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太子妃-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石家在江南,若是在京城,俨然又是一个索额图矣!
  可是,康熙也可以预见,如果再这样任由石家发展下去,只怕石家给太子的助力,会比当年的索额图还要多。
  最重要的一点,这是太子主动与石家的勾结,这一点,让康熙极为在意。
  胤礽在听到宣召时,就知晓是曹寅的折子到了,他倒是一派从容淡定,觐见康熙时,神情也丝毫看不出半点慌乱。
  自父子俩几年前谈过索额图的问题之后,有些话说开了,反倒没有最开始那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了。
  胤礽已然冒犯过康熙,康熙也算是知道了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情,如今知晓这样的大事,他在最初的生气愤怒之后,在见到胤礽的时候,反而不如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生气了,倒是能同胤礽心平气和的说话了,只是康熙的脸色神情并不好。
  “你还有老九跟石家三子之间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说的吗?”
  胤礽眸光沉静:“皇阿玛都已经知道了,还要儿臣说什么?”
  胤礽的平静态度让康熙拧眉:“你难道不该对朕解释一下吗?你为何要这样做?”
  胤礽望向康熙:“皇阿玛想听儿臣的解释?”
  康熙没答,只定定望着胤礽,那意思就是要听。
  胤礽道:“好,既然皇阿玛要听儿臣的解释,愿意给儿臣这个说话的机会,那儿臣就把心里话说了。”
  “儿臣要九弟和石家三子做这些事,是因为儿臣没有安全感。索额图出事后,朝中无人护佑儿臣,儿臣每日身心难安,只能让九弟与观音保联系,让他们来帮助儿臣,只有这样,儿臣才有安全感,才能睡得踏实。”
  胤礽这话,康熙不爱听:“朕早就说过了,你无需依靠任何人,朕会护着你的。即便没有索额图,朕也会护着你的!你是大清的皇太子,朕百年之后,你将登基为帝,怎么可能会没有安全感呢?有朕在,谁都不能伤害你!你何须做这些多余的事情!”
  胤礽似笑非笑道:“皇阿玛,怎么到了现在,您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当初,您说过,您所仰赖者唯天,所倚信者唯儿臣。那个时候,儿臣是将这话当真了的。儿臣那时想,儿臣就算拼尽这一生的力量,也要好好跟随皇阿玛,将这大清江山治理好。儿臣那个时候,是全心全意的依赖皇阿玛信赖皇阿玛的,可是皇阿玛您呢?您却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防备儿臣了!那句话,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您说索额图结党营私,又深恨于他,无非是因为他替儿臣向皇阿玛争权,所以皇阿玛恨他。可之于儿臣,索额图实实在在对儿臣很是维护。他没有做过伤害儿臣的事情。可皇阿玛您呢?您扪心自问,您就真的爱护儿臣了吗?”
  康熙闻言怒道:“朕难道不曾真心爱护你吗?朕差点就把心都掏出来给你了!”
  胤礽苦笑道:“儿臣小时候,皇阿玛确实是真心爱护儿臣的,这一点,儿臣之间铭感五内,从来都不敢忘记。也正因为如此,在儿臣渐渐长大后,皇阿玛对儿臣的数度打压,儿臣都忍了下来。儿臣相信皇阿玛的真心,但是在儿臣长大之后,在皇阿玛的心里,儿臣变成了皇太子,其次才是儿子的时候,皇阿玛的真心,也就藏在帝王之心后面了。”
  胤礽这话,康熙无从反驳,只因这话,是实实在在说出了他的心思的。
  沉默片刻,康熙才开口沉声道:“朕打压你,那是形势所迫。你身为皇太子,就该体谅朕。何况,朕确实是护着你的,这些年以来,朕又何曾真的伤害过你?朕对你,还是信任的。”
  胤礽闻言依旧苦笑:“皇阿玛,您对儿臣的信任,那是对皇太子的信任,不是对儿子的信任。您是帝王,是大清朝的皇帝,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您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您所认为对的事情,在儿臣这里,不一定都是对的。儿臣体谅您,可儿臣不能接受。您的信任,儿臣不敢信,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皇太子,儿臣都不敢信您了。”
  胤礽定定望着康熙道,“大阿哥和明珠谋害儿臣,皇阿玛不杀他们,只将其圈禁。前些年,更是放松了对大阿哥的圈禁,致使大阿哥再度魇咒谋害儿臣。张明德之事,八弟涉嫌其中,张明德曾进言要刺杀儿臣,这事八弟亲耳听过,可皇阿玛只是杀了张明德而已,八弟不过闭门思过不领差事而已。在皇阿玛的眼里,儿臣的性命大约是不值钱的,便由得他们如此谋害诬陷。”
  “皇阿玛,您知道吗?您的所行所为,就是对儿臣最大的伤害!企图涉嫌谋害儿臣的人您不杀,不重重处置,这等于是告诉所有人,您根本就不看重儿臣这个皇太子,哪怕是诬陷谋害过儿臣的人,只要皇阿玛心里喜欢,就可以免了这人的死罪!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若是有心思,只管来谋害儿臣吗!”
  “这样的形势局面,您让儿臣如何有安全感?!”
  胤礽一吐心声,只觉心内畅快无比。
  这些话,憋在心里也有些年了。当初索额图事发,他就想说了,可那会儿一心为救索额图,也知道若说出来时机不对,他不能节外生枝,因此忍着没说。
  且他知道这些话说出来便是天翻地覆,在没有完全的准备之前,是不能随口乱说的。
  因此,才一直等到现在。
  现如今万事皆备,他将一切都安排布置妥当了,也终于能够将心中积怨一吐为快了。
  康熙如鹰般锐利的目光锁定胤礽:“你这是在质问朕?”
  胤礽道:“儿臣不指望能从皇阿玛那里得到认同。儿臣心中积怨已久,不吐不快。”
  “皇阿玛为打压儿臣,从前抬举大阿哥,后来又抬举众阿哥,到如今重用八阿哥,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不利于儿臣的事情,皇阿玛心中最是清楚,因为索额图,也因为皇阿玛所抬举之人的打压,儿臣白白担了多少不利于儿臣的名声,皇阿玛可有仔细想过么?”
  “儿臣是皇阿玛亲自教养长大的,儿臣是大清的皇太子,大清的皇太子难道不该爱惜名声,不该爱惜羽毛么?皇阿玛如此打压儿臣,儿臣承担了这些不好的名声,这京城之中,儿臣的名声便时有波动,天子脚下,朝堂风向瞬息万变,可大清幅员辽阔,疆域广大,这不好的名声传了出去,儿臣又何以自处呢?”
  “江南重地,儿臣不愿意自己在江南士子文人们中间的名声不好,不愿意他们被朝堂倾轧所蒙蔽,在江南经营一下自己的名声,这有什么不对?难道,儿臣这个皇太子声名狼藉,才是皇阿玛愿意看到的吗?”
  康熙没有开口说这样不对,但是他的心里,认定这就是不对的。
  自古以来,只有帝王才能盛名远播,何曾听说过皇太子的名声比皇帝还好听的?
  皇太子的名声太好,对皇帝没有任何好处,最坏的结果就是,日后江南之地,只知道朝中有个贤明的皇太子,而不知当朝皇帝如何。
  胤礽说是在维护自己的名声,而实际上,他是在同自己这个皇帝争民心。
  这是康熙最最不能容忍的。
  可康熙看胤礽的样子,分明就是不知道自己此举错在哪里,康熙也不知怎的,心头一软,竟不忍心将这话说出来了。


第156章 
  胤礽说这些话; 就只是想要说出他多年憋在心里的话而已; 并没有一定要听到康熙的回答。
  康熙沉默不语,胤礽也并不在意,只是将话说完后; 胤礽深觉畅快。
  胤礽也沉默了片刻; 才静静道:“皇阿玛,您博览古今; 您是知道的,这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之间,本就不可能和谐相处。”
  康熙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先前以为胤礽只是单纯的想为自己经营名声而已,并不知晓这背后的深层意义是在同他争夺民心,他还因为胤礽的怨怼与激愤心软,没有将其中的含义说出来。
  可如今听了这话才晓得; 胤礽哪里是不懂?他分明就是懂的!
  胤礽知晓这经营名声的背后之义; 却还执意这样做,就是因为他说的这句话——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
  所以; 他才要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在与自己争夺民心。
  一念及此,康熙怒不可遏,拍了桌子摔了茶杯站起来就指着胤礽高声呵斥:“你放肆!”
  见康熙生怒; 一旁侍立的梁九功连忙跪下来劝康熙息怒,又劝胤礽:“太子爷,您少说几句吧。您别说这样的话,万岁爷正生气呢。万岁爷的身子不好,您可千万要体谅万岁爷啊!”
  梁九功这会儿是真后悔自个儿留在屋里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康熙挥退左右,他却是贴身伺候的人,康熙偏要留下他,他也没辙呀。
  梁九功只能两头劝着,硬着头皮留下来顶雷。
  胤礽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今儿既然都说透了,那他自然不会就此停下来的,何况,他还有些该说的话该做的事情还未做呢。
  根据他的布置,这该有的效果还没达到呢,又怎能就此戛然而止呢?
  因此,对于康熙的盛怒呵斥,胤礽深以为然,还点头道:“皇阿玛说得对,儿臣今日,确实是放肆了。”
  “既然话说到这里,儿臣就坦白与皇阿玛直言了,儿臣如今这营生,就没打算停止,既然干了,就打算一直这样干下去,不会因为皇阿玛不喜而停下来。皇阿玛若要处置那些帮儿臣的人,儿臣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儿臣会护着他们的。”
  其实,康熙得知消息后就立刻找了胤礽来对质,还没有仔细想过如何处置这件事,可听了胤礽这话,康熙心里头就越发不痛快了。
  康熙咬牙道:“你这是要与朕为敌?”
  胤礽淡淡一笑:“皇阿玛,儿臣方才说过了,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就很难和谐相处。儿臣有了自己想要护着的人,儿臣不想放弃他们,若皇阿玛要处置他们,儿臣也就只能不惜一切违逆皇阿玛的意思了。不过这一次,儿臣不会跪求皇阿玛了,儿臣会用别的办法的。”
  看着胤礽那双沉静幽深的黑眸,再听胤礽这话,康熙竟从中品出几分幽幽寒意来。
  康熙望着如今已满二十八岁的皇太子胤礽,忽而就觉得,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已经变得十分陌生了。
  胤礽,这是要与自己分庭抗礼了。
  康熙眼中怒意渐渐散去,眸光锋利起来:“太子这是在威胁朕吗?”
  他一字一句问道,“你莫不是想要逼宫?”
  胤礽听到这话,忽而笑了起来,他笑得温和无害,眼中却半点笑意也无。
  “若是儿臣说想,皇阿玛是否打算下旨废了儿臣这个不听话的皇太子?”
  康熙不语。
  胤礽笑道:“皇阿玛若是废了儿臣这个皇太子,又打算立谁为皇太子呢?是皇阿玛眼中那个温文有礼能力卓绝的老八么?”
  康熙此时开了口:“保成,朕从前从未想过要废了你。”
  康熙已经很久没有叫过胤礽的乳名了,如今在这个场合听到这两个字,胤礽唇角溢出点点苦笑。
  “皇阿玛,您是明君,可是儿臣觉得,您对儿臣的困难处境,却总是视而不见。儿臣不知道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那些谋害儿臣的人,他们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要了儿臣的性命吗?他们要的,是儿臣身上的太子之位!”
  “可您呢?您不严惩,这就是告诉他们,他们有机会谋夺儿臣的太子之位!大阿哥如是,八阿哥也如是!您若是废了儿臣,众阿哥们中的有心人,必然要谋夺这个太子之位的。到了那时,儿臣这个靶子没了,太子之位就是个香饽饽,吸引有心人来抢,您以为,您还能控制得住局面么?”
  胤礽静静的看着康熙道,“况且,那些依附于儿臣的人,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皇阿玛废了儿臣这个皇太子呢?儿臣是元后嫡子,距离当初祭告天地宗庙立太子已有二十六年,朝野上下支持儿臣的人,不一定都是儿臣的党羽。皇阿玛很清楚,有些人,就是要维护立嫡之说而已。”
  “您要想废了儿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胤礽这话的意思很简单。
  他不会坐以待毙,他会用自己的力量抗争到底。
  胤礽咄咄逼人的气势,彻底打破了康熙努力维持的平静表面。
  康熙忽而将御案上的东西全都扫到地上,随手拿起手边的笔洗就扔到了胤礽脚下:“逆子!你这个逆子!给朕滚!滚出去!”
  康熙不想再听胤礽说话,甚至都不想再看见他。
  令御前侍卫将胤礽关在屋里软禁起来,不许任何人去看他。
  然后,康熙便什么都不说,留下二百护军监视看护胤礽,便急匆匆从德州启程,继续沿着黄河走,继续去做他自己的事情,却对软禁太子,对太子发火一事绝口不提,就好像没发生这些事一样。
  于康熙来说,胤礽这次跟他的谈话,对他来说是一记重击,撕开了他同胤礽之间所有的伪装,露出来的,全部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这些真相,胤礽是早就想明白了的,又是胤礽亲口说的,因此胤礽完全可以接受。
  可是康熙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尽管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做的,但这些隐秘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被胤礽当面说破,康熙自然有些恼羞成怒,而且还是十分的震惊。
  康熙的情绪波动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不宜做决定。
  秉持着急事缓办的道理,康熙在还没有想好对策,在还没有想到如何处置胤礽及九阿哥之前,康熙便只能将胤礽留在德州关起来,他打算等巡视完南河后,捋顺了自己的思绪,再来处理这件事。
  尽管当初康熙与胤礽的谈话是绝密的,只有梁九功晓得,但梁九功是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可康熙处置胤礽将胤礽独个留在德州关起来的事情却还是传扬了出去。
  康熙对太子发怒,将太子独个留在德州自己走了,这件事纵然没在民间传扬开来,但权力圈子里的人,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尤其是在上了密折之后紧密关注康熙和太子动向的裕亲王和佟国维。
  他们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简直激动的不能自己。
  康熙对太子生怒,这就说明太子当真做了那些事情,也就是说,他们支持的八阿哥,有了出头的希望了!
  于是乎,在康熙还未回来的京城里,站在权力圈子里的人,就发现了很奇怪的一幕。
  八阿哥一党的朝臣们都很兴奋,时常聚会见面,也不知道在谈些什么,而反观与太子交好亲近的阿哥朝臣们,却是十分的安静,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无能为力似的。
  这其中最为高兴的,自然还是八阿哥本人了。
  不过,高兴归高兴,在康熙巡视南河的过程中,八阿哥还是很安静的,没有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期间,八阿哥给何焯写过信,让何焯不要过来寻他,一切事宜,等他随康熙回京后再行筹划。
  这一切,也是因为八阿哥想看看,康熙对胤礽这个皇太子究竟生气到了何种程度。
  只有看清了这个,八阿哥及其党羽才好筹划接下来的事情。
  康熙巡视完南河后,压根就没再选德州这条路,直接另行选了路回京,甚至提都没提要把胤礽接回京城的话。
  康熙不提,别人也不敢提,梁九功忍不住略略只提了两句,就得了康熙的斥责,看康熙怒气未消,梁九功知道,康熙这回是生了大气,大约是不会轻易将太子爷接回京城了。
  别的事儿梁九功就算操心也做不得主,也只能撇开不管了,心里只是想着,太子爷这回跟万岁爷一闹,当真是捅了马蜂窝了,这将来的情形,还不知道会如何呢。
  梁九功总觉得,这朝中怕是有大事要发生啊。
  康熙对胤礽的事绝口不提,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因为太生气,加上没想好如何处置,所以才搁置不提的。
  可是,在旁人看来,这就成了皇上厌恶太子的事实了。
  尤其是在八阿哥一党的人眼里,这几乎就成了废太子的信号了。
  八阿哥随康熙回京后,八阿哥一党的人也不敢在这风口浪尖上明目张胆的同回府继续闭门思过的八阿哥见面,便悄悄的聚起来见了何焯,由何焯联络众人,然后何焯再将众人的意见与想法传达给八阿哥知道。


第157章 (修正)
  何焯道:“贝勒爷; 裕亲王和佟大人都认为; 眼前这个情形,正是推贝勒爷上去的机会。”
  “佟大人说,皇上必是给了曹寅密旨; 让他彻查此事; 而查出来的结果,太子肯定是与石家有所勾结的。皇上虽然没有提过这件事; 但这事儿在朝中重臣那里,也是传开了的,现而今,外头的议论都对太子不利。皇上如此厌恶太子,又只将太子软禁在德州,都不肯叫太子回京来,说明皇上心里头是起了废太子的念头的。”
  何焯道:“佟大人说,就算皇上没起这个念头; 但皇上和太子因为这件事必然起了冲突; 那么,咱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