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男主角[穿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闫清看着山顶的日落,觉得这才是一个穿越者应该有的生活。
  华灯初上,整座山变得昏暗; 柳琴络站在山脚下,看着闫清从山上一步步走下来。
  山顶雾重,闫清披着斗篷,兜帽盖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了笔挺的鼻梁和薄薄的唇,还有一截曲线好看的下巴。
  走近了,闫清伸手放下兜帽:“怎么又来等我了,站着不冷么?”
  露出的眼睛是与冷峻的面容不太符合的温柔。
  柳琴络微微回神:“您一直没下山,怕您扑了风着凉。”
  “哪就这么脆弱,走。”闫清接过柳琴络手中的帕子,用帕子擦着额头的薄汗,长腿一迈往府里走去。
  若是在山顶修个房子什么的,估计不比皇帝那个寝殿差。
  闫清想待会就找王华说一声,听说王爷修房子还不用自己花钱,都是工部给,这多好的事。
  回到院子,王华已经在那里了。
  “王爷。”王华走过来。
  “正好有事想和你商量,我想在山顶修个院子,不用太大,三四个房间就行。”闫清用手比划着。
  王华抬头看向闫清,沉默须臾后,道:“俞广将军求见。”
  “不见。”闫清往屋里走。
  “将军说有要事相商。”
  闫清停下脚步,想了想:“让他进来。”
  也许是俞贵妃托俞广带话什么的,他姑且见一面。
  湘湘伺候着闫清净手擦脸,将身上带着露水的斗篷脱下,俞广就全身包裹着斗篷走进来,比闫清上山还捂得严实。
  “……”闫清:“你来见我,至于弄得像个贼吗?”
  “至于。”斗篷下一道浑厚苍劲的声音,来人放下了头上的兜帽。
  “……”闫清:“外公?”
  俞长英如炬的双眼盯着闫清,双手负后:“给王爷请安。”
  “不敢不敢,您请坐。”闫清赶紧站起来,扶着俞长英坐上他坐的位置。
  要知道是这尊大佛来了,闫清肯定装病。
  俞长英坐下,王华亲自端着茶进来,还关上了房门。
  “王爷的伤可好了?”俞长英问道。
  “您不用这样唤我。”闫清讪讪笑道:“在慈庆宫时已经好了。”
  “礼不可废。”俞长英抬手拒绝,又道:“王爷原本已是宫中的红人,得太后与皇上偏爱,这一次却为太子担了罪名,王爷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闫清想说,打算钓钓鱼种种花在山上长住养生,这样行么?
  可看俞长英一脸正气,闫清是不敢太实诚的,只得踟蹰着道:“父皇刚回京,有什么打算……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俞长英打量闫清,见闫清神情认真,忽然一笑:“王爷离京数载,不想竟长成这般性子,倒是让臣想起了一位故人。”
  “谁?”闫清问道。
  不会是俞老将军的哪个红颜知己,这多尴尬。
  “先帝的亲弟弟,已经去世的顺成王。”俞长英望着窗,似有感概。
  闫清觉得顺成王这三个字十分耳熟,想了许久才想起来,太后曾对他说过,杀了先帝大皇子的其中一个人,就有顺成王。
  “顺成王一向温和宽厚,当年也是最有希望登基的人,可惜他激流勇退,甘愿辅佐先帝。可惜啊可惜……天妒英才,顺成王早早就病逝了。”俞长英回忆着往昔,又转回头来:“臣只想问王爷一句话。”
  “您问?”闫清抬手。
  “王爷是真的想不问世事,还是想要蛰伏,以待时机?”俞长英压低了声音。
  闫清一愣,没想到俞长英会问得这么直接。
  这样的问题,就连太后都没有问过。
  “这个问题,您当年问过顺成王么?”闫清不禁反问。
  “隐晦地问过,可他并没有作答。”
  闫清想了想,觉得顺成王大概是和他一样,并不是不愿作答,而是不知道答什么。
  见闫清不语,俞长英道:“俞家必定是拥护王爷的,王爷不必疑虑。”
  闫清知道俞长英是误会了,便道:“我身为郡王,自该为父皇和朝堂分忧解难,可我自知并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如今太平盛世,我安居在王府就好。这并不是不问世事或者蛰伏,这只是我认为我应该有的姿态。”
  俞长英觉得很新奇,问道:“王爷当真没有想过几十年后的事?”
  “您都说是几十年后了,那时会发生什么我们怎么知道?”闫清一笑:“父皇正值壮年,朝堂官员数百,我现在只需要当儿子就够了,几十年后的事,那就几十年后再说。”
  俞长英听后思忖良久,忽然道:“臣明白了,多谢王爷为臣解惑。”
  “……”闫清:“您明白什么了?”
  俞长英道:“果然是在其位谋其职,王爷所想所悟,我等又如何能够体会?”
  俞长英长叹一声,站起来:“王爷放心,俞家一定按照王爷的心意。”
  闫清听得半知半解,站起来:“您走了?”
  “时候不早,臣来的事不宜被别人知道,臣先回去了。”俞长英戴上兜帽,开门往外走。
  闫清跟在后面走出去,俞长英步伐快捷,很快走出了院子,隐入黑暗中。
  闫清站了会,回头看向王华:“这次谈话,你有什么看法?”
  闫清不太确定俞长英的意思,莫非俞长英肯让俞家陪他一起共沉沦?
  “奴才愚钝。”王华道。
  闫清无奈,摆摆手回了屋。
  俞长英曾为国镇守边关,征战二十八年,一身是伤,老了后不顾皇帝劝阻,毅然归还了兵符,并且还自请教导几位皇子的武艺,在朝中很受爱戴。
  所以当年选后,林家的女儿做了皇后,俞贵妃却只得了个贵妃位,俞贵妃为此耿耿于怀,入宫后做了许多欺负人的事,太后与皇帝从未怪罪,到了如今,俞贵妃的性子才渐渐温和许多,但依旧是后宫嫔妃的噩梦。
  俞家和林家虽声势相当,但林家的荣耀是靠女人入宫得来的,而俞家的显赫是靠铁血战绩,一辈一辈的积累而来,所以俞家看不起林家,也是情有可原。
  而闫清与林怀章和俞长英都交谈过,不论私心,闫清都觉得俞长英的眼光更为广阔,不是林怀章可比。
  闫清一心想着自己山顶的院子,急不可待的让王华去工部告知一声,可王华回来后却告诉闫清,所要动工,得要闫清入宫拿皇帝的批准才行。
  闫清一听要入宫见皇帝,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帝南巡前给闫清交代的事情,闫清全给办砸了,还把自己搞成了这个样子,哪里还敢去见皇帝。
  单看皇帝回京这么多天也没有宣召闫清,也知道皇帝对闫清存着火气呢。
  不得已,闫清只好顶着心痛,让王华把王府银库的银子拿出来,在太阳下和王账房仔细数了数,摞了一千多两出来修房子。
  本以为关上门就能密不透风,谁知第二日,慈庆宫就突然给西郡王府送了五百两银子,说是给闫清治伤的,闫清背上的伤早好了,哪里还需要治伤?
  慈庆宫送了银子,俞贵妃也跟着送了四百八十两,紧接着其他不明内情的人也跟风似的送来,光是皇后就送了一百两。
  最后闫清数了数,发现他不但没有花钱,倒还赚了三百多两。
  闫清一脸莫名。
  紧接着就是找工匠画图纸,工部很会看眼色,主动送了两名工匠来,说是给闫清帮忙的,闫清乐呵地收下了。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府里的幕僚们成天无所事事,前几天还有几个说一直被闫清白养着,实在愧疚,便向闫清辞去了幕僚的职位,背着包袱另谋前程去了。
  闫清就当作给那些剩下的幕僚找个乐子,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了个会,商量一下王府后面的那座山怎么开发比较好,励志打造出一个养生环保的农家乐出来。
  连着几日,王华看向闫清的神情都欲言又止。
  闫清这边忙得十分乐呵,早把朝堂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却不想某一日,李松突然来了王府,让闫清赶紧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闫清莫名。
  “准备迎接圣驾啊,皇上的仪仗已经启程了。”李松道。
  闫清捏着手中的图纸,盯着李松好一会。
  皇帝居然亲自驾临他的王府?
  “说我高热,不能把病气传给父皇,让父皇去宸王府。”闫清扔了图纸就走,准备回去装病。
  “欸,郡王等等!”李松拉住闫清的衣袖:“这可是欺君,您要想好?”
  “……”闫清很头痛。
  半个时辰后,皇帝的仪仗停在西郡王府门口,街道早就肃清干净,闫清带着一府的人跪在门口。
  皇帝下了轿,直接往闫清的府里走,李公公顺手扶了一把闫清,闫清会意,站起来跟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营养液:
  城府暗香”;灌溉营养液+1
  杨洋”;灌溉营养液+5
  不要坑”;灌溉营养液+1
  远去的铃铛”;灌溉营养液+1


  ☆、第四十七章

  闫清本想把皇帝带去前院; 好吃好喝的供着; 陪老人家说说话就完成任务,谁知皇帝根本不管闫清; 自顾自地在王府里闲逛起来,仿佛在逛他的御花园。
  闫清就默默跟在后头; 倒是李公公在一旁为皇帝介绍风景。
  闫清抬头看去; 发觉皇帝的神色挺和蔼,还带着笑意。
  “不是说后山在修建么; 带朕去看看。”皇帝道。
  李公公回头看向闫清,对他使眼色。
  闫清会意; 走上前:“父皇随儿臣来。”
  闫清将皇帝带去山脚,山本就不大,一眼能看见山顶,上面的树木已经被砍得七七八八; 堆在山脚下,准备拿来当料材。
  “还挺不错,准备修建些什么?”皇帝往上看去。
  “本是只想修个院子; 但后来觉得既然动工了; 干脆将整座山休整一番。”闫清抬手指着山的东边:“那边修片农场,培育瓜果; 西边就从护城河引入水流; 做个景,夏日也好乘凉。山顶还是修个院子,从顶到地的明纸门; 全推开便又成了个连起来的大屋子,儿臣还特地与工匠商讨出了支撑门的滚轮……”
  闫清说着说着,发现皇帝并没有看山,而是盯着他,闫清便渐渐闭了嘴。
  李公公不知何时带着人退出了老远,闫清顿时有点不知所措。
  “难为你真的能清闲下来,这些心思,用在朝堂上该多好。”皇帝似感概般说道。
  闫清低下头。
  “这一次的事,你皇祖母也与我说了,是朕让你受委屈了。”
  “儿臣没有委屈。”闫清惶恐。
  “还不委屈,你母妃回宫后就没来送过一次汤了,你皇祖母也没给朕一次好脸色。”皇帝呵呵一笑。
  闫清心底一阵感动,但还是道:“母妃与皇祖母也只是一时生气而已,过几日就好了。”
  “你皇祖母最是护短。”皇帝无奈地摇摇头:“朕回京后,他们三个都来见过朕,唯独你一直躲在府里,你难道还在怪朕?”
  “儿臣不敢,只是背上的伤需要静养,而且外面似乎也没有事需要儿臣出力的,父皇忙于朝务,儿臣不想入宫打扰。”
  “这一次南巡的途中,朕想了许多。怕回京后见到朝堂一团糟,又怕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是朕多虑了。却不曾想竟然会是这样的局面,朕从未想过,不是太子也不是宸王,倒是你变成了那个风口浪尖。”
  皇帝指着闫清,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你怎么就挨了顿鞭子,挨几下装晕不就混过去了。朕几个儿子里也就你这么实诚,你难道是朕捡回来的不成?这下倒好了,你自己受了罪,还让朕无颜面对太后。”
  闫清窘然:“那时太乱,儿臣哪敢胡乱蒙混过关?”
  皇帝叹气:“朕回京后等了你许久,以为你会来给朕一个交代,认个错。谁知道你比朕还犟,还要朕亲自来找你。”
  闫清沉默了须臾后,道:“儿臣知错。”
  声音有些大,引得李公公侧目。
  闫清也听明白了,皇帝就是专程来让他认错的,为了自己的清净日子,他认个错又何妨。
  明明是皇帝自己在宫里吃了冷脸,顶不住了才来找他,偏偏怪到闫清身上,若闫清早些日子去找皇帝,还不得被他一顿教训?
  果然皇帝的脸色好了些许,还有兴致继续欣赏风景了。
  面对这样斤斤计较的皇帝,闫清很无奈。
  皇帝似乎是第一次来闫清的府邸,看见什么都要问上一问,最后还感概道:“你这王府,与朕当年的王府有些相似。”
  闫清微笑:“谢父皇夸奖。”
  王爷的府邸都是工部所造,都有严格的制式,能不相似吗?
  闫清命人在花园中摆上茶水点心,在椅子上铺上厚厚的毛垫,皇帝就此坐下歇一歇脚。
  “你这次闲在家,宸王也跟着在府上休养。朕原打算让他去南边走走,替朕收几笔银子回来,结果他忙不迭就入宫称病推脱了。”皇帝道:“结果还是南朝王自己请命,朕便让他去了。”
  “父皇尝尝这个栗子糕,儿臣特地从城里找来的师傅做的。”闫清道。
  皇帝拿起一块尝了一口,满意点头:“太子每隔几日就来宣政殿外站着,朕还是不想见他,让他再冷静些时日,朕如今倒是不想知道他有没有反思了。”
  “这山药糕香甜,能健脾益肾。”
  皇帝盯着闫清,将糕点扔回盘子里:“你是在和朕打太极?”
  “儿臣哪敢,只是想着父皇好不容易来一趟,便让厨房做点城里的点心让父皇尝尝。”闫清和煦笑道。
  皇帝默了默,幽幽一笑:“林殷昨日见朕,话里有意想将他的女儿许配给你,你说,朕答不答应呢?”
  “宸王的伤势不轻,况且这次也受到了惊吓,想清闲下也无可厚非,父皇不必忧心,过些时日宸王还会回到朝堂的。”闫清道。
  “你也不小了,你的亲事久久不定,你皇祖母和你母妃也不放心。”
  闫清从椅子上跪下去:“儿臣还想再侍奉皇祖母与父皇几年,亲事儿臣不急。”
  皇帝弯下腰,打量着闫清:“你又不入朝,也不成亲,你到底想做什么?”
  闫清低头不语。
  皇帝点点桌子:“坐起来。”
  闫清便又坐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喝了口茶压压惊。
  姜还是老的辣,皇帝手中还握着他的命脉呢,就算他再不想听那些事,也比成亲要好。
  “这次的事,朕虽一直按下不动,但最后必须得有一个结果,算是给大臣们一个交代。”皇帝道:“虽委屈了林家,但联想他们以往做过的事,也不算委屈了。”
  皇帝终于要动林家了。
  “你就在府上休养,你们兄弟四个,三个都不让人省心,你如今清闲一下也好。”皇帝站起来,打算回宫了。
  李公公安排着皇帝启程。
  闫清跟着走出府,一府的人又跪在门口,恭送皇帝回宫。
  仪仗出发,李公公放慢了几步,趁机将闫清扶起来,道:“郡王实在多虑了,皇上只是想与您说说心里话而已。”
  “我明白,劳烦公公多照料父皇的身体。”闫清道。
  皇帝哪次说心事不是多出许多麻烦来,这心里话闫清是再不敢听了。
  李公公便跟着仪仗走了。
  皇帝驾临一遭,闫清这农家乐也没心思建了,总觉得皇帝让他清闲的话只是说说而已,指不定有什么事情等着他。
  结果事实证明,闫清这次真的多虑了。
  皇帝回宫后就给闫清赏赐了银两,命闫清好好将后山修建出来,到时他还会亲临。
  几百两银子不算多,可这是皇帝的心意,也说明了皇帝的态度。皇帝的赏赐一到,工部的人紧接着来了,自告奋勇要帮闫清修屋子,款项就归在王府修缮里。
  闫清终于觉得他那顿鞭子找回了些本,悠哉当起了甩手掌柜。
  半个月后,嘉妃到了真正的产期。
  毕竟曾经滑胎过一次,这次又是第一次生产,怀孕时就没注重过忌口,孩子个头太大,嘉妃年纪也不小了,生得十分吃力。
  在产房里嚎了一天一夜,孩子的头都没出来,产婆让嘉妃下床走走,可她忍不下痛,一动也不肯动。没办法,太医只好开了一剂猛药让嘉妃服下。
  毕竟嘉妃说若不让她生下儿子,她就让所有人陪葬。
  陪葬是肯定不会的,嘉妃也没那个地位。可毕竟是娘娘,太医也得顺着她的心意来不是,至于生下来后嘉妃的身体如何,他们也顾不上了。
  一碗药下去,嘉妃双目一瞪,宫缩立马加剧,稳婆喊着让使劲,嘉妃浑浑噩噩的用力,终于在深夜时产下一个女婴。
  嘉妃气若游丝,看向稳婆手中的孩子:“儿子呢?”
  稳婆为难地对视一眼,对嘉妃道:“恭喜娘娘,产下一名公主。”
  “你说什么?”嘉妃撑起上半身瞪着稳婆,满脸是汗,十分可怖。
  怎么可能是公主,这宫里公主有什么地位,就连长公主都被送去和亲,她一个妃子生下的公主有什么用!
  “你们快过来,肯定还有一个没生出来,还有一个男胎。”嘉妃重新捏住床头上吊下来的红绳,准备再次生产。
  “娘娘冷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