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熙朝密嫔-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这漫天大雪,总衬托着这屋里十分暖和。只但愿,这皇上总感觉着这周身十分暖和便是了。

  ☆、第81章

  王晚歌应该从未思考过,她对康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其实,从来她对康熙都只是一种利用。康熙的宠爱是她可以安乐活下去最重要的条件,康熙的宠爱是她报仇必须的东西。只是看着康熙渐渐的年老,渐渐的面色淡淡,却总是觉得他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产生了一种自以为的怜悯感。也是因为康熙总是护着她,事事为她周全,所以渐渐的也产生了一种依赖感。只是却也是从未想过,这份感情到底是什么。只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往前行进着。比如那夜不自觉的便将身子轻轻的靠在了康熙的身上,又在之后说出了几个关于四爷党羽的名字。
  她没有去深究过为何会在那夜之后就告诉了李煦那一串名字。有维护康熙的意图不假,可是却也不得不说,那也是对自己另外的一种保护。
  她从来就没觉着过四爷登基她能有好日子过,所以她私心里本来就不希望四爷登基。只是四爷若是不登基,又有谁能登基?她根本无心皇位,却又一心阻止着那些想登上皇位的。所以康熙的选择变成了她的选择。
  如今的形势是这一切顺势而下的结果。所以王晚歌也从未去想过,他对康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弘历的意思,王晚歌根本没明白。许是因为弘历还小,有些事表达的还不是十分清楚,所以这其中的意思王晚歌也未能明白。
  弘历自小便受着四爷的教授,说他的皇爷爷是一个十分英明睿智的皇帝,千古难有。因为寄予厚望,所以弘历自小便也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孩子还太小,也根本不大明白感情是怎么回事。只是心下觉得,当一人独站高处,十分寂寞冷寂之时,能有一人陪在身侧,便是最好的。
  转眼,便是到了五十三年的五月了。五月时,天气已经很热了。芙蕖出嫁那一日,更是艳阳高照的。芙蕖一身不算薄的嫁衣穿在身上,倒是还是十分的端庄。只是听闻那佟佳渊默当真是丢人不小。喜宴时喝的酩酊大醉,又大放厥词,气的佟佳氏的老爷子佟佳国维随其便是命人捂住了他的嘴,又命人五花大绑的送进了洞房。还听闻,这芙蕖公主倒是一丝丝都没有生气,只是叫这被五花大绑的人在地上睡了一夜。
  而第二日晨起,这人自是发了一通脾气。宿醉过后,头疼不已不说,还在地上睡了一夜。虽说如今已是夏日,可是在地上睡一夜,第二日晨起还是有些腰酸腿疼的。只是芙蕖看着那纨绔的小子发脾气,却是从来一副淡定的模样,颇有大清公主的风范。
  芙蕖从来便是有一个有主意的,年纪稍微大一些便是极少叫王晚歌操心。所以她的事,王晚歌也从来只是听听,不大去管。
  日子一日一日如此缓缓的过去,转眼寒暑已是几遭。皇上看着更加年迈了,而一直未有动静的四爷也终究有了动静。
  到底是历史上大清的皇帝,当真是沉得住气,这一沉寂便是几年,叫人一丝丝都瞧不出他觊觎那皇位的意思。
  若不是这期间,皇上叫老十六掌管了内务府,又因为边疆又起战事,皇上叫老十四前去迎战,又封了一个大将军王,朝中极尽奉承之词,又说这十四阿哥若是征战归来,这未来的皇位便必定是他的,想来这四爷恐怕还要等上好一阵子才会有所动静。
  而就算如今这动静,也是微小的十分难以察觉。想来从前,应该也是有所筹谋的,只是微小到根本察觉不到。只是无论如何,还是等到了这动静。转眼便是到了五十八年的时候了。
  老十四在外征战,皇上年迈,朝中事务众多,又加上边疆不稳,康熙看着越来越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是每每背手而立时,脊背却总是那样的直。
  五十八年的冬天,王晚歌的手中掌握了大量四爷暗中结党营私的证据。又是一个夜里,屋外漫天大雪,虽是掌了灯,可却是叫人瞧不出什么祥和的温暖来。
  王晚歌素来怕冷,可是如今倒是越发喜欢在廊下看着这漫天大雪,或者是淅沥小雨,艳阳高照,春光明媚。身上披着厚厚的斗篷,还是那样坐在廊下,一坐许久。
  皇上往后宫来的日子越来越少,来永寿宫的日子也是不多。只是王晚歌的日子倒是过的从来从容,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的样子。
  也不知在那坐了许久,大约是终于将思绪告一段落,王晚歌起了身,回去歇着去了。
  王晚歌隐约记得,似乎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康熙去世了。如今已经是康熙五十八年了。知道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死去,这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情。若是你对他没有感情,那么好吧,也不会也太多的感触。只是若是一旦有了感情,眼看着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便总会觉得有些感伤。纵然是王晚歌这样不善于悲伤,只会往前瞧的人也总是忍不住的一个人出神,想很多事。想关于康熙的很多事情。
  王晚歌终于开始想关于她跟康熙的那很多事。只是却似乎沉浸其中,习惯了对康熙的这种感情,并未有跳脱出来审视一番。
  第二日,王晚歌踩着被扫了雪显得湿漉漉的地面去了乾清宫。
  康熙坐在书案前,不知在忙碌什么,见王晚歌来了,便是去至了暖炕处,叫王晚歌也坐下。他不明白这么一大早的王晚歌来乾清宫做什么。
  不知是不是因为休息不好的缘故,康熙的眼下乌青。看着康熙花白的头发,却依旧淡淡的神色,王晚歌的心头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悲伤。
  “皇上昨夜没有睡好吗?”
  “年纪大了,觉便有些少了。”康熙的语气依旧淡淡。
  垂了一下眼眸,王晚歌抬眸又对康熙说道:“不知皇上是如何看待四阿哥的?”
  康熙似乎有些惊讶于王晚歌会来跟他说这些,不曾吭声,便那么看着王晚歌。而王晚歌随后便又说道:“四阿哥有夺位之心。朝中诸多朝臣都已经被其笼络,比如隆科多、年羹尧、张廷玉、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皇上一查便会心中有数。”
  康熙的神色未变,只是目光直直的看着王晚歌。而王晚歌也直直的看着康熙,却是没说什么。其实王晚歌没有理解对康熙为何会如此看她,至少没有理解的全面。
  王晚歌以为康熙是有些惊讶于由她口中说出这几个名字,而其实康熙的确有些惊讶,却也不十分惊讶。他早便知道王晚歌在关心着这朝中的事。此时他这样看着王晚歌,其实是想分辨出王晚歌这样告诉他的原因。或许也是想问一问这其中的原因。问一问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形势所迫之下的制敌还是因为私人的感情?亦或是问一问哪一个占的分量较重。
  只是看了片刻,康熙却也终究没有问出口。扭过了头,垂了垂眼睑,又看向王晚歌说道:“朕知道了,你且先回去吧。”
  康熙都如此说了,王晚歌也断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于是起身,对着康熙欠身一礼,而后便是离开了。
  而王晚歌离开之后,康熙便又来至了书案前,饮了一口提神的茶水,继续看着书案上堆成小山般的奏折。
  四阿哥的举动,康熙有所掌握,却没有王晚歌掌握的这样的多。看来,四阿哥也的确需要着重关注一下了。
  四阿哥的确有些坐不住了。只是德妃却似乎坐的还算安稳。似乎不管是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坐上皇位,于德妃而言都是一样的。至少四阿哥是如此认为的。他早便想着事情总会发生变化,却不想是发生着这样的变化。只是不管事情如何变,四爷的一颗夺嫡的心都不会变。
  四爷府里,四阿哥立在窗前看在院内一切的样子从来淡漠,像是从来未有改变似的。
  而永和宫里,后宫中,德妃的身影也从来都是清清冷冷,清清淡淡的。似乎从不将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事放在心上。
  四阿哥暗中行动,德妃也是知道的,只是从未有什么举动,表示这阻止亦或是赞成。
  德妃对此时不闻不问,像是从不知晓似的。而如此,四阿哥也从来不会对自己的额娘说上些什么。本来便是薄如蝉翼的母子情,因为从前的形势,有了片刻的贴近,只是如今事情发展成了这样,也着实没有说什么的必要了。
  五十八年这一年,弘历已经是九岁了。因为天生的聪慧,功课从来都是极好,对于治国更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每每看着弘历,康熙总觉得,弘历较他当初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82章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十四阿哥在西征之中立下汗马功劳,平定由准噶尔部首领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又驻扎西北,打算直捣准噶尔部的老巢伊犁,在西北声名远播,战功赫赫。只是康熙考虑军需问题,最终打算议和。而十四阿哥也是凭借着自身的头脑,恩威并用,最终与准噶尔部议和,在六十年十一月时,班师回朝。
  在西北地区,十四爷的威名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在朝中,因为未亲自得见十四爷在西北是如何策马扬鞭,勇杀凶徒,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众多朝臣都还说,这十四爷的风范当真是与当初皇上三征噶尔丹一般无二,当真是皇上最为骁勇,也最有智谋的皇子。而这言下之意,自是在说,这十四爷当真是最为合适的未来皇帝的人选。
  十四爷还未有还朝,朝中便因此而沸腾了。可想而知,若是他还朝之后,这朝中该是何等的景象。
  从西北赶回京城尚需时日,而四爷倒是从来一副淡漠的模样。若是十四爷还朝,于四爷而言其实是为最有竞争力的劲敌,只是四爷的样子倒像是从未有察觉到似的。闲来无事时,总会看着窗外的那景色,一站许久,纵然寒风凛冽,也从来只当没察觉到似的。
  钮祜禄氏看着四爷总是如此的模样,倒是也从未上前多说什么,只在一侧淡淡看着。
  身边伺候的丫头倒不是一个心思十分通透的,见四阿哥总是如此,还在钮祜禄氏跟前说了两句:“怎么四爷竟是什么动作都没有呢?可知这十四爷还朝,于咱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钮祜禄氏任由着这侍女说完,只是待她说完时,扭头看了她一眼。这是什么意思,侍女自然明白,赶忙便是颔首不敢说了。
  没有动作,怎么会没有动作呢?
  十四爷还朝,皇上倒是十分看重,竟然下谕会至城门口亲自迎接,以示恩宠。而为此,朝中宫中自也是忙碌一片。
  那日,倒是十分冬日的天气,大雪纷飞,天气甚寒。一早,宫中便是已经开始忙碌了。而康熙也是吃了早膳没多久便是上路了。
  城楼之上寒风呼啸,风雪扫在脸上生生的疼,只是只披了斗篷立在那的康熙,却像是不曾感觉到似的,只是望着远方,一动不动的。
  按照兵士所报,十四爷应该早便到了,只是已是到了晌午十分,人却还是未有前来。而就在城楼之上陪同的一行人被冻的手脚麻木,只觉得实在坚持不住却还是唯有坚持之时,前方终于又来了禀告。
  不过,竟然说是十四爷不见了。
  说是十四爷在途中像是偶遇了一个故人,故而稍作停顿,只是这一停顿,又一个屏退左右,单独叙话之后,竟是寻不到十四爷了。
  前方大军都停留在原地,由副将遣人来报,原地待命。
  城楼上的众人听了这消息,都是心中一震,继而便是响起了一些窃窃私语声,只是康熙却还是那副样子,像是听见的不过是十分寻常的消息罢了。
  半晌,康熙开口道:“着人全力寻找,兵士路途辛苦,先行进城歇息。”说完后,又道:“回宫。”说罢了,便是转身,打算下了那城楼。
  乾清宫中,虽然站了一屋子的人,却因为这一消息显得极静,像是屋子中根本没人似的。众人都颔首站着,也时不时有人微微抬起眼皮看一看龙椅上那动也不动的皇上。
  从晌午至夜里,一直未有好消息传来,而一屋子的人都都被遣回去了。而康熙也从乾清宫正殿挪至了书房,静静的等着消息,只是那面上从来的平静。平静的像是早便知晓这一切,平静的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似的。
  而的确,康熙是在等待着些什么。而终于,那等待着的终于来了。书房的门被缓缓的推开,外头有些黑漆漆的,四阿哥迎着光亮而立,微一停顿,看着康熙,起步缓缓走了进来。而他的身边跟着康熙亲自提拔上去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有一众侍卫。
  四阿哥的面色如常,像是在做一件十分平常的事。而康熙看着他的目光也正常,好像四爷像是平常似的来给他请安似的。
  而四阿哥站定后也的确先是给康熙请了一个安:“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没有吭声,只是看着四阿哥。
  而四阿哥自是自行起身,而后直直的看着康熙,然后还是用平常那十分淡漠的声音说道:“此情此景,想来皇阿玛也是明白了吧!”
  康熙还是没有吭声,而四阿哥则继续说道:“这不是儿臣的本意,只是儿臣却也是不得不为。”
  康熙终于说了话,道:“老十四呢?”
  四阿哥眼脸微微一沉,而后直视着康熙道:“老十四本不配当皇阿玛的儿子,不是吗?”
  康熙没再接着问下去,而四阿哥这话是何意思,他自也知道。随后,他又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朕?”
  弑父吗?
  这是隐藏在这句话后头的一句话,也是很直白的一句话。
  四阿哥还是神色未变,却是也未有吭声。怎么处置皇上?纵然走到了如今的这一步,但是四阿哥却是有些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自己的皇阿玛。各种结果他都想象过,也想象得到,只是此时此刻,他却是不知该如何回答康熙的这个问题,因为此时此刻他还没有做好决定。
  只是结果却也是明摆在那的。这逼宫,难道还会留下先皇的性命吗?康熙的手段,身为一个十分崇拜的儿子,四阿哥十分明白。所以,康熙的性命,留不得。因为如何留得?只是明明心知肚明,四阿哥却还是有些没想好,是而他微微蹙了蹙眉,只是淡淡看着康熙,却不吭声。
  四阿哥如此的反应,康熙自然知道是为什么。垂了一下眼脸,康熙没有多话,只道了一句:“来人啊。”
  来人啊?这话是在与谁说?这满屋子的人,除却一个梁九功,哪里有一个是康熙的人?只是这话明显也不是对梁九功说的。
  而随后,便是从书房的一侧走出来一行人。起初还看不大清明,只是走近了,那些人便是一下子叫人看清楚了。这些人都是谁?分明都是一些大臣的家眷,说的准确些,便是这些造反之臣的家眷。比如隆科多……
  而这些家眷的脖上每一个都搁着一把刀,刀柄由侍卫拿着。李煦站在一边,冷漠的看着。
  隆科多见此十分惊讶,如何会这样?今日他出门时,家中的人都还好好的在家中,此时,这……
  而自然,心下也一下子明白过来,皇上对于他们之举应该是早有防备,更甚者说,应该是了如指掌。不然如何会在今日将这些家眷全部抓了起来。而如此想着,也觉着,恐怕今日此举是要败了。
  虽然只是被拉出来了他的几个家眷,只是既然了如指掌,如何会只这样一点的防范?
  隆科多想到了的,四阿哥如何会想不到的。眼瞧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四阿哥将目光移到了皇上的身上。那目光似乎在说,难道只是仅仅如此了吗?
  而随后,只听至乾清宫后方,便是后宫的方向突然响起异动,像是众多人齐步跑步而来的声音。
  原来,侍卫都藏在了后宫之中!原来,不过是欲擒故纵、瓮中捉鳖罢了。
  隆科多也有些慌了神了,家眷都在皇上的手中,如今的情形已是左右逃不过一死了,拼一拼又如何呢?只是事情发生到了如此的地步,心下也是想着,说不好这之后还会有什么的,如何会任凭着他们去找他们血拼呢!
  只是似乎也有一丝的不死心,也有一丝的好奇心,倒是想看一看皇上可还有什么招数。随其便是提刀往前走来,而就在下一刻,从书房两侧突然齐刷刷的出现好多弓箭来。
  看着这满屋子突然出现的弓箭,四阿哥还是面色如常的,环顾了一周,最后将目光又移到了皇上的面上,道:“皇阿玛是何时发现的?”
  只是康熙却是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四阿哥。
  康熙不说话,四阿哥也不再往下问了。只是微微颔了颔首,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说道:“皇阿玛终究是皇阿玛,儿臣也终究是败了。”只是虽是说着这样的话,语气之中倒是也未有太多颓败的感觉。就像是在说一件很小的事。
  四阿哥败了!
  对于康熙,四阿哥满心的其实都是敬佩,敬佩皇阿玛小小年纪便能在诡谲多变的朝堂上争得皇家的尊严,敬佩皇阿玛胆色过人,有勇有谋,总是在合适的时机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从不手下留情。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