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福星高照-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李老太太一时兴起,在上头做了不少批注,宋师竹翻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
  半个时辰之后,宋师竹拿起旁边的茶碗喝了一口,心里觉得李老太太不愧是能养出大儒儿子的人。
  批注上,头一句便写着“送子千金,不如常与相伴。”
  就这两句话,宋师竹便知道李老太太主张的教育理念。
  宋师竹看着看着,也有些感悟。李老太太觉得想要养好孩子,父母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时下大户养儿育女皆由他人照看,须知奶娘下人虽可分担育儿之苦,却不能代行父母教育之责。”
  这几句倒让她想起自己的闺女了,喜姐儿如今还在琼州府里,都说隔代亲,也不知道她娘会把孩子养成什么样。宋师竹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启蒙的小故事。
  教育得从娃娃抓起。相公重要,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外头的螺狮打了一会儿瞌睡,抬眼看见宋师竹在烛火下认真书写的模样,便不由得笑了笑。
  会试开考前,宋师竹的紧张是肉眼可见的,就跟夫妻两人所有焦虑都长到她身上一般,宋师竹每日都要绕着院子踱个好几圈。
  螺狮那几日瞧着这两人也有几分喜感。家里每到晚膳时都要上演一处安慰的戏码,封恒一遍遍地安慰妻子,宋师竹每回都斩钉截铁保证自己没事了。可隔日还是重复在院子里踱圈。
  螺狮虽然没有经验,可她看着封恒每每安慰完妻子后脸上的满足和高兴,总觉得这就是应了那句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她想了想,也没有进去劝宋师竹休息,难得她家少奶奶能够静下心来练字,还是别打扰了。
  写满了几张宣纸之后,天已经大亮了,宋师竹居然还挺有精神的,她看着时辰想着封恒现在应该已经进场了,便放下毛笔又去上了三炷香。
  香炉散发着幽幽的檀香,宋师竹已经平静多了。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要是考砸了,不过再考罢了。高四生不丢脸,这年头考科举的人考到高九都是有的。
  封恒这回回来时,是被小厮扶着回来的,还带了一个消息回来。
  考场上居然有考生被搜出夹带,宋师竹赶紧问道:“那你们有没有被影响到?”
  “这是隔壁考场的事情。”封恒道。听说是一个老举人,第一场考完试后,出来表情就有些不对劲,说是他二十道算题,无一道能做出来,这一回才会铤而走险。
  封恒略说了一下,宋师竹道:“其实作弊也没用吧?”
  封恒叹了一口气:“可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考卷上除了一道诗赋一道策问后,剩下的都是算学题目,除非先前就知道考题让人做出来,否则就算带满小抄也是没用的。
  宋师竹也是叹气,突然就有些明白,为什么他们家和李先生会有那一场无妄之灾。先前科考大多考的是四书五经,许多学子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突然变化之下,李先生可不是被人恨死了吗。
  她和封恒对视了一眼,封恒道:“别想了。”这一届恩科改革,皇上耗费了多少力气,下一届想要推行下去,恐怕不容易。
  不过若是能够实行下去,封恒隐约觉得,以后大庆的未来肯定会变得十分不一样。
  他这一年也感觉出来了,算学即严谨又灵活,学得深了,考虑题目时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等能力都是缺一不可。若是朝廷真的能顶着压力把改革进行下去,以后的学子肯定有一番不同的面貌。
  九月初九,第三回送走封恒后,宋师竹心里已经有种尘埃落定之感,目送着封恒在夜幕下离开,她回去睡了个回笼觉,一大早便在屋里练字,写满一张纸之后,螺狮便进来报说田夫人过来串门子。
  宋师竹愣了一下,委实想不到田夫人会上门。今日是重阳,田夫人不出门登高,跑到他们家干什么了。
  阶级圈子这种事,就算是同住一条胡同里,也是存在的。先前他们家乔迁宴时,林家和田家皆是姗姗来迟,彼时宋师竹就看出来了,自家没被人看在眼里。
  对此她除了接受也不能怎么办,没办法,封恒就算一切顺利登上金榜,想要和林学士和田大人平起平坐,尚且要个几年的时间。林家和田家如此,实属正常。
  因着不知道田夫人为什么上门,宋师竹让人上茶后,便按照正常的交际程序寒暄说话。
  田夫人却很是和气,闻着宋师竹身上的檀香味,便笑道:“封娘子这几日一直在家里供奉文曲星君吧?”
  会试前拜祭文昌帝君是常事,只是宋师竹向来是供奉自家神牌,还是冯氏提醒她记得拜拜文曲星君,她才想起来的。
  她半个月前便把城郊附近的寺庙都跑了一遍,也算是临时抱佛脚了。
  听说宋师竹只是上香没有请回家供奉,田夫人笑:“心诚便是了,我家老爷十年前会试,当时他每日一早都去城郊拜孔庙,我就带着孩子一步一个台阶走到庙里,在神像前求签烧香,许是神仙见我虔诚,老爷那一年果真得中进士。”
  许是想起往事,田夫人话里带着诸多怀念,宋师竹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难不成田夫人到她这里是为着忆苦思甜的?
  田夫人见她不应,便笑道:“瞧我,闹笑话了。你们家这一回三个举子呢,神仙肯定会专门照应着。”
  这话说得吉祥,宋师竹放下茶碗,笑道:“承你贵言。”
  双方又寒暄了几句,宋师竹才明白田夫人的来意。田夫人叹气道:“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宋师竹听了一会儿,才知道田夫人是受隔壁林夫人的请托。
  这几日京城最大的事情便是会试。会试前朝廷突然对主考发难之事,震惊了大半个京城。
  当时皇上把贡院里的主考官同考官罚了个遍,林学士作为这一届的会试提调官,虽与出题之事毫无关系,但也被剥夺了提调官职。
  林家先前还满心庆幸林学士能逃过一劫,没想到昨夜突然有锦衣卫上门把林学士带走了。林家日常交际往来的都是文官,哪里有锦衣卫那边的关系。
  林夫人想着想着,就想到封家身上了。
  宋师竹确实没想到田夫人是因着这件事上门的。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宋师竹一向明白,先前从李家离开之后,她便默认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没想到田夫人会突然提起来。
  田夫人叹气:“都是同一条胡同的邻居,她托我帮她捎话,我也不能不帮。”要她说,林学士肯定没这个胆子做这种事情,可他被锦衣卫带走也是事实,田夫人也不好在宋师竹面前帮他作保。


第122章 (改错字)
  田夫人只是一个传话的人,话带到了,任务便完成了。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等着宋师竹的答复。
  宋师竹总算知道田夫人突然上门的原因,还真是她自个说的那样,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件事吧,若是林家与他们家情分好,宋师竹也愿意帮着打听一下,可她素来护犊子,且不说先前安陆省乡试时,林学士对封恒嫌弃透顶的事情,就是林夫人,上回还想在他们家摆架子教训冯氏。
  关系差劲成这样,她又不是脑残圣母。
  宋师竹含蓄道:“朝廷自有法度,若是林学士处事清白,朝廷不会随便冤枉好人的。”
  田夫人也听出来了她的拒绝之意。她心道,这可不是她没卖力气,是封娘子气性太足了。
  想起林夫人送到家里的礼物,她到底还是劝了一句:“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林家现在火烧眉毛了,要是封娘子愿意伸把手,林夫人必定感念你的恩德。”
  宋师竹摇头:“我们家身份低微,看来是帮不上忙了。”
  亲戚间讲究一个好来好去,前头魏表哥帮了他们家那么多忙,宋师竹心里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林家又不是他们家什么人,宋师竹怎么会给魏表哥找事干。
  话说到这里,田夫人也明白,林家的这个人情是赚不到了,想起林夫人送来的那几副精致的头面,田夫人到底还是有些可惜的,听说那还是先去的林老夫人留给孙女当嫁妆的,若不是这一回林家出事,林夫人一定不会拿出来。
  田夫人回家之后,便把宋师竹说的话对一脸火急火燎的林夫人说了。
  林夫人今日也没摆出平时的清高架势,一见着田夫人就凑了过去。这回求到封家面前是丢脸,可是诏狱那是什么地方,就算无事也要脱一层皮,林家就靠着她家老爷一人支撑门墙,没面子也要过来丢脸一回了。
  不过,就算她愿意丢脸,事情显然也并不顺利。
  见林夫人听完她的话立刻沉默下来,田夫人想了想,道:“会试还未结束,封娘子应该是没有心思操心别的事情,不如你等几日再过去问问?”
  “她是不是想让我上门求她?”林夫人咬牙道,要不是她求助宁家后,宁大夫人那边一直没有消息过来,她真不愿意让封家有机会在她面前摆架子。
  “封娘子不是这样的人。”
  田夫人为宋师竹辩解了一句,不过却没什么用。林夫人的面色还是极为难看,目送着林夫人的背影离开后,田夫人对丫鬟道:“昨日老爷不是买了几篓子螃蟹回来,你送两篓子好的到封家。”
  丫鬟插嘴道:“重阳礼不是送过了吗?”
  田夫人:“赶紧去做。”
  眼见着丫鬟出去了,田夫人才叹了一声。这一回重阳送礼时,她也让人送了几盆菊花兼两包糕点到封家,当时想着不过送个意思,现在她却觉得有些简薄。
  她摇了摇头,从林家事上她也得出了一个感悟,封恒跟锦衣卫那边有关系,平时还是得热络一些,不定什么时候这点关系就能派上用场。
  收到田夫人的螃蟹,宋师竹立刻就明白田夫人这是示好来了。
  今年宋家二房的重阳节礼是她帮着打点的,自然知道田家给两家节礼的区别。她想不明白田夫人为什么突然又送了螃蟹过来,不过被人重视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宋师竹回礼之后,便让螺狮放到厨房养着,打算等过两日封恒回来后再吃。
  九月十二当日,宋师竹一大早的,就在正院里翘首以盼。黎明时分刚下了一点小雨,淅淅沥沥的,衬得院里的菊香更加幽远。
  宋师竹看着壶漏,只觉得等待的滋味实在煎熬。
  封恒被小厮搀扶着进门时,就看到宋师竹的眼睛突然发亮起来,他不自觉地笑了一下,又咳了几声。
  这一回他没有前两回那么幸运,出了贡院之后,被外头夹风带雨的冷风一吹,立刻就觉出秋日的凉意。
  他这还是好的,当时在贡院外头,宋二郎打了个喷嚏之后,突然就转身对他说,觉得自己脑袋发晕。李玉隐本来腿脚就有些打颤,被宋二郎猝不及防地压了下来,差点也没跟着晕倒了。过来接弟弟的宋大郎见这两人都病倒了,直接就把这两人都拉回来了。
  宋师竹听着封恒的话,很是庆幸刚才让接人的小厮带了一罐子姜汤出去。
  家里接连病倒了两个,她也有些不放心,就算大夫说封恒身子没事,她还是坚持要让他开药。一见封恒想说话,她一个锐利的眼神过去,封恒立刻就闭嘴了。
  大夫看着眼前的两人,摸了摸胡须,本来想说在家休息两日就没事了,此时倒也从善如流开了两剂药。
  大夫出去之后,封恒就笑道:“以后别人都知道你的厉害了。”
  宋师竹瞪了他一眼,这还不是他一直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刚才她哄他用帕子擦身就好,封恒却执意要沐浴,她都怕他洗完澡之后,咳嗽就更重了。
  封恒想起宋师竹刚才的眼神,还是想笑。考完试心情好,看见妻子这般紧张他,他心情就更好了。
  后头两日,封恒、宋二郎和李玉隐三人陆续把考题和答案都默了出来,诗赋经义策论那些宋师竹看不懂,她就只看那些算学题。
  看完之后,她对这三人的成绩心里便有些数了。
  古今中外,数学果然是永远拉分的项目。宋师竹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墨迹心里感叹了一下。
  而宋文朔和李先生看完之后,给出的排名也跟宋师竹差不多。这时,宋二郎和李玉隐也病愈了。
  宋二郎摇头道:“第二场考完出来,我就知道我错了两道题。”
  李玉隐顿了一下,也道:“我有三道不会写。”他的成绩他心里有数,先头能够中举,都是因着封恒跟他分享许多资料的缘故。这回会试考题难度加大,他的短处便显出来了。
  宋师竹在旁边听着,也是可惜,李玉隐这一回不会做的都是大题,他写在上头的步骤跟正确答案南辕北辙,宋师竹都不知道他怎么想到那个方向去的。
  都是难兄难弟,宋二郎安慰地拍了拍李玉隐的肩膀,之后才看向封恒,语气确定道:“你应该是全都做对了吧?”
  封恒倒也没有得意,他道:“考题除了算题,还有诗赋和策论,就算算题全对了,后面两项也要看考官的意思。”
  宋二郎摇了摇羽扇,没有出声。封恒的策论他也看过,文采斐然,观点明确,这一回也没有故意剑走偏锋,要是还会恶了主考官,那主考肯定跟他有仇。
  其实总体而言,他们三人都考得不错。比起宋二郎打听出来的其他学子的情况都还要更好一些。
  虽然一直闭门学习,宋二郎其实也一直关心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
  这一届会试,京里来了不少出类拔萃的学子。有一个已是四元在身,听说考前就放下话说要凑一个六元及第;另有好些也是各省出名的才子。
  他叹了一下,这段日子家里其实接了不少文会邀请,可惜封恒太把持得住,连带着他和李玉隐也不好随便出门。
  因着会试放榜的时间还有好几日,家里几人又都考得不错,宋师竹便提议办个烧烤小宴。对此众人都没有意见。
  秋日瓜果甚丰,宋师竹让下人采买了不少羊肉、五花肉、鸡肉、兔肉,全都用酱腌制过后串在木签上,还有诸多藕片、韭菜、豆腐、芋头,也都是切开串好。
  空气中散发着喷香的味道,宋三郎突然好奇地问宋师竹:“竹姐姐,前些日子我瞧着林夫人到你们家去了好几回,怎么回事啊?”
  宋师竹正在烤鸡翅,这是要送到正院给冯氏和宋文朔的,宋文朔和冯氏虽然没有加入,但也不能把他们漏过去了。此时见封恒把眼睛也看了过来,她想了想就把事情说了。
  林夫人许是觉得她在摆架子,又亲自过来了两回,宋师竹态度前后一致,把林夫人气了个倒卯。
  听宋师竹说完后,宋三郎立刻就道:“竹姐姐做得对!”
  宋三郎明年才十五岁,头上如今还扎着俩个包包头,看起来十分可爱,她逗他道:“林家惹着你了?”
  宋三郎轻哼:“我就是看不惯林夫人对林姑娘的态度。”
  见堂姐好奇,宋三郎就把林家的事情当八卦说了。
  林学士是个老学究,只关心儿子,对林夫人把娘家两个外甥女当成宝养在家里、把亲生闺女扔到一边的事半点都不在乎。前两日林姑娘在外头哭诉,说是林夫人肆意花用先林老夫人留给孙女的嫁妆,外头一下子就议论起来了。
  宋三郎道:“你们不知道,林夫人和威远伯府居然还有关系,林姑娘说了,她的嫁妆大半被她娘送给邻居和宁家,好些人都在说林夫人是不是傻了。”
  要不是林姑娘在外头说,宋三郎还不知道邻居家居然和宁家交好,由此他更是讨厌林夫人了。
  封家下人少,没有闲人有空去打听这些八卦,宋师竹还是第一回知道这件事。她心道,难怪林夫人先前教训冯氏要为娘家兄弟着想,原来她自己便是这么干的。
  封恒把手上给宋师竹烤的豆腐放下,道:“林学士应是没事的。”
  这件事前两日到李家时,李先生便跟他略说过几句,这一回被带走的臣子大多都是一些理念守旧的老臣。皇上只是趁机想给这些人一个教训。
  宋二郎素来知道封恒能从李家知道不少消息,便也过来问了几句。
  宋师竹见众人聊了起来,便把烤得金黄的鸡翅装盘,让下人送到正院。
  其实她对皇帝观感不差,李家是坚定的保皇派,宋师竹对李先生和李老太太都极有好感,她也愿意相信他们拥戴的是个有分寸的皇帝。
  高玉珩通常情况下确实极有分寸,但偶尔也想要照顾一下自己人。
  譬如这一回的贡士名单,他便提前拿在手里了,看了一下上头两个熟悉的人名都在,他便笑了一笑。


第123章 (改错字)
  庆极宫中,高玉珩看完名单,也是心满意足。
  先前朝臣强势,会试钦定主考时他不得不退让,这回借着泄题舞弊之事发落了好些人,新换上来的臣子总算知道他的心意。
  高玉珩把前二十名的生平看了一遍,想了想,又把几个水平差不多的寒门子弟移到最上,将家世好的放在最下,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届科举的偏向。
  做完这件事,他才露出一丝笑容。上了贡士名单,即使殿试时发挥不好,也是板上钉钉的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