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太子妃-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听了荣妃这话后,确实心里不那么高兴。
但这个不高兴,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是为了胤礽,绝大部分,其实还是因为荣妃的这番话不高兴。
因为他看透了荣妃说这番话的心思,也看穿了荣妃的意图,所以心中十分不喜。
荣妃这是想干什么?
明知道他不喜赫舍里氏,也不喜太子与赫舍里氏过分亲近,荣妃却还要将这事儿告知于她,荣妃这是想让他知道后,因为这些事儿,对太子和太子妃都生出不喜吗?
就算他不喜赫舍里氏,不喜太子与赫舍里氏亲近,但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根本就不可能抹杀掉的。
正因为康熙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些年来,他都在尽量模糊这一点,尽管他不喜赫舍里氏,但胤礽与赫舍里氏和小阿哥之间,终究还是有血缘关系在的,他不是个不近人情的帝王,非拦着自己的太子与自己的亲戚来往,若他如此,岂非失了仁厚之名了吗?
所以对于胤礽让石氏私下去探望赫舍里氏和小阿哥,康熙没有那么生气,对于石氏带人救活了小阿哥的事情,康熙也并不生气,他生气的是,荣妃不但没有看破他的心思,不但没有体谅他的心思,还借由这件事在他跟前试图挑拨他同太子之间的关系,试图让他不喜太子,荣妃此番用心,实在是不堪!
可荣妃却也很高明。
或者说,后宫的女人们,在某些时候,说话都是很高明的。
荣妃只将这事说出来,其余表达态度的话一概都没有说,便是康熙生气,也无法拿住她的把柄,更无法治罪于她。
可即便如此,康熙的笑容还是淡了下来,也冷了下来。
他望着荣妃,平和眸光中藏着几分冷意:“胤禨是太子的骨肉兄弟,太子关爱自己的骨肉兄弟,竭力医治,这也是人之常情。朕想,若换了旁人,或是荣妃你的三阿哥,以太子的仁厚心肠,他也必会如此的。”
“荣妃,你说朕的话对吗?”
第53章
对于康熙平静外表下的冷意; 荣妃似毫无所觉,浅浅笑道:“皇上说的是。”
康熙此时已无心情再与荣妃叙话,遂说了几句闲话后; 就将荣妃打发走了。
荣妃回了住处; 跟在她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见回了自个儿的地盘,便将藏在心中多时的话对荣妃说了。
这嬷嬷,是不赞同荣妃对康熙说破这件事的。
“现而今; 万岁爷依旧很宠爱太子爷,诸位皇子阿哥之中; 太子爷的风头无人能及; 主子纵然将这件事说出来,也未必就能让万岁爷对太子爷不喜; 反倒会让万岁爷觉得主子多事,主子没瞧见,那惠妃和大阿哥; 不就是因为得罪了太子爷而让万岁爷不喜; 以至于被禁足的么?”
“虽说主子说这件事; 不足以让万岁爷恼恨主子到那种程度,可终究还是会有些影响的啊,主子如今代理宫中庶务,又没有惠妃在前头压制,主子又何必非要出这个头呢?那宜妃和德妃未必就不知道这件事; 可她们两位都没有说; 主子去说了; 到底还是得不偿失,又不曾损害太子爷什么,倒是让自个儿被万岁爷不喜了!”
“且若这事叫太子爷知道了,太子爷必定要记恨主子,到时候,主子岂不是为自己树敌了么?主子纵然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三阿哥想想啊!”
荣妃冷道:“本宫如今已是这把年纪了,比本宫年轻娇艳的后妃多得是,皇上早几年便不再要本宫侍寝,我要那恩宠又有何用呢?皇上多喜欢本宫一点,或者少喜欢本宫一点,对本宫来说,都不重要了。何况,本宫有三阿哥,纵然失宠,也不至于会如何。何况,本宫心中也有分寸,今日之话,也未曾表明什么,端看皇上如何想罢了。”
“不瞒嬷嬷,其实,本宫一开始就没打算凭借着这么一件事儿就让皇上从此厌恶了皇太子,甚至为此惩戒皇太子,本宫知道,以皇上对皇太子的感情和喜爱,皇上根本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本宫这些时日所行所为,不过是要在皇上心里种下对皇太子的不喜罢了。嬷嬷别小看了这些不喜,总有一日,这些不喜会长成参天大树的!到时候皇上心里对皇太子的不喜积重难返,又焉知那时皇上是否还会维护皇太子呢?这是水磨工夫,本宫知道这些事做起来耗时费力,可是,一旦叫本宫寻着了机会,本宫是一定要做的!”
“纵然一时不能将皇太子如何,做些事情恶心恶心皇太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总之,本宫便是不能叫他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荣妃言中,多是愤懑恨意。
这嬷嬷一听,便叹道:“奴才知道,主子是还放下当年旧事。可当年之事,主子也已经报过仇了,如今又何必念念不忘,还要去做这些事情呢?您还有三阿哥,三阿哥与太子爷亲近,他若知晓您做的这些事情,又让他如何面对您,如何面对皇太子呢?主子,逝者已矣,主子还是放下吧!”
荣妃闻言苦笑道:“嬷嬷苦劝本宫多年,奈何当年死的都是本宫的亲生儿子,本宫实是放不下!嬷嬷就不必再劝了!本宫所做的这些事情,也不必叫三阿哥知道!反正,事情若成,也是本宫给三阿哥提供了一个机会,叫他去争一争这太子之位,事情若不成,所有事情自有本宫承担,与他无关!”
“嬷嬷伺候本宫多年,是最知道当年之事的,本宫心中一口气未除,纵然要了赫舍里氏大阿哥的一条性命,又怎么抵得过本宫另外三子的性命呢?”
说这话时,荣妃泪光盈盈,显然话中言及之事是她平生深痛之事。
那嬷嬷闻言,听荣妃提起当年之事,当即便是一场深叹,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当年之事,在荣妃心中那就是个死结,直至今日,也无法解开。
也正是因为这个死结,荣妃直到现在,都还在恨着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同时,也在恨着当今皇太子胤礽。
话说,荣妃心里头的这个死结,那就要从仁孝皇后还活着的时候说起了。
当初,康熙在同仁孝皇后大婚之前,身边是有伺候的人的。
那会儿,荣妃马佳氏便是最早在康熙身边伺候的人之一。
马佳氏温柔娴静,康熙很喜欢马佳氏,所以,即便同仁孝皇后大婚后,也依旧很宠爱马佳氏。
甚至,在康熙不到十五岁的时候,马佳氏就替康熙生了孩子,且还是阿哥。
马佳氏的小阿哥生在仁孝皇后之前,而且,那几年中,马佳氏一共为康熙生过三个小阿哥。
只可惜,这三个小阿哥一个都没能活下来。
起先,马佳氏当真以为自己的三个小阿哥是病死的,可是,她于偶然之中却发现,自己的三个小阿哥不是病死的,而是给人害死的!
她那时还是个庶妃,且还怀着身孕,她害怕自己生了之后又会被人害死,于是,跑去求康熙,求他彻查,康熙那会儿的孩子一个都没立住,本也以为是病死的,结果听了马佳氏的话后,便暗中派人调查。
一查之下才晓得,原来是康熙身边的另一个庶妃张氏干出的这些事情。
张氏比马佳氏还早替康熙生孩子,且生下来的也是个阿哥。
只是她的这个大阿哥一生下来没多久就病死夭折了,张氏受了刺激,在见到马佳氏接连生子后,更是嫉妒马佳氏,所以在三个小阿哥身上做了手脚,将马佳氏的小阿哥都害死了。
查出真相后,康熙自是震怒,将张氏处死,然后安抚了马佳氏。只是这件事牵扯后宫秘闻,康熙并未声张,对外,也只说张氏是病故的。
然后,马佳氏这才生下来第四位阿哥,也就是如今的三阿哥胤祉。
康熙害怕再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时他前朝事多,于是才在后来借口怕宫中孩子太小染病养不活,这才将胤禔和胤祉都送到了信得过的大臣家去养到了两三岁才接回来。
其实,康熙为查清楚这件事,中间花费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马佳氏为了尽快得到真相,自己曾经也去调查过,她几乎是在与康熙差不多的时间里查到了张氏的,可是,有一点发现却与康熙不同。
因为她发现,张氏身后还有人,而据她调查,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可是,这只是马佳氏的一种猜测,她就算查到了,也没有证据。
只是,马佳氏认定了这事儿定有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参与。
毕竟,她和仁孝皇后,那可是争过宠的。康熙对她,比对仁孝皇后亲近,仁孝皇后为此,还是很有些看不顺眼她的。
马佳氏就想,仁孝皇后大约是因为这个,才弄死了她的三个阿哥的。
可是,马佳氏没有证据,且,即便她有证据,当年的索家如日中天,又得康熙信任,就凭借她这个庶妃,她就能扳倒深受康熙敬重的赫舍里氏吗?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马佳氏痛失爱子,深受刺激,于是,她也不再寻求康熙的帮助了,她决定自己动手报仇。
而她报仇的方式,便是将赫舍里氏的幼子承祜,也弄成病死夭折。她也要让赫舍里氏尝尝失去爱子的痛苦。
马佳氏做得很隐秘,康熙和赫舍里氏当初都以为承祜是病死夭折的,根本就没有起过半点疑心。
其实,弄死赫舍里氏一个儿子,根本不足以平息马佳氏心中的怒火,只可惜,后来赫舍里氏生胤礽时难产而亡,胤礽又被康熙带在身边日日相伴,马佳氏根本寻不到机会动手。
再后来,她要照顾胤祉和她的小格格,又得封荣嫔,且赫舍里氏已死,她也就收手了。
只是心中对赫舍里氏的恨意未消,又转嫁到了胤礽的身上,虽知道自己已不可能伤了胤礽的性命,但若寻到机会,她就总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为自己当年枉死的三个小阿哥出气了。
虽是陈年旧伤口,可每每翻起,她总是觉得深恨赫舍里氏,且康熙所行所为,已叫她十分失望了,她认定康熙不再记得那三个小阿哥了,心里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小阿哥们不值,所以,纵然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不对,但她,亦无怨无悔。
荣妃走后,康熙独自盘腿坐在榻上,面对着临窗的格子,透过贴着白纱的窗格看外头的风景。
他所在的清溪书屋是处极幽静之所,有时太过安静了,康熙还特意不叫人将外头大树上的知了粘了去,那声音叫着叫着,倒也十分宁神。
此番,康熙独坐窗前,听着外头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心中亦是一片沉静。
他静静把玩着自己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眸光幽沉,荣妃……又是荣妃……
胤礽所行所为纵然让他不喜,但是这个荣妃,最近是不是太显眼了些?
是因为惠妃闭门思过了,所以让荣妃动了不该有的心思了吧?
至于胤礽,他私自安排石氏入宫,也有不敬君父之嫌,何况,最近那个沙穆哈,还有许许多多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沙穆哈在巴结着胤礽和石氏,嗯,还有先前宜妃的话……
康熙微微眯了眼,想,众人不敬胤礽这个皇太子时,他不高兴,总要帮胤礽立威;如今胤礽这个皇太子在他的帮助下威望大涨,甚至众人敬皇太子如同敬他这个皇上时,他又不高兴了。
且这种不高兴,更为叫人不爽快。
康熙想,他是该做点什么,让这种局面扭转一下了。否则持续下去,是要坏事的。
毕竟,他要的是一个全面服从他听从他能为他所控的皇太子,不是要一个有自己心思,甚至会忤逆他的皇太子。
第54章
康熙最擅长的便是制衡之术。
既然如今皇太子威望大涨无人能够压制; 再者,册封太子妃典礼成; 也让朝野上下看到了皇太子距离登基只有一步之遥了,那么,也确实该有个人出来给皇太子给众人提个醒,提醒众人,胤礽现如今还只是太子; 不是皇帝,还尚且不能够胡来。
惠妃禁足数月; 一直表现良好,如今后宫不太平,是时候将惠妃给放出来了。惠妃一旦出来; 荣妃宜妃等人; 也能安静些。
既然惠妃解了禁足,那么,大阿哥和大福晋也都该放出来了。
康熙想; 若是想要制衡; 并且压制胤礽; 还是得靠大阿哥和大福晋出面才行,胤禔是长子,他的这一层身份; 干这件事儿最合适了。
何况; 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康熙心中早就不生气了; 眼瞧着胤禔的府邸即将落成,也是时候该放胤禔出来了。
制衡之术不仅仅陷于后宫,前朝也是要的。
康熙想到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且为胤礽坚实后盾的索额图,眸光便是一沉。
他转过身来,对着侍立在旁的梁九功道:“去,去将明珠叫来见朕。”
明珠赋闲已久,当年康熙为了帮胤礽立威,扶持索额图上位,硬是将明珠给撸下来了。
如今,若想要压制索额图,还得起用明珠才行。
朝堂和后宫上的这等消息总是传得最快的,这边康熙刚解了惠妃母子及大福晋的禁足,又重新起用明珠后,那边索额图就得了消息。
索额图就搞不懂了,怎么好端端的,皇上突然就起用明珠了呢?要知道,这事儿之前可是一点儿征兆都没有的啊。
索额图连忙让人去查,还别说,还真是让索额图给查出来了,皇上在做此决定之前,是见过荣妃的,而荣妃说过的一些话,也叫索额图给查出来了,毕竟荣妃所说的那些话并未回避奴才们,御前伺候的人嘴巴虽然紧,可索额图是谁啊,是太子爷的叔姥爷啊,他若是想知道的事儿,还有查不出来的么?
查出来之后,索额图就连忙派人去将已经在康熙跟前交付了差事,如今一心一意在督建太子府的胤礽给叫到了府中来。
索额图见了胤礽后,将前事说后,便忍不住数落了胤礽一顿,说胤礽不该做这样的事情,以至于让人钻了空子,在康熙跟前给他上眼药,以至于康熙如此出招,将明珠起用,又将惠妃大阿哥放出,用以压制他们。
胤礽虽整日泡在督建太子府的差事中,但朝中动向他还是知道的,被索额图叫来索府的前一刻,这些事,他已经预先知道了。
所以这会儿听索额图说起,也并不惊讶。
相反,听了索额图的一番情急数落,胤礽反倒笑了起来:“叔姥爷急什么?”
“叔姥爷从前就说过,皇阿玛最擅制衡之术,如今这局面,皇阿玛不就是又在玩弄制衡之术那一套么?何况,朝中这几个月以来,一直都在传说明珠即将起复,如今,也不过是传言成真了而已。叔姥爷从前与明珠斗了那么多年,都已经赢过一次了,如今老对手重逢,叔姥爷这么着急,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再说了,这回我为了如愿修建太子府的事情,确实将大阿哥欺负得狠了些,皇阿玛起先生气,如今都好几个月过去了,惠妃和大阿哥还被禁足着,皇阿玛又岂有不心疼的道理呢?叔姥爷是知道的,皇阿玛其实也并没有那么讨厌大阿哥的,断没有将大阿哥永久禁足的道理,迟早也是要放出来的,如今,皇阿玛不过是借着我这件事为契机,将惠妃和大阿哥放出来罢了!”
胤礽顿了顿,才又望着索额图道,“况且,叔姥爷说我这事做的不对,难道,我就该对小阿哥见死不救吗?”
索额图原本预备了一大堆的说辞,听见胤礽最后这句话倒是被噎的沉默了片刻。
说起来,庶妃赫舍里氏也是他的亲侄女,小阿哥胤禨(ji)也是他的侄外孙,与胤礽一样,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这些年,他暗中也接济了赫舍里氏不少。
要说真有法子救小阿哥,又怎能见死不救呢?
只是,这血脉亲情同权谋地位纠缠在一起,就要愁人许多了。
胤礽救了,却惹来这等事情,在索额图眼里,就真的有些得不偿失了。
可他将胤礽的话细想想,又觉得胤礽所言倒有几分道理。
“太子那话倒说的很对,老臣与明珠相斗多年,最后还斗赢了明珠,如今明珠再被起复,这老对手重逢,老臣是绝不怕他的!”
索额图顿了顿,又沉声道,“可是,老臣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皇上是最为清楚的,老臣代表的是太子,而明珠则代表大阿哥,皇上重新起用明珠,又解了大阿哥的禁足,是否是也要重用大阿哥之意呢?老臣总觉得,皇上此举,是要用大阿哥和明珠来压制臣与太子的意思,太子,皇上心中,是否不再如前那般信任太子和臣了呢?”
胤礽笑索额图多虑了。
他道:“我是皇阿玛亲封的皇太子,这些年皇阿玛待我如何,叔姥爷是亲眼所见的,皇阿玛若不信任我,又为何会让叔姥爷居高位,又为何会为我修建太子府呢?”
“叔姥爷就别疑神疑鬼过度解读皇阿玛的心思了!皇阿玛此番只是制衡而已,将来,若是大阿哥和明珠当真欺压到我同叔姥爷头上来了,皇阿玛也自会为我们做主的,所以,叔姥爷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胤礽这会儿始终坚信,不论康熙起复谁,重用谁,在康熙心中,他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