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些时日宁婉才明白缘由,未免深深地感慨,无怪说女人心海底针,自己再自诩聪明,但竟然还是会被性子简单的娘、豪爽粗放的大姑、温和寡言的大姐几个蒙骗了,当然还要加上看着总是老老实实的爹。
  宁婉就抱起了石头,“我们家里只有傻石头最可爱了!”
  石头今年五岁了,什么都懂了,立即不高兴了,挣扎着要下来,“我不傻,一点也不傻!”
  宁婉哭笑不得,因他挣的力气不小只怕一时抱不住,只得将人放在炕上,又点头他的头说:“说你傻是因为你没跟着大家骗姐姐。”
  “其实我也知道,”石头眼睛骨碌一转,声音里还带着奶气,毕竟其实他还没过四岁的整生日呢,这时又赶紧捂了嘴,“不说!爹和娘都不让我说幺姐的亲事!”
  宁婉就一跺脚,“原来全家都骗我一个!”转身要走。
  可是她哪里走得了,于氏抱住她抚着头,大姑拖住她的手,大姐挡在前面,爹笑嘻嘻地拦在门前,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没骗你呀!”
  大姑性子最急,“还是两三年前吧,你到梨树村我们家里住,大家说起了小王掌柜,你可一直是赞不绝口的。”
  宁婉无奈地说:“那是多久的事了,亏你们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大姑笑道:“我记得一清二楚的!”
  娘也跟着说:“前两天我不问了你?你亲口说的小王掌柜人不错,有请有谊的,哪家的女子嫁给了都会过得好吗?”
  当然还有爹,“婉儿,你是说过瑞泓丰的小王掌柜做生意有办法,十分佩服他,还说要向他学呢。”
  “那你们跟我说起他时也没说他来提亲了呀!”
  “要是说了提亲,你自然有理由反对了,不是说人家长得怕人,就是说个子太矮不好看,再就是不喜欢读书人,甚至还会挑家里只有地没有铺子,说你一定要留在虎台县里做生意,不想嫁到庄子里……现在小王掌柜你还有什么可挑捡的?”
  宁婉当然没有什么可挑捡的了,因为就连石头也说“小王哥哥好,每次见到我都给我好吃的!”
  不提小王掌柜的家业人品相貌样样出众,只说他对先前的未婚妻情深义重就令她一直十分感动,她所认识的人不论是乡下的农妇还是虎台县里的贵小姐也都没有不赞赏的,为此大家也都愿意照顾瑞泓丰的生意。
  但是就这样完美的小王掌柜也没有令宁婉觉得十分情愿,于氏着实不解了,“婉儿,宋太太跟我一提小王掌柜,娘就喜得什么似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宁婉早已经隐约觉出自己并不愿意成亲,她亲眼看着大姐二姐在议亲时含羞带笑的神情,可她怎么也没有一点点的喜气,甚至还不如喜姐儿应了赵家时的心甘情愿开心呢。她知道自己不大对,也明白大约与她的那个梦有关,虽然她嫁赵国茂就跟没嫁一样,但是从那以后她就再没有对成亲的憧憬了。
  面对着娘和大家的追问,宁婉突然张口结舌再说不出什么。正是如此,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家世、人品、相貌……她一样也挑不出不好的呀!
  宁婉被大家拉拉扯扯地坐在炕边,心里一样样地盘算,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推开大家站了起来,“小王掌柜的孝期还没满呢吧?”
  “再过两个月就孝满了,加上一个月的素服,三个月后就正式来提亲。”大姑一拍巴掌,“所以宋太太悄悄过来与我们商量,现在两边先将一应事情都商量好,只等小王掌柜出了孝就可以过来提亲了,毕竟小王掌柜已经二十多了,为了先前的未婚妻耽误了好多年。你还有什么都说出来,大姑都知道!”
  这也是实情,大家通常也都是如此做的,宁婉再说不出什么,低了头沉思了半晌,“我都听家里的。”
  “这就对了,你爹娘还能害了你?婚嫁的事你们小孩子不懂,都听长辈的自然没错。”大姑说着突然又想起了女儿,声音就低了下去,“她就是不肯听我的,将来有得苦吃!”

  第155章 说谎

  没几天宁清与刘五郎到虎台县里送货,得知了这门亲事,嘴巴刻薄的她也没挑出什么不是来,倒是将宁家答应的嫁妆颠来倒去的念了好几回。
  “娘,你们竟然答应把家里的铺子作坊都给婉儿做嫁妆,那你们将来怎么办呢?还有石头将来拿什么娶媳妇?”
  于氏本已经给她讲了好几遍了,现在不禁有些不耐烦了,“铺子本来就是你幺妹自己挣出来的,我们当然不能留下。至于我和你爹,也还在德聚丰里继续卖果仁糖点心什么的,再帮着婉儿打理打理生意,婉儿还能亏待了我们不成?还有石头,家里有地,我和你爹也给他攒了钱,娶媳妇当然不算什么!”
  “可是这么一比,我和大姐的嫁妆就太少了!”
  宁贤听事情与自己有关系,就赶紧说:“我可不和婉儿比,再说这铺子也不算是爹娘给婉儿陪嫁的,而是婉儿自己挣来的,当然要归她了。”又给宁清讲道理,“我们姐俩儿成亲前自己攒的私房钱不也都带到了婆家?其实爹娘对咱们姐仨儿是一样的。”
  大姑还要厉害些,她对二侄女有心回来争嫁妆不大满意,就说:“贤儿说一样,要我说其实不一样,当初贤儿和你成亲时,你爹娘都按聘礼的数出了同样的嫁妆,现在你爹娘哪里找二百两银子去?只是帮婉儿做几套衣裳买点家常东西罢了!”这两年德聚丰挣了钱不假,但是大半儿都用来买虎台县里的铺子,眼下又到了收菜的时候,家里还真没有多少余银。大姑在德聚丰帮了几年忙,心里自然是有数的,而且她还相信,“德聚丰虽然是婉儿的嫁妆,可她能不管你们爹娘和石头吗?别人我不敢保,婉儿可不是没良心的人!”
  宁清说不过大姑,且这几年她也早从爹娘话中知道必是要如此的,因此再辩不出什么,转而念起王家的聘礼,嘲讽地说:“二百两银子下聘?以瑞泓丰的家底再加上几倍也能拿得出呀!还真不够大方!”
  娘就气了,“二百两你还嫌少,当初刘家给你多少?”
  “我这还不是为了妹妹好?”宁清见大家都向着她来了,赶紧解释,灵机一动又想起一事,“你们还记得吗?当初婉儿还在家里说过她成亲要五百贯钱的聘礼呢,二百两银子算起来也就三百多贯,终究还差上一些。”
  于氏也还记得当初的话儿,“那时婉儿也不过随口说聘礼和嫁妆的事,哪里是真要五百贯聘礼?再说我们家从来不留聘礼钱,有多少带回去多少。”
  一干女人在一处叽叽喳喳个不停,宁婉就悄悄出去了,反正谁的话她也不爱听。
  原来宁婉自答应家里与小王掌柜定亲后,便轻易不出门,特别是左邻右舍两处绝了足迹,对于聘礼、嫁妆等种种事情也没问过,如今宁清来了才听得爹娘是如此安排的,因此再不爱听心里也是一酸,爹娘对自己的几个儿女真都是尽心尽力了。
  心里第一个念头竟是对小王掌柜有了几分埋怨,家里说要把所有的铺子和作坊都当成嫁妆给自己带去,他就答应了吗?实在是不应该!
  德聚丰虽然是自己张罗着做起来的,但是没有爹娘哪里能成?当初刚做生意时,爹赶着毛驴送货,有多辛苦不提,冬天的夜里还曾经摔伤过,差一点没出大事。娘那时有着身孕,虽然自己不许她晚睡,但是爹没回来前她哪一天能睡着呢?且自石头稍大些,每天不是起五经爬半夜的给爹和自己做饭菜,就是没完没了地打点琐事,后来又做糖、点心卖,费的心思不比自己少。这个铺子本就是全家人办起来的,哪里是自己一个人的!
  过几天小王掌柜来求亲,自己一定要当面与他说清,想娶自己可以,但是嫁妆绝不会这样多,如果不愿意也没什么,正好这事还没有说定,他自去另找一个陪嫁丰厚的!
  宁婉打定了主意,也不多话,因为她明白她再说什么也都无用,就像宁清一样,定然会被大家反驳回来。
  还不待宁婉与小王掌柜摊牌,却又生了新的波折。
  这一日早晨,因大姐回了梨树村,宁婉便帮着大姑一起在铺子门外摆开摊子卖新出锅的面食,她算帐快,因此帮着收钱。听着大姑说:“灌汤包两个,收五文!”却接了一块银子,成色极好的官银,应该是五两铰了一半的,足有二两半还多。
  不必说面食这样小生意,就是德聚丰的铺面里,除了大宗的货物以外,都是用铜钱的。二两半的银子,算起来有四贯多了,只收五文,可怎么找?
  这明显是来找事的!
  宁婉抬起头来瞪过去,却见竟然是赵国藩,色眯眯地托着两个灌汤包瞧着自己,“亲家表小姐,不必找了。”
  呸!宁婉在心里唾了一声,却也不愿意惹他,便将那银子重新递回去,“原来是亲家大伯,两个包子算什么,不必给钱了。若是不够,我让大姑再包几个拿回去。”
  大姑听了,这才发现原来是喜姐的大伯哥,先前她只一心卖包子倒没注意,更何况她其实与赵国藩不大熟,年节走亲家时赵国藩多是不在家中,见面的时候就少,眼下赶紧陪笑道:“你瞧!我这眼拙的!她大伯哥别生气。”说着利落地用油纸包了十来灌汤包递了过去,“拿回家里吃吧,若是不够,我再让伙计送去。”
  赵国藩哪里是为了几个包子?他刚从一处暗门子里出来,路过街头看到德聚丰,想起了前两天听人提到亲家宁表姑娘长得越发好了,便走了过来,及见了人心里更暗暗埋怨自己糊涂,怎么就将这么个可人忘记了呢?
  二弟媳的这个表妹可是比二弟媳要美得多,尤其是她那雪白的皮肤十分细嫩,在辽东的边城并不多见,此时清晨的凉风将她的脸颊吹得泛了红晕,比涂了胭脂都好看;还有那清亮亮的眼睛,粉嘟嘟的嘴唇,正是没出阁少女特有的娇憨,他一时心痒难耐,掏了块银子上前调戏。
  眼下见宁婉把银子重新递回来,他不想接却去握那只白皙的小手,“银子你们就留着吧,包子也不必了,两个已经足够。”
  宁婉又在心里哼了一声,赵国藩的这点小伎俩哪里能瞒得过她?且他刚刚一定才从那个下贱女人家里出来,身上还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熏香气,闻着就恶心!因此她在赵国藩握到她之前将手一翻,把那块银子正扔在赵国藩的怀里,“请亲家吃几个包子,我们还是请得起的!银子拿回去吧!”
  赵国藩下意识地一接,正好接住,想重新塞给表姑娘,可是宁婉早挪了一下位置,向下一个人笑道:“十二文钱,正好。”理也不理他了。
  可是赵国藩动了心思岂能罢休,到了衙里转了一圈就又回到了德聚丰,这时已经过了饭时,铺子外面的摊子早收了,宁婉也不在铺面里,他仗着自己是县里的典史,又是宁家的姻亲进了厅里,坐到了宁婉面前笑问:“生意怎么样?”
  宁婉见了他真想拎起门闩将他一棍子打出去,就像她曾经做过的那样,但是眼下他们的关系变了,还真不好打他,因此便沉着脸道:“还行。”
  赵国藩面对美人时总是有耐心的,因此又笑嘻嘻地问:“可有什么难处,与哥哥说,哥哥帮你。”
  “没有。”
  “铺子里交的税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
  “那也是不少的钱啊,只要与哥哥说一声就能帮你免了税。”
  “不用。”
  赵国藩并不丧气,又故技重施去摸宁婉的手,不想又摸了空,就笑道:“你这样千娇百媚的小姑娘何必辛辛苦苦地做生意呢?不如嫁了我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又有成群的奴仆伺候多好?”
  宁婉冷冷一笑,“你自有太太,难不是想停妻再娶吗?要是让你太太告到钱县令那里,你的典史再也做不成了!”
  赵太太是有本事的人,她不但将女儿嫁到了安平卫的指挥同知家中,给大儿子结的亲也是官家小姐,虽然是庶出的不得嫡母喜爱,但是当官的人家都是要脸面的,赵家再不敢休妻,也不敢太过苛责大奶奶,宁婉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如此说。
  赵国藩一滞,可他一向在花丛里说谎说得惯了,就立即说:“表姑娘不知道,我太太身子不好,不是个有寿的,只要表姑娘肯答应进赵家的门,我就用八人抬的大轿把你接进去,虽然只能先当二房,但只要我太太一没了,我立即就将你扶正。”
  大奶奶脑子不好是真的,但身子一点毛病也没有,因此宁婉便道:“这话你拿去对昨晚在一处的人说,不要污了我的耳朵!”
  按说赵国藩听宁婉叫出他昨夜的事应该赶紧就溜了,毕竟赵太太不许他在外面留宿,可是眼下大约是色令智晕,他虽然尴尬了一下,就又说:“只要表姑娘答应我,我再不去别处,只专心陪着表姑娘。”
  宁婉才明白原来赵国藩比自已知道的还要无耻下流,站起来刚要说去告诉赵太太,爹和大姑走了进来,向赵国藩说:“真是失礼了,竟不知道赵典史来了,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说着向宁婉道:“幺女,你娘正找你有事呢?你还不赶紧过去。”
  大姑就拉着宁婉,“正是,你娘急着呢,我跟我一起去吧。”出来后用手向后一指小声问:“没事吧?”
  “没事,”宁婉摇摇头,“他就是个废物!”
  “可他也是县里的典史呀!”大姑叹了声气,“喜姐儿怎么嫁了这么一家!瞧着赵太太也蛮体面的,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
  赵太太自己也总这样感慨的。宁婉知道家里人都担心自己,进了屋子反要安慰她们,“没什么,他也只知道拿着银子来诱我,想让我给他做小。”
  娘就吸了一口气,“我们家的人可不做小,要是像小杨太太那样压住正室的心里不自在,被正室压住过不好的又可怜,何苦呢?又不是嫁不出去。”
  宁婉就知道爹娘不可能愿意自己给赵国藩做小,就是在梦里,爹病成了那样,也不会让自己给别人家做妾,毕竟那时结正经亲事难,以自己的相貌卖身为妾看上的人却不少。后来自己拿定了主意也是悄悄出的门。当时的自己真是没有法子,现在的她有本事有铺子,自然再不会走那样一条路了。
  赵国藩被宁梁直接拒了,再来时就发现宁家一直有人在表姑娘身边,他就是想单独说句话也不能,他就想出了一个下三滥的法子,在虎台县里放出风声与宁家表姑娘有染,近日要接她进门当姨娘。

  第156章 诡计

  宁梁和于氏是从宋太太那里听了这消息的,当时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脸也白了,身子也抖了,过了片刻相互看着才哆嗦着道:“我,我们到县衙门前击鼓喊冤去,要是县令大人包庇赵典史,我们就撞死在衙门口!”说着就相互搀着向外走。
  宋太太原本带着些气来的,她帮着小王掌柜说媒,骤听了这闲话哪里能高兴?此时气早吓没了,不管不顾地死活拖住宁家夫妻,“别急,婉儿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哪里能不知道!”见再三劝不住就又说:“再说就是要喊冤也要先商量了写了状子再去呀!”
  宁婉听了也急忙赶了过来拦住爹娘,“宋太太说得对,我们先商量商量再说。”倒了水让他们喝,“先顺顺气再说话。”
  宋太太早急得一头汗,“可吓死我了,一听了消息就跑了过来,亏了你还能稳住。”一时却也忘记宁姑娘一个小孩子竟然比他们几个大人都沉稳。
  宁婉便道:“无事的,宋太太也只管家去,至于此事待有了眉目,我自然会过去说明白。”
  宋太太又吓又惊的,因此便听了宁婉的,刚要出去,却与一个年青人正对上了,一看她倒是认得,“赵三少爷,你怎么过来了?”
  来人正是赵国葆,一身竹纹的绸袍,眉清目秀,看起来很容易让人有几分好感,特别是在赵国藩的比照下,更显得颇有几分人模人样,眼下见差一点撞了人,便赶紧退了一步,拱手笑道:“原来是宋太太,失礼了。”
  宋太太哪里有心思说话,就摆了摆手,“宁家正有事儿,我们不如过几天再来。”
  赵国葆察颜观色,便知宋太太是为宁家不平的,就收了笑容露出几分为难来,“我就是来为哥哥赔礼的。”
  “你倒是懂事的,”宋太太神色就缓了许多,只是还叹道:“只可惜你是弟弟。”其实她还想说赵国葆还是庶出,根本管不了大哥,因此他来赔礼又能有什么用?
  赵国葆显然早听出宋太太的潜台词了,因此将手握了拳放在胸前,“我只是尽我的力罢了!”说着一撩袍子下摆走了进来,似乎下了什么极大的决断。
  宁婉此时早冷眼见了赵国葆这一番做作,非但没有被打动半点,反而猜测到可能赵国藩放出传言的主意就是赵国葆提点的,否则他怎么会如此凑巧地找到家里来?她心里蓦然警惕起来,赵国葆来了是为了什么呢?转眼见宋太太还站在门前,就上前一步扶了她出门,“宋太太,慢走。”
  赵国葆不待宋太太走远,就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