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寒食节已过,但这个时代,即便是在南方地区,早晚仍然有些寒凉。黎小暖步出厨房,看着有些灰暗的天空,觉得今日会有雨。她紧了紧身上的薄棉衣,感激棉花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传入了中国。
才走到父母房门口,小刚便托着空碗筷出来。他见到黎小暖,就将碗筷伸给她看。黎小暖见两大碗粥都被吃了个精光,觉得很安慰。至少父母不那么矫情,相处起来也容易些。
她接过小刚手里的托盘,对他说:“我做好早饭了,待会你吃完,就盛些给小阳送去。算了,我那里还有些私房,你拿给小阳,让他在街上买些吃的给里正他们。”
小刚点头应下,快速的吃着粥,一点也不觉得黎小暖这么煮,浪费了给爹娘补身体的鸡蛋。他才十一岁,平时话不多,看起来憨憨的。也只有家里的人才知道,那温厚的外表下,埋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
在小刚吃粥期间,黎小暖回房,从床脚下掏出一个小布包。那里面是前身攒了十年的私房,一两三钱二十二文。黎小暖直接拿出那最大串的一千文,想了想,把那三钱的小银角也拿上。她随手从枕头边拿过一个破旧的荷包装上。
将那荷包递给小刚,黎小暖细细交代他:“你让小阳给里正两人买些肉和点心作为答谢礼。再请他们去面馆吃面,切一斤卤肉。剩下的钱,先把欠郎中的诊费付了。若还有多的,抓些药回来给爹。”
小刚接过钱袋,竖着耳朵认真听,生怕错过了什么。待黎小暖说完,他就重复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咧开嘴笑了。黎小暖被这笑暖化,摸着他头说:“买两块豆腐回来,我们今晚做鲫鱼豆腐汤喝。”
小刚笑得更开心了,他将钱袋仔细放好。用力跳了几跳,确定钱袋不会被甩掉,才一阵风似的跑了。黎小暖好笑的望着他的背影,有些无奈。抬头看了看天空,暗怪自己忘记让他带蓑衣去了。
好在,这里离府衙不远,就在城门边上。走一刻钟上了官道,再往前三百多米,便能进城了。黎小暖走进厨房,装了碗粥喝。剩下的扣在大竹罩下,便收拾起厨房来。
将洗好的碗筷放到柜子里后,黎小暖便将那十几个鸡蛋放进案台下边的罐子里。这是周二婶给的。案板上还有一斤红糖,一大包红枣。是村长让芳芳拿来的。黎小暖将它们都收进柜子上边的罐子里。
除此之外,还有李书华拿来的两尾大鲫鱼,隔壁周婆婆给的两斤小黄米,好心的乡亲们给的菜干、毛薯等等。黎小暖都一一将它们分类放好。她在心里发誓,定会百倍报答那些雪中送炭的人家。
收拾好厨房,黎小暖就烧上一大锅水。想着若是那兄弟俩不幸淋了雨,回来立刻就能洗上热水澡。她见厨房的事情忙完了,就打算将家里都收拾一遍。可惜,这个家穷得根本不用收拾。她便去堂屋后的杂物房看粮食。
这些日子,家里人一直都在喝米粥,还是很稀的那一种。想来,家里的米不够吃了吧。现在,秧苗还没到插的时候,离收获还得三四个月。若是断了粮,一家人就只能吃野菜饿肚子了。
果然,杂物房里,就只剩下一百斤左右的谷子。家里五口人,小阳兄弟俩正是最能吃的时候。若是让家里人顿顿吃干饭,吃饱饭,这一百斤谷子半个多月就能被吃完。至于那三十几斤黄豆,直接被黎小暖忽视了。
从杂物房出来,黎小暖悄悄进父母屋里看了看,发现两人睡得正甜。看样子应该是卸下心中的大石,精神得到了松懈。这十几天来,先是黎小暖落水重病。接着,各种不堪的流言四处飞窜。身为父母,两人肯定心焦得很。
黎小暖轻轻带上父母屋的房门,搬了张凳子在屋檐坐下,思考以后的人生。这日子要怎么继续下去,才能帮父母养好身体,才能将两个弟弟的未来规划好。在黎小暖看来,这一切都取决于钱。
只是,该怎么挣到钱呢?
目前这个家外债不少,根本拿不出做生意的本钱。至于小说上说的什么买菜谱之类的,对于黎小暖来说很不靠谱。因为,她做菜的手艺平常,会做的种类很少。而且,家里马上就要断粮了,这才是关键。
☆、第五章 事毕
黎小暖坐着苦想半天,愣是一点法子也没想到。她不禁懊恼的握拳锤头,怎么就能那么笨呢,白多活一世了。原主倒是会织锦。虽说是棉布锦,但若织的好,也能卖得上价。
可惜,黎小暖都是一边兼顾着家务农活,一边偷空织。人家十天半月就能织出一匹,她得用上一个多两个月才行。由于是断断续续织出来的,那锦布就有些地方显得衔接不当,没人家一气呵成织出来的卖得上价。
至于刺绣嘛,像黎小暖这样的贫家女,不过是能将衣服鞋袜做精致些,绣上最简单的花边草叶罢了。记忆里,原主最常绣的,就是大丽花跟青竹了。
原主之所以能攒下那些钱,不过是平时上山采金银花之类的卖罢了。想到金银花,黎小暖便打算进山看看,说不定她能碰到些药草也不定呢。前世,外叔祖可是位老中医,黎小暖跟着认识了不少的草药。
这么想着,黎小暖便有些期待。可惜今日是不能去山里啦,明日一早再去吧。就算采不到贵重的药材,采些金银花也不错。现在正是金银花的季节。
在黎小暖开始冥思苦想的时候,黎小刚就已经到了衙门外边。县衙门外倒是清静,可见最近没什么大案。黎小刚先是上前,跟守门的衙役打听里正他们。
衙役见他就一个孩子,只应他里正他们正在办事,让他到一边等着便是。小刚本想塞给那衙役几个钱,让他放自己也进去看看。但他又想着,这钱来之不易。再者,小阳会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因此,他便乖乖的坐到角落里的台阶上等着。
他这一坐,就坐到了守门衙役换班。这一次,来守门的是同村的一位大哥。那大哥见小刚百无聊赖的坐那,都开始打瞌睡了。就招他过来问:“小刚啊,你等小阳呢,怎么不进去等?”
小刚露出憨直一笑,张嘴就说:“良哥好。刚刚那位大哥不让我进去,怕我进去捣乱哩。”
那位衙役便拍拍小刚的脑袋,大笑几声道:“哎呦,可不就是那样。你一个孩子家的,自己来这问,谁也不敢放你进去哩。不过哥哥认识你,就让你进去吧。”
小刚听了,乐呵呵直笑。那憨傻的样子,更是逗得衙役大笑不止。小刚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眼珠子骨碌碌转了几下,便抬头小心的问:“良哥,那我要买些吃的进去,成不?我哥跟里正他们早饭都没吃呢。”
那叫良哥的衙役止住笑,他拍了拍小刚的肩头,说:“行啊,你小子还会心疼人呢。那你赶紧去买吃的吧。他们那些事,一时半会还真办不完。”
小刚“嗳”的应了一声,转身就往街上跑去。他刚才都想好了,汤面他是没办法带进府衙的。所以,他买了些肉饼跟包子。大姐交代切一斤卤肉,也没说要什么肉,他便自作主张的买了最便宜的猪头肉。
待小刚抱着吃食回到府衙门前的时候,那个叫良哥的衙役,正跟另一位衙役聊着什么。见到小刚,良哥便让那位衙役带他进去找村长他们。小刚请那人吃烧饼包子,那人拒绝了,说刚吃过饭。
看着茶几上的十个烧饼,十个包子跟五个馒头,一斤猪头卤肉。小阳很想抓小刚过来教训一顿,说不用买那么多东西。他们加上小刚,也才只有四个人。
小刚没理小阳的眼神暗示。他用随手扯来的芭蕉叶,装了两个馒头,两个包子和两个烧饼,给王家母子送去。将东西放下的时候,他说:“大姐说了,人得要吃饱东西,才有力气挨打。”
其实这是他自己的想法,他是想让王图在心中比较,然后后悔一生。
本来想将东西丢掉的王黄氏,听了这话,那愤怒的表情一僵。她咬牙切齿的瞪黎小刚,但是面对小刚那一副憨傻无辜的样子,她愣是骂不出口。最后,她还是抓起馒头,就着桌上的劣质茶水吃了。
见王黄氏肯吃东西,小刚就笑了。他转头看向王图,微微歪着脑袋。那略圆的脸孔上,纯净的眼神似乎在问:“你怎么不吃啊?”
王图愕然,此时他的内心羞愧无比。来衙门之前,黎小暖的那番话令他震惊。现在,他们一家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在阐述这么一个事实:他错了,错得离谱。想通了,他便道了声谢,拿起一个烧饼,也吃了起来。
见王家母子都吃上东西了,小刚才满意的回到小阳那边。他抓起一个馒头,边吃边跟小阳说,黎小暖本交代让请里正他们吃面的。可惜,他们没出去,他只好买东西进来了。
黎小阳也是选馒头吃,他吃得快,很快就将两个馒头吃完了。小刚抓馒头的时候,本来小阳不让的。可惜小刚手快,马上放进嘴里咬了一口。里正两人从一开始,就被塞给了烧饼。
小刚进来的时候,故意只问那个带路的衙役借了两双筷子。因此,他们兄弟俩,谁也没去吃那卤肉。等里正两人放下筷子说吃好了的时候,卤肉还剩下一半,包子一个,烧饼两个。
小阳知道,这是里正两人故意留下的。对此,他坦然接受,让小刚将东西收拾好。他想,以后总有报答他们的机会。小刚乖觉,他将东西收拾好,就找了一个角落坐着。
这个时候没有计算机互联网,办事效率很低。因此,过了这么半天,府衙里的人才将将把黎小暖一家的资料核对好。才派人来传小阳跟里正他们过去补办庚帖。见到衙差,王黄氏就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办好庚帖,也不过就两刻钟。之后,便是针对王黄氏故意损毁庚帖一事的过堂审讯了。由于人证物证俱全,王黄氏也供认不讳,判决就很快下来了。
但是,黎小阳却跪求免去王黄氏的苦役之刑。这让县尊大人很为难。他跟县丞还有师爷商讨良久,又翻看了旧例,最终以罚银二十两替代了苦役。
王黄氏感恩戴德的叩谢,但心里对黎小暖一家还是有怨的。二十两银子他们家能拿得出来,但那是一大笔钱,她心疼。她的怨,在挨板子的时候,又转为了恨。明明已经免去了苦役,黎家就不能将这杖刑也免了嘛。
也幸亏,易王登位后,将女子脱裤当众杖责这一旧制改了去。现在的衙门,有专门看管女犯的地方,那里的衙役都是女子。给女子行刑的,同样是女衙役。
王图之前也跪求替母受刑。但县太爷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为了避免更多的极品妇人犯错,他便驳回了王图的请求。孝道也得用对地方才称之为孝。
二十板子过后,王黄氏的臀部腿根处的衣裙上,已经是一片血污。但她精神还好,没有晕过去,还有力气骂黎小暖。而王图,则因德行有污,被勒令五年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也是易王新制改革中的一项。他认为,知错能改、浪子回头是可以原谅的。当然了,那些犯了重大罪行的人,则不在此列。黎小暖知道这些的时候,对这位帝王由衷的感到敬佩。
事情圆满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申时初。一行人走出衙门口的时候,天上正飘着蒙蒙细雨。天色昏暗,几人都没带伞,也没穿蓑衣。正考虑着就这么冒雨回去得了,反正也不远。
黎小刚拉拉小阳的袖子,将手上的吃食给小阳拿着。他跑到衙门左边的石狮子边,从那屁股下面抽出几张大芭蕉叶。黎小阳对黎小刚这种常常能出人意料之外的举动,早就习以为常了。
里正两人从小刚手中接过芭蕉叶的时候,都忍不住将他从头至脚打量一遍。可惜,小刚那副憨傻的模样是天生的,加上他平时也故意装傻。所以,两人什么也看不出来。
两张最大最完整的芭蕉叶给了里正他们,小刚又将剩下的,其中比较好的一张给了王图。之后,兄弟俩跟里正两人交代几句,便同遮一张叶子,冲进雨幕中。
兄弟俩按着黎小暖的吩咐,将东西买齐,便匆匆的回家了。而家里的黎小暖,伺候爹娘吃过中饭后,就坐立不安的在院子里徘徊。待到下雨的时候兄弟俩还没回来,她心里就更急了。
等小阳兄弟俩回到家的时候,黎小暖已经将堂屋走出了一条水路。兄弟俩看看那条湿印,又看看黎小暖占满泥污的布鞋,双双笑了起来。
黎小暖不明所以,就问:“笑什么呢?快跟我说说,事情可顺利?”
兄弟俩好容易才停住笑,小阳正打算回答黎小暖的问题。那头屋里,苏氏就唤兄弟俩进去。黎小暖也好奇事情的进展,便跟了进去。
屋里,夫妻俩已经穿戴整齐。黎爹黎大成背靠着一张被子,倚在床头。这是黎家唯一的一张床,是当年安家落户的时候置办的。
见姐弟三人也都找凳子坐好,苏氏便问:“事情可办好了?你姐的庚帖可拿回来啦?”她是对着黎小阳问的。
黎小阳点头,他一边将新的庚帖拿出来,一边答:“嗳,都办好了。这新的庚帖要一两银子呢,都是王家出的。”
苏氏接过崭新的庚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仔细看了一遍,才拿给黎爹。黎爹接了庚帖,苏氏回头又问:“在府衙里可还好,没人为难你们吧?那王黄氏,没再说你姐坏话吧?”
☆、第六章 树舌灵芝
想到那王黄氏进衙门后的样子,小阳忍俊不禁。他笑着答:“有里正两人在,没人为难我们。那妇人可好玩了,才到府衙门口,就吓软了腿。进了府衙后,更是抖得跟筛子一样,连话都说不利索。”
听小阳这么一说,苏氏母女俩心中的郁气顿时消了一半。黎小暖好笑的问:“那王黄氏可受刑啦,是不是鬼哭狼嚎的,听着可吓人了?”
这回,黎小刚可有话说了。他急急抢道:“可不是嘛,那叫声,都传到三条大街外了。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别人都在议论呢。你们没看到,那血,都把她的衣裙染透了。”
听完小刚的话,苏氏母女忍不住“嘶”的吸了一口气。那得打得多重啊,肯定是血肉模糊的。可真是太惨了,别留下什么后遗症才好。
这时,母女俩完全忘记了那王黄氏对黎家的陷害了。此刻,她们脑海中只有“血肉模糊,太可怜了”这么一个念头。她们无比同情王母,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犯法。
苏氏便说:“希望她这次能吸取教训,以后做事时,能多为别人着想些。”
该问的问完了,见两个儿子都还穿着湿衣服。黎爹就道:“行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小阳,赶紧带弟弟下去换衣服。”
小阳点头应下,叫上小刚一起出去了。黎小暖就交代:“锅里我烧了热水,你们都好好洗洗。”
兄弟俩出去后,苏氏便叹了口气。她有些忧伤的跟黎小暖说:“小暖啊,你这亲事是退了。虽然是男方的错,但退亲的女子,以后都会比别的姑娘难说亲。再说了,你已经十九了,比人家更难。你以后可怎么办才好?”
苏氏说着,就抹起泪水。黎小暖无奈,她坐到苏氏身边,搂着她道:“爹,娘,您们别担心。您们女儿这样好,会有人八抬大轿来抬回去的。再说了,世人若真都在意退亲这件事,那我不嫁也罢。”
苏氏一听黎小暖说不嫁人,她就急了,也忘了哭。她拉着黎小暖的手说道:“哪能不嫁人呢,定有那好的肯娶你。咱先别着急,慢慢找就是了。”
黎小暖抚着苏氏的手。那是一双典型劳动妇女的手:老茧遍布,皲裂斑斑,青筋凸起。就算已经过了寒食季节,裂口依然在渗血。到处都是陈年积垢,有草树汁染的,也有留在伤处的泥灰色。
她将那双手贴到脸上,轻轻的蹭了蹭,说:“娘,您跟爹就放一百个心吧,小暖会嫁出去的。有小暖在,一定能让您们都过上好日子。”
苏氏扯出一只手,轻轻拍了黎小暖后背一下,嗔道:“这丫头,胡说些什么呢。你只要顾好你自己就行。爹娘不用你来操心,这不还有你兄弟嘛。”
黎爹也点头道:“正是这话。你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不能只顾着娘家。”
黎小暖见这对夫妻误会了她话中的意思,也不解释。她此刻心里暖暖的,幸福感不要太高哦。便笑道:“嗳,小暖知道了。”
话毕,她坐正身子,借着灰暗的光仔细打量这一世的父母。记忆中,这对父亲也不过三十八九,正应当是壮年时。可惜,由于常年艰苦的劳作,苏氏已经像快五十的妇女一般,脸上布满了皱纹,鬓边也有了白发。
黎爹更是苍老。他本来是那种高高壮壮的男子,现在却骨瘦如柴,佝偻了身子。那苍白的脸上,双颊跟眼窝深深凹陷下去。头发更是白了大半,稀疏干枯。
据原身的记忆,在四年以前,黎爹都还是健壮如牛的。他常常透支体力去做许多的活,有自己家的活,也有帮兄弟们干的。其他的时间,他甚至到地主家去帮工。
那时,黎爹总是充满了干劲,即使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