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少帅别惹我-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军为何不敢南下云南缅甸,深入到茶马古道的那一端上游方向,这样征税更多。甚至也可以取缔商路马帮,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垄断这条商路,既可以获得更多的枪械弹药补给,也可以彻底断绝误国误民的鸦片贸易。”

    男人最在乎被女人质疑他们敢与不敢。

    朱长捷当时就回答道:“谁说不敢?只是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吧。南下云南,甚至深入缅甸。这么大的事情,能够说干就干吗?需要做出周密的部署和计划吧……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啊!”

    叶小楼不屑哂笑,“骗谁呢?没胆鬼才会乱找借口托三阻四。倘若云南土匪现在绑去了你的亲娘和亲妹纸,你也好意思跟我说慢慢研究,慢慢拟定方略吗?”

    ……

 第三百〇七章 青花瓷

    “好!我代表第一军接受你的第一项要求!”朱长捷中了激将计,慷概豪门承诺下来。

    “但是!凡是都得有个度!如果我方故意拖延时间,长时间逡巡不去,那么,你可以谴责第一军厚颜无耻。可是,反过来说,仓促之下盲动的话,造成的损失必定会远远大于谋定而后动。”

    “就因为你们两个大少爷大小姐之间怄了气!”朱长捷疾首痛心地声讨批评说道:“就让第一军的革命官兵们,蒙受更多的不必要的牺牲……你于心何忍?这些都是一个个热心报国的革命军人啊……为了这样的原因,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人就那么死在云南或者缅甸的话,你不觉得惭愧吗?”

    叶小楼冷笑道:“我可没跟你家龙大少爷怄气!我也没有成心想要害死你们第一军的革命将士。反倒是你!朱长捷!在扎西郎镇战役之中,你们第一军于心何忍?你知道那一战我第五军倒下了多少兄弟吗?他们的性命,就不是命?他们的血,难道就不是热的了?”

    鹧鸪山之战龙家骏姗姗来迟。当时,朱长捷所部正是作为前锋出现的。

    前锋尚且来得晚了。更何况龙家骏本人。龙家骏赶到的时间,比朱长捷晚了更多。

    “他们根本不是……”

    朱长捷大声作出申辩。话说到一半,他忽然失语。

    揣摩他的愿意,是想要说:他们不是革命军人,他们是土匪;又或者。他们不是四川人,他们是叶允常昔日带来的大清帝国湖北第八镇北洋新军,他们是反动派。

    这样的话,在龙家骏召集第一军亲信开会的时候,显然是时常谈及的。

    这样的态度,当龙克诚还是四川督军大帅的时候,显然也是时常跟龙大少当面提起的……这恰恰就是叶允常与龙克诚失和的根本原因!

    政见不同!

    龙克诚无疑是各路军阀中最彻底接受了所谓“革命”思想的一个川军高级进步将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要革除掉无数反动派的身家性命。革命必须打碎旧社会。重建新秩序。

    叶允常却是个封建传统型的忠义水浒英雄。他是会自尽以全其义烈之名的旧派豪侠。

    龙家骏一生纠结在乃父龙克诚与岳父叶允常两个极端主义狂热分子的夹缝之中,龙家骏苦闷找不到出路,于是皈依在了山西大军阀阎锡山的教育大同理想的旗下。

    关于龙家骏所持的教育救国论,叶小楼也是知情的。

    可是,现在,两个人的矛盾急剧尖锐化……在龙家骏的眼里看来:第五军主力……也就是叶允常昔日带来的湖北籍下野官兵,也就是花司令耐以起家的军事本钱……在龙家骏看来。被归属于不可教化的,已然定型定性的反动派!

    龙家骏妄自裁断第五军数万官兵的属性,并在事实上将其定位为只适合用来利用的炮灰……倘若第五军官兵能够光荣战死在北伐或者抗战当中的话,即便他们本属坏人,也能混上个身后英名。倘若第五军官兵没有牺牲的荣幸,安然活到了革命胜利那一天,他们反而会被卸磨杀驴。死无葬身之地。

    ……龙家骏的这一套!很不对啊!

    可是,叶小楼此时心中一片惘然,她不知道应该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功过得失,评说清楚。

    她只是一味地知道:龙家骏这样不对!他冷血得近似于德国法西斯。

    反动派也是人啊!能教育改造成革命军人最好。实在改造不好,大不了让他们解甲归田,在军方的监督之下牧马放羊,安居乐业……就好像边疆农垦兵团那样,用半军事的化的模型加以管理,令其不至于为祸。也不必遭到血腥清洗。

    可是,这样的主张,叶小楼说不出来。

    说出来就是改良主义。

    在1921年的中国,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救国论、工商业强国主张,都是积极向上的,唯独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是最被唾弃的……这倒不是因为改良主义本身有什么不好。

    这是因为国际形势紧迫无比,1914…1918的世界战争并未真的结束。而是预示着更惨烈的一场世界争霸战争,即将打响。

    中国想要下一次世界战争当中翻身崛起的话,必须重拳猛击,大病之下。用猛药,乱世之中,用重典……必须有所取舍,必须舍得付出牺牲的代价,才能赢得历史机遇。改良主义的节奏太慢,根本跟不上帝国主义列强军备扩张的速度,注定会令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奴役的附庸国家。

    这个道理,叶小楼也是明白的。

    所以,她没办法批评龙家骏。

    更加不抱着说服龙家骏“改邪归正”的幻想企图。

    叶小楼只是深深的感觉到了:来自于22世纪的她,和1920年代的他,不在同一个位面,无法沟通,无法和谐。

    对于龙家骏坚持的一切,叶小楼心中觉得发冷,却也无意跟他把话透明说破。

    于是,隔阂和疏远便成为了不可改变的宿命。

    只能分家。

    在这件事情当中,最荒谬可笑的就是:因为叶小楼不做解释,龙家骏势必会觉得他才是光荣进步力量的代言人,他会把她视为和叶允常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旧派腐朽式封建侠女一枚。

    他会理直气壮地打击她的封建保守。

    说不定还偶尔奉赠一点“真心实意”的柔情怜惜和温情关怀。

    ——就像叶小楼看待尹小语一样。

    叶小楼真是很看不惯尹小语那个旧式大小姐做派的,不过,她发自心底里,也的确是心疼怜惜于她的。

    这就好比价值昂贵的北宋青花瓷器花瓶……当红军长征的时候,倘若带着这样一批花瓶出门,因为轻手轻脚和行动迟缓,会害死很多人的!

    可是……那的确是美轮美奂的国粹艺术巅峰之作啊,无论从美学,还是艺术,还是国学,还是经济价值,那都是珍品和绝美的藏品。任何人都不由得心生怜惜和保护之情。

    可是……1920年代的中国水深火热,很多事情需要抓紧,时不我待。

    譬如红军长征的时候,mao主席就说了:必须忍下心来,打碎那些瓶瓶罐罐!不能再受它们的羁绊。

    尹小语就是叶小楼心疼过的一只青花瓷。

    不曾想,她自己也要成为龙家骏眼目中的另一只青花瓷。

    ……叶小楼心中战栗,她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尹小语这样一只大花瓶,在残酷流血的激烈战争当中,迟早难逃被人砸碎的悲伤宿命。

    更加让人感到悲伤的是:叶小楼自己也终将有一日,会成为被人砸破的一只累赘拖累青花瓷器。

    ……

 第三百〇八章 驱虎吞狼

    朱长捷话到嘴边,忽然失语。

    “他们不是……所以他们活该去死……第一军是……所以第一军革命将士的性命才是宝贵的性命……”

    这样的语言,他自个儿都没好意思再说下去。

    朱长捷脑子里头所装的内容,和叶小楼、龙家骏相差无几,他同样也在为这个大时代人人面临的道德难题,内心纠结难安。

    来自22世纪的叶小楼尚且想不明白的事情,朱长捷怎么可能捋得顺溜。

    于是,这个回合的谈判结果,完全落入了叶小楼的算计之中。

    小楼原本就没打算留着那四千名彭记旧部,那是个令人头疼的鸡肋。

    甚至于,在第二款业已达成共识的,关于武器分割的协议方面,叶小楼也愿意让出一大步来。

    她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龙家骏带着他的人马,远远地滚开!滚到云南或者缅甸去。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

    让龙家骏真正的净身出户,那是不现实的。

    于是,叶小楼假意在四千名降卒和四千份轻型武器配备的第2、第3两款条件上,蓄意为难朱长捷。

    最后,叶小楼忽然放弃第2、第3条款,以此来换取对方接受第1条款。

    她做的其实是个无本的生意。

    倘若一开始叶小楼只提第1条款的话,对方势必就会讨价还价,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现在的情形是。叶小楼假意在毫无意义的第2、第3两项条件上,与对方纠缠不下……而后,作为互让一步的姿态,让对方放弃第1条款上的维权争辩,作为回报,叶小楼放弃了第2、第3两项勒索。

    实际上,后面两款标的,原本叶小楼就是没打算夺取的……这时候。妙用了两个子虚乌有的“正当权益”,换取了第1项协议的顺利达成。

    再过半个月,叶小楼带着第五军的主力,移师跷碛大寨。

    新组建起来的娘子军特务营,驻守中央大寨,并将后山划为男性禁止涉足的特别禁区。

    龙家骏带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南征之战。

    叶小楼终于拥有了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洗澡梳头打扮换衣裳什么的。再也不用担心被外人打扰。

    朱长捷的第一军第四团没有追随龙家骏一起远征。

    大军出征,粮草和弹药的补给至关重要。第四团留在丹巴县城,充当起后勤运输大队的角色来。随时准备向前线输送补给。

    叶小楼虽然心狠,却并不薄情寡义。她也做好了为龙家第一军随时提供物资和人力支援的准备。

    与此同时,刘德凯刘弘毅父子也没有闲着。

    重庆第三军以配合西南剿总司令部勘乱平匪的名义,出兵北上,兵锋直指南江县城。

    南江县虽然贫瘠。确实易氏和潘氏两家最早发迹的大本营,虽然是穷山恶水,却也是易剑庵不肯放弃的根本巢穴。

    第二军本来就是南江匪帮出身,昔日的南江匪帮早已招安成了政府军合法部队,今日的南江群匪,不过就是第二军官兵没有随军带走的部分老弱子弟和家眷而已。

    重庆第三军假装不知道第二军和南江诸寨山贼之间的关系,借着剿匪名义,实施辣手,一口气袭破了六处大巴山匪帮山寨。

    自第二军挥师进驻成都后,南江县大本营周边山匪的战斗力。已经弱的不能再弱。

    于是刘家军势如破竹,不断高奏凯歌,在成都重庆武汉上海北京广州各地的报纸上,不断宣传四川治安局面的好转。一边热情讴歌西南剿总巾帼侠女叶司令的德政,一边大肆扩张第三军的势力。

    刘家军这么做,也算是沾了叶小楼的光。

    叶小楼拥有的奇特身份,令得她的所作所为,同时能够获得北洋诸帅认可。也得到了广州革命政府的赞扬和鼓励。

    倘若刘家军自行发动一场针对反动军阀易剑庵的攻势,他们便得不到这样有力的环境支持了,刘家军自行其是,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耗子。

    叶小楼的这一次环行四川之旅,终于没有白费力气。煞费苦心之下,形成了对进步力量极其可喜的一种大好态势。

    易剑庵四面楚歌,捉襟见肘。

    但是,易剑庵身经百战,凭着果决狠辣和老谋深算,一战击溃了龙家第一军,将四川督军府的权柄牢牢握住,他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第二军的逆袭或者报复,随时就会发动。

    叶小楼将手下的密探全力以赴洒了出去,严密监视成都方向的最新动态。

    同时,为了不至于让尹小语、苏莫茗、于诚义三人成为易剑庵抓在手里进行勒索的肉票,叶小楼登报与易剑庵接触婚姻约定,并与文山县尹氏脱离一切社会关系!

    另外还派出密使,前往重庆,与顺丰号船长刘英和同乡会馆馆主尹本才取得联络,经由重庆方向,收买拉拢杜峙岳,务必想要完成川中群豪针对易剑庵形成的合围态势。

    叶小楼并不打算真的就此引爆一场全川统一之战。她希望和平解决此事——也即是逼迫易剑庵第2军主动撤出四川境内,作为流浪雇佣军,前往湖北,去投奔在吴大帅的庇护之下。

    那时候,叶小楼就可以并不血刃,消灭这个凶顽军阀。

    ——因为易剑庵料不到叶小楼和吴大帅虽然从未见面,暗地里却有着袁世凯留下的一层主仆关系。

    易剑庵倘若在川中合围局面形成之后,不敢孤军奋战,移师湖北,投靠吴大帅……那么,他就是自投罗网送死去了!

    这时候,远在湖南的贺彪大叔恰好可以派得上一个极其重大的用场!

    贺彪远赴湖南,其初衷乃是为了平息湘鄂两省军阀之间即将爆发的一场大战,以免生灵涂炭。

    现在,叶小楼传檄千里,要贺彪反其道而行之,怂恿和激励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大人,尽早针对湖北展开攻势……这样的攻势越是保守稳健越好……战争的周期拖得越长约好。

    当湖南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大人挥师北伐的时候,坐镇武汉的直系大帅吴奇威当然不会鸟他区区一个湖南省长。

    不过,当大帅的人,谁也不肯轻易让自己亲信的子弟兵战死沙场啊!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乃是战争的常态。

    湘鄂之战一旦打响,而易剑庵恰好流露出投奔武汉的意向来……吴大帅一定会鼓掌欢迎易剑庵,然后,让易剑庵的部队打先锋,去和赵恒惕的军队火拼。这就是所谓的驱虎吞狼,保全自身实力之计。

    把整个事情谋划到了这个程度之后,叶小楼已经心力交瘁,她再也做不了更多事情了,她已经为国家大计尽了全力。

    然而,意外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派出去的探子不断传回新的消息。

    敌人的狡猾程度再一次超过了叶小楼事前所做的预期……易剑庵没有上当,吴奇威的动向也十分令人吃惊。

    ……

 第三百〇九章 烽烟四起

    在最关键的时刻,武汉吴大帅移师北上,屯兵河北保定,摆出了一副与山海关外张家父子决战的架势。

    武汉三镇的防御变得空前薄弱起来。

    吴大帅北上之后,在湖北留下了部将陈调元等三人,号称长江三督,面对着湖南势力发起的挑衅,摆出防御姿态来,只守不攻。

    叶小楼完全猜不到吴大帅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北方直隶和东三省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大事情……叶小楼鞭长莫及。叶氏手下的密探,始终没有进化到后世军统特务那种专业水准。叶氏密探一直只拥有着茶馆酒肆戏院中包打听江湖草莽的技术形态……以茶馆戏院为舞台的密探,始终只能打探到各种绯闻和江湖传闻。

    叶氏密探在1921年,完全不拥有翻墙入室,撬保险柜,拿出微型相机偷拍秘密档案的那种境界。

    于是,叶小楼完全估不准吴大帅究竟动意何在。她只能猜测:一定是日本人再度介入进来了!日本人若想安排下一个局,造势逼迫吴大帅的主力奔赴北方战场,那是完全做得到的。

    日本与中国之间展开的暗战,比民众所知道的,开始得更早得多。后世的民众只能通过教科书知道918和卢沟桥。大家都没有料到日本人扶持的买办走狗汉奸势力,在1921年的时候,就已经渗透到了北洋诸帅的全力中枢,甚至侵蚀了大量国民革命党员。

    在叶小楼呕心沥血,策动并开启了针对易剑庵的合围态势之后。在最关键的时刻,吴大帅忽然丢开了南线军情不理,掉头把枪口对准了中国北方。

    形势立即急转直下。

    易剑庵何等厉害之人。

    他立即把握住了逆转形势的翻身良机。

    吴大帅的兵马一动之后,易剑庵立即在成都召集了四川军官同学大会。

    满清政府开办的四川陆军军官小学堂,在1900年前后,一共办了三期,合计毕业了220多名经大清帝国政府和李鸿章袁世凯北洋新军总督衙门认证合格的优秀士官生。这220多名军官自毕业起,便投入大清帝国陆军体系当中。从连长干起。不久之后便积功荣升为营长和团长。

    其中少部分成为了北洋新军中的机要核心军官。大多数分配在传统绿营骑兵军中。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先后发动之后,其中绝大多数军官选择了两不相帮,率众返乡,成为了大大小小的各地民团保安司令。

    当叶小楼针对易剑庵的包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