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新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色有些夜深的时候,三桂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轻快的踏出了房门。

三桂走后,郭师刚对汪昆仑斥责道:“你以后要多动动脑子,别再这么冲动了。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你跟着去瞎掺和什么?”

汪昆仑嘟嘟囔囔的上床躺下,不理会郭师刚。郭师刚不由摇头苦笑,也倒头睡下。

三桂按照郭师刚所指出的路线,一路上忽高忽低,行进迅速。倚仗着深厚的内力及迅捷诡异的身法,轻而易举的躲过了一批又一批的巡逻兵士。片刻之间就来到父亲吴襄住所的墙外。

三桂四处一望,见四下里无人,便轻轻一提气,身子呼的一下窜上了一丈来高的围墙。随后趴在上面,警觉的盯着围墙里面的动静。只见围墙里面比外面还要清静的多,没有一个巡逻的兵士。正是外紧内松。三桂见此情景,毫不犹豫的纵身跃下。

四下里仔细寻找,不大一会儿就被三桂找到了父亲所住的房间。那是一个在廊子里不算很大的屋子,里面还亮着油灯。

三桂迅速且不带一丝声响的来到走廊上,紧贴在墙壁的暗处。见四处依然安静如初才轻轻的移动身子,趴在亮灯的窗户前。无声无息的捅破窗户纸,向里看去。

只见在略有些昏暗的灯光照耀下,父亲吴襄正端坐在一张椅子上,独自捧着一本书在观看。屋子不是很大,只摆了一张窄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其余再无他物。

父亲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书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就在窗外。两年多不见,吴襄的脸上明显呈现出一种老态,皱纹堆起,两鬓间的白发有如一根根的银丝一般。他整个人坐在那里,配合着空旷的屋子和昏暗的灯光,更显示出吴襄有一种孤独的沧桑感。

看到这里,三桂的心不禁有些微微的荡漾。他无声的走到门前,抬起手轻轻的敲打着房门。

吴襄的声音传出道:“是谁?”

三桂声音有些哽咽,轻柔的道:“父亲,是我,三桂!”

吴襄闻言一震,随后紧紧盯着房门,半响没有说话。

父子二人就这样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一个坐着,一个站着,谁也没有动一动,也没有人再开口说话,竟是那样谧静,仿佛时间就此停止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气氛。

终于,三桂忍耐不住,伸出双手,推开了房门。

第二十八章   父子决裂  下

走进屋后,三桂一眼看见父亲依然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望着自己。连忙走上前去,扑通跪倒道:“父亲,三桂来看您了!”

吴襄静静的望着三桂,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平静的道:“不要叫我父亲,我已不再是你的父亲!我们的父子关系早已断绝!”

三桂依然跪伏在地,抬起头痛苦的望着吴襄,深切的道:“父亲,是三桂不孝,不该瞒着您私自离家出走,害得您担惊受怕,孩儿日后再也不敢了!求求您就原谅三桂这一次吧!”

吴襄依然面无表情地道:“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已不再是你的父亲,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和我都没有任何关系。再也不会有人干涉你,更没有人会阻挠你了!你走吧!”

三桂听到这儿,心不由一阵冰凉,此时父亲如果将自己大骂一顿反而会好些,可是他现在这种平静无波的样子却着实令他心惊。因为这正说明吴襄已经铁了心不认他这个儿子了,难道真的再无恢复关系的可能?

想到这里,三桂不由的一阵激动,他猛地站了起来,直视着吴襄的眼睛,情绪有些失控的道:“父亲!您究竟要我怎么样才肯原谅我?我知道背着您出外两年多是我的不对,可是我已经平安的回来了,并亲自向您承认了错误!再说我出去的这两年也没有给您丢脸,相反的还给您争了光。您知道么?前些日我在京师夺得了武举状元,并得到了当今圣上的亲自接见与封赏。现在我已有军职在身,在宁远城中任千户一职。这只比您低了一级啊!要知道我现在才只十三岁,您纵观整个大明看能不能找出第二个这么年轻的武状元和千户来!难道您不为我感到骄傲与欣慰么?为何还要对我这么绝情?”说完之后不断的喘着粗气。

吴襄静静的望着三桂因为过分激动而有些变形的脸孔,一言不发。直到三桂将话讲完,才缓缓的起身。走了几步,背对着三桂,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冰寒口气道:“如今你跟我说什么都已无用,我当初既然下此决定就绝不会再有更改的余地。你也应该知道我的脾气,哼!再者,得个武举状元怎么了?做个千户又怎么了?很了不起吗?别说你现在成了千户,就算将来做到总兵、尚书甚至封伯封候都和我没有半点关系!我又凭什么感到骄傲和欣慰?这样讲你明白么?”说罢回过头来,冷冷盯着面前的三桂。

三桂此时彻底的绝望了,他怔怔的望着父亲,似是不敢相信方才他所说出的话。心内已是伤心悲痛到了极点,张了张口,但一时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吴襄伸手阻止了三桂继续说下去,道:“不要再啰嗦了,我意已决,你再多说也是无益。我现在倦了,你赶紧走吧!”

三桂悲切地道:“父亲!您真忍心对三桂如此绝情么?您不再疼我了吗?”

吴襄猛地抬头怒目道:“你到底走不走?再不走我叫人来把你赶走!”说完见三桂一动不动,还是没有要走的意思。扭头转向门外,高声叫道:“来人哪!来人哪!”

三桂见吴襄真的要叫人将自己撵走,一时间五内俱焚,望着吴襄说不出话来。

房门打开,两名兵士走了进来。吴襄连忙吩咐两人道:“你们马上将这人赶出去!如若再让他闯进来,唯你们是问!”

那两名兵士心中一跳,连忙过来欲拉三桂。同时心中纳闷,怎么吴将军房内忽然多出一个少年?他是怎么进来的?

三桂见状双目通红,呜咽道:“父亲。。。。。。”

吴襄寒声道:“还不快将此人给我赶出去!还等什么!”

那两名兵士见吴襄与三桂的这副情形,且听到这少年叫做吴襄父亲,知道两人的关系必是非同寻常。当下连忙走过去,不敢对三桂用强,只是伸手拉住他的衣角,道:“这位公子,您还是赶紧出去吧!”

三桂见事已至此,父子的关系已经真正的决裂,知道再说已是无用。伸手抹了抹涌出的泪水,哽咽地对吴襄道:“父亲!那三桂就先告辞了,等您气消了之后,三桂再来看望于您!您要多多保重身体!”说罢扭头走出了房门。

当三桂走出房门的那一刻,吴襄那板着的面孔也不由流出了两行热泪。

三桂一路上走高窜低,以比来时快两、三倍的速度向客栈处急速的飞奔。此时的他心中似乎压抑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慨。好不容易逐渐忘却了前世的父母,把感情全部投入到今世之中。可是今世的亲生父亲却要和自己断绝关系!这令三桂实在是难以接受,他真想找个地方好好发泄发泄,也想找个人倾吐自己的苦闷,但是这种愤慨之情只能被牢牢压抑在心底默默地独自承受,和任何人都不能据实坦白。

三桂回到客栈虽然是轻手轻脚,但常年的江湖警觉性使得郭师刚、汪昆仑还是立即由睡梦中醒来。郭师刚打了声招呼:“公子回来了!”三桂无声的点了点头,直接上了床。

汪昆仑大声问道:“公子,事情办的怎么样?你们父子和好了没有?”

三桂用被子将头整个蒙起,在里面不耐烦的道:“别啰嗦了!明日一早我们上路回家!”

郭师刚见三桂方才进来之时脸色铁青,面无表情,知道他们父子二人必是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连忙伸手止住了汪昆仑继续要说出的话,暗示他不要多事,老老实实的继续睡觉。

次日一早,三人就出了城,快马加鞭的赶往中后所城。一路上三桂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不住的催赶着胯下马匹。

回到了家,三桂将与父亲相见的情形如实地讲给祖夫人听,祖夫人听完三桂的叙述,连连摇头道:“你父亲真是的,怎么会这么固执?毕竟你们是亲生父子,哪能这么绝情呢?”随后又安慰意志消沉的三桂道:“别着急,等你父亲回家来的时候,我再好好的劝劝他,务必要让他回心转意,他总不会连我都不认吧!”三桂点了点头。

在家中陪伴了祖夫人三天后,三桂带着郭师刚、汪昆仑回到了宁远城。

袁崇焕见到三桂非常高兴,立即将他安排在祖大寿的手下,并嘱咐他好好干,要在辽东军中迅速的适应下来并展现出自己武举状元的实力来。三桂点头应是,随后被舅舅祖大寿带去熟悉情况。

等祖大寿将诸般事宜及情况向三桂简要的诉说了一遍后,已经是晚间时分。用罢晚饭后,又带他到各处走了一遍。最后夜都快深了祖大寿才拉着三桂到了自己的房中。

这祖大寿听完三桂的叙述,也是怒火中烧,气道:“吴襄这老小子怎么回事?脾气怎么变得这么倔?以前他不是这样的!竟然在亲生儿子亲自找上门去赔礼道歉并苦苦哀求的情况下还当场拒绝!何况你这孩子还是这么的出色!这要是换作别人,怕早已乐翻天了,可他居然还这么无动于衷!简直是无情无义!”

三桂低着头沉思不语,任凭舅舅在一旁发着怒气。半响后才抬起头问道:“舅舅,依三桂来看既然我父亲现在还不肯认我,那就证明他余怒未消。我想目前只有慢慢等下去,不管三年还是五载,不管他何时回心转意,我都愿意一直等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原谅我、并接纳我的!”

祖大寿脾气上来也是不得了,他眉毛一翻道:“不行!你能等三年五载我可等不了!等舅舅有空了亲自带着你去找他,他要是回心转意还则罢了,要是还这么执迷不悟那可别怪我这个大舅哥翻脸无情!”顿了顿继续道:“你以为你父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么?哼!他对上不会见风使舵,对下不会收买人心,凭什么这几年一路飙升到了游击将军之位?还不是一直有我祖家在照拂着他!再看你大哥吴三凤,如今也已是千户之职,守卫在大凌河。其他的一些宗室亲戚现如今俱都安排在这辽东军中任职。他要和你彻底决裂,那也就意味着和我祖家彻底决裂,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敢怎么样!”说完气的鼻孔中不断的出着粗气。

三桂见祖大寿动了怒,连忙劝慰道:“舅舅,您消消气,不用这么着急上火,毕竟我们还是一家人不是?”

祖大寿一听扭头瞪了三桂一眼,道:“你还说呢!想当初要不是舅舅看上了你,他吴襄呆头呆脑的,又是一个丧偶之人,如何能够娶得上我妹妹!哼!如今感觉自己翅膀硬了,脾气也上来了,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的能耐!”

三桂见祖大寿对父亲意见如此之大,无奈下只得道:“舅舅算了,千万别再生气了,否则你让我这做外甥的心何安啊!”

祖大寿“哼”了一声,不再言语。三桂也低下头继续想着对策,一时间房内安静了不少。

正在这时,房门“啪”的一声被打开,一个人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

两人不由得都是一惊,待看清来人后,祖大寿刚刚熄灭的怒火不由得又猛地燃了起来。他火冒三丈的吼道:“混账东西!谁让你不经通报就闯进来的?想找死不成?”

来者是一名年轻的传令兵。只见他面色苍白,神情间有些惊慌失措,急切间来不及赔礼,匆忙的道:“将军,袁大人叫您立即到议事堂去,有紧急军情要商议!”

祖大寿闻言一怔,当即再也不顾责备他,站起身匆匆向外走去,边走边问道:“什么紧急军情让你这么慌张?竟然直接就闯了进来!”

那名兵士听了立即诚惶诚恐的道:“是,是后金军大举来袭!”

祖大寿、三桂闻言俱是一惊,心道怎么事前无半点风声就突然来袭呢?

祖大寿向外去的速度更加的快了,而三桂由于只是千户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去议事堂参加军事会议。但他知道了这么重大的消息后,内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可这么傻坐着也不是办法,倒不如赶紧出去看看,也许还能够打探出一些小道消息。

第二十九章   后金突袭  上

还未等三桂走到城楼,就见到大批的军士纷纷排着队跑向各处。疏散百姓的,运送弓矢器械的,整理队伍的各自在进行中,口令声、呼喊声、训斥声连成一片,一时间场面显得极其混乱。

三桂看的不住摇头,心道这些辽东军虽然号称是大明朝的精锐部队,但和前世中自己所在的部队相比论起军事素质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看来还需继续加强训练才行啊!

三桂快步走到一名正指挥士兵搬运弩弓的百总身边,询问道:“后金军真的来袭了吗?他们现在到了何处?”

那名百总见了三桂的穿戴,知道是千总大人。又见他年纪这么小,便肯定是新来的武状元吴三桂了,便不敢怠慢,忙行了个军礼点头道:“是的,后金军的确已经来袭了,而且他们的行进速度简直太快了,是连夜赶来的。现在已经抵达宁远城外了!”

三桂一听不由大惊失色,后金军竟然已突然杀到了城下!难怪这些人都这么惊慌紧张,匆匆忙忙。不行,还是赶紧去观察观察情况如何。想到这里三桂连忙向城楼跑去。

三桂快速来到城楼之上,双手扒住城墙,运足目力向下望去。

只见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之下,城外到处都是黑压压的影子在不停晃动着。通过大片燃烧着的火把照耀,后金军那独特的装扮以及脑后那长长的辫子赫然呈现在三桂的眼中。首先,他们依照特定的步骤和兵种的不同,按照规定的方位驻扎,随后马上分出一批批的兵士迅速的聚集在一起构建着防御工事以及埋锅造饭、运送粮草等。三桂看到后金军的动作如此整齐迅速,正规有序,而且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这就充分显示出严明的行军纪律和高超的军事素养,心下不由暗暗地佩服。难怪后金军自努尔哈赤创建以来能够百战百胜,确实有它可取的一套,相比之下就比城上的辽东军强出许多了。

此时三桂想趁此机会将后金军的具体行军规划看个清楚分明,以便及时报与舅舅。可一方面夜色太深,另一方面距离太远,即便有火把的照耀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个大概,但即使这样也足够让三桂心惊了。因为城下的后金军不但纪律严明,且人数众多,看起来至少有两、三万之众,再细看之下,更是吃惊,对方竟然清一色的全部是骑兵!如此之多的虎狼之师一旦全力攻打宁远这座并不算大的城池,估计就算能够全力守住,怕也会伤亡惨重。

此时城楼上依然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各种守城工具如滚木礌石、弩弓弩箭以及红衣大炮的炮弹等纷纷运抵城上,做着临战前的各项准备。

望着城上众军士人人那紧张、苍白的面孔以及如临大敌的仓惶神情,三桂不由的心中暗叹,如此士气,岂能与强大的后金军为敌?两军还未真正开战,已方就已经斗志大减。这场仗一开始辽东军就输掉了一半,如此下去怎么能守得住这宁远城?

三桂正在观察感慨之际,忽见十几个人由城楼下快速赶来。领头的一人正是宁远城的主帅袁崇焕,后面跟着舅舅祖大寿及其他一些将领。三桂待他们上得城楼,忙迎上去行礼。袁崇焕见了三桂,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三桂却从其脸上看到了几分凝重之色。

袁崇焕领着一众将领直奔到城墙上,望着城外火把通明、干劲朝天的后金军士,高声道:“你们看,后金军连夜来袭,到了城下也不肯休息片刻,直接就构筑工事,建造攻城利器。这说明了什么?”问罢回过头来,面朝着众人,语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凝重,缓缓道:“这说明后金军此次攻城是势在必得,务要全力拿下宁远城!”

众将闻听不由得齐齐一震,袁崇焕接着道:“因此我奉劝各位,千万不要有什么侥幸的心理!认为敌人又像从前那般只是来骚扰劫掠一番的想法那是大错特错!此次必须要抱着城在人在,城失人亡的信念方能够保得城池不失,一定要置生死于度外的全力以赴,坚守住宁远城!如果被敌人攻破此城,那宁远东北的锦州、广宁、大凌河等将全部处于后金的包围之下。到时别说援兵,就连粮草都会送不上去,将全部变为孤城,用不了多久,整个辽东都会成为后金随意践踏之地!因此说宁远城对我大明的意义尤为重大,它关系着整个辽东的生死存亡。所以绝对不能有失!你们都清楚了没有?”

众将轰然应诺。袁崇焕又道:“现在还不知后金军是由何人带队,具体人数多少,到底是经何路而来,速度竟这般迅速!攻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已命斥候出城去打探,相信到天亮之前就会有结果了。不过看眼前后金军摆出的阵势,据我估计现下起码有四、五万人马。而我们满打满算也才一万五千多人,照敌人至少相差了三分之二。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全力防范的准备,务必要在天亮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因为后金军此次既然是突袭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