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农家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孩子就是喜欢被人注意,大郎见到宁氏的心思全转到自己心上,立刻欢喜的点点头。
  李多浑家聂氏看看大郎又看看安木,眼中闪过一丝惋惜和心疼。旋即笑吟吟地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柳笛来,嗫着唇吹了几声又塞到大郎手中。
  大郎高兴的接过柳笛就往地上蹦,挽了铭哥的手,又一处吹笛子去了。
  宁氏见到铭哥哄着大郎玩的高兴,便拉着安木的手往伙房走,一边走一边问安木,“大姐喜欢吃韭菜馅的还是豆腐馅的?”
  “儿要吃荠菜!一年也就是吃这一回,再吃要等到明年呢。”安木笑嘻嘻的回答,前世一到春天超市里便会卖荠菜,贵得简直不敢想像,所以一听到宁氏问,不加思索的说要吃荠菜。
  “我的儿,那是我们吃的东西!大母怎舍得让你吃野菜……”宁氏听到安木的话后不以为然的哈哈大笑,在净盆里净了手,接替了吕氏剁肉的工作。
  角子馅共分了两盆,一份猪油多些里面准备放荠菜,另一份猪油少肥肉多准备放韭菜。锁嫂和聂氏和的面也是分成两样,锁嫂盆里是高梁面里面只掺了两把白面,聂氏盆里全是白面。安木的目光一直紧盯着荠菜不放,想着要用什么办法能将荠菜吃到嘴里。前世因为太贵吃不起,好不容易到这里了,却因为这东西是穷人吃的,自己却又不能吃了,难道自己两世都和荠菜无缘?
  聂氏看到安木站着发呆,便笑着劝她出去玩,“大姐去外面和大郎玩去吧,伙房里乱糟糟的哪里是你能呆的?那些家伙若是知道大姐帮他们洗了菜,不知该有多感恩呢。”
  锁嫂紧跟着附和,“可不是,十里八乡的,谁见过盖房子还请人吃角子的?不都是骨头熬汤吃几口烙饼就算了!这么好的肉尽给那几个没能耐的小子吃了,我都怕他们折了寿去。”
  几人好说歹说的终于将安木劝了出去。
  安木到院外没多久,便闻到伙房里飘出骨头汤的香味。
  一会便看到吕氏走出伙房将盛满骨头汤的罐子里用绳子吊到井下冰着,等到冰凉之后从井中取出,再将凝结在一起肉冻挖出来,做成肉馅,里面再放入猪油和调味料,准备用来包肉馅蒸饼。
  肉馅蒸饼更近似于后世的小笼包,擀上薄薄的一层皮将方才的肉馅放入,灵巧些的主妇能将蒸饼皮给捏成一朵花的形状,等到在蒸笼里蒸好之后,上面便犹如盛开了一朵娇艳的牡丹。
  吃的时候,用筷子将蒸饼轻轻夹起沾一下酱油和醋,用嘴咬开一条小缝,然后慢慢的吸咂肉汁。吸的时候,是必须‘叭叭叭’出声的,否则的话便会视为你对做饭之人的不尊重。等到肉汁吃完,便只剩下一张皮,再将皮大口的吃掉。
  几个女人因为安家在守孝的原因,又特意蒸了素脑子蒸饼。素脑子便是指的豆腐,打碎成腐糜状,加入花椒、酱油、酒、葱、姜。由于宋朝的豆腐非常细嫩,更接近脑髓状,像后世的“日本豆腐”。
  所以,做素脑子蒸饼时,味道更加鲜嫩。
  等到角子在锅里翻滚,另一个灶上的肉馅蒸饼传出香味时,安木和大郎铭哥三人的口水滴哒滴哒地往下流……
  好不容易听到吕氏说开饭的声音,大郎和铭哥嗷嗷叫着冲到了伙房,找准了目标就往饼筐那里扑去。
  “去将手脸洗干净!”吕氏哭笑不得地将俩小的黑爪子拍开,命令他们去门边的水盆里净手净面。
  将蒸饼里的白面饼和白面角子盛出放进一个大盘子中,又在旁边放上了醋、蒜的小沾碟和两碗骨头汤,仔细的放在了一个食盒中,便招呼安木和大郎回正院去吃饭。
  “铭哥也一起来吃吧!”安木看到吕氏没有喊铭哥,又见到锅里的白面角子全部都捞了上来,便知道今天的饭菜又如同往常那般分成了两份。
  吕氏看到儿子居然对安木的话跃跃欲试,一点一点的往这里蹭,勃然大怒:“他哪里就有吃白面的命?有高梁面吃就不错了,大姐你莫看他可怜就心软,一会我塞他几个高梁肉饼就行了……铭哥?嗯?……”嗯了一声后,杀气腾腾地瞪着儿子,吓得铭哥往后退了两步,小手使劲的拧着衣襟,眼泪一滴一滴的往下掉落。
  宁氏和聂氏听到吕氏在骂铭哥,就跟没听到似的,转过身往另一个饼筐里放高粱面蒸饼。
  安木见状便挡在铭哥的前面,讨好似的冲着吕氏笑,“婶婶,这么多儿和大郎也吃不完,扔了怪可惜的,不如就让铭哥来替我们吃些吧。”吕氏这才勉强同意。
  进了正院后,将角子和蒸饼摆好,安木怕吕氏在这里铭哥不敢吃东西,便说要自己吃。
  等吕氏一走,屋子里立刻就快活了许多。
  铭哥怪叫了声站了起来,夹了一个角子放到大郎面前的小碟中,仔细的用筷子弄碎,一点一点的挑起喂给大郎吃。
  好不容易等大郎将一个角子吃完,铭哥便迅速夹个角子往嘴里塞,呜呜惨叫了声,捂着嘴在地上乱蹦乱跳……
  大郎大为稀奇,还以为这是一个吃角子的新方式,连忙跳下椅子学着铭哥的样子捂嘴乱跳。
  安木忍俊不禁,差点将嘴里的角子给喷了出去,急忙捂住嘴。
  屋里,一顿角子吃得欢声雷动,大笑不止。屋外,躲在窗下的吕氏揩了揩眼角的泪水……

  ☆、第38章抄写

  他们在这里吃得欢快,外面那些盖房子的人更是异常开心。乡下人吃的多,所以从不敢放开肚皮吃。今天每人一碗高梁面角子,五个肉馅蒸饼,再加上一碗飘着油花的骨头汤,怎不令人羡慕呢?何老三和几个儿子更是喜气洋洋,端着碗手拿着蒸饼,特意选了人多的地方,稀里哗啦的往嘴里塞。
  馋得身后的人直流口水……
  “看到没有?何老三不是偷了安家吗?咋安家还肯雇他?还给这么好的吃食?”一个妇人倒抽了一口气后不解的问道。
  她旁边站着李户长的邻居沈大娘子,手里拿了个鞋底在纳,闻言之后从鼻子里‘嗤’了一声,却并不接话。
  另一个妇人却忍不住了,神神秘秘的说道:“哪呀,你却不知。我听了别人讲,何老三根本就没有偷安举人家……”
  “你这消息哪来的?真吗?”几个妇人精神一振,立刻觉得不馋了也不饿了,往这个妇人身边挤去,要听小道消息。
  “这事啊,还是我娘家兄弟浑家的弟媳妇她的一个表亲那里传过来的。说偷安家的另有其人……”那妇人神神秘秘的将声音压低。
  “那是谁偷的?”几个妇人顿时来了精神,异口同声的问道。
  说话的那妇人眼睛往李户长家的方向瞟了一眼,捅了捅低头纳鞋的沈大娘子,“?浚?闼邓颠拢?獍簿偃思业降资撬?档陌。俊?p>  沈大娘子抬起头,冷笑了数声,“你捅我做甚?我怎会知道是谁偷的?官府说是何老三偷的,那就是何老三……”
  那妇人脸上讪讪的,“我这,我这不是问问你吗?你哪来这么大的气性?”
  沈大娘子将她仔细打量几眼,言道:“嘴巴恁大,小心祸出口出!”说完之后将线绳往鞋上一缠,甩手就往自己家方向走去。
  “这?……”那妇人立刻闹了一个没趣,嘀咕了几句也不敢再往下说了。其他的几个妇人见问不到什么小道消息了,便散开各自回家。
  沈大娘子到家后,看到丈夫正坐在院中编竹篓,便走过去挨着他坐下帮他递蔑好的竹条,过了一会问道:“安家在盖房子,你咋不过去?”
  “人家又没请咱,干嘛要去?”李方头也不抬,认真的编着竹篓,“原本想去看,可是想着家里还有活计,不如在家编竹篓好歹能卖几个钱哩。”
  “嗯!”沈大娘子听了这话,便站起来往伙房走去,走了一半又忍不住说道:“安家这是又有了主心骨了……”
  “那可不咋地,衙门里的候押司可是一门心思的帮着安家……”李方又抽了一根竹条,随意的说道。
  沈大娘子扶了下额头,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个憨货,我是在说郑家的苦涯先生,那可是陈州大族……”看到李方一脸的不解,叹了口气,“算了,和你也说不清!快清明了,又到了淘井的时候,你过几天去找找李进,问问安家的井几时淘……”
  李方听到这话,诧异的抬起头,看了浑家良久才?声?气的说道:“淘一次井可得三十文,安家两口井,可得少挣六十文哩!”
  “我把你个蠢货,”沈大娘子被这话气得肝痛,一脚将李方手中的竹篓踹飞,恰起腰低声骂,“你比猪还蠢啊?你没见今天安家盖房子李户长都不敢出头,要是换到以前,这砸地基的事情不都是李户长安排的?你咋就看不明白?这李户长呀,以后八成要栽到安家手里了。”
  “你这娘们儿好没道理,拿我活计出甚气?”李方被浑家一顿臭骂也没生气,站起来将竹篓拾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看到没有损坏后才松了口气。
  安木并不知道,因为她家这一顿饭,居然让村子里的人生出别样的心思。她依旧和以前一样吃过午食后便小睡,起身后领着大郎和铭哥到书房读书。
  未时,李进突然过来禀告,说是谢先领着四人来了家里。
  迎了出去才看到,原来是谢先领着中人和他妹妹到了。他妹妹要留在安家抄写声律启蒙,另外两名女子则是服侍的女使和婆子。
  宾客见礼之后,将他们让到了外客厅,谢先便把写好的文书递了过来。
  安木仔细看了看,只见上面的条款非常清楚,甚至还将出现意外事故后怎么处理都给写了上去,赔偿和追索写的尤其清楚,并不比后世那些合同书差,便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份文书。
  当下两方没有异议,便在中人的见证下互签了文书,一份留在安家,一份谢先带走。
  因家中没有长辈,谢先如同以前那样不敢多说话,事情办完了就留下五贯分红后起身离开,将自己的妹妹谢灵留了下来。
  “小娘子可有名?长的这般标致,就跟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宁氏笑眯眯的看着谢灵,只见她上身着浅青色斜襟短襦袄,下身月白色山茶花暗纱罗纹裙,头上只有一根珍珠银钗除此外别无首饰,便知她是因为安家的丧事特意穿的,不由得点点头。
  谢灵矮身福了一福道:“奴家中排行十二,若是妈妈不嫌弃,唤奴一声十二娘既可。”
  “如此美貌的娘子老身哪里会嫌弃,爱惜还来不及哟。”宁氏呵呵的笑,见到这谢灵品貌皆美,年纪又只比安木大上几岁,心中生出了爱惜之情。
  谢灵听到宁氏的夸奖,腼腆的低下了头,脸上飞出两朵红云。
  虽然是只在安家住两天,可是谢灵带的婆子还是把她的衣裳被褥、吃的用的、玩的戴的全部一古脑的都给带了来。当安木看到院子里那两辆牛车上全部是谢灵的行李之后,吃惊的张大了嘴。
  怪不得古人轻易不出门,行李多成这样,怎么出门?
  由宁氏做主,就将谢灵安排到后罩房中,和安木住隔壁。
  “妹妹可有名字?今年几岁了?这是大郎吧?长的可真俊俏!乖乖地,叫我一声姊姊……”谢灵等到宁氏几个人出去后,屋里只剩下她和安木大郎时,立刻原形毕露,欢快了起来,举着一个梅红色的食盒逗大郎。
  大郎中午吃的饱,现在根本不为美食所动,撅着嘴把头往一边扭,惹得谢灵嘻嘻的笑,将手中的梅红匣子递到他的身边又弯着腰说了半天的好话,才勉强接了过来。等到打开一看,立刻欢喜的睁大眼睛。
  “阿姊,果子……”美滋滋的向安木炫耀。
  安木看了看,见是满匣子的香糖果子,便笑着让大郎带出去和铭哥一起吃。
  等到大郎出去之后,谢灵拉起了安木的手。谢家的女孩子虽然多,可都是按照大家闺秀的方向去教育,个个端庄稳重,跟七八十的老婆子一样,难得遇到了对她脾气的安木,便欢喜的聊了起来。
  当听到安木已经会读书写字时,吃惊地说道:“妹妹真厉害,想我六岁的时候还只会在家里闯祸呢!如今我十三岁了,字还是写得不好。”
  安木闻听此言立刻羞红了脸,她哪里是真的六岁,而且自己的毛笔字就跟鸡爪子一样,根本拿不出手。
  谢灵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谁也不能天生就写字好看,我刚刚学写字的时候,气得我爹爹要拿鞭子抽我……嘻嘻嘻……”
  安木爱这谢灵脾气爽朗,没有大家闺秀的那种造作,便有心交往,俩人一直聊到斜阳西沉玉兔初升,吕氏过来摆饭催了三次才罢休。
  第二日起身后,谢灵便和安木一起到书房中抄写声律启蒙。

  ☆、第39章醒悟

  谢灵将自己带来的一套笔墨纸砚摆在桌上,然后她身边的女使就开始端着水滴砚墨,等到她下笔之后,安木看到那一行行娟秀的飞白不由得差红了脸。
  时下宋人喜欢颜真卿,不论是从皇帝到士人都爱这个字体,颜真卿的飞白体酣畅纯厚,丰润饱满,似流星划过苍穹,又如快艇急驰水面,或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
  随着谢灵笔下的字越写越多,气势也慢慢的显露出来。恰如山涧一泓清泉,气韵优良,清丽秀逸,媚然多姿。
  安木只顾得看她写字,看到妙极之处竟是忘了背书,便用手指顺着谢灵的笔划一字一划的学习起来。谢灵扭头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轻轻说道:“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一般可用于竖、提、横画中,忌首字使用,否则,便立意锐减,更不能造势……我七岁时随着小姑娘习字,临的便是她的字,十岁时又开始临颜体。先帝最爱飞白体,万机之暇,学书至于夜分。自古飞白罕有传者,惟先帝(指宋太宗)臻入神境地。”几句话,将这写字的技巧娓娓道来,安木听得如醉如痴,手下不停的跟着临摹。
  谢灵见到安木虚心好学,却因家中没有长辈教习以至字体如此粗鄙,心中无限唏嘘,便将自己所知尽数的讲了出来。安木如同得了一个良师益友,发疯似的在吸收着写字的知识。
  俩人一个不厌其烦地讲,一个屏心静心地学,到了正午声律启蒙才只抄了一段。直到吕氏过来请了她们三次,才想起吃午食。
  谢家乃千年名门,贤才众多,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诗人刘禹锡去寻访华宅高第的乌衣巷,见往日繁华无处探寻,深感世事沧桑,遂写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篇。
  后世戏曲作家田汉在《关汉卿》第三场中曾言道,“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谢家堂上燕。”
  家族虽然衰败了,然而在太康剩下的族人却坚信只要谢氏的姓氏还在,那么名望便在。他们修缮祖坟,祭祀祖先,四处寻找失散在战火中的书籍和子弟。实在找不到便自己背诵,一字一句的刻在竹简中。几十年的背诵和抄写,太康谢家的书楼在宋初又慢慢的兴旺起来。
  直到金兵入中原,国破家亡之时!谢家的族长为避免书籍落入鞑子手中,一把大火将自家的书楼点燃,吟诗一首后纵身跳入,他身后的子侄号哭悲恸,踏着族长的脚印冲进了火海之中……
  太康县志中连族长的名字都看不到了,仅只留下一句,“……金兵破城,谢口举族而抗,败,不愿降,遂焚书楼,长歌而入,子侄叩首,?忝??铡???p>  谢先的这一支由族长安排随着皇室渡江,几百年后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大臣,乃是明嘉靖朝‘余姚三阁老’中的谢迁。
  这几日,每到进食之时,吕氏总是会来请好几次,可是书房里不是热火朝天的讨论,便是在静静的写字。吕氏数次到了书房门口又退了回去,默默的将饭菜再热一次,直到书房里的几人饿得受不住时,才会将冒着热气的饭菜端上来。
  可是,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哪怕谢灵和安木再不舍,五天后,声律启蒙还是抄写完了。因为谢灵的抄写速度非常缓慢,家里来人催了好几次。谢灵总是东推西挡,找尽了借口。最后只能是抄写了一段后就派人快马送回家,免得家里父兄来催。
  这五日,谢灵和安木白日一同在书房里读书写字,夜晚抵足而眠,形影不离,倒象是亲生的姊妹一般。安木有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古籍基本上后世有的,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谢灵心思灵透,悟性超群,和安木日夜讲经解义,竟是不舍得离去。
  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谢灵,安木便认真的思考。这个世界在这几日,向她开启了一扇多姿多彩的窗户,令她目不暇接,浮想连翩。
  宋朝是一个异常开放的朝代,这里不仅有伟大的苏轼,还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这样的女词人。自己为什么不能象她们一样,象谢道?一样,成为历史中一抹绚丽的光芒呢?
  难道就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小村庄里,将来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为他生儿育女和等到年老色衰后和那些美貌的妾室争宠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