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人甲的清穿日常-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确实真心偏疼尼塔哈。说来也奇怪,同为亲生子女,疼爱的那个,就算是错了也是对的,不疼爱的那个,就算是对的也是错的。
  要不说,人的心总是偏着的呢?
  其实对于尼塔哈的处置,除了康亲王之外,别人并没有觉得不满,就算是康亲王太福晋也觉得松了口气,没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对椿泰有个交代了。如今椿泰还在岳家的宅子里住着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
  亲祖母都没什么意见,更何况别人,自然也没有什么二话,毕竟尼塔哈犯下了如此大罪,能保下性命已经是不错了。
  对于宗室们来说,尼塔哈毕竟没有丢了性命,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朝臣就更不用说了,除去椿泰母家亲戚和未来岳家那拉家,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同情椿泰的,还觉得判的轻了点了呢。
  就算是一直帮着尼塔哈说话的安郡王嘟囔了两句,也并不把这件事给放在心上了。尼塔哈的死活,安郡王马尔珲才不在意呢。他在意的不过是康亲王的态度,帮尼塔哈一方面是为了给椿泰添堵,更重要的是卖好给康亲王,免得真和康亲王府翻了脸。
  至于康熙家的阿哥们,就更不用说了,太子和大阿哥是一个心理,看出了康熙的态度后就没有再关注这个问题。昭莫多之战的功绩定夺赏罚如何,还没定下来了,为了给自己多争一块地方,早就彼此撕咬上了,一点都不关心尼塔哈的死活。
  连朝廷上都很快就没人关心这件事了,毕竟马上要正式的对大家论功行赏了,当然还是自己碗里能分到的肉比较值得关心。
  因七月里的日子不太好,康熙拟定在八月再公布消息的,也是内廷内务府和户部也有时间整理一下银库赏赐等,别到时候,赏赐旨意颁下来了,赏赐的东西还不到位,那就贻笑大方了。
  不过这不妨碍大家提前知道些□□消息,至少七月十三日的上午,椿泰就得到了些消息。
  首先是他自己的,他的爵位是没有办法继续封赏了。
  亲王世子,比郡王还要尊贵,他又是铁帽子亲王的继承人,也是封无可封。而且因为立了功,还是嫡子,他这个世子爵位是稳当的不能再稳当了,康亲王就算是不满,也绝对不绕过康熙。
  因此封赏的就多是物质上的东西,除了康熙手书的嘉奖额匾,还有两座皇庄,一座别院,另有一千两金子,绫罗绸缎,金珠宝玉等也不少。
  另一个他比较关心的自然是法喀家的情况了,法喀这次也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及时押送粮草到了,昭莫多之战未必不会出现前几年乌兰布通之战那样的情况,因为缺乏粮草而大军折回,中途折戟沉沙。
  康熙大概是记着法喀的功劳了,也还算是大方的提了法喀的爵位,把其从三等男提到了三等子,已经是出乎法喀本人的意料之外了。毕竟法喀自己也觉得,自己根本就没上阵拼杀,就算是有些功绩,也不算是特别显眼,最多把自己爵位升到一等男就不错了。
  对此,吏部礼部以及内大臣等也是有争论,定下来递给康熙决断的封赏也是爵位升到一等男。
  不想康熙却是另有看法,“领兵打仗的将军自然重要,难道负责后勤运输保障的就没有功劳了吗?难得法喀有如此好的大局观,能够急朕之所急,几乎拯救了整个战局,且素其素日为官都很清廉,官声清正,给个三等子也不为过。”
  康熙都这么发话了,内大臣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算是大阿哥和□□都没打架,法喀是个中立的,至少没给别人添筹码不是?
  不仅如此,还有些传言,康熙因为很是欣赏法喀,还预备着给法喀提一提官,比如说副都统成都统。只是如今镶红旗的都统正是倒霉的朋春,他这场仗打下来,力气没比别人少出,却一点功劳封赏都没捞着,正郁闷呢,康熙算是个厚道人,也不好这时候动他的职位。
  因此这只是传言罢了,真正落到实处的还是三等子的爵位和不算少的物质封赏,不过这已经很让法喀一家欢喜了。至少椿泰告诉他的时候,法喀也是激动了一把。
  法喀这算是意外之喜,云林和云岩的却都是情理之内,意料之中了,都是按照常例加了些功劳,升了点品级。就是物质上的赏赐也只是赏了百两银子,云林还有一对玉杯,云岩是一对银碗。
  御赐之物不能变卖,这样的器物,寻常也没人敢使用,就算是接了伤也都是被供起来了。不过这样也是件荣耀事了,毕竟是御赐的啊,家里上下脸上都多了不少光彩。
  而七月十三日众人欢喜了一天后,便是七月十四了,那拉太太一早就问淑慧。
  “明儿就是十五了,听说康亲王世子不打算回府过生日了?”亲王世子的生日要是按照常例,就算是不大半,也要请请宾客,摆上两天戏酒的。
  淑慧早就问过椿泰了,但是很显然,椿泰的心结还在,就算是太福晋打发了人来,也根本没打算回康亲王府。
  淑慧也不知道他如何打算的,不过看这样子,椿泰只怕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康亲王不三顾茅庐,他是不打算回王府了。
  但是不回王府的话,狮子桥的宅子,只怕是很难请亲友喝酒唱戏的,椿泰还向淑慧提要求想要吃淑慧亲手做的饭,看这样子,大约是真不打算大办了。
  淑慧把自己的猜测和那拉太太说了一遍,那拉太太想了想也道,“这样也好,到底和父亲闹翻也不是好事,而且尼塔哈刚被送进大理寺地牢了,椿泰太高调了,怕也会惹人闲话。”
  淑慧点头,叹气道,“正是这个道理,只是,椿泰一个人,到底太清冷了。”
  那拉太太白了一眼淑慧,笑道,“我还不知道你的意思?你去问问椿泰世子,今儿能不能屈尊在咱们这儿过一晚上?好歹明儿早上,你还能给他下碗长寿面吃——还当我真不知道你最近一直在怜惜煮面条?”
  淑慧见那拉太太首肯,顿时欢喜的搂住那拉太太的脖子,“我就知道额娘最好了。”
  “哼,怎么不见平日你这么夸我啊,果然是女生外向。”那拉太太嘴上虽然厉害,却脸上带笑,显然很吃淑慧撒娇这一套。
  淑慧现在和那拉太太的相处也越来越自然了,该撒娇就撒娇,她也发现了,那拉太太虽然素日是个爽利脾气,却一直都很吃小孩撒娇。不仅是淑慧,就算是淑慧那一对双胞胎小弟弟妹妹,冲着那拉太太咧个笑容,都够那拉太太偷着乐半天的。
  “好了,你可别缠着我了。”那拉太太这会儿心里也乐完了,又开始嫌弃淑慧靠的太近了,念叨道,“你去狮子桥走一趟吧,请世子过来。”
  淑慧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正准备出发,不想那拉太太又冒出来一句,“唉,也该早点给你大定成婚了,你们来往也太多了些,难免有人闲话。”
  “额娘怎么突然提起这个?”因前几日被椿泰诱惑了一把,淑慧对成亲没那么抵触了,却还是不太爱提起。
  不想那拉太太却道,“我说的可是正事,康亲王太福晋派人来说,想要八月初六放大定,我本来觉得有点早,如今看来早点也不错。”
  八月初六?这好像也没几天了啊。
  淑慧突然想起来,之前那拉太太就给自己提起过,康亲王府那边想要八月放大定,最好等到年底成婚,说这话的时候好像还在六月里,那时候觉得八月还挺遥远。现在已经七月十四了,到八月初六,好像只有二十天了?
  “那,能来得及吗?”淑慧犹疑的看着那拉太太。
  “怎么来得及,放大定咱们家又不费多少事。”那拉太太没察觉到淑慧微妙的心思,只管想自己的,“你放心吧,主要是王府那边费事,就算是年底嫁人也不用担心,你的嫁妆,也差不多齐备了,剩下的十月就能齐全了,绝对不会耽误事。”
  淑慧是真不知道那拉太太如何看出来自己在担心嫁妆的事情。可是总不能公然说自己不太急着嫁人啊,那还不得被那拉太太打的满头包。
  那拉太太自己念叨完了自己想说的事情,转头看见淑慧还在那里发愣,就又来了脾气。
  “不是说去请椿泰世子的吗?怎么还没去?对了,喊上你二哥或者大哥。”
  “我知道,这就去。”
  淑慧心里有事,去了狮子桥后,心里还是装着事,椿泰心几乎都在她身上,如何察觉不出来她有心事,便小心翼翼的问道。
  “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吗?”
  淑慧抬头看他白玉一样的脸上满是关心,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担忧,又觉得自己真是矫情。
  椿泰这样的,不知道多少人都抢着嫁,自己到底还在担忧什么?
  是啊,自己还在担心些什么?

  ☆、长寿面

  
  面对淑慧的邀请; 椿泰当然没什么异议。淑慧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是也只是一闪而过。椿泰这样的少年,就算是抛开才华相貌品行; 就算单单考虑他是亲王世子的身份,也足以让不知道多少人蜂拥而至。
  别的不说; 至少生下的儿子,长子几乎是肯定能给封世子; 也就是日后的亲王; 别的儿子也跟妾室的儿子不一样,最少是个辅国公。
  自己再这样,未免有些太过矫情了,淑慧自己努力调整了半天心态,至少把自己的担忧给暂时忘却了。椿泰毕竟也不是情场高手,也没发现淑慧这些复杂的心思; 见淑慧说没什么; 便又高高兴兴起来了。
  “也好; 明天我们一起吃一顿早饭,等到中午; 就要摆酒请客了。”椿泰显然是有打算的; “今年虽然不打算大半; 可也不好不办。”
  淑慧自然也没什么异议,两人便一同回了男爵府。等到七月十五那天,倒是个好天气,虽然还是夏天; 天气却不怎么热,很是清爽。
  椿泰倒是因为素日里习武,一贯的早起,然而人在老丈人家里,毕竟不似自己家里那般,而且他和淑慧还没正式成婚呢。因此便一直等着天亮后才起床,起来后自然是先更衣。
  要说他今日生日,应该穿朝服的,但是想想若是穿了朝服,法喀家里人怕是也不太自在,毕竟按照规矩,法喀且不说,云林云岩等是要向他行大礼磕头的。因此,他犹豫了一下,便还是穿了一件云龙纹墨色底常服,只束了一条明黄腰带。
  刚换完衣服,还没待椿泰喝完一盏茶,就从门口传过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接着云林就先蹦了进来,云岩在后头慢了两步也进来了。
  云林性格活泼,和椿泰的关系也更好些,此时便笑道,“我还说,你不一定起来呢,没想到都穿着打扮好了。”
  云岩性格细致一些,倒是先注意到椿泰的穿着,一想便知道椿泰为何穿了常服,自己欢喜的同时也替淑慧觉得高兴,毕竟能够尊重自家,日后成亲想来也会尊重妻子。
  他们兄弟都说好了,不纳妾的,却不能保证妹妹嫁个也不纳妾的人,尤其椿泰是亲王世子,想要椿泰守身如玉只怕有些难,但是若能敬重妻子,淑慧的日子总不会太难过。
  云林倒没有想那么多,也是因为椿泰当日几乎是当着他的面保证过对淑慧好,便没有像云岩一样担忧日后。
  云岩却是成了亲的人,知道婚后夫妻的感情也是要靠经营的,谁都不能保证感情一如既往的热烈。说真的,一方面他在外面打仗大半年,一直没和西林觉罗氏相处,一方面因为西林觉罗氏没约束好身边人,害了那拉太太难产,他现在跟西林觉罗氏的感情就有些淡了下来。
  大约是因为云岩发愣出神的时间长了一点,椿泰也察觉了他的出神,便笑道,“大哥在想什么?”
  瞧瞧这称呼,还没成亲大哥就叫上了,云岩也真不担心淑慧的日子了,至少在椿泰移情别恋前,淑慧应该是能把儿子给生出来的。
  云岩的心情也轻松愉快了起来,便和云林一道恭贺了椿泰的生日,各自还送上了礼物。
  椿泰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一个是一把精致的小型苗刀,抽出来一看,刀光如雪,另一个礼盒里则是一卷明人的书画,虽然不是多大的名家,但是此画精致,难得是寓意极好,乃是画的仙桃。
  椿泰心里感动,道谢道,“真是太破费了,其实只要心意到了,不拘送什么都好。”
  云岩是个端正的,还道,“世子不嫌弃就好。”
  云林却更爱开玩笑,拍着椿泰的肩膀道,“我这是长线投资,下个月就是我生日了,你好意思糊弄过去吗?”
  椿泰正准备许诺自己绝对不会糊弄过去,谁知道三人中间却传来一阵肚子饿了才会发出的咕咕声。
  椿泰自然不知道不是自己,便看法喀家的兄弟俩,没想到不是一向大咧的云林,肚子饿的咕咕叫的却是一贯严肃的云岩。
  云岩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刚刚去练了会武……”
  云林则是笑着帮兄长解围,“我也饿了,还以为刚是我的肚子叫呢。”
  说完,他又一拉椿泰,“走,咱们去找淑慧丫头去,那丫头前段时间就一直在厨房折腾面条了,想来这会儿也把寿面给做好了。”
  云岩也笑道,“妹妹的厨艺很不错,但是素日里也不怎么爱动手,我们这是沾了世子的光了。”
  椿泰有点脸红,但也期待的跟着出去了。
  淑慧确实已经把面条给准备好了,这段时间的练习也不是白给的。见椿泰三人进来,不过片刻,法喀夫妻俩也来了,淑慧便亲自去下寿面,反正都亲手做了,还是亲手做到底吧。
  不多会儿,淑慧就亲自用大托盘端了六碗面条进来,面条一进来,就带了一股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别说本来已经饿了的云林云岩兄弟俩,就是一向有点挑食的椿泰也觉得自己瞬间饿了。
  青花瓷大汤碗里面盛着乳白醇美的大骨汤底,细长面条在面碗里起起伏伏,面碗左边青翠的青菜和红白的肉片则是丰富了面条的色彩,旁边还卧了个荷包蛋。
  淑慧显然也很得意自己的作品,一面把面条摆在个人面前,一面还带着宣扬,“当当当,吃寿面了,寿星公可要长寿福又长哦。”
  椿泰看了一眼,就见她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有星星在闪耀,也忍不住笑起来,他的眼睛显然更明亮更动人。
  至少淑慧被他这么一看,心跳都快了那么几下,手一抖,差点把面汤给洒了,幸亏反应快,才把这最后一碗面条放好。
  如今法喀家也算是钟鸣鼎食之家了,而且今儿还是给一位亲王世子祝寿,光吃面条当然也是不够。
  淑慧亲自放好了面条后,后面的丫环又捧了三个大食盒进来,一个里面是个十样小菜的攒盒,摆好了恰是一朵粉白的莲花,中间绿色的莲蓬,这个攒盒里面盛的是都是凉菜,小菜一类,清淡的有拌海带,拌豆芽,麻酱果仁菠菜,肉食则是有凉拌牛肉,滑炒虾仁,酱香肘子肉,炸藕合,还有糟香鸭掌,胭脂鹅肉,香酥鲫鱼。
  另一个食盒里面则是放着炒菜,一共是八碗热菜,烩三丁,韭黄炒鸡蛋,清炒芥蓝,回锅肉,鸡肉丝炒豆腐皮,腐竹炒青瓜,清炖鸽子蛋,蟹黄豆腐。
  最后一个食盒里面则是点心面食,家里这伙人都是练武的,一碗面条还真未必够吃,当先的当然是两大盘子寿桃,一盘子实心的,也就是馒头,另一盘子则是有馅儿的,是豆沙馅子的,除此之外还有油炸圈儿,葱油烧饼,千层饼,驴蹄子烧饼等主食。这个食盒里面还有两个碗,里面是煮好的鸡蛋和煮好的咸鸭蛋——法喀很喜欢吃圆烧饼夹咸鸭蛋。
  虽然是早餐,也是摆了满满一桌子,法喀家的厨子也是位高手,做的饭菜也是十分美味,可惜今天都败给淑慧的那一碗面了。
  淑慧的那碗寿面,面条是一整根不带断的,不粗不细,不咸不淡,口感软又有一点韧性,麦香十足。面条还罢了,面汤更鲜美,却不是那种味精放多了的过分刺激的味道,喝在嘴里,鲜美而不轻浮,口感醇厚不腻人,
  六碗面,竟没有一碗是有面汤剩下的。
  法喀喝完,还品味的砸了砸嘴,仗着是父亲,便问淑慧道,“我说丫头,你这面条是怎么做的?”
  淑慧笑道,“面条上还罢了,面条做的好的面案高手多得是,关键是这汤,可是下了功夫了。”
  “你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先拿上好的大骨煮了清汤,然后再用这骨头熬的清汤不肥不瘦的母鸡煮了,内里加菌菇,春笋,淡菜,蛤蜊干,用大火煮,煮上半天,把一大锅的汤汁收到小半锅,加盐就好了。”
  这汤底算是淑慧自己的秘诀了,前世里经常用这样的高汤煮青菜吃,也确实不辜负接近一天的时间和十几种材料,确实美味的不行,当然这里面还有些比例火候什么的,不同的人做起来还是有些差别的。
  那拉太太也回味了一下刚刚的美味,然后看了一眼椿泰道,“我们这次可真是沾了世子的光了,素日里怎么没见你煮给我们吃?”
  淑慧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