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曦[快穿]-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年岁,太子岂不是要亲手弑父!
卫右渠越想越是心惊,待看到王后还毫不慌乱地站在禁卫军的保护之后,太子更是不紧不慢地吩咐对敌。
这分明是早有预谋!
卫端的确不是早有预谋。
只不过在卫右渠这些年频频打压他,对东宫一系动作不断,尤其是近来大肆抬举一个襁褓里的幼子,他就对于东宫的护卫紧得不能更紧,今日更是哪怕上了王船,在内外都安排了极多的人手。
王后掌管内宫,自是能够配合他做出这些安排,将一切做得天衣无缝。
但是卫端并没有想要弑父。
尽管卫右渠这些年行事越发打压东宫,但卫端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胆子,都没有想要现下除了卫右渠的心思。
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是卫右渠的嫡长子,是正式册封的王太子,又素来没有过大错。只要卫右渠离世,他就能顺理成章地登基。
就算卫右渠真得想废长立幼,他也扛不住王后母族,东宫跟燕王一系的反扑,百官维护嫡长的心志,逃不开天下人的口诛笔伐,躲不了几千年来的一个名分。
卫端身为嫡长子,乃是天经地义的储君。他跟他的父亲远远还没到图穷匕见的地步,犯不上现下就真得去行刺,做下逼宫之事。
而汪王后作为卫右渠的正宫王后,卫右渠公然敕封刚出生的庶子为郡王,这样明晃晃地把汪王后的颜面往地上踩,汪王后决计不可能没有一丝不满。汪王后跟卫右渠年少成婚,这些年以来,早就不是靠着卫右渠的宠爱过日子,每日孜孜不倦地花心思去讨卫右渠的欢喜。
她所指望的,是自己的儿子能够继位,是她作为正宫王后的尊荣跟地位。
卫右渠这样宠幸庶子的举动,就是在威胁嫡系。
汪王后不仅在卫端的提醒下更加严厉地管束内宫,更是在身边下了极大的功夫,防着那一堆妃嫔以及卫右渠能够对她伸手。
她做了几十年的王后,端庄惯了,遇见任何事情都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索对策。如今这般的行刺虽然不在她的意料之中,还不至于让她失态。
大家族出身的女郎,举止风仪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一举一动都必然有章法。
在慌乱之中,卫端在侍卫跟刺客,内侍搏杀里,忽然发现自己的亲弟弟,燕王卫琦并不在王船上。
龙舟赛的郎君们都在觐见王上,王室中人按理都要陪侍在侧。卫琦身为燕王,今上的嫡次子,这个时候不在王船上,偏偏此时又有刺客。此事往小了说,是燕王不服礼数规矩,往大了说,卫琦是否提前知晓有刺客。
更或者,这些刺客根本就是卫琦心机叵测,安排下来的?
就在此时,惊变陡生。
本就因为刺客出现而混乱的王船,忽然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动声,船剧烈的摇晃了起来,好似船底忽然被凿破了,船就要沉了一般。
“船要沉了!船底被凿了!”
“跳水啊!”
“逃命啊!”
人群开始更加骚乱起来,所有人几乎都争先恐后地想逃出王船,而船外面的人又不断地涌进来救驾。
在船就要沉之时,出口是最危险的地方。且不说人逃命的本能驱使,所有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冲过去,拥挤跟踩踏,会毁去大多人的性命。
王船本来就有一端连接河岸,自然是可以通过浮桥逃命的。
最重要的是,此番刺客行刺,焉知他们不会重点布防出口跟浮桥二处。即便是最愚蠢的刺客,也知晓这两个最紧要的地方,是最为容易一击必中。
那么一扇门,长长的浮桥,只要埋伏足够的弓箭手,就足够守株待兔了。
更可怕的是,现下王船就要沉了。
禁卫军统领紧紧跟在卫右渠的身边,急声道,“王上,为今之计只有跳水脱困,绝不能去浮桥!”
王城江此处并不很深,跳水还能有活路,去浮桥必然是十死无生。
“吭!”
卫右渠眼见逃去王船出口,跑上浮桥的奴仆被强弓一箭毙命,掉头就跟禁卫军统领道,“跳水!”
禁卫军统领护着卫右渠跳下了王城江,周围跟着诸多护卫,紧紧把卫右渠包围在内。
刹那间,寒光闪过,从即将沉入河中的王船之上,同时飞来了几支弓箭,直直地朝着卫右渠呼啸而来。
当时,卫端跟东宫护卫就离其中一个刺客不过几步之遥。电光火石之间,他沿着刺客的目光看去,就发现了刺客的箭赫然就是朝着自己的父王。
他一时间想起了这些年父王对自己的冷淡,对自己的严苛,对东宫一系的打压,对庶子的百般宠爱,对自己嫡长子的漠视,对自己亲弟弟的再三放逐。
只要父王一死,他就是朝鲜的王。
就在这一间隙,就在卫端犹豫的辰光,卫右渠便中了一箭,惨叫着抓着射中自己背心的箭支,双目紧闭,失去了知觉。
正在此时,卫端心中陡然一惊,一阵细微的风声响起,他喉咙间的皮肤被什么刺破,卫端只来得及说一句,“暗器……”
不过须臾之间,卫端的脸便变得漆黑,整个人裸露出来的皮肤都迅速变为乌黑,随即倒地不起,再也没了气息。
一直不错眼看着卫端的汪王后发出了凄厉的叫声,“端儿!”
第332章
就在王船动乱不堪的时候,在岸上芦棚里顾自坐着喝茶的光禄勋董金恒瞧着就要沉下水的王船,嘴边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按照他对卫右渠这么多年的了解,怕死惜命到了极致的卫右渠,遇见这种绝境,绝对是第一个跳水逃命的人。
即便是王船上布置了后手防备,哪里比得上经营了这么多年,掌管王俭城宿卫,又处心积虑准备了这么久的他们呢?
他听着不断传来的“护驾”“有刺客”的声音,转首问身边的属下,“王船那边此刻如何?”
他们自是有人时刻盯着王船,不断把动静传到这里,以便他们做出应对。
持剑侍立在董金恒身后的下属刚刚收到最新的消息,低头恭声道,“回禀大人,卫右渠已经跳水,胸前中了一箭,太子卫端已死。”
侍立在董金恒一旁的一名青年郎君大惊,“卫端也死了?”
此次举事是箕准一系,箕子王朝的大事。箕准的孙子,如今马韩的嫡子宜淳君,以董金恒夫人的远房侄子身份亲自来到了王俭城,跟董金恒一同谋划此事。
谁家没有几个穷亲戚,这点事情在王俭城算不上什么出奇的。
宜淳君身边又有几个擅长移形换影的大师,将面容稍微改变,衣裳打扮一换。便是宜淳君的亲生父亲来见了,也未必认得出来。
毕竟此事若是成了,箕子王朝便可复国。
可是在他们之前的计划里,伤了甚至是杀了卫右渠本就有些勉强,还是在汉室使团的配合下,才能造成这么大的动静。可伤了卫右渠,又能杀了卫端,绝不是他们能做到的。
他们要是能做到,早就做了,何至于等到今天?
“可确定卫端也死了?你们亲眼看见卫右渠中箭,卫端丧命?” 董金恒显然了解自己的能耐,眼里的震惊比宜淳君更甚,直接就站了起来,逼近下属急忙询问。
这是直接关系到他们复国大事能否成功的关键。
下属是董金恒的心腹,自然知晓轻重,确定极了地回答,“属下再三确认过,盯着的人亲眼瞧见卫右渠中箭,卫端身亡。”
宜淳君不敢置信地看向一旁脸色煞白,眼中却惊惧交加的董金恒,惊疑不定地问,“董大人,莫非是燕王?”
要说这世上谁有能力,又有动机去杀太子的,就只有太子的亲弟弟燕王卫琦跟一群庶出的王子了。王太子一旦没了,接下去理所当然的储君人选便成了卫端嫡亲的弟弟卫琦。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最大的嫌疑人。
燕王从军多年,在军中颇有根基,着实有实力,也有可能做下这桩事。
“如果是燕王,为何也选在了这一天发作?” 董金恒想得更深一些,越是想越是心惊。
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巧合。只要是巧合,必定都有人为的缘故。
要知道,当初提出建造王船的建议,就是他安排人迎合卫右渠的心思,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就是为了等着这一天。
卫右渠这一辈子太顺遂了,平日里只要想着新奇的玩意就好,蠢到去跟汉室作对,想着结交万里之遥的匈奴。
只要汉室一旦缓过劲来,朝鲜第一个就要遭殃。朝鲜这个弹丸小国,对于汉室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天下间抹掉。董金恒根本不明白,卫右渠是哪里来的这么猖狂,做出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
这份猖狂,他骂卫右渠一声愚蠢,都嫌累得慌。
只是卫琦也同时,在同一个地方发作,莫非是卫琦的手已经伸到了他们这边,在他们身边安排了探子,探听到了这个消息。
他们极要紧的身边有卫琦的探子,这件事只要一想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董金恒跟宜淳君对视一眼,本就胆子极小的宜淳君脸色煞白,“董大人,燕王也在这一天……”
他可不像董金恒,有一身好功夫。
若是有什么硬仗,第一个死的就是他。若是连命都没了,拿个屁去复国,复了国又有何用!
世事往往是,你越怕什么,什么就会来。
就在这一刻,周边突地响起了破空之声,蒙着面的刺客向着岸上芦棚一面冲了过来。
董金恒虽然在身边布置了后手,可是在汹涌而来的歹人面前,竟然显得毫无用武之地一般。
这些刺客的招数,布局,就像是战场上的战阵一样向前推进。所有人都是训练有素,能够随时随着周围局势的变化变换阵型。
没有一个人有一丝畏战之心。
这些哪里是刺客,分明是士兵!
朝鲜何曾有这么得力,数量又极多的士兵!这些足够以一敌十的精锐,要是朝鲜任何一方势力的人有,哪里还需要用这些阴私手段,直接硬碰硬,打一场就足够了。
这不是朝鲜的军队,这是汉室的军队。
汉室此次跟着使团来的,是万户侯张次公将军。而张次公,是已经初露锋芒的将军卫青麾下。
卫青是近百年以来,第一个战胜匈奴的人!
他以为汉室要扶持箕子朝鲜复国,却没想到在卫右渠跟卫端都可能身故的时候,汉室连箕子朝鲜也要一并铲除了。
汉室这头猛虎,终于不再容忍朝鲜这个弹丸之地,要彻底收服朝鲜了。如果是这样,他们还有什么活路!
……
就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燕王卫琦正在汉室使团的芦棚里。
就算发生了天大的事,作为王上嫡次子的卫琦正在拜访汉室使臣,畅谈汉室风光,有什么比这更光明正大的理由呢?
卫琦本身就不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这时候出去躲清静,又是跟他合得来的张次公跟辛元,就是卫右渠也说不出什么来。
张次公是个闲不住的,早前便出去散散了,此时此地,只有卫琦跟辛元留在这里。
“君侯一人在外,辛大人就不担忧吗?”卫琦看着远处冒起了黑烟的王船,浑不在意地跟辛元说这话。
现下王船上不仅有强弓,有人凿船,还有人放火。
如此千钧一发,九死一生的境况,父王跟王兄只怕只有跳水一条活路了。
一旦跳了水,不说他们的水性都不是那么好。一旦有人在船上放箭,水里的人几乎就是必死。
不知道那两个从未把他放在心上的父亲跟长兄,此时是不是已经去见了天神。
辛元并不怎么担心张次公,一个正在带着兵打仗的将军,保护不了自己,他担心也没什么用。
卫青跟张次公练了这么久的兵,连朝鲜人都打不了,日后还如何跟匈奴打?
“君侯不过是出去随意走走,不去王船,没什么可着紧的”辛元随意地答着,“想必此刻王船上定然是炼狱,殿下的至亲皆在上面……”
卫琦有这份心思担心张次公,不如想想自己的亲生父母,嫡亲兄长都在险境,他跟没事人一般待在这里,有何立场来问旁人。
卫琦显然懂得辛元话里的意思,眼睛眯起,眸子里闪过阴霾,“母后一生都盼着长兄登位,所有心血都在长兄身上,想必会很乐意去陪着长兄。”
汪王后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大家族女子。
她一辈子并不十分看重丈夫卫右渠,也对于争宠没有丝毫心思,唯有在乎自己最重要的嫡长子。
她怀卫琦的时候,卫端正在学走路说话。汪王后即便身子很重了,也每日都抱着卫端,教他说话走路。卫琦一出生,汪王后根本没照顾过卫琦几日,便继续去照料卫端了。
卫琦从小,既没有多少机会看见父王卫右渠,也没被汪王后多疼爱过。
他少时发水痘,半夜叫着阿母醒来,整个房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被王上王后冷待,便连晚上守夜的人都慢待他。
就连他日后去沙场,也是因为长兄需要武将的人脉。他娶王妃,也是为了拉拢王兄需要的势力。
就是这样,他的父亲长兄都不放心他。
他们不给他活路,他就自己挣一条活路。
“我该去王船救驾了。辛大人,告辞。”卫琦眼中划过一丝戾气,扶了一把腰上的佩剑,大踏步地朝着王船而去。
穿着玄色窄袖的郎君,面容俊朗疏阔,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有着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凌厉,有多年来被打压的怨气,有不甘于坐以待毙的气性,终于要在这一日做出一个了断。
可惜了。
“吩咐下去,杀了卫琦”辛元微微叹息一声,旁边的校尉郭昌迟疑地答应了一声,有些犹豫地问了一句,“大人,朝鲜王跟太子皆死,若是再杀了燕王,而且之前小番君南宫等率近三十万人表示有归降汉室之意,朝鲜恐怕就要大乱。”
他们都是武将,对于同是武将出身,又身手不错,颇有军功的卫琦难免有一丝惺惺相惜。
辛元很明白郭昌的迟疑,他看着远处燃起了熊熊烈火的王船,跟烧杀声不断的王城江岸边,语声低低地道,“这是陛下的吩咐,卫琦必死。”
郭昌一听见陛下,立时便不再言语,立时转身出去传话了。
辛元拿起自己放在案几上的折扇,径自朝着使团的马车方向走去,脑子里回想着临出使朝鲜前,皇后跟陛下,吩咐他跟张次公的话。
“卫氏朝鲜,卫右渠自大猖狂,眼界极小,胆小怕死;王太子卫端虽然能干,但是不能容人,心胸狭隘,猜忌心极重;燕郡王卫琦,是卫右渠那么多儿子里,唯一立得起来,且有勇有谋的一个。卫右渠其他的儿子,都是一群懦弱无能,沉迷酒色的东西。若我是卫右渠,必然会将太子慢慢废了,扶立卫琦。只是可惜……”
卫右渠可不是一个聪明人。
“箕子朝鲜早已不足为虑,根本无力攻入王俭城,只能龟缩在马韩一地。子让,朝鲜不同于匈奴。我们跟匈奴,只能打得他们服气了,他们才会迁徙到远离汉室的地界。而朝鲜,自古以来就是汉室的藩属,朝鲜有那么多的汉人,日后会是汉室的郡县。只有除了所有能够掌控朝鲜局面,让朝鲜强盛的人,让朝鲜就此天下大乱,再无宁日,尸横遍野。等到我们收拾完匈奴之后,汉室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收服朝鲜,朝鲜人还会感恩戴德,视汉室为恩人一般,迫不及待得归降。”
第333章
四月尽了,牡丹凋谢,百花即将事了,花落后,却是芍药之时。
将芍药插在素白的瓷瓶里,待花褪了,叶子枯萎,才算是春日真正去了。
苏碧曦将芷晴挑来的诸多芍药细细挑了,拿着剪子剪去过长的花枝跟枯叶,挑了几个高矮长短不一的瓷瓶装了,瞧着这红紫芳菲的芍药花,指了两瓶红色的,“将这两瓶拿去前殿陛下那里,每日换水,好好看顾。”
“女郎亲自挑的花,黄总管哪里敢不好好照看?”芷晴笑着应了,跟阿豆各自捧着一个瓷瓶,往前殿去了。
两人沿着廊庑走了没几步,就瞧见穿着常服的刘彻从一侧海棠花枝处走了过来,忙跪地行礼,“陛下。”
刘彻摆了摆手,“这是殿下挑的花?”
“回陛下,是殿下亲自修剪了花枝,吩咐我们将花送到前殿处。”芷晴欠身答道。
此时已经快午时,正是苏碧曦用午膳的时辰,刘彻此时回后殿就是为了盯着她用膳。苏碧曦一般临近午时才起身,近来更是懒散了许多。
刘彻走到后殿门口,就见太阳正大正烈的时候,一个英朗的少年郎正蹲在花坛里拔草。少年郎明显没有做过这些事,把身上的衣裳弄得都是泥土,脸上也脏兮兮的,跟只花猫一样。
正是被苏碧曦带到身边,收为义子的霍去病。
刘彻自见到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郎,心里就十分喜欢,平日里也乐得提点这个勤奋刻苦,天资聪颖的少年郎。此刻见他不站班,却在宣室殿的花坛里捣鼓,心中相当好奇,刘彻便走到了霍去病的后面,倒听见他在小声嘀咕,“不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