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此一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陆清容看见绿竹拎回的大包小包,打开一看都是自己爱吃的,心里着实一暖。

    她这个表哥以前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把家里的吃的往她面前堆,看来他这爱好还保留着。

    尹屏茹当时还特地把从尹家带回的点心包了几份给陆呈杰、陆芳玉他们送了去,但即使这样,直到离京那天,陆清容也没能把剩下的都吃完。

    景熙二十年五月十三,陆亦铎携家眷启程赶往河南赴任。

    一大早,陆府门前又是一幅送别景象。

    陆清容觉得这场面有些眼熟,当初她们搬离南小院的时候,就是陆亦钟和耿氏在这里送的她们。

    只是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是一家人。

    上次陆呈杰兄妹三人是跟着陆亦钟来相送的,这次却是要同她一起去河南了。

    唯一不变的,就是仍旧一身红衣、金光闪闪的陆蔓玉。

    陆蔓玉此时正拉着陆芊玉的手,一脸的依依不舍。其他人走了她都没什么感觉,唯独就舍不得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玩伴。

    陆亦铎见孩子们感情深厚,心下也略有动容。

    他上前一步走到陆亦钟面前:“母亲就要劳烦二弟多照顾了!”

    “理应如此,大哥你尽管放心!”

    陆亦铎继续道:“你的差事也要好好干,虽然现在的品阶不高,但礼部下面的人里进士出身的不多,你日后升迁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陆亦钟笑着点头。

    众人相互道别后,陆亦铎一行人纷纷登上马车,驶离了静林胡同……

    静林胡同位于京城北侧,他们需要沿着北边路过德胜门,出西边的阜华门再往南行。

    却不料,马车刚刚行至德胜门内,便在一片锣鼓喧闹声中停下。

    镇北将军今日由德胜门凯旋回京,所有行人车辆一律两旁等候,待将军进城后方可通行。

    陆清容心中不禁感叹,为何每次出门都能赶上这种大场面……

 第四十二章 离京

    陆家的马车停在德胜门内的道路东侧,陆清容透过车窗向外望去,也只能见到城内的景象。

    此时由城门往南的道路已经被士兵层层把守,禁止通行。

    德胜门城门大开,暂时并无人出入。

    陆清容听到的是来自城墙另一边的锣鼓之音,“咚咚”的声响十分有节奏地敲击着,不禁让她有些好奇城外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次陆清容并没有和尹屏茹一起,而是同陆呈杰、陆芳玉和陆芊玉坐了一辆马车。

    陆芊玉此时也凑过来,和她一起探头向窗外四处张望着。

    而陆芳玉则要沉稳许多,心中虽也觉得新奇,却只是眼神透过已被她们掀开的帷裳往外看着。

    一直端坐正中的陆呈杰,见她们三人如此好奇,缓缓开口道:“应该是镇北将军凯旋回京了。”

    陆清容三人闻言立刻收回了目光,都望向陆呈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是听二叔与祖母闲谈时提起的,说镇北将军战胜了番蒙人,俘虏人数近万,连番蒙的大将军都活捉了回来,就在这几日便会回京,向皇上献俘。”

    原来是这样。

    陆清容之前就听陆亦铎说起过这个镇北将军姜元昭,故而很快就明白过来。

    陆芳玉却是有些不解地问道:“二叔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献俘是在安排在皇宫的午门,但在城门外还有个迎接仪式,据说不少京城的官员都要出席呢!”陆呈杰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继续道:“这献俘和迎接的仪式,都是二叔他们礼部负责安排的。”

    “那二叔怎么没来?”陆芳玉接着问道。

    陆呈杰愣了一下,这个他也不太清楚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名额有限,陆亦钟的品阶还不够参加这种礼部最为出风头的活动。

    陆清容正听着陆呈杰与陆芳玉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城外的锣鼓声突然变了样子。

    刚才节奏井然的鼓点现在变得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同时还有各种号角的加入,旋律鲜明、气势宏浑,声音婉转而高昂,竟是让人顿生荡气回肠之感。

    陆清容此时听了,也不禁有些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乐声奏响之后,又过了约一炷香的功夫,开始有将士兵马陆续进入城中。

    最前面是手持长矛的士兵,列成四队并排行进。

    紧跟着的便是骑在昂首扬尾的汗血宝马之上,头顶束发金冠,身着赤鹰肩铠黄甲战袍的镇北将军姜元昭。

    只见姜元昭身姿如松,稳坐于马上,气宇轩昂之感甚为强烈。

    待一走近,陆清容才猛然发现,他的相貌并没有想象中的剑眉星目与灼人寒气,而是格外阴柔俊俏,那眉如墨画、眼若星辰的面庞,竟是与姜夫人十分相仿。

    尤其是当姜元昭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两旁,与陆清容视线相对的那一瞬,更是连神情都极为相似……

    姜元昭的视线并未在此停留,而是随着他行进的身影逐渐远去。

    在他身后的是数百名身着铠甲、骑着高头战马的镇北铁骑,或是手持战矛,或是身背羽箭。

    最前面的一名将士举着帅旗,红底黑字,正是一个大大的“姜”。

    战无不克的镇北铁骑,还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那就是“姜家军”。

    这种情况在大齐朝可是并不常见。

    大齐为了防将专擅,历来讲究以文制武,大都是战时挂帅,卸甲归朝,很少有将军能长时间率领同一支兵马,姜家是个例外。

    姜家世代为朝廷镇守漠北,只要有姜家军在,番蒙人就永远只有落败这一条路。辅政王掌权之时,曾尝试过派自己的亲信前往漠北接管防务,却屡战屡败,输掉了数座城池。皇上亲政后再次启用了姜元昭率领的姜家军,才又使那些城池失而复得。

    如今姜元昭手下的镇北铁骑,有八万人之多,此次随他归朝的有二万余人。

    但京城是不能随意进入兵马的,他带来的那两万人分别驻扎于西山和丰台,跟随他由德胜门凯旋入城的只有数百人而已。

    这数百人很快就从陆清容的眼前悉数而过。

    陆清容还看到在队伍的最后面,有几辆重兵把守的囚车,大都关着十来个人的样子,皆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只有最前面那辆囚车,里面只关着一个人。此人满脸胡须,头发也落了下来,并看不清相貌,只隐约能见到他那狠厉的眼神,对两旁看热闹的百姓怒目而视。

    这应该就是那个番蒙大将军吧?陆清容心中暗想。

    而此时的陆芊玉一见这阵势,连忙吓得缩回了脑袋,往陆芳玉身旁凑了凑,不敢再向外看。

    待最后一辆囚车也从她们跟前走过,逐渐走远,街上再次恢复了安静。

    这时陆清容才发现,原来刚刚将士们经过的时候,陆亦铎就已经下了车,一直满脸肃然地站在那里,直至队伍消失得看不见了,才回到车上。

    陆亦铎虽然与姜家素无来往,却对姜元昭镇守漠北、夺回城池、救百姓于水火的功绩甚为敬佩。

    他曾听说这次姜元昭在漠北战场上身负重伤,仍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的事迹。刚刚见了,看他已经恢复英姿勃勃之态,想是伤势已无大碍了……

    镇北将军的队伍已经尽数走过,震天动地的凯旋乐也已停止,但道路两旁把守的士兵仍旧没有放行的意思。

    陆清容正纳闷着,就见城外又突然涌入很多人,有四人小娇,有黑漆平头马车,中间也夹杂着有步行的,正是刚刚在城外迎接镇北将军的京城官员。

    等这些人也逐渐散去,两旁的士兵方才撤走,道路恢复了畅通。

    在刚刚那些步行的官员之中,陆清容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一身官服,跟在上峰身旁俯首帖耳的贺楷。

    陆清容并未细看,而是直接把帷裳放下,学着陆芳玉的样子端坐车中。

    故而她并没能看到,帷裳落下的一瞬间,贺楷回望过来的目光。

    见到马车上陆家的标识,贺楷眼中透露出的情绪,说不清是怅然还是失落……

    此时的陆清容对他并无憎恨,只是无感,不愿让这种人再次进入自己的视线罢了。

    随着马车再次启动,陆清容与贺楷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四十三章 十年

    陆家的马车很快驶出了城西的阜华门,一路向南。

    回望京城,陆清容心中很是有些不舍。

    在这里,娘亲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而她自己也在陆家感受到了来到大齐朝之后从未有过的安宁。

    陆清容自认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前世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经历,让她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温馨完整的家庭。而就是这个小小的愿望,竟也经过了诸多波折后才终于见到些曙光。

    看着车内不知什么时候掏出一本论语认真看起来的陆呈杰,还有一旁正襟危坐的陆芳玉,以及窜来窜去轮番掀开左右两边帷裳玩得不亦乐乎的陆芊玉,陆清容不自觉地嘴角轻扬,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离开京城的那一刻,陆清容本以为过不了几年她们就会回来了,没想到事实却比她想象中的时间要长了许多。

    ……

    十年后。

    大齐景熙三十年,四月。

    十一岁的陆清容终于再次坐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同车的还有陆芳玉和陆芊玉二人。

    而此时的她们,已经是湖广总督的家眷了。

    陆亦铎去河南任上一干就是六年,开仓赈灾、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六年来兢兢业业、成效显著。当修河道之事也告一段落之时,本以为可以回京述职,没想到朝廷的升迁任命直接送到了河南,陆亦铎升任湖广总督,即刻前往武昌上任,协助云南总督处置土司叛乱。

    陆清容她们也就随着陆亦铎由开封搬去了武昌,一住又是四年。

    直到今年年初,土司叛乱完全被镇压,为首的几名主犯尽数落网,陆亦铎才与云南总督一同接到圣旨,命他们回京述职。

    期间陆亦铎倒是因为朝廷上的公务,去过几次京城,但都是来去匆匆,并未携带家眷。

    故而此时车中的姐们三人,回京城的路上都怀揣着激动而欢快的心情。

    已经年满十六岁的陆呈杰,此次没有再和她们同车,而是与弟弟陆呈煦坐了一辆马车。

    陆呈煦,尹屏茹三年前生于武昌,也是她与陆亦铎所生的唯一一个孩子。

    对此,陆清容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她也真心为娘亲和父亲高兴。

    大哥陆呈杰同样是如此。

    但陆芳玉她们似乎并不这样认为。自从尹屏茹生下了陆呈煦,一向与陆清容并不十分热络的她们,也同她逐渐亲近了起来。

    不管这种转变是因为什么,陆清容对现在的情形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初她们刚到河南开封那一阵,陆芳玉对她虽然是礼貌至极,也时常表现出作为长姐应有的关心,但陆清容总能从中感觉出一丝抗拒和疏远。

    单看她平时数落陆芊玉时的劈头盖脸、毫不留情,反观对自己就实在是过于客气了。

    而陆芊玉从小被长姐教训到大,习惯性以陆芳玉马首是瞻,故而对陆清容也较为冷淡。

    那时候和陆清容最亲近的,就只有西席江慎之的女儿江云佩了。二人平日里一起读书认字,一起学习绣花,一起尝试抚琴,感情日益深厚,但却只持续了三年。

    景熙二十三年的时候,江慎之北上赶考,一举夺魁,在殿试上被皇上钦点为状元。

    好在之后他以状元之身放了咸宁县令,再过三年,升了武昌知府,正值陆亦铎在武昌任湖广总督的那年。

    这才使得两家又交往频繁起来。

    此时陆清容坐于车中,还在想着留在武昌的江云佩,以及她那个博览群书、涉略广泛,却单单不好八股的哥哥江凌。

    一旁陆芊玉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大姐!大姐!你快说说,母亲给你备选的夫婿里面,有没有江公子?”

    这江公子说的正是江凌。

    陆芳玉瞬间脸上布满红云,衬得身上那件玫瑰红净面妆花褙子的颜色都淡了下来。

    “你乱说些什么,这哪是一个姑娘家能随便说的!”陆芳玉嗔道:“亏得你这个做二姐的,竟还不如四妹稳重。”

    陆清容闻言没能憋住笑,此时她心中也十分好奇。陆芳玉今年刚好及笄,尹屏茹的确在忙着给她张罗定亲的事。

    陆芊玉闻言不以为然,继续逼问:“大姐你不要打岔,我本来就没四妹稳重,这个我认。那你也认了吧,到底有没有江公子?”

    见她仍旧揪着不放,陆芳玉佯装生气道:“根本没有的事儿,就你在这里胡说八道!”

    陆芊玉对这个大姐还是很了解的,一看她并不是真生气,直接揭穿道:“我才不是胡说,那天去母亲那里,我亲耳听到母亲跟你商量定亲的事,还说想听听你对这些人的看法。可惜我去晚了没听全,不知道‘这些人’都有谁罢了!”

    一番话说得陆芳玉脸色越来越红,坚持矢口否认。

    陆清容绝对相信陆芊玉说的是真话,一来她撒谎向来不会如此理直气壮,二来这也的确符合尹屏茹的行事作风。

    尹屏茹是一朝被蛇咬,现在对孩子定亲之事格外谨慎,尤其她又将陆芳玉姐妹二人视为己出,和陆芳玉商量这事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但此刻陆芳玉就是不肯承认,说了句“不信你自己去问母亲!”便不再答话。

    “问就问,一会儿到了通州驿站,我就问去!”陆芊玉今天也较上了真。

    见她如此执着,陆清容也有些纳闷,平日里陆芳玉可是随便一瞪眼就能唬住她的……

    很快马车就停在了通州驿站门前,大家纷纷下车休整。

    他们昨日住在了廊坊,今日一早赶至通州,并不打算多做停留,这样有望在日落之前抵达京城。

    众人简单用了点心,稍事休整后,再次登上马车往京城而去。

    陆芊玉刚一上车,就凑到陆清容身旁,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刚才问过母亲了,果真有江公子呢!”

    刚才陆清容一直和她待在一起,就连上净房也不例外,自然知道她在说谎,却也没有揭穿。

    “真的啊?”陆清容假装惊讶的样子。

    “当然!”陆芊玉十分得意地瞟了陆芳玉一眼。

    陆芳玉已经不再扭捏,一脸好奇地反问道:“几次三番的问起江公子,可是你自己看中了人家?”

    陆芊玉顿时无言以对。

    刚才是陆芳玉一时太过害羞,现在一恢复正常,陆芊玉马上就不是对手了……

    陆清容与陆芳玉相视一笑,笑声中夹杂着陆芊玉撒娇的声音,马车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欢快起来。

    随着马车离京城越来越近,陆清容心中希望以后的日子也能像现在这般无忧无虑……

 第四十四章 归家

    酉初时分,离日落还有不到一个时辰,陆家的马车终于从朝阳门驶入京城。

    间隔十年,陆清容和陆芳玉再次回到京城,都还有着一份熟悉之感,

    十年前陆清容跟随尹屏茹和顾氏从济南进京之时,就是走的这条路,她隐约还能发现街道两旁有些店铺和以前不一样了。

    而陆芊玉则与她们不同,离京时她才两岁,记忆早已模糊不清,此时正在十分好奇地向道路两旁不停地张望,看什么都新鲜。马车停在陆府门前时,她都是先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陆府的门房见了陆亦铎一行人的马车,赶忙出来将他们迎入府内。

    之前捎回的信中说,起码要再过两日才能到,没想到这突然就回来了,陆府下上都没有准备。

    陆亦铎领着尹屏茹和孩子们,也顾不上换衣服,一下车就直奔正院。

    太夫人听到“大老爷回来了”的消息,也迫不及待地迎到了一进花厅的门前。

    陆清容看到眼前这位老人,身着墨蓝色菊花纹对襟比甲,栗色综裙,挽成半高髻的头发由原先的花白变成了全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太夫人了。

    陆亦铎和尹屏茹首先向母亲行了礼,几个孩子也跟着上前喊着“祖母”,直把太夫人喊得笑逐颜开。

    待众人在花厅中落了座,太夫人方才细细打量起几个孩子。

    这些年陆亦铎进京公干的时候,太夫人是见过他几次的,但这几个孩子却是整整十年未见了。

    虽说过了这么多年,孩子们相貌变化都很大,但由于年纪上的差别,倒是也不会认错。

    唯有陆清容只比陆芊玉小了一岁,却因她那与尹屏茹极为相似的面容,也不难认。

    看着眼前长身而立、仪表堂堂的陆呈杰,以及他身旁三个亭亭玉立的妹妹,太夫人心中欣喜,脸上也难掩笑容。

    最让她高兴的,还是头一次见到年仅三岁的陆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