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问题。
    桔子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她虽然不是环保主义者,但好歹也知道,山上的树木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可不能让灾民们随意破坏。她最后还是决定,给这四十间房间搭炕。桔子其实也不知道,火炕该怎么搭。好在她办农场的时候,曾经到东北的农村去过,那里还遗留着一些老式的火炕。
    因为,桔子借住的那户人家的老爷子,原来就是搭火炕的老工匠。他曾经非常有感情对桔子讲了一些火炕的好处。桔子听得有些着迷,就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火炕的结构。但这些都是些纸上谈后的东西。桔子干脆直接找到马建基,把火炕的结构图给他,并对他讲了一些火炕的原理,让他自己去逐磨。L

☆、第一百六十章 生计

马建基从来没听说过,可以烧火取暖的床。他对这种火炕大感兴趣,研究了两天,终于做出了第一个火炕。因为桔子家里新买了煤场,所以火炕的灶打算烧煤。为了安全卫生,灶台都搭在屋子外面。第一个火炕成功这后,马建基立刻找桔子商量,要把火炕建造方法,用在他的建筑队上。
    马建基的建筑队,桔子家也是有股份的。桔子把图纸给马建基,本身也有让他推广的意思。马建基的建筑队,原来是以新式茅房和琉璃窗为主打产品的。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建造费用都比较高,所以接的活也都是富裕人家的。虽然每次建房赚得比一般的工匠多一些,但是接的活儿并不是很多。
    这个火炕却是一个家家户户都用得起的东西,哪怕是不建新房。老房子稍微改造一下,冬天的房子里就可以温暖如春了。而且妙在还不浪费柴禾。如果家里节约的话,只要吃饭的时候烧一下灶就行了。马建基已经能预见,自己建筑队的繁忙景象。
    灾民们虽然一开始,对桔子不让他们用木头做床,而是让他们用土坯做炕,心里不太满意。但是等第一个炕做出来,坐在热烘烘的炕上,所有的不满就烟消云散了。以前,就算桔子给他们准备了足够的被褥,他们也没指望冬天能有火盆之类的取暖工具。现在,直接连整个床都是热的,连带屋子里也都暖和起来。
    这么高大尚的取暖设备,第一个给他们用,更让灾民们感激。他们原来还有一些人舍不得家乡,想着天暖和了,能不能回去。现在则死心踏地的在沿山村落户了。
    桔子又让宁广应。在沿山村和静河村收购不少黍米。桔子的收购价和镇上粮商的收购价一样。对桔子来说,这个价钱要比在镇上粮食铺子买便宜。对村民来说,直接在村里卖了存粮,可以省下运到镇上的路费。这是一件双方都高兴的事情。
    等灾民们全安顿下来,已经是十多天以后了。十几天的饱饭吃下来,灾民们看上去不再是病怏怏的了。宁广应开始组织灾民们开荒。水渠是必须在冬天挖好的。六百多亩地也必须先深翻一遍。桔子决定把水渠修在六百亩地的中间,因为水渠必须考虑到落差问题。桔子在宁广应安顿灾民的时候。已经带着宁石头测量了好几便。终于画出了水渠修筑的路线。
    开荒地是需要先把地平整出来。荒地的里石头,就都男孩子们用竹筐抬到水渠这边。桔子让修筑水渠的人,把石头砸成大小相似的石籽。铺在水渠底部。比较大和平整的石头,就砌在水渠边上。水渠时挖出来的泥,再抬到地里,用于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最麻烦的不是挖石头。而是挖树根。
    好在这片荒地没有什么成材的大树。但是有些树长的不大,树根却盘根错节。铺得很广,扎得也深。灾民们却不嫌麻烦,无论是挖水渠,还是开荒平整土地的。都干劲十足。他们知道,这片土地就是以后,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了。
    灾民们全员出动。家里就留下几个女人带着女孩子烧饭。还剩下几人老人,看管八岁以下的孩子。桔子不准年纪太小的孩子。到田里去。那里又是开荒,又是挖水渠。她怕年纪太小的孩子过去,出意外。桔子给灾民们准备的饭菜,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粮食,但好在量足够多。
    而且桔子也知道,如果人不吃油脂的话,会饿得特别快。所以桔子每隔几天,就会送一些肥肉,猪油过来,给灾民们加餐。一个多月的劳作下来,灾民们反而都开始壮实起来。有些人已经勉强可以算得上是壮劳力了。
    土地平整完了,又深翻一遍,就等着明年春天下种了。水渠完工之后,就有灾民来找桔子了。他们问桔子,农闲的时候,他们能不能找镇上找一份短工做。冬天地里没什么活,沿山村里,勤快的人也会到镇上找短工做。灾民们更是需要钱。
    现在他们虽然每天都能吃饱,但是手上却是一文钱都没有。有的人家里甚至没有一件棉衣。天冷下来之后,家里的女人孩子都不敢出屋。还好,桔子给他们做了火炕。要不然,就要一天都裹着被子了。但是,他们都是新来的,到镇上找活也不容易。这里的人找活干,大部分还是靠熟人介绍。
    桔子安排了几个人去了养猪场。这时,桔子家的养猪场,已经养了一百多头猪了。因为荷塘里暂时没有什么活了,所以桔子让李志文兄弟去帮忙。现在池塘的冬藕也差不多到挖的时候了,正好让他们去把李志文兄弟换下来。桔子给他们按长工开工钱。
    煤场的矿井又新开出三个,人手不太够。去煤场需要平时住在那边,休息日才能回来。桔子接下煤场之后,就定了每十天,休息一天的规定。桔子问了一下灾民,煤场的工钱高,有几个家里人口多的人愿意去。
    李多银的煤饼生意,现在越做越大,李满屯已经在家边上又圈了一个院子做煤饼。他们正在招人手,桔子也介绍了两个老实可靠的去帮忙。工钱却不高。这些人以后都是桔子佃户,桔子自己家里用他们做工,是没有关系。李满屯家里宁可用外人,却不用沿山村的村民,却是要有理由的。要不然,村里的老人,族里的长辈,都会来指责李满屯的。
    现在,李满屯的工钱给得偏低一些,村民们却无话可说。毕竟这点工钱,他们是不肯做的。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灾民无事可做。桔子算计着,如果冬天不赚些钱的话,别说灾民们不好过。就是她自己家也捉襟见肘了。灾民里的男人桔子还能安排一些,安排不了的到镇上做苦力,也能赚到一些钱。一百多个女人却都闲在家里。桔子觉得这是个巨大的浪费。
    桔子在家里计划了好几天,就让宁广应夫妻赶着牛车,去收购羊毛。这个地方,虽然以吃羊肉为主,羊毛的用处却不大,卖得也便宜。宁广溪在各地跑了五天,几乎把平安县四周的羊毛存货都买来了。因为宁广应已经买了新房,所以桔子家的老房子空了下来。桔子就用它来当作坊。
    桔子收集羊毛,是打算开一个手工纺织的作坊。这一个多月的观察,桔子看中了一个姓郑的寡妇。她的男人在逃荒的路上病死了,她自己带着一个八岁大的女儿。郑婶是个开朗利落的女人,桔子觉得可以让她管理自己的新作坊。因为新作坊主要的劳动力都是灾民。
    桔子找到郑婶,跟她说:“郑婶,我打算用这些羊毛做些东西,得先把这些羊毛洗干净。我打算找五个大婶去帮我洗羊毛,每个人每天二十文工钱,郑婶拿三十文就由郑婶做头目。人也由郑婶挑,要挑几个干净仔细的人,明天郑婶就带着选好的人,到我家老房子里来。”这是桔子对郑婶的一次考察。灾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团体。但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谁是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比较了解了。
    如果这次郑婶挑选的人,能够附合桔子的要求。桔子以后,会逐渐把羊毛作坊这一块,交给郑婶负责的。第二天,郑婶带着她选好的人过来。桔子见五个人都是三十岁上下的女人,虽然衣服都很破旧,但是浆洗得很干净。桔子满意地点点头,就带碰上她们到院子里。
    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几个大缸,这是桔子事先定好的。桔子对她们说:“你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屋里的羊毛都浸到水里。羊毛下水之前,要尽量把石头,草根之类的杂物挑出来。今天,要把院子里二十个大缸里都泡上羊毛。”桔子说到这里,有些为难了。她想起来,应该找一个男人来打水的。二十缸的水从河里找过来,可是不轻的体力活。
    桔子有些犹豫地说:“要不,你们先去挑捡羊毛。我去叫老周打水。”郑婶立刻笑着说:“江小姐,不用那么麻烦,水我们可以自己打的。”桔子摇头说:“二十缸的水,可不轻省。你们还要洗羊毛呢。”郑婶说:“小姐,这里离小河近,我们有五个人呢。二十缸水,一会儿就挑完了。不算什么。这点子羊毛,我保证一会儿,捡得干干净净地泡在水里。”
    桔子想了想,点头说:“那也行。我今天给你们加五文的工钱。”郑婶高兴地说:“那敢情好。小姐,我看这羊毛要洗好几天呢。要不,以后我们早点过来,还是自己挑水。那五文的工钱,你就一直加给我们呗。”
    桔子看了一下站在郑婶向后的那五个人。那五个人全都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桔子,显然是希望能自己挑水。自己挑水虽然累,但也用不了一个时辰。如果每天加五文工钱的话,还是很值的。L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羊毛衫

桔子虽然见这些人都干劲十足,还是笑着摇头说:“这可不成。以后,你们还要洗羊毛,用的水更多。你们自己可挑不过来。肯定得另外找一个人欣赏挑水。”郑婶却不愿意放弃赚钱的机会,说:“小姐,你另雇一个人也是三四十文的工钱。我们总共六个人,每天加起来也是三十文。小姐尽管把挑水的事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有足够的水,也保证不会耽误洗羊毛。”
    桔子顿了一下,看了看郑婶。郑婶眼睛里全都是渴望,桔子终于不忍心拒绝。她对郑婶说:“那就试试看。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如果这三天里,你们能保证洗羊毛的质量,还能保证有足够的水用。这个洗羊毛的作坊,以后打水的事儿就都交给你。”羊毛要清洗干净,主要还是要除油脂。
    桔子决定用酸洗羊毛的办法。等羊毛在水里泡一天之后,桔子就让郑婶她们烧了几壶水,兑成了大盆的温水。在水里放上皂角,揉出泡沫。酸洗羊毛,是需要水为弱酸性的。桔子想了一想,她能想到的酸性溶液只有醋了。为了洗了来的羊毛足够白,只能放白醋了。
    因为白醋是用酒精发酵的市面上并没有卖。桔子为了给珍味馆配菜,也曾经做了一些。现在正好合用。桔子做的木盆很大,木盆里只要放少许白醋就行。郑婶几个人直接在盆里踩踏清洗,又换了三遍水之后,就可以晾晒了。
    晾晒干了的羊毛白白净净,手感及观感都很令桔子满意。接下来,桔子又找了三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让她们细心的摘取残留在羊毛上的碎渣。最后,就是梳羊毛。纺毛线了。桔子特意在林木匠那里做了一些扁平的刷子,用来将毛的纤维拉松,越松越好,蓬松到最大程度。这样,就可以拉出很长的纤维,而不断。
    桔子又让林木匠做了六架纺车,把羊毛纺成线。因为桔子要用的是粗毛线。还要把纺出来的线合股。好在桔子家的老房子。在宁广应来的时候,重新修建过。院子也扩建了。等到毛羊纺出来的时候,桔子的羊毛工坊已经扩大到了十五六个人了。桔子首先用纺出来的羊毛线给自己织了一条围巾。
    因为羊毛没有染色。纺出来的羊毛线都是雪白的。当桔子围着雪白的羊毛围巾,来到灾民的营地时,立刻引起了轰动。灾民们都知道,桔子在折腾那些羊毛。可是没有人想到。桔子能做出如此温暖、柔软而又漂亮的围巾。只是桔子还不是很满意,毕竟白色的围巾单调而又不耐脏。
    桔子以前养松狮犬的时候。也曾经用掉落的狗毛,织过围巾。当时,她为了不浪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狗毛,查了不少资料。还把狗毛染成亮紫色。但是桔子并不熟悉这个世界的染料。最后。桔子还是买了一些棉线的染料,把大部分羊毛都染了色。正好灾民们有一个孙的小伙子,叫孙良的。以前在染布工坊里当过学徒。他听说桔子打算染毛线之后,就毛遂自荐了。
    桔子听孙良讲了一下染布的过程。立刻决定把染毛线的活儿,交给他。并且给了他一天五十文的高工资。这古代手工染色,桔子就不会了。她只知道对蛋白质基的纤维,最好是用酸性染料定染,用醋或者其它酸性物质来固定纤维上的色彩。一开始,孙良还不相信,桔子一个小姑娘,能指导他染色技术。
    但是桔子是东家小姐,他没有办法反对桔子的做法,只能忐忑不安地在染料里,加上醋。当第一批毛线染出来的时候,鲜艳的色彩,和基本不褪色的毛线,立刻让他对桔子奉为神人。他立刻就要拜桔子为师了。桔子只会这么一点小巧门,哪能收他当徒弟,坚决地拒绝了他。
    孙良见桔子态度坚决,虽然非常失望,但还是再三表示,他决不会把东家染色的秘密说出去。等羊毛线准备好了之后,桔子就把闲着的女人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跟自己学织毛衣。这是桔子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手工活了。织毛衣的竹针,只要用山上的竹子自己打磨出来就行,不需要任何成本。
    一开始,桔子教了灾民们基本的针法之后,就让她们先织围巾。她自己就当着灾民们的面织了一件毛衣。桔子选的是淡绿色的毛线,胸口用白色的线织出了一个小羊的图案。小羊的原型就是喜羊羊。漂亮而又暖和的毛衣,在灾民们手中传看。桔子宣布,以后,所有的灾民都可以,从她家里领毛线加工,一件毛衣的加工费是二十文。
    灾民们立刻报名,要求领毛线加工。桔子让郑婶帮忙登记报名的人数,并且定下制度。领毛线的时候不需要压金,但是要称重。一斤毛线领过去加工,要求至少要还九两的成品织物。毛线主要是织毛衣,但是也收一些小件的织品,比如围巾、手套、帽子之类的。只是这些小织品,必须跟毛衣一起收。也就是至少一件毛衣,才能带一个小织品。
    这个加工毛线,外包毛衣的作坊,桔子已经算计了好几天了,制度定得也比较完善。桔子和郑婶与孙良都签了二十年的长契,就把这个活计交给他们负责。桔子则开始在县里找铺子。这些毛线制品,在大楚朝也算是头一份的。桔子不打算贱卖了,所以她的铺子要开在县里。
    桔子跑了两天,终于找到一家小铺子。这个铺子的门面虽然不大,位置却很好。离县衙只有二条街,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而且,铺子后面是两层的,楼上可以住人。桔子问了一下,租金一年要五十两银子。桔子撮着牙花子付了租金,签了契书。铺子原来是做杂货生意的,前面的柜台还可以用。
    桔子打算回沿山村,让林木匠再做几个展示柜,就要以开张了。这个铺子桔子不打算亲自经营,她想招个掌柜的。而且铺子里在的营业员,她打算用女孩子。听说能去县里住,而且能拿九百文一个月的工钱,灾民们的女孩们都争相报名。要知道,九百文的长工工钱,算是非常高的了。
    最后桔子选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个叫月娘,另一个叫桂花的,做营业员。不是桔子要用童工,实在是女孩子再大了,就不方便抛头露面了。两个小姑娘是要住到县里的,桔子又找月娘的嫂子,一起过去。月娘的嫂子今天二十岁出头,丈夫叫雨郎,大家随她夫家名字,叫她雨郎嫂。
    桔子让她夫妻平时陪着两个小姑娘住在铺子里,算是照顾她们。雨郎嫂手巧,以后桔子打算开展服装定制,她打算让雨朗嫂当大师傅。雨郎长得人高马大的,算是铺子里的保镖兼搬运工。
    铺子里的其他人都好办,只是这掌柜的却不好找,灾民中虽然也有曾经做过生意的,桔子却不愿意把生意全都交给灾民。毕竟,这些人和她才认识了一人多月。最后,还是穆佑轩知道了桔子要在县里开铺子,给她介绍了一个四十多岁的掌柜的。
    这个掌柜的叫张志华。原来也是在县里替东家管着一家铺子。原本他还以为,他会一直替东家看管铺子,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谁知道老东家过逝后,少东家就染上赌博的恶习,家业败落,铺子也卖了。新东家自有自己的心腹,他见新东家处处防着他,也就辞了工出来。
    他跟着老东家,也是从小伙计十多年干上来的,做生意的本事是有几分。但是离开了老东家,新的工作却不太好找。做老了生意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心腹,不会随便招一个新人做掌柜的。就是做二掌柜或者三掌柜,也不太会用外人。新出头做生意的人,倒是愿意招揽张志华,但他却不愿意轻易选一个人。
    那些招他的人,生意不大不说。大部份人都是不懂行的。这样的人,生意很难做大。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