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男主被退亲了么-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长谨亲自带领了一百五十名壮年,外加五十名青年,出发去支援仓朴镇。
  一共二百人,有四个小队组成,五十人一组。壮年组长有李长训,李长田,还有一位旁支元字辈的李元平。青年组就由李元适担任小组长。
  后来被称为琅州军灵魂的几个首脑人物,就这样带着二百人出山了。
  流窜过来的流民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他们也有优势,那就是见过血,只要是在他们人多的情况下,大多数都是一窝蜂的往前冲,又汇合了山匪之后,就更是穷凶极恶。
  刚出山的李家村的人,优势就是训练有素纪律性强,相互之间能配合成三人阵或者是五人阵,各人体质也比流民他们强很多。劣势就是第一次上战场。
  李长谨只要在和流民初次交战的时候,能把他们的战意给激发出来,只要是熟悉了战场,他相信按照自己的想法训练出来的这些子弟,一定会是战场中无往不利的胜利之师!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匪,李长谨让几个组长打头阵,自己也身先士卒,只一交手就优势尽显,后面的子弟们见平时和自己一起训练的组长,那么轻松的就解决了前面的流匪,果然士气大振,他们本来就被训练的实力不俗,这会更是英勇无比。
  李家村只出动了二百人,就保住了有一千多流匪来犯的仓朴镇。管理仓朴镇的里正叫程隐,四十多岁本地乡绅,祖辈都在这里,对于李家的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但他之前只知道李家村有钱有粮,还真不知道李家村的人也这么的不一般!
  等流匪被赶出去之后,里正也知趣的很,直接把李长谨请到衙门里,要把镇上组织的五百名民兵交给他管理。
  李长谨推辞道:“程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
  程隐急切的说道:“长谨啊,咱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你的本事我还是知道的,对于你们李家也有所了解。就我这能力在现在这个世道,是根本护不住仓朴镇的,若是你不接受镇里组织起来的这些民兵,估计到下次再有外敌来犯的时候,他们也就被白白的牺牲了。这些可算是咱仓朴镇的根基啊,你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丢了性命么!”
  李长谨还是推脱道:“大人,不说我不接受,是实在不能接受啊!我这连个功名都没有的白身,怎么能随便接管镇上的防务呢!”
  程隐接着劝道:“这世道了还提什么功名,前面那两个县被流匪攻打了下来,那里的县令一个被杀,一个逃跑,哪里还有什么朝廷规矩!你看着吧,最晚明天邻乡的消息就会传过来,我估计守住的可能性不大!咱们这个县令,现在应该都已经到了海定县上了船了,所以咱们忠善县也要成不受朝廷管理的地方了!”
  李长谨眼神一闪:“县令大人真的弃县而逃了?”
  程隐咬牙切齿道:“千真万确!在聚民县被流匪给占领之后,我就去县里求见县太爷,可是他却随便把我给打发了出来,我在他府门口都留了人手盯着,果然接到他收拾细软往海定县运过去的消息,就在昨天他也骑马跑了!”
  既然县令都跑了,李长谨果断作出决定:“好,咱们仓朴镇的人我接下了。”
  程隐大喜,压在他肩上的担子,终于有人接过去了!
  李长谨迅速从新整编队伍,让李长训带的那组收编二百民兵,其余三组每组收编一百民兵。
  刚经历过保卫仓朴镇的战斗,镇上的民兵对李家村的人那是一百个服气,所以整编起来毫不费力,只用了一下午就把新队伍操练的有模有样。
  这时候散出去的探子也把消息给相继传了回来,李长谨坐在主位上,程隐带着镇上的乡绅,李长训带着李家村的几个主要人员,分坐在两边。
  那报信的人也不在乎镇上的权利交接,直接禀告着打探来的消息:“相邻的几个乡镇,都没有幸免于难,全部被流匪给洗劫了一番,现在几股流匪又聚集到一起,正往县城那边去。”
  李长谨眼神一闪,机会来了,直接下令道:“李长训带着手下二百人,协助程隐守好仓朴镇,其余人员和我一起去支援忠善县。”
  李家村,在终于收到保住仓朴镇的消息的众人,也得到村民只有几个受了些轻伤之外,没有人牺牲后,都狠狠的都松了口气。
  李芬芳家里因为中午大家都没有心思吃饭,所以晚上的饭菜就做的特别丰富,不只有山中的野味,还有下午得到打了胜仗之后,族长家里杀的一头猪,分给了李芬芳家里不少的猪肉。
  听说这头猪是李长丰做主杀的,经过这场胜仗,让他完全从竞选少族长当中走了出来,杀了猪给李芬芳家里就送来了有二三十斤。
  李芬芳吃着三婶郑荷花做的红烧肉,都顾不得吃相了,没一会的功夫就吃的满嘴是油,坐在她旁边的孟清平对着她轻声道:“慢点吃,还有好多不用抢的。”
  李芬芳抬起满是油的脸,眼睛都眯成了月牙,用那副陶醉的样子回他:“师兄,别说的好像你不喜欢似的。”
  然后她又夹着一块红烧肉,放到眼前感叹道:“你看这肉选的多好,肥瘦相间正好五层。”然后直接把肉放到嘴里,闭上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
  她把那块红烧肉吃掉之后,接着感叹:“香,甜,松,软,简直不能更好吃!”感叹完了还不忘夸奖一下做的人:“三婶,你的手艺真是太棒了!”
  哪个人被肯定心里不高兴?更何况郑荷花现在的心情正好的时候,她笑着说:“芳儿喜欢就好,下次再杀了猪,三婶还给你做。”
  李芬芳迅速的接道:“谢谢三婶。”
  孟清平拿帕子给她擦了擦吃到脸上的油:“你个小吃货,赶紧吃饭吧,不然待会该凉了。”
  吃过饭后老太太正在问老爷子:“老头子,你说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老爷子抽了一口烟,吐出眼圈才道:“那要看县里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了。若是县里守住了,有县令在那主持大局,应该能很快回来。这要是县城失守,估计他们会转战县城。”
  老太太一边纳鞋底,一边叹气道:“说是支援镇上,这又有可能再去县里,这要是州府再求援,那岂不是还不知道哪天能回来么!”
  李长泽劝解她:“娘您放心,长谨心里有数,能去支援的他就去,这要是有危险他绝对不会带着大家去冒险的。”
  李芬芳和孟清平心里同时想到,恐怕这县城是必须支援的,毕竟有句话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仓朴镇平安还不足以保证李家村的安全,只有整个忠善县都安定,才能抵抗以后必定会再出现的战争。
  作者有话说:  不管猪肉现在多贵,我明天都要做红烧肉吃!


第44章 
  李长谨从春天带着李家军出去支援仓朴镇; 直到要夏收才把整个忠善县的流匪给清理干净。
  他把大部分人都留在外面,只带了五十人回来; 毕竟现在的忠善县可以说是在他的手中; 毕竟还是要留下自己人防护着的。
  家里虽然地多,但收粮食的时候都会雇佣短工; 所以他回来并不是为了收粮食,而是回来换人的; 把带回来的人留下; 换之前留在家里的人出去,这样才能起到李家村全民能战的效果。
  老太太见儿子回来; 高兴的像什么似的; 但听他说还要出去; 就有点意兴阑珊:“只咱们这忠善县安全了就行呗; 干什么还要出去!”
  李长谨好脾气的跟她解释道:“娘,我就把咱们琅州护好就哪也不去了,毕竟现在州府无人; 正是收服的好时机,这要是让别人捷足先登了,那以后他要是组织人出琅州,你说咱们去还是不去?”
  见老太太听了自己的话在那里思考; 他接着说:“这要是咱们现在能把州府给拿下; 那以后要不要出琅州就是咱们说的算了。”
  老太太叹气道:“儿啊,不是娘要挡着你,实在是你太容易出事了; 娘担心啊!”
  李长谨马上保证道:“娘,我现在也不像刚开始那时候一样要冲在前面,现在手下的那些人把我给管的紧的很,所以您根本不用担心。”
  老爷子也发话了:“行了,孩子办的是正事,你就别在这里瞎操心了。难得回来,赶紧开饭,我们爷几个好好喝几杯。”
  这次李长谨走的时候,把孟清平和李元逸都带走了,又从村里选出来八十人一起出去。别看只回来了五十人,却出去了八十人,可这五十人都是在外面和那些流匪交过手的,哪个人手上没有几条流匪性命,所以李家村有他们保护着,安全上面一点也不用担心。
  孟清平知道这次师父也要带着自己去的时候,对芳儿那是交代了又交代,什么早上起床后如果头发梳不好,就让师娘帮着梳,毕竟从他来了之后,芳儿的头发都是他给梳的。什么早晚要记得加衣,吃饭时不要太急,晚上要记得关好窗户……
  这些都是能在人前嘱咐的,在避开人的时候,又有另一番交代:“我不在你身边,可能身体的修复速度会减慢,但一定不要着急,千万要稳住,我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来的。不管出了什么事,都不能动用精神力,要不然好不容易修复好一点的身体,又会被撑碎的。还有……”
  他说到这里李芬芳终于打断道:“师兄,这些我都明白,你就别操心了。虽然你功夫了得,但毕竟打起仗来看的不是一个人的能力,你可千万别因为自己实力高,就不当一回事知道吧!”
  看她也那么关心自己,孟清平心情还是很美的,强忍着抱抱她的想法,只是又摸了摸她的包包头,嘴上应着:“我都知道,我一定会好好的,也会把师父给保护好的,你就放心。”
  李芬芳抬头看他:“你都知道了?”
  孟清平轻笑:“你的那些心思我哪能不知道,从师父他们出去后你就一直在担心,你是想着前世师父早早的就去了,今生还总是时运不济,怕他在战场上一个不注意再出了什么事,对吧?”
  李芬芳点头:“他们出去我谁都不担心,就担心我爹。”
  孟清平明白,自己的前世都告诉她了,不管怎么说,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芳儿,你要知道,人只要把命中的那一个劫难给迈过去了,往后就会一切都顺利的,所以师父他绝对不会有事的,更何况还有我呢!”
  李芬芳就看着他笑:不知不觉这个当初被怀疑是人参精的师兄,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不只是因为他在身边的时候,修复身体能更快一点。
  还因为他是那么的懂自己,他和自己的想法很多都是相同的,生活中有一个事事谈的来的人在身边,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体验。但他也要马上就去打仗了,心中有淡淡的不舍在蔓延。
  “师兄,保重自己,一定要早点回来。”
  孟清平柔声道:“好”
  李长谨带着换防的人走了已经有几天了,地里的麦子也都收割完,一车车的粮食往村里运。
  李芬芳这两天没在家里修复身体,光顾着在桥边数拉回来的粮食了,每过去一辆马车她心里就多了一点底气,两天下来,家里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到底是怎么了。
  晚饭后老太太慈爱的抱着她说:“我的乖乖呦,咱家什么时候把你给饿着了,怎么那么注重粮食啊!”
  李芬芳见所有人都回了自己屋里,堂屋里就爷爷奶奶和自己,就把这两天一直在脑子里的疑问给问了出来:“奶奶,咱们族里是不是还有粮仓,后面那些闲职的屋子,是不是就是族里的粮仓?”
  她的话一问完,可把老爷子给高兴坏了:“还是我们芳儿聪明啊!那些小子们没有一个发现的,还是让我们芳儿看出来了。好好好!”
  老爷子从芳儿小的时候就偏疼她,这些只有在孩子成家的时候才能知道的事情,既然孩子都发现了,他也就不准备再瞒着她。
  “芳儿,咱们李家在这仓朴镇落户也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当初来的时候,只有咱们一家,前面的族人是后来又迁过来的。咱们村里,河里面被称为内村,河外面称为外村。再往外的何家庄是咱家世代的奴才。”
  李芬芳听着前面的还心情颇好,直到爷爷说到外面的何家庄是自家世代的奴才的时候,皱起了眉头,李家村里的人进出必经之路,有这么一个村子守着,以前是安全,现在可就不敢说了!
  老爷子没注意她的表情,接着给她讲:“咱们李家也是开国时的国公,后来先祖看朝廷屡屡罢抄勋贵,就把家里从小就身体不太好的小儿子给悄悄的送到了这里,对外就说早逝了,这才算是留下了咱们这一支嫡脉。
  内村里除了咱们家,里面所有的建筑,都是当初用特殊工艺加工过的材料盖的房子,别说百年就是再过个几百年也不会出事。
  那后面的房子都是仓库,都是有族里的祭田的收成,有你大爷爷家的长丰大伯管理着。”
  在知道家里有足够的粮食之后,还知道了族里也有那么多富于的粮食,却没有让李芬芳顾得上高兴,因为她的心神,已经完全被何家庄给霸占了!
  “爷爷,现在何家庄还能起到保护咱们的作用么?”
  老爷子没想到芳儿一下子就听出了村里的危机,看着平时总是一脸稚气的孙女,老爷子心里感慨到:大家都说元适有祖先之风,其实芳儿的资质更胜一筹啊!
  李成德之言道:“现在何家庄就是一条随时准备反扑的狼,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从这次镇上告急,他们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就能看出他们的狼子野心!”
  李芬芳听爷爷说了何家庄的情况,反倒不太担心了:“想要什么自己出去挣啊,总想着别人的算是什么本事,无非就是一群鼠辈罢了,咱们只要平时留意一点就是,倒是不用太担心。不过还是有空了想个计策把他们解决了的好,免得哪一天稍有松懈,再让那帮鼠辈钻了空子。”
  听到孙女这么说,老爷子倒是来了兴趣:“那芳儿你想出了什么计策了么?说出来也让爷爷听听。”
  “爷爷,何家庄现在无非就是想着,等爹爹去的远一点,咱们村防护薄弱的时候,再来突袭而已。只要是把这两个条件给他们创造好,还用担心他们会不上当么。”
  李成德看着孙女用她那清脆的声音,说着残酷的军事,心里突然有一瞬间的担心,她这么小就能从大局看问题,等到再过几年,天下真的大乱的时候,难道她也要出去跟着她父兄一起去打仗不成!对于从小娇弱的芳儿,老爷子还真是舍不得。
  李芬芳见爷爷面上有点担心,呵呵的笑着说:“爷爷,你是在担心他们到时候不出来是不是?不出来不更好么,等以后爹爹把琅州清理干净了,找个地方再让他们迁走就是了,还能成就一段忠仆护主的佳话,不更好么!”
  李成德只是微笑着点头,心更累了!
  老太太可没想那么都,她听芳儿说的头头是道,心中骄傲那是挡都挡不住:“我们芳儿就是厉害,才那么一点,就什么都懂!”
  李芬芳在她怀里撒娇:“奶奶,我不小了,等到了明年我就能给您和爷爷做衣服了。”
  为什么要等明年呢,当然是她觉得自己的身体,明年就能修复好一大半了,平常也不用再每天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修复身体上面,可以留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老太太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好,奶奶等着我们芳儿给做的衣服。”
  老爷子没想到孙女竟然还愿意做针线,毕竟她从小就和别人不同,又有那样的能力,眼界更比男子,这样她还真的能像别的女孩子那样么!老爷子表示怀疑。
  他试探的问道:“芳儿,你别是哄人的吧,我可不信你还愿意做针线?”
  “爷爷我问什么不愿意做针线呢?”李芬芳奇怪的问道,然后又牛皮的说:”我最喜欢做针线了,以后你们的衣服都归我做,她们做的一定没有我做的好!”
  老爷子看着芳儿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那里面满满的都是认真,可能是自己想的多了吧,他释然的笑了。


第45章 
  粮食收到仓库里; 就得赶紧把秋庄稼给种上。家里的地大部分都是佃出去的,就留了一二十亩自己种; 但也只是爷们去下地; 家里的女人是不下地的。
  今年家里劳力都出去打仗了,这些地只有四叔一个壮劳力; 实在是收拾不过来,所以雇的收庄稼的人接着雇他们再把地给种上就是了。
  一大早; 李长诏正要带着家里剩下的两个小子去下地; 李芬芳跑过来笑眯眯的对他说:“四叔,让我也跟着一起去呗。”
  李长诏看着家里的娇娇女; 摸了摸她的头说:“芳儿乖; 地里一点也不好玩; 你在家和姐姐一起学绣花好不好。”
  李芬芳摇摇头:“绣花我不用学就会; 但我还没有见过怎么种地呢,你就让我跟着吧。”
  李长诏把她那句‘绣花不用学就会’当成了小姑娘唬人的话,没有放在心上。但他哪里知道; 李芬芳是真的不用再专门去学,因为精神力强大人又聪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