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新传-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水,因为依他慎密的性格,随时准备防止后金军突然掉头,去而复返。即便如此也使得全军将士高兴万分,毕竟在这种大战中能够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由于还没有得到斥候的回信,因此当夜袁崇焕又细致的安排了城上的布防事宜。而此刻全城上下只剩两千多名战士能够担当守城任务,对于宁远城来说这点人数远远不够。所以袁崇焕几乎将所有的将士包括自己都派到城上去布防,而三桂则作为此次宁远守卫战的大功臣被特许回房歇息,不用当值。其实三桂也的确是精疲力竭了,全身感觉虚虚荡荡,脑袋晕晕沉沉,且眼前时不时一阵发黑。他清楚这是自己耗费了大量真气的结果,导致丹田急度空虚,如不抓紧时间运功复原,恐怕日后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对将来的修为大大不利。因此他也不再客气,告辞后直接回房歇息去了。

进了房间后马上端坐床上运气行功,待真气运行三十六周天后,才感觉丹田内不再空荡,脑袋也舒适了一些。但身体还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依然还酸痛无力,所以三桂直接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这一觉直睡到次日午后才悠悠醒来,睁开双眼后第一件事就是继续行功运气,巩固自己损伤的真元。也不知过了多久,正当他闭目养神,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时候,房门被敲开,三桂睁开眼,一名兵士进来找到三桂,禀道袁大人有请。三桂赶紧下床,随便擦了擦脸后就随他出了门。

来到大厅之上,三桂抬头向内一看,只见袁崇焕、祖大寿及一众将领皆在厅内就坐。袁崇焕见了三桂,连忙招手让他来到自己身边。

三桂不知何事,但见袁崇焕和舅舅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料知必有喜事。遂走上前去,躬身施礼道:“大人,召见三桂不知何事吩咐?”

袁崇焕笑容满面的看着三桂,站起身道:“三桂啊,刚刚得到斥候送来的消息,后金军一路上狼狈的向东北方向狂窜,估计是要直奔老巢而去。”说到这里见三桂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又继续道:“而且我们的斥候还发现,后金军已全军戴孝,一路上不断的传出哭泣之声,而后金军中还没有哪位将领够资格让全军戴孝的,因此我们断定,定是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已死,看来他确实是葬身于红衣大炮下无疑!”说完满脸兴奋的望着三桂,而周围的众将领虽然方才已听过这个消息,但此时袁崇焕一经说出口,还是忍不住互相击掌喝彩。由此可以想见努尔哈赤在辽东军乃至整个大明中的重要分量,绝不是其他任何人可以比拟的。

厅内的众将都是兴高采烈,独独三桂站在堂中一言不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祖大寿不由奇道:“三桂,怎么了?是不是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傻了?”

三桂扭头看了看舅舅并没有说话,只是“唉”了一声叹口气。袁崇焕见三桂如此神情,心下不由纳闷,也问道:“三桂啊,努尔哈赤可是被你用红衣大炮击中才丧命的,你为大明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同时也救了众将士和百姓的性命,难道这些都不值得兴奋吗?而我怎么见你一脸愁苦的样子,是不是心中有什么苦衷啊?不妨跟大家说说,别闷在心里嘛!”

三桂抬起头,诚恳的对袁崇焕道:“大人,请恕三桂冒昧直言,适才我听闻后金败军一路向东北逃窜,心中不由感慨万分。”见袁崇焕及其他的将领都露出倾听的神色,继续道:“当时我便想到,如果我是后金军撤退方向的沿城守将,在敌军仓皇撤退之时,定当率军予以突袭。就算不能大胜敌军,也必将有所斩获。何况这一路上至少要经过七八座我军的城池,如果每座城的守将都率兵突袭敌人的话,那这几万名后金军的精锐恐怕最后能到达盛京城的将寥寥无几。”随后又叹了口气,道:“只可惜沿城的我军守将竟无一人有此气魄胆量,眼睁睁的放虎归山!”

此番话一经说出,厅内所有的人立时都被震得住了口,还有几名将领甚至低下了头。袁崇焕此时也是面露惊异之色,目射奇光,紧紧的盯着三桂。忽然,他几步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三桂的手,颤声道:“没想到你如此年纪就有这等高明的战略眼光,真乃我大明的天赐神将也!”随后稳了稳激动的心情,缓声对三桂道:“其实你有所不知,我何尝不想借此良机将那三万多后金精锐永远的留在辽东?但一方面我宁远守军疲惫不堪,根本不可能再有精力去追击敌人;另一方面其余的各城守将甚至总兵都不在我的管辖之内,我无权命令他们。就算条件允许时间上也来不及了。”顿了顿转向大家,继续道:“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辽东将士多年来被后金军打怕了,他们每次都是被后金军压着打,从来没有主动攻击过他们。后金军残忍无敌的概念早已在他们心中扎了根。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你让他们去偷袭几万后金军的精锐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唉,你说的没错,我大明的确是缺少具有雄心壮志,胆略超人的将才啊!”

袁崇焕的一番话说的在座一众将领全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因为他所说出的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所想的。的确如此,在所有辽东军将士的心中,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想过去主动攻击后金的军队,而只是光想着如何防守,再防守。在他们心中,能够击退后金军一次次的攻击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哪还敢想过“进攻”二字!吴三桂的一席话令他们无地自容,是因为一个年仅一十三岁的少年就有如此胆识,这样的魄力的确使这些将领深感惭愧,但他们也暗暗钦佩这位“吴千户”。

袁崇焕看了看众人,见人人都是一副低沉的情绪,不禁哑然失笑道:“各位大可不必如此嘛!虽然放走了三万多后金败将,但也留下了他们一万多条性命,甚至连他们的国主努尔哈赤也没能身免啊!这难道还不算一场大胜仗么?”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方才三桂所忧虑的的确是事实,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日后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与激昂的精神,早晚有一天会有更多不畏强敌的猛将出现。你吴三桂不就是其中一个么!”

三桂此时也明白了袁崇焕的用意,知道他是不想让刚刚出尽了力的众将领们情绪低落,也连忙紧跟着道:“袁大人说得对!我们辽东军定不负大人的期望,一定会将后金军彻底的赶回老家!”众人听了三桂的豪言状语,也不由热血沸腾,纷纷向袁崇焕表明自己不铲除后金军誓不罢休的决心。

袁崇焕满意的点了点头,高声道:“既然我们已经确定后金军回归老巢,那么本将宣布:即日起全城将士放假三日,欢庆胜利!”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飞速的奔出了宁远城,带着袁崇焕亲笔书写的报捷书送往京师。在书中袁崇焕将此次战斗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写了进去,尤其对吴三桂力战后金军、三炮击毙努尔哈赤的事迹写的尤为详细,并在里面对其大加褒扬。

第三十一章   再赴京师  下

当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立时朝野震动。这可是多少年没有过的好消息啊!而身为司礼秉笔太监,人称九千岁的魏忠贤此时却拿着宁远城送来的报捷书,急匆匆的向内宫走去。

魏忠贤今年五十多岁,身体还算健硕,但常年的勾心斗角使得他满头的发丝过早的变白。他的脸孔既白且净,皱纹稀少,一双鹰眼细长而有神,眼神中时常传达出一种奸狡与狠毒的讯息。他自接到宁远城送来的报捷文书后,知道事情太过重大,绝不可对天启隐瞒。因此他亲自拿着告捷文书送进宫中。

此时天启帝依然还沉浸于他的土木钻研之中,闻得魏忠贤前来,头也不抬,只是淡淡的问道:“又有什么闹心事来烦朕啊?”

魏忠贤跨前一步,脸上堆满了笑容,以一种他认为最动听的声音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天启回过头,苦笑道:“哦?如今竟还有喜事报朕么?”

魏忠贤恭声道:“辽东军宁远主将袁崇焕八百里送来加急战报。托皇上的洪福,此次宁远大捷!”

天启闻听此言不由得目光射来,首次全神倾听魏忠贤汇报前方战事情况。

魏忠贤见终于引起万岁的注意,更是神采飞扬,好似此次大捷乃是他亲眼目睹一般,马上兴高采烈地道:“皇上,此次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亲率五万精锐突袭宁远,企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此城。而宁远守军以一万五千多人力抗数倍与已的后金军三个昼夜,虽然拼杀至只剩余了两千余人,但却最终击退了后金军。”顿了顿续道:“此战共击毙后金军精锐一万余人,而且最让人振奋的是。。。。。。”说道这里魏忠贤故意压低了声音,缓缓的道:“最让人振奋的是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在此战中被宁远城上的红衣大炮击中,已经命丧辽东了!”

天启帝听了这句话再也坐不住,腾的站了起来,面色激动的道:“此,此话当真?”要知努尔哈赤在大明朝中的地位绝对是恐怖到了极点,他有如一个可怕的梦魇般时刻压在大明君臣的心头。如今竟突然得知他的死讯,怎能不让天启帝欣喜若狂!

魏忠贤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后将战报递与天启,道:“这上面写的清楚明白!”

天启帝一把抢过战报,迫不及待的仔细看了起来。

良久,天启帝突然放声大笑起来,直笑得魏忠贤半天摸不着头脑。半响过后,天启帝才收住笑容,点头欣慰的大声道:“哈哈,努尔哈赤啊,你自万历十一年以一十三副遗甲起兵,纵横天下四十余载,侵占我大明无数的财产、土地。如今终于授首伏诛,真乃天意啊!”随后又道:“吴三桂!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才到辽东军中就为朕立下如此大功,看来你真是朕的福将啊!”

魏忠贤这才得知原来皇上如此高兴是为了努尔哈赤身死和吴三桂这个少年,估计肯定会继续对他加官进爵了。不过魏忠贤也对这个少年英雄吴三桂起了好奇之心,见他如此年纪就能有此非凡的本领成就,心内也不由有了招揽此人之意。

再说宁远城内,一切的修缮恢复工作正在袁崇焕的亲自指导下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这日忽然接到禀告,京师中来人特意前来宣读天子圣旨。袁崇焕不敢怠慢,急忙召集众将领到大厅中跪接圣旨。

来宣读圣旨的乃是宫内的一名太监名叫刘荣,是魏忠贤的亲信手下。他和袁崇焕等人相互客气一番后,宣读圣旨。

圣旨中对宁远众将士不畏强敌,坚守城池之举大加赞赏,并赏赐了黄金两千两,白银一万两,猪、羊、牛肉等不计其数。另外特加封袁崇焕为辽东巡抚,加封祖大寿为锦州总兵,其余众将士也都各有封赏,却独独漏掉了吴三桂,令宁远众将大惑不解。

刘荣见状笑道:“众位将军不必疑惑,万岁特意下了口谕,宣吴三桂上京面圣,届时将亲自嘉奖于他!”众将这才明白,大喜之下纷纷向三桂道贺。

当晚自是大摆宴席宴请刘荣,三桂也被特邀入席。席中刘荣曾多次感叹自己此番一路奔波,疲劳辛苦,以此来暗示袁崇焕是否该得些好处。但袁崇焕虽然心思慎密,但为人却刚正不阿,绝不会拿着众将士的心血钱去讨好一个宦官,因此他对此一直是充耳不闻,顾左右而言他。由此也使得刘荣心中暗恨,对袁崇焕怀恨在心。第二日一早便借口圣命难违需火速回京,带着手下两手空空的离开宁远。三桂自然也带着郭师刚、汪昆仑跟着同行。

当日傍晚就已到达京师,刘荣得知他乃是高起潜的义子,对他也还友好,临分别时嘱咐他明日定要去入宫面圣。三桂连忙点头答应,随后便向着义父的府邸行进。

进了高府方才得知,原来义父前些日便已去了西北监军。惋惜之下只得草草用饭后上床歇息。

次日,三桂穿戴整齐后奔赴皇宫。

来到宫门外,向守门的侍卫道明了身份并说明来意。一名侍卫入内禀告,一会儿后回来领着三桂直奔大殿外等候召见。

此时正是早朝时分,天启本不想参加,但昨晚刘荣回宫后禀告他辽东吴三桂已入京,兴奋之下决定第二日要在早朝上亲自召见三桂,以示恩宠。

此时天启正端坐在大殿之内不耐烦的听着工部尚书喋喋不休的上报着各地的天灾水患,心下烦闷异常。实在听不下去,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对下面问道:“辽东吴三桂来了没有?”

下面连忙有人出殿察看,稍后迅速回殿禀报道:“回万岁,辽东吴三桂已在殿外静候多时!”

天启精神一震,坐直了身子,面带喜色道:“哦,快宣!”

不大一会儿,三桂缓步进入金銮殿内,倒地跪倒拜道:“辽东宁远城千户吴三桂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天启望向三桂,目光柔和,语气慈爱的道:“站起讲话!”三桂领命站起。天启又道:“吴三桂,朕闻你在宁远城遭后金军突袭之时大展神威,力抗敌人于城下,更三炮扬威,亲手击杀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使其残余军队狼狈而逃。大扬我大明神威,可有此事?”

三桂连忙谦虚道:“事实的确如此!但能得此战果全赖圣上的洪福齐天以及全城将士的殊死力战,三桂不敢贪天之功!”

天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对殿内的众大臣道:“此次宁远大捷,吴三桂居功至伟,不但以冠弱之龄力拼后金军,更亲手击杀其国主努尔哈赤,扬我大明国威、军威,功不可没。必须予以重赏,以望国中、军中人人争相效仿,使我大明声威日隆。”说罢高声道:“加封吴三桂为参将一职,另赏黄金、白银各一千两!”

天启此言一经宣布,殿下立即一片嗡嗡之声,众大臣纷纷低声议论。要知三桂以一十三岁之龄获封千户一职已经是大明史上绝无仅有的了,而今凭借战功更是升为参将,一下子提升了两级,直接迈入将军之列,虽然不能说是绝后,但也绝对是空前了。此举哪能不惹得众臣议论纷纷!

正在大殿内一片嘈杂之声,忽然一人由班中走出,高声禀道:“陛下,臣认为吴三桂虽取得功劳不小,但一方面是适逢其时,另一方面也与宁远城众将士的浴血厮杀是分不开的。吴三桂毕竟年龄尚幼,作战经验难免不足。如果突加重职,怕手下不服,到时恐会有负圣恩,对日后成长不利。况且他如此年纪就获封高位,难免不会让辽东其余有功的众将士寒心。因此臣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将对吴三桂的封赏放到日后不迟。”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侍郎崔呈秀。由于他担任朝廷的兵部侍郎一职,掌管全国的军事,因此对于三桂的升迁还是非常有资格说话的。但天启此时正在兴头之上,对他的劝阻之言根本听不进去,挥挥手道:“有功必赏,这是我大明一贯的国策,虽然吴三桂年纪尚轻,但也不能不予封赏!朕意已决,此事不要再提了!”

崔呈秀见被天启驳回,连忙向左右使了使眼色。其余众臣中有不少与他是“阉党”中人,见状心领神会,立即纷纷跪倒,异口同声道:“还望陛下三思!”登时殿内跪倒了一大片,由此可以想见魏忠贤一党的势力。

天启见此不由得面露难色,皱起了眉头。

三桂清楚此时必须要自己出面为天启打圆场了,否则会让他下不来台。连忙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众位老臣担忧的有理,三桂虽取些功劳,毕竟年龄尚幼,还不足以担当重职,恐日后辜负皇上对三桂的栽培之心,感谢皇上对三桂的抬爱。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天启见三桂如此识得大体,不由得更是欣赏。叹了口气道:“也罢,朕就收回对吴三桂的任命,但功劳却绝对不能忽视。因此改任三桂为游击一职!”说罢不待众臣出言,已站起身道:“退朝!”两字才出口,人已迅速的走向后殿,生怕再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

皇上既已不在,众人再待在殿中也没什么意思,纷纷相互拱手告辞出殿。

三桂虽未获得参将一职,但能够提升一级升为游击也算知足。而崔呈秀在殿上打压了吴三桂,使他参将的职位落空,也借此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因此今日两人都还算比较满意。

第三十二章   结仇魏阉  上

崔呈秀因为刚才在大殿上小整了一下吴三桂,一路上很是得意洋洋,虽依然让他封了一个游击,但感觉还是痛快了不少。他刚刚回到府上,管家崔名贵便跑了过来。对他道:“我听说今日大人在金殿之上狠狠灭了灭吴三桂那小子的威风?”

崔呈秀骄傲的点了点头,随后把经过向他说了一遍。

崔名贵听了眼睛眯着缓缓的摇头,道:“大人,您可曾听说九千岁要招揽此人?”

崔呈秀闻言一惊,问道:“此事当真?”

崔名贵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我适才刚由九千岁府回来,并亲眼见到魏管家在准备礼物。如果吴三桂真被九千岁所招揽,那公子的仇要想报就难了!”说完一脸的无奈之色。

崔呈秀一脸的不甘,狠狠的道:“吴三桂这小子弄残了我儿的一条手臂,我岂能与他善罢甘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