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家幺妹-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许多事还是一样的,但有更多的事不一样了!
宁婉完全清醒了,梦已经过去了,眼下才是真实的,笑着将槐花接过来道:“我能带两个孩子,爹娘也由我顾着,你过去吧!”
铁石瞧着媳妇眼睛里重新透出坚定的神色,便将槐花送到了媳妇的马鞍前,自己勒住马留在了所有人的最后。刚刚媳妇所遇到的事,哪怕是个男人恐怕也会失魂落魄,但是自己的媳妇却是特别有韧劲的人,她能带着所有一起出门的人都平安回来,只凭这一点就比许多须眉男儿要强得多了,自己完全放心她带着两个孩子和岳父岳母。
原来觉得怎么也走不到的虎台县很快就到了,城门前一眼就见小柳正带了两个伙计拉着车子等着,急忙上前将人接下,“听夷人来的消息我们都急得不成,正要出城遇到了铁石将军的手下,知道将军去接你们了才放下心。
”
宁婉便将所有事都交给小柳,自己转身去找钱县令。
钱县令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听到夷人南下,许千户弃城而出,哪里还有什么主意?在县衙转了不知多少圈后便命人在正堂里堆满了麦秸,自己穿戴整齐坐到了县令的座位上把妻妾子女下人们都叫来吩咐道:“我为朝廷命官,再不能弃城而去,定要与虎台县共存亡!若是夷人入城,我们全家便一同自焚而死,断不能落入夷人之手受辱。”
钱夫人自然慨然允诺,换了诰命服饰带着两个孩子坐在钱县令身旁,双结正是收房的丫头,也是钱家的人,便也跟在钱夫人身后站定,另有一妾抱着幼子不肯等死,哭着要逃出城去却被钱县令将孩子夺回交给钱夫人,逼着小妾自尽,那妾连殉城都不肯,如何肯自尽呢,因此又哭又闹,而钱县令又不是能下得了狠手的,一时县衙里乱成一团。
宁婉进县衙时便见如此情形,她原是听人说过一回的,当初守城时有人拿此事当笑话讲,当时她曾疑心是不是真的,但眼下瞧着果真不假。
钱县令的确有些迂腐,也不大受虎台县人的待见,但经历了守城,见他宁死也不肯与许千户一起逃走,大家便开始敬重他。宁婉自然也是如此的,因只做看不到眼前的乱像,只急忙道:“铁石将军已经回援虎台县,又带来许多百姓,还请县令大人帮忙安置。”
原来钱县令又是让人搬干草,又是备了火石火绒要焚火自尽,早将衙役随从下人们大半吓跑,唯留下一两个忠心的随从也都在县衙里坐困愁城,因此竟不知道铁石将军已经带兵进城之事,此时听了卢夫人一语,便从干草堆上的座位走下,正色拱手道:“唯听夫人吩咐!”
这一次铁石带回来的人还真不少,跟着许千户去安平卫的两千兵士帮丁约有一半被夷人冲散了,在溃散中被铁石军法处置了两个,其余立即跟从铁石迎接夷人,如今已经由铁石手下的娄佑接过安置在兵营,宁婉就道:“还请钱县令先将那些家不在虎台县却逃过来的百姓们安顿下来。”
钱县令这半日先是吓得魂飞魄散,接着报定必死之心,突然间知道没事了,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一团乱麻,没了一点主意,想也没想地问卢夫人,“可是安顿在哪里好呢?”
宁婉就指着地上说:“就这里吧,钱县令已经让人放好了许多干草,岂不方便?”
“正是,”钱县令就点头道:“我先前就是做此打算的!”说着就吩咐道:“衙役们,引了百姓过来!”
只是如今哪里有人在衙门里听令?钱县令便将袍角一掀道:“本官亲去!”
钱夫人见状将孩子们交给双结,“你在衙里守着,我与卢夫人也去帮忙!”
宁婉与钱夫人挽着手出门,隐约听到乐声,心思一动,便进了隔壁封典史家中。封家院门大开,一路无人,只是那乐声倒越发清晰,正是《十面埋伏》,慷慨而激昂。两人循声而入,就见封少奶奶头戴白玉冠,一身白衣,端坐弹琴,见她们二人联袂而来,按住琴弦优雅地笑问:“想来已经不要紧了?”
钱夫人就笑道:“的确,如今城里有许多事情忙不过来,我们女子亦不能在后宅安坐,请封少奶奶与我们一同去安置百姓。”
封少奶奶起身笑言,“我自然要尽一分力的。”
宁婉的目光自她腰间那把镶了宝石的弯刀上扫过,正是新拿出来佩戴的,想她原也做了必死的打算,却不说破,只笑道:“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呢,救护伤兵、送饭送水、缝补衣裳,我们总要定个章程。”
三人说着便一同到了城门前。
铁石带着骑兵合成半圆,护着最后面的百姓陆续进了城。不比宁婉这些骑马先回来的,这些被救回的百姓都是走路回来的,就是先前去安平卫时骑着骡子驴子的,现在也多半丢了,经过夷人先锋冲过一阵,逃出来的就是命大的。
他们都是跟着许千户自虎台县出去,原就是虎台县里人,因此并不用安置。钱夫人和封少奶奶等都回去了,唯有宁婉站在一旁等着铁石。估计他进了城就会上城墙布置防守,一夜都未必能回家,自己总想与他说几句话才走呢。
最后几个人实在是太慢了,铁石挥了挥手,便有几骑上前将他们带上马送了进来。宁婉便带着些不屑打量着这些人,跟着许千户跑,哪里会有好下场!正是因为识人不明,才遭了大难,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留在虎台县里呢。
然后她就看到了周氏。她正由一个丫头扶持着从城门口走来,头发散乱得不成样子,那只镶了红宝石的步摇早不知去了哪里,而她身上的衣衫早就凌乱得不成样子,幸而外面披了件军袄勉强遮了羞,更糟的是她只有一只脚上穿着鞋子,另一只光着,上面混着尘土、血迹,走起路来难免一跛一跛的。
宁婉在她走到自己面前时忍不住问了一句,“周夫人,别来无恙乎?”
待周氏睁大眼睛看向她时,她便又摆了摆手,“回见了!”像赶一只苍蝇一般将她挥走了。
第307章 守城
宁婉是等着要与铁石说几句话的,但铁石真到了她的面前,她反而不知道要说什么了,虽然这一天过得格外惊险,但其实他们分开不过几个时辰,早上还在一处说了话,现在真没有什么要急着说的。
好在铁石似乎明白她的心思,笑嘻嘻地握住她的手捏了两下,“回去先好好泡个澡,然后带着槐花儿和松儿早些睡,我得了空就过去。”
宁婉就安心地回去了,走前又嘱咐道:“你不必惦记家里,明日一早别吃军中的饭菜,等我给你送过来。”
卢铁石原想说不必麻烦,但是看着媳妇的眼神却点头答应,“我就等你送早饭了。”
宁婉便欢快地回了德聚丰,刚要进门,却被愁眉苦脸的宋太太拦在了前面,“卢夫人,是不是有好消息了?夷人其实没来?”
宁婉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没有一点夷人压境愁苦的感觉,就连嘴角还一直翘着呢,赶紧放下正色道:“夷人已经南下了,我们在城外遇到了他们的先锋,想来他们的大队人马也就要到了。”
看宋太太失魂落魄地回去了,宁婉也顾不上安慰她。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侥幸的想法,只盼着所有的坏消息都是假的,大家还能过上与以前一样的安稳日子。这样美好的愿望,只有看到大批的夷人驻军城下时才会彻底息灭,到时候宋太太自然就醒了。
德聚丰里一切都好,爹娘早换了衣裳,伤口重新包了起来,大夫说不过是些皮外伤,没有动了筋骨,石头正陪着外甥女和外甥正在炕上玩儿,他们还小,当时就是吓到了,现在也早不放在心上。留在老宅和三坡堡的人如今也都进了城,他们不比宁婉几个遇了事,而是由着铁石派兵与周围百姓们一道安安稳稳送进城的,宁婉没回来前就知道了,现在见了面更是彼此安心。
又有大姑和大姐过来看他们,说了半晌后怕的话。原来她们不比许千户及那些大户人家得到消息早,想出城时许千户早带着人跑远了,再三犹豫,竟还留在城里。好在没多久就听到了铁石将军派兵入城了。
大姑就用力拍了一下巴掌道:“当时我一听有人喊铁石将军到了,那颗一直提起来的心呀,一下子就落回了肚子里!”
大姐也轻声说:“我也差不多,先前还打听爹娘什么时候回来呢,忽就听夷人来了,吓得不知怎么办好。你姐夫又去打听了,知道妹夫去接你们,我们才安下心来。”
宁婉就道:“今天能平安回来,还要幸亏爹娘不肯分开。若是当时他们去了安平卫,现在真不好说能怎么样呢?”将当时情形讲给家里人听。
原来还有这事,大家更是后怕不已,大姑就说:“二郎和于氏如今可是有见识的人了,要紧的时候想得很对,毕竟去过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呢!”
爹娘都说:“我们哪里有什么见识主意,其实是老天保佑!”
宁叶就道:“我们隔壁的宋家二儿子去了安平卫取货,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宁婉方知宋太太为什么拦住自己问话,可一时也没有办法。自己一家人平安回来了,的确不容易,当初跟着许千户出门的人,可是有许多没能回来的,想必还会有更多无辜的人也遭遇了厄运。
大家叹息了一会儿,小柳便转而说起了生意上的事,“卢家那边来的人我都安置在德聚丰了,倒还往得下。”又道:“今天东家吩咐我往军营里送了一千斤猫瓜儿菜,一百斤蘑菇,还有几袋子松子、榛子、山核桃什么的。又给住在县衙里的百姓也送了些米粮菜蔬过去。”
宁婉点点头,“这都是应该的,谁没有为难的时候呢。眼下各处免不了会乱些,待过几日理顺了,也不会让这些百姓吃不上饭。”
爹就问:“婉儿,明天我们怎么办呢,是开门做生意还是关板?”
宁婉想了一想,“也不知外面的情况如何了,我们先正常做生意吧,若是有了变化再说。”她原来就是德聚丰掌事的,现在回了家不知不觉又将铺子里的事都担了下来。再加之她气定神闲的意态,让大家更都放下心,因此便都早早熄了火烛睡了。
宁婉要了热水,给槐花儿和松儿洗过,自己又泡了一会儿,便将所有的疲劳惊吓都洗去了,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天已经亮,这时便急了起来,铁石还等着自己送饭呢!
急忙穿了衣裳到厨房一看,家里竟放着半扇猪肉,宁婉赶紧问:“怎么这时节还能买到肉?”记得虎台一被围,城内各种东西便都紧缺起来,幸而这一带耕地不少,并不缺粮食,城内几家大粮商又都屯了许多麦子高粱大豆方不至于挨饿,也才守得住城。
毕婆子就笑,“夫人昨日自安平卫方向回来被夷人吓到了,并不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自看到狼烟,大家便收拾了东西,赶着大车来虎台,不必说粮食,就是猪、羊、鸡、牛什么的都带了回来,一路上各村子也陆续加入,竟一点也没有慌忙。今日这猪价非但一点也不高,反比先前还低了一点儿呢,毕竟城里没有地方养这些畜生,各处都在杀猪杀鸡呢,只是耕牛大家都舍不得,先还养着。”
又打算道:“待吃了饭我还是要再去买几扇肉回来,做了咸肉留着,万一夷人要围上几个月的城呢!那时候肉一定少了。”
给毕婆子打下手的刘氏就笑着说:“你老人家也未免想得太长远了。”
“你懂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毕婆子说着就问:“夫人和小姐少爷想吃什么,我就做了来。”
宁婉见大家多半没想到夷人会有多凶残,也不点醒,就道:“我们随着家里人吃就行了,只是我想着给铁石送早饭过去——既然有肉,不如裹些馄饨,又好吃做得又快。”
家里人多,这个和面擀皮,那个择菜剁馅,一会儿就裹了一面板的猪肉蘑菇馄饨,用鸡汤煮了,又添上些虾皮小白菜盛在食盒里,宁婉便提着给铁石送去。
铁石就在箭楼里吃了,放下碗筷道:“趁着夷人还没有围城,我们还要把外面的粮食收了。”说着叫亲卫给钱县令传话,商量收粮的事。
宁婉便笑道:“我正要回去,不如就替你传个话吧。”说着自告奋勇地去了县衙,与钱县令说了,钱县令自然无有不赞同的,“那好,我就发下告示,然后与铁石将军一同出城。”宁婉便又去找钱夫人和封少奶奶,分头带人告诉城中各处百姓出城收粮。一路走一路想,幸亏铁石与铁县令,自己和钱夫人交情都好,如今城里有何事文武之间十分和气,竟没有半丝掣肘,事事容易。
城外便是大片的麦田,大半是军屯的,亦有少数民田,麦子已经垂下了沉甸甸的麦穗,正是收割的好时候。现在铁石带兵在外护卫,又放出数十骑四处哨探,城内百姓不论男女老少便都出城收粮。特殊时刻,也不必管是哪一家的田,所有人集中在一处,一片一片地开始收,前面的人割麦,后面的人打捆送回城里。如此这般收了两天半,夷人终于到了城外,虎台县城便关闭大门,用巨石封闭,严密防守。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宁婉站在城墙上向下一望,黑压压望不到边的夷人还是让她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们能有多少兵马?”
“估计有三万人。”铁石说过后就一笑道:“你别看我们人比他们少,但我们是守城的一方。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如今算起城内兵将加上青壮百姓,亦有近万了,夷人奈何不了我们!”
“我知道。”在宁婉的梦里,虎台县里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千户所的兵跑光了,城内的人也跑了大半,城外进来的更是很少,但那时候他也一样守住了虎台。
卢铁石在虎台县任过副千户,重修了这里的城墙,满城百姓听到自己来了箪食壶浆相迎,又肯尽力配合自己守城,他们都盼望自己能守住城池。但若论起相信自己,没有人能比过自己的媳妇。但也想想也是应该的,媳妇儿不信自己,还有谁会相信呢?
不知不觉地,卢铁石便在嘴角展开了一缕笑意,轻轻握了宁婉的手道:“虎台一定要守住,这里与安平卫互成犄角之势,此城一失,安平卫危矣。当然,若是安平卫不保,虎台亦难守。”
所以呢,非但许千户不应该跑,就是周指挥使也应该在得到军情后派兵驰援虎台的,宁婉早就知道了这些道理,现在只道:“虎台我们自己能守住,只要周指挥使管好安平卫就可以了!”
铁石顿了顿,“不错!”
围城离攻城之间总要间隔几天,毕竟城之外的护城河要填,否则到不了近前。夷人扎下帐篷后就开始砍树填土,而城内呢,自然也有许多要做的。
城墙上及和处角楼都加了来往不绝的巡逻兵将,各种守城的器具、箭支自军械库里运来,铁石将城内所有守军分成四部,由四个百户分别把守四面城墙,帮丁、青壮们也各司其职……至于城墙下,钱县令带着人将城墙下的房屋全部拆除,这些房屋原本是没有的,按说城墙下并不许随便建房,但边城多年平安,早有百姓搭建了许多房舍棚户居住,如今拆起来竟十分不容易。
但这些房舍必是要拆的,一则是防着火箭入城引燃导致大火,再就是将拆下的砖木运到城墙之上,待夷人攻城之时推下去,比箭只还有用呢!
好在不管多难,但是钱县令听了铁石一声吩咐,立即就强硬地带着衙役百姓们将房舍一间间地拆除掉,没有居所的人另行安置。
宁婉看着钱县令的官帽上落了许多灰土,身上也蹭得一块黑一块白,但是那身官袍却始终不换,再次感慨起来,虽然有许多地方自己还是看不惯,但他也算是个好官了吧!
再一瞥见到更加狼狈的付捕头——不,现在不应该叫付捕头了,他的捕头之职被钱县令免了!当日钱县令准备以死明志时也顾不上衙役们,但转过头发现无事时,再找人竟找不到,一一查去,有跟着许千户跑的,有回家顾家小的,还有吓得躲在县衙后面井里面的,其中付捕头当时的情形最令人捧腹。
原来付捕头前一天晚上与付少奶奶大打一架,一早便在钱县令面前借口出城查案离了县衙,其实他并没有出城而是去了相好处喝酒睡觉,狼烟起来时他因酒醉睡死了过去,相好的拿了银钱跑了也不知道,醒来时县城里已经平安无事了。他亦不知道已经发生了大事,懵懵懂懂地进了县衙谎称自城外查案回来,当时便被钱县令揭穿了真相免了职。
不过他终究是个能干的人,因此虽然被免了职,但是再三恳求后钱县令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因此这时候真是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跟在钱县令身旁干活儿。还别说,拆屋的事他做起来十分顺手,他那张凶恶的脸比钱县令穿着的官袍有用得多,百姓们被他挥着铁链子吆喝几声就赶紧抱着东西跑了,比钱县令讲什么家国大义快上几倍。
同时也被免职的封典史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当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