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曾想过,自己的一生就要这么过去了吗?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说说心里话也没有人可说。
  宁婉其实是遗憾的,只是她的遗憾从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她将所有的思绪都藏在心里最深处,就是她自己也很少去想。
  但是这一刻,宁婉心里藏着的东西就像烧水时的气泡一般不停地冒了出来,她明白她其实早就仰慕对面的这个人了。虽然不懂得他为什么会说自己应该嫁给他,但是宁婉听了这样的话心里竟立即想到嫁给他一定会很好很好的吧,他这个人表面瞧着冷冷清清的,但心里其实挺会关心人的,这些日子他们在一处早就彼此知道了。而自己嫁了他,一定也会用心关切他,不让他再过得这么苦。
  宁婉心里还有一种感觉,她就是对自己也不愿意承认,她知道他对自己特别好,他看自己的眼神总是不知不觉就带有一种特别的意味,让她每一见了心里就呯呯乱跳。
  也许他和自己真是有缘分的?
  可只是一瞬间,宁婉就清醒过来了。自己已经嫁了赵国茂,而他也有妻有妾,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先前也曾有过男子诱惑过自己,赵国葆、高峻等等,每一次宁婉都是气恼而愤怒的。作为一个正好年华的美貌女子,她将之视为耻辱,会毫不留情的痛骂回绝。但是今天,她心动了,也不愿意对他说难听的话。
  微微犹豫了一下,宁婉睁开了眼睛,“不想将军竟也会说笑话呢。”抬手轻轻一推,便将面前的人推了开去。
  卢铁石清楚地看到了她神情的变幻,心里什么都明白了,却不肯去解释,只顺着她一推之力退了下去,却依旧盯着她的眼睛道:“不要怕,我会将你送出去。”又指了一下跑过来的赵国茂说:“当然,还有他!”
  赵国茂就笑嘻嘻地停住了,含着手指头说:“二少奶奶告诉我你是好人,会救我们的。”
  卢铁石便点了点头大步走了。

  第311章 战策

  宁婉心里万分伤痛,忍不住大哭起来。
  原来铁石终究知道了郭小燕顶替了自己,当初他一定是想回报自己才将郭小燕收房的。造化弄人,他在守城中喜欢上了自己,也明白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娶妻而自己已经嫁人,再谈及婚嫁就是无礼,因此他什么也不说,只答应要救自己和赵国茂就转身离去了,他心里有多伤心啊!
  “不,我不要被送出去,我宁愿与你同生共死!”
  “婉儿,你怎么了?”铁石被惊醒了,如今他们一家四口住在德聚丰的厢房里,夫妻二人间隔着两个孩子,便急忙挪过去将媳妇抱在怀里,“做恶梦了吧?没事的,赶紧醒一醒。”
  “铁石,就是虎台守不住了我也要与你在一起!”
  “婉儿,我们当然一直在一起!”卢铁石轻轻地拍着媳妇,“而且,虎台一定能守住,相信我!”
  宁婉慢慢清醒了过来,“我信你,我当然信你!”但是,“我又做梦了,我梦见虎台守不住了,你要送我出城。我正要反对,你却已经走了。”
  “那不过就是个梦。”
  “不是的,不是的,那梦是真的!”宁婉急切地说着,“你记得我告诉过你的,三家村里的琐事、婆婆过世、还有夷人南下,每一样都是真的!”
  “可是,你也说过有许多早就不一样了,就比如岳父岳母开了铺子,我们成了亲,还有我们发现的宝藏,”卢铁石对于媳妇的梦一直有些迷惑,但是他终究是极为坚定的人,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对了,前几天你还说嫣儿会成为皇子妃,但洛大哥的信里却说她发愿为洛家祈福三年,最近并不会谈及婚嫁。”
  是啊,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了,就连洛冰也没有成为中极殿大学士,甚至洛家的冤案也没有翻转。若说娘家的变化与自己有关系,但京城的事情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到呀!感受到铁石温暖的怀抱,刚刚那个冰凉的梦慢慢就远去了,宁婉就小声地说:“但是,安平卫果然没有派兵救援虎台,而将来总兵府和朝廷也不会派兵来的,虎台早晚会有粮食兵器都用尽的一天。”
  “我早知道安平卫不会来人的,至于总兵府和朝廷,如果没有调兵只能说明他们也有麻烦了。”做为一名将军,卢铁石早将所有情况都仔细斟酌过,先前并没有说出来是因为没有必要,但是他发现媳妇对于守城的弊端竟十分明白,又万分担心,便耐心地为她开解,“此次夷人南下,要想保住辽东,必先保住安平虎台。当初高祖于此重修安平虎台两城,是有深思远虑的。防夷之最上策是两城协同,彼此援救,非但阻止夷人逐个攻破的算计,而且还要伺机夹击夷人各部,逐渐剿灭他们。可如今许千户带兵逃走,周指挥使坐视虎台被围不派兵相救,上策已经不能行了。”
  “中策就是两城各自保全。遥想本朝初建时虎台下设诸多卫所台站,实为要地。如今虽只余一个千户所的兵力,但只看城中还存有军械所等官署就能懂得朝廷应该不乏有识之士,明白安平虎台之重要。从常理讲,短期之内两城各自保全也并不难。”
  “安平卫无论城池深厚还是兵力布置都远胜于虎台县,按说只要正常布防守上半年一年并没有什么难的。而虎台呢,本处劣势,夷人亦以为只要集中兵马猛攻指日可下,但是你在城里应该知道,而且夷人们现在也明白了,想夺虎台并不容易!所以,眼下的局面正合中策,不好也不坏。”
  “最下策就是京城总兵府两处皆未不发兵,两城之中亦有一城不保,另一城独立难支。即便如此,也不是没有出路,若虎台城难保,我便打算引兵带百姓向东北方向突围,进虎踞山,退则保全大家,出则驱夷人于大漠。”
  宁婉先前以为自己对于守城,特别是虎台城已经十分精通,但不想现在听了铁石一番议论才知道自己还是浅薄了。若说刚刚她的惧意散去是因为在铁石的怀里感受到他的温暖出于本能地放松了,但现在她就是真正信服铁石的谋略了,她一直是仰慕他、相信他的,不管是梦里还是梦醒时分。
  卢铁石分明地感觉到媳妇身子软了下来,也不再急躁恐慌,一双大手在她背上轻轻地抚着拍着,“所以别怕,一切有我。”
  宁婉便在心里默默地想,他那时要将自己送到虎踞山吗?但那时虎踞山一带土匪并没有完全剿灭并不平安,那么又会是哪里呢?但是,如今她也明白,再拿梦里的事比现在,不知竟会错出多远,因此就说:“如果能不用下策,最好不用,毕竟想带全城百姓突出夷人包围,实在太难了,而且想必损失也是极大的。”
  “下策只有不得已才能为之。”铁石突然一笑道:“媳妇儿,其实我还有一支奇兵没有动用呢。”
  宁婉不解,“什么奇兵?”
  “当日你对我说做过夷人南下的梦,我亦觉得将大半兵力放在防范夷人上才是正理,恰好土匪已经尽皆剿灭,我便带一半兵马移驻三坡堡,另一半留在虎踞山,这一次得狼烟示警,我并没有让虎踞山的兵马驰援,而是派人令他们留在原地,并将石炭矿上所雇人等临时编入军中练兵待命。”
  宁婉这时也想明白了,铁石自行伍间提拔的将官还有未到虎台的,自然是留在虎踞山呢,便也笑了,“原来守虎台城你并不需要用全力呀!”
  “将所有兵力都调入城中困守是守城的下策。至于这支上千人的奇兵怎么用,我还没想好,现在还是个秘密,”铁石就说:“媳妇儿,你放心睡吧。”
  宁婉就将自己的被子掀开,“你进来陪我一起睡。”
  铁石就进来与她在一处,“我们早说好了要白头携老的,将来的路还长着呢。你不喜欢儿女成群吗?那就等到守孝之后我们还要再生两个孩子,也是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我们俩出门时各带两个,多威风呀!”
  宁婉就噗地一声笑了,“你以为他们是你的亲兵呀!”
  “我儿子长到十几岁,我就带着他们练兵打仗,先做我的亲兵,大家不都这样的?”铁石也笑了起来,“你在家里吩咐管事的,也让两个女儿学着,不也很好吗?”
  宁婉想想,也只得承认,“是不错。”
  “前些天虎踞山那边一个军户家的妇人一胎生了一儿一女,我们要是也生一个龙凤胎有多省事!”
  “省事?要是真为了省事不如一次生三四个好了!”
  “要是那样也很好。”
  “好什么好!”宁婉就在他胸前捶了一拳,“你当我是什么!”
  因为守孝,两人分开很久了,现在凑到一处稍不小心就惹了火,宁婉就赶紧推他,“你还是回自己被窝吧!”
  卢铁石哪里舍得走?但也知道自己未必能把持得住,便将媳妇用被子裹了,又将自己的被子拉过来再将两人一同盖住,用力香了几下,“就这样睡吧。”想了想又道:“等出了孝也别急着要孩子。”
  宁婉听了在被窝里偷笑,半晌小声说:“都听你的。”
  第二日宁婉起得晚了,急忙梳洗了带着槐花儿和松儿去正屋吃饭,见只有爹娘正坐在炕桌前等自己,便问:“铁石呢?”
  “一早先走了,”爹就说:“还特别告诉我们今天不许你出门,让你好生在家里歇一天。”
  “其实我没事儿。”宁婉真觉得自己现在完全好了。
  “没事儿也别去了,女婿已经打发盛儿去向钱夫人替你告了一天假。”
  铁石是无论如何也要自己在家里歇一天,宁婉便就笑了,“那我就不出门了。”
  “女婿说你被梦魇住了,”娘便唠叨着,“人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整日忙个不停,到了晚上还想着虎台守城的事,能不做噩梦吗?帮着守城自然是对的,可是你也不用那样心焦呀!女婿有多厉害你还不知道?夷人攻不下虎台的!而且过些日子安平卫、总兵府肯定要派兵救援,甚至京城里也会发兵呢,到时候夷人就吓跑了。”
  虽然安平卫、总兵府,还有朝廷都不能派兵来,但是如今宁婉早就不指望他们了,想到铁石手中的兵力,还有他胸中的韬略,她再不担心,就笑着答应,“娘说的不错,我是想偏了。”
  “就是,你今天就跟我在家里带着槐花儿和松儿,孩子们都想你呢。”
  听了姥姥的话,槐花儿就拉着松儿笑了,“太好了,今天娘陪着我们玩儿!”说着扑到娘的怀里。
  宁婉原本还在想外面有多少事儿要张罗,现在不由自主地就答应了,这些日子她每天一早就急忙出门,晚上很晚回来,就是中间回来吃饭也是行色匆匆的,对槐花儿和松儿照顾很少,亏得槐花儿虽小却特别懂事儿,非但不闹着要娘,还能带着小弟弟玩,一时间十分内疚,“娘也该陪陪你们了。”自己前些日子的确有些过于紧张。
  正说着,毕婆子手里提着一只金红色的大公鸡进来了,“如今还养得这样好的鸡可不多了,我见了就赶紧买下来,炖了汤给铁石将军喝。”
  爹娘就都说:“贵些不要紧,现在可得将女婿的身子保养好了,整个虎台县里都靠着他呢!”
  宁婉就在一旁笑了,又带着儿女们挑了几根最好看的羽毛,然后拿了三枚铜钱,叠在一起用布包住缝上,布头从铜钱的孔里穿出来,再将羽毛用针缝在布头上扎成一个十分漂亮的鸡毛毽子,在院子里踢。
  这时候学里停了课,石头也留在家中,再加上大姑家大姐家的几个孩子,大家分成了两伙儿赛着玩儿,将院子里闹得沸反盈天的。
  爹娘听了声儿便也出来站在屋檐下看,笑得哈哈的,仿佛又回到了平日安乐康泰的时候,竟都忘记了夷人正在围城。
  到了孩子们睡午觉时,宁婉便与娘一起缝冬衣。家里的冬衣早就做好了,现在是给守城的将士们缝的。衣料棉花都是大家捐的,女人们领回来帮忙做好再送到城墙上。
  经历了夷人疯狂攻城的半个月之后,虎台县的商铺和大户人家纷纷捐献家财,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如果城破了,不必说财物,就是命也留不下,现在舍不得,这些东西将来也免不了易主,还不如拿出帮着将士们守住虎台,而且还会有个好名声呢!
  要知道钱县令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将所有捐献之物都登记在册,信誓旦旦地告诉大家,只等夷人一退,他会写折子上奏皇上,为大家请得旌表。
  虎台县的人虽然未必全信,但也不是完全不信。反正捐必然是要捐的,如果还能得了皇上的旌表,那将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第312章 援兵

  宁婉再看虎台县的防守,又另有一番感触。
  的确,表面看夷人占了明显的上锋,他们人多势众,强健悍勇,不可一世。但是虎台这边也有许多优势,别的都不论,只这一道高高的城墙就让夷人奈何不得!
  自城墙之上居高临下,无论是对付架云梯爬上来的夷人还是自下向上射来的箭,总要容易得多。尤其,又有铁石这么一个勇武能战又深通韬略的将军带领着一群好儿郎,他们一心保卫着自己的家国、自己的媳妇和孩子们,比夷人的士气们还高呢!
  再想到铁石留在虎踞山的人马,虎台县绝不是坐困愁城!
  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宁婉第一次觉得天又蓝了,太阳又明亮了。心里怀着铁石告诉她的秘密,她说话做事,什么时候都带着笑意。
  钱夫人看着明媚灿烂的卢夫人不由得将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昨日听说你身子不大舒服没过来,我与封少奶奶便想去看看你,不想一整日竟没有一点空儿,到了晚上也不好打扰。今日一早我就想着,若是你再不过来,我们就要找上门去请教的。”虎台县的男人们多半在城墙上,其余的事情便都担在女人们身上,一向便以自己、卢夫人和封少奶奶为首。按说自己和封少奶奶都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幼承庭训,比起卢夫人才具应该更高一些。身为县令夫人,钱夫人本还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自己的丈夫是文官,所以在管着县城里这里事务时自然应该听自己的。
  因此钱县令吩咐她要听卢夫人的时候,她心里很有些不服气,她与卢夫人关系一向不错,但总要按道理行事呀!只不过因为眼下夷人兵临城下,她不愿意再生文武不和之事,才勉强忍着而已。
  可三人共同掌了一个多月的事儿,钱夫人早已经心悦诚服。原来卢夫人并不只是命好嫁了铁石将军,而果然是有本事的人呐!她是武官夫人,于守城一事比自己精通没什么,可是县城里千头万绪的事情她竟样样明白,比自己这个县令夫人还清楚得多,这就实在是了不起了!
  因此,卢夫人一日没来,钱夫人和封少奶奶竟觉得没有主心骨儿一般。
  宁婉便笑道:“什么请教,不过是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议罢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如今我们也正好三个。”
  钱夫人哪里有心思笑,气哼哼地说:“你竟不知道,我们放过了周氏,她昨日竟带了几个亲兵来寻我们,说家里没米下锅了,想要分我们自城外抢收回来的粮食。听我和封少奶奶不答应,竟还与我们吵了起来。”
  周氏说没米下锅?宁婉就讥讽地一笑,虎台县近前的田地多是千户所的,千户所的粮食平日大多进了许家,虎台县里所有人都知道许千户家粮仓从来都是满满的,每年新粮下来时都要将旧粮发给军户再存下新粮。
  但是今年却不一样,全城人出城抢收,将粮食收了回来,除了给收粮的人分了一些,再每日分给入城的贫民,其余的便充做军粮。大家都没觉得不对,就是其余田地的主家也没有一个提出要粮的,毕竟如果不是全城人抢收,不论多少粮食也都要白白便宜了夷人。
  封少奶奶也是生气,“先前周氏狼狈回城一时顾不得,现在才逃得一命就想起了大家都在吃用千户所的粮食,真是可恨至极!听说她前些时候还想高价卖粮呢,只是我们这里免费给贫民发粮,并没有人肯买她的!”
  “我们不必理她,”宁婉凉凉地说了一句,“千户所的粮食与她无关,就是她家里的粮食也就要与她无关了,待收来的粮用尽城里就要征粮。千户所的粮食与百姓家的不一样,连征也不必征,直接拿出来充军粮就是!”
  “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封少奶奶就笑,“千户所的粮食本就是军粮啊!”
  钱夫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棋差一着,就笑着说:“其实道理我也明白,只是我们两个人竟吵不过她一个,便都想若是有你在就好了。”
  想想周夫人的出身,在那样市井勾栏处长大的人什么话骂不出口?论吵架钱夫人和封少奶奶的确不是她的对手,宁婉就摇头笑道:“上次给冬学捐银子时,我虽然占了上锋,但那时她是想要脸面,如今许千户死了,她现在只想着收敛家财,恐怕是另有打算的。此时就是有我在,恐怕也吵不过她。不过你们没将粮食分给她一粒,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