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抓住那个穿越者-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3、032张灵湖的旅程  。。。
  白雷留了一麻袋的大虾在文物柜台里面。
  王姐和付春花都是饱含了期待;  然后又有点儿小小怯怯的样子。
  “白同志对咱们总是这么实诚,咱们也没有什么好给人家回礼的。”
  其实白雷早说了;  一点小东西而已,文物柜台有什么好东西,想着他就行,可以王姐付春花一直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把白雷下的小本钱;  当成是大本钱。
  如果按照以前的老规矩,张灵湖应该选择把这麻袋大虾分给大家。
  但是这次张灵湖肯定是犹豫了;  她知道自己的一切言行已经在黄梓桐的严密监视之中。
  所有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都不可能瞒得住黄梓桐。
  绝对不能给他留下把柄!
  这次张灵湖也不再提去请教洪主任;  以免连累人家洪主任;  她这次直接去请教黄梓桐。
  “白同志留下的大虾,你看怎么处理?”
  黄梓桐一脸正气的看着她:“那以前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以前!
  张灵湖可不想被找前账;  卡了一秒钟;  才狡辩说:“以前都是给了钱的。”
  其实给钱,也是有罪的,正府不允许私下交易。
  黄梓桐用眼睛深深的看了一眼张灵湖,好像能看破她的皮肤;  看穿她的灵魂一样。
  “那你们就分了吃呀;  你们以前不是都分了吃吗?”
  张灵湖做出推托的样子来说:“以前东西少呀;  我们想着还能还人情;  现在积攒的多了,总要向你这个上级汇报。”
  黄梓桐站起身来,背对着张灵湖;  一副世外高人,风淡云轻的样子,看向窗外:“行,你的汇报,我已经收到了,这次还是你做主,分了吧。”
  张灵湖点头:“好的,那我就算是按您的批示办了啊,您忙,我先出去了。”
  她转身就往门口走,忽然听见后面传来黄梓桐幽幽的声音,“分大虾,记得也分我一份儿啊。”
  “好!”
  张灵湖脚下微微停顿,回了一个字,就继续走出门外了,心里有一种很舒畅的感觉,黄梓桐也分一份,大家都有小尾巴,都记了档案,日后好吵架。
  张灵湖做主把一麻袋的大虾都分了,把小李姑娘也叫来:“上级有三斤大虾指标给你,每斤一毛钱,你想要的话,就交三毛钱过来。”
  小李姑娘高兴得手舞足蹈。
  张灵湖自己也带了二十斤大虾回家,告诉父母,是一毛钱一斤买的内部货。
  张家爸妈见是稀罕的东西,价钱又这样的实在,都十分欢喜,老两口商量了下,这次并没有告诉其他亲友,就是张灵湖小姨,还有两个姐姐婆家,加上自家,每家五斤。
  五斤大虾当天就整治了出来,吃了两三天,全家三口狠狠的解了一回馋。
  又没过几天,张妈妈下班回来,看见四合院儿正当中,水龙头池子边上,放着一个大木盆,里面装的是奇奇怪怪的东西。
  邻居家的男孩在那里守着,用一只小木棍儿挑拨着玩。张妈妈出口问:“强子,这是啥呀?”
  强子就是一个能偷家里大葱吃,吃一顿吃五斤烧大葱的强人。他回答说:“这是我妈领回来的户口粮,我们今天晚上要吃呢,煮了吃。”
  强子妈也掀起门帘子,从屋里走出来,跟张妈妈打招呼说:“回来啦,你看我今天在粮站领回来的户口粮,说是乌贼,还挺稀奇的吧?”
  张妈妈:“呀,我在单位听他们讲了一天了,还真是乌贼啊,听说粮站海货东西种类多着那,你咋挑了这个?”
  强子妈十分兴奋的向张妈妈炫耀自己的聪明:“粮站宣传海货代粮啦,我想着鱼都有刺,虾蟹有壳,拆剥下来,要浪费一半,都不如这个乌贼,整个煮了就好,不浪费。”
  “乌贼最划算?”张妈妈兴致更大一些,往前走了几步,弯腰伸手去摸,手感滑腻,那个乌贼身子忽然抽了一下,吓得张妈妈往后退了一步,被强子妈手快的扶住。
  “别怕,它动有什么怕的?这就是咱们吃的粮。”
  对呀,这就是一口肉啊,张妈妈安心下来,脸上也挂了欢喜的笑。等到晚上,和张爸爸商量。
  张爸爸说:“海货吃多了,到底伤身体。幸好这回不是强制的,恩,咱们也要为国家做点贡献,咱们就要一半粗粮,一半海货吧,嗯,再要五斤细粮面粉,给小闺女吃。”
  张妈妈觉得他说的有理,就点头都答应了。第二天,挎着一只竹篮子,带了几个粮食口袋,去粮站排队。
  张家现在户口本上三口人,都是34斤粮的指标,看着一个月一百挂零的粮食是不少,可还要省出一部分来救济乡下亲戚。顿顿都需要精打细算。
  以前“瓜菜代粮”,瓜菜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泡子水,可是苦了。现在“海货代粮”,海货也算肉,实在东西,比细粮也不差。况且还有一样好消息,海货是粮票一顶三,102斤的粮食指标,要是都拿了海货,就能拿三百零六斤,那可真就是吃饱饭了。
  今天粮站排队的队伍,也非常欢庆,各种的喜气洋洋,高谈阔论。
  有的是瞎说八道:“这个乌贼,可是好东西啊,生着也能吃的,大补。”
  有的是真的懂行有水平:“咱们国家的海水,别看里面的鱼货千奇百怪,其实产量最大的前四样,大黄花儿、小黄花儿、带鱼、乌贼。乌贼排到第四,产量大着那,就是这东西以前出水就坏,不好运过来,你们就看着稀奇了,这都是你们年轻,没有出过远门的缘故。”
  张妈妈在边上听了,也想着,要一点儿乌贼尝个新鲜。
  等轮到了她,粮站记账的文书,接过粮本,嘴巴里说着口号:“我为祖国做贡献,我为祖国大吃鱼,海货粮票一顶三,同志,请问你要什么?”
  张妈妈赶紧把早就盘算好的报上去:“要5斤面粉,45斤棒子面,30斤大黄花儿,30斤带鱼,30斤海带,10斤乌贼。”
  那个文书在粮本上印了红戳子、蓝戳子,点过粮票,钱。又在账本上记了一笔。扔了一沓子薄纸小票给她。
  张妈妈拿了小票做凭据,又再次排队,一样一样的去领。
  等到领乌贼的时候,她前面一个老大娘。不小心摸了乌贼,发现乌贼还会动,惊慌的往后退了一步。
  张妈妈赶紧扶住了她。“不用怕,不用怕,这就是乌贼,一口肉而已。”
  这是昨天强子妈安慰她的话,她现在自信满满的安慰别人。
  那个被安慰的老妈妈一脸感激道谢:“谢谢你呀,我也早听他们说过,就是它猛地一动,吓了一跳。”
  说完扛着自己的乌贼,走了。
  张妈妈上前,一副很熟练的样子。把小票递过去,把乌贼装在竹篮子里。这东西水分大,省的把粮食袋子湿了。
  美滋滋的运回家,张家也开始了为国奉献,每天吃鱼的日子。
  张灵湖上班,带一只铝饭盒,里面装满油炸面粉裹带鱼。
  付春花羡慕的说:“哎呀,小张,你们家太会做鱼了,这个带鱼看着就特好吃,我们家里舍不得油,也舍不得面粉,只能白水煮着。”
  关于带鱼的问题,王姐也发表了许多意见:“小孩子都没耐心,不好给吃鱼的。这个黄花和带鱼呀,这么多细刺儿,卡住了可是不好,。我舅舅家就是一个,孩子也挺大,都十五了,吃鱼卡了嗓子。就是吃粗面馒头往下咽,也咽不下去。那小孩子后悔的呀,哭着说一辈子都不吃鱼了。”
  张灵湖说:“其实会做的人家做鱼,都是把这个鱼刺炖的酥烂了。鱼的骨头也能吃,小孩子吃的还能补钙呢,对小孩儿的骨头好。不容易长罗圈腿儿,个子也高。”
  王姐叹口气:“煮烂了,当然是好。可谁有那么大功夫呀?再一个也太费煤了。”
  现在啥啥的也都紧缺,市民的煤球供应量也是固定的。
  几天之后,
  “海货代粮”的事情又添了许多花样。有人到处找木头架起土灶,用大铁锅炖,想把鱼骨头也炖烂的。
  也有厨子传出来秘诀,如何把鱼腥味去了,做好吃的方法,加桔子皮进去煮。
  也有大人想办法给孩子吃鱼,她们把鱼肉放在嘴里,用舌头试探过没有刺儿了,再送到孩子嘴里,可怜的孩子,吃的都是没滋味的口水。
  还有想着如何把鱼做的难吃的办法。鱼太好吃了,每天耗费大。大家也是心疼,如果把鱼做难吃了,就更节约了。
  王姐又有新的消息说出来:“我舅舅家,十五岁的表弟,就那个那个被鱼刺卡了嗓子的,去找医生拔过刺儿以后。现在又开始吃鱼了。喊什么口号!我为国家做贡献。我不吃鱼,谁吃鱼?”
  为国做贡献,十五岁的人民小英雄!
  这种十来岁的小少年们,向来是响应国家政策最积极的人。以前有一个除四害的事。苍蝇、老鼠、蚊子、蟑螂。大家都是积极响应。少年们比赛看谁抓的老鼠多。
  他们每次抓了老鼠,就把老鼠的尾巴割下来。用老鼠尾巴来计数。学校或者单位之类的,有时候也搞任务。规定每个员工上交三条五条老鼠尾巴。
  那个时候,老鼠尾巴一下子成了紧俏物资。
  好多人家里为了多攒老鼠尾巴,为国立功。偷偷在家里养老鼠的。要说这老鼠,繁殖能力是挺强的,一个月就能下一窝子,一窝子十来只,很快就能完成自家的任务指标,还能帮助亲友。
  张灵湖下班回家,听她运输队的二姐传过来消息说,现在运输队的大货车,开始从津港往京城里运海货了。
  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海货代粮”,没完没了了啊,一场群众自发的,晒干海带,晒鱼干的活动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这天,张灵湖睡到半夜,正做美梦的时候,忽然外面灯火大亮,猛烈的敲门。
  一队穿着黑色干部装的人冲了进来,出示证件:“张灵湖同志,我是黄梓桐主任手下的,现在有紧急任务,给你五分钟做准备,马上出发,到云山省出差。”
  张爸爸和张妈妈都吓坏了。
  张灵湖赶紧安慰她爸妈,五分钟时间都浪费掉了,五分钟之后,就被黑衣人塞进了红旗吉普车,吉普车风驰电掣一般,半个小时后,开到了一片苍茫的荒郊野外。
  张灵湖走出汽车,大风呼啦呼啦的吹着,一个单薄的姑娘,宽大的棉袄晃悠悠的,好像要被大风吹走一样。
  一个年轻的干部跟在她身后,给她披了一件草绿军大衣,裹住她,搂着她抵御大风,一直往前走,登上一架飞机。
  飞机轮子在水泥地面上滑行,嗡嗡鸣叫着起飞,几小时后降落,又换一架飞机,几个小时后再次降落,又换一架新的飞机。
  张灵湖从冻得哆嗦,到热的冒汗,从半夜十二点,到大中午太阳火热的十二点,从北国的都城,来到南方的小渔村。
  黄梓桐急匆匆的迎接她,一看她的穿着,就皱眉了:“怎么穿的这样,没有别的衣服了?”
  他转头问部下。
  部下立正回答:“还有军装!”
  黄梓桐摇头,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是不要穿军装刺激白雷了,快去找一件老百姓妇女的衣服来。
  部下领命,飞奔出去了。
  黄梓桐监督着张灵湖做了洗漱,又斟酌着把事情说了一些。
  本来也没啥,事情也挺好,白雷每天兢兢业业的运送海货那,现在各部门的运输船也分担了一部分任务,大家一切顺利。
  谁知道,我们有一位没脑子的同志,叫做楼军的,楼军有一次打伤了人,按医生的说法,骨头碎了,就是残废了。
  两个残废用了白雷的药,竟然完全好利落了,完全看不出受过伤。医生预言的残废,如今健步如飞。
  楼军着急,去问白雷说药品的问题,白雷不给。两个人沟通不通畅,楼军追到海上,两人发生的冲突。
  楼军放炮,把白雷的船给炸了。
  最先进的火炮,整个船都变成了烟尘,那个白雷竟然没有死,又忽然出现,把楼军给绑架了。
  现在楼军生死不明,白雷在小渔村的沙滩上晒太阳那,精神很不好,见谁都想杀的样子。
  黄梓桐急的没有办法,出动多架飞机周转,紧急把张灵湖调拨了过来。

34、033感情的发展 。。。
  海角村才不过百十户人家; 背靠青山,面向大海; 世外桃源一般,可惜就是穷; 大部分人家都是住的海带房,只有靠近青山方向的几座,才是青砖瓦房。
  几座青砖瓦房院落里最好的一处; 黄梓桐长身玉立的; 站在窗边; 剪裁得体的黑色干部装沾了不少沙尘; 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粮务总站石家兄妹; 粉碎骨折瘫痪; 又忽然康复; 这种奇迹肯定是瞒不住人的。黄梓桐只想保密的期限稍微长一些,在他有足够的手段控制白雷的时候。
  没想到楼军会这么快发疯; 楼军疯狂的想要奇迹药物,这个黄梓桐很清楚,楼军疯狂想杀掉白雷; 这个黄梓桐也很清楚。
  能拿到药物自然是好的,如果不能拿到,其实能杀了白雷也挺好。白雷死了,人生二十八年养成的世界观,就不会时刻被这种牛鬼蛇神挑战。
  现在已经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 白雷是最先进的火炮也杀不死的,白雷已经被彻底激怒了,楼军失踪了,生死不明。
  黄梓桐强迫自己头脑冷静下来,争分夺秒,详略适当的向张灵湖说了一遍情况,最后向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第一,你要想办法,随机应变,把他的情绪安抚下来。”
  白雷那种神秘莫测的本事,如果真的气疯了,跑到京城杀几个大佬,那种结局,简直没有人敢设想。
  “第二,失踪的楼军很重要,如果能救他,要尽全力救他。”
  窗户内静悄悄的。
  窗户外面的黄梓桐有些着急:“张灵湖同志,你都听懂了吗?”
  没有人回答。
  青砖瓦房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灵湖走了出来,她穿了一件浅蓝色斜襟小褂,下面是一条黑棉布渔家裤,裤腿底部还有一截子半尺长绣花。
  宽大肥硕。
  这是整个渔村里最好的姑娘衣服了,虽然是建国前的款式。
  黄梓桐见她这个样子,也是呆愣了一下,轻轻挥手,驱散自己的烦恼:“穿成这个样子,哎,现在顾不得了。我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吗?”
  张灵湖点头:“第一要劝白同志不要生气,第二救一个姓楼的,我知道啦。”
  黄梓桐招手:“跟我来。”说完,走向青砖房的一侧,爬上一个木制的楼梯,爬上了房顶,又招手:“上来啊。”
  张灵湖在原地呆了呆,只好也手脚并用的往上爬,方口绣花布鞋特别不合脚,裤子更是不合适,爬梯子的时候,简直像没穿裤子一样,屁股那里空荡荡的。
  爬上了房顶,小心翼翼的走在青砖瓦片上,那边已经有两个黑衣人,在守着听筒。
  黄梓桐先是在一个高倍望远镜上观察了一会儿,又压低声音,招手:“你来看。”
  张灵湖凑过去看望远镜,入眼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大海推动着白雪一样的浪花,一下接着一下扑了过来。海风从大海上吹过,直接吹拂到她的脸上。
  张灵湖回头看向黄梓桐。
  黄梓桐着急:“那边椅子上,就是白雷。”
  张灵湖又回头去看高倍望远镜,白色的海浪冲在沙滩上,果然看见一个躺椅,躺椅是背着她的,上面有人,面朝大海。
  黄梓桐介绍:“他现在很烦躁,你要小心。”
  张灵湖茫茫然的答应了一声:“哦。”天上的太阳明晃晃的,她觉得自己有些头晕目眩。
  “走吧,我带你过去。”
  张灵湖顺从的跟着黄梓桐下了房顶,却见他并不走直线过去,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
  张灵湖看见有几个年轻人,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很小心不要踩到他们,看起来这些沙子人都是黄梓桐的部下。
  最后绕路到了浪花线的最前沿,黄梓桐小声的介绍:“你要从正面走过去,不然他现在情绪暴躁,从背后吓一跳的话,他肯定要发作。走近他七米远的时候,就要出声打招呼,让他提前有的准备。知道了吗?”
  张灵湖点头:“好。”
  黄梓桐又开口:“张灵湖同志……”他有千言万语想要叮嘱,终于还是摆了摆手,“算了,你现在就过去,随机应变,千万小心。”
  张灵湖点头,沿着浪花的海岸线往前走,浪花漫过了她的脚面,打湿了她的鞋子,索性什么也不管了,就信步往前走。
  就在白雷躺椅的正对面站定,正好七八米的样子,浪花轻吻着她的脚后跟。
  白雷戴着一副黑色眼镜,瘫倒在躺椅上,他穿了一件金黄向日葵色的短袖上衣,同款的短裤子,光脚丫子。
  头发已经有些长了,遮盖住一半墨镜,面色有些苍白憔悴,下巴有些青黑色,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有些梦幻一样。
  张灵湖开口,声音轻柔:“白同志。”
  对面毫无动静。
  张灵湖加大了声音:“白同志。”
  对面依旧没有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