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村里,把牛送到新房子的院子里,那里已经搭好了牛棚、羊圈。桔子本来想把羊牵回旧房子。旧房子的院子虽然小,但还有一个驴棚。因为现在驴基本上是李满屯家在用,所以驴也养在他家,驴棚倒是空了出来。可是桔子到了新房子,发现新房子里的家具,已经打好了好些。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床和桌子,还有几条凳子。
桔子看得眼热,就又和江常安商量,既然新房子里已经能够住进去了,干脆明天就把被褥搬过来,他们住新家。桔子早就住够了旧屋子,那里低矮脏乱不说。自己只能跟父母,兄弟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这让她实在有些不自在,所以见新房子里有床了,恨不得立刻就搬过来。L
☆、第九十五章 搬家
江常安见桔子,这么希望住新家,就有些想答应她了。村里的人盖新房搬家,是要请客的。其实,一般别人家把房子的框架搭好,当天就请来帮忙的村民,一齐把东西搬进新房子,再一起吃一顿,就可以了。可是桔子这有些特殊,她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旧东西,新房子的窗户和厕所,又是后来才完工的,又要打新家具。这就没法在框架结束后,就请客搬家了。
桔子对江常安说:“既然我们家已经和别人家不一样了,也就不用再讲究了。我们明天先搬进来,等猪舍和池塘两三天后,完工时再请大家来吃饭。也省得你放心不下牛棚里的牛。”因为牛刚到新的地方,这两天要照顾的精心一点,何况马上要春耕了,江常安准备晚上,再给牛加一顿夜宵,所以他打算先单独住,在牛棚边的小屋里。
桔子却不愿意,放着高大敞亮的新房不住,还住低矮的危房。何况,现在天气还冷,江常安一个人过来的话,他一定不舍得生火点炉子。桔子可不希望,自己费尽心力,替他调养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再冻出个好歹来。
桔子把羊也放到,新房子的羊圈里,就去找宁氏商量搬家的事。宁氏也不乐意,江常安一个人,住牛棚旁的小屋。就定下来第二天,先搬过去住。家里的东西虽然不多,可也不是一家三口能拿得下的。既然搬家的当天不请客,自然也不好找村民来帮忙。江常安有些为难。
这时,江浩、江泽已经放学回来,当时就表示,要请假帮忙搬家。桔子也不希望江浩和江泽,耽误了学业。他们才开始上课没几天,过两天春耕又要停课。桔子还是希望他们刚启蒙的时候,学习能有一个连惯性。
不过。好在桔子家里还有驴车,因为不知道有没有空。江常安并没有把它计算进去。桔子看着天色刚擦黑,就拉着江常安,到李满屯家里去问了一下。果然李多金已经答应了别人,第二天给人家给四筐煤饼。好在没有说定时间,下午送也可以,桔子就定了上午搬家。就家里那点东西,有驴车,一车就可以都拉过去了。
李满屯一家表示明天会来帮忙。桔子想了一想。对他们说:“满屯叔,明天我家里的人,还是没有时间,管猪舍和池塘的事情,这事还是要满屯叔盯着点。多银哥哥要去处理镇上铺子的事,也不好耽误。毕竟是要配合,穆府请来的人的工期的。多铜哥哥还是去学堂,这更不能耽误。就连我哥和小泽,我也没让他们请客。明天就请李婶过来,帮我娘收拾收拾。多金哥哥如果有空。也过来帮忙,只是不能耽误了煤饼生意。我们也不算是正式搬家,等猪舍和池塘建好了。我们会正式请一次客,到时再请满屯叔全家都过来。”
李满屯见桔子为两家人,打算的十分周全,也很高兴地说:“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去猪舍和池塘,离得也不远,有什么事,你们叫一声就行。”回到家里,就看到宁氏在收拾东西。这家里的东西实在是不多。当初从江德财家里出来的时候。宁氏就带了一个几乎空了的嫁妆箱子,还有两三样炊具。
能收拾的也就是过年时。家里的人做的几件衣服。倒是厨房里,因为桔子一直在逐磨吃食卖。新添了不少厨具。桔子转了一圈看见没什么可帮忙的,却发现江浩拿着本书,目光却没在书上,一付闷闷不乐的样子,连江泽叫他都没有听见。桔子走过去,把书从江浩手里抽了出来,说:“哥,你在想什么?如果看不进去书,就先歇歇。你这样看书,还不如不看。”
江浩沮丧地说:“我真是没有用。家里的事,一点都帮不上忙。我每天看到你和爹娘这么忙,我却只能上学堂读书,什么活也干不了,心里就难受。要不,我今年先不去读书了,在家里帮忙。等家里的事情都安顿下来,我再去读书。”
桔子有些生气地说:“哥,你别胡思乱想了。你今年都十三岁了,读书已经是太晚了。怎么带能再耽误一年?何况云先生可不是轻易收弟子的。他收的弟子不读书,到时候,你和他都会成为,整个大楚的笑柄。江山对我们家做了那么多坏事,我们却拿他没办法。除了因为爹放不下亲情之外,还不是因为,他今年就可以去考秀才了。整个沿山村都盼着,村里出一个秀才呢。”
江浩没什么信心地说:“江山已经读了十几年的书了,我才开始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上他呢?”桔子笑着说:“哥,你也别小看了自己。云先生既然肯收你,就说明你有你的长处。我们也不指望,你能考上进士做官,但只要你能过一个童生的考试,在村里,大家就不再指望江山一个人了。”
桔子已经打听过了,大楚朝的科举,是和桔子历史上学得,不太一样。特别这个童生,不是考上后一辈子就不下来了。大楚每隔三年,春秋可以考两次秀才。考秀才的学子是要有童生资格的,这个童生是在每次考秀才那一年的春天考。考上后,可以参加春秋两季的秀才考试。但如果没有考中,三年后,就需要重新进行童生的考试。当然,如果考上秀才,就算是可以进行一步的考举人了,但就算是没考中,以后也是秀才,不必再重考了。
江山就是三年前,就考中了童生。可惜的是,春秋两季的秀才考试,都没有通过。但在沿山村来说,能够通过一次童生考试的人,也是极难得的。今年又到了科考的年度,二月底的时候,就要在县里举行童生考试,如果能中。半个月后,直接参加秀才考试。沿山村今年能去考的,只有江山一个人。
江泽在旁边听得似懂非懂地,插话说:“李佳骐已经读了三年书了,要是他也能考中童生。是不是江山哥,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桔子敲了一下江泽的头说:“你倒是会偷懒。不过,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要是李佳骐能考上童生的话,江山做事就不会,这么肆无忌惮了。但要想不受欺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江泽摸着自己被敲红了的额头说:“姐,人家也会认真读书的。我不是怕来不及吗。要是江山这次就考上秀才,怎么办?可惜先生说,李佳骐的功课不够,不能参加这次考试。”桔子也有几分担心,但就算是江山真的能考中秀才。凭着他们家的人脉,要想选一个小官可不容易,而一个穷酸秀才,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江浩也想明白了,对桔子说:“我明天去跟先生说,参加三年后的科考,请先生帮我定下学习计划。”桔子笑着说:“你也不必太着急。如果云先生同意,你三年后去考,你就按三年准备。如果三年后,考不了,还有六年后的科考。我们都还小,什么都来得及。”
江浩点头答应了。他放下心里的负担,就对明天搬新家的事儿,有了兴致。兄妹三人围到宁氏身边,开始对新家的布置,提出种种要求。这时江常安走过来,对宁氏说:“孩子她娘,我们分了家,又起了新屋,应该通知一下孩子他舅舅家的。”
宁氏停下了手里的活,对江常安说:“我有五六年没回去过了,也不知道大哥变成什么样了?现在这么忙,更是没时间回去,就托人带个话吧。也不知道大哥有没有时间过来?”说完,她又为难地说:“大哥要是过来,就得住二天,这床铺被褥都要准备……”
桔子接口说:“我们搬新屋,肯定是要请舅舅来的。现在天气开始暖和起来,我们也要添两床薄些的被褥。明天跟林木匠说一声,客房里的床先打起来,等舅舅来的时候就可以住了。”她是半路接手的这具身体,对舅舅没有半点印象,所以就把自己还有个舅舅,这件事给忘光了。这会儿,听见江常安提起,赶紧过来弥补。
宁氏也有些兴奋起来,对桔子说:“我上次带你去舅舅家里,你还只有五岁。不知道你还记得舅舅长什么样不?”桔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江浩接口说:“桔子那里还小,肯定不记得了。我记得舅舅高高的,对我可好了,每天都带我和桔子出去玩。”江泽懵懂地问:“舅舅是什么人?是娘的亲戚吗?”
宁氏笑着对江泽说:“舅舅是娘的哥哥,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只是你那时太小了,就不记得了。”江泽又问:“那舅舅会对我们好吗?”宁氏说:“当然了。舅舅以前对娘可好了,当然也会喜欢你们几个。”江常安有些羞愧地对宁氏说:“都是我不好。让你这么多年没回过娘家,孩子们都不认识自己的亲娘舅了。这次一定要请孩子他舅都住几天。”桔子有了年幼无知的借口,放下心来,开始围着宁氏各种打听。L
☆、第九十六章 舅舅
宁氏见桔子好奇,也很愿意对她说,自己娘家的情况。终于,让她打听清楚,舅舅家的情况。宁氏的母亲,在她父亲过世后,第二年就也去世了,宁氏的娘家只剩下一个哥哥了。舅舅宁广应,比宁氏大五岁。兄妹两个感情一直很好。只是宁氏出嫁时,家里已经十分困难,舅舅几乎是倾其所有地,为宁氏准备了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为了这事儿,让舅母对宁氏有了意见。
再加上张氏百般的不愿意,宁氏回娘家。逐渐地宁氏,就越来越少回去了。最后一次回去,还是江泽刚出生不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桔子打听清楚之后,对这个舅舅很有好感。这几年,宁氏没回娘家,宁广应虽然也没有来看宁氏。但每年总是托人,给宁氏带几次野味。当然,这些东西,最后也没有落到宁氏嘴里。但张氏收到猎物那几天,对宁氏的态度总好一些。
桔子听宁氏说起来,舅舅打猎还是有些本领的。但是因为外面一些山林,都是有主的,从那里打来的猎物,是要卖给山林的主家的。这样价格就上不去。而深山里实在是危险,舅舅只有一个人,不敢到那些地方打猎,所以家里的条件一直不是很好。
桔子就开始盘算起来,她自己家里要开铺子,还要种地,就算是雇工,也要人来管理。从这次猪舍和池塘的建设上,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摊子铺的太大。缺人手都缺得,自己快找不着北了。这打猎既然不赚钱,又危险。自己家里正缺人手,自己的亲娘舅,可不是天然的帮手吗。
想到这里。桔子对宁氏说:“娘,舅舅打猎既然赚不到钱,为什么不种地。”宁氏有些好笑地对桔子说:“尽说些孩子话。你舅舅自幼。就跟着你姥爷打猎,又不会种田。更何况买田的钱从哪里来?”桔子笑得像个小狐狸。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只要肯下力气,总能学得会的。咱们家里不是有六十亩田,没有人手种吗?还怕没有田地?”
宁氏若有所思地停下手里的活,说:“你是想让你舅舅,从山里搬出来?”桔子说:“山里有什么好的。打猎挣不到钱,交通还不方便。要不,你能这么多年。都看不到舅舅?”
宁氏说:“可你舅舅从来没种过地。要是他种不好,怎么办?”桔子笑着说:“六十亩地呢,舅舅一个人怎么种得过来,当然要雇短工。爹的身体弱,最好不要下地。等铺子装修好了,就让爹跟我一齐去铺子。等春耕之后,有可能我们就住在铺子里。哥和小泽也不用,每日都回来了,家里的总要有个能作主的。总不能全都托给满屯叔,如果舅舅能帮我们。自然是最好的了。”
江常安也说:“大哥在山里打猎,实在是又辛苦,又危险。如果能在沿山村落了户。咱们有了帮手,他也有固定的收入。如果喜欢打猎,农闲的时候,去找点野味,也算是补贴家用。”宁氏点头说:“这么说来,这次一定要请大哥来一趟了。那光请人带个口信可不够了。”
桔子笑道:“这还不容易。如今,我们家也有读书人了。哥如今也识了不少字,写封信应该没有问题。”江浩的脸立即就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地说:“先生还没教我们做文章呢。”桔子跑过去。把笔墨拿出来,对江浩说:“又不是让你去科考。你写得文皱皱的。舅舅也看不明白。就按着大白话,娘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只要娘说的字你会写就行。”
宁氏笑道点头说:“桔子就是聪明,知道猎户村的情形。山里的猎户多不识字。只有村东头的王大伯在幼时,上过一年私塾。也没什么人,会给村里的人写信。就算有,也就是让人写几句话,还得求王大伯给读一读。太复杂的话,王大伯也看不懂的。”桔子只是想着,一封信而已,用白话文写就是了,自己家的亲戚,想来也不会挑剃。却没想到,往这猎户村写信,还真是得写大白话。宁氏的这份夸奖还真是有几分意外。
宁氏只让江浩写,现在自己分家了,盖了新房,要请大哥来新房住住,另外还有事相商。桔子拉着宁氏撒娇地说:“娘,你这么说,万一舅舅要是没空,不来了,怎么办?”这信这么写不行。宁氏有些鄂然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写?”桔子说:“娘要是同意,我来帮娘写,肯定舅舅能来。”
桔子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家里的人,都说舅舅很好,但是她还是有些疑虑。这不好的亲戚,要是招惹上了,想摆脱可不太容易,所以她打算用这封信做考验。她对江浩说:“你在信里这么写,就说去年爹的身体不好,奶给我们分了家。现在家里盖了一间房子,请舅舅来吃烧锅饭。另外,家里还有些困难,想请舅舅帮忙,请舅舅务必要来相量。”
宁氏有些疑虑地看着桔子,这些话虽然都是实话。可加在一起,好像就和他家的情况,又不太一样了。桔子笑着把信递给江常安,这才想起来,说:“咱们沿山村有人经常去山里吗?这信怎么送过去?”江常安说:“明天,县上有大集,我知道里长是一定会去的。猎户村一般会有人到集上卖猎物,我本来打算让里长带个口信,再让猎户村的人给带回去。现在有封信更好,直接让他们带回去就行了。”
桔子听了,就让他连夜找李亦溪,给舅舅带信去。然后才对宁氏说:“娘,舅舅那么心疼你。我们家里有了难处,舅舅肯定着急,这样他就一定会来了。”宁氏点点头,说:“就你机灵,要是你舅舅来了,知道你骗他。他要打你,我可不帮你。”
桔子摇着宁氏的手,说:“我哪有骗舅舅,我又没说假话。我还不是为了能早些见到舅舅。”宁氏瞪了桔子一眼,不再理她,只是不再能安心收拾东西,总是一眼一眼地看着门外,只是担心李亦溪会因为什么事,不去县里赶集了。”没过一会儿,江常安回来了,信顺利地送了出去,宁氏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桔子和宁氏就先到新家去打扫卫生。江常安和李多金一起,把收拾好的东西搬上驴车。桔子的闺房是自己设计的,自然是很满意。因为用作玻璃的琉璃片,还不能作到完全纯净无色,桔子特意选了淡蓝色的玻璃,作自己闺房的窗子。当天的天气很好,有些耀眼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也显出几分柔和的色彩。
因为家具还没全打完,桔子屋里只有空荡荡的一张床,和一个箱子,但桔子还是很满足了。她终于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桔子在屋里转了一圈,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就听见宁氏叫她:“桔子,这琉璃窗好是好,可就是太亮了。这屋里做什么事儿,外面都能看见。”
桔子不由地低声笑了起来,自己还真是适应古代的生活,居然忘记准备窗帘了。原来的窗户都糊着厚厚的窗户纸,外面最多只能看见,屋里人的影子,自然就没有人家用窗帘了。桔子对宁氏说:“娘,这琉璃窗得用布做个窗帘。白天的时候,拉开窗帘。晚上睡觉的时候,拉上窗帘,就没人能看见里面了。看起来,我下午到镇上去一趟,买几块贮麻布,娘要先给我做一个窗帘。”
宁氏叹息道:“难怪村里没人用琉璃做窗户,这贵不说,还要配块布。这有钱人家的生活,还真是浪费。”桔子无语地看着宁氏,心说:“现在,有钱人家也没有用琉璃,做窗户的好吧。直接证据,就是婉儿的窗户,也是用窗户纸的。顶多也就是纸更薄一些,更结实通透一些。”
不一会儿,江常安和李多金赶着驴车,也过来了。路上遇到村民,看到他们在搬家,就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