮子都没推脱掉; 只能让一兄二兄跟着。
  暮春入夏时,禹州城便到了多雨的季节; 董念买了辆马车; 韦一韦二挣着来牵缰绳,适逢阴云聚集,董念就往马车之内躲了一躲。
  马车滚动起来董念差点儿没坐稳; 扒着栏杆刚刚坐稳; 就听到马车头两个人在小声谈话,谈一会儿又笑一会儿; 大抵是怕吵到董念了,所以都把音量控制得刚好。
  董念在他人时不时的交谈中渐渐犯困,忽而天面一道闪电,继而雷鸣轰轰,哗啦的雨幕肉眼可见得往这边逼近; 二兄连忙掀开车帘进来,“董姑娘坐好嘞; 我大哥要快马加鞭了!”
  “驾!驾!”两匹枣红色的马快步跑起来,豆大的雨点打在马的前额上噗噗噗的,两匹骏马眼都没眨,在一兄的驾驭下一心向前跑着。
  在一片雨势迅猛中; 三人快马终于进了禹州城旁边的一座小镇,在一片较大的屋檐下停下马车。
  此时布制的车帘已经像是被水浸泡过一半湿哒哒的了,一兄更甚,二兄无情的嘲笑起来,导致一兄的脸更黑了。
  董念好不容易憋住笑,一边擦眼角笑出来的泪珠,一边从包里找出一块绣帕,“一兄,拿去擦擦脸吧。”
  “多谢董姑娘。”
  一兄擦着下巴胡茬上的水滴,看着天边的颜色,“天边亮,说不定一会儿就晴了。”
  “那我去找家客栈?”二兄随手拿起旁边人家挂在墙上的斗笠,又在一兄和董念的双重凝视下,缓缓挂了回去。
  董念:“我看还是等雨停了再去吧。”
  这话还没说多久,便听到雨声渐渐变小,小镇上空的乌云渐渐散去,大雨变成了小雨点儿,最后随风飘成雨雾,最终散去。
  “你们看,这不就停了吗。”董念拍了拍沾上雨渍的衣袖,看着被雨洗刷的反光的青石板路,开心的说到。
  “那成,我们去找客栈。”二兄主动去牵缰绳,缰绳上的水还没干,二兄一抓上去便弄得满手都是,不在意的牵着马儿走在前面。
  董念和一兄则坐在车里,方才镇上躲雨的商贩此时又陆陆续续摆摊出来,董念撤下已经湿透的车帘,往车头坐了坐。
  她想到一兄二兄两个人一离开了韦南山旁边还变得话多起来,董念坐在马车头,忍不住问:“怎么一兄二兄在韦山长旁边就很寡言了啊?”
  一兄:“唉,董姑娘你有所不知。”
  二兄:“我们小时候是被老头子打着长大的。”
  “看山长并不是一个严厉之人呀。”董念轻笑,至少她认识韦南山以来,看到的都是一个老顽童的模样。
  “那是姑娘你没见过他年轻时。”
  “老头子年轻时出了名的古板,训练的我们这批人。”
  “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造次的。”
  “就是就是。”
  二兄附和道,抓着缰绳慢慢停下,“前面有家同福客栈,我赶马过去了啊。”
  董念下了马车,进到里面发现一兄和二兄已经帮她也付了房费,三人一人一间,倒是把客栈里天、地、人,三间上房全给占了,不过这两个从京城出来的人出手阔绰,客栈老板一点儿怨言都没。
  第二日,董念起床梳洗好下楼,本想自己先点好三个人的量,结果一兄二兄已经快要吃完早饭了,啊,也是,他们俩应该是习武之人,早起也很正常。
  “一兄,二兄,早上好啊。”
  二兄:“董姑娘早啊!今天我们也继续赶路吗?”
  董念坐下来,立刻有小二端上来一碗清粥,和一碟咸菜。
  董念心中已有打算,只是……
  “我觉得,接下来的路,一兄二兄就不用护送我了。”
  一兄:“啊?为何?”他几口喝完了第三碗粥,韦南山派他俩出来,要是董念有个好歹,回去后可能免不了责罚。
  “你们想啊,一路都有你们护送的话,到了江南,那你们还回不回去啊?”
  这家客栈的咸菜味道真不错,董念又夹了一筷子,“再说了,韦山长身边若是没有你们这两个武功高绝的人才,肯定会觉得很多不方便的。”
  二兄起来拍着胸脯,“那是!”
  “还有啊,你们回去后就说我觉得这个南方的小镇也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