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药味很刺鼻,闻起来就苦得不行,黑漆漆的一大碗,看上去还有点黏稠。
  “姨母是什么时候开始。。。。。。恍惚起来的?”孟回用手摸了摸药碗的温度,又关切地问了一句,试图更加符合原主的性格行为。
  芳青见她目露关心,果然毫无隐瞒地回答道:“娘娘在事发当天闯进了常宁宫内殿,我们没能拦住,她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公主,神情就有些不对劲,口中念念有词,又听不出是在说什么。”
  芳青顿了顿,接着又道:“内殿满地都是血,娘娘一向疼爱公主,看到此情此景自然承受不住。”
  大殿里外都上了栓,外面的当然很容易打开,为了撞破里面的木栓,良妃身边的公公、侍女使出了全力。芳青当时就在旁边,是和良妃一起进入内殿的。
  “当时我们都以为公主是自尽。毕竟殿中只有她一人,窗户又没有破坏过的痕迹。加上近日有消息道,皇上想让公主去乌兰国和亲,公主私下求了皇上几次,可是看样子好像没什么结果。”
  “公主心绪不佳,时常闭在内殿里不出,连饭都吃不下去,眼看她越来越消瘦,我们娘娘和三皇子都去劝过,可是任谁都劝不动。”
  孟回没想到,孙懿安死前居然还面临着和亲。很多朝代都有牺牲出去的公主或郡主,一旦摊上这种事,再受皇上宠爱都没什么卵用。
  这件事应该还没在官眷圈子里传开,至少孙幼仪没有听到风声,前朝的事要传到后宫和各府后院,毕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孟回见芳青有心跟她说,赶紧追问道:“后来呢?是怎么确定平阳姐姐不是自尽的?”
  “是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赶来,才发现公主是被人。。。。。。”芳青咬了咬唇,目露不忍,缓了口气才接着道,“她是被人从身后刺中心口,根本不可能是自杀!”
  一个人很难拿起利器,反手用力捅进自己的心脏,至少没练过杂技的孙懿安是不可能做到。可是密室是完全封闭的,门被锁,窗户没坏,房顶没办法通行,那就不可能有人进出。
  “而且公主若是自尽,外面的门是被谁拴上的?”芳青冷哼了一声,道,“肯定是有人想关住公主,不让她从里面出来!否则何必从外面锁门?”
  孟回听后觉得有理,只是还是想不通,凶手是怎么作案的。她忽然想起,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嫌疑人。“对了,我听说大皇子妃和玉嫔现下正在被审?情况如何了?”
  “现如今,她们的嫌疑是最大的。”芳青停下脚步,让一众侍女退后,说起大皇子妃和玉嫔,神情中带着明显的厌恶。
  “根据大理寺和刑部调查,大皇子妃是公主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人。郡主您是知道的,她和公主一向不对付,两人前段时间还因为和亲的事发生过争执,最后还闹到皇后那里去了。”
  孟回追问道:“因为和亲争执?这种大事,连大皇子都没资格说话,哪儿轮得到大皇子妃操心?”孙幼仪身份特殊,对于大皇子和七皇子两党,言语上必须刻薄,不能和善。
  芳青见她依然站在己方角度说话,果然跟着附和道:“本来是轮不到,可架不住她心思活泛。”
  大皇子妃自打听说和亲的风声,就开始频繁来往娘家,撺掇娘家人上奏,请皇上定下此事。持有此意的朝臣本来就占多数,各方再发一发力,孙懿安远嫁乌兰国,基本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公主出事的那天上午,她曾耀武扬威地去了常宁宫。公主呵退了所有人,单独跟她谈了谈,至于两人吵没吵架,说了什么话,如今都只能听大皇子妃一面之词!”
  “大皇子妃离开的时候,还告诉外面一众侍女,公主正在气头上不想见人,让他们退远一些。”
  孙懿安心情不好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冲身边的侍者们发火,一般都是独自待在内殿不见人。大皇子妃转达了她的吩咐,一众侍女完全没有多想。
  “虽说公主时常闷在内殿不出,可您不觉得,让大皇子妃带话实在是太奇怪了么?谁知道是不是大皇子妃故意那样说的!”


第41章 死在密室的公主(6)
  孟回很想说,这整件事都充满了疑点,何止大皇子妃这一处奇怪。看到芳青对大皇子妃表现出强烈怀疑和敌意,孟回没有答话,而是选择继续听她往下说。
  “守在外面的侍者一等就是一下午,到了该用晚膳的时候,公主身边的贴身侍女想去内殿去请示,发现门从外面拴上了。她打开门栓,结果还是推不开,这才发现里面也是锁上的。”
  那名侍女久喊不应,内殿里没有传出一丝声响,她赶紧跑出去,让人请良妃过来。等到良妃带着人撞开门,就看到了孙懿安血淋淋的尸体。
  孟回甩开脑子里血腥的画面,接着问道:“在大皇子妃离开后就再没人进入过内殿?”
  想要从外面锁上内殿的门必须要从外殿经过,可是一众侍者都守在外殿,以及每一道宫门口,按理说就算有只苍蝇进去都应该注意得到。
  芳青摇了摇头,道:“当值的十六名侍女、两名內侍,全都分开审问过。那一天,只有大皇子妃一个人进去过,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那玉嫔的嫌疑又是怎么回事?”
  “进去后发现公主仰倒在血泊里,我吓得不轻,立刻吩咐他们不许胡乱走动,并带着娘娘出了内殿。等到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到场,就在公主后腰处找到了一只蝶恋花的钗头。一比对,发现这正是玉嫔所有。”
  孟回听后心道吓得不轻还能冷静吩咐保持现场,看来这芳青也不是简单人。她甩甩头抛开疑惑,先在心里按照时间捋出一条直线,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点。
  第一个点,是大皇子妃上午去常宁宫给孙懿安找不痛快。
  第二个点,是大皇子妃接近中午吃饭的时候离开,并说孙懿安心情不好,下令让一众侍女退远。
  第三个点,是晚饭时分有一名贴身侍女试图进殿,发现门从里面被栓上。
  第四个点,是天擦黑的时候良妃带人从宁禧宫赶来,发现孙懿安已经死亡。
  第五个点,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到场,确定内殿是第一现场,并在孙懿安腰下找到玉嫔的首饰。
  “对了,大皇子妃和玉嫔说没说,她们在午膳到晚膳期间,分别在做什么?”
  听到孟回的询问,芳青露出一副不相信的神色,以怀疑的语气应道:“大皇子妃说她饭后不适,小睡了一觉,是入夜的时候被侍女唤醒,告知了公主的死讯。”
  “玉嫔说她发现钗头不见了,以为是前几日掉在了小花园,带着一众侍女在小花园找了一下午。后来有人赶来报讯,才知道公主没了。”
  芳青说完后,再次露出一副不信的神情。“哼,除了她们身边的人,又没有别的人证,谁知道这些话是真是假呢?”
  孟回发现芳青完全把两个嫌疑人当成凶手看待,并试图劝说她也相信,孙懿安就是被这两人之一杀害。
  可孟回实在想不出这两人有什么动机,所以任由芳青怎么说,她都没有再轻易表态。
  两人渐渐沉默,一起朝内殿走,快要到门口时,孟回忽然想起凶器的问题。
  “姑姑,公主身上的致命伤是蝶恋花钗造成的么?”
  芳青脸上挤出一个不自然的笑容,摇了摇头道:“这倒不是。玉嫔那根钗太细,对不上伤口。公主心口的伤呈圆形,比碗口小不了多少。整个后宫都快被翻遍了,根本找不出符合的凶器。”
  后心被捅出近碗口大的洞,孟回想想都觉得惊人。一是震惊于孙懿安死法凄惨,二是惊讶于宫中居然有人用这么大的凶器行凶,而且还能瞒过盘查严密的后宫。
  能造成这么大伤口,怎么也得是大型器具了吧?孟回把知道的冷兵器都回忆了一遍,还是想不出符合之物。
  “居然什么都没找到?这也太奇怪了,按理说这凶器应当不小,哪怕现埋起来,翻开的土都该引人注目吧?怎么会彻底消失了呢?”
  “是啊,查案的官员们都想不明白,那些大人们好像都不打算从凶器入手了。”芳青简短应了一句,指着内殿门口道,“郡主快别说了,省得被娘娘听到,又该犯病了。”
  孟回只好收口,不再继续这话题。
  踏进殿门的一瞬,她看到芳青立马换上了一副遗憾的神色,对良妃道:“启禀娘娘,公主眼下心情不好,说是待会儿再过来见郡主。”
  “哦,也好。”良妃应了了一声,看到芳青手上端着药,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又要吃药?”
  孟回疑惑地看向芳青,只见她笑眯眯地劝道:“娘娘,喝了脑袋就不会疼了。御医说只要好好完这几服药,就能恢复如常了呢。”
  良妃紧紧抿着嘴,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接过药碗一口一口吞了下去。
  药里似乎有安眠的东西,没多久良妃就开始打起呵欠,神志没有变得清醒,但话是明显地少了很多。
  孟回看她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赶紧带着沉香、紫檀离开内殿,前往偏殿安歇。
  一路上她都在想那碗药,还有芳青的每一个神情,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疑点众多。可是她手上的信息实在太少,弄不清楚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芳青是良妃从娘家带来的人,忠心耿耿伺候了多年,按理说不大可能加害良妃。可是孟回就是觉得,她隐瞒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心事重重的孟回来到侧殿,琥珀、珊瑚带着一众侍女去安顿行李,沉香和紫檀一直陪伴在身边。比起在崔府时更加不不自在。
  崔家规矩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规矩,可在这里完全不一样,行事说话都要受到限制。
  孟回不可能趁夜跑去常宁宫内殿查看,哪怕找借口带着沉香、紫檀一起都不行。
  孙懿安死后,那里成了禁地,除了办案人员和做法事的大师,谁都不让靠近。趁夜黑风高偷偷勘察现场,在没人值夜的崔府行得通,在侍卫众多的皇宫是绝对没可能。
  可是想要弄清这桩密室案的真相,不去现场勘察,还能从哪里下手呢?


第42章 死在密室的公主(7)【加更①】
  (周推荐票过500加更,谢谢小可爱们~~~)
  孟回侧卧在榻上闭目养神,一开始还有点热,不多时有人端了冰盆来,让她渐渐感觉到了凉爽。
  “要是能知道和亲的事究竟是怎么敲定、什么时候敲定的就好了。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很大,说不定就能从中找到新的嫌疑人来。”
  “可这是朝政上的事,总不可能去盘问皇上和朝臣。贤王多半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可惜他不会跟我说。”
  贤王对女儿是很好,可这种本来就有争议的朝政大事,肯定不会因为她撒撒娇就吐露给她。要是问贤王妃,倒是还有可能得到点儿线索。
  “现在又回不去。。。。。。想了还是白想。”
  孟回看上去睡得很平静,其实脑袋里乱得不行。她感觉这回根本不像是普通进阶任务,难度比崔玉莹的案子大多了。
  可是根据“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原则,加上她又没办法圆润地滚回地府去,孟回只能默默分析起已知信息,试图在里面找到一点儿有用的线索。
  “没办法了解和亲的具体情况,也得不到最新的党争消息,还没法去现场,难道只能从嫌疑人方面分析?”
  孟回觉得,这也不失为一条路,虽说这路绕得有点远,但说不定尽头就藏有新的线索。
  她沉下心来仔细一想,首先就想到,不管孙懿安有多骄横,也不管大皇子妃气焰有多嚣张,两人都不可能在常宁宫里,吵到要动手杀人的地步。
  “大皇子妃是想给孙懿安找不痛快,显摆自己能耐,能在和亲的事上踩她一脚,更是想讥讽她会被当做和平礼物送出去。只要目的达到,大皇子妃就足够开心,何必要冒险杀人呢?
  况且她完全没有避人的意思,那些受审的侍女都说,她离开时神情并无不妥,这说明她动手的几率很小很小。
  “大皇子妃是资深杠精,头脑相对简单,一点就炸。这样的人心里藏不住事,真的可能在杀人后毫无异常吗?”孟回觉得不大可能。
  再说大皇子妃是“简单”了一点儿,但绝非十足的蠢货,否则她不会让家族附议和亲来拔除孙昭一臂,以防止孙懿安日后嫁到大族再为孙昭增添实力。她图的是大皇子和自己的前程,杀死孙昭并不能使她如愿。
  “至于玉嫔,除了钗头是她的,暂时找不出其他牵扯。她没有杀人动机,跟孙懿安属于遇上了能点头打个招呼的关系,两人从来没有过正面纠纷,所以不可能是为旧怨杀人。”
  若是非要扯上皇子党之争,好像又太过牵强。七皇子还小,她不至于这么早就安排大阴谋,更不至于对个公主下手。
  “而且她好像没有作案能力。玉嫔身边的人并不全是她自己的人。反而有一些皇后、良妃安排的人手,想瞒着这些侍者搞搞小动作,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照已知的情况看来,两个嫌疑人是凶手的可能性似乎为零。孟回忽然想到,皇后曾问她这事可不可笑,莫非也是认为这两人是被陷害的?
  “可是皇后既然看在眼里,为什么不帮她们洗脱嫌疑?还有皇上,这么简单的情况他会看不清?”
  孟回缓缓睁开眼,和大皇子妃、玉嫔两方都不合的,还真只有良妃与三皇子党。“难道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可是良妃会杀死亲生女儿来栽赃对手吗?她更重视孙昭是真,对孙懿安的疼爱也是真,孟回很难相信,一个平时对女儿宠爱有加的母亲能狠心至此。
  三皇子孙昭。。。。。。倒是还有可能。
  孙昭一心向往权力,具有皇子特有的心狠,会在利益和亲情面前轻易选择前者。他五岁的时候就有杀人嫌疑,经过这十几年的磨砺,心应该早就冷硬了。
  孙幼仪对宫中事的记忆总是模糊不清,但孟回隐约能感觉到,孙昭和孙懿安之间多少有一点姐弟情谊,但她相信,要是杀死孙懿安对皇位之争有好处,孙昭必会去做。
  “难道凶手真是孙昭?”孟回越想越觉得他嫌疑很大,只要按照这个设定分析下去,很多事情都说得通。
  孙懿安的死牵扯上大皇子妃和玉嫔,哪怕理由站不住脚,哪怕其中有种种疑点,但在没有更多进展的时候,大皇子和七皇子都必须消停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昭表现出痛失胞姐、凄凄惨惨的受害者模样,很容易刷到大量同情。虽说良妃的疯癫从长远看来不是好事,但在近期还能让这点儿同情成倍增长。
  要是能在这段时间揽上一桩功劳,三皇子党的势力就会扶摇直上,只要操作得当,另外两方拍马都赶不及。
  比起两个嫌疑人,孙昭有动机,还有实力。作为热门储君人选,他想在宫里杀一个人是很简单的事。
  “动机和实力都有,可是密室之谜还是解不开啊。不管孙昭手下有多少能人,不管他本人有多厉害,都不可能像白羽似的穿墙进出吧?”
  “还有凶器的问题,孙昭自幼习武,就算没练成忍者,徒手杀个小姑娘还是没问题。再说了,匕首、短刀、暗器什么的又不是弄不到手,干嘛费事弄碗口大个疤?”
  若只是为了陷害另外两党,孙昭完全没必要把死状弄得那么凄惨,杀人的方式简单点不是更好吗?孟回幽幽叹了口气,感觉思绪又走进死胡同了。
  “郡主是不是觉得热?晚膳吃点儿清淡的好不好?”沉香见她额头冒汗,轻声问了一句。
  紫檀跟着道:“最近良妃病得严重,殿中根本不让用冰,这冰盆还是皇后娘娘差人送的。”
  孟回睁开眼,摇了摇头。刚穿越过来就进了宫,接连见到这么多高贵冷艳的角色,累得她眼皮直打架。“不吃了,收拾收拾早点睡。”
  一众侍女立刻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更衣的更衣,孟回很快就躺到了舒适的床上。
  她闭上眼,意识很快模糊,正在这时候,脑子里有件事情闪过,可惜睡意来得更快,还没等她想起是什么事,就已经彻底睡了过去。


第43章 死在密室的公主(8)
  翌日清晨,孟回神清气爽地醒来,收拾梳妆完毕后就朝良妃居住的主殿走去。
  这回受邀入宫小住没有具体时限,孟回估计,至少得等到良妃略微好转或者彻底恶化。
  要是好转,皇宫内外皆大欢喜。皇后不用考虑怎样安顿一个疯癫的高位妃子,皇帝不用考虑怎么安抚良妃娘家,三皇子在后宫的依仗依旧坚实,连带着贤王妃都会松一口气。
  要是恶化,局势肯定会生变,皇上皇后肯定不愿看到良妃完全疯掉,打破当前的平衡。三皇子更不用说,他自然希望良妃能恢复如常好助他登上皇位。
  唯有孟回,眼下并不希望良妃恢复得太快。
  不是她不安好心,而是良妃一旦回到原来的状态,就必然会戴上面具,成为那个高高在上、找不出破绽的完美宫妃。到时候再想套话,困难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