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违法罚铜,又拷掠其子,枷号四日致死。至于借贷官钱、残民犯法,不一而足,岂能不治?杨绘、刘挚二人身为朝廷命官,不纠举贾蕃这等不职不法之人,反说司农寺害民,真是太荒谬了。愿陛下以臣所言宣示中外,使有识之士参详是非。臣言若有涉诬罔,则诛夷窜逐,臣所甘心;如言不妄,则陛下亦当察其情伪而以大公至正之道处之,则天下幸甚!”
曾布自幼受教于长兄曾巩,向有辩才,这番话感染力极强,赵顼听得连连点头,王安石也松了口气。刘挚还要出列说些什么,却被赵顼摆手制止道:“事理已明,不要再争论了。免役法朕与王相公等人调研访查数年,筹划详尽,是利民的良法。曾布等人无罪。卿等先退下吧,”
赵顼没再往下说,但冯京等人却明白,曾布、邓绾无罪,那杨绘、刘挚诋毁大臣,必然是有罪了,看来落职是早晚的事。冯京叹息一声,默默退出不提。
王安石来到中书,却见程颢在等他:“某老衰病弱,久尸厚禄,实不堪御史之任,连续几次上表辞位,未获陛下允准,前日又面圣力辞,陛下总算松了口,除京西提刑,今特来向介甫告别。”
程颢虽然反对新法,但为人中正平和。王安石对其十分尊敬,此时不由出言挽留道:“伯淳老成有人望,陛下一向仰赖,何故遽然辞去?”
程颢叹息一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只是我和介甫虽政见不同,但彼此心交。临行前有几句话不吐不快,特来告知。”
王安石肃然起身:“伯淳请说。”
程颢道:“介甫得君之专,历代所未有。朝野上下对介甫寄予厚望,宰臣辅君当行大道,以德治国,国祚绵长;以利诱君,必致乱政。况且介甫如今行新法,人方疑以为不便,又何必用小人为要职?”
王安石沉吟道:“新法方行,旧人不肯向前,故用有才之人制法,待法成之时,再用老成之人代替守。正所谓知者行之,仁者守之是也。”
程颢摇头道:“以斯人而行新法,介甫误矣。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恰恰相反,若小人得志,岂可去也?若欲去,必成仇敌,恐怕他日要悔之无及了。”
王安石沉默了,程颢叹了口气:“介甫前程远大,某以向暮之光,故不敢与朝日争辉,惟愿上苍眷顾,介甫能得偿所愿。”言罢拱手而去。
王安石走出政事堂,雨还在下,虽然正值中午,但天色昏暗,不见一线日光。他冒雨独行,任凭如丝雨线沾湿了衣袖。他可以听到春雨落地的声音,清润的、细密的,延绵不绝,春风夹杂着水气吹来,摇落堂外梨花似雪。虽然天气和暖,他却觉得刻骨的寒冷,他生性执拗,向来不怕反对的声音,可也怕朋友的背弃。自从熙宁二年以来,已经有好多旧友因政见不同,离他而去,昨日是钱公辅、范纯仁、富弼、陈升之、吕公着、韩维,今日程颢,明日又是将是谁呢,他喃喃吟道:“孤臣危泣,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他在雨中不知走了多久,发现似是有人在头顶为他遮挡,懵懂中举首一看,竟是赵顼撑伞走到他面前。他心头一颤,忙要行礼,却被赵顼按住道:“卿何必做此颓丧语。岂不闻孟子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
王安石叹道:“臣无状,让陛下见笑了。”
赵顼沉默良久,突然道:“卿曾经对朕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曾说,以道胜流俗,与战无异,变革之路本就举步维艰。如今庶民泥涂之苦未救,祖宗败兵之耻未雪,卿又何必在这里自怨自艾。朕本来就是孤家寡人,自然也能护得了卿这孤臣孽子。”
雨势慢慢变小,日光慢慢从阴云中漏出来,王安石胸中一腔热血慢慢涌动,慢慢驱散了心中的寒冷,他慨然道:“是臣失态了,实在不该做此颓废语。臣作免役之法,非但欲富国,更欲抑兼并、均贫富。摧兼并之事,惟古大有为之君能为。兼并者皆为豪杰有力之人,其论议足以鼓动士大夫。现今众人论议纷纷,臣恐日子一长,陛下难免不会为之所动。”
赵顼笑了:“朕心匪石,不可转也。卿但用心职事,朕自当全力支持。”
作者有话要说: 1。这两章我的男神是绝对的主角,写得好激动呀。东明县事件按《长编》记载是在熙宁五年,这里提前了一年。
2。有读者问男女主何时重逢,恩大家再耐心等等,作为披着历史皮的言情文,我肯定要安排的,到时会撒糖哈^_^
第44章 拟绝天骄拔汉旌
东明县事件告一段后,王忆带着王韶的荐书再次去相府拜访; 还是没能见到王安石。
老仆领着王忆到书房等了许久; 见到一位青年男子披发铣足而来,只略一拱手就坐下:“阁下就是王忆?家严入宫面圣,怕是很晚才能回来; 阁下跟我说也是一样的。”
王忆知道眼前这人就是王安石的长子王雱了; 倒真是英气逼人、锋芒毕露; 只是面色苍白; 身形瘦弱,看上去就有不足之症。
王忆略一思索便道:“在下受王机宜嘱托,有关市易营田之事,定要当面见相公解释,如若今天不便,在下改日再来。”说罢拱手告辞。
王雱作为宰相之子,早已习惯了众人的趋奉,毕竟王安石一句话; 就能决定他们的仕途升降; 似王忆这样有傲骨的,倒是不多见; 不由对他高看了几分,忍不住问道:“且不用着急走,我听说阁下治好了王子纯的痈疮,可是真的?”
王忆道:“只是赶得巧而已,若是再晚些时日; 在下也就无能为力了。”他见王雱走路不太稳当,又想到他日后英年而逝,实在可惜,忍不住问:“王兄可是足下长有痈疽?”
王雱一惊,却并不露声色,反问道:“请了不少名医也不见什么效果,阁下能治否?”
王忆细细看了王雱足下痈疽,又号了脉,沉思片刻方问:“王兄这几年下肢是不是常长痈疽?早年是不是受过湿寒?”
王雱点头道:“年少时贪凉,经常冬日着单衣,可能是那是落下的病根。”
王忆叹息道:“这就是了,王兄是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加上后天被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才会发病。”
王雱笑道:“病理我也知道,阁下打算如何疗治呢?”
王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此人真是不谦虚,索性道:“王兄脉沉细,趺阳脉极弱,平时定然喜暖怕冷,伴间歇性跛行。好在此时症状不算太深,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疗治。”
王雱久病成医,也知道些医理,问道:“前几日请来的大夫给开了桃红四物汤,阁下以为如何?”
王忆摇头笑道:“若是血脉淤堵造成的痈疽,自然可以用桃红四物汤,可王兄这病症是寒湿阻络所致,必须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这病虽眼下不严重,但容易反复发作,万万马虎不得,等到后期发生溃疡或坏疽,就更麻烦了。”
王雱觉得王忆有些危言耸听,不过他被痈疽困扰了许久,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当下谢过了,又提醒王忆:“这几日家严事情多不方便,五日后家严休沐,阁下来肯定能见到。”
王忆苦笑着答应了,五日后来到相府,终于见到了王安石本尊。这天曾布、章惇与王雱都在,王安石向众人介绍后,引着大家到花厅就座。
王忆终于见到自己的偶像,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他细细打量王安石,面色黢黑发青,身上的衣服早已穿旧,不知多少日子没洗过了,不由暗笑,坊间都传王安石不修边幅,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今日看来果不其然。
王安石也在打量王忆,自己为人严肃,多少低等官员见到他难免有些局促,但王忆却举止从容,态度不卑不亢,不由就有了几分好感,于是笑道:“听子纯说,招抚俞龙珂、治疗军中疫病之事,长卿出力不少。子纯力荐之人,想来是不错的。”
王忆谦虚道:“招抚一事,陛下与相公庙谋在上,王机宜承旨在下,在下何敢居功。”
王雱插空笑道:“何必谦虚。喝了长卿开得药后,我足上痈疽好了许多,在此专门谢过了。”
王安石性急,且没工夫说那么多开场白,直接问道:“王韶上奏说俞龙珂举种内附,乞求除俞龙珂殿直、蕃巡检,又分分其本族大首领四人为族下巡检,你可知其中底细?”
王忆决定实话实说:“分封俞龙珂手下首领,可以令其不复合为一,免得聚集生事。不过如今虽言举种内附,但青唐一族户口人数尚未能点阅。”
章惇不由反问:“如此说来,怎么能算举种内附?”
王忆扫了他一眼,定声道:“羁縻需要过程,就算一时未能点集,也终会为我作用。王机宜有信心,只要再给他半年的时间,青唐一族就会出界,其户口人数自然可以点阅。”
曾布对招抚一事不感兴趣,自从吕惠卿丁忧之后,司农寺实际上是以他为首,他最关心的是王韶在古渭寨市易营田一事,忍不住问:“王韶说渭源和秦州之间有荒地万顷,李师中等人却说他妄指,朝廷几次派人去调查都没有定论,连御史都上章弹劾,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忆料到曾布会问,从衣袖里抽出一张图纸,指点道:“王机宜所说的荒地,就在甘谷城附近,是蕃部不系心波等三族所献,实有万顷,其中近膏腴之地不下千顷。甘谷城在秦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谢景温等人把地界搞混了,以为是在渭水旁边,怎么不闹笑话。”
王安石、曾布、章惇看那地图画得极立体,且地标非常明晰,山与山之间的距离、荒地的面积一目了然,章惇不由笑道:“这么精细地图我还从来没见过,不是用毛笔画得吧?”
王忆不好意思一笑:“是将铁棒磨细,内部装上石黛画的。”心里吐糟道:谁让古代没有铅笔,只好用这个笨法子了。
章惇忍不住大笑:“这可真是奇思妙想。”他心想:本朝家法将从中御,自太宗起,历代天子就喜欢在手诏中夹着地图指挥战事。只是那地图十分粗糙,画得不清不楚,天子对边疆地理又不了解,所以有些旨令实在是莫名奇妙,不得要领。要是有了这种地图,是不是会好些呢。当然,最彻底的办法还是要给将领自主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曾布也点头笑道:“看了此图,情势甚明,我等定会向陛下诉说分明,还子纯一个公道。”
王雱冷笑道:“李师中、向宝的心思不难明白,无非是怕子纯抢了他们的军功罢了。但沈起、谢景温却是要借营田市易之事,反对家严和子纯的平戎之策,其心可诛。”
王忆点头道:“王兄说得对。王机宜在古谓置市易营田,并非只有一利。若使蕃部得与官司交关,既足以怀来蕃部,又可以收其盈余以佐军费,此后在古渭建军,更是顺利成章之事。”
王忆见众人还在思索,索性指着地图进一步解释:“秦州常患地广人稀难以管摄,若得古渭繁盛,在此建军,接引滔河一带蕃部,极为长利。朝廷取绥州,所费极多,但获利无几。青唐族起码有七、八万人,眼见就要内附,若得其兵士建军,给他们首领一个诸司副使名目,使汉官为辅,则秦州形势足以抗西夏。王机宜向有建功业之意,但受人排挤,如今只能留三分心思在军事上,应付众人陷害倒要花七分心思。若是得领古渭军,事权统一,则平戎策的规划,将一步步变成现实。只是朝廷向无此成例,全凭相公一力主张。”
王安石明白,古渭一旦建军,将会改变秦凤路甚至陕西四路的格局。从前王韶治戎主要以招抚为主,此后恐怕要恩威并用,动干戈是在所难免了,便是夏国也不会袖手旁观。他沉思一阵问:“长卿在秦州时间长,如今西军实力究竟如何?”
王忆慨然道:“西军经过众多场战役的磨炼,早已成长为我朝最精锐的军队,郭逵、蔡挺、种谔、向宝、周永清、高永能等人皆是难得的将才,手下兵士很多都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阵亡将士的遗孤,与夏国有着血海深仇,如若出战必会以死抗敌。况且经过多年变法的积累,我大宋国力日强,军费已然充足,已经日渐有实力与吐蕃或西夏一战了。”
王安石点头道:“此言有理,在古渭建军确实要提上日程了。长卿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见陛下,亲自向陛下说明厉害。”
王忆吓了一跳,他知道赵顼年轻心热,接见低等官吏是常有的事,忙推辞道:“在下人微言轻,岂敢越次面圣。”
王安石知道他不愿意,倒不以为忤。恰好老仆来请用午饭,便招呼众人一起吃。王安石素来俭朴,在吃食上一向不留心,今日有客在,也只是添了道肉菜而已。王忆看那席面,一盘白切肉、一盘胡饼、一盘青菜羹,还有一盘羊头签是特地加的。因曾布等人都算是晚辈,故而老仆也不客气,直接把羊头签摆在王安石手边。
士大夫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顿饭吃得极沉闷,王安石吃饭也神思不属,只夹手边的菜,他人早就习以为常,默默就着青菜羹吃胡饼,填饱肚子而已。王忆只好有样学样,胡乱把胡饼塞下肚子,不敢浪费。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却见老仆来禀:天子亲临府上了。
第45章 当时山水故依然
曾布忙领着众人起身道:“陛下亲临,必有要事相商; 下官等先告辞了。”
王忆吓了一跳; 忙要跟着众人一起离开,却被王安石叫住道:“长卿先在书房等一下,我还有话要交待。”
王忆只觉得心跳得厉害; 恨不得马上地遁; 但想到王韶临行前的嘱托; 也只得耐下性子去书房等待。
王安石走出正厅; 一眼看见赵顼和阎守懃缓步行来,忙急行几步要躬身行礼,却被赵顼一把按住笑道:“不必多礼,朕今天做不速之客,叨扰相公了。”
赵顼南面落座,又赐王安石坐,笑问:“朕听闻相公偶染贵恙,如今可已痊愈?”
王安石忙起身谢道:“臣采薪之疾; 不足以劳圣虑。已经痊愈了。”
此时仆从奉上茶来; 赵顼把茶盏接到手中细看,边沿不平且不说; 釉面还有一些小颗粒状凸起,一看便知是坊间的粗货,忍不住感慨道:“相公清介自守一至于此,倒是朕的不是了。”他转脸对阎守懃道:“赐相公一套建窑烧制的茶具,回宫后立即送来。”
王安石忙要起身谢恩; 却见赵顼摆手笑道:“不必讲这些虚礼,朕今天来,一是为了探病,二是有事要与相公商议。”
赵顼喝了口茶缓缓道:“这次朝廷开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主试定孔文仲为三等,定吕陶和张绘为四等,卿以为如何?”
孔文仲为范镇所荐,所做策论洋洋九千余言,详言王安石所立新法之非,被主考官韩维、宋敏求、蒲宗孟定为三等。候溥因在策论中引用了王安石《洪范说》:“肃时雨若非时雨顺之也,德如时雨耳”,却被判为“阿谀宰执”而遭黜落。
这事看似不大,但朝廷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实则是为天下士子立下标杆。孔文仲敢于明目张胆反对新法,无非是背后有司马光、范镇、韩维等人撑腰罢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冷冷道:“陛下,变革犹如弈棋,一招不慎,满盘接输。陛下欲更天下弊法,而贡举为朝廷风尚所在,不可不格外留心,孔文仲意尚流俗、毁薄时政,欲扰乱朝廷法度,尤不可恕,请陛下予以黜落。”
赵顼点头道:“正是如此。沽名钓誉者似贤而非贤,乡愿似道德而非道德,孔文仲不过是苟合流俗之人罢了,确实应该黜落。”他停一停又道:“司马光如今是非淆乱,也不便留在朝中,前日他上表乞留西京御史台,朕的意思,便准他所奏吧。”
王安石忙道:“臣与司马光私交甚笃,但臣执政以来,司马光屡屡与朝廷意见相左,若还继续留在朝中,恐为旧党旗帜,天下事将更加难为。”他停一停见赵顼无话,又道:“臣荷陛下知遇,固当竭力死节,但近日疾病衰耗,恐不能称副陛下任使之意,愿乞东南一郡休养衰疲,望陛下恩准。”
赵顼见王安石又旧调重弹,甚是头大,忙劝道:“卿有何病,必有所谓,但为朕尽言。朕所以用卿者,非为爵禄,但以怀道术可以泽民,不当自埋没。自古君臣如卿与朕相知极少。朕顽鄙初未有知,自卿在翰林,始得闻道德之说,心稍开悟。卿乃朕的师臣,断不许卿出外。”
王安石忙谢道:“实在是近日疲乏,又久疾病,恐职事有所隳败,累陛下知人之明。臣兼任事久,积中外怨恶颇多,古往今来大臣久擅事未有无衅者,待有衅再求去,恐害陛下知人之明,又伤臣私义,所以不免违忤陛下。”
赵顼固执地继续劝:“朕与卿相知,近世以来所未有,所以为君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以累卿;然君臣之义,固重于朋友,若朋友与卿要约,勤勤如此,卿亦当为之少屈。朕既与卿为君臣,安能不为朕少屈?”
王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