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继室养儿经-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菁被朱姑姑这样一打趣,脸颊不由泛红了起来,不过还是笑着道:“朱姐姐又取笑我,我虽过得不错,却还有几件事情,想麻烦朱姐姐你。”
赵菁说着便把齐芯蕊的事情也和朱姑姑说了起来,她人脉广,认识的人多,若是有什么合适的姻缘让蒙她介绍介绍,总也靠谱几分。
朱姑姑听赵菁说完这些,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打趣道:“你家这老太太可当真是个心大的,什么烫手的山芋都敢往手上接,她就不怕你这新媳妇冒酸水吗?”
第137章
赵菁知道朱姑姑不过就是打趣,她也不置气, 只略叹了一口气道:“他若是个见色起意的, 我就不会嫁给他了, 只是老太太在这上头当真是有些不防头, 总喜欢揽些事情在身上,我们也只好随着她了。”
朱姑姑瞧着赵菁如今这眉眼,俨然是一副嫁了人的闺阁少妇的模样, 也不笑话她了,只又嘱咐了她几句, 便起身告辞了。她的醒月楼本就生意兴隆, 出来一晌午只怕也积压了不少事情。赵菁亲自将她送到了门口,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方才分开。
赵菁便又回了松鹤堂去了,她明儿要去慈航庵上香,自然是要跟老太太说一声的。因快到用午膳的时辰了, 姑娘们早已经过来了。齐芯蕊乖巧的替徐老太太捶腿,那边徐娴半侧着身子, 坐在临窗的炕上做针线。
慧姐儿来了困劲, 靠在奶娘的怀中打瞌睡,瞧见赵菁进来,便伸着手要赵菁抱抱。赵菁接了她抱在怀中, 在徐老太太的下首坐了。老太太便问她道:“朱姑姑怎么走了,你也不留她吃个便饭再走。”
赵菁只笑道:“她楼里事多,说是不能再耽搁了, 我便没强留她,改日再请她过来吧。”
徐老太太闻言只点了点头,又道:“这个云嬷嬷看着倒是和蔼严肃,和我差不多年纪了,竟还出来收女学生,你对她可要敬着点。”
赵菁自然是点头称是,又道:“云嬷嬷不住府上,我已经专门预备了每日接送的马车,从初二开始,每日早上辰时末刻到午时初刻开堂进学,老太太你看如何?”
徐老太太也不懂这些,听赵菁说好,便也点头说好,又问她道:“明儿就是初一了,怎么是从初二开始进学呢?”
赵菁低头看着怀中昏昏欲睡的小人儿,又往里间看了一眼,徐娴正安安静静的坐在里头,夏日的太阳有些大,虽然遮着帘子,还是有一道阳光落在她的脸上,尚且还未完全长开的脸上已经多了几分俊俏。
“明儿是初一,我想去慈航庵上香,所以就请了先生后日再过来……”
赵菁的话还没说完,徐老太太就拧了拧眉心,挑眉道:“你要去上香怎么不同我说,我也跟着你一起去,你进门也有小半个月了,是该去求一求了,把姑娘们也带上,全当散心去了。”
赵菁闻言脸颊就红了起来,那慈航庵她也去过一回了,倒是听说里头确实有一处送子观音是极灵验的,可她明儿过去却不是为了这个,如今老太太偏又提起了这个,让她如何好意思呢?不过老太太平常也是鲜少出门的,她想出去,总不能拦着不让,这就多少有些不像话了。
“母亲想去就一起去吧。”赵菁也是个孝顺的性子,断然不会有嫌弃徐老太太一说,便点头应了下来,况且侯府的姑娘们平常也是极少出门的,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也是好的。
赵菁是晚上同徐思安敦伦过后,才和他讲起明儿要去慈航庵的事情的。她原本只是想自己先去一趟的,如今老太太又要带着几个姑娘一起去,等于是整个侯府倾巢出动了,自然是要和徐思安说一声的。
“我明儿贸然过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失礼了。”赵菁靠在徐思安的胸口,刚刚才经了他一番折磨,这时候腰身还有些酸软,徐思安的大掌在她的后腰处缓缓的揉捏着,力道适中,让赵菁觉得有些昏昏欲睡。
“要不然,明儿我同你们一起去?”徐思安低头看了一眼窝在自己怀中的媳妇儿,她原本就容貌娇丽,如今初为人妇,娇艳中又透出几分端庄来,只让自己多看一眼,都会觉得身上有些发热。武安侯府上的一些积弊,他一个大老爷顾及不暇,如今有了赵菁,就好像凡是都能拿得了主意了一般,让他更放心了几分。
“不用了。”赵菁搂着他紧实的腰线摇头,抬起头看了徐思安一眼,嘴角勾起几分笑来:“若是这些小事也办不成,我如何能当好这武安侯府的主母,你不用处处都护着我,没得让母亲笑话了。”
徐思安听了这话却是心下一暖,又忍不住翻身压在了赵菁的身上,瞧着她这一脸的倦容便也收了心思,只低着头咬她的耳垂,一寸寸的蹭着她脸颊上白皙的嫩肉。
赵菁却是个敏感的身子,怎经得起他这样的逗弄,浑身又软又热了起来,睁开星眸看着凝着徐思安,忍不住伸手勾住了他的脖颈。
徐思安便得了应允一样毫无顾忌的就进去了,一边动作还一边道:“这可是你引得我,明儿起不来可不怪我。”
赵菁这时候想推他却已是来不及了,嘤咛着由着他使坏,至彼此都有些喘了,徐思安才放过了她,在她耳边低低道:“我过几日要去一趟京畿大营,南边的叛乱平的差不多了,摄政王已下了军令,让我正式接手京城军备,若是没有战事,就不用离京了。”
赵菁此时虽有几分困盹,听了这话心下却还是高兴的,京畿大营向来是京城防守的最后一道关卡,能留在这里,总比常年征战在外要好得多。徐老太太年纪毕竟也大了,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常年在外,终究是不放心的。况且如今,她也舍不得他走……
赵菁混混沌沌的听他在耳边说话,只觉得徐思安仍旧不安分的在她身上到处揉捏乱动,她此时当真是没了力气,哼哼唧唧的就睡了。
第二日用过了早膳,徐思安亲自将她们送到了门口,这才转身往衙门去了。
老太太难得出门,心情自然是好得不得了的,难为赵菁却还拖着有些酸痛的身子,上上下下的张罗打理,毕竟是头一次安排出门,生怕有些地方做的不好,让老太太不舒心了。
徐老太太见她忙的额头上汗都沁了几分出来,只挽着车帘子道:“安哥儿媳妇,你快别忙了,那慈航庵也不远的,不必准备那么齐备,早知道累得你这般忙乱,我就不该凑这个热闹了。”
赵菁这时候总算忙完了,便笑着上了马车。因为天气热,马车里都备着窖冰,坐进来倒是凉爽得很。
侯府一行人三马车,赵菁和徐老太太坐在头一辆车里,身边有张妈妈陪着。几个姑娘坐在后头的马车里,丫鬟婆子另坐了一辆。
张妈妈这几日一直在想那徐娴生母的事情,如今见赵菁坐了进来,便笑着开口道:“老太太,老奴听常去慈航庵的人说,那边庵里还有几个居士,都是常年修行且又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可是要去拜会一下。”
赵菁听闻张妈妈提起了这个来,抿着嘴角淡淡的笑了笑,张妈妈也忒急了一些,有些事情还是潜移默化一点的好,这些倒是不急的。
“下次再去吧,这次我来慈航庵上香,主要还是因为听说她们庙里香火旺盛,至于那些居士都是世外之人,我们有心结交,她们未必能瞧得上我们这样的俗人。”
老太太心里必定是敬仰这些居士的,只是若让她瞧出了这其中的蹊跷,到时候反倒不好说,赵菁并不想惹得她老人家不高兴,事情慢一些无妨,最重要的是稳妥。
张妈妈听了这话也恍然大悟了起来,陪笑道:“太太说的是,我们这样的俗人,人家未必愿意结交,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一些。”
慈航庵并不远,侯府的马车又跑得快,一个半时辰之后,便已经到了山门下头。张永顺家的早几天就过来安置了一番,见侯府的马车到了,早有庵堂里的女尼过来接应,带着一行人往后头的禅院休息。
徐娴和齐嘉慧还是头一次过来庵堂,处处都觉得新奇好玩,夏日里山上阴凉舒爽,几个姑娘都觉得心情舒畅。
赵菁将徐老太太安置好了,命丫鬟去伙房传了斋饭。这慈航庵说起来只是小庵堂,如今有这样的身份高贵的香客过来,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的。
从老太太的禅房出来,张妈妈已经在门外等着她了,见赵菁出来,便急忙迎了上去道:“太太,我方才已经打探过了,确实有一个姓卫的女子在这慈航庵带发修行,就住在这慈航庵后山的几间小禅院中,这慈航庵虽然偏远,后山却有一处大空地,建了好几处的禅院,养着好些带发修行的居士。”
赵菁闻言便点了点头,见时辰不早了,便开口道:“老太太一会儿用了午膳必定是要歇片刻的中觉的,你先派个丫鬟去递个帖子,终究不要失礼了才好。”
张妈妈点头称是,又往禅房里头看了一眼,问赵菁道:“那娴姐儿呢?”
“暂且先不带她去了,她太认生,将来再看吧。”
如今已是仲夏的天气,到了中午更是热了几分,好在山上凉爽,徐老太太用过了午膳便歇下了。赵菁命丫鬟好生服侍着,带着张妈妈出门。
丫鬟打着伞走在林间的树荫下,赵菁不紧不慢的走着,她上回来慈航庵的时候不过走马观花,并不知道这庵堂的后山还别有洞天,如今边走边看,反倒有了些闲情逸致,连方才偶然间涌起的困劲也少了几分。
从客人的禅房到后山还有些路途,丫鬟怕赵菁热着了,瞧见路边不远处的一处凉亭,便笑着道:“夫人上去歇会儿吧。”
赵菁这会子倒不算很累,只是见丫鬟额头上已经热出了汗来,便开口道:“那就上去歇一会儿,这会子还早呢!”赵菁说罢便往那凉亭中走了过去,才上了石阶,抬头的时候,却瞧见周熠与一人对坐在凉亭里。他那位置正对着台阶,一抬眸便看见赵菁上来,原本刚毅硬朗的脸上陡然僵硬了几分。
第138章
赵菁此时却也是微微一愣,她如何能料到, 在这种地方居然会遇上周熠。那日她趴在周熠的肩头进了武安侯府家的花轿, 虽然问心无愧, 可再遇他却总有一种不能言语的尴尬。早知道徐思安昨儿说要陪着自己一起过来, 她便应下了。
然而周熠似乎并没有比赵菁淡定几分,他几乎是强忍着就要站起来的冲动,定定的看着她, 原本坐在石凳上的身子竟也僵直了几分。
眼前的少妇眉梢透着几分春色,正是被男人捧在掌心疼爱过的模样, 不过才半个多月不见, 她已是别样的风情了。
周熠的视线几乎不能克制的落在赵菁的身上, 她就这样抬头看着自己,白皙的脸颊上透着一丝红润,肤如凝脂、眉若远山。大约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她身上的褙子略露出一抹胸前的白腻, 原本就饱满的丰盈在纤衣的包裹下越发傲然挺立了起来。
她盈盈的站在自己的面前,而此时的周熠, 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怎么了?眼睛都直了, 是不是最近政务繁忙,你又不知保养了?”坐在他对面的女子悠悠然开口,声线中透出几分长者的温柔来, 像这夏日里徐徐的凉风。
周熠微微一滞,收回了深思来,朝着背对着赵菁的女子开口道:“没……没什么……”他说着朝赵菁抬了抬下巴, 赵菁会意,提着裙子转身离去。
丫鬟青芜跟在赵菁身后,此时也瞧见了凉亭中还有旁人,还是个并不认识的男子。她急忙扶着赵菁转身离开,主仆二人加快脚步重回山道,青芜才轻喘着告罪:“夫人,都是奴婢没瞧清楚,谁知道那亭中竟会有外男。”
赵菁这时候已经平静了几分,顺着树荫往那亭中看了一眼,周熠已经站了起来,视线往这边扫了一眼,赵菁便低下了头来,见青芜的话语中还有几分自责,淡然道:“没关系,我们走吧。”
周熠目送着赵菁离去,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她今儿穿着一身水粉色的褙子,长裙曳地,腰间系着宫绦美玉,走起路来便有几妙曼摇曳的姿态。他从前在宫里见她的时候,总是一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样子,哪里想到自己一旦放手,她竟在别人的怀中如此盛放。
他几乎是有些迷恋的看着赵菁的背影渐渐远去,眉宇中越发多出了几分愁绪来。眼前的人见他还是这副失神的表情,也忍不住站了起来,顺着周熠的视线望过去,笑着问他道:“那是哪家的夫人,你认得她吗?”
周熠此时才收回了深思,转身对珠泪夫人道:“没……没有,只是看着有些眼熟。”
珠泪夫人便坐了下来,凉亭里有丫鬟沏好的热茶,她们刚刚才喝了一盏。她提起茶铫子又给周熠满了一杯,开口道:“我听明箴说,你又要纳一个贵妾,这回又是哪家的姑娘?如今王妃去了,这个位置只怕有的是人惦记,与其纳妾,不如提了一个正经的王妃上来,帮你料理后宅。”她说道这里却又顿了顿,继续道:“况且……你也该有个后了。”
珠泪夫人淡淡的开口,眨眼间已经替周熠斟满了一杯茶,她放下了茶铫子,抬起头看着周熠,继续道:“她都已经死了,你觉得亏欠她的东西,如今总也可以释怀了,你难道就当真要这样孤独终老下去?”
赵菁的背影已经没入了山中的小径,浓密的丛林隐去了她姣好的身段。周熠收回了视线,转身落座,听珠泪夫人把话说完,抬起头道:“我欠她的,此生也还不清了,有没有后也无甚重要了。”他说着拿起了茶盏,抬起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抬起头道:“时候不早了,我送你回禅院去。”
※※※※※※
大约是赵菁心中对周熠还有几分顾忌,足下的脚步也不由快了几分,好在过了凉亭不远处便到了慈航庵的后山,曲径通幽之处便是一片开阔的山腰,几处禅院毗邻而建,竹林茅舍别有风情。
张妈妈因先过来探个路,倒是先找到了徐娴生母的住处,见赵菁带着丫鬟过来了,便上前引了她们过去,在一个竹篱小院门口停了下来。院子很小,里头不过三间禅房,院中的小花圃中种着各色瓜果蔬菜,一颗石榴树硕果累累,从篱笆内伸出了半边的枝丫。
赵菁才想请了张妈妈去叫门,里头的帘子一闪,一个穿着浅灰色道袍的年轻女子便落在了赵菁的眼中。她身上的道袍前尘不染,头上梳着道髻,用一根乌木簪子固定,粉黛全无,脸色有些苍白,却又透出几分淡然闲适来,猛地一看,确实和徐娴有着六七分的相似。
赵菁尚且还能稳住心神,一向疼爱徐娴的张妈妈却已是愣住了,视线盯在那人的身上上下打量了几番,一时怔怔的说不出话来。倒是对方见了来人,迎到了门口,垂眸朝着赵菁福了福身子,开口道:“想必这位就是武安侯夫人了。”
赵菁便福身向她还了半礼,点头道:“正是,卫居士,打扰了。”
卫竹筠眸色淡然的扫了赵菁一眼,落落大方,谦和有礼。她亲手挽了帘子,请赵菁和张妈妈进屋。
禅房的中厅供奉着观音大士的法像,法像跟前的长案上放着三足狻猊香炉,里头供着的三支清香已经烧到了底了。卫竹筠动作娴熟的就着长案上的蜡烛,重新燃了香,继续供奉着,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赵菁也跟着她拱手拜过了佛像,才被她一路领着,往里间的卧房里去了。赵菁便在窗下的竹椅上坐了下来,茶几上已经沏好了清茶,尤然带着几分温热。
卫竹筠在她面前的绣墩上坐了下来,低垂眉宇,纤细瘦削的手指拨动着掌心的檀木佛珠,发出规律的“啪啪”的声响。赵菁抿了一口清茶,茶叶虽然一般,但山泉泡出来的口感却也馨香扑鼻,让人口齿留香。赵菁放下了茶盏,抬起头对她道:“久闻卫居士佛法精深,我们家老太太最敬这样的人,改日有空,居士可愿上门为老太太讲经说法?”
公候门第的人家,请了法师居士上门念经说法那是常有的事情,更有甚者常年供奉某些寺庙,家中但凡有大小事宜,都会请了法师过去念一念。徐老太太这人耳根子软,又常常有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若是想让她彻底对娴姐儿生母一事改观,除非先让她认清了这个人,才会有些效用。
卫竹筠听了这话却略略拧了拧眉,脸上却依旧没有什么表情,淡淡道:“我已经许久不理世俗之事了,只怕没有办法答应侯夫人,还请夫人见谅。”
赵菁闻言略略垂了垂眉宇,站在一旁的张妈妈却急了起来,她如何不知道赵菁心里的想法,正要开口相劝,只听那边赵菁开口道:“居士不理世俗之事固然是真,然世俗却未必如此,与其说我请了居士是去给老太太讲经说法的,其实倒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赵菁说完,只顿了顿,抬起头定定的看着卫竹筠,继续道:“我有一个侄女,年幼失沽,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因此养成了一些怯懦胆小的习性,如今虽年方十四,心智却尚未成熟,眼看着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