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娇艳-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定侯府的族学不只是曹家和程家的子孙在读书,还有许多其他与曹家交好的家族,等到程怀仁带着伤去上学,只消一两个人稍稍问几句,贺云昭下狠手虐待继子的事,很快就会传开。
  文莲以为,夫人是真心为了少爷好,程怀仁却这么摆了贺云昭一道,当真是畜生行径!
  文莲的性格比文兰的要耿直些,与贺云昭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总生出几分真情来,忍不住替自家主子说话道:“夫人贤明昭昭,真是可惜了您这份情谊!”
  贺云昭笑而不语,道:“到底不是亲生的,我待他真心又如何?终究敌不过富贵温柔。”
  是啊,沈兰芝和沈玉怜就只晓得用眼前的利益笼络程怀仁,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荣华里养出来的多是纨绔子。要想有经天纬地之才,支撑起整个忠信伯府,没有悬梁刺股的意志力,将来只有等着被吞噬的份儿!
  贺云昭虽然经常折磨程怀仁,但她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有益于他的,若他真的胸襟宽旷些,有过则改,于他而言必然裨益更大。
  文莲愈发愤愤,贺云昭安慰道:“有我在,忠信伯府不会倒。”
  就算程怀仁伤残病死了,贺云昭也不会连累无辜的忠信伯府,她会给程家一个更好的未来。
  文莲怒气平息,再不议论主子的不是,反而是关心贺云昭道:“夫人准备如何应对?”
  “随他去,我只做好我该做的,不愧于天,不怍于地,又管别人说什么。”
  文莲听了不禁暗赞:夫人当真是节操高尚之人!
  其实解围的法子贺云昭有,但是使那些小人手段,实在不是她的性格,她一向行事光明磊落简单直接。
  而且对贺云昭来说,这一世最大的心愿就是替三个人报仇,至于名声和别的,她不在乎,也不奢望。
  因为虚妄的东西束手束脚,导致自己一生悲惨,重蹈覆辙这种事,贺云昭再不会做了。
  ……
  曹宗渭和程怀仁一起出去的时候,他也读明白了程怀仁的心思,他觉着这侄子真是令人不齿,这样算计贺云昭的手段也使的出来。
  在曹宗渭心里,程怀仁彻底被姨娘带坏了,已经不可劝,但思及痴呆瘫痪的程志达,他的心头总是隐隐不舒坦。
  这世上最悲哀的不是不能获救的人,而是不肯自救的人。
  程怀仁简直就是在往悬崖边上退,若不勒马,有朝一日要粉身碎骨!
  显然程怀仁还没意识到,自己和姨娘学来的那些阴私手段在别人根本不值一提。
  当程怀仁穿着单薄的衣衫强撑着去族学上学的时候,果然有同窗问他背上怎么渗血了,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别人:“在家中犯下冲动鲁莽之错,自请嫡母打罚我。此伤无碍,还是举业要紧。”
  果然有人啧啧叹道:“怀仁,你嫡母未免太过狠心,你看看你衣裳都染血了!”
  旁人又问道:“都伤得这般重,为何不在家中休息?你家中只你一个子嗣,你那个新嫡母不该更看重你吗?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程家那么大的家业该怎么办?”
  程怀仁依旧一口答道:“还是举业要紧,这起子伤不妨事。”
  一众学子议论纷纷,大斥贺云昭太过歹毒,甚至有人当场作诗将她骂了一遍,连“娼”这样的字眼都用上了。
  族学外面来了一位老先生,背着个木箱子,身后跟着一个穿粗布衣裳的小年轻,他见族学里没先生上课,径直走到程怀仁面前,作揖道:“程公子。”
  程怀仁脸色骤变,起身还礼道:“孟公。”
  孟公是京都同济堂有名的坐堂大夫,人称一声“孟公”,曹家族学里就有公子哥儿是他给看过腿脚和胳膊的,程怀仁的外伤就是他诊治的。
  因是族学里的人待孟公十分尊敬,也都跟他作了揖。
  孟大夫把药箱递给身后的小药童,一脸慈和道:“程公子,我今日来武定侯府诊平安脉,听闻你今日也来族学里进学,就顺道过来看看。”
  程怀仁不自在地应了一声,道:“有、有劳了。”
  孟公朝程怀仁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坐下。随即稍稍扒开程怀仁的领口,看着后肩上的一些伤痕,让药童递了药来,道:“程公子的伤是不是沾了水?按说今日不该渗血的。”
  程怀仁眼底一片阴郁,低头道:“天气转热,身上出了薄汗,可能沾染了到了伤口上。”
  孟公点点头,把三个红黄蓝小瓷瓶交到程怀仁手上,分别说了几瓶药的作用,怎么涂用,剂量多少,嘱咐他一会儿得空就去清理好身上,把药涂上,临走前还道:“程公子这外伤倒不要紧,多休养几天好生涂药就好。与我一起坐诊的陈大夫说你嫡母的病倒是要好生注意,须得仔细调理,切勿操劳过度。陈大夫这几日去郊外看诊了,这话劳烦程公子带回去了,就省了老朽跑一趟。”
  程怀仁面色一僵,送走了孟公,带着书童去外面找个清净处上药。
  族学里余下一干人面面相觑,武定侯府大房长子曹正毅打趣他们道:“都听见孟公的话没有?方才还骂人家伯府夫人什么来着?脸疼不?”
  有人抢白道:“哼,就你清高有教养,没说下流话是不?我看你只是看不惯程怀仁,才没顺着他说忠信伯夫人,若非如此,嘴上功夫哪个比得过你?”
  又有人打圆场道:“行了行了,若非程怀仁那厮故意误导咱们,什么都不吭一声,何至于让忠信伯夫人白白挨一顿骂。瞅瞅,都做出一篇文章来了,赶紧撕了撕了!”
  一皮面干净的学生撕了随手作的打油诗,撇嘴低声道:“以后再不信这小畜生了,一个庶出的哥儿,要不是占着前两个嫡出哥哥一个死了,一个在族谱除了名,哪儿轮的上他?”
  一身材瘦高的学生勾着白净面皮学生的脖子,凑在一处小声道:“你说他两个哥哥,出事原因会不会不平凡?”
  白净面皮一把推开瘦高个,惊恐道:“没证据的事别胡说!若传出去了连累父母被参了一本,小心你爹又打断你的腿!”
  瘦高个这才住了嘴,往曹宗渭的大侄子曹正毅那儿看了一眼,道:“要不是你叔叔这般照拂他,谁怕姓程的!”
  门外,程怀仁听完了所有话才带着书童离去,细口瓷瓶被他生生捏破,薄薄的瓷片扎进手心里,流出鲜红的血。书童垂首紧紧跟在后面,汗出如浆。
  武定侯府族学就在侯府后面的胡同里边,孟公出了族学,从侯府西边才长巷子出去,在西角门门口和曹宗渭打了个照面。

  ☆、第十七章

  曹宗渭肩宽腰窄,手臂肌肉紧实,穿着斗篷,坐在骏马之上,勒着缰绳,见了孟公立即下马,把宝马交给门房牵进去马房。引着孟公去了安静处,问他小昌交代的事怎么样了。
  小昌是曹宗渭的常随,二十来岁,小时候经历过一场饥荒,在京都严防死守的情况下还是溜进了城,后被巡守的曹宗渭看中,培养了数年,常常帮主子办事,是很精明的一个常随。
  虽然是个常随,没什么官职,但很得曹宗渭器重,武定侯府里府外的人,都很认小昌,方才族学里的事就是他交代的。
  孟公作个揖答道:“昌爷交代的话小的都说了。”
  孟公能得京城大官贵族的尊敬,他的医术和地位都不容小觑,像忠信伯府这样的世家,若非有武定侯府照拂,他大可不必上赶着去给庶出的哥儿看病。愿意卖程怀仁人情,说到底还是看在曹宗渭的面子上。
  现在曹宗渭的常随说要踩程怀仁,孟大夫并不会念及以前的医患情分。况且他从医多年,后宅里的那起子手段他见得多了,这事本就是程怀仁不厚道,小昌一交代下来,他都没犹豫就答应办了。
  曹宗渭深深地看了孟大夫一眼,旋身回府去了。
  入了府回了长松院,小昌正好从外面回来,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双手端到曹宗渭面前,道:“侯爷,您要的茶具小的找来了,您瞅瞅。”
  曹宗渭打开看了看,一套十二月的水墨画茶具,看起来精美有雅韵,和贺云昭那套也有点像,他料想,她应该会喜欢。
  合上木盒子,曹宗渭心想,赔了礼,误会的事就算过了,以后两不相欠。
  小昌微弯腰,笑望着曹宗渭道:“侯爷什么时候爱上这样精致的物件了?”
  青白玉的白釉浮纹茶杯,不光是精品,还贵重。都多少年了,小昌没见过曹宗渭这般花心思了。
  曹宗渭重重地拍了拍小昌的肩膀,道:“你小子一天天闲着没事干是吧?打听我的事起来了。”
  小昌疼得龇牙,肩膀一点点地往下压,讨饶道:“哪儿啊,侯爷,小的可不闲,这不刚收了茶具从咱府里族学过来的吗。”
  曹宗渭这才松了手,道:“听见里边人说什么了没?”
  小昌白净的脸上露出一对酒窝,道:“您肯定就猜到了呗,和您猜的差不离。”
  曹宗渭随手抽出书桌上一根没有开笔的狼毫转了起来,屁股倚在桌上,思索了一会儿,拿毛笔敲了下小昌的脑袋道:“你小子牙口给我守严实了,要是漏出半个字儿,我让你舌头搬家。”
  小昌“嘿嘿”地笑,凑近了作揖道:“小人的嘴比死鸭子还硬,您放心吧。哎对了,小的忘说了,程少爷坐马车家去了。”
  这在曹宗渭的意料之中,那样尴尬难堪的场面,他不回家去“休养”好了再来,等着别人讥讽嘲笑?
  想到这处,曹宗渭有些不悦,到底是他一直费心照顾的孩子,怎么就长歪了,好歹不分不说,竟然生出这般歹毒的心思。也不知道他如今扶持程怀仁到底是对是错。
  可程家就这么一根苗子了,曹宗渭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家绝后,程志达的恩情他都还没报完,程家完了,他会遗憾愧疚。
  皱了皱眉,曹宗渭吩咐道:“套马,我去一趟程家。”
  “您喝杯茶,小的这就去。”小昌麻溜地走了,临走前吩咐外面的丫鬟送杯茶进来。
  曹宗渭喝完茶,一时半刻也没耽误,拿上茶具就走了。
  程怀仁比曹宗渭先到忠信伯府,回了院子他气得摔东西,背上的伤口又撕裂了一些,沈玉怜闻讯赶来安抚他,给他除服换药。
  程怀仁深吸一口气,一边忍着疼痛,一边想着族学里的事。他在想,孟大夫到底是不是真的“顺路”来给他看伤送药,若不是,那又是受谁人指使?
  程怀仁能想到两个人,曹宗渭和贺云昭,但是他不明白前者为什么要对付他,难道还在记恨沈姨娘跟踪的事?或者说……曹宗渭已经开始看不起他了? 
  还有一种猜想,被程怀仁否定了。曹宗渭看着粗枝大叶,实则心思缜密,手段很辣,他不可能短时间内对一个女人动心,况且他先夫人都去世这么多年了,也没看他对谁动心过。
  程怀仁乐观地想,应该是贺云昭买通了孟公,只有她有动机,有手段。如果是她下的手,这次的耻辱日后翻倍地补偿回来就是,他还有武定侯做靠山,则万事不需惧怕。 
  程怀仁放平缓了心情,午膳都没用就睡了。
  曹宗渭这时候来了,听说程怀仁已经睡了,就去后院看程志达,看完兄弟,就把东西给了贺云昭。
  贺云昭看着手中雅致的浮雕兰花檀木盒子,犹疑着打开看了看,当即决定道:“这我不要。”
  这套茶具无论材质还是做工无不优良,一看就并非凡品,忠信伯里能与之匹敌的茶具也没有两套。镇国寺之事,不值当武定侯赔这么贵重的东西。
  曹宗渭问:“不喜欢?”
  贺云昭摇首道:“不是。只是这套茶具于我而言会是个负担,用着怕摔了,不用又使明珠蒙尘,不如不要。若侯爷真想道歉,我有一个请求。”
  曹宗渭没有想到贺云昭会不收这套茶具,更没想到她会提另外的要求,沉默一瞬,觉着她不会出言过分,调整了下坐姿,道:“请说。”
  “那日我与贺家夫人一见如故,她将我错认作她女儿,也是缘分一场,这些日我总是想着着她们母女,实在想去看看,烦请侯爷替我引荐一下。”
  这不是什么大事,曹宗渭低头想着,这几年忠信伯府相当于隐世了,贺云昭身为当家主母,也该渐渐和这些大臣夫人们走动开来。贺家夫人虽然不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但是性格温顺贤淑,是个适合往来的对象。
  “这事容我先去贺家问问,毕竟贺小娘子病了,贺夫人未必有功夫待客,轻慢了夫人反而不好。”
  贺云昭面露微喜,道:“那便谢过侯爷了。”
  甄氏不喜刻意交友,但很好说话,只要曹宗渭开口了,她必然会答应。
  说定后,贺云昭把盒子双手递给曹宗渭道:“侯爷拿回去吧,丫鬟们都在门口站着,这东西送给我也不太妥当。”
  曹宗渭一笑,道:“既然夫人这般客气,那就转送给程大哥了,劳夫人替大哥收着先。”
  贺云昭无法推拒,待曹宗渭人走了,便命文兰把东西送到程志达房里,给万嬷嬷收着。
  万嬷嬷是个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茶具是皇商铺子里出来的,不过和御用的还是有差别,忠信伯府这种世家用这套茶具没有问题。
  万嬷嬷听丫鬟说原是武定侯送给夫人的,夫人不受,才送到了东梢间里来。她虽未明白为什么曹宗渭要送东西给贺云昭,但本能地就信任他,又思及以往武定侯府里流水一样送进来的东西包括了千金难寻的珍贵药材,也就没把这当一回事,又让丫鬟把茶具送到了贺云昭屋里,说梢间里不需要。
  兜兜转转,茶具还是归了贺云昭,只不过她不愿落人口实,还是把东西归入了库里,记在了人情账上。
  两日后,贺家送来了帖子,先是诚意致歉因家务繁忙未回程家的帖子,然后邀贺云昭于三日后去府里作客。
  收到帖子的那一刻,贺云昭躲在内室眼泪都出来了,她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家人了。
  以前读到唐诗不知其中滋味,如今算是晓得“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滋味了。
  料理完伯府诸事,贺云昭于第三日收拾妥当,穿戴整齐去了贺家。
  贺云昭前脚刚走,迎春居那边沈兰芝也套马走了。万嬷嬷得到口信连忙叫人跟了出去,看看沈姨娘去了哪里。
  贺云昭在去贺家的路上,坐在马车里预想了千百遍与家人相见的情形,强自镇定下来,在到了贺家正门之后,淡定自如地下了马车,带着两个丫鬟随门房一起入了一草一木早已烂熟于心的贺家——她真正的家。

  ☆、第十八章

  青瓦红砖,屋檐层叠,贺云昭坐着青顶小轿,一路从前院过了垂花门,不安地绞着藏在宽袖里的帕子。
  入了内院,贺云昭就下了轿子,跟着甄氏身边的管事妈妈,入了如意院。
  如意院里,甄氏早就在明堂里面等着了,穿着绛紫缂丝马面裙,头簪扁方,形容消瘦,勉强打起精神来迎客。
  贺云昭一见到母亲,忍不住眼眶泛红,甄氏行礼的时候,她连忙把人扶起来,笑道:“今日是我,夫人无须多礼。”
  她的母亲瘦了,眼睛下面都黑了,贺云昭心如刀割,恨不能向甄氏说明真相,但此事太多匪夷所思,贺家人怕是不会相信,于她报仇也有阻碍。
  偷偷拿帕子按了按眼睛,贺云昭道:“夫人也请坐。”
  二人一处坐在罗汉床上,丫鬟送上来茶水糕点,贺云昭低头一瞧,全是她前世爱吃的金丝蜜枣、青梅、红豆枣泥卷。甄氏不大爱食甜食,但女儿喜欢,所以她院里常常备着这些。
  贺云昭拈起一块枣泥卷,依旧是熟悉的贺家厨子的手艺,枣泥总是捣得碎碎的,入口即化,红豆红枣分量均匀,甜而不腻。
  连吃了几块,贺云昭平复了情绪,赞道:“贺家糕点比伯府里的好吃。”
  甄氏微微笑道:“我们家的厨子是从苏州过来的,做的糕点有苏州甜点的风味,夫人吃惯了京都的东西,许是觉着苏州的口味新鲜。”
  甄氏是苏州人士,贺家很多老人都是陪嫁过来的,做点心的厨娘就是,贺云昭被苏州的厨娘养刁了口味,除了自家点心,别家的都不大入得了口。
  二人闲话了一会儿,甄氏说起镇国寺那日,难为情道:“那日冲撞夫人了,说句冒昧的,只是夫人太过年轻,那日我不晓夫人身份,才说了唐突的话。”
  贺云昭连忙道:“不妨事不妨事,夫人说您女儿于我有几分相似,我倒是很好奇贺家小娘子长得如何花容月貌,不知可否方便一见?”她想看看何云昭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甄氏叹气道:“也罢,我家小娘子随了她父亲,脾气耿直,口直心快,病了这些日也没什么闺中好友来探望她,既然夫人不嫌弃,就辛苦夫人随我去一趟了。”
  贺云昭微微垂首,心声愧疚,倘若她不是这般性子,能有几个知己好友,指不定这时候她们还能来开解开解母亲,不至于惹甄氏这般憔悴。
  二人并肩去了贺云昭住的红枫小苑,院子里种了一片枫树林,枫叶红的时候落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