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居清贫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居清贫乐
作者:鸣嘤

文案

杨雪觉得自己运气不算坏,虽然穿到乡野农家,但长辈仁慈姐弟友爱,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
可惜女孩儿终究要嫁人,嫁了人就难免要面对婆婆偏心妯娌算计之类的烦心事。
幸好丈夫常子胜向着她,小两口齐心协力应对各种是是非非,这村居生活虽清贫但也不乏乐趣。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前世今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雪 ┃ 配角:常子胜 ┃ 其它:古代乡下小夫妻的日常生活

==================

☆、这日子没法过了

  大晋朝洪熙五年,西南靖远南谵几个州三个多月不下一滴雨,旱情极其严重。
  靖远州武清县杨家湾村,天将亮未亮。
  薛氏看了看外头的天色,慢慢爬起来,走到儿子儿媳房门前喊道:“冬哥儿他娘,该起来挑水去了,省得挑担水回来,咱们早饭都吃好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原本睡得死沉的白氏被婆婆的大嗓门唤醒,心头烦躁不禁骂骂咧咧地。虽然白氏轻手轻脚地,杨本元还是被妻子吵醒了。他掀开眼皮看了看外头,嘟囔道:“天还没亮,怎么就起来了。”
  白氏没好气地道:“全村眼下就只有大柏树那一口井还出水,等天亮了再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老天爷再不下雨,水田保不住,一家人就等着饿死吧!”
  “饿死”之类的话实在是晦气,杨元本呵斥道:“蠢婆娘闭嘴,老鸹样的瞎叨叨什么!这不溪里还有水,水田怎么就保不住了?”
  白氏本来想用“溪里再多的水也架不住那么多人家灌溉呀,天不下雨溪水很快就会不够用”这话反驳丈夫,不过丈夫发火了,她到底还是有些忌惮,赶紧闭了嘴。
  白氏穿好了衣裳下床,开门上楼去叫二闺女杨霜。一家子人一担水根本用不了一天,可因为大旱水越发难挑,这些日子都是母女两个一道去挑水。
  “二丫头,起来了,该去挑水了。”白氏喊了好几声,里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她不由火大,大力打着门,厉声道:“死丫头,少给老娘装死,再不起来,老娘揭了你的皮!”
  杨霜痛苦地在凉席上打了两个滚,恶狠狠地道:“催催催,就知道催,睡个觉都睡不够,烦死人了!”她抱怨归抱怨,人还是慢悠悠坐了起来。
  “讨厌,自己要早起,就坏良心地把人家给吵醒。”杨霜这么一通折腾,把杨雪给吵醒了,她骂骂咧咧地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
  快到六月了,天气本来就热,姐妹两个睡在楼上房里,前半夜简直蒸笼一样,好不容易熬到后半夜才睡着,结果睡得正酣却被吵醒,不发脾气才怪。
  杨霜气结,伸手想掐一把妹子,可想着这丫头那一张利嘴,到底还是悻悻然罢了手,认命地穿好了衣裳开门下楼。
  母女两个胡乱梳洗了之后,就挑着水桶出了门。虽然天尚未大亮,但晴朗的夜空夜色较亮,加上走的是熟悉无比的路,母女两个的步伐倒也不慢。
  原本以为自家算早的,没想到沿路碰到七八个挑着水桶往井边赶的女人。杨霜不由嘀咕道:“怎么大家都这么早啊,不知道井边有没有排起长队了。”
  白氏感觉情况不妙,招呼闺女加快步伐。母女两个几乎是小跑着到了井边,抬眼一看,果然排了长长的队伍。白氏叹了口气,麻利地走到最后边那个人身后站好。
  杨家,薛氏在杨雪的帮助下开始做起了饭,杨雪负责烧火,薛氏负责炒菜。眼看着菜都炒好了,白氏和杨霜母女两个才一人一担水颤悠悠地回了家。
  薛氏神色不虞,语带讥讽道:“怎么这么慢,我还以为你们掉到井里去了,正打算叫冬哥儿他爹去看看去。”
  白氏喘着粗气还没来得及解释,杨霜就尖声抱屈了:“别提了,原本以为咱们家算起得早,谁知道比咱们更早的人家多了去了。大柏树下排了老长的队伍,我和娘等了好一阵才轮上。”
  薛氏嘴巴张着想说什么,临了又闭上,转身招呼着杨雪:“三丫头,喊你爹和你弟吃饭了。”
  杨元本在院子里的磨刀石上磨着砍柴刀,听到闺女喊吃饭,立马洗手起身进了堂屋。杨雪冲着弟弟杨冬的房门大喊他吃饭了。“知道了,你们吃着就是。”声音却是从茅厕里传来,原来这家伙在蹲大号。
  杨雪不由笑骂:“懒牛懒马屎尿多!”杨冬立刻炸毛,回骂道:“什么叫屎尿多,我一天蹲一次茅房算屎尿多?你有本事只吃不拉!”
  小屁孩,刺猬一般,姐才懒得跟你一般见识。杨雪鼻子一哼,转身走进了堂屋。
  一家子吃完饭,杨元本和白氏去了田间,三姐弟和薛氏留在家里。老贼天一直不下雨,杨家塘本来池塘不少,可早都干涸了。如今整个杨家塘,除了溪水能灌溉到的水田,旱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没必要侍弄了。
  其他的绿豆黄豆红薯之类的作物,同样也是干枯如柴,没一丁点指望了。杨元本家水田拢共三亩,如今一家子就巴望着这几亩水田能保住,不然今年就真是颗粒无收,一家人就等着饿肚子吧。
  可是情况很是不妙,老天一直不下雨,溪流又不算宽,流量有限,沿岸几个村子都靠着这条溪流灌溉,眼看着溪里的水一天天消下去,村民们却只能干着急。
  因为满村子的人都眼巴巴地指望着水田活命,所以灌溉的时候谁家都不敢马虎,都派人一直盯着水流,生恐中途叫人给截流了,总之要确保那溪水能流进自家田里才放心。杨家两口子今日之所以去田间,是因为田里快要干了,该灌水了。
  堂屋里杨霜跟着薛氏做着针线,杨雪则坐在一张小凳子上慢慢剁着猪草。她一边跺一边叹气:“猪草又消了这么多了,过两日又该去扯了,一想到要走那么远的路我就头疼。”
  薛老太太道:“这样干的天气,能扯到猪草已然是不错了。老天再不下雨的话,兴许连窝沟都扯不到猪草了。”
  窝沟距离杨家塘二十来里山路,是一条深涧,沟里有一条细小的溪流。窝沟地势很低,植被丰茂,任凭天如何干旱,那里照旧流水不断,树木花草长势良好。
  因为干旱,附近实在是扯不到什么猪草了,杨家姐妹从上个月开始就跑窝沟去扯了。翻山越岭路途远,十六岁的杨霜还好些,十三岁的杨雪就不大吃得消,每去一次就叫苦连天的。
  杨霜抬头看了看外面明晃晃的太阳,忽然异想天开:“祖母,您说咱们杨家的老祖宗当初怎么不将家安在窝沟那一带,若是咱们住在那一带,那岂不是不用担心什么天旱不天旱。”
  杨雪嗤笑道:“二姐你有没有脑子,窝沟距离镇上太远,而且那四周都是山,根本没办法开垦出田来,大家住在那里怎么活得下去。”
  杨霜被讥讽了,不免有些羞恼,瞪了一眼妹子,气哼哼地道:“我是没脑子,我又没被学里的先生夸过聪明。”杨霜说的学里是杨家塘族学。
  杨雪是女子,自然是没资格进族学的。可是她不过是在天气骤然变化的时候去给杨冬送了几回斗笠衣裳,在窗下听了先生教学生们读了几回《百家姓》《千字文》,然后自己拿杨冬的书看了看,就背得比学里所有的男孩儿都流利。
  惹得先生摸着山羊胡子直夸她聪明伶俐,说可惜她是个女儿身,不然倒可以走一走科考的路子,进士不敢说,中个举还是有可能的。
  乡下小地方,秀才都是稀罕物,遑论举人。杨家塘村有史以来只出过一个举人,那还是前朝的事情。到了本朝只出过两位秀才,一个是开国之初考中的,一个是四十六年前考中,此后杨家村再没谁考中过秀才。
  老先生的话传出来后,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杨雪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学堂门都没正经迈进去过,不过熟练地背了一通书而已,居然将整个村里的小子们都压下去了,人们自然不服气。
  有人说是这老先生狡诈,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教出来过,担心村学不再聘他,故而借杨雪这个小丫头片子来委婉地告诉大家,不是他教得不好,实在是杨家塘的小子们资质不佳。
  也有那不服气的小子,逮着机会就来寻杨雪比试背书,杨雪每每都不应战,任凭那些小子们说她心虚不敢比试。这越发坐实了大家的猜测:杨雪根本没有老先生说的那般出色,不过是被老先生借了名头而已。
  说起来杨雪还真是心虚,不过不是杨家塘人以为的那种心虚。她前世可是念到了大一的人,《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本就接触过,只不过时间久了有些忘记了。听杨冬念叨听先生念叨,又拿书看了几回,背诵下来于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就连先生还没教到的《论语》《孟子》里头的许多篇章她也背得下,不过她可不敢说给人知道。她不过一次没忍住,在老先生面前显摆了一番就给自己惹来大麻烦,哪里还敢再背书,她又不想被当做妖孽淋黑狗血。
  “这日头可真是毒辣,你爹娘他们肯定口渴了,咱们家的田离大柏树井有些远,该去给他们送水了。三丫头,喊冬哥儿赶紧去送。”薛氏吩咐杨雪。
  杨雪起身去喊杨冬,喊了几嗓子没反应。跑到杨冬房里一看,根本没人,这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出去了。
  

☆、溪坝被堵了

  薛氏生气地骂:“这孩子,一点不知道体贴父母,十一岁的人了,还一味地贪玩。”
  杨霜道:“冬哥儿以往也是在学里上半天学,回家干半天活,这猛然间放了假,一下收不住心很正常。他年纪还小,大了自然懂事了。不过是给爹娘送水,我去就是。”
  杨雪皱了下眉,对杨霜的话颇有些不以为然。杨薛氏没好气地道:“十一岁了还小,当年你祖父过世的时候,你爹才十四岁,可是他护犁拽耙,愣是做了家里的顶梁柱。冬哥儿这样子下去,往后这个家靠他能立得起来?”
  白氏嫁过来之后连生了三个闺女之后才得了杨冬这个儿子,后来又怀了一胎,也是个男孩,可惜没保住。此后她的肚子就再没动静了。
  因此家里就杨冬这一个儿子,又是年纪最小的,大人们不免有些娇惯,结果这孩子好些方面跟同龄人比起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杨冬做事情惯爱偷奸耍滑,吃不得什么苦。栽油菜喊腰酸,扯黄豆喊手疼,打谷子喊晒得头晕:总之是找尽理由偷懒。
  杨元本和薛氏发现势头不对开始下狠手管,白氏却不忍心,杨霜也一时转不过弯来,总是拿这样那样的话来替杨冬开脱。
  杨霜虽然被祖母抢白了,但还是放下手中的针线,打算起身去送水。杨雪阻止道:“姐姐这荷包还没做好,秋香姐姐说不定很快就会来找你要,你还是赶紧做好吧,我去送水。”
  杨霜不肯,非要自己去。薛氏叹了口气:“秋香每回托你做这些小东西都会给钱的,这老天不知道要干旱到什么时候。能挣一文是一文,二丫头还是安心将这荷包做好吧。”
  杨雪只好坐回竹椅,杨雪则起身将贪凉挽起来的袖子裤腿通通放下,将自己全身上下遮得严严实实,然后去灶屋提送水的陶罐,顺手又拿了个粗瓷杯子。
  她戴了一顶大大的粽叶斗笠,提着陶罐走出了院子。背后杨雪嘲笑道:“这丫头真是的,大热的天裹得这么密不透风,偏她忍得住。夏天咱们都戴轻便一点的小斗笠,她倒好,说什么防晒防晒,愣是顶着下雨天才戴的大斗笠出门,也不怕人笑话!”
  薛氏瞥了孙女一眼:“你还别笑话她,她这做派不是没道理。女儿家尚未许人家,还就得爱惜一下自己那张脸,那些年轻后生谁不喜欢肤色白皙的姑娘。当年你大姑父家的长辈本来想给他求娶下面镇子边上一户李姓人家的姑娘,可你大姑父嫌弃那姑娘长得太黑,瞧上了你大姑姑,愣是歪缠着长辈请媒人上门来提亲。”
  薛氏生了五个孩子,活下来的就只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大闺女因为模样好,嫁到了镇上一个油坊主家中做长媳,家境殷实不愁吃穿,算是杨家塘的女儿当中嫁得比较好的。
  杨霜听到祖母这样说,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努力回想着姜达每次见到自己时候的眼神,想了半天也不能确定人家对自己的肤色有没有嫌弃。其实杨家三姐妹的模样在整个杨家塘算是出挑的,杨霜大可不必这般没自信。
  杨雪提着陶罐走到大柏树井边,即便挨近中午,挑水的人还是不少,谁叫全村就只有这一口井还有水可挑呢。虽然她只要打一罐水,可大热的天人家也不见得乐意让她插队。
  杨雪不想老老实实地排队,就抬眼看着前面有没有关系好的人。结果看到邻居家的桐花嫂子排在第三个位置,她赶紧跑过去请人家打水的时候顺便给自己装一罐子。
  很快就轮到了桐花嫂子,她先给杨雪装了一罐子,然后自己打了一担。因为要共一段路,杨雪索性等着桐花嫂子。
  桐花嫂子对杨雪道:“雪妹子是去给你爹娘送水的吧。今日的水格外少,估摸着你家还要一阵子才能浇灌好。”
  杨雪惊道:“怎么就格外少了,即便溪水越来越少,但也不会消得这么快吧?”
  桐花嫂子气愤不已地道:“还不是上头姜家湾的人将溪流围堵得越来越严实,水流到咱们村就变少了,水流少每家每户灌溉起来不慢才怪。”
  杨雪本来被毒日头晒得浑身淌汗,听到这坏消息越加焦躁不安。忧心忡忡地赶到自家的田头,果然见到渠坝上水不多,缓缓流淌着进入田里。
  戴着斗笠的杨元本和白杨氏坐在田间,正晒得唇焦口燥,看到提着陶罐的闺女来了,两口子不由眼睛一亮。杨雪倒了满满一杯水递给自家老子,杨元本渴坏了,连喝了三大杯才罢休。白氏也喝了两杯。
  白氏喝足了水,扬声冲左手边喊道:“三嫂,我家三丫头送水来了,你和三哥也喝两杯吧。”杨雪抬头转身一看,才发现那边田垄下蹲着两个人,正是堂伯父杨元根和他妻子姜氏。
  杨雪不等杨元根夫妇应答就提着陶罐走了过去。那两口子也渴坏了,咕嘟咕嘟就是一通牛饮。
  姜氏喝完满足地抹着嘴巴感叹道:“还是闺女贴心,哪像咱们家,儿媳妇今日身子不舒坦,咱们家那几个孽障就没有一个知道来给咱们送水。”
  杨元根埋怨道:“本来咱们早就能回家了,都是你们姜家湾的人自私黑心。如果不是他们将溪水堵住,咱们这会子至于在这里候着?”
  姜氏不知道如何回答,尴尬了一阵后忍不住嘀咕:“大家都想保住自家的水田,姜家湾的人这么做也情有可原,谁叫咱们村在人家下游了。”
  听到妻子这话,杨元根瞬间火大,厉声道:“照你这么说,那下游村子的人就活该□□旱活该饿死?还真是姜家湾出来的,竟然说得出这么黑心烂肝的话出来!”
  姜氏被丈夫一吼,脸上也有些挂不住,梗着脖子道:“这老天一直不下雨,姜家湾的人堵住溪水也是想不被饿死。大难来时谁不是先顾着自己,他们又不是圣人菩萨!”
  “你这臭婆娘,再说老子捶你!”杨元根气得额头青筋毕露,挥舞着拳头冲姜氏咆哮,可到底还是下不去手,良久自己放下拳头,忿然道:“那好,姜家湾的人在上游饿不死,你去投靠娘家人,咱们爷儿几口饿死算了。”
  “你这暴脾气,我懒得跟你吵架,省得吓坏了雪姐儿。”差点挨揍了,姜氏哪敢再多话,说了句下台阶的话后自去田垄下坐好。胆战心惊的杨雪看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提着陶罐回了自家爹娘身边。
  虽然隔得较远,不过杨元根两口子嗓门都不小,杨元本和白氏对那边的吵架听得清清楚楚。杨雪过来后,杨元本低声道:“被你三伯吓坏了吧。他那人本来就嗓门大脾气燥,加上在大日头底下晒了那么久,心头越加焦躁,可他的心地却不坏。”
  杨雪对自家老爹笑了笑,表示自己没被吓着。白氏却拧着眉道:“其实三嫂说的话也不算错,咱们想保住水田活命,姜家湾的人也一样。老天一直不下雨,他们不就想多储备一点水了。要怪都只怪这老天,存心不让人活了这是。”
  杨元本重重叹了口气,道:“这回天老爷是真的要收人了,不然咱们村求了这么多次雨都不灵。起初还说是咱们舍不得,只杀猪羊没杀牛。可我听说咱们县有个地方都献上了童男童女,也没求得一滴雨下来呀。”
  大热的天,杨雪却被“献上童男童女”这话听得打了个寒噤。陶罐里还剩下一些水,看样子家里的田还要过一阵子才能灌溉好,杨雪就留下陶罐杯子回了家。
  途中经过别人家田塍的时候,又听到了两三起吵架。老天不下雨,毒日头高照,水田保住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人人火气都很大,炮仗样的一点就炸。
  姜家湾堵住溪流害得杨家塘灌溉困难这事,引起了杨家塘全村人的不满。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要请里正出面,让姜家湾的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