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女厨神-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都是高档饭庄,在一个城里,自然是有些竞争的。
  况且,百味阁的位置比天泉饭庄的新店要好很多,位于繁华的商业区,多是生意人过来吃喝,花钱也大方。
  这边的店主要面对着来往的朝廷官员们,自然差了些,幸亏早餐撑着呢。
  云叶给管掌柜分析了一遍。
  管掌柜也道:“嗯,夫人,我也是这样估计的。你这么一说,我也放心了不少。”
  云叶道:“到底不能掉以轻心。”
  管掌柜忙道:“是,夫人。我再督促着大厨们多开发些新菜;还有跑堂们,多善待客人,自然生意会更好的。”
  云叶把账本子放入柜台,微笑着道:“管掌柜,这几年累坏了吧?新店看着是一个店,其实算是两个店的活儿。”
  “里里外外都是你一个人,也挺辛苦的。我想着,给你加点儿工钱也没多大意思。不如就照着齐掌柜,把这个店的利润也给你入股分红。”
  这也是笼络人心的一个重要举措。
  管掌柜猛地一惊,随即便十分惶恐地道:“这个……夫人,我也就是干好本分,不敢多领。夫人给我这么多,我受之有愧。”
  云叶摇头,道:“嗳,人不可妄自菲薄。这个店你管得很好,起五更睡半夜的,我都看在眼里。”
  “店里这么久一直平平安安的,利润也不小。入股分红是你该得的。”
  “再说了,以后这个馆子还得靠你呢,我这个样子,这一两年也不能做什么。你多辛苦些吧。”
  “从这个月开始算,到年底就给你分红。多了多拿、少了少拿。以后咱们更是一家人了。”
  “我让齐掌柜把契约拿来给你看看,就跟他签的一样便好。以后别的分店掌柜干得好,可以入股分红的,也按照你们的签。大家都公平。”
  管掌柜激动地手都有些哆嗦,张了张口,到底只说出了一句,“多谢夫人!”
  云叶又问了问大厨们开发新菜式跟粥品的事儿,看看一切都挺顺利的,便去老店了。
  来到店门口,一下车便看到梁氏百货门口梁府的马车,便知道金娥跟孩子应该在呢。
  云叶先进了百货店。
  果真,奶娘抱着梁子涵正在一楼大堂里玩,金娥不在。
  卢账房忙迎过来道:“宁夫人,我们夫人在三楼查货呢。您稍坐,我去禀报一声。”
  云叶摆手,“不要惊动她了,我随便逛逛,等会儿自己上去。客人不少,你忙你的吧。”
  女人都爱逛街买东西,云叶也不例外。
  就是身子笨重、天气热,又忙了这么多天,一直没空。既然来了,当真该好好逛逛,顺便买些东西。
  店里的客人不少,有几个贵妇人是贵女雅室的常客,认识云叶。此时见云叶过来,都忙迎上来招呼。
  “宁夫人,这是又有了身子了。”
  “恭喜宁夫人,年底宁府又该添个小公子了。”
  “看着也有六七个月了吧?这么热的天,还是多在家养着好。”
  “听说百味阁您也给买下了?恭喜恭喜!”
  “宁夫人可是咱们女人的光彩,多能干!”
  “百味阁要是也有贵女雅室,咱们也可以过去尝尝鲜。”
  “是啊,宁夫人,百味阁也开几间贵女雅室吧。咱们铁定常去捧场的。”
  “……”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店里的几个女人围着云叶说得热闹。
  云叶一一笑着回了,道:“百味阁开得匆忙,还没有贵女雅室呢。若是几位想去尝尝,也不是不行。”
  “你们提前说,我给你们留个清净的雅室。夫人们早些过去,省得跟楼下那些男人碰面。”
  几个女人都捂着嘴笑,道:“可不是嘛。大堂里男人吵吵嚷嚷的,咱们真是不好招摇。”
  云叶点头,道:“是啊。咱们女人啊,就是得善待自己。这不,我一开馆子,就想着咱们女人呢,特意留了几间贵女雅室。”
  “新店开了,老店又增加了好几间。若是还不够用的话,我就再增加几间!反正,得让姐妹们有个吃饭说话的地儿!”
  几个女人又是一阵恭维。
  正说得热闹,金娥听见动静,从三楼下来了。
  众人都忙招呼:“梁夫人。”
  金娥笑着跟众人打了招呼,看见人群中间的云叶,诧异道:“大姐?你怎么来了?要什么,我给你送去就好。”
  “我过来逛逛,顺便给你说点儿事儿。”云叶问道:“忙完了没有?要是忙完了,陪我看看。”
  众人见云叶姐妹说话,也就散开了。
  金娥扶着云叶的胳膊,两人一边逛着一边说话。
  云叶道:“梁瑞扬从永安城回来,说福祥居可以开张了。我也去庄子上看过了,火腿、蛇肉、甲鱼还有白酒、蛇胆酒都有不少。”
  “我打算明后天就给永安送货,让你们梁氏的管事过来一个,我给他说说。还有传信儿的事儿。”

  ☆、586 讨好婆婆

  “最好明后天能提前给梁老板说一声。省得咱们的货到了,他却没有准备开业事宜,倒两岔了。”
  “还有就是大厨,也得跟着货帮一路去。瑞扬还不到出师的时候,我看最少还得派过去一个大厨撑着摊子。”
  “要不,我们天泉饭庄的招牌菜,福祥居可做不好。原来跟着学菜的几个,我看阿福倒差不多了。”
  云叶有些犹豫,“不过呢,阿福是咱们家的人,倒也不好过去福祥居。你觉得呢?”
  金娥也略想了一下,道:“大姐,还是别让阿福他们去了,省得欣雨姐胡思乱想的。”
  云叶道:“也是,到底阿福是她陪嫁的人。我虽然把福祥居看成咱们自己家的生意,到底一个姓云、一个姓梁。算了,还是另外派人吧。”
  金娥点点头,“行。我这就让人找梁二叔过来问问,近处的货帮来往,都是他管着的。”
  云叶还不知道梁氏的运营,听金娥如此说,便问:“那远处的车队,就是梁大管的?”
  金娥道:“是。我们当家的有时候也出去看看。梁大叔跟梁二叔都很能干,这一年也上了手。”
  说着,派了个腿快的小厮去货帮店里喊梁二过来。
  金娥陪着云叶三层楼逛了一遍,云叶还当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比如,东边的鱼干、南方的绸缎、西北的干果、西南的绣品……
  金娥让云叶随便拿,云叶便拿了些干果跟鱼干。
  金娥道:“大姐,这些绸缎你挑几匹吧。秋天到了,给孩子们做些衣服。还有老夫人也该孝敬,省得她老是找茬。”
  云叶一想也是。
  别人家的儿媳妇,都是天天站在婆婆身边听喝的;自己自由自在地,给老夫人买些东西也是自己的一片心。
  便命春儿拿了几匹绸缎,有给孩子们的、有给宁寒的、也有给老夫人的,独独没有自己的。
  金娥笑着道:“大姐你也真是的。即便怀着身子,换季呢,该添衣服也得添衣服啊。”
  云叶道:“做好穿不了几天,也是浪费。这么好的料子……哦,等以后你怀孕了给你穿。我是不会再生孩子的了。”
  金娥俏脸有些害羞,“大姐,你说什么呢。别管我,你还年轻着呢,还能再生十个八个的。”
  云叶摇摇头,“当真不生了。即便肚里这个还是儿子,我也不想再生女儿了。太累!衣服我不做了,明年再说。”
  姐妹两个说说笑笑下楼,见梁二正抱着梁子涵逗着玩,云叶道:“我跟他说吧。”
  奶娘接过孩子,梁二忙给二人施礼,“宁夫人、夫人。”
  梁大跟梁二兄弟对业善忠心耿耿,也算是长辈,金娥称呼他们“梁大叔、梁二叔”。
  两人对云叶跟金娥也十分尊重,云叶其实对两人的印象也很好,这才想着百味阁让梁大过去帮忙的。
  云叶跟梁二交代了去齐庄拉货的事儿。
  梁二听完,道:“我知道了,宁夫人。我们货帮对着齐庄,有专门的管事和伙计。我再给他们交代一声,以后跟福祥居梁老板直接接洽就好。”
  因为要送的品类比较多,所以分配和接洽起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两头、中间,都是不同的人在管,所以,还得有个总调度。
  以后,云争的酸菜鱼馆子跟小翠的第一楼,也开始大批送货的话,这个事儿还要更麻烦些。
  云叶既然见了梁二,自然要细细地一一交代,以后就不用再啰嗦两遍了。
  因为,福祥居的店是推到重盖的,第一楼跟云争的酸菜鱼馆子都属于整修。
  等福祥居重盖、整修完毕了,再轮到第一楼跟云争的饭庄。
  所以,三家的店陆续改建成天泉饭庄有个时间差,批量送货也有个先后顺序。
  今天一并给梁二交代了,也省得说三遍……
  听云叶说完,金娥想起一事,对梁二道:“眼看秋季的螃蟹又该上了,这次永安城也要送。”
  “这些螃蟹是咱们梁氏的生意,跟宁府无关,不要麻烦天泉饭庄。”
  “你交待给咱们的马队,跟永安城的三家记好账。等我有空了再跟永安城对账。”
  “还有齐庄的火腿,也是咱们梁氏的生意,让管事跟伙计自己处置,不要麻烦齐庄的人。”
  梁二忙点头应声。
  云叶道:“什么麻烦不麻烦。齐庄头他们就在村里,多干些又累不着。”
  金娥却不同意,道:“大姐把这么赚钱的生意给了梁氏,哪还能让人家操劳干活。我们梁氏的人自己能行,就不麻烦齐庄头他们了。”
  梁二在一旁十分欣慰。
  夫人虽然是庄户人出身,可是漂亮、能干,还十分贤淑,一点儿不会藏奸耍滑的。对爷也好,成婚一年还生了大少爷!
  爷虽然没了十万大军、不是元帅了,却远离了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战场。
  看看现在跟夫人和少爷一起,过上了舒心惬意的日子,也是老天厚待!
  ……
  见梁二走了,云叶也去了老店。这个时候,虽然不到正午,却已经开始上人了。
  云叶让齐掌柜选派一个大厨去永安城,便去了厨房。
  见大厨们还不太忙,自己便占了两个锅灶,炖了两个菜。
  今天宁府只有老夫人跟宁阳两个,加上自己,三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不过呢,今天自己买了不少东西,其中不少干果,也算给老夫人身边几个得脸的婆子的礼物。
  知道云叶过来必是要做饭的,厨房里便没敢擅自做主。
  听说夫人果真带了两个炖菜,大家便动手炒制了两个菜,再加上两个凉菜,端着主食跟甜汤一齐送到了福寿堂。
  云叶正给宁阳盛饭,见菜来了,便道:“都摆出来吧。今天饭菜倒是不少,春儿,再去拿几付碗筷来,大家一起吃些。”
  老夫人一愣,不知道云叶这话什么意思。
  云叶坐下,冲着老夫人笑道:“老夫人,我带了些干果,你看着给几位妈妈分分。”
  “我不在您身边,她们几个侍候您很辛苦,我很过意不去。”
  “这篮子干果,是我从梁氏百货里拿出来的,让她们尝个鲜,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吧。”
  哟呵,梁氏百货里的东西贵死个人的!夫人一带就是一篮子,还是给下人们的!大家虽然没少吃好东西,但是还是十分高兴。
  老夫人身后的周氏很激动,忙道:“谢夫人。都是咱们的本分,不劳夫人惦记。梁氏的果子都是金贵东西,留着给老夫人和三位少爷吧。”
  云叶道:“她们都有,这是专程给你们带的。”
  老夫人转头瞥了一眼周氏几个,“是她的心意,那些东西,你们就分着吃了吧。”
  “还有这饭菜,凉了也不好吃了。等拿来碗筷,你们分出来些,就在那边桌子上吃。”
  周氏差一点儿给跪了,这话可是第一次从老夫人嘴里说出来!
  从来都是主子们吃完了,下人们吃她们剩下的。到了冬天,除了汤,馍、菜可都是凉的。
  这也难怪,老夫人跟宁寒等级观念森严,平日对下人们是没有什么好颜色的。
  也就是云叶,现代灵魂,看不得他们对待下人和仆从的态度。
  有时候是有些想改变,但是也不好太过分,恐老夫人跟宁寒不喜。
  自己别院的下人都是自己带出来的,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做法。宁府不是自己的地盘,当然不好指手画脚地,但是可以慢慢影响她们。
  嘿嘿嘿……看看,老夫人不是也就接受了吗?
  三个人话少,自然吃饭就快,没有多久便吃完了。
  而下人们自然吃得更快,还得给主子们收拾碗筷、端茶倒水呢。
  碗筷都撤了下去,云叶命春儿把料子拿出来。
  指着一匹暗紫色带云纹织花的云缎,道:“这是我给老夫人带的,不知道您是否喜欢?若是能做件儿衣服,您就用了吧。”
  梁氏是高档百货,进的都是好东西。为了讨好老夫人,金娥给拿的又是贡品绸缎。所以当真不错,颜色跟花纹都十分适合老年人。
  老夫人一看就喜欢上了。
  更何况周氏几个在旁边凑趣,简直要把这料子夸到了天上。
  云叶又拿出几匹绸缎,真心实意地对老夫人道:“老夫人,麻烦您了。”
  “您也知道我针线不好。秋天了,我拿了几匹料子,您手巧,就给孩子们做几件衣服。”
  老夫人看着给自己儿子跟孙子的料子,总算想起了云叶,“你怎么没有?”
  云叶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笑着道:“我以前的衣服还能穿,等明年再做好的。这会子做了,穿不了几天,这么好的东西也是浪费。”
  老夫人嘀咕了一句什么,也不再说了。
  云叶不想在这里多呆,喝了一会儿茶,看着宁阳也消了食,道:“我们就回去了,老夫人歇晌吧。”
  “孩子们的衣服也不急,您也不要太赶了,别累着。等过两天我们再过来看您。”
  说完,便起了身。
  老夫人自然不会留云叶,任由云叶带着宁阳走了。
  周氏几个猛然得了云叶的好处,可着劲儿地一阵猛夸。
  老夫人又气又笑,“两颗干果就甜了你们的嘴,再说,看我拿针都给你们缝上!”
  

  ☆、587 太子无耻

  众人都笑。
  周氏几个逗着老夫人一下午说说笑笑,也没有睡午觉,几个女人便开始给孩子们和宁寒做衣服。
  云叶回了别院,好好歇息了一下午,感觉身子舒坦了许多。
  孩子越长越大,云叶的腿脚开始发肿,不走动也难受;活动量大了,也感觉累得很,跟怀前三个没法比。
  一连几天,云叶都没有进城。倒是齐庄头过来了一次,说了梁氏百货直接给福祥居送货的事儿。
  还拿来了几个账本子,云叶都留下了。细细地看了一天,头昏脑涨地又累得不轻。
  晚上躺到床上,直感慨“老了……”
  说起来福祥居开业,自己该过去一趟的。可惜,身子成这个样子,哪里也不想去了。
  只是派齐掌柜过去招呼了一天,把各项事宜都安置好了,当天便又回来了。
  说云家的酸菜鱼馆子不到入冬便好了;第一楼还没有开始。
  三家饭庄现在共进退,凡事有商有量的,有梁有福这个行家里手,云争也是个能干的。
  福祥居翻盖的时候,云家跟第一楼营业;现在福祥居开业了,云家的酸菜鱼馆子整修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等云家的酸菜鱼馆子开业了,小翠也该生了,第一楼再开始翻修。先后顺序安排得好好的,既不耽误干活儿,也不耽误挣钱。
  总之,整个永安城,高档饭庄的生意被三家把持得死死地,没有谁能越得过去。
  丁陌文走了,梁有福便成了永安城饮食业行会的社老,云争也是社老会的。
  梁有福早就给社老们说过了,等自己三两年就不干了,到时候就把社老这位置让给云争!
  云家在永安城已经很有些话语权了。
  云叶自然是很欣慰的,家里过得都好,金娥跟业善也过得不错,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就是这旱灾,让人心烦不已。
  天气渐渐入了秋季,天倒是凉快了,太阳也没有那么毒辣了,但是,因为就不落雨,到底土地依然干裂得厉害。
  早晚的雾气大了些,也阴天了好几次,甚至有几回雷声都轰隆隆地响个不停,就是不下雨!
  各地的灾情雪片一般地报了过来,流民开始上路乞讨,不少北地的人开始往南方流浪。
  南方到底水汽大,即便不下雨,阴天、潮湿的天气还是居多。
  而且,因为山地、森林居多,很多地方的土地是泥湿的。
  水稻的种植虽然也减产得厉害,但是到底还是有收成的,不像北地,千里地面早就是干枯的禾苗一片了。
  朝廷上朝的官员们天天争吵不休。
  皇帝猛地衰老,精神跟体力都不济了,身子衰败得厉害。
  太后薨逝、皇后作乱、天下大旱……再加上西南世子被杀、凌烟重伤身亡、流民们暴乱四起……
  可以说,渐渐地又有了天下动荡的迹象。
  皇上日夜忧虑,这几个月衰老得十分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