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郡主有喜,风光再嫁-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赞美的文辞不华丽,却质朴的直达心底。
  廖长生被也顺便被夸的晕晕乎乎的,离了印制坊良久,他才傻呵呵的回过神来。
  “咱们还真是在做一件大好事呢!”
  梅香无奈的看他一眼,“你现在才回过味儿来么?”
  四月初,精益文武馆开业。
  多是穷人家的男孩子,也有些是要被卖去为奴为婢的女孩子。
  家人且带着来文武馆看看,瞧见确实跟传说中的一样,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
  而且不必签订卖身契,想走了跟学馆报备一声就能走。
  只是这种半途而废的学生,学馆不会再收录。
  父母兄长放心之后,就把孩子留了下来。
  一开始来的人并不多。
  梅香很是诧异,“按说宛城吃不上饭,读不起书的人也不少吧?这儿有吃有喝。有地方住,学馆还发统一的衣服穿,怎的报名的人也不是很多呢?”
  刘兰雪摇了摇头,“是啊,听你念的,我也觉得这条件再优厚不过了,原以为很多人会蜂拥而至呢?”
  此时一直没有多说话的菊香,听到两人小声议论,忽然回过头来。
  “你说什么?”她瞪眼看着刘兰雪,“你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刘兰雪被菊香吓了一跳,“我说什么了?”
  “她说,她听我给她念宣传单页的时候,觉得挺好的!”梅香说道。
  菊香连连点头,“是了!就是这儿出了纰漏!”
  “什么纰漏?”两个丫鬟都瞪眼看着菊香。
  菊香一向淡然无波的脸上,这会儿却有些激动,“走走,咱们去寻娘子!去告诉娘子这事儿!”
  “什么事儿啊?”梅香和刘兰雪都是一脸的茫然。
  萧玉琢正在家里叫重午喊“阿娘”,几个丫鬟风风火火的回来。
  小重午的注意力立即被几个丫鬟吸引过去,拍着手朝她们喊“啊羊……啊……羊……”
  梅香一愣,“羊?哪里有羊?”
  萧玉琢一脸无奈,“我在教他喊阿娘。”
  梅香忍俊不禁。
  菊香却道:“这世上的事儿呀,都是一个道理,就像小郎君喊得我们听不懂,娘子却能听懂一样,因为娘子与小郎君熟悉。而我们的宣传单页,我们自己看着好,乃是因为我们本来已经熟悉了这件事!”
  梅香和刘兰雪都被她说的一愣,“这两件事,还有什么相关么?”
  “你们想。宣传单页是给什么人看的?我们要招收的是什么样的学子?”菊香问道。
  “穷苦人家,吃不上饭,读不起书的学子呀?”刘兰雪说道。
  菊香重重的点头,“可这单页上这么多的字,他们能看懂么?若是看不懂,可有人会有耐心,像梅香一样逐条给他们念?”
  刘兰雪猛地一拍大腿,“是了!”
  “可是当初烟雨秀宛城的活动,发宣传单页,效果不是很好么?”梅香小声说了一句,“我觉得这次的言辞写的挺清楚明白的呀?”
  “烟雨秀宛城的活动是给什么人看的?是给有钱爱找乐子的人看的,这些人多半都识字吧?就算有些经商的不识字的,身边也多得是识字的人吧?”菊香反问道。
  小重午在萧玉琢面前拍手笑道:“阿羊!羊羊!”
  萧玉琢笑,“菊香说的很有道理,看习惯了这样的宣传单页。也是没从上次烟雨秀宛城的活动中,回过味儿来,忘了这次面对的对象全然不同,便一味的走了上次的老路。”
  “那这单页就不发了么?”梅香问道。
  菊香笑了笑,“发,只是招生那里,写的简单些,越简单越好!”
  “就写,管饱,有地方住,不需卖身,肯下力的来!”刘兰雪拍着大腿说道。
  “不行不行,这样人家还以为咱们要的是挑山工呢!”梅香连连摇头。
  萧玉琢没插嘴,任凭几个丫鬟在一旁商讨。
  她看着小重午越发长开,就越发肖似某人的眉眼。莫名的有些多愁善感起来。
  下个月,小重午就要满周岁了。
  景延年离开宛城之后,也派人悄悄的送信回来。
  许是怕圣上觉察,他只送过两封信回来。
  信中都并未提及小重午生辰之事。
  萧玉琢垂眸看着小重午,心中猜测着他会不会已经忘了?
  丫鬟们商量好,如何把宣传语改的极为简单又意思明确之后,便往印制坊去了。
  萧玉琢有些怅然的看着屋檐下,盛开的木槿花。
  端午,就快近了呢。
  大约是有些人经不起念想,她前晌还在为这件事儿思虑。
  下晌景延年的信就送来了。
  景延年在信上说,如今圣上对他恢复信任,约束颇为宽泛,他会找个合适的理由告假几天,提前回来宛城。
  还说,重午只是小名。他会为重午正式取名,见面时再告诉她。
  他说他错过了小重午来到这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却不能再错过他的抓周。
  萧玉琢看着信,不由的笑了。
  这才对嘛,否则哪里还有个当爹的样子了?
  萧玉琢不想大办宴席,只想要亲近的人在一起,悄悄的庆贺一下就是了。
  丫鬟们都在忙着文武馆的事,她和奶娘两个人不声不响的准备着小重午的生辰。
  当初景延年留在玉府的几个长青帮的随从,这日却寻到了萧玉琢面前。
  几个人高马大的儿郎,却有些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
  萧玉琢笑问道:“都在一个府上住着,你们虽是景副帮主留下的人,但日日保护着玉府的安危,也都是自己人了,有什么事,尽管直言。”
  几个人都推了推那个眉目清秀的儿郎。
  那儿郎略略红了脸。“那个……回娘子的话,我们兄弟几个商量了一下……”
  他想说又不太好意思说,回头看了兄弟几个一眼。
  几个都朝他横眉打手势,叫他代为开口。
  那儿郎咬了咬牙,将心一横,“听说娘子开了文武馆,在各处聘请文武师父?”
  萧玉琢点点头,“是有这么回事儿。”
  “我们兄弟几个,功夫也都还拿得出手,不知道能不能……”
  “娘子放心,肯定不会耽误玉府这边的守卫工作,我们几个兄弟能轮换着来!”另一个人连忙说道。
  见萧玉琢抬眼看着他们,一时没有表态。
  他们几个略有些紧张,“景副帮主离开的时候,撇给我们有银钱,娘子也给我们了月钱,若是娘子能叫我们兼顾两边,我们可以不要月钱!”


第147章 找好了“下家”

  “兄弟几个看了那宣传单页,文武馆的师父月筹很高……”说话的人还没说完,就被几个兄弟拽了一把。
  他脸上讪讪的,“出门在外,不就是惦记着家里人能过得好些么?”
  萧玉琢点头而笑,“不是我把你们几个给忘了,景副帮主既然能挑了你们在玉府留下,定然是对你们的人品和功夫都赞许的。”
  几人连忙拱手谦虚了几句。
  “我舍近求远,并非不信任你们,而是怕你们自持长青帮的身份,不屑到这文武馆来任教。你们若有此意,我才是倍感快慰呢!”萧玉琢笑道。
  几个人脸上有惊喜之色。
  萧玉琢让人请了廖长生回来。
  “廖宿卫也是两边兼顾,你们有什么打算,就同廖宿卫说吧。让廖宿卫给你们安排。”
  廖长生知道他们是景延年挑出来的人,就没同他们客气。
  他一个人两边跑确实有些辛苦,如今好了,突然加入了这么多信得过的人手。
  加之改了宣传单页以后,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几乎要忙不过来了。
  这些人倒是像一场及时雨一般,“兄弟几个来得正好……”
  没过两日,廖长生就和这些人称兄道弟,颇为熟络起来。
  萧玉琢的丫鬟护卫忙的四脚朝天。
  她这大东家倒是赋闲在家,许是长安城的事情还没料理妥当,梁生和魏子武未曾回来宛城。
  景延年说,他会提前到宛城,萧玉琢提前了几日就叫丫鬟仆从们清扫院子,收拾屋子。
  还叫小重午叫“爹爹”。
  小重午拍手笑,一叫出来,就变成了“耶耶”。
  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看着家里的仆婢里外的忙活,听着阿娘跟他说,“你的爹爹就要从长安城回来看你了,陪你过周岁生辰啦。”
  他就格外的高兴,拍手跺脚,嘴里不断叫着“耶耶,耶耶”。
  临近端午前两日,玉府的一切都收拾好了,可是还不见景延年回来。
  奶娘问了两次。
  萧玉琢轻笑,“他说会提前。又没说会提前几日,可能明日就到了吧。”
  可是一直到端午当天,景延年也未曾露面。
  萧玉琢心下不安。
  专门留了人在门上看着。
  外头一有什么动静,她和小重午就忍不住往外看。
  辰时,太阳正挂在东方,满院子璀璨的阳光。
  门口这次真的热闹起来。
  “必是郎君回来了!”奶娘欢喜说道。
  萧玉琢也抱着小重午向外迎去。
  小重午刚学会走,走的不稳当,却不肯叫抱。
  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儿,“耶耶,耶耶”的叫着,朝外跑。
  奶娘和萧玉琢都紧张的护在他左右。
  眼见从外头进来一个身高腿长的男人。
  小重午扑上前去,保住他的腿,仰着小脸儿往上瞧。
  萧玉琢和奶娘却愣在了原地。
  “耶耶——”小重午笑着叫。
  萧玉琢身子一僵。福身行礼,“见过越王殿下。”
  李泰轻笑着将小重午从地上抱起。
  小重午在他怀里,揪着他头上玉带,咯咯的笑。
  “今日是谦益生辰,我来看看他。”李泰缓声说道。
  萧玉琢冷下脸来,“回越王殿下,我儿叫重午。”
  “干爹取的名字,叫也不能叫么?”李泰挑了挑眉梢。
  萧玉琢眉头轻蹙,“越王殿下还是叫他的小名好,您叫谦益,他不知道是叫谁。”
  李泰许是看出了萧玉琢面上不愉,又许是听出她语气里的恼怒。
  他笑了笑,倒是未在坚持。
  “重午。今日是你生辰,干爹给你庆生如何?”李泰从袖袋里抖出一只明亮的金铃铛。
  铃铛是赤金做的,轻轻一晃,就会铃铛作响。
  这赤金在阳光之下,尤为耀眼。
  叮叮当当的又特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小重午伸着两只手,要去抱那只金铃铛。
  “叫爹爹?”李泰拿着铃铛逗他。
  “越王殿下!”萧玉琢脸色难堪,上前一步,伸出手来,“把孩子还我!”
  越王微微一笑,“干爹也是爹呀,叫爹爹,干爹还要许多好玩儿的送你呢!”
  “耶耶……”小重午的声音糯软甜腻。
  越王立即将手中那赤金铃铛递进他手中。
  小重午高兴的咯咯笑的响亮。
  萧玉琢的脸色却又气又尴尬的发了绿。
  李泰抱着小重午不撒手,又叫人抬进来一大箱子的小玩意儿。
  赤金的铃铛串儿。?铜的不倒翁,绸缎缝制的小布偶,五花八门。
  “重午喜不喜欢?”李泰抱着小重午,坐在那大箱子旁边一样一样教他怎么玩儿。
  小重午兴奋得很,一手抓着崭新的小玩意儿,一手抓着李泰头上玉带不松手。
  萧玉琢想要强行把他从李泰怀中报过来的时候,他小小白嫩的手指头,却颇为有力,抓着李泰的衣襟子,哇哇的哭。
  他哭声叫人震耳欲聋,却是干打雷不下雨。
  “好了,孩子生辰,你叫他哭什么?”李泰板着脸,轻斥萧玉琢。
  萧玉琢气得七窍生烟。
  却见人家两个,到好似“同仇敌忾”玩儿的开心。
  “爹爹今日给你准备了游船,带你去看看白河上的风光如何?”李泰抱着小重午,说道。
  萧玉琢立即反对,“越王殿下,孩子还太小,不能出外坐船。”
  李泰轻瞟她一眼,“为什么老话儿说,女人带出来的孩子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叫他出门见世面,总拘在家里头,孩子若不看看外头天高地阔,如何能有大丈夫胸襟气度?”
  萧玉琢一阵无语,她是会把孩子拘在家里头的内宅妇人么?
  她不过是不想孩子跟着越王在一起罢了!
  越王先“收买”了小重午,“干爹”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变成了“爹爹”。
  小重午很给他面子,在他怀里,“耶耶,耶耶,”叫的很亲。
  萧玉琢不许他出去,他扑在李泰怀里大哭了一场。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眼泪鼻涕在李泰胸前,抹满了胸襟。
  李泰板着脸道:“玉玉,你跟我过不去,还是跟孩子过不去?看在我也照顾他一段日子,真心将他当做义子的份儿上,我带他出去玩儿上一日半日的,很过分么?”
  萧玉琢气闷,不忍心孩子这般哭。
  单独让小重午跟着李泰出门,她又不能放心。
  她原本是叫奶娘跟着,在另外派几个长青帮的护从。
  可小重午不肯,一手抓着她的衣袖,一手拽着越王头上玉带。
  萧玉琢无语,心道你这般,你爹回来不打烂你的屁股?
  可左等右等,一直不见景延年人。
  她磨磨蹭蹭的,乃不过越王一直引诱小重午。
  一行人离开玉府,去了白河上。
  白河从伏牛山玉皇顶发际,流经洛阳,宛城,从荆州注入汉水。因河中沙子净白而得名。
  越王果真准备了一艘游船,有上下三层。
  游船很漂亮,上头还准备了好些瓜果点心。
  宛城这时节并没有什么应季的瓜果,这些瓜果多半都是南方产了运来的。
  如今没有飞机轮船,从南方贩运水果来,十分不便。
  是以这些水果都极为昂贵。
  小重午已经长了六颗小牙,李泰叫人切成小块儿的瓜果,他吃的开心,吸溜吸溜的,一会儿就把胸前吃的如染坊一般花哨了。
  李泰一直抱着他,身上也被他抹得?腻脏乱。
  可李泰这从未当过爹的人,脸上竟有出奇的耐心,眼目之中尽是一片慈爱。
  他时不时的抬起脸来,用比看着小重午更为温厚的目光看萧玉琢一眼。
  萧玉琢直觉心头乱颤。连忙别开视线,不肯与他对视。
  他的眼睛一定是有毒!
  萧玉琢??心说。
  一开始小重午的眼睛还会到处瞟着找萧玉琢。
  后来跟李泰玩儿的欢,连他的“阿羊”都不找了。
  抱着李泰的脖子不撒手。
  “叫爹爹?”李泰时不时的就用这句话逗他。
  小重午口中的“耶耶”不多时,还真被扭的有几分“爹爹”的味儿了。
  萧玉琢眉头紧皱,目光沉沉的看着李泰。
  这人真是……想要儿子不能自己生么?
  “再往下游,河道加宽,河中有个小岛。”李泰不知是对萧玉琢说,还是在对小重午说。
  萧玉琢站在二楼船舷旁,极目远眺。
  隐隐约约的,似乎确实瞧见河中一片绿荫。
  “那岛上还有些故事呢,东汉末年,刘玄曾在岛上修登基台,当时大臣们位高权重的就在岛上看他登基问鼎九五。官职低些的,就在白河两岸。”李泰缓缓说道。
  萧玉琢的目光落在李泰身上。
  李泰恰也看她,他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玉玉可知道,宛城是个好地方,不光刘玄在宛城登基。就连西汉的刘秀,也是在宛城起兵。”
  萧玉琢心头一跳。
  他突然说这么两件事,是有什么用意么?
  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宛城的故事可不止这么两庄吧?那么多的事儿,他不提,偏偏提了在宛城登基的刘玄,在宛城起兵的刘秀。
  萧玉琢心头不宁,她看着抱着自己儿子的李泰。
  忽然觉得这个人似乎危险起来。
  “重午,爹爹带你去登基台上看看如何?”李泰笑着对重午道。
  重午兴奋的拍手笑。
  萧玉琢却皱紧了眉头,“不行!”
  “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了,玉玉不必太过大惊小怪。”李泰缓声说道。
  萧玉琢这次却固执的很,“既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这会儿定已经朽坏破败,还有什么好看的?”
  李泰微笑看她,“也有好奇的游人时常来看,此处已经变为游览之处了。”
  萧玉琢狐疑看他。
  李泰微微一笑,“且今年年初的时候,宛城府衙已经派人整修加固了这里,以免游人在这儿出意外。”
  萧玉琢看着他脸上笑容,心头一凝。
  宛城府衙整修加固登基台?
  这真的是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的?
  会不会还有别的用意?
  萧玉琢正在怀疑之时,果然瞧见有旁的船只靠近了河心的孤岛。
  今日阳光正好,太阳下头已经很晒人了,白河上却清风阵阵。
  是以乘画舫游河的人不在少数。
  瞧见真有游人登岛游览东汉末年的登基台。
  萧玉琢才信了李泰所言。
  “玉玉未瞧见,岛上还有许多小商小贩,娘子善经营,应当知道,这里虽曾经是登基台,如今修缮好了,却也是一处商机呢。”李泰笑道。
  萧玉琢对他所言将信将疑,商机不假,但谁知道是不是故意借此掩人耳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