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辅千金[封推]-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乃是因为从这边小楼到那边小楼只需走二十八步罢了。”
顺昌帝听了,笑的越发厉害:“朕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么取名字的,倒也有意思!”
这些年顺昌帝上了年纪,虽说威严愈胜,但也越发的喜怒无常了,如今他这么高兴,倒是出于所有人的意外,都好奇的看着薛子桢,不敢相信她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谁知顺昌帝却又一边笑一边看向了太子,摇头叹息:“这丫头是个好的,可惜啊,太子已经成亲了!”
顺昌帝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太过明显,让薛子桢脸上火辣辣的,不禁低下了头,太子倒是把薛子桢当做妹妹一般,因此只是善意的笑了笑。
冯贵妃在一旁一直未说话,此刻掩口笑道:“皇上,太子已经娶妻了,可您还有没成亲的儿子呢!”
第三十六章 各怀心思
更新时间2015…3…27 15:41:33 字数:2890
其实冯贵妃一直想让薛子桢做她的儿媳妇,无外乎是觉得薛丹臣将来前途无量罢了,如今薛子桢又得了皇上青眼,这在满京城的闺秀里可是头一份,若是娶了这么个儿媳妇,也是足够有面子的。
即便薛丹臣是太子的老师,和太子关系甚密,那又如何?毕竟薛子桢是薛丹臣唯一的女儿,他和太子的师徒感情再深,又怎么比得上与薛子桢的父女之情?到最后还不是薛子桢嫁给谁,薛丹臣就偏帮着谁?
以前薛子桢年纪小,赵皇后又从中作梗,这门婚事才被按下去,如今她可不能平白放过这个好机会!
其实赵皇后也是和冯贵妃一般的心思,也是怕薛子桢嫁给庆王或者庆王一党的人,薛丹臣就会转而投靠庆王,毕竟一边只是学生,另一边却是亲女儿和女婿,薛丹臣对妻女看重又是出了名的,这才更加令人担心,她如此抬举薛子桢母女,也是出于拉拢薛丹臣的心思。
当初赵皇后的意思是想让赵九经娶薛子桢,毕竟赵九经是她的亲侄儿,太子的表弟,又是薛丹臣的学生,两边结亲也是名正言顺的事,可偏偏赵九经执意要娶周小钗,薛家又没有这个意思,赵皇后这才作罢,如今见冯贵妃又要旧事重提,不免悬了心,生怕顺昌帝一时高兴就答应了。
顺昌帝瞥了一眼暗暗着急的赵皇后和满怀期待的冯贵妃,再看笑眯眯的太子和神情莫测的庆王,淡淡笑了:“照青乃是国之肱骨,他的闺女便如朕的自家侄女一般,朕一定会给她挑个如意郎君的!”
照青乃是薛丹臣的字!
这句话一说,相当于是把薛子桢的婚事揽在了手里,薛子桢嫁给谁,就要全凭顺昌帝的意思了,在场人的听了,不由有喜有悲。
薛子桢一直低着头,此刻却暗暗握紧了手中的帕子,心中茫然一片。
顺昌帝又沉吟片刻,对正捋着一把花胡子笑的潘守愚道:“昨日潘爱卿提出要告老还乡,朕还觉得忧心,唯恐找不到可以接替潘爱卿的人,如今看来,薛丹臣倒是个好人选,这几日潘爱卿不妨多提点提点他,这吏部可是缺不得人的。”
潘守愚人如其名,在朝中做官几十年,与谁都是一团和气,也没显露什么大本事,说他碌碌无为,他却一路坐上了吏部尚书的位子,入主内阁,若说他善于钻营,他又从不结党拉派,就这么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如今致仕,倒也算是衣锦荣归了。
一听顺昌帝如此说,潘守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由笑道:“皇上圣明!老臣早就有这个意思了,老臣虽为尚书,但吏部的事却都是薛大人在做,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如今老臣辞官,提擢薛大人,也算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顺昌帝满意的点点头,却没提让薛子桢退下的话,反而一直让她坐在身边,一起看起了赛马,时不时的问上几句话,说实话,就是惠安公主也没这个待遇啊!
看到这一幕,台上的人除了顺昌帝,只怕都没有心思看赛马了,太子是看着这个小师妹表现出众,觉得与有荣焉,又恨铁不成钢的看着霍灵璧,怪他错过了这门亲事。
兴王则是看出了冯贵妃的意思,冲庆王挤眉弄眼,结果被庆王狠狠踩了一脚,暗暗呼痛,恒郡王则因上次薛子桢替他出主意的事早就领教过她的聪慧,此时见她表现的如此出色倒觉得是在意料之中。
泰郡王一脸无所谓,顺郡王也是淡淡的,唯有睿王爷笑着和顺昌帝搭话:“臣弟看着薛姑娘倒想起了我们家清河,皇兄,清河也到了年纪,您可要给她说个好人家才是。”
清河郡主并非睿王爷亲生,这一点顺昌帝也是知道的,遂似笑非笑瞥了睿王一眼,道:“若是朕的亲侄女儿,朕自然上心!”
睿王不满道:“皇兄也太偏心了,这与亲生不亲生的又有什么关系?皇兄不也夸清河贤淑端庄吗?”
顺昌帝笑道:“就算朕给她指了一门好亲事又如何?你府里连个管事的人都没有,怎么操办这婚事?等你成了亲,府里有个女主人了,这婚嫁的事也有人操办了,朕再给清河指婚!”
睿王被这话噎着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憋气的很,兴王很不厚道的笑出了声,反被顺昌帝狠狠瞪了一眼。
薛子桢对这一切仿佛视若无睹似的,只盯着那马场上,仿佛被赛马给吸引住了似的。
再说另一边,惠嘉公主原以为薛子桢会被治一个大不敬的罪,但万万没想到薛子桢居然又出了一次风头!
她听了小太监的传话,说的有模有样,薛子桢多得皇上喜欢,薛丹臣甚至还沾了自家女儿的光,升为吏部尚书,只怕不日就要入阁了!
众人听了不由艳羡,惠嘉公主却恨得牙都要咬碎了,到最后气呼呼的跺了跺脚,甩着帕子走了。
而陆如英原本正和贺夫人等人一起说话,听说这事后又是害怕又是担心,等到了最后听说薛子桢不仅没事,还得了顺昌帝的喜欢,就又高兴起来,别的夫人看着陆如英也是暗暗嫉妒,觉得她的命也太好了些,丈夫前程似锦,女儿也如此优秀!
到了傍晚,顺昌帝要回宫了,赵皇后等人也清闲下来了,遂又恢复了原先的安排,下恩旨让一些亲近的人家留宿上林苑,并设宴款待,其余没有接到恩旨的夫人小姐就要坐马车离开了。
陆如英和薛子桢自然在被留宿的那一列,与同样接到了恩旨的赵夫人并董夫人一起去赵皇后暂住的寝殿赴宴。
冯夫人和程夫人去了冯贵妃那儿,庄夫人和文鼎侯夫人去了庄淑妃那儿,此刻的上林苑,华灯初上,褪去了白日里的恢弘大气,平白多了几分绮靡奢华。
薛子桢今日出了风头,赵皇后特意让她坐在身边,另一边则是惠安公主,她也听说了薛子桢今日的事,直冲她挤眉弄眼,薛子桢却眼观鼻鼻观心,今日虽然化险为夷,但毕竟没让惠嘉公主吃个教训,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董夫人看着薛子桢贞静柔婉,端庄大气,即便十分聪慧也从不显露,又让人觉得谦和温驯,真是越看越喜欢,今日若不是太子妃没到场,她只怕就要直接求太子妃帮着做媒了。
太子妃董氏今日并未参加百花会,原是皇长孙身体不适,她留在了宫里照顾,不过太子回去后她也从太子那儿听说了这件事,倒是与董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对太子笑道:“妾身有心替薛姑娘保媒,只怕不合适。”
太子道:“你的眼光向来不差,有什么主意只管说。”
太子妃笑道:“太子觉得妾身的弟弟如何?”
太子眉毛一扬:“董曲江?”
太子妃笑道:“虽是自家亲弟弟,但说句公道话,无论是人品、相貌还是才华,曲江在满京城的王孙公子里也是拔尖的,也不算辱没了薛姑娘,妾身家的情况太子也知道,独门独户的,亲戚也少,乌七八糟的事也没有,等曲音出嫁了,家里就更安静了,小夫妻俩关起门来过日子,不比什么都强?再者,说句私心的话,薛姑娘成了妾身的弟妹,总比嫁给外人要好些。”
太子妃所说的外人自然是指庆王,其实太子之前也担心过这件事,他撮合霍灵璧和薛子桢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只是没成罢了。
此时太子妃如此说,太子又想起了今日冯贵妃的那句话,苦笑道:“三弟尚未娶亲,倘若他真心求娶,父皇倒是极有可能应允……唉!如果二弟还在就好了。”
太子的声音有些黯然,他口中的二弟是与他一母同胞的二皇子,虽然过早的夭折了,但是也被追封为明王,倘若他还活着,倒是与薛子桢一般年纪,正好结成这门亲事。
太子妃见太子只顾着感伤,并没有表态,也不敢催促,只轻轻递了碗茶上去,太子看着茶碗中浮沉飘荡的茶叶,想起今日霍灵璧在上林苑的所见所闻,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对太子妃道:“你带信回去,让你母亲只管上门提亲,先生那边由我来说,无论如何,不能叫桢姐儿嫁给三弟!”
太子妃大喜,赶忙应了,自吩咐了体己人去董家传话。
第三十七章 雪上加霜
更新时间2015…3…27 20:07:15 字数:2848
在上林苑留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早起,薛子桢醒时天已大亮,但外面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昨夜惠安公主死活要拉着她同寝,但薛子桢不喜欢与人睡在一张床上,遂一个睡在了里间,一个睡在了外间,两个人就这么一里一外的说了半宿的悄悄话。
薛子桢悄悄起身把衣裳穿戴好,走进里间一看,惠安公主一只腿压着卷成一团的被子,露出半个身子来,正抱着枕头呼呼大睡,不由抿嘴一笑,也不急着梳洗了,只拿了本书倚在床头打发时间。
过了约半个时辰,有宫女来敲门,只怕是再不起就要迟到了,薛子桢这才去开了门,两队宫女捧着梳洗的东西进来,薛子桢洗脸梳头一切都调停好时,惠安公主才刚刚嘟囔着起来,由宫女服侍着穿衣裳。
等惠安公主手忙脚乱的准备好一切,两个人一起去给赵皇后问安时,大部分人都到了,赵皇后正让人传早膳呢,见了这两个姑娘气喘吁吁地赶过来,都没有责备,反而善意一笑,赵皇后笑道:“你们赶的倒是巧,正要说吃饭呢。”
惠安公主坐在赵皇后旁边,薛子桢则坐在了下首陆如英身边。
惠嘉公主坐在丽妃身边,狠狠瞪了一眼薛子桢,薛子桢也不甘示弱,冷冷的看了回去,昨日之仇,她是不会忘的!
安安静静吃完一顿早饭,陆如英和董夫人等人就要先行一步赶去莲花台了,毕竟昨日顺昌帝说要见诸位女眷,少不得要早早的赶去预备着接驾。
因为今日是端午节,也是百花会的正日子,顺昌帝与文武百官又要来看赛龙舟,遂这莲花台的装饰又变了一个样子,最中间的位置自然是顺昌帝的宝座了,赵皇后等妃嫔围在四周,至于诸位夫人小姐,则散坐在后头,而莲花台下,玉带河边,左右两边也搭建了不少小棚子,却是留给文武百官坐的地方。
此时朝阳初升,莲花台上台下人声鼎沸,都在讨论着待会的赛龙舟,远远望去,还可以看到几艘用各色彩绸彩缎装饰的艳丽热闹的龙舟停在不远处的河岸,正在为快要开始的比赛做最后的准备。
薛子桢刚在位置上坐定,赵冰赵雪便一左一右围了过来,她们见陆如英在与赵夫人说话,遂放心大胆的说起悄悄话来:“你可知道昨日惠嘉公主为什么那么针对你?”
薛子桢道:“难不成有什么隐情?”
赵冰得意一笑,正想说昨天晚上从小姐妹那里打听来的消息,赵雪却抢先一步道:“惠嘉公主喜欢庄之嘉,但是庄夫人却向庄淑妃提起,说希望你做儿媳妇,庄之嘉更是放话说非你不娶,惠嘉公主知道后,自然气坏了!”
薛子桢一愣,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你们是听谁说的?别是以讹传讹吧。”
赵冰正气赵雪抢了先,听了这话赶忙道:“庄之韵亲口说的,还能有假?之前是丽妃娘娘向庄淑妃探了口风,想结这门亲事,但庄家都指着庄之嘉飞黄腾达呢,怎么可能让他尚公主,就拒绝了,但惠嘉公主不死心,偷偷去找皇上哀求,非庄之嘉不嫁,皇上便叫兴王殿下去探庄之嘉的口风,谁知庄之嘉却说心有所属,非你不娶,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兴王殿下回去后就劝惠嘉公主打消这个念头,惠嘉公主反倒说兴王殿下没有尽心为她说和,兄妹俩还吵了一架呢!就是前段日子的事,你难道没听说?”
薛子桢沉默片刻才道:“我还真不知道这事,只是庄之嘉为什么说那样的话?我从未见过他啊。”
赵雪嘻嘻笑道:“也许是去哪家做客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你自是不放在心上,也许人家就一见倾心了啊。”
赵冰还掰着手指头道:“据我说知,现在正筹谋着找人做媒去你们提亲的就有……”她数了数,伸了一只巴掌出来:“单说能配得上你的就有五家了!”
赵雪兴奋道:“这么多哦,你可怎么选啊,要不要摆擂台?”
赵冰也兴致勃勃的起哄:“到时候我可一定要去观战!肯定很热闹!”
薛子桢一阵无语,道:“你们俩难不成一直都在打听这些事?也太无聊了吧。”
赵冰道:“这可不能怨我们,谁叫你昨天出了大风头呢!本来今天我们也要在河边看赛龙舟,可托了你的福,皇上要召见,我们就能留在莲花台上了,这儿的视野可要比在下头开阔,听说今年的赛龙舟很热闹呢,庆王殿下也要参加!”
赵家两姐妹叽叽喳喳,不多时便把话题从薛子桢的婚事上转到了赛龙舟上,但薛子桢的心却有些沉重,她昨日出了风头,自然在皇上面前露了脸,但也因此引来了众人的注意力。
且不说正式结下了惠嘉公主这个仇人,背地里羡慕嫉妒想要打败她的人也未必没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闺阁女子之间的勾心斗角,那些小手段可是防不胜防,以后出门的时候少不得要更加小心了!
不过更让她忧心的便是她的婚事,到了年底她就要及笄了,许多在她这个年纪的姑娘都已经定下了亲事,单等着及笄就出嫁,如今若是有人登门提亲,父亲母亲总不能再用她年纪还小作借口来推脱了。
尤其是昨日冯贵妃那一句话,似乎对撮合她和庆王势在必得似的,可她不管是从私心论还是从大义论,一点也不想嫁给庆王!
以前有齐王张扬跋扈,太子和庆王之间即便有矛盾也不明显,毕竟和齐王一比,他们才是亲兄弟!
但如今齐王失宠,太子和庆王就不可能再像以前似的兄友弟恭了,只要他们之间矛盾激化,作为太子老师的父亲,不可避免的就要被卷入夺嫡的漩涡,到时候她的婚事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关键!
薛子桢心里很明白,庆王求娶自己,无非是想拉拢父亲罢了,她也同样明白,赵皇后昨日对她的种种抬举和维护,也并不是因为多么喜欢她,只是因为她是薛丹臣的女儿罢了。
有时候,薛子桢很痛恨自己的身份,因为不管她如何的优秀,在外人面前,吸引他们的只是“薛丹臣的女儿”这个身份罢了。
只有一个人除外……
想起了霍灵璧,薛子桢心中有些酸涩,怔愣片刻后才被赵冰晃醒。
赵冰很是奇怪:“跟你说话呢,发什么呆啊?你觉得谁能赢?”
薛子桢茫然,赵雪在一旁忍不住笑了:“合着她一直没听咱们说话呢,哎呀,就她这样事事都不关心,说了她也不知道,我跟你赌一个月的月钱,赌霍灵璧会赢!”
赵冰不屑道:“跟你赌!庆王已经连续三年夺冠了!霍灵璧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薛子桢听了这话,情不自禁的看向了远处的河岸,却只看到了几个模模糊糊的人影,难道他也要参加?
本朝尚武,每年端午节赛龙舟,都会有不少王孙公子亲自上阵参加比赛,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压轴节目,每到这时甚至有人开盘赌哪位王孙公子会赢。
前三年都是庆王夺冠,今年多了一个霍灵璧,就引起了不少争议。
赵九经去年也参加过,周小钗说他细胳膊细腿,就是参加了也是去凑数的,把赵九经气的摔门而出,结果果然只得了个第二名,因此今年赵九经就没参加,只摇着扇子去给霍灵璧鼓劲儿,让他赢了庆王,一雪前耻!
霍灵璧一身宝蓝色的彩衣,与他一队的皆是他从西北带回来的彪形壮汉,与他一般服色,正在做最后的准备,霍灵璧倒是一脸的志在必得,赵九经见他如此便笑道:“既如此,我可要下注买你赢了,你若是输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霍灵璧没做声,只白了他一眼。
赵九经嘿嘿笑了,眼睛余光看到一个人过来了,赶忙敛了笑意,恭恭敬敬的行礼:“先生来了!”
薛丹臣笑道:“你怎么也在这儿?”
赵九经曾是太子伴读,也是薛丹臣给他启蒙的,小时候调皮,没少被薛丹臣管教,以至于现在见了他还是条件反射,总是毕恭毕敬的:“和霍兄说两句话,随便转转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