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去,揉均盖上盖帘放在灶边暖和的地方,又找了个小棉被严严地蒙上。原来现在已经接近酉时了,若要晚上就吃包子,面必须要快些发起来才行,而宁婉这些法子就是让面早发好的。
  这时于氏自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条子猪肉,见了幺女正在弄面就十分惊奇地问道:“不是早说好了今晚要做红豆米饭的,红豆已经泡了一天多了,刚好泡到时候,你怎么又和面?”
  宁婉却一眼看到娘手里拿的肉,赶紧上前接了过来,“这条肉里的梅花肉正合适!”梅花肉是猪脖子上最嫩最香的肉,因此这块肉表面看都是瘦的,但其实切开后粉红的瘦肉中夹着一丝丝的肥肉,正是猪肉最精华的地方。
  吴夫人是山东人,卢铁石从小吃惯了她做的饭,应该喜欢山东口味,宁婉就决定今天要做山东包子,而山东包子用的肉一定要是有肥有瘦的。寻常的肉当然也能做,但若用梅花肉会更好吃。
  将肉洗净后,宁婉就把梅花肉剔了下来,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山东包子的肉馅不是切成肉末的。
  于氏瞧着女儿越发奇怪,“昨天不是你说的大家太辛苦了,要我做红豆米饭、酸菜炖肉犒劳大家的,怎么今天又是和面又是切肉丁的,你是要做什么?”
  宁婉此时才顾得上告诉娘,“刚刚卢副千户来了,把我们家送的礼都退了回来。大约是怕我难堪,就又说想吃我们家的包子了,因此我赶紧做包子呢!”
  于氏听了,就急了起来,“这时候发面还来得及吗?”将面盆摸了一摸,自已又答:“应该也差不多。”转眼瞧幺女切肉丁便道:“你这样切太慢,我来剁肉馅吧”
  宁婉摇头,“我就是要切这样的。娘若是有空就帮我拿几根大葱。”
  于氏早知道幺女茶饭比自己做得好,因此就赶紧去拿大葱,剥了两根洗净放在菜板上,却不想宁婉看了一眼,“娘,再拿两根。”原来山东包子里一定要多放肉,多放大葱,味道才够香够醇。
  宁婉将肉丁切好盛到盆中,就将那几根大葱切成比平时要大一些的葱花,与酱油、盐、麻油、花椒面等一起拌到肉丁中调匀腌上。这时又拿了棵白菜,却只拣中间不大不小的叶子,一叶叶地剥下来洗净,也切成黄豆大的碎块,与腌好的肉丁混均。
  再看面已经发了起来,宁婉向里面兑了大碱,试了几回才觉得恰到好处,这才包成大个的包子,放在屉上隔着热水再放上两刻多钟看着包子重新膨了起来,这才加火蒸上。
  于氏掀了锅盖,惊叫了一声,“这白胖胖的大包子,一个足有吃饭的碗大!”
  宁婉就说:“山东包子就是这样的,比平常吃的包子香味儿都要浓。”说着也不顾热将包子一个个地放到食盒里,装得满满的方盖上了盖子,又在外面包了小棉被,叫了小伙计,“快!赶紧送到卢副千户家里。”包子只有热的时候才最好吃。
  小伙计才跑出去。宁婉又将他叫了回来,“如果卢副千户不在家中,就送到城墙上,若是也不在城墙上,就打听一下,一定要送到他手中。”
  原来卢铁石这次被调至虎台县是高升,但却是从主管一处的主官变成了副手,虎台县里原有一个千户两个副千户,现在他成了第三个,管着巡查城墙。先前宁婉没有用心想过,但是如今的她对卢铁石的消息十分关切,因此早就意识到这正是周指挥使明升暗降,架空卢铁石,不令他再立军功的法子。
  卢铁石在大漠炼出来的强兵都留在了多伦百户所,他固然带了些亲兵回来,但虎台县里不再给他兵马,实力就这样被削了下去。而在虎台县巡查城墙,却是整日忙碌又不可能立下军功的,甚至卢铁石因此与虎台县里的人极少见面,因为他整日都在城墙上。
  当然宁婉一点也不替卢铁石担心,就像她曾经知道他一定深入大漠斩夷酋夺回军户一般,她还知道谁也掩不住他的光华,更重要的是卢铁石是那样坚定的人,这些小小的挫折对他都不算什么!
  于氏看着小伙计走了,却叹道:“卢少爷回了虎台县里更忙了,每天都见不到他的人影,你爹上次说要请他吃饭也没空儿过来,这次送的礼又退了回来。既然他喜欢吃包子,以后我们每天都送吧。”
  “不必的,娘。”宁婉摇摇头,“卢少爷毕竟是副千户了,我们天天送包子过去让人看了算怎么一回事呢?”
  “那隔三差五地送几次总行吧。”看女儿点头,于氏就放了心,却又想起一件事儿,“其实也不必担心,就是那个姓洛的,上次我问了他,为什么不雇个人到副千户家里给他们十几个人做饭,他说他专门学过厨师,做饭做得很好呢。”

  第148章 老乡

  宁婉按了按头,洛冰竟然专门学过厨师?
  他一定是骗娘的,他是富贵人家长大的公子,从小读书的,又曾中过榜眼,在流放到边城前恐怕连家里厨房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现在他虽然给卢铁石一干兄弟们做饭,但是,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饭菜!这也是宁婉坚信卢铁石不重口腹之欲的主要原因。
  只有简单如娘这样的人才会相信,眼下于氏正将红豆稻米饭焖在锅里,还笑着说:“姓洛的说他是江南人,因此只会做米饭,却不大会做面食,所以才到我们家里买。我就说我也是江南人,我们论起来虽然不是一个府县的,但是其实离得并不远,只是他们那里是鱼米之乡特别富裕,我们那里时常发水灾特别穷,因此我们就认了老乡了。大家还说好了,将来谁有机会回老家的时候一定去对方家里帮忙打探亲朋的。”
  宁婉就笑了一笑,这个老乡娘可攀不起,没几年就会一飞冲天,再不会回辽东了。至于打探消息,那时的洛冰哪里有时间?他成了朝堂上的红人,国之大事尚且忙不过来呢。只是她不好打消娘的这点念想儿而已,娘到底还是惦记老家的。
  娘俩儿说着闲话便将饭菜做好了。铺子关了板大家吃饭,因辽东米比面要贵上一倍,因此德聚丰吃稻米饭的时候不多,这顿红豆稻米饭颇被大家期待的,可是山东包子也同样好吃,一时倒有些难以选择。
  宁婉吃的是山东包子,尝了尝觉得味道很是不错放下心,也许卢铁石并不在意包子是不是好吃,但是她却是一定要做好的。
  饭罢去了小厅,原来这次在虎台县里置了铺子,她在安排上更有了经验,先是将成亲的伙计都挪到外面赁的小院子里,家里只留几个利手利脚的小伙计,铺子里清静了许多;然后还在铺子后面第一排的房子中选了一间布置成一个会客厅,如有重要的客人便可以到这里商谈生意,比在铺子里要舒服自在得多。平日里,她也会在这间厅里看帐或者吩咐些事情,刚刚的帐还没看完。
  刚点了蜡烛就见到卢铁石放回桌上的礼盒,宁婉起身收了起来,再回来时又发现原本放礼盒处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将宁婉惊得一跳,原来里面包着两颗珍珠——这可不是寻常的珍珠,而是金色的东珠!
  这种珠子只在夷人所在的大江大河中有,一向十分难得,而眼下这两只足有八分重的珠子,更是宁婉从没见过的!俗话说“七分为珠,八分为宝”就是指如何断定珠子的贵重与否,到了八分重的珠子就算得上宝物,尤其东珠,因长在江河之中,少有极大的。
  先前赵太太有一只镶了颗六七分重东珠的钗子,十分爱惜,等闲不拿出来,后来送了宁婉。宁婉当家后也凑巧得了几颗东珠,有心镶一对耳环好配赵太太给的钗子戴,只是两只珠子大小色泽并不十分相同,因此终没有做成。
  但是眼下这两只东珠却是特别挑出来的,乍一看两只珠子大小颜色几乎一模一样,虽然不管镶了什么都好,但是最合适做一对耳环不过了!
  卢铁石什么时候把这纸包放在桌上的呢?自己先前把礼盒夹在吴夫人的东西里给他送了过去,不想他却也反其道行之将这包珠子也顺手送到自己的桌上。
  宁婉想不出也不再想,曾听人说过他出刀非常快,往往还不待对手看清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还有射箭,别人还没来得及将箭搭好,他已经射了出去,这样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在自己眼皮下动上一动,自己肯定是发现不了的。
  其实宁婉应该也如卢铁石一般将珠子退回去的,她虽然十分喜欢这珠子,但是还不至于被迷住了眼舍不得退,可她略想了一想却还是决定不退了。
  卢铁石不是寻常的人,他是一个英雄,自己怎么能退了他给的东西呢?更何况他一定不会在意这东西的价值,如果自己去退了,他一定会像上次送貂皮时一样随意地说:“不过是些自己从河里捞出来的小东西,留着玩吧。”在他看来,自家送的包子足以顶得上这些东珠了,也许他要包子的目的就是如此吧。
  突然间宁婉又想起一事,她一直认为卢铁石是清贫的,也是不爱财的。但是先前的貂皮,眼下的东珠,还有,她一样样地想了起来,他骑的骏马,他手下的私兵,恐怕他并非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个只会打仗的冷面将军吧!
  再想起自己要借他钱时的对话,宁婉的脸红了,卢铁石随便卖几颗珠子,就能把自家铺子买下来。可是自己为什么想当然地以为卢铁石没有钱呢?是因为当年他每个月给小周夫人和郭小燕的月钱都不多吗?还是因为他从来不像他的异母兄弟一样穿着绫罗挂着珠玉?亦或是从来没听说他置下产业,他名下果然是没有铺子没有田产的,宁婉看过虎台县里所有的鱼鳞册子,完全可以肯定。
  宁婉摆弄着光润美丽的珠子,对许多事越发疑惑。但是她没多久就从这些乱纷纷的思绪中跳了出来,卢铁石不是她能参得透的人,他是英雄,在他面前自己只需要服从和仰望就够了,完全不必明白他。眼下自己要做的是把德聚丰的帐理清。她收起珠子,重新将账本打开,一条条地算了起来。账算得清了,心里也清静了,洗洗漱漱上床睡了,那许多事不需要她懂。
  第二天德聚丰依旧一大早就开板,而宁婉呢也一大早就到了铺子里,瞧着伙计们将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妥当,又将货物摆放整齐妥当,就见门前站了一个人,以为是准备光顾的客人,就笑着迎上去,刚要开口便怔住了,门外的竟然是卜九!
  卜九算得上是虎台县里的名人之一,只是他的名与旁人或是当官或是发财再或者是有什么本事得来的名不同,他如此大的名声来路并不正。听人说他从小无爹无娘,连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也不知怎么长大了,卜九这个名字还是成为混混后排行第九才得的。虽然卜九连个正经来历也没有,但他却成了混混中的头领,整个虎台县里所有的商铺每年都要给他一笔平安费,然后他又用这些收来的平安费开了一家赌场,从此更是财源滚滚,也算得上虎台县里鼎鼎大名的人物。
  眼下卜九戴了个狐狸皮帽子,身上穿着件狐狸皮长袍,双手抄在袖筒里正斜着眼睛看德聚丰的招牌,撇了撇嘴道:“没想到这里又开了一家新铺子!”
  徐老知府的小儿子在卜九的赌场输了钱还不起,卜九就将徐家这处铺子砸了,宁婉才有机会买下来。眼见卜九站在门前,显然他也是想起了这件事儿。
  宁婉只盼他不过一时兴起看看就走,瞧他满脸的疲色,应该是在赌场里过了一夜回家无意间从此处经过的。但很倒霉的是卜九非但不走,却迈步进了铺子,在里面绕了一圈,饶有兴趣地看着各种货物,然后将左手自袖子中拿出来,一气指了七八样,“要过年了,显些忘记了老婆们让爷买些年货的大事儿,每样都给爷包十斤送回家!”
  孙固带着两个小伙计殷勤地将东西包好,竟是颇大的一堆,又拿出柳条筐一样样摆进去,躬身笑着道:“还请爷付了账,我们铺子里自有小伙计给爷送到家里。”
  “付账?”卜九就仰头笑了,“你们是从哪里来的?竟不知卜九爷在这虎台县里从来没付过账呢!”
  买东西哪里有不付账的?
  孙固和伙计们便转身要将货放回柜台里,宁婉赶紧上前一步拦住他们硬挤出笑脸道:“原来是卜九爷光临,看上了我们家的年货真是德聚丰的荣幸啊!”就向伙计说:“再添两对上好的猴头菇,将东西给卜九爷送回家里!”
  卜九就转过脸来看宁婉,得意地一笑道:“还是你这小姑娘懂事,今年若是有人到你们铺子里收平安费你只管提我卜九爷的名字,给你们免了!”
  宁婉就陪笑,“谢卜九爷了!”使眼色让小伙计把东西给卜九送回家里。
  卜九走了,铺子里众人皆气愤不已,“东家小姐,这人是谁,为什么不收他的钱?”
  宁婉就叹了一声气,见铺子里并没有别的客人就说:“也是我忙得忘记了,虎台县里可不同于别处,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这卜九就是黑道上的头子,有什么事情都要让他三分。”
  “黑道?瞧他的样子真不像啊!”卜九干干瘦瘦的,就是穿着狐狸皮大衣也比穿着皮袍子的孙固要瘦小得。孙固满面惊奇,“我觉得我都能打得过他!”
  “你们可别看他外表长得单弱!”宁婉摇头说:“卜九是生死线上打过多少次滚的人,手里有本事,你们大家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
  “那我们请几个助拳的!”
  “也没用,”听说虎台县在卜九成为黑道的头目之前有好几伙帮派,整日打来打去,商铺们跟着遭秧,有时候一年要被好几帮的人收平安费。但是卜九成了黑道的头目后街面上就井然有序再看不到打斗,就是卜九出门也时常只身一人。又因每年只交一次钱,大家竟都是欢喜的,且宁婉还知道,“不必说我们,就是徐家、赵家这样人家的铺子也都要交这平安费的。”

  第149章 卜九

  据传言,卜九还曾经公开说过,哪怕是钱县令家里在虎台县上开铺子也是要交平安费的!宁婉虽然没有亲耳听过,但却信了几分的。因为钱县令虽然没有在虎台县里开铺子,却始终没能将卜九怎么样。而赵太太,她亦曾经问过为什么要如此放任卜九。
  赵太太当时是这样告诉她的,“就算我们出面扳倒了卜九,难道就不会再上来一个人?自古以来民不举官不究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家铺子果真不交平安费他虽不敢动手,但是麻烦是省不了的,就不如花钱买个平安,那样倒更划算些。”
  赵太太还告诉宁婉,先前徐家的俱舒泰就曾不交平安费,卜九表面没说什么,可暗地里使了乞丐无赖每日在铺子前面闹事,买脂粉的太太小姐们哪里还敢进门,生意一落千丈。徐家到钱县令衙上告状,钱县令也拘了几个人,只说是穷困潦倒去俱舒泰门前讨口饭吃的,最终还是没能将卜九捕获,最后以徐家退了步,俱舒泰交了平安费结束。
  孙固就又问:“若是我们不交,他敢怎么样?难不成到铺子里抢东西?”
  “抢是不会抢的,”若是卜九只会抢,那么他早进了县衙的大狱了!就像先前虎台县里几个打打斗斗的混混一般。卜九的手段要狡猾得多,他虽然能打但很少动手,通常指使穷困潦倒的乞丐先躺在铺子门前挡路,不论铺子里的人是打是骂绝不还手,反正见了血更没有人去铺子里了,更甚者直接在铺子前面自残,“你们刚不是看到了?卜九的右手一直没有伸出来,他当初立威时就在这个铺子门前将右手涂满了油点上火坐在门前一动不动,引来了满街的人,铺子里也只得认交钱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铺子的东家有家有业哪里与混子比得了,现在将卜九打发走要比铺子做不了生意要好得多,是以宁婉赶紧就让人将货给卜九送走,花钱买平安吧。
  宁婉告诉大家的还只是表面上的事,卜九这人表面不爱动粗,但心里阴得很,只要得罪过他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或是这样或是那样遇到种种不好的事,甚至家破人亡,虽然他不承认,但是虎台县里的人都认定与他有关,毕竟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巧合的事?
  想到一个手上烧着了的人就坐在铺子门前,大家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晌,哪里有什么办法,只能认了。又有人问:“刚刚卜九说给老婆们买年货,他可真有老婆?”
  “他不但有老婆,而且还有好几个老婆呢!”卜九发达了之后娶了好几房,他是个不讲规矩的人,几房老婆不分大小,哪个讨他喜欢他就舍得给哪个花钱,因此几房老婆看在钱的面子上整日哄着他,但是宁婉轻轻哼了一声,“不过他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孩子。”常有人背后骂他因为缺德做了绝户,但也因此卜九做起坏事来越发没个顾及。
  “老天也是有眼的,恶人一定没好报!”大家解了恨,但也免不了会嘟囔,“那些货要值二十几两银子呢!”
  宁婉岂能不会心疼那银子?铺子里的货都是有本钱的,自家刚买了铺子,钱紧着呢,但此时她唯有大度地挥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