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良四福晋[清穿]-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找了个机会,同大臣先通了通气:“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
  这话一出,谁人还敢多言?
  于是新年刚过,大臣请复立太子的奏折就堆满了康熙的桌案。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
  康熙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以复立太子。
  直到三月初十,大学士李光地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枢、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伦为副使持节,授胤礽册、宝,正式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同时,胤禔、胤禛、胤祺被封和硕亲王,胤禩贝勒爵位恢复,也解除了禁足。
  消息传来后,宝珠立刻开始为店铺开业活动起来——
  太子复立后,至少有两三年的平静时光,若是不趁着这段时间开业,并将店铺名声打响,传出口碑,等后期夺嫡再次激烈起来,这家店铺还能不能正式开业都是两说。
  宝珠开始为生意忙碌起来,八福晋那边却意外地安静,整日沉迷带娃,似乎外界的风风雨雨完全没有影响到她。
  这日,她一如往常地入宫给惠妃良嫔请安。
  谁知道才坐下不久,惠妃一改之前温柔,当着她的面儿就突然朝着良嫔发难。
  惠妃表情十分冷漠:“本宫前些日子出门时在路边瞧见了只无主的白猫,瞧着可乖可温柔,让人心生怜爱,虽然浑身脏污,显见地过得不如意,但这反倒激起了本宫的怜爱,于是特意让人将其抱回宫中豢养。这猫儿才被抱回来的时候,是真的乖巧,不管谁碰他都不咬人,而且十分亲近本宫。本宫瞧着,这猫儿知恩图报啊,于是越发宠爱。谁知这才几天过去,那猫儿便原形毕露,不但动辄对本宫龇牙咧嘴,本宫上手要抱,还被那猫儿抓了道口子,流了好多血,这痛还是其次,关键是在本宫手上留了道疤,让人无法忘怀。”
  “良嫔妹妹你说,日后我只要看见这道疤痕,可不就想起那猫儿忘恩负义的举动?这可让人恼怒得很,良嫔妹妹你说,本宫该拿那只猫儿怎么办才好呢?”
  惠妃幽幽地看着良嫔,嘴角噙着笑,眼底地冷如霜雪。
  良嫔听了这话,顿时花容失色,额角冷汗直冒。整个人瞧着楚楚可怜地,让人恨不能将其搂入怀中好生安抚。
  可惜在场的都是女子,其中一个对其还有很大的恶意。
  好半晌,良嫔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开口道:“到底是个畜生,哪儿懂得那么多?姐姐不若将之放回之前地界儿,让其自生自灭好了。”
  惠妃冷笑一声:“妹妹倒是心善,可本宫却觉着不妥呢。若是之前那猫儿没有冲我撒娇弄痴、装傻充愣,本宫也不至于将之接回宫中,那只猫儿自然也就享受不到这几日的种种好处,如今好处他拿了,还让本宫痛彻心扉、留了道丑陋的疤痕,若是一点代价也不付就这么离开了,以后还有谁信服本宫呢?要知道,这畜生也有自己的语言,若是这次放走,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忘恩负义的畜生想要害本宫呢。”
  说完,惠妃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八福晋:“八福晋,你说呢?”
  八福晋挑了挑眉,笑道:“惠妃娘娘说的是。”
  多余的话,竟是一句也不肯多说了。
  但惠妃已然满意,她转头又看向良嫔:“你瞧瞧,连你的儿媳也觉着本宫说的对呢。”
  良嫔不敢置信地看了八福晋一眼,然而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种种传闻,她眼神顿时黯淡下来,整个人都被阴郁绝望的情绪笼罩。
  看着这样的良嫔,惠妃只觉得解气:“本宫之前还曾犹豫,如今听了八福晋这话,顿觉豁然开朗。等你们走后,本宫便亲自将那只白猫的指甲一根根拔下来,还得将其牙齿敲碎了,再也不能冲本宫龇牙咧嘴。等做完这些,本宫再将其丢弃到冷宫废院,到时且看他还能苟活几日。”
  良嫔被这话吓得面色惨白,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爱屋及乌,八福晋以前与胤禩感情好的那些年,对这位婆婆是极好的,每每见到她因出众的美色被人为难,也会出手为其解围。
  但如今,八福晋扫了良嫔一眼,便垂眸不言。
  不久后,八福晋上门做客时与宝珠提起这件事时还一脸感叹:“惠妃娘娘恐怕要对良嫔动手了,只是不知以良嫔的性子,她可受得住。”
  良嫔性子柔弱,所以从小让胤禩吃了不少苦,但也正是因为性子柔弱,她也很得康熙宠爱。若非只生了胤禩一个儿子,她恐怕也会如德嫔一般三级跳,直至妃位。
  当然,她究竟坐不坐得稳,又是另一回事了。
  以前的惠妃看在胤禩的面子上,对良嫔态度也不错,就算自己得了什么好东西,也都记着给她一份。
  但如今……
  惠妃因为困守深宫,就算想要为子报仇,也无法对宫外的胤禩出手,于是一腔仇恨只能发泄在良嫔身上,甚至准备对良嫔出手——
  既然母子一体,那就子债母偿。
  可惜了良嫔。
  宝珠才穿来的时候,好奇心十分旺盛,也曾想尽办法见过良嫔这位历史上美名远扬的大美人。哪怕是宝珠这种经历过娱乐圈美人轰炸的人,在见到良妃的时候也不得不感叹,这位是真的美,最难得的是一举一动都透着股风情,确实不负其美名。
  但如同八福晋对良嫔的印象一般,宝珠对这位良嫔的印象除了美,就只剩下柔弱二字了。
  想到惠妃在宫中屹立多年不倒,甚至连胤禔出事都未曾波及到她的这份心机,宝珠也和八福晋一般,对良嫔生出了几分可惜。
  之后一段时间,惠妃确实对良嫔处处针对,折腾得她苦不堪言。但每次胤禩进宫请安的时候,她却一句抱怨也不提,只说着惠妃的好话。
  因为惠妃见到胤禩时态度如常,仍旧温柔慈爱,甚至多了几分讨好。
  胤禩以为惠妃并不知道真相,又因为胤禔被终身幽禁而将所有希望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才会有此态度。
  而既然惠妃知道事情轻重,对他母妃就算不会讨好,也定然态度颇好。
  这是胤禩一开始的想法。
  所以胤禩与惠妃之间气氛和乐,外人只会觉得这对养母子之间感情颇深,让人羡慕。
  但良嫔愿意忍气吞声,她身边的宫女却看不过去胤禩对良嫔的仇人这般好,终于忍不住找了个机会,将惠妃对良嫔的针对说了出来。


第80章 
  惠妃知道了自己陷害老大胤禔的事。
  胤禩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心虚或者后悔; 而是冷静地思考对策之后,直接入宫; 名义上是给惠妃请安,实则是与她商谈条件。
  “大哥如今已经被终身幽禁,而且还是因为巫蛊之事被幽禁; 我想您应该知道,不管您做再多努力; 大哥这本都不可能再出来。”胤禩叹气; “你为什么就不能睁开眼睛; 认清您以后若还想要过上舒坦自在的日子; 就只能将所有希望放在我身上呢?你如今针对我母妃; 除了激怒我; 让你晚年凄凉; 又有什么好处呢?”
  惠妃冷笑:“你害得我儿子终身幽禁,本宫难道还得讨好你?”
  胤禩轻笑:“惠额娘; 您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我虽然因为夺嫡陷害过大哥,可大哥被终身幽禁的原因; 可是魇镇太子。这事儿,可与我没有一点儿关系。您就算真要怨恨,也该冤有头债有主地去找三哥吧?”
  如果说胤禩一开始决定对胤禔动手的时候; 还会因为惠妃小时候对他的好而心生愧疚的话; 这种愧疚在后来自己一次次的算计中,也变成了习惯,被彻底压在了心底; 久而久之,那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愧疚也就消散无踪,就算将他心脏掰碎了揉烂了,也找不到一丝一毫。
  而如果说他还因为对胤禔的算计而对惠妃生出过一些愧疚的话,对胤禔这个被他算计的本人,胤禩却是从未产生过一丁点儿的愧疚。
  惠妃为了胤禔做了很多,对胤禩也很好,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好养母,然而胤禔却不是一个好哥哥。
  因为是康熙活下来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惠妃唯一活下来的孩子,所以胤禔从小备受宠爱,就算与胤礽的争锋相对中屡屡受挫,然而在他之外的生活,胤禔却一直顺风顺水,所以胤禔的性格勇猛无畏一根筋,非常的大大咧咧。
  可胤禩从小却因为良嫔的身份原因暗中受了不少欺负,又听了不知多少的冷言冷语,于是性格就养得有些敏感多疑,尤其擅长隐忍。
  按照常理,这样的两个人凑在一起,哪怕随便发生点儿小事,都有可能拌嘴吵架,甚至演变为大打出手也不是没可能。
  可惜两兄弟年纪相差太大不提,胤禩母子二人在宫里的生活,还必须靠着惠妃权势才不至于被人欺辱。
  面对彼此,胤禔自觉高人一等,而胤禩觉得底气不足。所以就算闹了矛盾,也只能由胤禩这个年纪小得多的弟弟赔礼道歉,忍气吞声。
  所以哪怕相处几十年,两兄弟也愣是没有培养出太深的感情。
  胤禩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不受欺辱,所以用尽一切办法都想往上爬,他又没有伤害惠妃这个真正对他们母子有恩的人,所以就算面对惠妃仇恨的目光,也并不觉得自己对胤禔的算计有什么错。
  更何况胤禔会落到那样下场,虽然有他的原因,但更多还是他咎由自取。
  当然,为了安抚如今对他满是仇恨的惠妃,他并不会将自己心底的真正想法告诉她,甚至于,他说出之前的话后,看出惠妃因此更生气了,就毫不犹豫地顺着惠妃地意思向她道了歉。
  他的母妃还住在惠妃的延禧宫偏殿,衣食住行都要受她拿捏,可不能真的激怒了她。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点他早在很小的时候便领悟到了。
  可惜惠妃完全不吃他这套:“你这些年就是披着这张温文尔雅的皮,然后暗地跟毒蛇一样窥视着胤禔,意图将其吞吃入腹。当初本宫不曾察觉,所以被你骗了过去,可如今你都已经露出了獠牙,你竟还以为本宫会信了你的鬼话?本宫有那么蠢?”
  胤禩干脆换了策略,冲着惠妃笑了笑,眼底满是嘲讽:“您确实不蠢,要知道这些年我每每想要算计大哥时,最先要做的就是瞒过娘娘,以免被您发现不对。而只要瞒过了娘娘,大哥就完全不被我放在眼里了。我其实挺意外大哥能与太子争锋相对这么多年的,毕竟以大哥这随手下个套就能钻进去的脑子,我以为他早些年就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被太子算计呢。要真如此,我也就不必一边辛苦地想法子应付大哥,为他出谋划策,一边还得怎样将大哥拉下马。惠额娘,您觉得我说的对吗?”
  惠妃被胤禩的不要脸气得嘴唇颤抖,抬手指着他的脸恨恨地开口:“你个白眼狼!”
  这一刻,惠妃对胤禩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惠额娘,我怎么能算是白眼狼呢?您看我对大哥这般看不上眼,不一样看在您的面儿上为他出谋划策了这么多年?若非见他是在烂泥扶不上墙,根本不是太子的对手,我又如何会想着另立门户?但就算我对大哥有诸多不满,不也一样没对您出手,将您护的好好的?”胤禩笑了笑,“我知道您生气,但冤有头债有主,你有再多仇恨也请冲着我来。”
  他抬头直视惠妃,“若您一定坚持要子债母偿,那我也只好对不住惠额娘,要您母债子尝了。我知道您觉得幽禁终身就是给大哥最狠的惩罚了,皇阿玛不可能再对大哥更狠。”
  惠妃瞳孔紧缩,眼底的恨意都褪下了几分:“你什么意思?”
  胤禩笑了笑:“儿子这不是想要提醒您,咱大清,还有个宗人府吗?大哥如今虽然不能出门,但衣食住行不差,还能与府上美人寻欢作乐,日子好不自在。就这段儿日子,儿子都听说大哥府上有两位美人怀孕了,早就想要上门恭喜了。但大哥若是被送进宗人府……”
  胤禩明明还是一副温柔的样子,但惠妃却着实被这话吓到了。
  之后,她对良嫔的小动作收敛了不少。
  但这还不够,胤禩为了让惠妃明白自己不是在说笑,还特意找到胤禔。
  胤禔确实比惠妃要好说服得多,他不过是提了一句新帝登基后,惠妃只能靠着他生活,就让胤禔已改之前冷嘲热讽,对其彻底妥协。
  胤禔亲自写了封信交给惠妃。
  之后如胤禩所料那般,惠妃虽然仍旧对他充满仇恨,但对良嫔却从之前的打压变成了无视,良嫔在延禧宫内的生活好了不少。
  胤禩这才松了口气。
  不管他是如何打算,但胤禩对良嫔的在意,让他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她在宫中受人欺辱,更何况这人还是他有养育之恩的惠妃。
  如今解决心头大患,他才能够真正一往无前。
  惠妃对胤禩充满了仇恨,却又碍于胤禔无法发泄一二,于是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直接免了良嫔请安,无论其如何打算,都只避而不见。
  两方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那良嫔虽然不懂惠妃为何突然一改之前折磨,反倒对自己避而不见,但这对她来说毕竟是好事,于是她纠结一番后,便干脆放下,没有多想。
  然而不论是胤禩还是惠妃母子都不曾想到,之前百官举荐胤禩为太子并胤禩因良嫔而受惠妃辖制二事,竟然传到了良妃耳中。一同被她知道的,还有胤禩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竟被康熙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以生母身份低微为由,绝了其登上太子之位的希望。
  而当时,太子之位对胤禩来说不过一步之遥。
  之后,自己又成了惠妃对付胤禩的软肋。惠妃愿意放弃折磨自己,大约是胤禩找了她商谈,并放弃了部分利益吧?
  良嫔意识到自己拖了胤禩后腿,完全无法忍受,每当夜深总是以泪洗面,因为太过自责,她就算是坐在佛像面前,也总是不能静下心来。
  一段时日之后,良嫔终于坚持不住,选择了自杀。
  宫妃自杀是大事,康熙立刻让人彻查。
  然而最后什么也没查到——
  良嫔自杀前,已经将所有相关的东西全部销毁,没有留下丁点儿证据。
  于是康熙震怒:他自认待良嫔不薄,惠妃也从未苛待于她,胤禩之前虽然屡屡被他惩罚,但之前太子复立时也恢复了爵位,解除了禁足。
  他完全想不到良嫔自杀的理由。
  自杀本身就不是好事,康熙又因此大怒,于是良嫔最后的葬礼规格竟然远不如其他同为嫔位的妃子。
  而历史上良嫔死后会被追封为妃的旨意,也因为她的死因,没了踪影。
  …
  良嫔入殓当天,就在所有人不论真假,都在为其早逝而感到悲痛的时候,良嫔身边的大宫女用尽办法,找上康熙身边大太监梁九功,以死求见皇上。将惠妃前段时间对良嫔的苛待揭发了出来。
  良嫔之死,没有任何人将其与胤禛扯上关系。
  一来胤禛前段时间多次对胤禩出手,虽然找不到证据,但明眼人都能猜出个一二三来,常人眼里,胤禛都将折腾地险些被贬为庶民了,之前那气儿,怎么也该消了吧?
  二来胤禛与良嫔没有任何交集,他就算想要对良嫔出手,也无处着手。这事儿无论怎么看都和胤禛扯不上关系。
  三来良嫔死前一句话也没留下来,旁人根本不知道她为何要自杀。
  于是不管是胤禩,还是良嫔的心腹,甚至惠妃自己,都忍不住猜测良嫔会自杀,会不会是因为她之前欺负太过,于是惹得她走上了极端——
  虽然胤禩警告后她收敛了许多,但底下的许多人却惯会见风使舵,见到惠妃对其不喜,自然会想着通过教训良嫔来讨好惠妃。
  惠妃虽然不会对良嫔下手,却对其他人的小动作乐见其成,并不会制止。
  所以就有了良嫔心腹告发惠妃一事。
  康熙本就对良嫔自杀耿耿于怀,如今的了消息,自然顺藤摸瓜,很快就将惠妃之前所作所为查了出来。
  但惠妃做得小心,并未给人留下话柄。
  康熙就算知道良嫔的自杀与惠妃脱不开关系,但没有证据,也无法彻底将其定罪。更何况惠妃师出有名,以后晚景更是肉眼可见的凄凉,康熙实在没办法对其严惩,所以只是将其贬妃为嫔,便什么也没做了。
  惠嫔甚至仍旧是延禧宫的主位妃嫔。
  胤禩恨得咬牙切齿,却暂时蛰伏起来,暗地却没有停下收集惠嫔与胤禔其他罪证的机会,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将其一击毙命。
  惠嫔若有所感,立刻收拢人手严防死守,同时传话让纳兰家收集胤禩罪证,万不能让其夺了先机。
  惠嫔与胤禩之间,算是彻底闹翻了。
  因为担心胤禩对胤禔出手,惠嫔赶紧让人给胤禔带了口信,将两人之间闹翻,一定要小心胤禩的事儿告诉他。
  与惠嫔的担心不同,胤禔听说这事儿后的第一反应,竟是松了口气。
  他为了惠嫔背黑锅,忍气吞声,虽然心甘情愿,却也觉得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难受得吃不下饭。
  如今两方闹翻,胤禔也算是彻底没了顾忌。
  吃了莽撞行事的亏,胤禔这次倒是吸取教训,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