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抓住那个穿越者-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场面。
  病人和家属之外,另还有些随行的医生,一个个都是医术高明,身怀绝技,悲天悯人的。一个个的都冲上来问好,希望马上见识神迹神药,马上救苦救难,造福全人类。
  幸好这次有几个身手矫健的特工,上前阻拦医生们,并且护住了张灵湖。其中一个行礼,向黄梓桐汇报说:“登记工作已经完成了。”
  黄梓桐点头:“那就按顺序来吧,公平公正。”
  病人家属听了这个决定,除了排名第一的,其余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满意,纷纷冲了上来,冲着张灵湖卖惨:“你是张医生对不对?求求你,我父亲一点儿也不能等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去的,他们竟然一眼可以认出来神医张灵湖。有一个病人家属竟然身手特别好,转闪挪移,和特工们打了几下太极,竟然近身到张灵湖身边,伸手就要抓她。
  张灵湖猜测他下一步就要下跪拽裤腿儿了,可怜自己崭新的衣服呀,赶紧后跳一步,伸出食指点脑门儿,大声呵斥:“你离我远点,离我远点,信不信,今天你敢碰我,一辈子别想找我治病。”
  那个年轻的家属愣了一下,不敢再有新的动作,站在那里眼角湿润:“张医生,求求你。”
  张灵湖怕自己心软,根本不看家属的眼睛,转身向着病人、家属、随行医生们宣布刚才黄梓桐的决定:“先登记病情,然后按顺序排队,如果有捣乱的,后果自负。”
  她态度有些嚣张恶劣。
  黄梓桐站在一边,心里暗暗称赞,毕竟这些病人每个都来头很大,背后都是国字级别,黄梓桐一般也只好都和气对待。
  张灵湖冷酷拒绝了病人家属们叙述病情的请求,转身去下一个院落。黄梓桐在背后给几个特工做了手势,命令他们随身保护,免的张灵湖真被愤怒有脾气的家属伤到。
  在那么十多分钟里,京城粮务总站的石大姐和友谊百货的小李姑娘,同时附身在张灵湖身上,支撑着她。冷酷狂霸,帮助她震慑场面,维持尊严和秩序。
  不过毕竟是借用模仿来的脾气,刚出院子,张灵湖就泄了气,偷偷调配了两暖壶的开水,吩咐一个随行的特工说:“每个病人一碗水,必须灌下去。”态度差只是工作上的特殊技术,她其实心软,维持秩序当然重要,可也不想那个病人等不及,直接死了。
  特工得了命令,提着两壶热水去了,张灵湖脾气差的消息,早已经传播到全国去了。
  黄梓桐眼珠子都不动的看着张灵湖的动作。张灵湖回看了黄梓桐一眼,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他:“白同志已经答应,是可以收治病人的,不过有名额限制,再一个,他想要很大的报酬,你怎么处理?”
  黄梓桐点头:“药费也收上来一部分了,你要不要看看?”
  张灵湖又站起来,跟他去一个新的院落,一个文书坐在那里登记,还有几个人来回忙碌的整理。院子里摆满了东西,堆积如山。
  文书拿了登记簿给黄梓桐,黄梓桐又转递给张灵湖。张灵湖一看,上面登记了一部分实际收到,已经交验查收的,还有更多一部分登记了承诺,近期会送来的。
  钱、全国粮票、布票、工业票这些最硬的通货之外,还有些瓷器字画药材玉石金银之类。还有一些信息沟通不畅的,居然送来了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样的工业品。
  张灵湖指着账本,收到电影设备一套,抵款三千元:“这个是什么?”
  文书赶紧回答:“就是一套放电影的设备,就连配套发电机都拉来了,那个,就在那里!”
  他用手指了指两只箱子。
  黄梓桐拍手说:“这个是我做主收下的,打扰渔民乡亲们这么久了,也该放几场电影,咱们与民同乐。你去请白雷,一起看电影吧。”
  不收这套设备,那家病人很难凑出五千块来,这是白雷药费的最低标准了,参照第一个病人旗生。
  ……
  白雷听说自己收到一套电影设备的药费,有些哭笑不得。听说要放电影,反而来了兴致:“我们一起看。”
  渔村里响起了大喇叭,通知渔民们,在鱼获码头放电影。当晚的老天爷也很卖面子,没有雨,风也不大。
  两条大桅杆,挂起巨大的白布做电影屏幕,白布前面挤满了人,渔村一千号子人,那里挤得下,白布的后面也跟着挤满了,电影后面也是可以看得,不影响人物和剧情,只是字幕会是反的。
  小孩子们欢声笑语,蹦来跳去。就连牙都掉了一半的老妈妈,也乐呵呵的搬着自家板凳来看。对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盛会。
  白雷和张灵湖晚饭吃了火锅,一起走路去广场码头,看那里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全村都汇集过来了。黄梓桐手下特工不够,甚至调动了一部分士兵过来维持秩序。
  特工们身手敏捷,在人群里穿梭着。士兵们却很死板,一个个背对着电影屏幕,站的笔直,身后扛着五六□□。
  渔民们很喜欢当兵的,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军民一家,鱼水之情。有些人家还晾了白开水,请士兵们饮水。
  黄梓桐走出来迎接白雷和黄梓桐,给他们占了个最中间,视野最好的位置。
  他们座位周边,还有几个病人家属,医术高超的医生。这些人不管走到全国那里,都是上座,体面的。他们都纷纷和黄梓桐打招呼,黄梓桐向他们介绍说:“这位就是爱国侨胞白先生,他带来一些基因药物。”
  那些病人家属一个个上前,说些感激、感恩的话。特别热情甚至于狂热。白雷很和气,跟他们一个一个都握了手。
  相对于白侨胞的宽容大度,那个狐假虎威、态度嚣张的张灵湖,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
  放电影的大喇叭兹拉兹拉响了几声,就开始播放了,连放两场,《五朵金花》《鸡毛信》。
  五朵金花讲得是一个青年小伙子在苍山洱海之间,寻找自己心爱的姑娘金花,误会重重的故事。
  鸡毛信讲得是一个勇敢的小孩子送信的故事,信封上三根鸡毛,代表那封信是特级重要的。
  这些都是张灵湖看过的,再看依旧觉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白雷却对电影一点也不敢兴趣,一直在旁边发表感言:“和你看电影真开心啊,我还准备了看电影必备的套餐。”
  他拉扯开自己的背包,一样样的拿出来,有爆米花、可乐、牛肉干、巧克力。
  张灵湖虽然喜欢看电影,但是对吃的也是天然喜爱的,尽管刚刚才吃撑了白雷牌火锅,现在又忍不住开始吃爆米花。她觉得白雷算是自己的老板吧,尽心尽力给他干了不少事,吃一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白雷全部心思都在张灵湖身上,根本没有给另一边的黄梓桐客气。黄梓桐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脸皮厚,很坦然的蹭了一些来吃。
  一边吃喝,一边看电影。白雷忽然兴奋的拍了张灵湖的大腿一下:“你今天穿的裙子好漂亮,和电影里一样啊,你也是我的金花。”
  张灵湖现在穿了一条布拉吉,黄梓桐送的,黄色雏菊碎花连衣长裙。
  一般来说,白雷总是穿的花花绿绿惊掉下巴刺瞎眼球。但是张灵湖只有一次发表意见,后来就闭口不提了。因为她觉得,相对于白雷天神一样的能力,想穿什么都是无所谓的小节了。
  而白雷自己喜欢穿成花孔雀的样子,试图讨好张灵湖。他一般也是想不起来给张灵湖送  衣服的,因为他眼睛里的张灵湖气质完美,浑然天成,每次都无法想象,换了衣服是什么样子。
  如此扭曲之下,拥有不同审美的两人,竟然也暂时达到了和平相处。
  今天借着看电影,白雷又明确的示爱了:“你是我的金花。”

  40、039白雷的信物  
  电影屏幕上正在放映山清水秀,俊男和美女互诉衷肠的剧情;  可是人家那也是在偏僻无人之处。
  张灵湖非常吃惊;  白雷居然在众目睽睽下如此的大胆说话;  她直直的坐在板凳上,眼睛看着屏幕,非常心虚的低声说:“白同志;  你注意影响。”
  白雷此刻根本没有心思看屏幕,而是半侧身的看着张灵湖,有点莫名其妙:“我们悄悄;  有什么影响不好的。”
  他想的是;  现在电影声音这么大;  简直震耳欲聋,才不会有什么人听悄悄话那。
  事实好像和他猜测的一样;  身边的黄梓桐,还有身后的一排家属医生;  好像都是在全神贯注的,坐的直挺挺看着屏幕,虽然这个片子在大城市早已经放映了半年了。
  张灵湖非常快速的扫了一眼周围的人,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人听到一样;  干脆就做出了表面的解释:“我这个衣服是黄主任给的。”
  苏俄长裙布拉吉的式样其实都差不多;  她并没有留心撞衫的事情;  五朵金花热播以后,全国的姑娘都想要这样裙子,大家完全不觉得穿一样的衣服羞耻;  反而觉得穿一样的衣服,都一样的漂亮,美滋滋。
  白雷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
  黄梓桐直直坐在那里,眼睛看着电影屏幕,其实他耳朵是特别聪灵的,全身心都在旁边的白雷身上,对张灵湖的回答有些恨铁不成钢。她不该提衣服是别的男人送的啊!
  今天张灵湖面对病人家属时候的强硬态度让黄梓桐特别满意。所谓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每个阎王都需要几个机灵的小鬼儿来帮衬。张灵湖现在的回答让黄梓桐有些不满意,觉得使唤这个女孩子有些不顺手。
  刚才白雷拿出零食来,明摆着是讨好姑娘的举动,根本没打算让黄梓桐吃,黄梓桐也厚着脸皮上手要了些,就是为了表现的和白雷关系亲密。不想身后那帮人看出他和白雷之间有嫌隙,冲上来,抢个头破血流。白雷是个超级肥羊,人人想抢。
  白雷停止了和张灵湖聊天,又殷勤的递吃递喝。一直到把两个片子都放完了,两人起身离开。后面的一群家属和医生也立刻离开,跟在他们后面,找机会搭讪了几句,大家才散去。
  渔民们却对电影入迷的不行,在他们强烈的要求下,放映员又把五朵金花重新放了一遍,大家依旧看的津津有味。这个年代的人看电影,都是可以重复看十多遍不厌烦的。
  张灵湖回到阿珠的家里,想要休息,阿珠的父母和兄嫂侄子们已经搬走了。阿珠在看电影,还没有回来。
  有四个特工近距离的守卫着她。黄梓桐控制力度太大。现在在张灵湖周围,也明晃晃的安排了特工。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就是害怕病人家属闹事,伤害到她。其实更深层的原因,黄梓桐不想张灵湖和病人家属建立特别友好的关系。毕竟病人家属藏龙卧虎,如果通过张灵湖联系上白雷,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端来。
  当天晚上阿珠回来很晚,如果不是张灵湖确实需要人陪着,黄梓桐甚至不想安排阿珠每天和她同住了。
  第二天,一群渔女说说笑笑,讨论着五朵金花的剧情,和阿珠一起赶海去了。一路议论这电影里那些金花儿长得多么漂亮,穿的民族衣服是多么时髦好看。阿珠穿了一双张灵湖送给她的凉鞋,虽然号码小了两号,脚丫子被凉鞋勒出很深的印字来,下了海会受很大的罪,可是她依旧得意洋洋。
  渔女们也很羡慕阿珠的鞋子,不停地赞叹,其中一个忽然灵思妙想的说道:“阿珠就是我们渔女里的金花儿。”众人纷纷赞同,然后又有一个姑娘说道:“电影里有五朵金花儿那,我们渔女也该有五朵。”
  于是大家互相推举,个个都有希望做金花儿,眉眼儿娇俏算金花儿,吃苦耐劳算金花儿,尊老爱幼算金花儿,聪明善良也算金花儿。
  忽然其中一个提出疑问:“那个张干部,算不算那?”张干部每天干的活儿,连她们二分之一都不到。
  阿珠连忙出声决定说:“张干部当然也算是金花儿了,她那么好看,她是城里的金花儿。”城里的金花儿,就不用占用渔女们五朵金花儿的名额了。
  其中一个聪明伶俐,嗓子好的渔女,开始唱起昨天电影里的歌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哎,蝴蝶飞来采花蜜哎,阿妹梳妆为那桩哎!”
  一众渔女都跟着合唱起来:“蝴蝶飞来采花蜜哎,阿妹梳妆为那桩哎!”
  她们年轻娇嫩,天真烂漫,太阳把金色的丝线洒向海面,浅薄的海水微微晃动,仿佛覆盖上了一层金箔,金箔晃动着,一闪一闪,天海之间的光影,一下子变得斑驳绚烂。
  忽然一个渔女止住了歌声,悄悄的示意其它人,众渔女才看见,在远处二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穿夏凉花布西装的年轻男子站在那里,戴着一副黑墨镜。脸上含笑,听她们唱歌。
  这就是渔民传说中的,一个特别特别年轻的大首长啊。
  渔女们一个个的都赶紧整理头发斗笠,扯动衣角,含羞带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村支书家的姑娘阿珠是最大方得体的,她往前走了几步,高声说话:“是白干部?你来找张干部吗?”
  距离稍微有些远,白雷也扯着嗓子:“我来找张灵湖,她没有在这里?”
  阿珠嗓门儿很大:“她说今天不赶海,去帮病人看病去了。”
  白雷远远的挥手:“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啊!”转身走了。
  张灵湖今天没有和渔女们一起赶海,因为她不方便,根据她的观察,明里暗里护卫着她的特工,恐怕要有八个之多。
  黄梓桐做事真的特别周密,天罗地网一般。张灵湖随便在村子里转了转,牵动着那些明里暗里的特工注意。
  现在的海角村挺热闹,虽然不是习惯的做饭时候,好多人家都是青烟冒起,蜂拥而来的病人,在海角村住了一夜之后,忽然一个个都神清气爽,觉得病情大大减轻,于是开始嫌弃黄梓桐安排的多人宿舍憋屈。纷纷都去渔村里找渔民人家借住。
  借住在渔民家里,当然是会给些米面布料之类的作为报酬。渔民们都很高兴,杀鸡剖鱼,招待这些来求医的病人和家属。
  小小的海角村喧嚣繁华起来,这个样子,也算是惠及乡邻了。加上电影放映员已经承诺,以后再连着放几天电影,那简直每天都是过年都比不了的盛会了。
  白雷往村子里走去,走到黄梓桐的青砖房,对着空气,声音不高不低:“黄梓桐,小张那?”
  才过了不到一分钟,就冒出来一个干部装的年轻人:“白先生你好,黄主任和张干部在库房,让我带你过去。”
  白雷点头,跟着那个特工,走了不多时,就来到一处院落。黄梓桐和张灵湖站在院子当中说话,男的像那挺直的白杨树,女的像那摇曳的绿柳树。杨柳之姿,和谐天然。
  白雷看见这一幕,有点心里吃醋,咳嗦一声:“你们忙那?”
  黄梓桐和张灵湖同时转过身来,黄梓桐笑呵呵的:“白先生,我们可是替你忙活那,第一批药费已经到账了,钱和东西可真是不少,你清点一下。”
  张灵湖也笑着说:“白同志,你坐下看吧,账本儿有些厚。”
  三个人就在院子正当中的方桌边儿长凳上坐了下来。黄梓桐从记账文书那里拿过账本,递给白雷。
  这个方桌本来是文书的办公台,此刻文书已经很乖巧的退后几步站立着,准备随时回答白雷的疑问。
  旁白还有一个身手利落的工作人员送上茶来。
  白雷拿起账本胡乱翻了几页,有些不耐烦起来,拉着长调调说着:“敌人太狡猾,我是赔大了,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小张你吃饭没?我准备了火锅。”
  张灵湖还没有说话,黄梓桐就抢着说道:“想吃火锅啊,我也饿了,可以沾光一起吃点吧?我可是不白吃,给你们推荐个厨子,咱们好好吃一顿儿。”
  他伸手指着账本:“白先生,你这次收的医药费里,除了名贵的药材,吃的东西还不少那,你看看,这里山海八珍都齐全了,正好这里有一个名厨,不如让他给咱们做一顿,尝尝真假?”
  白雷听了这个,倒是有些兴趣:“好啊,有厨子就太好了,我只会煮火锅,都快把小张吃烦了。
  张灵湖摆手:“我没有吃烦的,我吃什么都行的。你们两个吃吧,我是不吃的,现在国家多少人都吃不饱饭那,我怎么好意思吃山珍海味。”
  黄梓桐纠正她说:“小张同志,你这个说法其实不正确,全国就这么多山珍海味,总是要人吃的,等你吃了山珍海味,你的粮食就可以省下来给其它群众吃了。难道大家都推辞着不吃山珍海味,都抢着吃米面,把山珍海味白白扔掉吗?”
  白雷拍手称赞:“黄主任这次说话,很有道理,我们今天就吃山珍海味。”
  黄梓桐很高兴,招呼一个特工去请大厨来。
  那个大厨一会儿就过来了,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身材也不胖,眼睛明亮,衣着干净。
  黄梓桐站起来,请他坐下:“今天我们想请丁大厨露一手,给我们做一桌山珍海味啊,白先生是主人,他的东西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