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8章 水塘

  猫瓜儿菜下去了,宁家方歇了几天,宁婉便想起她的水塘了。
  当初宁婉用大水坑养鱼时,三家村的人都当笑话传,而宁梁从外面回来带来莲藕时,他们更是笑得不成,三家村这里就从没有养鱼的,更没有种莲花的,但是谁也没想到那个水坑现在已经真成了一方小水塘。
  宁婉与宁清、春玲嫂子、罗双儿几个闲时过来,穿过宁家的高粱地就见水面上开出了两三朵粉色的荷花,便一起惊叫了起来,“呀!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花呢!”
  “有一个多月没过来看,这水坑竟变成了这样!”
  “也不知鱼长没长大?”
  几年青年女子站在水边盯住水里看,突然,一片荷叶动了,接着水下冒出一个泡泡,宁婉就见一个暗影自荷叶下面游过,“我的鱼,我的鱼长大了!”
  “我也看见了!”
  “怕有半尺长了吧!”
  “那还有一条!”
  宁婉就笑,“我们捞鱼吃吧!”
  鱼虽然比肉便宜,但是在三家村里吃鱼却要比吃肉的时候还少,大家都兴奋起来,“怎么能把鱼捞出来呢?”
  春玲嫂子就说:“我让你大江哥下水里捉鱼。”
  宁婉赶紧摆手,“不行,这水坑原本最高的地方就有一人深,后来扩大时又挖深了些,不会水的人可不能随便下去。”
  “那怎么办?不想法子抓了吃多可惜,岂不是白将这鱼养大了!”
  春玲嫂子她们从来没听过见过富贵人家养的锦鲤之类的,那样的鱼果真不是吃的。宁婉虽然知道,可是她如今却与大家一样,养鱼为的就是吃,而不是看的,因此思忖了一下,“我们回去拿晾菜时用的冷布缝个网兜,再绑一根长竿,就可以把鱼捞出来了。”
  几个人说了便做,兴冲冲地回去缝了一个网兜,然后扛着网兜回到水塘边捞鱼。
  鱼并不好捞,明明看到它们就在荷叶下游着,还将那荷叶碰得动了起来,可是网兜捞过去那鱼便向前一窜游走了。宁清见宁婉拿着网兜却一无所获,急得抢过网兜,“来,看我的!”
  可是鱼还是一样跑掉了。
  又试了几回还是不成,宁婉看着鱼儿飞快地游走了想出来一个办法,“不如这样,一个人用长竿将水搅混,另一个人拿着网兜对准一条鱼迎头一兜,应该就容易兜到了。”
  果然如此,水一混鱼就不看不大清了,正想钻出去却被网兜一下子兜到了,如此只一会就兜了好几条鱼。不过这些鱼有大有小,她们就留下大的,将小的重新放回了水塘,“过几天再来,让它们再长大些再吃!”
  中午时就做了清炖杂瓣鱼,也就是不管鲤鱼、鲫鱼、草鱼什么的都放在一起炖着,这样的味道更好。而且如此新鲜的鱼只放少许的调料,略一煮味道就鲜得不得了,宁梁和于氏吃着也不停地赞叹,“谁想到那个大水坑竟被婉儿弄成一个养鱼池呢!”又都道:“这可好了,以后家里不必到马驿镇上去买鱼了!”
  宁婉也说,“当时我买了好几百尾的鱼苗,也不知道能养出多少条呢?”
  从这日起,宁家便三天两头地去水塘里捞鱼吃,今儿个蒸鱼,明儿个炖鱼汤,倒将三家村人都羡慕的不成,“哪想一个破水坑竟能养出鱼来!”
  “不如我也在我们家靠近山溪的地方修一个水塘,里面也养上鱼,恐怕比种粮食还要划算呢!”
  可是,大家说归说,可是谁也没有真去挖个鱼塘。
  一则能养多少条鱼不好说,再者三家村这里果真养了许多鱼又卖给谁?不必说运到虎台县,就是马驿镇都难啊!想吃鱼拿几个钱到宁家说一声,捞两条便是了,谁家还能像宁家这样的富户天天吃不成!
  这一天午饭前宁清去捞鱼,只一会儿就带着网兜跑回来了,气喘吁吁地道:“婉儿!婉儿!出事了!你赶紧跟我到水塘边!”
  “怎么了?”宁婉正在拣菜,被二姐惊得放下了菜,“有什么大事?”
  “可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宁清说着拉起宁婉便走,“快跟我去看看!”
  宁婉被她几下拉去了水塘,穿过半人高的高粱地远远地见轻风从水面拂过正泛起一层层的波纹,阳光撒了下来,碎金点点,周围的荷花苇叶娇柔多姿,正是一派好风光,便停住脚步道:“好端端地让我过来做什么!”
  宁清一跺脚,“还好端端的!你细看看少了什么!”
  宁婉定睛一看,果然发现一朵正盛开的荷花没了,还有一枝花骨朵、几片荷叶。倒不是她心细,实在是宁家的这个小塘不大,长出来的荷花荷叶数量有限,总共也没有几朵,她想采一朵摆在桌上都没舍得,如今明晃晃地少了很是显眼,而且那残茎还在水面露出一半,似乎在诉说着它悲惨的遭遇。
  宁清见宁婉看懂了,便高声叫骂了起来,“真不想我们村里竟出了贼,还偷到我们家的水塘里来了,老天爷怎么不开眼,将他淹死在这里,那才是现事报!”
  宁婉便拦她,“骂用什么用,眼下水塘边一个人都没有,小心把你自己气坏了!”
  宁清这一气非同小可,哪里就这样息了怒火?“我这就回村里从村头到村尾骂上一遍,看是那个杀千刀的竟做了村里第一个贼!”原来她还不知道郭秋柱也曾在村里偷过东西的事呢,只当三家村第一次出了这样的事件!
  在宁婉心里其实丢了荷花荷叶都不是大事儿,就算连带丢几条鱼也不要紧,这块地十年倒有九年多颗粒无收,现在做了水塘也不过顺势而为,买鱼苗也没花几个钱,但是她却有另外的担心——那便是如果有人来偷鱼失足落到水中可怎么好?
  因此见宁清气哼哼地到了村头开骂却也没拦着,只是向听了声围上来的人道:“那水塘可是我们家的地,若是有人落水出事,我们家可概不负责的!”
  早有人也跟着宁清骂了起来,此时敢跟着骂人的便是显示自家心里无愧,也说:“到宁家的水塘里偷东西,就是淹死也活该,宁家再不必赔的!”
  大家便哄然答应,“不错!”
  就连郭大娘也出来道:“老天让这个挨千刀的贼就掉水里淹死算了!我们也看看是谁这么黑心,连几条鱼都要偷。”显然这鱼并不郭家人偷的。
  其实村里人都疑心郭家,毕竟他家先前出过贼的,眼下见郭大娘咬牙切齿地,便又道:“也许不是我们村的,毕竟那水塘就在山溪边上,也许胡家村人挑水时看到了,一时喜欢就折了花回去呢。”
  这倒也是可能的事,宁婉本也只为了将话说明,却不是要立即揪出那个贼来,因此便拉了宁清回去,“我们赶紧捞鱼去吧,家里还等着这鱼做鱼酱呢!”
  在三家村这样的小地方,有什么事是很难瞒得住众人的,第二天村里便有人悄悄拉住宁婉,“偷你家鱼塘的就是你们自己本家的,”说着伸出手指头比了个三,“昨天晚上我拉肚子,半夜出门听到后院有声音,趴在墙头上一看,他们家人正挖坑埋东西呢。”
  见宁婉不解的目光,又笑道:“当时我也奇怪,难道要埋什么金银财宝不成?结果等他埋完了走了,我就过去看,还没到那坑前面,几只猫过来将扒开,叨着鱼头鱼肠跑了!眼下你过去看看,那里应该还有些鱼鳞呢。”
  别人家买了鱼,吃过后鱼头鱼鱼肠都不会扔,要喂鸡用,鸡吃了这些下的蛋更大更多。唯有三房因是偷的,这东西便不敢公开拿出来,又没处扔,只得半夜里出门埋起来,实在是好笑!
  宁婉摇了摇头回家,向爹娘说了,“这几条鱼找三房打一架也不值得,可是就这样也不甘心,可怎么办好?”
  宁梁和于氏本都是老实的人,三房欠他们的粮食都没有要回来,现在为了几条鱼自然也没有如何生气,于氏就说:“本应该告诉二叔的,让二叔说三房的,可是二叔年纪大了,现在精神又一日不如一日,也就算了吧。且我们都是姓宁的,自家里吵架让外人听了岂不笑话?”
  宁梁倒有些不甘心,“毕竟都是姓宁的,别吵出去是对的。但是晚上我过去与三叔和三婶说一声,捞几条鱼便捞了,为什么把好不容易种活的荷花也采了?再有我们宁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就没有三只手的。”
  宁婉不想爹能将事情揽过去,她本意只是告诉他们,怎么对付三房她自然会想办法,就笑,“你们哪里能说得过三房的人?别去了反被他们骂回来。”
  宁梁一板脸说:“我说的是道理,却不是与他吵。再者,我也是宁家长支的长子嫡孙,三房错了我去说一说还不应该吗?”
  “爹,你果然比过去能干多了!”宁婉不是第一次觉得爹变了,他在外面越发会办事,如今对先前一向忍让的三叔也能直起腰来教训了,“爹,我支持你!你以宁家长房长子的身份教导三房做事正是应该的!”
  于氏之所以息事宁人,因为她从心里还是打怵面对三老太太,眼下见丈夫竟要去找三房说理,敬佩的目光便投了过去,“石头他爹,我也觉得你比过去能干了,我陪你一起去!”男人毕竟是一家的主心骨,过去丈夫对三房从来都是退让的,于氏自然更胆小了,现在丈夫不怕,于氏便也硬气起来。
  宁婉见爹娘有商有量地打算着去了三房怎么说,就在一旁笑了,又帮他们出了几个主意,正商量着,却听一墙之隔的三房院里已经吵闹了起来,赶紧出门一看,原来宁清手里拎着一把菜刀正在三房的院子中间骂:“过去我敬你们一声三爷爷三奶奶,现在竟偷东西偷到我们家,我呸!以后我叫你们三孙子!”

  第99章 叫骂

  宁清原本就不是个吃亏的人,嫁到刘家学了本事越发泼辣爱财,亲娘亲妹子的东西她都惦记,在门外听得原来偷鱼的竟是三房,哪里还能忍?
  屋里三个人正商量怎么以理服人的时候,她已经堵在三房门前了,“你们偷吃了我家的鱼,老天爷在天上看着呢,明天就叫你们肚子里长出一个大疮来,从肠子烂到心,再一直烂到嘴里,叫你们一辈子吃不了饭,活活饿死在全村人面前!”
  三老太太便在屋里应了一声,“谁说是我们家偷的鱼?”
  话音未落,宁清就高声道:“你若是敢与我去土地庙前辩白,说要是你们家偷吃了鱼就死全家,我就把刀给你,随你怎么砍我,姑奶奶给你们赔命!”
  在三家村,没嫁的姑娘家就是厉害些也限,总要顾及体面名声,宁清那时每要发火于氏便都如此提点她。但是她自嫁了人就不一样了,什么体面名声,那些都是虚的,最要紧的就是利。且在刘家时,她若非有这个泼劲儿,哪里能镇得住婆婆和妯娌们呢!眼下的几句话又狠又刁,让三老太太竟不敢答言。
  三老爷子便踱出屋子,“你一个嫁出去的姑奶奶回娘家乱掺合什么!赶紧回刘家去,我只与你爹说话。”
  宁梁便隔着院子说:“三叔,昨儿个我家水塘丢了东西,你可知道?”
  宁三老爷子是最嫉恨宁家大房发家的,虽然宁二郎是他的亲侄子,可是他却点也不盼着他好,却宁愿要先前那个唯唯诺诺,在自己面前俯首贴耳的侄子。
  虽然那时三家村都穷,但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多惬意呀!家里缺了些什么,侄子那里都可以随便拿的,若是有什么不快,更是可以把火发向侄子。甚至整个村子里除了郭老爷子就数自己有威望了,就连二哥都比不了他……
  但是,自从宁婉那丫头受了伤,大房便开始不听话了,到了他们做起了生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三老爷子原也没想偷鱼的,但是想到是大房的东西,他不拿心里就难受,终于在看鱼的时候忍不住捞了鱼。而一直闹着的拴儿又顺手掐了荷花和荷叶。
  说实话,三房的这顿鱼吃得并不痛快,先是不敢大张旗鼓地做鱼。小小的村子,哪一家买了鱼买了肉不是整个村子都知道的?买东西的人家得意洋洋,看到的人家羡慕佩服,少不了要说上几句,“瞧,老宁家三房日子就是过得好,又买鱼了。”
  可是自家偷偷捞的鱼只怕传出去味儿让人闻到,再过来问:“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鱼?我们怎么不知道。”因此只在夜间用水煮了煮就匆匆地盛出锅了,味道可想而知了,就是闹着要吃鱼的拴儿也只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至于儿子儿媳妇都知道鱼的来路不正,谁也没夹那鱼,还是三老爷子和三老太太像吃药一般将鱼都吃了。
  吃过鱼又要将鱼头鱼鳞鱼肠都悄悄扔出去,此时更怕别人看到了,一向听话的儿子儿媳并不肯去,只有三老爷子自己送出去埋了。
  可是就是这样,竟然还是被人发现了!
  三老爷子心虽然是虚的,但是却又默默地给自己鼓劲儿,“当叔叔的吃了侄子家的几条鱼算什么?难道也算偷吗?”他果然劝动了自己,便狠狠瞪向侄子,“怎么了,你这是拿贼拿到了叔叔家了!”
  要是过去,宁梁早在这目光下弯下了腰,但是今天他却还站得直直的,自己家丢了东西,自然有理,“三叔,你要吃鱼只要跟我说一声就行。”言外之意是不能偷偷地拿。
  三老爷子被一句话顶了回来,正要发火,却看到房前屋后站了不少人,刚才宁清的叫骂声早将三家村人都引来了,又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了些什么,大家便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都笑嘻嘻地看着三老爷子,只听他怎么说。
  一眼瞥见人群后面的郭老爷子,三老爷子便觉得看到了他脸上嘲讽的笑意,他无端地心虚起来,难道自家也要与郭家一样传出贼名?出门就会被人指指点点?郭家做贼的二流子郭秋柱已经送走了,郭小燕也嫁出去了,郭老爷子也算是壮士断腕,但是自家能断的是谁?自己可没有郭老爷子那么多儿孙!
  三老爷子脑筋一转,哈哈笑了两声,却向宁梁说:“二侄子!昨天我是捞了两条鱼,偏偏拴儿不懂事把那荷花和荷叶也采了两支。正要给你家送钱,却一时有事忙忘记了,不想清儿就这样闹了起来,多让人笑话!”
  又从怀里摸出来几个钱说:“三叔可不差你钱,现在就算了给你!”
  宁梁摇摇头不接,“家里的水塘也不过婉儿闹着玩弄的,不成想竟养出鱼来,三叔要吃自然没什么,一是那荷花荷叶长得不容易别再折了,再就是水塘中心有一人多高,若是夜里不小心掉了进去出些事可就不美了,因此我们家昨天便与村里人说过,大家都小心些,要捞鱼就找我们家拿网兜捞。”
  看的人哪个不心里明白,因此都笑着说:“三老爷子,宁二郎不是来要你的钱,是担心亲叔叔夜里捞鱼时掉到水里出不来了呢!”又有人不怀好意地哈哈笑了起来。
  三老爷子一向脸皮奇厚,但如今竟然也受不住了,硬将那钱往侄子手里塞,“二郎,你拿着,三叔不会白吃你家的鱼!”
  见侄子不肯接,便转头塞给宁清,“清儿你拿着,我们这鱼可不是偷的,是花钱买的,只是昨日忘记送去了而已!”
  方才宁家三人商量的意思,并不想这事闹得人尽皆知,也不是为了要把鱼钱拿回来,只是想将道理讲通话说明白而已。
  但是宁清的关注点却完全在这些钱上,因此神情立即缓了下来,收下了钱,“你们怕不是要捞上好几条鱼?怎么才给这么点!还不够两条的呢!”
  宁三老爷子只得又拿出几文钱,“我们就捞两条!”
  宁清“嘁!”了一声,摆明了就是不信。大家也都不信,既然是偷鱼,当然不会说实话的了。
  可是这一次却真冤枉三老爷子了,他的的确确只捉了两条——当然不是他克制,而是他想多捞却捞不到!没有网兜,再又要避着人,想捉到鱼并不是容易的。三老爷子不好说出口的还有这两条鱼都很小,原因自不必说,他想捉大的也要有时间啊!
  于是三老爷子大喝了一声,“你这个小丫头片子,竟敢不信我!我就捞了两条!”
  宁清哪里会让,“那你怎么证明?”
  鱼进了肚子,鱼头鱼鳞鱼肠被埋到了地里,还真没法子证明,三老爷子越发暴跳如雷,“你冤枉我!”
  宁清蹦得更高,“我没有!”
  几番交锋三老爷子败下阵来,“你说几条我就给你几条的钱,这总行了吧!”
  宁清一喜,“也好,我算算……”
  宁婉便偷偷笑了,水塘里的鱼自己都算不出,宁清怎么能算出来?她这是想由此诈三老爷子呢!
  大家都瞧着宁清,不想她半晌没吭声,突然捂着肚子说:“好痛!”
  算起来宁清也到了生的时候,可是她整日里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的,精气神儿十足,谁都当她还要再等些时候,不想今日突然发动了。
  于氏赶紧招呼幺女、罗双儿几个将宁清扶回东厢房里,杀鸡炖鸡、熬小米粥、冲红糖水,宁婉又去胡家村找干娘。不想干娘上了山,她只得留下话又回来了。
  于氏早将东厢房的炕席卷了起来,铺好干草,将小孩子的衣裳包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