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檀生抖了抖衣裳,捋垂落在肩侧的发丝,绞干了水,往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而去。
  等回到暖阁中,借着灯光,惜翠才看见她胸前的衣襟已经浸湿了大半,紧贴在肌肤上,渗入一阵刺骨的寒。
  想到这身体的情况,惜翠不敢耽搁,赶紧将暖炉挪过来,烘干水渍。
  她也没再出去,窝在暖阁中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一直睡到宴饮结束。
  她离去前对吴怀翡的态度不客气,但到底姊妹,离开时还是一起离开的。
  离去前,安阳侯府夫人特地亲送。
  能得主人家,尤其是侯夫人亲送,这待遇非同一般。
  但在对待这姐妹俩的态度上,崔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她见得人多,这吴家二娘虽然看似柔软堪怜,实则阴郁,活像个鬼,叫她心里不舒服。对待她时,只维持了两分面子上的客套。
  而吴怀翡机敏温驯,深得她欢心,却是挽着她的臂弯,一路有说有笑。
  惜翠不疾不徐地走在两人身侧,心神没放在两人身上。可能是因为烘了太久暖炉,又在外面吹了不少冷风的缘故,她现在头昏沉沉的。
  登上车,没看见吴怀翡欲言又止的模样,靠着车壁又睡了过去。
  回去后,她就生病了。
  病来如山倒,这一病,来势凶猛。
  前几天,惜翠几乎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足足过了两天,才总算好转了不少。
  缠绵病榻的滋味不好受,健康的无灵魂被困在一具羸弱的身体中,折腾得她欲哭无泪。
  她完全法想象,这十多年的日子,吴惜翠是怎么熬过来的。生长在这种环境下,难怪会养成她如此敏感狭隘的性格。
  其间,她也见到了吴水江夫妇。
  虽是认回了亲生女儿,夫妇俩对待这个养女也是一如既往,未曾有半点疏漏。十多年相处中生出的深厚感情,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抹去的。
  奈何吴惜翠看不出来。
  吴怀翡毕竟失散在外,才认回来,夫妻俩对她更关注一些实为人之常情。
  而吴惜翠眼中却只能见到吴氏夫妇对吴怀翡的好,心下怨恨她抢了属于她的宠爱。
  该是她的,她半分也不愿让。
  父母如此,高骞也是如此。都被归为她的所有物。
  接过海棠递来的药,惜翠憋着气喝了一半,还剩大半碗。
  舌根又苦又麻,实在是喝不下去了。
  便含了颗蜜饯,缓缓再喝。
  望见紧闭的门窗,嗅着屋里的炭味儿混合着药味儿,惜翠蹙眉,“窗户拉开点儿,透透气。”
  海棠拿回空碗:“娘子病刚好,还是不要过冷风了。”
  惜翠:“这点冷风不妨事的。”
  原主积威甚深,喜怒无常,海棠不敢忤逆她,只好走到窗前,将窗户支开了一个小缝。
  窗户刚一支开,突然就听到了前院传来的隐约的动静。
  海棠贴在窗前,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娘子,前院好像有人来了。”
  惜翠不太感兴趣地问道:“你有没有听到是谁来了?”
  海棠道:“我这就去看看,娘子在这儿等一会儿。”
  海棠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惜翠捡起床头搁着的一本书,顺手翻了翻。
  病刚见起色,却在沉思着这一次她要如何面对卫檀生。
  她现在的身份太过尴尬,不过,倒也有个好处。那就是过段时间她会嫁给卫檀生,到时候,同处一室,相处的机会多了,行事也更方便一些。
  卫檀生喜欢的是吴怀翡那种温婉的类型,她现在的身体,倒是能走类似吴怀翡的温柔知性路线。
  原书中,有关女配的外貌只有短短四个字——“相貌平平”。
  但惜翠特意看了看镜子,吴惜翠生得虽不算上什么大美人,但容貌端正清秀,也有几分味道,只是因为常年生病的缘故,气血不足,人又太瘦,整天谋划着怎么对付吴怀翡,相由心生,这才显得刻薄,站在吴怀翡面前,自然是相形见绌。
  世人对美人总会有两分优待,即便惜翠,也不能免俗。
  翻了没两页,又见海棠进了屋。
  “奴婢晓得了,”海棠凑到床前,低声道,“是卫郎君过来了。”
  卫檀生?
  惜翠放下书,慵懒的神情一敛。
  “他来这儿干什么?”
  海棠瞥见她神色,就知道娘子向来是厌恶卫郎君的。
  也是,这么一个跛子,竟然也要娶自家娘子。娘子曾不止一次暗中垂泪,只道是爹娘偏心。这大娘一回来后,就忘了她这个女儿,甚至还将她许给了个不良于行的瘸子。
  海棠严肃了神色,冲上前,扶着惜翠躺下,替她掖了掖被角,“许是那卫郎君听说娘子得了病,特地过来探病的。娘子且躺下,等他过来,我只说娘子睡了,将他打发出去就是了。”
  比起海棠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惜翠却很平静,依言躺了下来,扯着被子盖好了。
  吴惜翠与卫檀生有婚约,没多久就要嫁过去。未过门的妻子生了病,他过来探病,不算出格。
  卫家人是担心他在寺中待得太久,无意于家室。吴家却是担心吴惜翠心中有怨言。两家人都默契地有意让两人多接触接触。
  都是朝气蓬勃,春心萌动的年纪,不愁日后培养不出感情。
  在两家长辈有意催促的情况下,卫檀生听闻她生病,自然是要过来看看她。
  他这回来,恐怕看她是假,借着探望她的名头探望吴怀翡才是真。
  毕竟两人才经历了那么一件事,他心中自然是担忧。
  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来的不止卫檀生一人。
  雕花床前架着扇素面小屏,能依稀瞧见走动着的人影。
  “翠娘可醒了?”说话的是吴水江。
  海棠福身,“娘子刚服了药睡下。”
  吴惜翠的性子,在官场中沉浮多年的吴水江怎么会不清楚。
  见海棠眼神略有闪躲,他心中已明白了个大概。
  吴水江抚须沉思,“先叫她起来。”
  “翠娘既睡了,便让她先睡罢,何必这么麻烦。”另一道清润的嗓音是卫檀生。
  吴水江心中叹息。
  他如何不知道翠娘的心思,当着卫檀生的面却是不好开口。
  “就让小婿在这儿陪她一会儿,等她醒来罢。”卫檀生微微一笑。
  惜翠躺在床上,听他们两人又说了些什么,接着吴水江自行离去了。离去前特地嘱咐海棠好好照顾好娘子。
  屋里只剩下了卫檀生与海棠两人。
  海棠护主,小心翼翼地道,“郎君,娘子方才睡下,不知何时才能醒来,不如郎君先去花厅坐会儿,等娘子醒了,再探望也不迟。”
  卫檀生似乎没听见她的话外之音,温和地道,“我在这儿陪翠娘一会儿,不碍事。”
  惜翠看了一圈床头,将床上那扇挡风的小小的枕屏扫落在地。
  “咚——”
  惜翠适时地唤道,“海棠?”
  不知道娘子为何突然弄出这动静,海棠赶忙应声,“娘子。”
  “谁在外面?”
  海棠看了一眼卫檀生。
  卫檀生站起身,走到屏风前,“是我。”
  海棠将那扇素屏撤去,惜翠披衣起身,颌首道,“原来是卫家郎君。”
  卫檀生的目光落在床头半碗药上。
  药,尚有余温,显然是喝到一半,停了下来。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微露笑意,到床前坐下。
  “听说你前些日子受了风寒,可好些了?”
  却只字不提,都是因为他将她按在树上过了寒气的缘故。
  他今日穿了件佛头青的圆领袍,乌发垂落肩头。
  “多谢你关心,已没什么大碍。”
  “既然如此,那我便放心了。”卫檀生颌首,目光好似不经意地落在那只碗上,“这药怎么没喝完?”
  惜翠这话是出自本心:“太苦了,喝不下去。”
  卫檀生将那碗拿起,“我喂你。”
  衣袖滑落,露出手腕上那串莹莹的佛珠。
  惜翠目光微凝。
  看来,耿宣仁确实做到了他应下来的承诺,这串佛珠,又回到了他腕上。
  惜翠摇头,伸出手想将碗自己拿过来,“我自己喝就是了。”
  手一伸,却落了个空。
  卫檀生握着勺子,不紧不慢地搅拌了两下,“你有病在身,还是我来喂你罢,毕竟再有几日,你我二人便要成亲了。”
  惜翠不好硬抢,“那麻烦你了。”
  虽然不知道卫檀生为什么会这么体贴,但她心中总有些不太妙的预感。
  瓷勺触碰碗面,叮叮当当响。
  他舀起半勺乌棕色的药汁,伸到了她嘴边。
  就算她爸妈也没这么喂过她,惜翠不太自在地张开了嘴。
  瓷勺却是直接捣入了她口中,将那半勺药汁倒了进去。
  瞬间,苦得惜翠皱了皱鼻子。
  卫檀生动作看似轻柔,实则一勺接一勺地灌入她口中,前一勺的药汁还来不及吞咽,后一勺又至。
  这让惜翠忍不住联想到了她死前那一幕,被硬灌毒酒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不好受,惜翠撇过头,心生抗拒。
  瓷勺撞上齿面。
  卫檀生端着碗,疑惑地轻问,“怎么了?”
  惜翠呛咳着,“够了。”喉咙中来不及咽下去的药汁,顺着嘴角又流了下来。
  “碗中的药还没喝完,”卫檀生温柔地道,“如何够?”
  言罢,将勺子又塞入了惜翠口中。
  惜翠使力推开了他,趴在床头喘了口气。
  这具虚弱的身体,眼角已泛起了生理性的泪花。
  “够了。”
  这哪里是喂药,这小变态明明实在蓄意报复她前几天的所作所为。
  因为被药汁呛到的缘故,女人苍白的面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红晕,趴伏在床前,咳嗽个不停。
  卫檀生看着她眼角有泪,将瓷勺丢入碗中,把碗搁在一旁,不上前帮忙,只淡淡地望着。
  等惜翠抬起头,对上他的双眼,他才微笑着道,“怎么如此不小心?”
  说完,从袖中摸出个帕子,捧起她的脸。
  他指腹使力,好像要蹭下一层皮似地,帮她拭去了唇角的药渍。
  女人的神色一时间却变得极为古怪。
  “你……你让开点……”
  卫檀生一怔,未来得及有所动作。
  “阿嚏!”
  青年瞪着绀青色的眼,白玉似的脸难得愣愣的。
  惜翠揉揉鼻子,面无表情地道,“都叫你让开点了。”
  这本来该给惜翠擦脸的帕子,转而擦了擦他自己脸上的药渍。
  卫檀生收起了手帕,薄红色的唇角掀起个弧度,面上神情看不出喜怒。
  “看起来,你的病倒还未好全。”他轻叹,“过两个月,便是喜期,到时候,若是误了喜期该如何是好?”
  误了喜期,恐怕正合他的心意,如果是真正的吴惜翠,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但惜翠却不同。
  “放心,”惜翠道,“我一定在此之前调养好身子。”
  卫檀生不置可否,“看来你已想通了。”
  吴惜翠每每看着高骞的目光,简直就是怕别人看不出来她那点心思。卫檀生自然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惜翠点点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这一病,病得厉害,鬼门关前伸了半只脚,没什么想不通的。”
  突然换了个性子,恐怕也会导致人设的崩坏,惜翠只能选择循序渐进地慢慢来,至少,在和卫檀生的对话上,不像书中那般剑拔弩张。当然,符合原主人设的讽刺与挖苦也是少不的。
  卫檀生早已习惯了这吴惜翠轻蔑高傲的目光。她素来看不起他,唯一值得她放入眼中的,恐怕只有高骞一人。
  他也未曾在意过无足轻重的人的想法。
  她这拖着病体,汲汲营营,费心谋划的模样,在他眼中,可笑又可悲。
  眼下,见她目光少了两分傲气,多了两分温和。端坐在床前,澄静明澈的眼,倒让他想起了记忆中一人。
  一个已死去多时的亡魂。
  卫檀生移开视线,没在这个话题上多作文章,只用单单一句话,便结束了谈话,“那我等着两个月后迎娶你过门。”


第55章 借尸还魂
  雪一连下了几日才停。
  天色初霁,树梢压着些沉沉的积雪。
  一辆马车碾过泥水冰渍; 穿过帝京的长街; 最终停在了一条窄巷前。
  车帘被掀开; 从车中走下来一个年轻的男人。
  拥着裘别着剑; 步伐沉稳。
  只是; 面上刀疤破坏了其俊美的面容,多添了些戾气。
  高大的男人脚步稳当地走到巷尾,抬手叩响了巷尾一户最不起眼的人家的门。
  没多时; 门被人打开,走出来一个八九岁的小童迎着他进了屋。
  男人问:“你师父可醒了?”
  小童毕恭毕敬地回答:“家师刚醒。”
  引着他入了堂屋,堂屋中已有个老者在等着了。
  老者已有些年纪; 但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此刻正在摆弄着桌上棋盘。
  男人走到他面前,行了礼; 坐了下来。
  老者吩咐小童奉上茶。
  倘若有人曾见过这老人; 一定能认出这是十多年前曾在京中久负盛名的当世圣手; 张泰宁。
  张泰宁他不仅精于医术,天文地理,星象卜算,儒释道法; 无有不知; 无有不晓。早在十多年前; 他已经退隐乡野; 不问世事,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回到了京城。
  男人落座,一老一少沉默不语地开始下棋。
  下到一半,张泰宁好似随意地问道,“你今天又是为什么而来的。”
  男人,也正是高骞,默然无言。
  隔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回答,“我今日,还是为舍妹之事而来。”
  “我还是想不通先生当初所说的话,是何用意。”
  张泰宁:“这有什么想不通的?”
  高骞:“先生曾说,舍妹未入轮回,自有别的缘法。”
  自从从安阳侯府回来后,不知为何,他整日都静不下心来,满脑子只剩下了吴惜翠那声“二哥”。
  在遗玉死后,他为求清静,曾经来这儿小住过一段时日。
  张先生精通星象卜算,他放不下遗玉,特地请先生帮忙算了一卦。
  当时,他捻着胡须,面露讶异,告诉他,令妹尚有别的缘法在。
  她已经死了,怎么还能有别的缘法?
  “天机难测,这其中究竟是何缘故,我也猜不透,”张泰宁按下一颗黑棋,“恐怕,只有时候到了,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两人又下了一会儿棋,叙了些闲话。
  高骞站起身,将茶一饮而尽,拱手告辞。
  他还有事在身,每个月也只能抽出半天时间来探望先生。
  人死不能复生。起初,他只将这事当作安慰。但时间长了,这短短一句话,就好像化为了一种执念,日日夜夜都在缠绕着他。
  遗玉未入轮回。
  他原本是不信鬼神的,自她死后,也忍不住去想,她有此卦象,是不是因为没能进祖坟所致。
  她是不是成了个孤魂野鬼,日日都在世间游荡,饱受痛苦。
  不过,比起这猜测,高骞更愿意相信另一种可能。
  这世上,曾有借尸还魂的志怪异事。
  前两年,贵州那儿就曾传出一起。
  有一曹姓大户死了女儿,几个月后,却有另一个姓李的村妇找到了门前,自称是其逝去的女儿。家人观其言行举止,与生前无疑。翰墨文章,都对答如流,绝非寻常村姑能为。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当即便认回了家中。
  西南巫鬼之风盛行。
  从那儿传出来的事,不可尽信。
  但此事结合卦象,却让他心生期盼。
  说不定那所谓的缘法指的正是这个,正如那借尸还魂的曹家女一般,遗玉阳寿未尽。
  倘若真是如此,那如今,小妹的魂魄又在何处?
  一想到这儿,他的头就开始痛。
  回到马车上,高骞疲倦地揉了揉额角。
  坐在车外的长随忍不住探出一个头进来,担忧地询问,“郎君?”
  高骞冷声:“我无事,快些回家去罢,莫让老夫人等急了。”
  每天早晚按例都要向老夫人问安。今天,高骞刚进院,却撞上大嫂李氏走下台阶。
  瞧见高骞,李氏忙招招手,示意他到廊下来说话儿。
  “老夫人刚刚睡下,你就不必过去打扰了。”
  思及这几日的老夫人精神乏乏的模样,怕惊扰了屋里睡觉的老人,高骞拧眉低声问,“婆婆的病可有起色?”
  李氏道,“我叫你过来正为此事。婆婆的病一直不见好,我听说你认识的那吴娘子,医术高明,曾经治好过侯夫人的病。你明天能不能将她请到家中来,替婆婆瞧上一瞧?”
  “她此前救过你一命,我们还未曾谢过人家,着实失礼。借这一次机会,将她请过来,不说能不能治,也是顺便谢过她当日救你之恩。”
  吴怀翡?
  想到记忆中那抹窈窕身影,高骞未加思索,应承下来,“好。”
  李氏轻轻吁了一口气,催促道,“好了,时间不早了,该用晚膳了,你快些去梳洗一番。”
  高骞应声退下。
  =
  另一厢,
  吴府内。
  惜翠正在看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