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良四福晋[清穿]-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听了嬷嬷这话,深觉有理,于是点点头,便将此事放下了。
  年玉湘手上倒有几个不错的方子,胭脂水粉有,美白凝脂的效用也有,甚至还有许多瘦身收腰的法子。可她也确实没那个精力去做。
  年玉湘从小身子骨就弱,吃了许多药更是伤了底子,虽然孩子不知为何平安产下,但怀胎之后,她却是遭了不少罪。
  等到孩子生下来后,却是个小格格,还和她一般十分病弱。
  年玉湘如今年纪还小呢,在家也不曾受过太多委屈,以至于待这个女儿就不是那么上心。但再不上心,那也是自己肚子里掉出来的一块肉,她的大部分精力也都落在了这孩子身上。
  所以就算得了这消息,她也只是让人将自己手上的几个不那么重要的方子托人交给了福晋,一来试探福晋对自己的态度,二来也可表明自己合群、并无特立独行的想法。
  等到福晋那边传来收下了方子,且以后也将一视同仁地分润她一些利润的话后,她便干脆撒开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产后恢复,讨好胤禛以及照顾自己女儿上面去了。
  宝珠拿着年玉湘交上来的几张方子,脸上带着笑:“这侧福晋可真是后知后觉,竟是这么久才发现这点。”
  她虽然对年玉湘有些防备,但这防备是建立在胤禛身上的,所以与其说她防备年玉湘,不如说她防备胤禛色令智昏。
  因为这,宝珠从未想过隐瞒年玉湘国色天香楼里面的东西来自府上女眷——
  只要年玉湘留心,不是进府后将所有精力放在了胤禛身上,恐怕她才进府没两个月便会知道这件事。
  毕竟,她虽然不曾主动告诉年玉湘,却也从未阻止她向其他人打探消息。
  然后年玉湘进府后确实花了许多银子在打探消息上,但这消息却只是与胤禛相关的。比如胤禛对宝珠是个什么态度,胤禛的各种喜好,府上有哪些格格得宠,府上的小主子们哪些比较得胤禛喜欢,胤禛身边哪些伺候的人比较得他信任……
  因为国色天香楼与胤禛毫无关系,所以年玉湘入府这许久,也不曾主动打探过与之相关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曾知道背后真相。
  不过也正常,年玉湘到底与府上的其他人不同,年羹尧正得胤禛重用,且不久前才立了大功,她自然比其他格格更有底气,对银钱也就没那么看重。在她看来,许是赢得胤禛喜爱更加重要。
  对此,宝珠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她没有立场对其发表意见。


第102章 
  不过年玉湘一心想要与胤禛儿女情长; 胤禛对此却并未察觉,又或者说察觉到了些许苗头; 他却没那么在意。而且最近一段时间; 他也不知怎么了,竟突然对后院避之不及起来。
  虽然仍旧会到后院宠幸格格,但明眼人都能发现; 胤禛到妾室房中的次数锐减许多; 反倒是到福晋的院子里留宿的日子开始多了起来——
  尽管宝珠自己知道,胤禛到自己的屋子也就是大被同眠; 纯洁地睡觉而已。
  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所以其他人只以为胤禛是突然发现了福晋的好; 所以回心转意想要与福晋做对恩爱夫妻了。
  胤禛这样做带来的最大改变,便是其他格格分到的与胤禛同房的日子越来越少。
  大部分格格是不在意的,毕竟她们已经有了儿子; 福晋又不会苛待他们母子; 胤禛的宠爱对他们来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一些还不曾生儿子的格格倒是有些着急,但很快,那些已经有了儿子的格格竟开始推着胤禛往她们的院子里留宿,她们也就渐渐放宽了心,没那么在意了。
  唯一对此不适应的,就只剩下年玉湘了。
  这其实与她入府的方式、身份与时间,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他格格入府多是好几个一起,才进门便会被宝珠叫到面前让彼此互帮互助,以此尽快怀孕生子。
  因为这个缘故; 这几个一同入府的格格与雍亲王府的其他女人的关系天然便要更亲近一些。好几个格格一同入府呢,总不可能每一个都不曾生子啊?所以胤禛突然减少到后院的次数后,这同一批入府的格格中,生了儿子的格格总会想办法帮助那些没生儿子的格格。
  但年玉湘是单独入府不说,身份还是高出其他格格一截儿的侧福晋,平日里更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胤禛身上,对其他格格总带着一丝丝淡淡的敌意,以至于入府一年多,她与府上其他女人的关系都淡淡的,根本没人会帮她。
  于是肉眼可见的,年玉湘得宠的日子渐渐少了许多。
  年玉湘十分着急,有心想要靠着嬷嬷教导的那些争宠手段来笼络胤禛的心。
  然而……
  任年玉湘手段再高妙,见不到人,她也无处可使啊。
  而且胤禛根本不吃那套。
  李氏给胤禛带去的阴影实在太大了,年玉湘趁着胤禛每月到她房中的一两天时间,见缝插针地使出的种种争宠手段,比起李氏来太过稚嫩,胤禛几乎一眼便看穿了。若是放在李氏得宠的时候,她这些稚嫩的手段也许还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让胤禛由年玉湘这些稚嫩到一眼看穿的手段,怀疑上手段高超的李氏,然后又因为李氏心机深重与对他的种种算计而对比出年玉湘一颗真心有多珍贵。
  就算胤禛因为审美差异仍旧无法喜欢上年玉湘,但对她至少会多出许多包容与怜爱。别小看了这些包容与怜爱,若是使用好了,这些情绪甚至比胤禛真正爱上年玉湘,对她来说更无往不利。
  帝王爱总是冷酷,且容易招人嫉恨的,但包容与怜爱却只会让人想要讨好她。
  然而如今李氏已废,她这些做法只能起到反效果。
  年玉湘的种种手段让胤禛想起当初那些不好的回忆,对她自然愈发冷淡,别说一个月一两天,有时候两个月都不一定能到她房中去一次。
  年玉湘自然觉得愁苦,然而这事儿就算告诉年羹尧,他也根本无法理解——
  雍亲王府后院那么多女人,雍亲王还能在妹妹生产后没将人抛之脑后,时不时还会到妹妹房中去一趟,这已经很不错了啊。两个月一次确实有些少,可是想想雍亲王府究竟有多少女人,便足以知道这已经很不错了。
  年玉湘又不能将其他格格的时受宠频率告诉年羹尧,更不好告诉他府上许多格格都是好几个好几个的连成一派,唯独她没有个帮手,于是只能暗自忧愁。
  不过很快,她就忧愁不起来了——
  年玉湘那体弱多病的长女,在冬日的一大早被前去叫醒喂奶的奶娘发现,没气了。
  这还是雍亲王府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孩子夭折。
  胤禛大怒,当即命人彻查,却发现真的是意外,其中根本没有他想象中的阴谋。
  孩子被发现的时候,面色青紫,身体僵直,显然已死去多时。因为年玉湘对这个孩子的看重,就算是晚上,孩子身边也有至少一个丫鬟和一个嬷嬷在旁边守着,还有一个奶娘随时准备应付孩子起夜,然而这三个人,没一个说得出孩子的准确死亡时间,而且她们都可以为彼此作证,对方夜晚真的不曾接近孩子。
  太医只隐约知道孩子可能是中毒,但怎么中毒的,又中了什么毒却根本说不出来。
  胤禛大怒,险些将年玉湘院子里的人全部打杀了事。
  后来还是宝珠坚持要看孩子尸体,这才确定了年玉湘女儿的死因——
  如系统所说,确实是一氧化碳中毒。
  北方的天气格外严寒,夜晚更甚。就算屋子里点上七个八个的火炉,再裹上好几层棉被,仍旧会觉得寒气往骨子里钻,冷的恨不能住在灶门前。
  因为这,宝珠当时建造托儿所与学校的时候,便特意让人注意了保暖问题,所以无论是托儿所还是学校里面的孩子,只要不出门,基本上是不存在被冻到的可能的。而且一氧化碳中毒这种初中就有,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宝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小时候空调没普及,大家取暖还是靠炉子),所以让人铺设地暖,建造火炕的时候,也特意让人将排烟口弄到了室外,杜绝了所有安全隐患。
  因为将府上所有住处铺上地暖,或是建一个火炕工程有些大,且当时府上十分缺钱,所以这些格格们的房中虽然各种碳管够,却是不曾铺上地暖和火炕的。
  然而年玉湘这个女儿一出生就病歪歪的,而且特别认人,年玉湘不放心将几个月大的孩子送到托儿所,所以求了胤禛与宝珠同意,特意将孩子留在了自己身边照料。
  因为孩子确实太弱,几乎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就算是宝珠也无法保证这个孩子交到自己手上后一定能养活,胤禛那段时间又需要年羹尧帮他办事,于是这孩子还真就被她留在了身边。
  然而宝珠想过了这个孩子可能病亡,却从未想过她会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昨晚大半夜的,宝珠都陷入了深度睡眠,却突然被系统的警报声叫醒,然后得到了年玉湘女儿一氧化碳中毒,性命垂危的消息。
  本来以宝珠的身份,并不好出面。
  可她并未犹豫,仍是准备让人过去查看一下情况的——
  大不了等孩子救下来后,她随便胡诌一个理由,谅其他人也不敢多嘴。
  然而等她才将人叫进屋里,系统便直接告诉她,孩子已经没了。
  那孩子的体质,确实太弱了,寻常孩子至少能坚持一会儿环境,她完全无法适应。
  但这怪谁呢?
  怪那些个担心小格格被冻病,所以将门窗关的严严实实的下人?还是怪将自己份例中的炭赐给女儿,不愿让女儿受冻,以至于小格格房中的炭火比平时多出了好几盆的胤禛?又或是心疼女儿,所以将其留在身边照料的年玉湘?
  大家都是出于好心,但最后造成了不幸。
  年玉湘悲痛欲绝,几度昏死过去。
  胤禛大约也知道其中有自己的过错,于是对年玉湘生出了几分愧疚,等其情绪平复下来后,倒是一改往常冷淡,对年玉湘多宠了几分。
  不过年玉湘可能心里一直惦记着早逝的长女,身体不曾做好受孕的准备,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真正走出丧女之痛的她才再次怀孕。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年玉湘生产,再次生下一个女儿。
  有了上一个女儿的前车之鉴,虽然这个女儿仍旧体弱,年玉湘倒是没有对长女那般放不开手,有了将其送到托儿所的想法。
  然而在发现托儿所内的孩子五六月的时候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做准备,最迟周岁就要彻底断奶后,年玉湘又迟疑了。
  年玉湘实在不像是个会养孩子的额娘,再加上又有前一个孩子夭折在前,胤禛与宝珠都不想府里的孩子再夭折,于是拒绝了她想自己养孩子的要求。
  但将孩子送到托儿所这事儿本就要孩子生母自愿,年玉湘明知道不将孩子送到托儿所的种种坏处,仍旧不愿将其送进托儿所,宝珠总不能让人强抢吧?这话传出去还能听?
  胤禛有些恼怒,干脆让人给年玉湘的父兄传话,让他们劝人。
  可惜年玉湘与父亲、长兄的关系实在生疏,二人的话完全无法左右她的想法。胤禛无奈,干脆自己来做了这个恶人,让人将孩子抢走,送进了托儿所。
  然而趁着每日傍晚那半个时辰的探望时间,年玉湘再次将女儿抢回了自己身边。
  胤禛也是被她气笑了,干脆不管年玉湘了。
  宝珠摇摇头,也只能暂时忽视年玉湘母女,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了吉兰的弟弟弘昀,以及其他与弘昀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身上——
  弘昀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了,府上该为他单独准备一个小院儿了。
  其他孩子也一样。
  然而,雍亲王府根本没那么多地方。
  这儿子是一茬儿一茬儿地长大,可是府上院子却根本不够用了。
  无奈之下,宝珠想到了分家。


第103章 
  倒不是说跟寻常百姓家那般; 说分家,便随便拿出点儿东西随便打发了。
  这些孩子虽然没两年就到成婚的年纪了,可在宝珠眼底还小呢,也就初高中生的年纪,将这么点儿大的孩子赶出家在她看来实在有些不厚道。
  那她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这还要归功于清朝皇室的一种独特的袭爵制度——
  因为明朝末期,皇室成员太多又特别能生,以至于最后明朝的皇室成员几乎达到遍布全国的地步。偏偏这些皇室成员还都需要朝廷拿钱供养; 于是每年供给皇室成员的俸禄就是一大笔消耗,平白浪费了无数金银不说; 这些皇室成员还总是惹是生非,完全是于国无益的害虫。
  明朝明明经济发达; 最后却落得亡国的下场,除了朝廷**,官吏贪酷,前几任皇帝都是昏君,以及天灾频发、清朝入关等原因外,这些尾大不掉的皇室成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康熙从明朝亡国经历中吸取教训,为了限制皇室成员; 特地搞出来了一个考封制度。
  清朝的爵位承袭制度本也与其他朝代不同; 虽然都是嫡子继承爵位; 但除了寥寥几个铁帽子王外; 其他勋贵子嗣继承爵位的时候,这个爵位却会降等,比如胤禛若是最后没能当上皇帝; 那弘晖日后继承的爵位就不会是胤禛的和硕亲王爵,而会降等为郡王。而胤禛的其他儿子虽然也有机会获得爵位,但却无法如弘晖这般只需等着胤禛死亡,而需要努力学习,然后在成年的时候参加清朝特有的考试。
  考试共三门,满语,马射,步射,必须获得优等才能按例袭爵——
  考封制度不曾被折腾出来的时候,康熙规定,所有勋贵嫡子袭爵,则降一等,其余子嗣封爵再降一等。也即是亲王嫡子袭爵,若无意外,只能袭封郡王爵,而其余庶子则最高只能获得多罗贝勒的爵位。
  当然,只要是考试就不可能每一个都获得优等对不对?
  参加考试的庶子们,若是考试成绩只能得到了“平”的评价,便必须再降一等袭爵,如他原本获得优等评价可以得到贝勒爵位,可因为因为评价不如预期,只得了个平平,于是便只能得到固山贝子爵了。
  更差的,只获得了劣等评价的勋贵庶子们,比之获得“平”评价的则要更降一等,原本的贝勒爵也变成了奉恩镇国公的爵位了。
  按照胤禛如今的爵位,这些孩子就算三门考试全都不及格,也能获得一个奉恩镇国公的爵位,这个爵位可比绝大多数人好太多了。而有了爵位,内务府自然会分配府邸给他们,等这些孩子成婚后,他们的生活也都有内务府分配供养了,可以给雍亲王府减轻极大的负担。
  至少对胤禛对宝珠来说,都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
  况且这些还在学校学得很好,所有师傅都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称赞不已,不说全部获得优等,至少不至于得个劣等的评价啊。
  也即是说,这些孩子若是真的被允许参加考试了,他们最少也能拿回来一个贝子的爵位。
  想想吧,康熙如今已经成年的皇子当中,老八胤禩连个爵位都没有呢,就算是老十四,那也不过只有一个贝子的爵位。
  此事若真能成行,别说那些孩子了,就算他们的额娘也只有高兴的份儿。
  这想法倒是好的,但偏偏没那么容易完成。
  因为考封虽然并未严格规定参加考试的宗室的年龄,可真正参加考封的宗室们,年龄至少也有二十岁,其中大部分参加考试甚至是在有爵位的父亲已经去世后,而他们的年纪更是到了三四十。
  而作为胤禛的孩子,想要参加考封的话,还有一个算不上难题的难题。
  胤禛的身份有些特殊——
  胤禛不是普通的宗室,他是当今皇帝的儿子,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
  在皇位尘埃落定之前,一般皇子是不可能让自己儿子急吼吼地去参加考封,将自己定位在普通宗室的地位上的。
  普通人也根本想不到在儿子爵位上做文章。
  但宝珠却找到胤禛,劝他:“四爷您想想,您如今对外的形象,可不就是认真办差,积极争取,但淡泊名利,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的形象?但不管您对外形象如何,朝中如今就您一个形象正面、不曾被皇上责罚、没有犯过大错的皇子,您可就是个立在皇上面前的活生生的靶子。皇上瞧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心中的疑心也越来越重,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怀疑上你了。到时候,谁能肯定他还会看您顺眼,而不想着如当初对付太子一般,为你寻个对手互相打擂台?”
  历史上胤禩彻底与皇位绝缘后,康熙转头就扶持了胤禵出来,保不定就有让其与胤禛打擂台,不至于在朝中一家独大的想法。
  宝珠到底不在朝中,所以对朝中风向了解不多,但胤禛在前朝走动,对朝中风向简直不要太了解,自然,他也就察觉到了皇阿玛如今对自己也渐渐不耐烦起来,种种言行也透露出了对自己的防备。
  “所以您需要给皇上表态,彻底坐实自己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