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学大师在古代-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亦容在侧殿等了片刻,等身上的水汽散去后,才进入圣安殿。
然后,白亦容才知道,原来是杨思义之前负责的那麦积山又发生了山崩,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的严重,埋了足足近二十个人,永和皇帝一听到这消息就恼火。
该死的杨思义,死不足惜!他恼怒地想着。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屡次三番地降下这等灾难?”永和皇帝颇有些无力道。
这事让永和皇帝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个人,斗不过天的。
有几个臣子上奏,称是永和皇帝理政不善导致山崩,称皇上得好好反思。永和皇帝虽然生气,但是心里隐约也有些迷信,或许这真的是天意。可是这么一想,他更生气了。为了做个好皇帝,他从不沉迷于美色,每天三更半夜起来,日日上朝,每天都要批百份奏折,累得要死要活,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忧民忧国,老天爷居然说他理政不善!
太生气了!不能忍了!
永和皇帝这才将白亦容召入宫来,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白亦容斟酌片刻后才说:“启禀皇上,臣认为,这不是所谓的天意,再者说,皇上勤于政,是有目共睹的,将这事归咎于皇上惹得老天震怒那是很愚蠢的说法。”
这还是第一次听白亦容骂人愚蠢,这倒是挺新奇的,永和皇帝有些意外。不过,心里也涌起了一股喜滋滋的感觉,那是一个皇帝被认可的兴奋感。
永和皇帝面不动色道:“白爱卿请讲。”
他浑然不觉,自己此时的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迫不及待倾听理由的样子。
白亦容心里叹了口气,古人啊,有时候是很聪明,但就是迷信。
“臣认为是树木被滥砍滥伐导致的山崩,”白亦容解释起来,“滥砍伐造成了泥土松软,又加上暴雨冲击,所以才会造成了岩层土层脱落,进而发生了山崩。”
永和皇帝又问:“那为何大雾山也砍伐了树木,却没有发生这等事?”
白亦容点点头,说:“臣在修建梯田的时候,加固了围堤,所以避免了水土流失。再者,大雾山坡地较为缓和,所以是不可能发生山崩的。”
永和皇帝这才点头,思索了片刻,说:“亦容所说甚为有理。”
比起那群臣子的胡说八道,白亦容的说法更让永和皇帝舒心。
永和皇帝不是蠢的,他很快就回应道:“那……朕应该下令,全大燕朝禁止砍树,保护山林。”
白亦容说:“百姓还得用柴禾烧火,不如改为不许为了造田砍树。”
其实,在前世古代,就有类似于环境保护法的出现了。
比如,公元前由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曾经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再比如,《吕氏春秋》有言: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缳网苴罘不敢出乎门,罛罟不敢入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为害其时也。”即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
这种思想认为要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就要有一个立足于长远、防患于未然的长效措施,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不得不说,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又富有远见。
现如今,环境这个问题摆上了永和皇帝的桌面,这是他未曾预见得到的。
永和皇帝点点头,说:“白爱卿所言有理,朕会考虑的。”
说着,就让白亦容下去了。白亦容也知道,这事不可能凭他一张嘴皮子就定下个章法。永和皇帝肯定会派人或者亲自去观察,然后再召左右相商讨出一个法子来。
然而,接下来,要随便砍树怕是不容易的了。
只是苦了麦积山的山民,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却又面临山崩,这下子这座山肯定是住不了了,更别提开垦田地了,只怕是要搬走了。可这搬走,又要搬到哪里去呢?
唉,白亦容心里也叹了口气,这个年头,寻常人想出人头地,到底还是得靠读书。可是,读书又要花上一笔大钱,这些穷人怎么可能支付得起这笔费用。就这样,穷的人更穷,富的人更富,阶级差距越来越大。
当然,这些情况不是白亦容所能改变得了的,他也只有叹息一声,随后便去忙着自己的事情了。
永和皇帝的动作很快,几天后就做出了反应,先是颁布了律法《禁伐令》,规定在五月至九月草木生长旺盛之际,不许入山林砍伐,其余月份可以入山砍伐柴禾,然而不许为了造田砍伐树木,否则一旦发现就杀无赦。
这种时候,滥砍滥伐导致了山崩,给其他人带来危险,无异于是间接谋害,所以这条律令规定极为严苛,甚至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
禁止砍伐树木这种事由各地的县令代为监督,如有包庇,同样杀无赦。另外,检举者可获奖励。这样一来,更加没人敢违反禁令了。
这条禁令立刻传遍了全国,虽然那些穷苦的老百姓无地可种,但是也大大地保护了环境。
为了安置这些无地可种的穷苦百姓,永和皇帝更是注重于开发闲置农田,打击田地兼并现象。
六月至九月,是蝗虫爆发的时期。
这一年的蝗灾远胜以往任何一年,等消息传到殷京的时候,已经几天过去了。永和皇帝自打接到消息后就入不了眠,起床就叹气。
臣子们递上来的奏折全都称这是天灾,是老天爷降下来的惩罚。永和皇帝气得差点吐血,这群迂腐的文人,动不动就拿老天爷说事。年前的地震他们也是这么说的,发生了山崩,他们还是这么说,发生了蝗灾后,他们的那一套说辞还是没改变。
皇后见他如此情形,也是忧心忡忡的。
安宁公主劝她:“母后,不如请白亦容白大人过来,看看是否有整治虫灾的方法?”
皇后揉了揉眉心,看着自己这个亲生女儿,说:“母后也知道农事问题找白大人,只是这蝗灾,是老天爷降罚,还没人能整治好,白大人就真的能行?”
安宁公主眼神坚定:“女儿相信白大人必然是有办法的。”
皇后摸了摸她的脑袋,然后话题一转,说:“你也大了,最近母后给你挑选了各个世家的青年俊秀,你有看中的就跟母后说一声。”
安宁公主微微一笑,心里想起了那个少年,便道:“母后,如果是……白大人呢?”
皇后的手僵在半空中,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安宁公主:“你、你是怎么看得上他的?”
两人都是心知肚明的,白亦容虽是正二品官,却一直为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所鄙视,认为他不过是一介农夫。
安宁公主镇定道:“依我观察,白大人并非粗鄙农夫,还记得之前中秋宴席之上他所做的一首诗歌吗?可见这人才满八斗。女儿认为,我们不可人云亦云,听了风就是雨啊!”
皇后摇头:“他是你父皇看中的重臣,你父皇未必会同意你下嫁给他,毕竟……”
接下来的话虽然没说,但是两人都明白。皇上不喜白亦容跟三个皇子走得太近,也不喜欢白亦容加入哪一个派系。如果白亦容尚了安宁公主,那么必定被划分到二皇子一派,这是二皇子一派外的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安宁公主垂下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永和皇帝烦心了一天后,最后才召来白亦容,看看他是否有治蝗灾的快速方法。
白亦容考虑了片刻后,才说:“启禀皇上,微臣不曾治过蝗灾。不过,微臣可以斗胆试一试。”
永和皇帝点点头,说:“这蝗灾一事,就麻烦你了。”
蝗灾一事,拖不得。百亿的蝗虫密密麻麻飞过,不花几分钟,就可以吃完一亩庄稼,届时农民颗粒无收,到了冬季又要逃荒去了。
就为了治蝗虫一事,朝中发生了争吵。
一派认为,必须整治,蝗虫是可以灭掉的。
一派认为,蝗虫乃上天降罚,捕杀蝗虫有违天和。当然,这一派占据了上风,而另一派只有白亦容一个人。
那些言官就差把口水喷在白亦容的脸上了:“这个时候,应该设坛祭拜,乞求老天恩泽,你居然要灭杀蝗虫,就不怕老天降下更厉害的惩罚吗?”
白亦容无奈,这些读书人真的是读书读到脑袋坏掉了,难怪以前就一直整治不了蝗灾,原来还有这个缘故啊!
白亦容朝着永和皇帝道:“臣认为,此时并非上天降罚,捕杀蝗虫,势在必行,否则今年又是一个荒年,会有更多逃荒的流民,请皇上早日定夺。”
永和皇帝内心里是偏向白亦容的,不过他心里也是有些畏惧天威的,生怕这真的是老天爷降罚。
最后,白亦容不得不说:“臣可以立军令状,如若捕杀蝗虫不能缓解饥荒,那么臣将辞去司农卿一职。”
这么一说,整个朝廷的人高兴坏了,他们看不惯这个白亦容许久了,听到他居然愿意立军令状,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他落败的下场了。
永和皇帝不干了,这个白亦容他有用,怎么动不动就辞官,于是他说:“军令状就不必了,朕信得过白爱卿,这次整治蝗灾由白爱卿全权负责。”
整个朝廷立刻人声鼎沸,大家都彼此交头接耳,很是不满。
永和皇帝皱了皱眉,高声道:“无事便退朝吧!”
他可不想再跟这群大臣磨叽了,迟一分钟,那蝗虫就要吃光庄稼,让他怎么不心痛。要知道,蝗虫所过之地,片草不留,别说是庄稼,就是山林草木都会被啃得光光的。
白亦容记得前世古代,明代徐光启就曾经在《徐蝗疏》中对蝗灾做过详细调查,从春秋到元朝历史记载了110次蝗灾,最后,他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治理蝗灾。比如,他得出结论,蝗虫多发生在“夏秋之间”。还认为“骤盈骤涸之地”的“涸泽”是“蝗之根本也”(即蝗虫滋生地)。他提出了这么个建议:想要除掉蝗虫,只需要消灭蝗虫滋生地就可以了。
然而,现在蝗灾已然形成了,再纠结这个也没用。白亦容接到了命令,连准备都没有,即刻动身,并派人快马加鞭将他的命令传至了灾区各个知州手里。
蝗虫,必须得灭!
这次,白亦容没有坐马车,而是跟着几个侍卫骑着马快速朝着灾区前进。
一天后,才刚到灾区边缘,他们抬头就看到了远处如同乌云一般乌压压的一片蝗虫,漫天漫地都是这种黑色的蝗虫。白亦容等人骑马进入了灾区,只见远处的蝗虫密密麻麻地覆盖在树林草地上,连树和草的枝叶都被压得弯了腰。
他们下了马,一脚就踩死了十几只蝗虫,惊起的蝗虫更是砸得他们全身疼痛不已。直到进入了安州州府,他们还看得到蝗虫,只是少了许多。
才进入按州州府,知州便迎了出来,一脸菜色,显然是一夜没睡好的模样。
这次,白亦容亦是奉皇命前来灭蝗,所以也算是钦差大臣,这些人自然不敢怠慢他。
白亦容一见这安州知州便开始兴师问罪了:“知州大人,你应该接到我的信了吧,为何没有派捕蝗使灭蝗?”
安州知州脸色不佳,显然是这些日子没有休息好,想来也在为这事发愁。
不过,他说出的话却是让白亦容直欲吐血:“这杀蝗虫,是杀生,有违天和,会招来上天惩罚,下官认为只有修德修身才能避免蝗灾。”
白亦容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道蠢货了,不过他还是忍了忍,直言反驳:“谁要修德?是你无德,还是你暗指皇上无德?”
白亦容前世对蝗灾有了解过一点点,据说在古代,有人将蝗虫当作神明祭拜。本以为这个够奇葩了,没想到这里遇到的奇葩跟朝廷里的奇葩们是一样的。
那知州被他驳斥得说不出话来,好在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下官绝无指责圣上的意思,请白大人明察。”
白亦容说:“无需多言,快点去布置人手,捕杀蝗虫。”
这时候,屋内忽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喊叫声。
第73章 百官为徒
正当安州知州还要继续反对的时候; 屋内忽然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喊叫声。
白亦容和萧游等人吓了一大跳; 知州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屋里头。其他人马上跟了进去,进入了宅院里。
只见一张古代版婴儿床上; 婴儿的哭声不断传来,一个妇女不断地驱赶着蝗虫。白亦容凑上前一看,大吃一惊。这些蝗虫简直是饿昏了头; 开始啃食这白嫩嫩的婴儿了。
只见这婴儿被咬得全身是血,哭声凄惨不堪。
知州又是大怒又是心疼:“来人; 快叫大夫!”
随后,他又高声喝道:“今日是谁值守,孩子被咬了都不知道!”
一个年轻的女人一边哭一边说:“相公; 是我见蝗虫飞入了屋内,便让下人们将蝗虫赶出屋子,我不过离开一小会儿,就发现简儿被咬了——”
说着,她便抱起孩子; 紧紧搂在怀里; 大声哭泣起来。
知州面沉如水;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白亦容出声道:“大人早日派人灭掉蝗虫才是上策,这拖一刻钟; 粮食便被多吃一分。”
知州虽然有些不情愿,不过还是说:“白大人说得是,下官这就吩咐人去灭蝗。”
按照白亦容的命令; 知州组织了捕蝗使,下去监督农民灭蝗。白亦容认为,大家各守自己一分田,才会卖力,所以不要求这些农民去帮别人家灭蝗,只要他们守好自己那一分田地就够了。
这么一来,这些农民更加的卖力。有了上头的命令,又担心自己田地被吃光光,这些农民彻夜不眠地捕杀田地里的蝗虫,在田边挖坑,火烧蝗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才灭下去。
白亦容也在巡视这些田地,有几个农民跪地痛哭,原来在下令之前,他们的庄稼就被啃光了,原本长满饱满稻穗的田地,现在全变成了光秃秃的稻秆。
白亦容心里是有怒气的,这个安州知州真的是个混蛋,自己明明下令了,他却一拖再拖,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经过大半个月后,这次蝗灾才过去,果然如白亦容所料,下令捕杀蝗虫后,许多田地被保存了下来。虽然这次蝗灾严重得超过往年,然而所受损失远远小于往年。
永和皇帝自然也是接到这个消息,听完下属汇报后,他由衷地叹了声:“亦容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朕离不开他,大燕朝离不开他。”
那些先前口口声声称蝗灾乃天降惩罚的人全都被啪啪啪地打脸了,见到白亦容都自觉低了一头。
可笑的是,白亦容还听说有人称他是老天派下来的使者,专门消灭蝗虫,是帮助永和皇帝扩张大燕朝版图的人。
白亦容更没想到的是,后人每遇蝗灾,便会先朝拜他的雕像,然后依循白亦容的法子去灭蝗。千百年来,倒是抢救了不少粮食,免去了许多人的饥荒。
话说白亦容听到这流言,不过一笑了之。好在这流言传的是他是帮助永和皇帝人,不是天之子之类的,不然永和皇帝肯定心里会有忌讳。
等回到京城,永和皇帝对白亦容又是一阵嘉奖。这个时候,那些世家和大官们都有些蠢蠢欲动了,他们也看出了虽然自己一直在阻拦,然而白亦容简直是势不可挡,成为新贵是早日的事情。而且,白亦容虽然目前虽然只是正二品官,尚未位极人臣,然而这似乎也是早日的事情。
于是,不少人向白亦容投出了橄榄枝,渐渐的,上他家的媒人简直是要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而各种诗会和生辰宴会等等等的请帖也堆满了白亦容的书桌。白亦容总算是领教了人情冷暖,当日他失势时,门前冷落鞍马稀,今日他得势时,门前车如流水马如龙。
又送走了一个客人后,白亦容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请帖以及名帖,头都大了。自打他被封侯后,朝中风向便转了。要知道,永和皇帝可是个吝啬鬼,有了诸多藩王的前车之鉴,他现在对封人土地这一事卡得十分的严。
封了白亦容一个建阳镇,建阳镇不大,然而却是个热闹的海港,可想而知,这个建阳镇有多么的富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永和皇帝极其看好白亦容。
永和皇帝也真的是肯下功夫拉拢这个白亦容,所以那些世家和大官们即便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跟随着永和皇帝的态度而重视白亦容。
现在,白亦容已经成功跻身于黄金单身汉的名榜里头,甚至还有一些芝麻绿豆小官打着将自己女儿送给白亦容做妾的主意。
此时的左相府里头,秋芸芸一脸愤恨的表情,坐在自己的闺房里头。早在得知白亦容被封侯消息的那一刻,她立马就哭了。她现在是嫁不出去了,只能低嫁,但是又瞧不起那些低她家一头的人,而且人家也未必看得上她。
左相秋云飞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怒道:“当日,让你嫁给白亦容,你又不肯,现在看到人家封侯了,你又肯了,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好事都让你占尽了?”
秋芸芸哇的一声,又哭了。她现在是后悔得肠子都绿了,然而这又有什么用。谁叫她当时势利眼,人云亦云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