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明女状师-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状师还是糊涂,你只知妲己祸国,却不知武瞾兴唐。古往今来,帝王有功便是文韬武略,有过便全因红颜祸水,真是笑话!殷商亡国乃是帝辛昏庸无道,不行仁政,穷兵黩武,倒行逆施,亦是后强代前弱之必然,商灭夏,周灭商,唐灭隋,明灭元,历史车轮滚滚,从不曾于任何一朝停驻!若一个手无实权的女子便可左右泱泱帝国命运,那要文武百官何用?”
“女子妄议国政,其罪当诛!”又有一人续道。
杨清笳回身看,淡道:“前辈又是哪位?
“陕西牟兴国!”
“好名字!”她冷声赞道:“前辈既叫兴国,便应知国家兴亡民皆有责6的道理!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近有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为何不可忧国忧民?”
“你!”他戟指怒目:“牝鸡司晨7,大言不惭尔。”
杨清笳泰然笑对道:“日月凌空8,唯才德是也。”
“湖广张德奚讨教!”
杨清笳侧身:“前辈请!”
“敢问姑娘,可知‘骄盈嫉忌,肆意适情,以病其德性,斯亦无所取矣’9何意?”
“不知。”
“方才你一直避重就轻,可读过《内训》?”
“不曾。”
张德奚面有得色,追问:“可曾熟读《女诫》?”
“也不曾。”
“《女论语》可曾读过?”
“亦不曾。”
他几乎要笑出声来:“你身为女子,《女四书》竟全然未曾过目,如此不知廉耻,不修德仪,理应闭门羞愧,安敢在此大放厥词?”
“诸位一口一个‘女德’,从方才至今,一直言必《女四书》,莫非今日翰墨大会请的是一群长舌妇人吗?”
“你!”
“不错!我杨清笳《女四书》一字未曾读过,比不得诸位前辈烂熟于胸,若论那娇娇女儿之态,诸位远胜于我!”
此言毕,台下顿时哄堂大笑,连段惟都忍不住翘了翘嘴角。
“反了!反了!”张德奚抚胸,一副气急攻心的模样。
其余十几人皆喝骂出声,更有甚者怒道:“此女目无尊长,大逆不道,若不将其从状师之中翦除,日后必成害群之马!”
“不错!此人不除名,遗患无穷!”
她闻言纵声长笑:“我杨清笳何德何能,竟让十五省名状坐立难安!天下之大,竟容不下区区!可笑!可笑!”
她倏地收敛笑音,抬眼厉目四顾:“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我杨清笳念各位均是同僚前辈,忍让再三,各位却丝毫不顾同僚之情,一口一个“不知廉耻”,拿命中注定的性别说嘴!尔等出言中伤在先,在下反击在后,若说我‘不知廉耻’‘大逆不道’,不如说尔等为老不尊,仗势欺人!”
台上诸位面红耳赤,台下众人鸦雀无声。
“我知道,”她笑了一声,虽竭力掩饰,却仍藏不住个中苦涩之意:“我今日就算磨破嘴皮,亦无法说服各位,何况我也并不打算说服各位。但有些话,始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她缓缓走了几步,看着台下,慨然道:“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已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每寸角落,莫说现在,即便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亦是无能为力。古往今来,男子饱读诗书便可科举取士,博得功名,女子饱读诗书却是无功无用,甚至于德有亏;男子三妻四妾便是顺理成章风流佳话,女子却要守贞守节忍受丈夫左拥右抱……这何其讽刺!”
“或许在你们眼里我是个异类,但我今天站在这里,是想告诉各位,你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是错的。总有一日,女子亦可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总有一日,女子亦可披肝沥胆,创下不世之功!”
陆方尧却哼笑道:“那恐怕得等上千年!”
“那便等!”杨清笳蔚然而笑:“我看不到,诸位也看不到,但总有人……能看得到。”
☆、第101章 舌辩凤台园(三)
台下之人皆是此次前来赴会的状师,虽说他们并非如同台上诸省名状那般; 张嘴便可引经据典; 但总归是识书懂律之人; 心中自有一杆秤。
方才杨清笳刚开口时,众人听之无不义愤填膺; 心生耻笑。
然而听至现在,却又不得不承认她所言掷地有声; 无不心下慨然。
只因将心比心,若易地而处,若自己也身为女子,该当如何是好?
段惟坐于台下,远远望着她。
杨清笳的脾性他是知道的; 若叫她俯首认输怕是比登天还难。
刨除一身躯壳,她是无比坚韧的存在,不畏生死; 更令人难以等闲视之。
她总怀满腔碧血; 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挺直那瘦削的脊背。
她与这个时代看似势如水火; 却又相生相灭。
天地造化,何等神工天巧,因缘际会,又何等精妙绝伦。
“杨姑娘今日是以状师的身份立于此地,凭的是对大明律法了若指掌!若哪个对她有异议,理应论法定输赢,方才公平!”
杨清笳耳闻那熟悉的清清冷冷的嗓音,不由寻声而看,二人台上台下远隔数丈四目相对,未得一言,却已胜万语。
段惟作一身书生打扮,头戴云霞方巾,身着浅灰缎道袍,一派光风霁月,朝她微微点了点头。
杨清笳报以一笑,移开目光,心下顿时平定。
“对!”
“应该光明正大!”
“论法定输赢!这可是翰墨大会!”
“不要欺负人!”
“我见这姑娘是有能耐的,该比比真本事……”
“……”
段惟话音方落,众人竟你一言我一语附和起来。
台上众人见状面面相觑,巽四位其中一人开口道:“老夫佩杨小状师风骨,既然今日是翰墨大会,众望所归,杨状师便挑一题吧!”
杨清笳闻言转身道:“在下晚辈,不敢造次,前辈请开题。”
“你有何不擅,有何擅长尽可提出。”
她道:“《大明律》三十卷,《明会典》一百八十卷,《问刑条例》二百七十九条,《御制大诰》所含四篇,君可任选。”
那人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我大明开国百余年,从未有一人敢称精通所有律令,更何况《御制大诰》仁宣时便已被废止,现今懂得之人寥寥,杨小状师此番夸下海口,待会儿怕是不好收场!”
“晚辈学艺不精,乃半路出家,不敢托大,更不敢妄称精通所有条例。只不过诸法皆为一体,自成一脉,论法应以体系论,众法相辅相成方如虎添翼,否则必成管窥蠡测,坐井观天。既然今日以法论道,便应见识众家所长,若晚辈技不如人,自当认输。”
“好!”他起身道:“老夫应天府温传请教杨小状师!”
“温状师请!”
“昔年应天府、顺天府各有一人,前者同姓为婚有悖人伦不过杖六十,后者抢了稚童手中两枚鸡卵却被斩首。请问杨小状师,两府推官哪个有错?”
杨清笳道:“顺天府,应天府两位推官俱是依律判决,未有丝毫谬误。”
温传诱问道:“若如杨状师所言两府所判并无错处,那么律令岂非轻重失衡?”
她说了八个字:“重其所重,轻其所轻①。”
台下人均是一头雾水,大明律中似乎未曾有这八个字。
杨清笳解释道:“我方才已经言明,法非孤立之物,横向有移植,纵向有继承。看待一朝法制,应从这两点出发。《大明律》洪武元年颁行天下,上稽天理,下揆人情,集前人法典之精髓。《大明律》篇目一准于唐,掇《唐律》以补遗一百二十三条②,又与唐律有着明显区别,《大明律》对于典礼教化等相关刑罚要轻于《唐律》,在贼盗租佃方面却比《唐律》要重得多。此为‘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温传道:“杨小状师所言,岂非说太|祖只重俗利不重礼教?”
众人立刻炸开了锅。
温传看似无心一问,实则将杨清笳推入险地,大明虽向来不因言杀人,但若给她戴上一顶污蔑祖宗之法的帽子,危矣。
杨清笳面对对方如此阴狠一招,却不慌不忙道:“非也,立法要依势而为,所谓刑乱国用重典③。我朝初,百姓方从前元的残暴末世解脱,亟待休养生息,土地便成了重中之重,故必须惩治豪阀劣绅。且当时民间贼盗频发,非下猛药不可!如此看,太|祖所定之法是因势利导,‘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恰恰乃《大明律》的精妙之处!晚辈相信百年后,中华法系之中,《大明律》必是最璀璨的一章。”
这番连消带打,众人无不叹服。
温传无言以对,只得走回座位,再不发一言。
其余几人见此,纷纷走马灯一般轮番上阵,杨清笳每每对答如流,偶尔反击倒问得对方哑口无言。
这场论法从巳时开始,竟一直战到将近申时。
众人皆已败阵,只剩了艮八位上坐着的一位老者。
此人已过耳顺之年,下颌留三缕美髯,眉目清定,神色不怒自威。
他从方才便一直不曾开口,此时见台上台下人都盯着自己,这才缓缓站起身,自报家门:“山东孔继成。”
杨清笳闻言一惊:“前辈与衍圣公……”
孔继成道:“本家。”
杨清笳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失敬。”
孔继成站在杨清笳面前仔仔细细地打量她一番,方问:“自古刑典莫过礼刑二者,方才杨状师说乱世用重典,杨状师可知我大明所谓‘重典’,礼与刑是何关联?”
杨清笳答曰:“明刑弼教。”
孔继成似已料到她可对答,伸手捋了捋须,再问:“那么杨状师可知自古至今,礼与刑又如何?”
众人闻言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方才原本便已说好,只在大明律令条例中开题,他这一问,已经远远离题,孔继成明显有意考较。
众人等待她提出异议,但对方却低头沉思了起来。
半晌后,孔继成见她仍不言语,便以为难住了对方,才缓缓道:“是老夫为难杨状师了,此题作罢吧……”
“孔状师,”杨清笳抬起头道:“晚辈斗胆答上一答,若有纰漏谬误之处,还请前辈指正。”
孔继成神色一凛,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第102章 舌辩凤台园(四)
杨清笳理了理思路; 开口缓缓道:“前辈既说自古至今,那么理应从夏开始,晚辈以为刑最早起源于兵,夏初; 乃是兵刑合一,所谓大刑用兵甲,以威民也①,当时并无‘礼’的概念; 夏以天罚的神权法治理天下。其后殷商亦是如此,所谓敬鬼神,畏法令也②。”
她负手踱了几步; 半是思量地道:“西周有了‘德’的概念; 周公制礼; 亦首次提出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的思想,即有德者方可坐拥天下; 这也是礼与刑最初的雏形,亦为商可伐夏,周可灭商的法理依据。”
孔继成接连点头,神色嘉许。
杨清笳续道:“春秋时各诸侯裂土而治; 礼乐崩坏,周礼已然消亡; 但这也让中原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若论法制; 首先得说儒家。”
孔继成抬了抬眉头。
杨清笳看着这位孔家后人,略微顿了顿,道:“礼入于法,出礼入刑。”
“就这么八个字?”孔继成问。
她点了点头。
孔继成凝眉,须臾后展颜抬头:“请杨状师继续说。”
杨清笳道:“其次当属法家。众所周知,郑国子产铸刑书,乃是首次将法律成文公布于众,打破了以往‘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③的谬论。魏国李悝所著《法经》,乃当世最早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亦是后世商鞅变法之宗。愚以为,法家对礼与刑的处理大致可分两个时期,前期法家主张礼刑并存,后期则渐渐演变为存法斥礼,韩非子更是提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孔继成道:“这与儒家主张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好相斥,那杨状师觉得何者为正啊?”他问。
杨清笳道:“如果非选其一,那么晚辈认为韩非子可取。”
其余人等闻言已做好了瞧热闹的准备,孔继成是儒家拥趸,更是孔圣的后人,此番杨清笳应算捅在了他肺管子上。
然而孔继成看上去却似不以为意,他问道:“为何?”
杨清笳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这八个字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诞生于此时的两百余年后。
众人皆觉不可思议,议论声沸然而起。
“前辈为何非逼我说出口。”杨清笳苦笑。
孔继成道:“我若不问,怎会知你真正所想。”
她默然不语。
孔继成问:“自古天赋皇权,你何来如此惊世骇俗之言?”
“现今说这些,无甚意义。”她道:“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也会证明一切。夏商至今,前人曾深信不疑的,有多少已被改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往往不能跳出当世所限,即使圣人……也不能。”
孔继成闻言愣了愣,突然笑了两声,继而放声大笑。
众人不解其意。
他收声敛容,叹了口气:“接着说吧。”
杨清笳于是续道:“汉初,经连年兵燹之祸,黄老之学大行其道,即为轻刑薄罚,倡导礼德,无为而治。经文景之治和连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对外征伐匈奴,对内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编纂《春秋决狱》一书,乃后世引经注律之源。”
“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沉淀后,华夏大地迎来了一次律法盛世,太高组制定《武德律》,太宗编修《贞观律》,高宗编纂《永徽律》,其后又集解为《永徽律疏》,又称为《唐律疏议》。私以为,《唐律》集汉魏晋以来立法之精粹,承前启后,结构完整,乃后世法典之基石,更是朝鲜日本和其他东南周边地区立法的依照,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法系最为秀丽雄伟的高峰,是足以匹敌罗马法的扛鼎之作。”
孔继成连连点头,听到最后却不由问:“罗马法?”
杨清笳不小心说漏嘴,只打了个马虎眼,又道:“从汉至唐,可称‘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孔继成附和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④”
“前辈说的是。”杨清笳想了想,踱几步续道:“待至宋朝,王安石变法以图富国强兵,所谓以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募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她微微顿了顿,才道:“王文公,不仅文采斐然,更是位忧国忧民,当仁不让的志士。”
他叹:“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⑤”
杨清笳也叹了口气:“奈何王文公并不周知当时民生,变法脱离现状,乃至失败。”
孔继成道:“自古变法者,功败垂成多,大功毕成罕。”
杨清笳点了点头,清清嗓再道:“后受程朱理学影响,朱熹亦赋‘明刑弼教’以新意,即无论礼刑,均为‘理’做嫁,无所谓先礼后刑,甚至不教而诛。”
“至我大明,终于总结汉以来的‘德主刑辅’,唐时的‘德行并重’,以及宋的‘先刑后礼’,赋予了‘明刑弼教’最精妙的意义。这个早于《尚书》之时便提及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终在此时得以一展其所长。”
她抬手作了个揖,示意自己言毕。
台上台下此时鸦雀无声,杨清笳长身而立,眨了下眼后,台下角落里不知谁扬声道了一句:“精彩!”
而后众人方才回过神,抚掌而贺。
台下人欢声雷动,台上人却都神色颓然。
孔继成朝她抬了抬手,慨叹道:“老朽从状四十余年,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话方毕,卞轻臣却倏地起身急道:“孔先生!我尚未……”
孔继成摆了摆手:“她年纪轻轻却以一题纵贯古今,犹如高屋之上建瓴水,你未开口,便已经输了,退下吧。”
卞轻臣只得咬牙跌坐回去,满脸不甘忧愤。
“我等输得心服口服。”孔继成道。
她深深揖了揖,恳切道:“此番并无胜负,晚辈不过拾人牙慧,立于巨人之肩,偷眼高看了几丈而已。方才晚辈言语无状,多有得罪,还请诸位前辈见谅。”
众人见她以一人之力独挑十余人,可谓大胜,明明应是风头无两,却不曾丝毫自得,再想她方才怒火三丈的模样,方知自己的确无理在先,拿男女之位迫她,未免失了风度。
思及于此,台上人纷纷起身道:
“方才多有得罪。”
“得罪了。”
“多有得罪。”
“……”
杨清笳颔首回礼,却未始终未言一字,算是默默受了这番歉辞。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孔继成叹了叹,问:“杨状师可否告知师从何处?”
杨清笳想了想:“授业恩师确有一位,但没有师徒名分的前辈却不计其数。”
“此话怎讲?”
她看着台上众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没有先辈呕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